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榜样的魅力
发布时间:2020-10-19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育儿观念:榜样的魅力
亮亮是独生子,可没有一般独生子女常见的“骄横”、“独霸”气。他很懂礼貌,所有认识亮亮的人都夸他是懂事的好孩子。
一次,我问亮亮:“这么有礼貌,是谁教你的?”亮亮天真地回答:“这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亮亮的父母对家中老人十分尊敬,邻里关系也处理得很好,并常常教育孩子也这样做。
一天傍晚,亮亮坐在门口,象是等什么。我看见后就问他:
“亮亮,饭吃过了?”
“没有。”
“肚子不饿吗?”
“不饿,吃过点心了,等妈妈回来一起吃饭。”
过去,亮亮刚从幼儿园回来,看到饭已做好,总是吵着要吃。一次,爸爸做好饭,亮亮就催着要吃。爸爸说:“等妈妈回来一起吃。”他还是坚持要吃饭。于是爸爸把饭盛给了他,可自己不吃。亮亮要爸爸跟他一起吃,爸爸说:“妈妈工作很辛苦,我等你妈妈回来,一起吃热菜热饭。”又有一次,妈妈做好饭,亮亮要提前吃饭。妈妈把饭盛给了他后,自己也不吃,还说:“爸爸工作很忙,我们都先吃了,他回来不是要吃冷饭冷菜了吗?”就从这些具体事情的教育中,亮亮慢慢懂得了要尊重、关心别人。
亮亮的父母彼此体贴、尊重,不仅使家庭增添了欢乐和幸福,而且对孩子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人说,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确实有道理。【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影响可延续到人生终点,其广泛可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意志、情感、道德品质、性格能力、生活方式等诸方面,所以榜样的力量在一个人成长方面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对儿童来说,榜样的影响力就更明显有效。
儿童的特点是模仿性、崇拜性强,加之他们幼小的心灵是一片纯净圣洁的天空,更容易崇拜代表他们的心愿及认为值得尊敬的人物,进而模仿他们的言行。因此,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正确引导孩子,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是吸收性心智,在生活与学习中,模仿是他们最先开始学习的重要方式,榜样对孩子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想象。
一、电影人物、演员
孩子小时候喜欢卡通人物,长大一些痴迷电影人物,包括青春期的“偶像”,这些都不是需要紧急制止的行为,偶像和卡通人物一样,对孩子来说,是具备很大能力,神奇的人物,如果引导得法,建议孩子结合自己的天赋,多关注偶像的优良品质,不盲目模仿偶像的衣着和言行,就是很好的榜样教育。
同时,要用典型的人物和事件正面加以引导教育。孩子的天性一般来说是弃恶向善的,他们通常向往美好、崇尚正义,但这种天性也要加以引导。父母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优势,用典型的人物等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如带孩子看些英雄人物和革命家的故事影片,给孩子讲历史名人的传记故事。另外,带孩子走亲访友时,遇到有作为的人士可给孩子随时介绍。带孩子外出游览名胜古迹时,可以引用名人事迹和涛词典故来进行教育。总之,时机处处有,方式可多种多样,日子久了,孩子自然会从中受益,得到心灵的陶冶。
就拿《喜羊羊与灰太郎》为例子来说说吧。这是一个不错的动画片,甚至有些家长也挺喜欢看的。因为剧中聪明可爱又不失童趣的喜洋洋,还是娇憨可爱的懒洋洋?抑或是可爱美丽的美羊羊,忠厚又有见地的暖洋洋,可气又可爱的灰太狼,还是知识渊博又有趣的老村长?可能兼而有之吧。但是我觉得这部卡通片的最大亮点是寓教于乐,它让诸多观众在获得开心快乐的同时,又了解了很多常见的科普知识。实际上这部电视剧很像我小时候读过的一套科普图书《知识爷爷》,至今仍对里面的很多故事情节念念不忘。此外该剧还时时刻刻的提醒观众要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其实在很多集故事中喜洋洋之所以能带领大家打败灰太狼,就是因为他能把平日里在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了对付灰太狼上。当然,可爱的小羊们只所以在每次和灰太狼的较量中都能大获全胜还离不开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在危险关头不丢下任何一个小伙伴,所以每次都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因此这里建议我们的家长除了每日想着让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不防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来看看《喜洋洋和灰太狼》,最好能有意识的对孩子加以引导。如果引导得当的话,我们的孩子不仅会门门功课,还会长成一个个聪明、可爱、有爱心、勇敢、学以致用的孩子。我想这也是每位家长所希望的。
二、父母
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看,少年儿童的榜样中有8.3%选择了父母,这给家长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更多家长应该争取做孩子们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第一个榜样,要教育出有主见的孩子,爸爸妈妈得先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教育出有风骨、不攀比的孩子,爸爸妈妈得做到先有骨气、有底气;要教育出心态平和、积极向上的孩子,爸爸妈妈得先做到有目标、有激情地面对生活;这些归纳为一个原则,要教育出期望中的孩子,得先成为自己期望的父母。父母老师要为孩子处处做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教师更是孩子心目中的圣人,他们的言行最易产生示范效应,被孩子模仿学习。因此,父母和老师在工作上要注意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学习上要注意努力进取;在待人接物、思想品德、衣着打扮方面注意为孩子做表率;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孩子。象那种“麻将”一战通霄,“升级”一打半夜,高兴了再和酒肉朋友“吆五喝六”,若为人父母,给孩子以怎样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那么孩子们心中的完美父母是什么样?也许父亲会被描述成坚强、大度、敢于承担责任、家中的主心骨。许多孩子将顶天立地的爸爸看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把博学多才又讲道理的爸爸视为榜样。而妈妈则被描绘成勤劳、贤惠、会管家、疼爱孩子的全能女性,把充满柔情、慈祥细致的妈妈看成是自己的榜样。
孩子们心中完美的爸爸妈妈形象,有多少父母做到了?一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感受到父母的行为令人生厌,那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所以父母一定要切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分量,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每个育儿阶段,父母们都常常需要换一个角度思考。按照以往的逻辑,教育的方向往往是“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是我们能立刻塑造出来的,因为孩子有他自己的选择。成长过程的许多环节,环环相扣,都会影响孩子的见解与选择,当“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无法掌控的时候,我们需要换一个思路,“做什么样的父母”则是我们能够掌握的,这是立刻可以变化的,当我们把成长方向放在自己身上,将会感觉到再次成长过程“尽在掌握”的美妙感觉,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比如想让孩子“听话”“讲道理”,我们得先做一个“我的话有道理,孩子会愿意听,认真听”的父母。那么,接下来才能达成“孩子愿意听我们的话”。想让孩子“诚实”“正直”,我们得先做一个“诚恳、正直,有正义感”的父母,那么,接下来才能达成“孩子展现出正直诚恳的品质”。想让孩子成为我们期望中的样子,我们得先成为自己期望做到的父母,如果父母们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孩子达成呢,遗传除了外貌和血缘的美妙传递,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心理与习性带来的美妙传递,在言传身教之外,孩子很难成为想象、和期望的样子,切切实实让孩子看见父母的样子,就能带动孩子去成长。
三、小伙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发布“少年儿童的偶像与榜样”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在榜样问题上,“身边的同学和同龄人”被选择的比例最高,明星作用则不明显。可见偶像的首要功能是娱乐,榜样的首要功能是激励。关于儿童的榜样,调查显示,身边的同学和同龄人(26.0%)所占比例最高,居第一位,远远超过各类明星和杰出人物。儿童选择的榜样往往是品学兼优的同学,也有不少认可老师树立的榜样,如优秀学生、班干部,这些榜样往往有其人格魅力,如心地善良、友爱同学、有进取心、有毅力、有正义感等。儿童生活在自己的亚文化圈子里,同龄人之间相互感染、鼓励,就是最好的榜样。身边的同龄榜样可亲、可信、可感、可学,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和模仿。
古时候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的是环境对孟子的影响,而生活中孩子们的环境,取决于小伙伴的质量,在孩子与小伙伴的交往中,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判断孩子们之间交往是不是开心的、快乐的、平等的?如果答案为否,就要从小伙伴们之间的互动,小伙伴的父母的言行上寻找原因,教会孩子选择朋友的标准,真正的朋友是会有很多方法,让自己和对方开心地玩耍,而不会有要挟、威胁、被否定的危险。在平时的活动组织中,我们有意让那些适应能力强的小朋友做“小老师”让他们能够注意到自己的一举一动,表现得更好,这也使那些依赖心理较强的幼儿会更快更全面地获得经验,提高各方面能力。那些适应能力强的幼儿无疑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小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不仅在情绪方面能够很快适应,更可以向适应能力强的幼儿学习遵守幼儿园常规,很快班上的孩子们便自发结成了好朋友,有了情感的依赖。这对幼儿适应一个新环境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班级良好氛围这对于刚刚入园的幼儿能否很快适应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
“老带新”活动也是让老师受益匪浅。如班上有老生他们在此行为方面可能需要老师的提醒。但是为了在新生面前做一个好的榜样,他们也是在平时的活动中有意的规范自已的行为,争取做一个好的榜样,并且行为本身也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做榜样的自豪感。另外也可以通过这一活动培养老生的责任心和关心他人的品质。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孩子以“我”为中心,少有关心他人的态度。让他们带一个刚入园的幼儿,在老师的要求下,每个孩子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心,都希望照顾好自己伙伴,即使是很调皮的幼儿也在努力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争取一个好的榜样。这时,孩子已超越了“自我中心”,心中有了关心他人的概念,现在幼儿独生子女居多,大多的都是享受别人的爱,都以自我为中心,而责任意识薄弱。这是摆脱“自我中心”的一个起点。老带新”活动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途径之一。懂得如何关心别人也对他们社交能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老带新”对幼儿技能也起着一个促进作用,如拍球,因为有老生的带动,则开始,新生只是拿球在旁边看,很兴奋的帮着别人数球,在后来自已开始学着拍球,慢慢的,喜欢上了拍球,到现在越拍越多。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如何能让幼儿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当然这与一个好的氛为和老生的带头作用是紧密相连的。“以老带新”对与幼儿全方面的提高是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同时,由于老带新的特殊性,不可能让每个班都能做到,建议还可以采用一种以“大”带“小”,就是在刚入学时让大班的孩子去带着刚入园的幼儿。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认为,儿童教育儿童有三个好处,一是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更深刻;二是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鼓励儿童所能获得的效果更为巨大;三是儿童教儿童能教学相长。“老带新”,“大带小”教育活动就是这种思想在新阶段的发展。
但是,幼儿园绝大部分是以年龄大小来分班,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这种分班形式有利于教学大纲的实施。如果经常性地打破年龄界限,让大小孩子一起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要根据本园、本班的特点和幼儿需要去设计各项有针对性的“大带小”活动。同时,积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大带小”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作用。
通过刚才说的这些,相信大家都明白,这里说的小伙伴起得是一个带头作用,而不是拦在孩子成长路上,一座要超越的山。要注意的是,榜样教育不能陷入一个误区:刻意强调榜样的重要。榜样的力量来自孩子的默默观察,悄悄模仿,有“润物细无声”的特征,假如家长只是刻意强调“谁家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你要学习谁谁”,但实际上的行为却让孩子看到反差。曾经在网络上“走红”的文章《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当中提到的。文章语言夸张诙谐,惹人发笑,但细细读来,这的确反映出了许多家长“心理偏盲”的现象。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长得还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这是,爸爸妈妈们总认为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比自己家的孩子好,喜欢拿孩子作比较,却不知如此一来伤害了孩子。
常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无形当中是对孩子的一种否定,长期下去不利于孩子自尊心的培养,也容易让孩子形成攀比的心理,若家长只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孩子,甚至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当然,有比较才会有进步,但至于怎么比,这是需要技巧的。专家建议,家长在比较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注意孩子自尊自信的培养,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尊重差异,让孩子和自己比
家长可以把孩子最近的表现和过去做一个比较,如果现在孩子比以前有了进步,一定要对孩子进行肯定和表扬。还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如果孩子没能达成目标,家长可以帮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攻克。当孩子达到某个目标时,对孩子加以肯定,让孩子体验到幸福和快乐,使孩子有勇气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当孩子获得一个个“成功”的时候,离优秀也就不远了。
2、客观公正地进行比较
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不是完全不可以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定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优缺点。不要拿别的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别忘了给孩子鼓励和赞扬;也要正视孩子的不足,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提高。
3、比较中别忘了鼓励
我们多一点鼓励的技巧,让孩子更好的顺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多抽出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多和他们沟通,您会发现孩子会很快乐,因为他们结果是不一样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了对孩子进行鼓励,即使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也不能让孩子失去奋进的信心。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年幼的孩子,都应该蹲下来观察孩子,发现他独特的能力和特点,给予适宜的表扬和肯定,而且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和老师的赞美应该让他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让孩子体会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
育儿观念: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育儿观念: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一是不能纵容娇惯。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
不能打?不能骂?吃要高档?穿要名牌?玩具随要随买?不买就
收不了场?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都表现得很明显?由此让孩子养
成许多不良习惯?到头来孩子还要怪罪父母“你们为什么就不理
解我们这一代?”对于孩子的错?不能包容?要适时指出哪些是
对的?哪些是错的?对的就继续鼓励?错的就帮助孩子一起纠正?
同时?要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
家长就不要包办替代。
二是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永远是孩子
最直接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将对孩子的人生起到很大的示范作
用。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就象现在很多父母
不许孩子沉迷网络?自己却通宵达旦?对网游乐此不疲?父母要
孩子不要抽烟饮酒?自己却整天烟雾缭绕?酒气熏天?如何让孩
子做到?正所谓?己所不欲?无施于人?
三是要培养孩子的行为能力。第一要用眼睛认真的观察生活和周
围的环境?第二要用耳朵认真地听别人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第
三要用手认真的记录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成日记??第四要
用脑认真思考看到的、听到的、记下的?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
点?第五要用嘴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准确地表达出来。要做到这
些?需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只要坚持做了?孩子的
观察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步得到锻
炼和提高。
四是要善于与孩子做朋友。父母不要总高高在上?动不动就老子
长老子短?总认为我生你养你?你就应该听我的话?按我的意志
办事。孩子也有孩子的自尊?孩子也有孩子的隐私?孩子也有孩
子的观点?要善于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沟通?自己说的孩子
不理解?要讲明道理让孩子慢慢理解和接受?自己错了的也不要
为了一己面子将错就错?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当然?不同的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他们有
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教育孩子时?还得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努
力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潜力点?不要去抹杀孩子的个性?有针对
性地培养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刘老师的推荐下,我细心地阅读了《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事后,对孩子的教育认知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以前,可以说只是要于表面,现在可以由表及里了。
对孩子的教育,我深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将会以身作则,对于孩子既要有紧迫感,又要让她充满信心。在学习方面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一些优良的品德:善良、慈爱、自信、乐观坚韧、勇敢不是简单通过学习就能获得的,而是要孩子融入生活,让其在生活中慢慢体会,慢慢地磨练,在经历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后,孩子的心才会全面,健康地成长起来。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当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出现矛盾时,要冷静面对,然后在和孩子一起分析出现矛盾的原因,先要找自身的原因,一定不要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的生活中,孩子一定要有所担当,化解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中不断进步和成长。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公益活动,也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播下爱的种子。我相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她的心灵会非常阳光,这也为她以后的生活道路打下了基础。
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技能培养,要求其身、心、智全方位地发展,其中心的教育尤为重要,培养孩子的美好心灵具有关键作用,拥有良好的心态,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真心希望我的孩子在“历炼”的过程中,能懂得付出、宽容、自律,知道感恩。能成为一个乐观、积极、拥有阳光心态的孩子。因为生活的质量取决于你每天的心态,如果你每天心情好,你的生活也会很美好。【希望一定会成为现实!我们共同努力!】
育儿心得:做孩子的榜样
育儿心得:做孩子的榜样
今天中午午睡的时候,天天小朋友睡在键昂小朋友旁边。当其他小朋友没有声音要睡觉了的时候,天天开始吵了起来,谁最能干谁就有小红花奖,看谁先睡觉,醒来后就有小红花奖,可天天还是继续皮,根本不吃你这套,再不睡的小朋友,我要电话打去让警察叔叔带走了,这样果然有效,天天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就乖乖的睡觉了。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方式方法,只要方法用对了任何难事都会迎刃而解的。特别是对待小孩子,父母必须严慈并用。一贯严厉的家长会让小孩子无所适从,觉得父母是高高在上的,会感到害怕甚至不敢与你们亲近;而一贯慈爱的家长会在小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孩子会觉得他的爸妈是很宠很疼他的,从而容易犯诸多或小或大的错误。一旦犯错之后,要是父母任由他,他就越加胆大妄为。要是父母责骂他,他又会觉得自己很委屈,毕竟在他心里,父母是不可能会对他凶的。所以严慈相兼,该严就严,该宽就宽。小孩子反而会很尊敬、信任、钦佩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我一定要做一个爸爸妈妈心目中的乖宝宝的氛围。
育儿观念:怎样让孩子听话
育儿观念:怎样让孩子听话
(1)不要离他太远。与其在厨房遥控,不如靠近他,或逐渐走近他。
(2)最好眼睛看着他,叫他的名字,对他说话。边做其他的事,边对他说话,孩子比较容易忽略不听。
(3)态度要温和而坚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坚持要他做。但不要大吼大叫或用狂怒的声调命令孩子,否则孩子就学会只在父母怒气冲天时才有反应。所以命令孩子时,大人要努力保持平静。
(4)多用正面的话,而不要说反面话或用威胁的字句。与其说“你再不去洗手,就不要吃晚饭了”,不如说“要吃饭了,现在先去洗手”。
(5)父母说出的话要配合行动。与其三番两次叫孩子关电视,不如说一遍就上前关掉;告诉孩子该洗手了,就马上牵着孩子的手平静地走向卫生间。让孩子行动的,应该是“父母的行为”,而不是“愤怒的威胁”。父母把说出的话付诸行动,让孩子知道这是一定要做的,也可以减少自己唠叨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