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教案《奇妙的光斑》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1-10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的探索光斑的形状、变化,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2、乐于用语言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探索光斑的形状,变化,能用流利的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本次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室内又从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2、镜子、剪刀、固体胶、铅笔、橡皮泥、纸等若干份。

3、幼儿具备有关镜子的感性经验,并会用多种方法制作图案。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

1、游戏:镜子和光。教师和幼儿一起拿着镜子在有阳光的地方玩耍,扒光反射到天花板或墙壁上。

2、提问与交流:你是怎样玩的?这字儿亮亮的、晃动的是什么?光斑是从哪里来的?他为什么会动?

3、小结: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光斑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二、引导探索------光斑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

1、墙上的光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光斑照在墙上像什么?

三、深入探索------怎样使光斑的形状发生变化?YJS21.Com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幼儿操作、实验。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各种图案或图形粘在镜子上,再玩“镜子和光”的游戏。

3、幼儿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实验:把月光、灯光作为光源,探索镜子能否制造晃动的光斑。

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本次活动的内容就是源于幼儿对光斑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材料为载体,是活动步骤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有利于幼儿不断探索、验证。本次活动采用了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猜想、实验,相互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本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活动若在室外进行,并给予幼儿更多自主的探索时间,幼儿可能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其次,可及时渗透安全教育,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个别幼儿故意将光反射到同伴的脸上,强烈的光线刺激了孩子的眼睛,这是很危险的事。当时因抓这件事,引导幼儿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向幼儿进行俺去昂教育,懂的强光对视力的影响,从而学会自我保护。

幼儿百科:光斑是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用天文望远镜对它观测时,常常可以发现:在光球层的表面有的明亮有的深暗。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光斑》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初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能将反光的物体归类并概括,知道亮度强的,照人明显的物体,其光斑的亮度也强。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

3、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平面镜

2、准备若干可以反光的和不可以反光的物品摆放在活动室周围,如:不锈钢拉链、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其他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

3、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室内有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4、区域中提供:各种电筒和台灯。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探索——光斑是怎么来的?

1、师:小朋友!你的桌上有什么?(镜子),那今天我们就用镜子到外面去做一做游戏,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拿镜子到外面自由探索。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用镜子做游戏时,发现了什么?

幼1:我用镜子一照,发现了亮亮的东西跑到墙上去了。

师:是吗?哪些小朋友发现了这个现象?(幼儿全部举手)

师:那这个亮亮的东西是什么?(光斑)

幼2:我还发现我晃动镜子,光斑也会动。

师:那光斑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幼3:镜子将光照到墙上去了……

师:说得有道理,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那是不是在外面的任何地方都会形成光斑呢?

幼4:不是的,我刚才在走廊上就没有发现。

师:这是为什么呢?

幼4:因为走廓上没有阳光。

师:观察真仔细!

(二)引导探索——哪些东西能形成光斑?

1、引发幼儿回忆、讲述已有经验。

师:请你们想一想,除了镜子,还有没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象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一照就形成光斑呢?

幼1:我发现光碟可以的……

幼2:我看见我家爸爸的表可以的……

幼3:我送点心盆时,发现点心盆也可以……

2、幼儿寻找可以反光的物体。

A:师:小朋友!你们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你们去玩一玩,看一看哪些东西也能形成光斑?

B: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和指导。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

幼:有自行车铃、光盘、茶杯……

师: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在墙上形成光斑呢?他们有什么秘密呢?

幼:它们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见人的……

(三)幼儿再次探索——这些光斑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再去玩一玩镜子和刚才小朋友找出来的东西,你们还会发现什么呢?

2、幼儿再次去探索,教师引导。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1:我发现镜子的光斑很亮……

幼2:我发现光碟上的字也跑到墙上去了……

幼3:我发现小小的东西照出的光斑也小……

幼4:我发现茶杯、脸盆的光斑是一圈一圈的……

(四)延伸探索——还有哪些光源也能使镜子形成光斑?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电筒

师:那手电筒照在镜子上是不是也会有光斑呢?(幼儿猜测)

师:这里有手电筒和台灯,你们去试一试吧!

2、幼儿探索和交流。

活动反思:

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因此,我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的材料为载体,使孩子在与材料的不断互动中层层深入探索。在探索中,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同时在活动中我能够有机渗透安全教育,当发现有个别幼儿故意将光反射到其他幼儿的脸上时,我能及时制止并有机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评价: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本次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在活动中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探索,教师紧扣目标设计了四个不同层次的探索,步步深入,有机引导,并在活动中注意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表达探索的情况。

幼儿百科:光斑和黑子一样具有11年的活动周期,但光斑的纬度活动范围比黑子宽15°左右。光斑的光谱表明,它的离子谱线比光球强,而中性原子谱线比光球弱,所以光斑的温度比光球高。但光斑与光球的总辐射强度比值随离日心的距离而变动,这说明光斑不处于辐射平衡,其底部温度低一些,上层温度高一些。在靠近日面边缘看到的是光斑的上层,其平均温度比周围高100度左右,亮度大10%左右。

2020幼儿园中班教案《米奇妙妙屋》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中班教案《米奇妙妙屋》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能目测5以内的数群。

2.初步感知数的守恒现象。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播放幻灯片“米奇妙妙屋”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念咒语进入妙秒屋,看图片,有几只兔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用眼睛看,不用手点数的方法就叫-----目测。

2.引导幼儿目测5以内的数。

〈1〉看图片说说兔子哪里不一样?放音乐表演兔子舞

〈2〉幼儿说队形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队形楼梯形数量5

第二次:队形梯形数量5

第三次:队形曲线数量5

小结:原来不管队形怎么变化,它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3.通过观看妙妙屋动物表演,感知数量的变化不改变。

〈1〉小兔变魔术(由小变大)

它们变的怎么样了?变大后是几只?

〈2〉望远镜看鱼(变颜色)

小结:原来不管颜色怎么变,它们的数量不会变。小结:不管颜色、大小怎么变化,5只还是5只不会变少。

4.幼儿操作实物雪花片

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

教师小结:找找生活中的这些东西。

教学反思:

“米奇妙妙屋”是幼儿喜欢并熟悉的《智慧树》栏目,从开始导入的咒语进入就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游戏环节都能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目测数群幼儿已经掌握,只是守恒环节与第二部分兔子舞动静交替衔接不好都太动,有些燥,应把兔子变魔术与望远镜看鱼互换,衔接会更好。

幼儿百科:守恒是指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质进行抽象概括。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中班教案《米奇妙妙屋》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幼儿园小班教案《奇妙的口袋》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奇妙的口袋》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奇妙的口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用完整的短句说话,通过游戏,教幼儿正确运用抱、开、拍、摇、吹等动词,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奇妙的口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教幼儿正确运用抱、开、拍、摇、吹等动词。

2、学习用完整的短句说话。

3、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娃娃、汽车、皮球、摇铃、喇叭等若干种玩具。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奇妙的口袋,老师以神秘的口吻说:看这是什么?这可不是一

般的口袋,这是一个奇妙的口袋?奇妙是什么意思?你们猜猜这个奇妙的口袋哪里很奇妙?

2、教师小结幼儿观点。

3、老师高数你们,这个奇妙的口袋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呢?让我来摸一摸。

二、老师摸,幼儿说

1、要想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好玩的玩具,就要念一段神奇的咒语,先听听老师是怎么念的。

2、老师边念儿歌边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一个玩具:“奇妙的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3、摸出皮球,问:“这是什么?”(这是××)老师再拍皮球问:“老师在做什么?”(老师在×××)

4、刚才老师从奇妙的口袋里摸东西的时候,念了什么咒语?请小朋友也来学学这神奇的咒语。

5、老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并反复从袋里摸出不同东西,与幼儿互动游戏,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

6、集体回答一两次后,可让个别幼儿回答:现在刘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幼儿摸口袋

1、老师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请XXX小朋友来摸一摸。”(提醒幼儿一次只能摸一样东西)当幼儿摸出玩具后,要求幼儿说出玩具名称,并引导幼儿运用抱、开、拍、摇、吹等动词,学说完整的短句。

2、幼儿摸出玩具,请这名幼儿用“这是××,我会×××”的句式介绍自己摸出的东西,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游戏可反复进行,每次请不同的幼儿来摸东西。

四、延伸活动

1、老师会把奇妙的口袋放在玩具加上,小朋友下了课还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

2、回到家可以让爸爸妈妈给你们准备一个神奇的口袋,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

活动反思:

为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在活动前我有心收集了一些孩子喜欢的东西,在活动中,由情入境,让小朋友们用收摸摸这些东西,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活动的兴趣,特别是小班幼儿更是如此,在摸一摸、猜一猜中,让孩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发展想象,这些东西都是孩子熟悉的,幼儿边玩边说,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小朋友在动手摸一摸、捏一捏后,感知物体的软和硬,学习用语言进描述。

幼儿百科:口袋是缝在衣服上用以装东西的袋形部分;衣兜。

幼儿园中班教案《奇妙的染画》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探索几种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产生的变化。

2.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染画带来的乐趣。

3.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料、宣纸、调色板、水等。

活动过程:

一、以小小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三位小客人,他们的名字叫小红、小黄、小蓝。他们还会变魔术呢,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瞧。

2.教师出示三种颜料(红、黄、蓝)。

3.教师将红黄两种颜料混合在一起请幼儿观察其变化,请幼儿说出变化后的颜色名称。

4.请幼儿分组实验其他颜料混合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5.请幼儿交流实验结果:红+蓝=紫黄+蓝=绿

二、以奇妙的染画带幼儿进入下一环节

1.师:小朋友们刚刚的表现真棒,现在老师用这些颜料给你们做一张染画,你们想不想看啊?

2.教师操作,请幼儿观察,蘸上颜料的宣纸会产生什么变化。

3.将材料发放到幼儿手中,请幼儿分组制作染画,教师巡回观察。

三、活动结束

展示幼儿作品,进行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首先以小小魔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当我们把红黄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后,孩子们看到其产生的变化感到非常神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很活跃,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亲手操作,当孩子们亲手实验完成后,得出了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后的答案,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紧接着我们有利用这些颜料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染画。首次接触染画孩子们兴致很高,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了很多奥秘。如:把同样的纸折成不同的形状蘸上颜料,出来的作品图案也不同。

幼儿百科:染画,解释为绘画。颜料就是能使物体染上颜色的物质。颜料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有无机的和有机的区别。

相关推荐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初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能将反光的物体归类并概括,知道亮度强的,照人明显的物体,其光斑的亮度也强。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 3...

2020-11-09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中班教案《米奇妙妙屋》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能目测5以内的数群。 2.初步感知数的守恒现象。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

2020-07-23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奇妙的口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用完整的短句说话,通过游戏,教幼儿正确运用抱、开、拍、摇、吹等动词,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奇妙的口袋》含反思教...

2020-10-2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观察探索几种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产生的变化。 2.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染画带来的乐趣。 3.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2020-11-0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根据废物的外行特征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想象,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

2020-12-2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