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欢乐,是老师的欣慰
发布时间:2020-11-25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入冬以来,大家一直在期望下雪,想过一把玩雪瘾,今天“雪花”终于露脸了(前几天晚上下过雪,大多人没见到),今上午八点半左右,天空中开始飘起雪花了,一片、二片------正当我给孩子们上课进入主题时,外面的雪花越飘越猛,终于被孩子们发现了,只听一孩子轻声说“下雪了”,尽管声音很轻,仍有好多孩子同时将头转向窗外,随之我也向外看了一下,漫天飞舞的雪花好美!这时孩子们更是“下雪了!下雪了!”看到孩子们如此的兴奋,邻班的孩子也在出来了,我随即改变活动计划。“孩子们,想不想和雪花一起跳舞!”“想!”到了操场上,孩子们象一群小鸟跳啊、笑呀,有的接雪花、有的和雪花一起翩翩起舞、追逐跑,------操场上撒满了欢歌笑语声。
十点多一点,雪下得更猛了,一会儿,树上白了、屋顶白了、塑胶地上也白了,孩子们更是兴奋之极,顾不了雪化在身上衣服的潮湿,再一次冲向操场找雪玩雪仗,二楼、三楼的孩子也都走出教室来到走廊、活动平台,感受雪景。电台的二位记者大概也知孩子们对雪的喜爱,及时来到幼儿园,看到孩子们如此的激动与兴奋,不停地架着摄像机捕捉着孩子们各种玩雪的快乐情景。我们的朱园长也被孩子们的阵阵欢笑声感动了,多次拿起相机给大孩子、小孩子们留下一个个快乐的瞬间。
今天,虽然没有堆雪人,但大家还是很激动、还兴奋,不断地发出快乐的嬉戏笑声,整个幼儿园真是沸腾了!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
今日午休,孩子们特别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说:"安静、安静!"孩子们也没啥子反映,仍然各说各的,这可怎么办?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和孩子说咬耳朵。没想到还挺好的呢。
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声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闭上秋水。我这一行为一下子被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吴老师,你对他说啥子?"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眯的样子说:"谁闭上秋水就告诉谁。"我对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同样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请你快快闭上秋水,好好睡一觉,祝你做个好梦!
就这样,孩子们都甜甜地睡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原来,爱是恁地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就能使孩子感到爱的真谛。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捉住良机,千万不要训斥或变相体罚孩子。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的心也变了,变的和我们小时侯大不相同,读懂孩子的心,简直是件难事,过多的干涉,会带给孩子一些无如。是以,要因势利眼导,RAND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孩子的知错就改而欣慰
吃完午饭,孩子们坐在走廊里玩折纸游戏。忽然,听到一阵哭声,孩子们争先恐后到告诉我:“老师,振振他抢琪琪的折纸!”“老师,振振还打了琪琪一拳呢!”“老师,振振把折纸都撕坏了。”……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告状声中,以及对孩子的一番调查后,我明白了:原来,小老师洋洋在发折纸的时候,不小心发给琪琪两张折纸,振振发现了,就跑过去用命令式的口吻说:“只能拿一张的,快还给我一张!”见琪琪没有搭理他,振振火了,就上前去抢,琪琪也不肯松手,两个人用力一扯,折纸就被撕坏了。振振见折纸被撕坏了,就生气地去打了一拳琪琪。
弄清楚了事情的缘由之后,我先安抚了琪琪的情绪,然后把振振请到了一边,问:“振振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吗?”谁知振振的倔强脾气又来了,他把头一扬,小嘴一撅,露出一副我没有错的表情。我接着说:“振振,你知道小朋友们为什么不听你的话吗?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和你分享玩具、不愿意和你一起玩呢?”听完这些话,振振的眼睛里闪过一些愤怒,一些难过,还有一些不理解。他低下头使劲地摇着。我又说:“其实老师知道振振是想帮助老师,对吗?”振振用力的点点头。“老师很谢谢振振你的帮助,但是你用错了方法,你大声的命令小朋友,还用小拳头打人可不是好办法,他们只会让小朋友很害怕,不喜欢你,也不愿意听你的话。当你发现小朋友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轻轻地握着他的小手和他说一句话:‘我和你是好朋友,我希望你……’。相信你的这句话,会让每个小朋友都喜欢你,也愿意听你的话的,不信你下次试试,好吗?此时的振振又使劲地点点头,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会改的。我要和他们做好朋友,我要和他们一起玩。”“恩,振振真乖。那我们一起去和琪琪道个歉,好吗?记住老师教你的这句话哦。”
我带着振振来到琪琪面前,振振走过去轻轻地拉起琪琪的小手,凑到她的耳边悄悄的说:“我和你做好朋友,好吗?刚才对不起,我以后不打你了。”这时的琪琪也大方地说:“没关系。”振振接着又说:“我能和你一起玩吗?”琪琪点点头说:“好吧。”
看着振振和琪琪快乐地游戏,我感到很欣慰:为振振的知错就改而欣慰;为琪琪的宽容而欣慰,看来孩子们真的长大了,懂事了。记得曾经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凛冽的西北风越是刮得凶猛,人们身上的衣服就裹得越紧,相反的,暖暖的春风轻轻地吹过,人们才会敞开胸怀,把一件一件的衣服脱掉。”今天,振振和琪琪的例子不正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吗?
她是老师的孩子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她是老师的孩子”!
课间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到操场上去做游戏。
孩子们一个个兴趣高涨,有的在玩切西瓜,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还有的在做拍手游戏,场面非常热闹。
正当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的时候,有个小朋友着急地说:“严老师,雷雷的鼻子出血了!”只见雷雷仰着头,鼻子还滴着血,被小朋友簇拥过来。
我边给他处理边对他说:“天热后,以后要多喝点水。
”雷雷咬了咬唇角,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其他的小朋友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样子很神秘,搞的我也莫名其妙。
这时,快嘴的哲豪小朋友说:“老师,雷雷的鼻子不是挖破的,是让一诺用手打的。
”另一个小朋友忙说:“一诺是袁老师的孩子……”听着他们的话,我明白了:小朋友们开始没告一诺的状,是因为它是袁老师的孩子。
平时,对于我们老师的孩子我们都比较照顾,要求也比较松,即便做错了事,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不想对其他小朋友要求那样严格,时间久了,我们自己倒不觉得怎样了,但是,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我仔细问清了原因。
原来,一诺和雷雷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雷雷当鸡妈妈,一诺当老鹰,一诺不小心用手打到了雷雷的鼻子,给弄破的。
弄清原因后,我让一诺向雷雷道了歉,并告诉他以后做游戏时要注意安全,不小心碰到别人要道歉,受伤了要及时告诉老师。
一诺也认识到自己错了,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
通过这件小事,我认识到:对孩子要一视同仁,对老师的孩子,也不能偏爱,否则时间长了会使老师的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也会对其他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因此,我们应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不知道本文“她是老师的孩子”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他是老师的孩子
课间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到操场上去做游戏。孩子们一个个兴趣高涨,有的在玩切西瓜,有的在玩老鹰捉小ji,还有的在做拍手游戏,场面非常热闹。
正当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的时候,有个小朋友着急地说:“颜老师,雷雷的鼻子出血了!”只见雷雷仰着头,鼻子还滴着血,被小朋友簇拥过来。我边给他处理边对他说:“天热后,以后要多喝点水。”雷雷咬了咬唇角,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其他的小朋友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样子很神秘,搞的我也莫名其妙。这时,快嘴的明钊小朋友说:“老师,雷雷的鼻子不是干破的,是让晗晗用手打的。”另一个小朋友忙说:“晗晗是高老师的孩子……”听着他们的话,我明白了:小朋友们开始没告晗晗的状,是因为它是高老师的孩子。平时,对于我们老师的孩子我们都比较照顾,要求也比较松,即便做错了事,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不想对其他小朋友要求那样严格,时间久了,我们自己倒不觉得怎样了,但是,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我仔细问清了原因。原来,晗晗和雷雷做老鹰捉小ji的游戏时,雷雷当ji妈妈,晗晗当老鹰,晗晗不小心用手打到了雷雷的鼻子,给弄破的。弄清原因后,我让晗晗向雷雷道了歉,并告诉他以后做游戏时要注意安全,不小心碰到别人要道歉,受伤了要及时告诉老师。晗晗也认识到自己错了,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通过这件小事,我认识到:对孩子要一视同仁,对老师的孩子,也不能偏爱,否则时间长了会使老师的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也会对其他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应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喜欢做小老师的孩子
张阳是我们班的活跃分子,说他是活跃分子主要是上课的时候屁股老坐不到椅子上,老是翘来翘去的,下课也是动个不停,一点也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可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特别喜欢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喜欢老师叫他做小老师,每到我们要请哪个乖的小朋友做小老师的时候,张阳就坐的非常好,把小脑袋抬的高高的,小眼睛期盼的盯着你的眼睛,这个时候如果仔细看,还能看见张阳眼睛里闪闪的星光,让你不请他也不行。
请到他做小老师时,他就非常高兴,一个劲的对别的小朋友说:今天老师请我做小老师,请我做小老师。让人忍俊不禁。
做老师的时候,他也做的特别认真,别看他年纪小,在我们班级是很小的那种,可是做事情我们还是很放心的。不过,做小老师的时候很乖,但是一到没请他做小老师的时候他的好动的个性就又出来了,上课又要晃来晃去,跟他说过好多遍,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老是动来动去,每次都记住了,可过一会就忘记了。
真的得想个好办法,改改他的这个习惯。
后来,我们想,既然他那么喜欢做小老师,下次就跟他说如果表现好就请他做,表现不好就不请他做。刚开始,他在小椅子上动个不停的时候我们就提醒他,张阳,如果上课不乖,坐的不好可就不请你做小老师咯。他没听进去,下课了,我们根据幼儿的表现请了一个表现很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没请张阳。这下,张阳可不开心了,一个劲的问老师怎么不请我呀。这个时候我们就跟他说“张阳,你自己说说看上课表现的好不好,有没有认真听老师上课,回答问题呀?”张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第二次表现还是不太好,我们还是没请他,这下张阳知道我们是来真的了,表现的不好以后就真的不请他做小老师。他就跟我说:“老师,以后我上课认真听,不乱动了,以后还请我做小老师好不好?”“好啊,如果张阳以后上课能乖乖的,还请你做小老师。”
那次以后,我们明显感觉到张阳上课动来动去的时间少了,比以前好多了。为了表扬他,下课后就请他做了小老师。张阳咧开嘴开心的笑了。
成为孩子喜欢的老师
今天上午在给孩子们倒牛奶时,我听到宇宇小朋友在说:“我喜欢冯老师!”而后,他旁边的几位女孩子都异口同声地说:“我喜欢刘老师!”听到孩子们说的话,我自然是非常高兴。可高兴之余,我又想到,宇宇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班的老师而喜欢每天迎接他们到来的冯老师呢?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冯老师那亲切的“小朋友早!”似乎又看到了冯老师亲热地摸着孩子们的头,送给孩子们一脸的笑脸。联想到自己平时对宇宇可能太严肃了,尽管他有时很调皮,也有点好动。尤其是在他爸爸要求我帮宇宇改掉左手吃饭的习惯后,我就一直对他特别提醒,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对,所以孩子对我产生了距离。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对待他们要用不同的方法,而我通常会步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会对特别调皮和特别优秀的孩子给予特别的关注,往往会忽略处于中间层次的大部分孩子。就像宇宇,我或许忽略他的想法和感受,没有耐心地去想过该怎样去帮助他。虽然我时常会有这样的想法: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我不禁自问:我是否能真正做到?“站在每一个孩子的角度”我远远没有做到,今天我听到的宇宇的话,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虽然,有很多的孩子说“我喜欢刘老师!”但我知道,我是失败的!我希望每天看见孩子充满依赖和信任的目光、每天都感受他们的小手调皮的在你身上抚摸的那份甜蜜、每天都享受着聆听他们小秘密的幸福······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这一切都将不远!所以,我一定关注每一个孩子,我想我会努力!
“让老师欢喜让老师忧”的孩子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已经过半,孩子们的大班生活过的很快乐。
洋洋是个聪明的小姑娘,语言能力非常好,是个典型的小话唠,只要她在班里你就能听到像小黄鹂一样的美妙的说话声。
真是个“让老师欢喜让老师忧”的孩子。
“欢喜”的是小家伙喜欢围在老师的周围讲发生在他身边的各种事情,说话时手里还要拿着玩具、贴纸……样子可爱极了。
小朋友和老师都很喜欢这个“能说会道”的小姑娘。
“忧“的是,有一件事情很让老师头疼,小朋友们对于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掌握的都还不错,只有洋洋却掌握的不是很好。
可是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对洋洋的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洋洋来说并不难掌握。
洋洋也不是个接受能力差的孩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找洋洋将一节新授的内容讲给她一个人听,再检查她的掌握情况还不错。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带着疑问我进行了集体教学的观察,王老师在和小朋友上音乐课,首先王老师根据歌词内容给小朋友讲了个故事,洋洋听故事时两个眼睛瞪得大大的,显然是被故事吸引了,样子很专注,可是故事刚讲完,小家伙儿就坐不住了。
就看着两个小手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纸,边叠别说着什么,过一会儿又转过头去跟旁边的秀慧说话。
之后的上课时间洋洋就没专心的听过,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很多内容她掌握的不好。
专注力不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常规不好,造成今天洋洋对知识掌握的不好。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课堂上多注意洋洋,及时提醒她纠正不当行为,生活中培养好她的常规……通过观察洋洋的案例,我觉得老师应当仔细去观察孩子的行为,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去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课不能够完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和洋洋上好每节课,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这也是我们对每个孩子的希望。
孩子就是老师的镜子
孩子就是老师的镜子。我们时常说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所在。平时跟家长交流起来的时候我了解到孩子回到家喜欢模仿老师的样子给家里人上课,听起来禁不住被孩子们的纯真可爱所打动,更加激发了我对自己言行的反思。我们总还记得“为人师表,行为示范”的校训,我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我们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甚至衣着发式无形中都可能成为幼儿学习仿效的楷模。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很自豪的冲进了教室,兴致勃勃的跟小伙伴说:“看,我今天梳了和老师一样的头发。”听到这样的话让我哭笑不得,我当时找不出更好的可以辩解劝说的语言。教师的性格对幼儿的性格养成产生影响,我们从平时的幼儿身上能够明显察觉到班内老师的影子,有些老师性格内向,班内的孩子也会比较沉稳;有些老师性格外向,班内的孩子往往个性开放;有些老师做事认真,孩子自然一丝不苟;有些老师爱学习,孩子也自然比较刻苦,所以,教师性格、品行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既深刻又长远。“己不欲施,勿施于人”,我们要求孩子们做一个品行端正、认真严谨的人,就不得不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宽容、仁慈、果敢、自信……都是我们应该树立的形象。作为学龄前期的幼儿来说,他们对外界的事物缺乏是非判断的能力,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会毫不犹豫地吸收外界的所有信息,而且,年龄特点也决定了,现阶段是他们吸收外界信息最快,性格塑造最关键的时期,模仿是他们最关键的学习途径,教师、家长将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对象。所以,我们应当给他们最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影响不可能在孩子们身上立刻体现出来,它是一项长远的计划和任务。也许我们不过是幼儿成长道路上某一段的引路人,但是我们却要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当我们从孩子身上发现我们的影子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成就感,一种使命感。我们都喜欢发现镜子中自己的美,而不愿意正视自己的丑,所以,我们要学会发扬自己的美,弥补自己的丑。我们身上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有感情,有主见,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影响教育孩子,看着他们从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任务已经开始,我们何不先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这一行为将会帮助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