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重拾孩子的“亮点”
发布时间:2020-10-22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育儿观念:重拾孩子的“亮点”
开博两年多了,虽然孩子也美其名曰:“我也有博客了!”,事实上自己并没有认真去打理,有些时候孩子写好了也没有及时把它添加上去,至今还有十多篇上学期写的稿件还没整理进来。有幸结识新浪的优秀管理员们和那些坚守在“一线”的爸爸妈妈们,我真是收获颇多。
乐爸是个责任感极强的新浪管理员,更是一名优秀孩子的父亲,从他的言谈中,我可以看出孩子的成长与父母们付出的艰辛是密不可分的,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
上次乐爸举行的“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么?”这一话题,大家各抒己见,我也参与了激烈讨论,结果当天大家给出的结论是:“好作文不是修改出来的。”当然我还是坚持“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这也仅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教育孩子真的是个永恒的主题,所以教育的观点也就成了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我看来,“想象”无边,但“道理”应有界。一个刚刚开始练习写作的孩子就好像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前期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一个连社会常识、基本道理都不是很懂的孩子会写出什么好文章,最多也只能哗众取宠,或者根本就经不起推敲。所以我觉得孩子的写作是需要修改的,当然这个“修改”是父母告诉他道理后,让他自己修改。我觉得:“修改”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
我算不上优秀的父母,充其量也只能给孩子些许提醒,比起其他的精英爸爸妈妈们,我的“优秀”还需努力!不过在我看来,“放任孩子就是在伤害孩子,但伤害孩子犹如在残杀孩子!”我们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因为世间本无完人。我们是凡人,不是神仙也!YJS21.cOM
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要想让他快速奔跑,不知道是我们的孩子性急,还是我们做家长的在拔苗助长,总之我觉得值得整个社会都应该去深思。
前几天,和儿子一起探讨:你的理想是什么?儿子诡异的一笑置之。我便没有追问。突然,儿子转过身,边翻阅着厚厚的《临界.爵迹》边对我说:“成什么都没事,只要成为有用之人就可以啦!”我点头赞同。因为在我们看来,现在的理想都还为时过早,我也不想让儿子成为少年伤仲永!
庆幸的是他非常真实,写得不好的文章,我会告诉他:哪里写的很好,又有哪里需要改进,总之他现在的作文我都自惭不如!男孩跟女孩就是不一样,看了很多博友都是女孩子,他都赞不绝口!但是他说:“我想写点阳刚点的!”哈哈!我除了夸他有个性外,再无其它夸奖之词!
其实孩子真是这样,我昨天在乐爸家看到他发表的“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信心和榜样!”也是深有感触,那么多孩子的博文都被推荐,我也提醒他:“人上有人,天外有天,那么多同学的文章都被推荐了,你也要加油啊!”居然他若无其事的说:“推荐的都是好文章,不推荐的也不全是差文章啊!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他言之有理,如果不能被推荐,我们也要认真去创作,认真去修改!
我突然发现:儿子真的长大了,他有自己的思想,独特的思想!所以我也发现了他的“亮点”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从管孩子到尊重孩子
育儿观念:从管孩子到尊重孩子
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小就是不懂事,大人就得管孩子,大人的权威能在孩子那儿得到体现,孩子畏惧我们很听话,我们机会认为我们教育的很成功。我以前就是这么对待孩子的。
记得那时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早晨都要哭闹不起床,我一开始是好言好语劝说她快起来,但孩子哭闹不起,直到我耐性用尽,从床上拉起来就帮她穿衣服,她的哭声让我的心里也很不好受,但是我要赶时间上班。我对自己说:“不能惯她上学迟到的毛病,即使是上幼儿园。”我觉得孩子习惯了早起就好了,所以接连几天我都是先劝后拽把小闺女弄起床,孩子每天都是哭哭啼啼地上学。我也知道这样效果不佳,但我却忽略了这一点。直到和一位家长的谈话点醒了我。
孩子家长提到了同样的问题:“孩子早上起床真费劲,每天都匆匆忙忙的。我问:“她是不是晚上睡得晚才起不来啊?”由此,我恍然大悟。我不也是吗?经常晚上忙自己的事情备课,准备材料,无暇顾及她,直到我忙完就9点多了,这才洗漱睡觉。孩子跟着我从来没在9点前睡过。睡眠不足,自然早上起不来。但是我只是专横地以为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就用最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真是大错特错啊。孩子本身没睡够,我又给她委屈受,孩子那幼小的心灵多受伤啊。
于是我迅速改变了策略。在晚上,我尽量将自己手头的事情先放一边,陪孩子一起洗漱然后让孩子早点上床,给孩子播放舒缓的音乐,并会在床边为孩子讲故事,给孩子营造好睡眠的氛围,让她在愉悦的氛围中慢慢入睡。孩子不再晚睡,这是一方面,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会播放闺女比较熟悉的歌曲,孩子慢慢的就会在愉快地歌声中睁开惺忪的眼睛,有时候还会自己穿上衣服来到我面前给我一个惊喜,我会抱起她,给她一个鼓励的吻并会夸她是个很棒的宝贝。这样早晨美好的时光开始了我们都怀着高兴轻松的心情走出家门。
从这件事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多从孩子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绝对不能只从大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所谓的管有时其实非常专横野蛮,我们并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我们只想让孩子服从,这多不人道!
孩子经常还会有不听话的时候,一旦孩子不听话,我们怎么做?
有次我让孩子洗头发,她就是不愿意。说有沫沫会迷眼睛,我给她打保证“我一定小心。”但是孩子就是不听。我说:“你还想吃汉堡吗?”她眼睛一亮,脆声回答:“想!”我说:“想,就乖乖听话洗头,周末我带你去吃。”于是孩子很开心地洗了头,每天都要问一遍:“妈妈,到周末了吗?”当然周末很快就到了。我却坚决不肯带她去,我跟她讲:“那些汉堡啥的最没营养了,别人家的小朋友也都不去吃的。”“不是,”小闺女高声哭叫,“小强就才去吃的,我要去,我要去,哇……”我只好又许给她说:“听话哈,听话的话,下个周末我带你去儿童乐园。”小闺女含着泪问我:“真的?”我点头“嗯”。很快又到周末了,小闺女午睡睡醒了兴高采烈地喊我去儿童乐园。结果怎样?当然如你所料,我又一次拒绝了,我自我感觉理由很充分。小闺女午睡醒了就是三点多钟了,我带着她去到儿童乐园就得下午四点了,而我得带小闺女在六点前再赶回家。花上二十五块钱就只为玩那么一小会,实在是不划算得很。小闺女再次放声大哭:“你是个坏妈妈,你不是个好妈妈……”
当然我并没有在乎小闺女的这些反应,因为我相信这只是孩子的一时激愤之语。再说本来就是随口哄孩子的一些话,何必去兑现?更何况有难度去实现。但是慢慢地,我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我为了让小闺女听我的再许给她什么好处她已经不在乎了。她说:“你骗人!我才不信你!”我这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并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我用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她,我便也一步步失去了孩子对我的信任。孩子的不听话就又引起我巨大的怒气就又对孩子发怒了。
怒气过后我又自责,觉得对不住孩子。我一次次许诺她,但并没有兑现我的诺言。我开始反思,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乐于听我的话呢?既然我多次失信于孩子,首先从重建信任开始吧。
有一次,孩子有点不舒服,就撒娇想不上学。我跟她说:“好孩子都是要上学的,不上学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小闺女扭头“哼。”我的心火又开始往上拱,我寻思“小闺女又娇娇开了。”怎么办?坚决不能来用的,还是得哄。我说:“你想吃肯德基吗?你听话上学我今中午就带你去。”小闺女眼睛一亮又暗了:“你说真的?”“嗯,真的。”“这次真的不骗我?”“嗯,这次真的不骗你。”小闺女眼里含着泪可怜巴巴地冲我说:“妈妈,咱说好哈,中午一定来接我。”我重重点头。小闺女一步三回头地进了教室。到了中午,我准时出现在了小闺女眼前。小闺女立马一蹦三跳地过来了,高兴得恨不能摇头摆尾。“妈妈,妈妈,你来了,你真的来了,嘻嘻,呵呵,嘿嘿……”她拉着我的手高兴得不知道怎么好了。
就这一次之后,小闺女就好像懂事了似的。我说你把什么做好我就如何如何,她都会很棒地完成,而我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兑现我对她的承诺,即使偶尔有特殊原因做不到,我也对她坦城,小闺女也很大度地予以了接受,毕竟绝大多数我还是兑现了的。我把小闺女当大人看,不再随意轻许,也不随意毁诺,小闺女也尽力完成对我的许诺。真是非常棒的结果,不是吗?
孩子虽小却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作为成人,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观念和思维来要求孩子,我们若能转变观念,尊重孩子,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我相信,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和谐,孩子也会成长的更好更健康!一起试试吧!
育儿观念:尊重孩子,给孩子适宜的爱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父母也是孩子的永远的老师,爱孩子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本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种爱把握适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地助推作用,将对其终身发展起着有益的影响。那么怎样给孩子适度的爱,让孩子能感受和理解你对他的爱呢。随着全国学前教育《3-6岁儿童发展指南》宣传月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学习,重温,反思“爱”的教育,把脉“爱”的温度。
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爱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的父母觉得爱孩子就是处处呵护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来养,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有的父母觉得爱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给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在家还辅导孩子练习写字、认字给孩子充分的知识技能储备,还会拿自家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生怕孩子会落在别的孩子后面。也有的父母觉得爱他就是给他吃饱喝足,由着他好了。这些都是出自父母良苦用心的爱,但是这样的爱给孩子带了什么呢?过多的帮助,呵护,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离开成人就变得焦虑不安。过多的学习任务,早早地剥夺了孩子的童真,剥夺了孩子探索发现世界的机会,过于放纵,孩子,唯我独尊,情感缺失。。。。。。
由此可见,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更是卓越的智慧,只有尊重孩子给孩子适度的爱,才能让孩子在爱的体验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习惯的多元发展。
1、爱孩子请尊重孩子的兴趣与想法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成人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家庭中,孩子的想法会很多,家长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肯定给孩子积极的想法,并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在孩子感受被关注的时候他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爱孩子请适度放手
孩子的学习经验不是在成人的说教实现的,更不是成人的帮助能替代的。孩子的学习经验是在不断的体验与自我建构中积累的。因此,爱孩子请家长要适度放手,做一个有心的旁观者、支持者,用心地去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一些困难,建构的新经验等。并适度地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孩子去感受自我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3、爱孩子请给予孩子空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父母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所在,并给与鼓励和支持,给孩子适度的空间。切不可拿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弱点进行比较。更不可将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
最后,让我们一起用让我们用耐心、爱心和智慧,陪着蜗牛散步去!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的几点做法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的几点做法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宝,家中的小皇帝。我家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我认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引导。现在就谈几点本人引导孩子的做法:
一.让他感到家的温暖。我和老公有空时经常陪他一起做游戏,一起运动,让他感到幸福。同时让他经常和别的小朋友交往,鼓励他在学校积极参与一些集体活动。
二..让他明白帮助别人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他懂得应该怎么做,在他表现良好时给予足 够的表扬。
三.帮助他形成正确的意识,幼儿时期是自控力较差的时期,当我孩子做错事时,我就告诉他“你是个好孩子,你不能做”,让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四.帮助他形成自理能力。惰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在幼儿时期则表现为依赖性。明明自己能够做的事就是不想做,由父母代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理能力。所以时常对他提出一些要求,鼓励他自己完成,对完成好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好的,给予帮助让他迎头赶上,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总之,我认为教育孩子要通过正确的家教理念为指导,以平常心对待孩子,重视做人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最后,愿天下父母都能自觉担负起养育和教育子女的责任,把我们的下一代培育好,教育好,这是家庭的幸事,也是国家民族的幸事。
育儿观念:适当的让孩子吃点苦
育儿观念:适当的让孩子吃点苦
最近在班级中发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让宝贝去做某件事情,他首先得考虑考虑这件事做起来会不会很累,如果是的话,他会在第一时间给予答案:“老师,我不会做...”其实事实真的如此吗?也许只是孩子给自己找的一种借口而已!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在家里爸爸妈妈宠着,爷爷奶奶惯着,过着小公主、小皇帝般的生活,“溺爱式”的教育方式很常见,家长普遍关心该怎么做、做什么去尽量满足孩子的每个要求。
的确,如他们这般年龄正应该是享受幸福的时刻,但是像这样长期以往,会让孩子的依赖日益增加,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也越来越弱,一旦离开父母,便无所适从。遇到困难退缩、逃避、放弃,甚至......。
家长们适当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孩子吃点苦,吃苦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经历苦难、险境、逆境的人,意志力更顽强,生命力也更旺盛。我们应该教会孩子面对困难,增强孩子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