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该不该这样激励孩子?

发布时间:2020-11-19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听课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评课

幼儿园该不该这样激励孩子?

昨天女儿上舞蹈兴趣课,完课我到教室门口接到女儿,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我有红苹果”(即为剪纸红苹果)。我问女儿你有吗,女儿说:“没有”,同时很失落的样子。我知道女儿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就安慰她说,“老师忘记给你了,妈妈看见你跳得很好,等等妈妈去问老师拿一个好不好?”。还好,老师给了一个红苹果贴在她胸前,自贴上这个红苹果后,女儿就像保护什么似的,一直用手捂住红苹果,生怕不小心弄丢了,并见人就说自已有红苹果,直到今早起床还让我给她重新贴好,以此为荣。

其实跳舞时我们家长也在旁边看到,老师只是很随机的给孩子贴在身上,并非跳得好的孩子才贴,实际上大多数孩子都跳得很不错,可能要人人都贴老师麻烦,同时也贴不过来,但这在孩子看来是多么荣耀啊,贴到红苹果的孩子可能无意间受到鼓励,没贴到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就被这老师的无意伤到,如果这种无意在这所学校要是经常发生,在这里成长的幼儿(特别是像我女儿一样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极有可能形成自悲的性格,影响孩子一身,老师是幼儿心中的太阳,无比神圣,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远远大过爸爸妈妈,作为幼儿教育的细心的老师们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悲摧的形为呢。

不知这样激励孩子会对大多数孩子小小的身心造成什么影响,真的好担心。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幼儿应该这样学英语


家庭育儿学前健康教育知识:避开误区,幼儿这样学英语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英语是21世纪的通行证,因此,英语教育已经提前到幼儿阶段,不少幼儿园开展了早期英语教育活动。由于幼儿英语学习的原动力来自于家长和社会,早期英语教育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思想,在教育理念上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强调英语“工具性”,忽视英语“文化性”。

英语是我们与国际接轨和交流的工具,但是如果简单地将学前英语学习归结为听、说、读、写,与成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混为一谈,那么就曲解了幼儿学英语的真正目的,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实是文化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其实是文化的隔阂。每年,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到欧美留学,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不可谓不娴熟,可是许多人却始终不能融入所在国的主流,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为什么呢?是东西文化的差异,因为我们从小就注重英语学习的工具性,而忽略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的学习。所以,在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英语文化渗透进去,让我们的孩子既有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底蕴,又有勇敢面对外来文化,适应外来文化的态度。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早期英语学习不只是教会幼儿认识几个单词,学几句英语会话或学一些与英语口语有关的知识,而是通过为幼儿提供接触英语的环境和条件,促使幼儿有意愿接触、学习英语,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通过早期英语学习活动,使幼儿体会另一种语言的特色,欣赏另一种文化,接触多元文化。

第二,英语学习机械训练,方式单一,忽视幼儿语言习得机制建立。

主动开口说英语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用反复练习、巩固的方法,试图使孩子能够轻松地“开口”。可惜,语言的习得并不是简单、枯燥的练习的结果,机械地重复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损伤。

因为我们大脑的语言中枢最先建立的是以母语为信息记录方式的条件反射,大脑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做出行为反应,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大脑在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时,遵循快捷、经济原则,也就是说,它会选择一个最方便、最节约能量的方式完成。

然而,对幼儿来说,他们学习英语比成人容易得多。首先,幼儿学英语具有语音优势,发音受母语干扰小;其次,幼儿自我意识水平比较低,学习英语的功利心不强,兴趣高于“有用”;最后,幼儿时期大脑的语言中枢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没有排他性,只要方法科学合理,教育措施得当,幼儿也可以轻松地在大脑皮层建立一个以第二语言为信息记录方式的神经联系。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旦幼儿的大脑接受到类似的信息,这个神经联系就会自然启动,而且越强化,联结越强。所以,在幼儿期进行科学、适当的英语学习,对孩子今后学习英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第三,英语教师角色意识不强,教育任务不明确。

大多数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学习活动时,仍然是将中文语言教学法直接移植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把英语纯粹作为一门技能来学习,对儿童早期英语学习的基本规律缺乏思考。

对幼儿来说,英语的学习应该遵循生活化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有英语学习特色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师既是环境的创设者,又是这个环境中最大的能动因素。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教师是让自己接触英语的第一人,第一个英语发音,第一个英语单词都是老师教的。因此,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孩子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规范、标准的发音,语法准确,听说能力突出。其次,熟悉教材教法,了解儿童心理规律,教育意识强。最后,热爱孩子,愿意与孩子做朋友。

英语教师要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教学激发起幼儿学英语的兴趣,尽力为幼儿营造英语学习氛围,让自己成为孩子心目中“英语的化身”。

育儿观念:该不该打孩子


育儿观念:该不该打孩子

我的周围有些朋友在谈育儿时,会说孩子打一打也没什么,孩子会因此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以后会“长记性”。而我总是急切的想要与他们争辩一番。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倾听孩子》、《游戏力》这些好书帮助我理解了孩子的内心,让我与自己童年的感受真实对话。

70后的家长中,童年没有挨过揍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当时,我在家里被很多亲戚称为“被溺爱的孩子”,但依然有次印象深刻的“惩罚”。那次是爸爸正在写材料,我在边上非让他给我听写生字,被磨烦之后,爸爸伸出了铁砂掌。我当时惊讶大于恐惧,因为老爸一直是被我“欺负”的,居然他能打我?于是我倔强的高喊:“你敢再打一下试试?!”当我发现无论怎么威胁爸爸,他都不停下时,才认清形势。我说:“别打了,我错了。”那一刻的我感受到的只有屈辱,绝对没有一丁点儿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认识。事后我对爸爸说:“我三天不理你,看你难受不难受。”爸爸打完我,一会儿就后悔了,一个劲儿的求我原谅,好话说了一箩筐,直到第二天我才原谅他。这次的事情让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爱我的爸爸会下此狠手,我不能这么就接受他居然打我这个事实。所以我后来反复的欺负他,在他跟前说话不算话。其实我就是在反复的验证——爸爸是否还爱我?好在爸爸接受住了考验,一直没有再对我发火,于是我也逐渐的消除了对他的恨。

我想身边很多人早就忘记当年自己挨打、受惩罚时的感受了,所以能够做到自己在打孩子时,理直气壮的边打边说:“我是为了你好,才打你的。”这个逻辑如何让孩子来理解?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什么让我们挥起了手?孩子的行为仅仅是点燃引线的那一点点火星,而炸药,其实是我们集聚已久的个人负面情绪。虽然我爸爸早就忘记了当年打我的原因,但当我们一同回忆过去的时候,他总是肯定的说:“一定是那天我本来就很烦,你又在边上调皮捣乱。我对你那么好,这么点儿事儿你还记得哦。”

我当了妈以后,立下誓言——绝不打孩子(打过一次,很懊悔),但是总有很多忍无可忍的时候,会生气的不理孩子。我还用一个前几年比较时髦的词来美化自己的行为——冷处理!

当孩子不太听话,或者是我认为他犯了“错误”的时候,再三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愤怒的转身离去,让孩子在我的身后反思。但是多数情况下,孩子会扑上来抱着我的腿哭哭啼啼,我会适时的问上一句:“知道错了吗?”儿子很执拗的不说话,或者继续他的错误行为。我很奇怪他为什么就不能嘴软点儿呢?最近两年我常常会想儿子犯拧,跟我当年在挨打时高喊:“你敢再打一下试试?!”其实是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我想试试我与你的联结到底怎么样?你能否经受住我的考验。很遗憾的是,当年的我爸,如今的我,都没有经受住这个考验。

打孩子是家长特别无能的一种表现,说明你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说明你只能恃强凌弱了。这就好比,跟老板提建议或者是争执什么问题的时候,老板最后的态度就是:“我是老板,你啥也别说了,你再这样只有炒鱿鱼一条路了!”

《游戏力》一书中对冷处理的后果是这样描述的:冷处理,是人类特有的摧残孩子的方式,但不知为什么却成了时髦的“积极育儿”工具。冷处理最大的弊端,就是会使本已感到孤独和联结断裂的孩子,在内心更加孤独。

对于少数孩子来说,冷处理也许可以提供冷静和反省的机会。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它是一种折磨。孩子需要抚慰,害怕孤单,在他们眼里,冷处理或者被命令回房间,是一种驱逐。为了抵抗这种“驱逐”,他们会制造出更多的麻烦。

他们可能会可怜兮兮地承诺,坚决改正,不会再犯,好好听话,但到了下次还是做不到。他们由于恐惧而被迫做出承诺,而实际上却没有能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大度且善解人意的人,但我们却总是给他反复的演示冷酷。

敏感的孩子应该这样教育


敏感的宝宝很容易想很多。

导读:妳的孩子很容易哭吗?他经常保持安静不善於和人互动?他的反应很情绪化?妳的宝宝可能是非常敏感的小孩。如果幼儿很敏感,妳务必要小心处理他的情绪,不要试著改变他,只需要引导他,他自然会调整自己。

一、了解超敏感孩子的特点

1、都用情绪反应

超敏感宝宝通常都会用情绪来反应所有的东西,这表示他有可能因為流浪狗没饭吃而难过。超敏感宝宝会因為在乎别人而顾虑太多。

2、想得比较深入

如果妳的孩子很敏感,他有可能会想得比同龄的孩子还多。失败对他来说可能不只是失败,他还会深入探讨原因,為何没有及时改正等等。

敏感幼儿

敏感的宝宝很容易想很多。

3、一切都是个人

不管发生什麼事,超敏感的孩子可能都是用同样的方式来应对,不管别人说什麼,他认為这都是他个人的。

4、很难做出选择

由於超敏感的孩子会考虑很多的细节和微妙之处,因此他很难做决定。例如妳要他选择一个冰淇淋的口味吃,他可能会考虑很久应该要吃哪一种口味。

延伸阅读:幼儿太敏感爸妈教育方式要不同

5、容易感到内疚

一旦妳的孩子感觉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他有可能会感到非常内疚。他会思考自己為何这样做,以及事情如何被影响。

二、如何教导超敏感的孩子

1、承认他的感受

这是妳要教导他时必须做的第一步。因為妳的孩子可能时常情绪化,因此,妳必须让他知道妳了解他的感受。

2、不要想改变他

妳可能觉得很敏感不是好事,但这是他生活的一种方式。如果妳试图改变他,只会让他缩进自己的壳裡,并且认為妳不同意他的行為。

3、安慰及抚慰他

时常告诉妳的孩子妳爱他,不论发生什麼事。妳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而这有时候会让他沮丧。

4、正面鼓励孩子

帮助孩子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运用它。让他知道他的敏感是一件好事,因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帮孩子实现这些优点,并且磨练它。

延伸阅读:宝宝三岁前敏感期家长教育引导法

5、缓慢引导孩子

妳的孩子可能很难做决定,因為害羞不想在群体中活动,慢慢引导他面对这些社交场合,他可能会慢慢的改善。

6、支持妳的孩子

妳的支持可以帮助妳的孩子。如果妳的孩子很难在新学校或班级交到朋友,妳可以在家裡安排一个活动,让他可以和同伴互动、认识。

7、不要替他道歉

有时候孩子犯错,妳可能会代替妳的孩子道歉,但这会让妳的孩子认為,他是引起妳尷尬的原因,所以妳才对别人道歉,这会让他不愿意再和妳讨论他的感觉。

8、教导管理危机

教导妳的孩子处理他无法面对的情况,像是他可以如何和同学互动之类的。教他冷静下来并且控制焦虑。

9、儘量保持冷静

失去冷静是很正常的,妳不需要感到内疚,妳只需要明白,这是孩子的人格特质,妳需要学会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事情。

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还手?


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还手?周末的时候三个小朋友和佳宝在小区里的健身广场玩,和谐地玩了一个多小时后突然听到一个小朋友大声的说:让你推我,然后速度的把另一个男孩推倒在地,之后被拉开了,由于后来被推倒的男孩手着地的时候擦破皮了,这个男孩的妈妈一看马上对着另一个妈妈说了你儿子怎么这样,接着就吵得不可开交,孩子在一边也没顾上,我带着受伤的小男孩去了社康处理了一下,其间小男孩对我说,其实当时我想对他道歉,只是还没来得及说,而且我不喜欢妈妈和别人吵架,这是孩子对妈妈多么直接的表达啊!孩子与孩子的世界,自有她们相处的方法,事情发生的时候过多和过早的介入会适得其反,一如孩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给与她们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孩子的眼里其实很简单,如果这两个妈妈稍微耐心的等待一下,可能也不是这种结果。

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难免会有冲突,我们不应该介入太多,将更多的主动权给与她们,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一种鼓动励,但是可以告诉孩子当危险到来时尽量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们还手这不仅仅是个表面问题,问题背后代表的内容是我们要帮助孩子去做到的一些事和给与孩子好的性格,比如社交、礼仪,平时相处的时候要以身作则,多说礼貌用语,学会感恩、爱与被爱;亲子阅读也不能少,在故事中学会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有了冲突能宽容待人和事;日常生活中多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鼓励孩子还手与否其实是个品德教育的问题,只要孩子平时吸收的正能量多,至于该不该还手、什么情况下能还手?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她们自己就能处理。

这样的儿子应该怎么教?


两个长得一样的人,内心却这么不相同。用同样的方式,却是对一个有用,对另一个不大有用。

9岁多的孩子会趋利避害,为了不被批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会骗我说,什么都复习了。今天早上,我催着他把早饭吃完(一般我是不催的,知道这样会破坏食欲,可是他真是不着急啊)帮他复习英语单词。他懒懒的,机械的,以前我讲过的都记不清楚了。不用说,效果差啊。我气愤地骂了娘,他一脸悲愤地背着书包走了。

我想起来,这样的故事也有过几次了。我真的不愿意伤孩子的心,使得他对学习厌倦。我意识到我的方法不对头,可是怎么也想不出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才对这样的孩子有效。我鼓励过,给他建立美好的愿景,监督过,接受他每一个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我感到满意,连他的班主任都说这个学期他特别浮躁,而且他现在对自己的外表非常在意,总是对自己的不满,什么腿太粗了,胖了,脸太圆了,像个女孩子!

我感到自己束手无策。我该怎么办呢?记得有人说过,对孩子的缺点说过之后要淡化,不能强调,这样会让孩子的错误越来越固定,相反,对优点就应该强化,老说,这样就能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如果道理是这样,要做起来,可太不容易了。

该不该教孩子念唐诗?


该不该教孩子念唐诗?看孙瑞雪的《爱与自由》,受益很多。但也有一个困惑。她说,孩子的审美情绪高于成人。不要以为孩子只需要卡通画。她认为孩子完全看得懂世界名画。

我认同她的看法。但是,她在提到大人给孩子教唐诗时,又说,唐诗是成人的东西,孩子怎么懂?

我觉得,如果孩子看得懂世界名画,那么同样能听得懂唐诗或者宋词。画用看,诗可听。画是形象的,具体的,那么诗歌是有节奏和韵律的。而且,画虽然具体形象,但真要看到懂,其实也要有画外的功夫。诗也一样,看得懂字不表示就读懂了诗。诗的意思常常“游荡”在字面之外。

所以,我觉得,孩子要看名画,也可念唐诗。

在**刚出生之后,我就经常会念唐诗给他听。而且念得抑扬顿挫,感情饱满。慢慢的还形成规律:选择简单的唐诗,一首念三遍,连续念三天。同时,我绝对不说:**,我们来学唐诗喽;或者说:你要把这诗背下来之类的话。现在,我开始把唐诗“翻译”成一个故事给**听。翻译完了,就把诗再念一遍。

我喜欢唐诗,就像孙瑞雪有些提倡让孩子欣赏名画一样,我确实有让**接受一点古典文学熏陶的意思。我更想让他感受唐诗的节奏和韵律,从而发现语言的美,而且,唐诗是简洁的,这不容易让孩子厌烦,更进一步,我想,他可能能体验到唐诗的诗境与诗意。当然,他是否真的感受到,体验到,我不做要求。**目前不见得对唐诗喜欢或者讨厌,背也能背一些——他就是听音而记下来的,但忘记的多,我也一笑而过。我相信,该留下的,已经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比如我给他念唐诗时母子相对的温馨和爱,比如唐诗中流淌出来的“质感”……

我说的念唐诗,不等于要让孩子背得滔滔不绝。不等于要让孩子掌握了多少多少首唐诗。就算孩子会背一千首唐诗,那就能说这个孩子是聪明的、是了不起的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这么简单就可以得到聪明,就可以了不起,那这世界上还会有不聪明的不了不起的人吗?孩子能识很多的字,背很多的唐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博取很多赞美甚至羡慕,让父母和孩子都“面上有光”。可惜,这只是面上。内里是不是也有光,还真的是个未知数。

有很多人在谈论用什么办法教孩子识字、背唐诗,我觉得那些办法,无非是裹了糖衣的炮弹。炮弹是父母的功利心。父母总觉得这样孩子才会聪明,才是掌握了本领,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可我老觉得这种功利心会才会真正炸飞孩子的聪明和才智。本来么,人最重要的就是啥阶段干啥事。让一个小Y头片子结婚,一个毛头小子娶妻,他们未来的婚姻生活就太玄了。

强迫对孩子来说是最糟糕的感受,顺性而为可能会“柳成荫”。念唐诗也好,识字也好,不在状态也好,到了敏感期也好,“孺子皆可教”,最重要的是,教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将功利心剔除,只给孩子美、快乐、自由和尊重。

该不该陪孩子写作业?


该不该陪孩子写作业?这是个让很多家长头痛的问题。

反对陪孩子写作业的人会说: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相当于变成了一个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被监视的,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陪孩子写作业其实是对孩子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赞成陪孩子写作业的人会说:

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

这两种说法听起来都有道理,那么作为家长,我究竟该怎么做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一定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陪不陪孩子写作业只是一个手段,关键是弄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目前是一二年级,正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或者孩子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这个时候,我们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这个目的出发,家长就应该选择陪孩子写作业。

因为没有家长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养成得比较慢,甚至养成坏习惯。与其日后花更多的时间弥补或修正,不如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助孩子一臂之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下面这几个习惯需要着重进行培养:

1、培养固定时间做作业的习惯。

2、培养孩子每天复习、作业、预习的学习顺序。写作业之前进行复习,不仅能极大提高作业的效率,还能及时地巩固当天学习的内容。

3、规定写作业的时间。家长要每天结合作业内容,和孩子一起估算一下作业时间。一项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的作业,可给20分钟时间。如果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原因,是作业量超出预估,试题太难,还是磨蹭,浪费了不该浪费的时间。

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如果说好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就一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千万不要在孩子快速完成了学校的任务之后,又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如果你真的觉得孩子需要补充的话,就提前跟孩子讲清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4、整理错题的习惯,从小就培养孩子重视错题的意识,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对孩子初高中的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

5、专注的习惯。帮助孩子排除干扰,比如书桌上不能留多余的小玩意,只保留必需的学习用品,避免孩子分散注意力。

刚刚我们讲的,是当孩子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的时候,我们陪孩子写作业,帮助他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但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这时候,我们的核心目的就变成了: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这个目的出发,家长就不应该陪孩子写作业。家长不再过问细节,只要在他偶尔犯懒的时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在他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时跟他一起寻找方法,这样就足够了。

总之,陪孩子写作业,着重培养的是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陪孩子写作业,着重培养的是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明确孩子所处的阶段,才能更好地选择陪还是不陪。

相关推荐

  • 幼儿应该这样学英语 家庭育儿学前健康教育知识:避开误区,幼儿这样学英语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英语是21世纪的通行证,因此,英语教育已经提前到幼儿阶段,不少幼儿园开展了早期英语教育活动。由于幼儿英语学习的原动力来自于家长和...
    2021-06-1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该不该打孩子 育儿观念:该不该打孩子 我的周围有些朋友在谈育儿时,会说孩子打一打也没什么,孩子会因此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以后会“长记性”。而我总是急切的想要与他们争辩一番。是《孩子,把你的手给...
    2020-11-20 阅读全文
  • 敏感的孩子应该这样教育 敏感的宝宝很容易想很多。 导读:妳的孩子很容易哭吗?他经常保持安静不善於和人互动?他的反应很情绪化?妳的宝宝可能是非常敏感的小孩。如果幼儿很敏感,妳务必要小心处理他的情绪,不要试著改变他,只需要引导他...
    2021-02-08 阅读全文
  • 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还手? 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还手?周末的时候三个小朋友和佳宝在小区里的健身广场玩,和谐地玩了一个多小时后突然听到一个小朋友大声的说:让你推我,然后速度的把另一个男孩推倒在地,之后被拉开了,由于后来被推倒的男...
    2020-10-23 阅读全文
  • 这样的儿子应该怎么教? 两个长得一样的人,内心却这么不相同。用同样的方式,却是对一个有用,对另一个不大有用。 9岁多的孩子会趋利避害,为了不被批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会骗我说,什么都复习了。今天早上,我催着他把早饭吃完(...
    2021-04-06 阅读全文

家庭育儿学前健康教育知识:避开误区,幼儿这样学英语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英语是21世纪的通行证,因此,英语教育已经提前到幼儿阶段,不少幼儿园开展了早期英语教育活动。由于幼儿英语学习的原动力来自于家长和...

2021-06-1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该不该打孩子 我的周围有些朋友在谈育儿时,会说孩子打一打也没什么,孩子会因此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以后会“长记性”。而我总是急切的想要与他们争辩一番。是《孩子,把你的手给...

2020-11-20 阅读全文

敏感的宝宝很容易想很多。 导读:妳的孩子很容易哭吗?他经常保持安静不善於和人互动?他的反应很情绪化?妳的宝宝可能是非常敏感的小孩。如果幼儿很敏感,妳务必要小心处理他的情绪,不要试著改变他,只需要引导他...

2021-02-08 阅读全文

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还手?周末的时候三个小朋友和佳宝在小区里的健身广场玩,和谐地玩了一个多小时后突然听到一个小朋友大声的说:让你推我,然后速度的把另一个男孩推倒在地,之后被拉开了,由于后来被推倒的男...

2020-10-23 阅读全文

两个长得一样的人,内心却这么不相同。用同样的方式,却是对一个有用,对另一个不大有用。 9岁多的孩子会趋利避害,为了不被批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会骗我说,什么都复习了。今天早上,我催着他把早饭吃完(...

2021-04-0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