育儿心得:孩子教会我们成长
发布时间:2020-09-17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成长故事 幼师读书心得育儿心得:孩子教会我们成长
上周就收到老师短信,家长要跟孩子一起上台表演节目《青春修炼手册》和《抓钱舞》。对于我这种从小就没有学过舞蹈的家长来说,虽然收到了信息却迟迟没有行动。
直到昨天,灵灵发号施令了:“妈妈,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晚上都要教你跳舞,这是老师给我们的任务,让我们孩子回家教会家长跳舞。”
于是,灵灵当起了我的舞蹈老师。小家伙煞有介事地在小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字4,说今晚要教会我跳四个动作。在灵灵当老师的这个过程中,发现小家伙有很多优点:
第一,有耐心。对于跳舞我确实有些愚笨,一个动作灵灵教了我还几遍,我有时候还是动作不到位。但灵灵一直没有发火,而是耐心地教我分解动作。
第二,善鼓励。当跳到比较难的动作,我想放弃的时候,灵灵总是鼓励我:“妈妈,你跳得好我一会有奖励哦。看到这个漂亮的宝石贴画了吗?跳得棒的话一会就奖励给你。”好吧,为了得到漂亮的宝石贴画,我要坚持。
第三,找方法。此外,灵灵还想了很多方法来说服我一定要认真练习,比如她会对我说:“妈妈,我们老师说了,到时候表演那天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台,哪个家长跳得好说不定电视台摄像的时候就会多拍一会她哦。”哈哈,这小家伙居然搬出了班主任老师和电视台来鼓励我。
短短的二十分钟跳舞,却让我思绪万千。看到我的宝贝因为我认真练习跳舞而表现出来的那种由衷的兴奋感,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平时的育儿过程中,我做得远远没有女儿好。每当看到女儿因为数学作业不检查而出现错误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发火;每当女儿练琴不太认真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说教她;每当女儿不太愿意自己认字看书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女儿都能如此有耐心地教我跳舞,我却总是着急上火。亲爱的宝贝,妈妈真应该好好向你学习,是你教会妈妈在育儿路上不断成长。妈妈一定摒弃功利、浮躁、攀比的心态,为你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广阔的沃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心得:我和孩子共成长
育儿心得:我和孩子共成长
——幼稚园大(3)班蒲浩宇的母亲谢铭育儿心得体会
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孩子成才,成功,成人!祝愿天下父母愿望成真!
天下任何父母对子女,剪断脐带,放它自由,从此牵挂,唯死分离。对于父母来讲世上最浪漫的事,就是陪着孩子长大自己慢慢老去。
不久前,我拜读了龙应台的一篇《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文中说:“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小孩是老天爷(或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老天爷(或上帝)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在孩子最依赖的十年里用心教养,也是做父母最不该偷懒的十年。如果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父母忽略了教养,将来孩子再怎么叛逆,父母也只有摇头、叹息的作用了……”我思索良久,略有顿悟。
(一)家长承担教育的宏伟使命
教育的基本义务是普天下所有人应有共思进步的责任并为此付出行动,教育的高级境界是普天下所有人为此努力后的社会民心纯朴,风化祥和。熊培云说:“社会到底是人的集合,中国社会,就是中国人的社会,只有个体强大,中国社会才会真正强大。”天下之大,而由无数个以家庭为单位组成。泰戈尔说:“母亲不仅仅属于家庭,而且还属于世界。”所以我更强调家庭的作用,家家进步,那国家能不进步?我们还对教育诚惶诚恐?然而我们身边不乏有一部分人总觉得教育是学校该完成的任务,他们认为是交出一份学费也就顺便交出了作为父母承担教育的责任,这是很荒唐和愚昧之举。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但是不能说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一个孩子断然成不了国家的全部,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讲,孩子真是全部。所以,我常常认为,教育孩子如果按责任分配,家庭应该占百分之六十,学校占百分之三十,还有社会百分之十;或者换句话说,教育孩子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的使命。
然而我们今天的许多父母由于工作的忙碌或者应酬的频繁的缘故,很多时候对于教育子女的义务选择主动放弃,在此我想说,教育的成效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一点一点渗透出来的,“教育是熏陶出来的”。
比如2014年的6月,我带上我5岁半的孩子回四川农村,交通不便利,长时间的雨水使其山路格外的滑,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孩子滑倒七八次之多,衣裤上沾满泥草,膝盖的破皮,孩子毅然完成一路的行走,一路上,我只是给孩子说;“妈妈小时候在这条山路上走了很多年。”其实,孩子本是生活的探险家。常常我们所耳闻有关组织部分给孩子制造“挫折教育”的机会,我一向就怀疑,我总觉得教育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润物细无声。
(二)家长蹲下来和孩子沟通
我总认为我们的世界被成人弄得千疮百孔。当我们有时惊诧某孩子飞扬跋扈地颐指气使的情形时,其实我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焦躁的家长,只要孩子稍微犯错,家长的权威马上就实施了,告诉孩子,这不能,那不该,该这样,要那样等,当人们说这孩子和那孩子的不同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比如孩子在成长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或委屈,而我们中有些家长见不得自己孩子受委屈,去学校找老师或校方论理,我倒不是说家长不能为孩子维权,但是家长们要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庇护总是有限的,孩子的成长之路总得有自己走的时候,有时不如在孩子跟前示弱,别认为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什么都能的人。当如果真的在孩子面前我们呈现我们的弱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或许孩子对我们的呵护远远多于我们对他们的。
我家孩子每天有个必须要告诉我们的一件事:“今天你最高兴的事”。这个想法是孩子的爸爸创作,开始时,孩子总说他什么吃的,或者什么玩具,后来有次我告诉孩子:爸妈小时候没有上过幼儿园(当然是事实),后来我发现孩子把幼儿园里一件又一件的开心事给我们汇报,似乎是想给我们补上这个人生缺陷一样,当然这个过程我发现孩子享受着校园生活,乐于进园。对于父母来讲,还有什么能比孩子如此眷恋的成长摇篮——校园更满意的呢。
(三)家长心若向阳,孩子无畏悲伤
没有什么能比把“爱”“阳光”“宽容”植根于孩子心中更可贵了。在此,我写下吉诺特在《父母与子女》中的一段话,权当内省或勉励。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谴责;
在敌对中长大的孩子,常怀敌意;
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畏首畏尾;
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总觉有罪;
在忍耐中长大的孩子,富有耐心;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满怀信心;
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激;
在正直中长大的孩子,有正义感;
在安全中长大的孩子,有信赖感;
在赞许中长大的孩子,懂得自爱;
在接纳和友谊中长大的,寻得了世界的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与其是在教育孩子,不如是父母来过一次成长,我们都一直在路上!
育儿心得:我与孩子共成长
育儿心得:我与孩子共成长
我有一个3岁的女儿,小小的、美美的、可爱的;我有一个大家庭,我们三口子与父母、祖母同住,暖暖的、热闹闹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女儿一天天长大着,我的心智也随着她的成长一点点更成熟着。
由于我们家家庭成员多、年龄偏大,作为家里的小小人,人小鬼大的她也总有自己的那一份优越感、依赖感。爷爷奶奶在的场合,她需要的东西总是爱指挥他们给她取来;爸爸妈妈在的场合,她需要的东西如果是我们不提倡的(比如棒棒糖、薯片),她会哼哼很久“要那个……要那个”就是不说名字出来。如果是我们不反对的,她会问“可以吗?好吗”,经同意后自己去拿;其他小朋友或者邻居在的场合,她需要的东西自己早就一溜烟跑去拿了。所以就从拿东西就能看出独生子女宝宝家庭教育方面的一点端倪:祖辈的宠爱,不过也造就了小家伙看“山水”的精怪。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家宝宝会看脸色、见风使舵是机灵、好玩,话是这样说,但我也担忧会不会把孩子变成“小滑头”。于是,作为教育我家小宝的“带头人”,我和我老公一起想了一些自认为有点小作用的方法:
第一、不在孩子面前说成人的不是。就是我们在女儿面前,及时发现对方有什么差错或者不对的地方,也不要大声的指责,在耳边轻轻提醒或者事后说一下,这样有利于建立家长的威信和形象。当然有时候我们2人故意做一些不对的事情,如不洗手就吃饭、回家鞋子脱了东倒西歪等,然后就2人唱双簧一样说说对与错。女儿在旁边看着的时候,往往一边笑一边学话:“不洗手就吃饭,当心肚子痛;妈妈的靴子腰断了,摊在地上真难看”等等。
第二、不总是用“我要打你了”来威吓孩子。总是看到很多家长会说:你再不听话,我要揍了。这句话到底有多少用,我自己觉得用处不大。打孩子可能可以解决一两次问题,但长期以往,孩子也麻木了,家长也弄得身心疲惫。另外有的家长只喊不打,弄得“狼来了”一般,孩子也对你的这套方法不感冒。还有的孩子会因为家长的打骂造成心理上的问题,与成人的疏远,甚至有的孩子还会把打人这种方法运用的自己生活中,一不顺心或者不悦,就打人解决问题。我家女儿不听话的时候,我老公曾打过她2次,结果有一次还失手打伤了宝宝的小嘴唇,弄得全家唏嘘不已。事后老公想到了另外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打”女儿最爱的娃娃“巧虎”。女儿因为自己不乖,爸爸要揍巧虎的时候,她马上蒙住眼睛不敢看,每当这个时候,老公就会假装打一下,然后我在旁边扇风和女儿说:快和爸爸说宝宝不会再乱扔东西了,爸爸别打巧虎了。女儿果然乖乖的给“巧虎”说情,挺奏效的。
第三、不要总对孩子用“我很忙”的借口。每天下班回到家,真的很累,但我必做的事情就是陪女儿玩。玩颜料、玩扭扭车、玩橡皮泥、玩纸头或者看绘本,甚至一起吃吃小饼干聊聊天也觉得很有趣。晚上女儿洗好澡睡觉前,我也总会陪她再游戏一会。到临睡时她总会要求我讲一个故事或者唱歌给她听,搂着我的脖子入睡。这样的感觉我很享受,虽然我的工作只能放到她熟睡后做、造成我每天入睡时间都在11点左右,但是我也不后悔每天花几小时陪她一起说话、游戏。09年参加了心理学教授曹子方老师的报告,内容就是0-3岁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她就说到“幼儿3岁前不能离开父母,不能把孩子以任何借口扔掉。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情感。”曹教师还举了不少例子告诉我们早期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获益匪浅。况且我相信,你现在怎么对她,她今后也会怎样回报你。
这是我在女儿成长中的小心得,但在其他方面也还有让我头痛不解的困惑,需要我继续寻找有效的方法,和女儿共同成长。
育儿心得:孩子,我们一起长大
育儿心得:孩子,我们一起长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在整个家庭教育中,父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我们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一句话,都会对孩子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儿子,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鼓励永远是最好的教育。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家长都爱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家的孩子做比较,这样做的初衷是想让孩子清楚自己的不足,然后改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会适得其反。
这是我在教育自己儿子的时候发现的一个情况,相信大家都会有感受。我儿子有个玩的很好的玩伴果果,这个姑娘大胆,活泼,每次来我们家玩的时候,我家儿子的画册她会拿去画画,她画的非常的好,而我的儿子在画画方面,一点天赋没有,简单的涂色都画的不好。有一次我看见果果自己画的小花,非常好。我当时有点着急,和儿子说你:看人家果果的画,画的那么好,妈妈教你很多次,你咋还是不会呢。然后我儿子的举动让我感到我刚刚的话应该伤到他的自尊了,他瞬间不说话,然后把画本拿走,不给果果用了。我当时就意识到我自己做错了,其实孩子虽然小,但是其实有自己的自尊心的。我立马向儿子道歉,说:“轩轩,妈妈刚刚做错了件事情,其实轩轩这个画本涂色的部分还是有进步的,我们慢慢来,和果果一起交流下,我们也自己画东西。”然后我教他怎么画一个太阳,然后我儿子才情绪好转过来。
经过这件事情,我觉得任何时候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在家长的鼓励下,他会觉得自己可以做好,这样无形中自信心就会增强,然后自己会努力做的更好。
二、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身上出现问题,其实“病根”在父母身上。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都知道怎么爱孩子。父母以为爱孩子就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为孩子包办所有的事情,这剥夺了孩子独立生活的权利,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养成。当有一天他们步入社会,父母不可能继续包办,所以从小就该锻炼他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可以自己吃饭的年纪自己独立吃饭,在可以自己穿衣服的年龄自己独立完成,总之根据自己的年龄段,去做一些日常生活中本该自己完成的事情。
在我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我都希望他能有自己独立的做能做的事情的能力。刚刚会走路的时候,我记得那个时候他非常容易摔跤,他奶奶总是去扶他起来,渐渐的养成了坏习惯。后来周末我带的时候,他摔跤了,然后用那种非常萌的眼神看着我,再说妈妈抱我啊。我当时走到他边上,对他说轩轩你是很勇敢的男生,自己站起来。起初他是不愿意的,毕竟被抱起来习惯了。后来看见我没有抱他起来的念头,自己一下爬起来了。后来我和他奶奶讲以后孩子摔跤了,要他自己站起来,哪里摔跤哪里站起来,这样才能长大。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里人基本还是支持我的,所以后来我家儿子一岁半的时候自己会吃饭,两岁的时候会用筷子会自己小便,大便会自己去自己的马桶上,虽然不会擦屁股,但是我觉得很欣慰了。
家长们有的时候狠下心来,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很有利的。当他20几岁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会自己烧饭至少不会挨饿或者吃垃圾食品。当我们老的时候,也不会为他生活上的一些琐事而担心,那个时候我们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教会孩子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这个点因为涉及的太广,我没有一一举例,但是总而言之,孩子还小,我们是他们的老师,我们要在生活中树立好榜样,教会他如何做人。
四、教育孩子以礼待人,以和为贵。
孩子们刚刚步入学校生活,难免与别人发生冲突,小孩子难免因为玩具或者其他的物件产生矛盾,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没有骂人一说,他们肯定第一反应就是抢东西,再者就打起来。这样总归会有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可不能纵容,也不应该去找学校或者老师闹事。我们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想下,我们自己在家带孩子都会有误伤,别说一个班30个孩子。
我儿子去年的时候和班上一个孩子,打架,那个孩子把我儿子手臂咬破了,回来的时候老师找了我们两方家长谈话,对方家长第一反应是和我道歉,我当时和他说我们了解下情况,这样以后才能避免啊。我问了儿子,你们为什么打架啊,我儿子就说他咬我的。我把儿子带到身边,仔细问清楚才知道,两个人为了画笔大打出手的,我就和我儿子说妈妈先表扬你,因为你诚实的说出为什么会打架。但是也要批评你,当别人要拿蜡笔的时候,你可以换另外一种颜色的,为什么要抢呢,对不。我叫我家儿子也和对方道歉了,两个孩子又成为很好的朋友。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我同事家的孩子,第一年上幼儿园,被其他小孩打了,他奶奶和他说“他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啊,实在不行下次奶奶去打他”我当时就想这样的思想多么的可怕,冤冤相报何时了。今天你告诉他小朋友抢你一颗糖,你抢回来,在无形中会给孩子形成一种思维方式,以后步入社会,人家打了他一拳,他能砍人一刀,还想我有奶奶在,我不怕。这样会把仇恨的种子埋在心里,滋生报复心里,这个时候家长再后悔,为时已晚。
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3~4岁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更重要意义。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很关注这方面的培养,关于这一点,我们非常感XX幼儿园的老师及领导的教育理念,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们以后的成长有很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比方说,佩戴小手帕,这个是非常卫生的一个习惯,家长不能嫌麻烦而抱怨,每个孩子一个手帕对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的。
在家里,我们基本按照幼儿园的习惯来培养他,按时睡觉,按时吃饭,这个必须要做到的,我们家长要做好榜样的,以前我不睡觉玩手机,我的儿子也会学我,后来我改掉了这个习惯,孩子也不再玩电子产品,我觉得家长要以身作则。
六、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再多的物质与金钱,都无法代替父母的陪伴。别再用工作忙当借口,别再用金钱物质搪塞!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没有机会重来;孩子要的其实不多,最需要的是父母爱的陪伴。
以前我总是把一堆玩具放床上,然后把儿子一个人放在那边玩,的确他非常的乖,但是等我闲下来的时候他却也比较热衷于玩具,而不是和我互动。我偶尔看到一篇文章,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才恍然大悟。后来的时间里,我学会了陪伴,和他爸爸一有时间不再玩手机,而是和他一起玩。他爸爸会带他踢足球,玩赛车,看到他那开心的笑容,我才知道原来陪伴是他最需要的。我打扫卫生的时候,也带上他,他很乐意帮助我,虽然他弄的不干净,但是很积极主动,我非常的开心。现在孩子和我们的互动非常多,也开朗了很多,我们非常的开心,实践告诉我们,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
七、要主动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家长和老师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后面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强。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和他们一起成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不够的,在以后的生活中需要慢慢的摸索,我们会不断的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好孩子。
育儿心得:孩子的成长心得
我是陆茗逸的爷爷,回答孩子的问题)都要讲
究“认真”二字,切忌敷衍。往往我们的家长由于工作忙,或者忙于办其他感兴趣的事一时放不下,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尊重敷衍了事,我就“不”,客观上我已退休了,唯一的爱好是看书报、电视新闻及体育比赛,我把孩子的事当作自已的事,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兴趣,或者说是一种乐趣,从与孩子的接触中,我找到快乐,因此我非常认真给孩子办事:语文背课文,按规定每课文提示不能超过三处,默写词组连续说三遍,英语背书一字不差…….我知道,如果你不认真,他也会马马虎虎,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做功课时,我会在旁边看我的书报,以造成一种学习的气氛,这样孩子不会分心,能静下心来学习。
二、不要过多的责备,对孩子的考分不要提出过分的要求,让他在
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学习。我从不硬性规定XX课程,非考多少分不可,这对孩子的压力太在了,我只提醒他:“实际上你有能力考好,但是你太粗心了,粗心的毛病,要重视,爷爷对你的分数没要求,只要你努力了就行!”有一次的数学考了75分,是最差的一次,被记上了“找谈话的名单”,他战战兢兢地告诉我,我见他神情非常紧张,就知道他自已已经知道错了,还担心月底谈话时的出丑,更担忧父母这关怎么过,我没有训他,我只是对他讲:“自已总结经验教训,今后该怎么办?”同时预先同女儿、女婿打招呼,不许骂孩子,结果收到的效果比打骂还好,虽然后来的成绩忽高忽低的但全部比这次高。记得有一次,孩子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使我惊出一身冷汗,他说,有位同学告诉他‘我恨不得出去给汽车撞死算了’。为什么呢?是因为家长给孩子增加了许多作业,还有外教的许多作业,压力太大了。我想小小的孩子,他(她)们的肩膀还很稚嫩,抗压能力不大,不能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否则会压垮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切忌过分。
三、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中自已也要不断地学习。俗话说地好“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没学过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在工作中自学的,在给孩子默写生字时,祖孙俩经常发生矛盾,我说你默错了,他说你读错了,有时候孩子问我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我一头雾水,我虚心地请教他,请他当老师,我们就在这轻松的环境里学习。
四、与孩子做好朋友。我非常喜欢孩子,与他们做朋友,不但对
自已的孩子,就是对他同班同学也成了好朋友,如李心泽、邱意、朱逸凡等等,我都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心里话、悄悄话告诉你。所谓“隔代亲”,我与陆茗逸在家里可以说是谈话最投机的,许多心里话我都知道,他的爸爸妈妈不知道,每天放学走在路上,每晚睡觉前、每天清晨睁开眼睛,都是我们交流的好时光,什么话都有,包括许多秘密:如想出了一首诗,他会念给我听;什么想和宋佳佳合作创作一本动漫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