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关爱是孩子心中善良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0-09-19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什么是幼儿园的游戏育儿心得:关爱是孩子心中善良的种子
“阿太,你慢点走,小心台阶!”伊伊很认真的提醒道。“真是一个懂事的心肝宝贝”老太太眼角噙着泪花,满是皱纹的脸却笑开了花。
伊伊的曾祖母今年已经是八十四岁高龄,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双膝肿胀,行动困难。每每见她艰难蹒跚时,小伊伊总是抢在我们之前第一时间上去搀扶一把。在黄昏,落日的余晖印衬了两个背影,虽然一个佝偻,一个稚嫩,却两相依偎,拉的很长很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看到女儿这自然而又亲切的举动,我不自觉的想起了伊伊曾经对周围老人的尊敬,她会对每一位老人报以甜美的微笑和亲昵的称谓,那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善良和关爱。在“小悦悦事件”“艾军事件”等事件屡屡见诸媒体,仿佛这个社会人性的关爱和善良已经越来越缺失,但我欣慰于童稚的孩子内心,总不缺少关爱。关爱犹如夏日里的甘泉,关爱犹如寒冬里的阳光,关爱犹如沙漠里的绿洲,关爱犹如阴森森山洞里的火把。无论年轻时候如何叱咤风云、如何独立强悍,但终究会走过不惑、知命时节而日渐老去,或许在风烛残年的某一天,当一切浮华都将散尽时,最需要的只是一双由衷想要搀扶你的臂膀。wwW.yJs21.CoM
在结尾处,我不吝用“高尚”来形容女儿在对待老年人时的表现,因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关爱或许是我们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到的,玩笑时,女儿也曾天真的说:“爸爸妈妈,等你们年纪大了,我会养你们。”听到这甘泉般的话语,我知道关爱已经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善良的种子,只要悉心培养,总能发芽、开花、结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育儿心得: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记得孩子刚出生时,朋友带着她刚两岁的儿子来看望我们。当他们进屋的瞬间,儿子可能不小心被门槛给拌倒了,我刚想给小朋友几句安慰,结果只听得朋友很严厉地对她儿子说:“跟地板道歉!”刹那间我整个人都呆在那里了。明明是儿子摔了个大跟头,不仅不给儿子安慰,还反过来让儿子跟地板道歉,哪有这样的道理?只见她儿子很委曲地站起来,还来不及拍拍双手,就嘟嚷着:“地板,对不起!”赶紧蹲下来给地板揉揉!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刚才的不小心,弄疼了地板。”妈妈接着说。于是刚站起来的小朋友立马又蹲下身子,伸出他那刚跌的双手来轻轻地抚摸地板:“地板,对不起,因为我刚才不小心,弄疼你了,对不起。我给你搓搓。”“这就对了。以后走路要小心,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明白吗?”妈妈的教育使我大开眼界。猛然醒悟,这真是一个好妈妈。
在我儿子刚来到人世时,朋友就给我上了好好的一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直以朋友的教育方式为榜样,不断地向儿子灌输着这种思维方式,让他在生活中处处给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从而使他从生活中能获得更多的理解。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我们所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那就是做个好人
育儿心得:爱在和善与坚定中滋养孩子
育儿心得:爱在和善与坚定中滋养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我想从未缺乏过。即使那些在旁人看来不够爱孩子的父母,也都是在用他们所能给予的爱在爱着他们的孩子,只是爱的表达、爱的方式、爱的程度有差别而已。
在这差不多六年的育儿过程中,我作为一个妈妈,曾经给予过孩子无条件满足的爱,只要孩子有什么要求,我都尽力去满足,就希望她能乖乖的、开心地玩耍。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无助、无原则,也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这么不听话、这么爱闹腾.....然后,在某一天,我突然觉得应该有更多规则,不然孩子会没有规矩,于是,对于孩子的很多要求就直接简单的否定或拒绝了。可是,我又感觉自己像“灰姑娘”中的后妈,冰冷,给孩子有距离感,而且也会压制孩子的个性发展。
那么“爱”需要在什么度才能让孩子和自己都感觉很舒服呢?有一次,晨晨对我说,妈妈你不爱我?我问她为什么啊?她说因为我会对她讲快点啊、快点啊。是的,当我们很着急、焦虑地表达一些意思给孩子时,孩子是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的。
在育儿路上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我慢慢领悟爱需要和善与坚定并行,这样才能滋养孩子的心灵,养育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善就是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以及相信孩子,当然也包括父母的态度,温柔平和。坚定就是尊重父母自己、尊重当时的情形。和善与坚定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像呼吸一样,一呼一吸是一体的。比如,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
暑假我们去云南旅游时,在去之前通过家庭会议就定好约定,晨晨每天可以买一样东西,吃的玩的或用的都可以。可是那天在昆明大观楼游玩时,晨晨已经买过一样东西了,可是我看到很多人都带着一个花环,我觉得很好看,就又主动买了一个给她(其实这是我自己违反了约定,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很漂亮)。没走多远,她又看到有小朋友带着一个头纱,很漂亮,她就主动说也要买一个,我含含糊糊回答了她,没有拒绝也没有说买(因为觉得好像买得多了,不妥当,但又不知道如何拒绝)。她爸知道了就直接说不能买了,说好只买一样的,妈妈已经没有遵守约定多买了一样给你,现在不能再买了,要批评妈妈。她一听就哭了,要求被拒绝,肯定很伤心,特别是当时爸爸的语气有些严厉。她不敢缠着爸爸,就拉着我缠着我说要买,还说那个花环她都不喜欢,是我要买的,她就喜欢这个头纱。我当时有那么一点想法是买给她算了,可是又觉得应该遵守约定(虽然已经破坏一次了),而且爸爸坚决严厉地表明了态度,我不能无视。所以,当时我只能尽力平和地接纳她的情绪:“晨晨,你真的很想买那个头纱,好喜欢。可是今天我们不能买了。我们约定好了每天只能买一样,今天是妈妈不对,妈妈破坏了规矩,妈妈很抱歉。或许明天我们去大理可以买。”我一路想着法子逗她看风景转移注意力,一路她也哭着跟着我们走,后来坐着休息时,我说拍下她哭的照片,可以让她自己看看。最后,她可能看我们是真的不会买,而且一路上我都尽量理解她、接纳她的感受和想法,慢慢地她也就接受了,并且和我约定,明天在大理如果见到有头纱卖就要买,如果我忘了,她就会给我看她哭的照片,我就一定要买。我答应了她。后来她还时不时翻出那张哭的照片看,一直念着要买头纱,最后,好不容易在大理看到有卖头纱的,还是问了路上带着那种头纱的小朋友才寻路买到的,买到后那真叫爱不释手。
在这个事情中,我对晨晨没有买到头纱而伤心哭闹给予了尊重、接纳,同时也相信她能接受和明白当时不能买的原因,这就是和善。而我们坚持不能再买这是坚定。这件事之后也更加让我感悟爱需要和善与坚定并行,和善中融入坚定、坚定中需要和善。同时,这件事也让我反省,孩子有时会无理取闹是因为我们家长没有给孩子一定明确的界限,心头一热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心头一烦又可能会训斥或拒绝。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是混乱的、迷惑的,孩子不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是不利于孩子发展自律自信等能力和品质的。
当然,在育儿的路上,我可能还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总有喜怒哀惧,总有失控的时候,但是会一步一步努力让我对孩子的爱能滋养她健康快乐的成长。
育儿心得:孩子始终是孩子
育儿心得:孩子始终是孩子
孩子都是家长手心里的宝。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是一些比较年轻的爸爸妈妈,可是我还是想对各位爸爸妈妈说:不管您有多忙,不管您离孩子多远,记得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孩子最亲的总是和自己待在一起时间长的人,多花一分钟陪孩子,孩子和你的感情会多十分。
孩子始终是孩子,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对于这个,我想说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了,一定要相信老师,相信老师可以教育好孩子,但是同时也希望家长可以多多配合老师,老师说再多话,做再多的工作,如果家长们没有完全去配合也许效果就不会有那么的明显。孩子们犯错,老师会有所批评,孩子本身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很弱,他犯了小错没有人批评的话一定会慢慢地变成犯一些大错,希望所有的家长在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怪罪于老师,我们都是为了孩子们好,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后可以变成一个很懂事,很明事理的人。家长请放心,老师一定不会像网上有的新闻那样去虐带去体罚孩子,有时候可能看见孩子们做一些比较危险的动作,可能声音就变大了,其实那不是为了去惩罚孩子,那是属于一种担心一种害怕,担心孩子会因为他的动作而受伤,害怕孩子在自己的眼前受到伤害。
孩子始终是孩子,他们都不过三岁或者大一点而已,在学习方面,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接受的那么快,孩子需要我们老师,需要爸爸妈妈去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在学校,孩子学习总归只有那么几个小时,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就十多分钟,在这十多分钟时间里作为老师会尽可能的多教授他们一些知识,但是更多的是需要家长们在家配合老师的工作,多多让孩子在家也能够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我就对英语来说吧,假如孩子们今天在学校学了四个单词,也许在放学后他们就可能有一点记不太清楚了,回到家之后把光碟或是一些图片给孩子看,他肯定会记得这是今天老师教过的,我也会哦,他会很骄傲的说出他记得但是又有点模糊的单词,这个时候就算孩子说错了家长也要鼓励他们,他们才会因为得到了鼓励而大胆的在学校说给老师听,老师才会给他纠正错误。反反复复他们对于学习才会更有自信,更有兴趣。
孩子始终是孩子,给予他们更多包容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懂得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包容。
育儿心得:善良从未缺席
育儿心得:善良从未缺席
刘备在留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说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这一句至理名言一直在传承,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更应该发扬光大!
我们做父母的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孩子们在成长,我们也在一路的学习。我家是两个孩子,老大十岁,老二五岁,生活当中两个孩子难免会有摩擦。我的原则就是进步有表扬,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善意的对待彼此,回敬的永远是善意!
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情。老大六七岁的时候,我有意识的培养她的理财观念,于是找来一个存钱罐,把平时积攒下来的零钱全部放在里面。在一段时间里孩子攒钱的积极性大增,只要看到家里的硬币就投进存钱罐里。有一天,孩子从邻居家的超市里回来,扬着手美滋滋地向我炫耀:“妈妈,我又攒了这么多硬币!”我不禁一愣孩子从哪弄来这几个硬币,孩子小声地说:“我从超市的柜子上拿的,娘娘没有看到!”,她的回答顿时让我火冒三丈,立刻非常严厉地说:“你现在马上原封不动的把钱送回去,并且和娘娘道歉!”孩子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死活不肯过去。我苦心婆婆的教导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别人家的钱万万拿不得。孩子意识到这是错误的,但又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不愿意道歉。但这是原则问题,遇到了就不要逃避,正是教育她的好机会,摆明立场,义正言辞,必须让她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我和她爸爸的严厉批评下,孩子把钱送回去并且诚恳地道歉了。通过这件事,孩子至今不会拿别人的东西。作为家长不会因为几个硬币把事情缩小化,而应该放大事情的原委,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对错!是非曲直,这正是培养孩子三观的时候!
还记得老二三岁那年,我和孩子路过车站的时候,遇到一位老人架着拐杖乞讨。仔细一看,他的左腿是一条假肢,露出了不锈钢的支架。孩子在老人背后愣了一会问道:“妈妈,他的腿为什么会那样?”我告诉孩子,这位爷爷生活中一定是受到了挫折,迫不得已只能靠乞讨为生,我们不能鄙视他,不防帮助他吧!孩子很高兴,我掏出身上的零钱说:“一定要说爷爷给你!”于是孩子若有所思地走到老人身旁,用稚嫩的声音说:“爷爷给你!”至今我都没有忘记老人的眼神,有感激有欣喜也有希望!孩子更是很有成就感,嘴角挂着微笑,走起路来也更有精神了。我想孩子也是有记忆的,一件小小的善举会让他的内心无比的自豪,种下善良的种子!也许言传身教就在身边,父母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对孩子都是影响深远的,善良从未缺席,如果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曾被帮助过,自己弱势的时候也曾被温暖过!
叙利亚的战火又开始了燃烧,10岁的盲童Ansam和小伙伴们在大马士革一片废墟中唱起一首《心跳》,我和孩子们一起看了这篇报道,孩子们静静地听着天籁般的歌声。燎原的战火燃遍这个曾经安宁平静的文明古国,叙利亚难民的愿望只想活下去,活下去。和孩子们讲起这些,孩子们的内心是同情悲悯的,并且感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善良从未缺席,愿硝烟远离叙利亚的孩子们!
中国传统文化有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家训家规中让文化和美德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