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培养孩子养成一个学习的习惯
发布时间:2020-11-27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养成一个学习的习惯每一位妈妈在谈到自己的孩子时,都会有源源不断的话要说,孩子的吃饭睡觉,兴趣爱好,教育学习等等,都能让妈妈们讲上半天,当然我也不例外。
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我的育儿心得。
其实育儿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当宝宝们在妈妈肚子里成长到5个月的时候,他们的小耳朵就可以听到肚子外面的声音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给他们听一些音乐或者童话故事,还可以拍拍你的肚子跟他们说话聊天,他们都会给你一定的回应。我在怀孕5个月开始,每天晚上都会听一会儿钢琴曲或者轻音乐,所以儿子现在对音乐的感觉以及节奏感都还不错。
宝宝大概出生42天,能够看见1米以内的东西,所以那个时候我经常会拿一些彩色玩具给他看,虽然他还没有分辨颜色的能力。在我儿子大概5,6个月的时候,每天我都会拿卡片上一叠有水果动物或交通工具的彩色卡片告诉他,卡片上的什么东西,慢慢的,我提问题,他能用眼神告诉我,苹果的卡片在哪里,小狗的卡片在哪里。当他会用手指指东西的时候,几十张卡片同时放在他面前,根据我的提问,他可以很准确的告诉我答案。偶尔下楼散步时,我也会有意识的告诉他,小草大树,汽车楼房,小河垃圾桶分别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慢慢的他也能用手指指给我看,还能嗯啊的指给别人看,虽然他还并不会用语言表达。其实,只要大人耐心的跟孩子们解释,孩子们都能听懂,也能理解。
我记得大概在儿子十个多月的时候,抱着他在小区里玩,看到一个小女孩拿了一个吹泡泡的玩具,儿子恩啊恩啊的指着也想要,然后我看着他,反复告诉他这个玩具不是你的,是属于姐姐的东西,所以你不能想要就要,即使想玩,也必须经过这位姐姐的同意,解释的好几遍,儿子就不吵了。自此以后,儿子长那么大,从来不会随便去拿别人的东西,也不会看到其他小孩手里好玩的玩具,想要就要,想拿就拿,更不会随便主动问别人要东西吃。所以好的习惯都应该是从小养成的。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出生头几个月的小孩都喜欢吃手,到了大概6,7个月会特别喜欢撕纸,或者故意扔东西,让大人去捡,一岁多开始会喜欢打人,两周岁左右的一段时间会特别喜欢黏着妈妈,而且不允许妈妈抱别的小孩;也会有一段时间变的特别小气,谁都不能碰他的玩具,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的一个正常发育过程,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我想大人只要能够耐心的正确的去引导,孩子一般都不会落下什么坏习惯。
记得儿子有一次在家里跟小朋友一起玩着,不知道什么情况,儿子突然拿着一个玩具棒朝一个小女孩头上敲了一下,敲的小女孩哇的就哭起来了,我见状,什么都没问,拿起棒就朝儿子头上回敲了一下,儿子摸着头哭着看我,我问他:“疼吗?”他点点头,“那能不能用这个敲头啊?能不能随便打人啊?”儿子哭着说:“不能。”我继续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首先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下次还这样吗?”儿子摇着头说:“不了。”于是我再让他跟小女孩道歉,并帮她把眼泪擦干。那次以后,儿子再也没有随便主动打人了。我觉得在小孩第一次做的不对的时候,大人必须立刻制止,加以正确引导,小孩基本上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了。
儿子大概两岁半左右,有一段时间特别小气,他的玩具谁都不让玩,哪个小孩要碰他的东西,他就生气的叫,这是我的东西。后来我就把他带到其他小孩家里去玩,当他看到那个小孩家里的玩具时,也想要玩,可是我告诉他,“这课可不是属于你的玩具哦,”儿子巴登巴登看着我,我接着说:“我想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小自行车给这个小朋友玩,那么他的这个玩具你应该也可以玩,如果你可以把家里的所有玩具都和小朋友们分享,那么小朋友们家里的玩具,你也都可以一起玩哦,这样你就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了,对不对?”儿子想了好一会儿,点点头。以后儿子就愿意把所有的玩具跟小朋友一起分享了,并且有的时候还会主动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其实这个阶段只是小孩子一种自我意识的发展,大人稍微引导一下,他们就能明白。
好奇心是每个小孩与生俱来的,随着他们慢慢的成长,他们会对很多东西都产生好奇,记得儿子有段时间对家里的热水瓶特别感兴趣,总想去探索一下里面装的什么,为什么倒出来的水会冒热气,不管我如何跟他解释,那是有危险的,依然保持着那份兴趣,后来我想干脆就让他尝试一下,于是我把热水瓶的塞子打开,放在他手背上,“什么感觉啊?”“有点疼”再把另一只手放在瓶口几秒钟,他很快就把手抽掉了,嘴里不断的说好疼啊,我再问他:“现在你觉得这个热水瓶还能来玩吗?”儿子使劲摇头,“不要了,不要了。”我觉的当孩子不能理解你所解释的,那不妨让他直接感受一下。
我们家里有张楼梯,在儿子学走路的时候,家里人曾考虑要在楼梯口装个小门,以防儿子不小心滚下去,但这个建议被我否决了,我觉得,如果这时装个小门,反倒引起他强烈地好奇心,不如让他自己摸索学着爬楼梯,熟练了也就不会摔了,果然,长那么大,从来没摔过。有些事情要鼓励孩子去经历去尝试。
我认为,从小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随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他能够自己做的事情,我都会让他自己做,而且要慢慢习惯。当他会自己穿鞋子,穿裤子,自己吃饭,上厕所,我就不会再帮他代劳了。为了儿子方便拿玩具,我帮他买了一个玩具架,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就要求他,玩具玩好以后,必须自己整理收拾好并放回原处,至今他还是很好的保持着这个习惯。在给儿子添加辅食开始,我就让他必须坐在推车里吃完东西才可以抱出来玩,所以儿子从来没有边吃边走边玩的习惯。包括现在每次吃好晚饭,他还能够把自己吃的两个小碗放到水池里。
现在上了学,每天放学回来,和小朋友一起玩过之后,我会要求他花一定的时间去看书,画画,或者拼图,养成一个学习的习惯。希望儿子能把这样的好习惯一直保持着,健康的成长,慢慢地进步,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最近,阳阳在幼儿园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说阳阳的进步很大。为此,老师希望我能把教育孩子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于是我就将近期教育孩子时积累的几个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希望能与各位家长一起探讨,一起帮助孩子们进步。
1、给孩子讲道理,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最好能够摆事实、讲道理。比如当阳阳在超市看见薯片这类不健康食品吵着要买的时候,只和他说这些食品不健康,不如直接拿一包薯片把配料表给他自己看。一般配料上会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字样和成分,当阳阳看见这些字眼的时候,他主动就不要了。
有些时候,和孩子讲道理甚至需要想一些不一样的办法。由于体质原因,阳阳一吃糖果就会咳嗽,所以他很少吃糖。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喜欢到处收集糖果放在他的小储物箱里,并告诉我们这是拿来玩的,“只能玩,不能吃”。久而久之,这种收集糖果的行为变本加厉。不论在哪,只要看见糖果,他总是想方设法地将糖果装满整个裤兜,一旦不给他拿,他还会生气发脾气。为此,我和爸爸伤透了脑经。给他讲道理,告诉他食物是用来吃而不是玩的,要爱惜粮食;糖果有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糖果会变质、招惹虫蚁等等。看似他听懂了,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这时,我和爸爸意识到:应该另辟蹊径了,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证明我们说的道理是正确的,他才会从心底认同,进而改正坏习惯。为此,我和爸爸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从储物箱里拿出一颗糖,小心的拨开糖纸,将糖放在小区一处蚂蚁较多的地段,收集蚂蚁。当蚂蚁爬满整颗糖果的时候,小心的将蚂蚁、糖果和糖纸放在一个显眼的小糖果盒里,再将小糖果盒放回他的储物箱。这时,我们就耐心的等他自己去发现了。当他打开这个小糖果盒,并发现满盒的蚂蚁和快要融化的糖果时,我们再和他说“超过保质期的糖果会变质、招惹虫蚁”这样的道理,他就完全相信了。阳阳主动将储物箱里的糖果全部清理出来,不再收集糖果。以后再看见糖果,也会征询大人的意见,不再会因为糖果而生气发脾气了。
2、赏罚分明,答应孩子的奖励一定要税现,千万不能欺骗他,不能为了哄孩子,而答应他一些根本无法兑现的承诺。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要树立家长的威信,才能让孩子相信你所说的每一句话。
目前,阳阳有一个玻璃罐,罐子里放着他通过努力收集的小星星。如果阳阳超额完成作业、改正缺点或者得到表扬等,他就能获得相应数量的星星;如果他没有完成当天的作业、犯错误或者受到批评等,就要扣除一定数量的星星。当星星累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可以换成不同的奖品,比如小汽车、模型车等等。
做错事也一定要记得惩罚孩子,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打孩子。一般情况下,阳阳如果是初犯,往往我们都会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仅仅给予口头警告,并告诫他再犯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当他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原先告诫的惩罚一定要实现,千万别因为孩子的眼泪而放弃原则。阳阳被罚过星星、罚过题、罚过站,屡教不改或情节非常严重时甚至在人行道上罚过站。当然,惩罚的同时要密切关注他的心理,如果他平静的接受惩罚那就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如果他大吵大闹或者伤心流泪了,一定要在惩罚完毕后,好好安慰他,比如抱抱他和他讲道理,让他发发牢骚等等。往往这样以后,会感觉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更上一层楼,孩子也更愿意听话了。
3、遇到困难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因为担心他做不好,而一味的帮他做处理。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习惯,其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长的长期监督和配合。
现在,阳阳每天幼儿园下课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我给他布置的三页简单的大班作业。他自己会做的部分自己写,不会的部分或者求助爷爷奶奶、或者等我下班回家教他。其中,三页是必做的部分,多做一页可以多得到一颗星星,少做一页就扣除一颗星。其实作业很少,认真写的话仅仅需要5~10分钟就可以完成。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饭,休息一会,他就会安静的座在我身边,看着我给他检查作业。如果全对,他会非常开心;如果有错误或书写不认真,我会帮他指出,并要求阳阳自己改正。
这个习惯看似简单,但确实花了很久才让他养成的,期间也遇到过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都是需要家长的鼓励和督促的。比如当他写不好数字时,我会给他自制一张大大的描红纸让他一笔一划的描;比如当他碰见困难退缩,不愿意写作业时,我们会鼓励他,座在他身边一点一点的教;比如当他磨磨蹭蹭不注意时间时,我们就用超时惩罚的方法,让他知道磨蹭掉的时间还是要花费在写作业上,不可以玩、不可以看电视等等。
4、要与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因为在学校里、课堂上,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是与家里不一样的一面。通过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改正缺点。其实在这点上,我和阳阳爸爸做的并不够。因为要上班,周一至周五幼儿园的接送基本交给了奶奶,只能通过奶奶的反馈和阳阳自己的描述,了解问题并及时帮助孩子纠正。建议有时间的父母,最好自己接送,及时与老师沟通。正是意识到平时做的不够,所以周末的兴趣班、英语课,我们都会自己接送阳阳,并主动询问他的进步和不足。和每个孩子一样,阳阳偶尔也会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愿意做培训班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说话等等,这些问题只能发生在课堂上,所以只有及时与老师沟通,才能及时帮助阳阳客服困难、改正缺点。
5、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千万别把孩子一味的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其实,开始我和阳阳爸爸总是感觉工作忙,对阳阳管的并不多。但当他进入幼儿园以后,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的时候,我们开始意识到这样是完全不可取的。其实,老年人更容易溺爱孩子,他们的教育观念可能和我们这代人不完全一样。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管教,一定要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每天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我和阳阳爸爸都尽量自己带孩子。每天下班回家我就会陪在阳阳身边,帮他检查作业、和他一起读书、做游戏、分享水果、和他一起刷牙、洗脸等等。周末我们会陪他上课、有时他也会陪我们逛逛街,总之,只要有时间都会将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
另外,最好能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长辈沟通,尽量得到他们的认同。就像现在,奶奶也在逐渐在认同我们的理念。几天前,阳阳因为贪玩将一包饼干撒了一地。以前,奶奶一定会教训他一顿,然后自己清扫满地的饼干,这样阳阳不但得不到锻炼,而且还要受到批评。而这次,奶奶和我让他自己去厨房拿来扫帚和簸箕,去清理满地的饼干,扫不进簸箕的大块饼干会指导他自己用手捡起来放进簸箕。阳阳乐呵呵的完成了任务,并主动进卫生间洗手。这回阳阳不但自己动手收拾,而且也得到了我们的表扬。
6、要宽容平等的对待孩子,如果孩子指出了你的错误,一定要表扬他同时批评自己。十一期间,我们带阳阳去北京玩。在颐和园划船的时候,看见有几个小船正在穿桥洞,于是我们也酝酿着穿一次桥洞。就在我们向着桥洞方向准备出发时,阳阳念出了这么一句话“严禁穿越桥洞”。这时,我们才诧异的发现船身上印刷的注意事项的第6条就是“严禁穿越桥洞”。这时,我们一致大力表扬了阳阳并主动自我批评,并给了他一颗星星作为奖励。
7、行为准则要多念,加强孩子理解,表扬鼓励要具体
孩子处于一个对世界认知的阶段,没有鲜明的对错观念,但这个阶段孩子的可塑性极强。为了塑造阳阳好的性格,爸爸从资料上了解到孩子的6条行为准则,觉得有一些道理,为了便于孩子理解,作了一点调整:第一条,粗野的行为不可有;第二条,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自己支配;第三条,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到哪里;第四条,谁先拿到谁先用,后者必须等;第五条,不可以打扰别人;第六条,做错事要道歉。从生活中发现阳阳身上不好的地方,我们就及时用守则去提醒他,加深他的理解,慢慢的我们发现阳阳变得越来越懂道理了。比如有时候他会为抢东西去推别的小朋友,我们就告诉他,推人是粗野的行为,让他理解第一条的意思。有一天,他上兴趣班后书包里多了一些橡皮、铅笔之内的东西,我和爸爸知道后就告诉他第二条,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他和别人抢东西,我们告诫他第四条,给他讲排队讲秩序的道理。上课他和别人说话,我们就告诉他第五条,不能打扰别人。最重要的事,他做错事后告诉他第六条,必须要道歉。阳阳爸爸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阳阳背一遍,尤其是犯错以后,让他自己说出来自己错在哪里。同样,如果阳阳做得很好,或者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我们一定表扬他,而且具体到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值得表扬,这样他就会把好的优点继续保持下去。比如,有一天阳阳主动给长辈打招呼,爸爸就说他懂礼貌,做得不错,回家奖励一颗星,从此以后,他都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显得非常阳光。
总之,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引导和培养。每个孩子都像璞玉那样,只有经过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以上是我最近得出的一些经验。阳阳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培养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
每一位妈妈在谈到自己的孩子时,都会有源源不断的话要说,孩子的吃饭睡觉,兴趣爱好,教育学习等等,都能让妈妈们讲上半天,当然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我的育儿心得。
其实育儿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当宝宝们在妈妈肚子里成长到5个月的时候,他们的小耳朵就可以听到肚子外面的声音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给他们听一些音乐或者童话故事,还可以拍拍你的肚子跟他们说话聊天,他们都会给你一定的回应。我在怀孕5个月开始,每天晚上都会听一会儿钢琴曲或者轻音乐,所以儿子现在对音乐的感觉以及节奏感都还不错。
宝宝大概出生42天,能够看见1米以内的东西,所以那个时候我经常会拿一些彩色玩具给他看,虽然他还没有分辨颜色的能力。在我儿子大概5,6个月的时候,每天我都会拿卡片上一叠有水果动物或交通工具的彩色卡片告诉他,卡片上的什么东西,慢慢的,我提问题,他能用眼神告诉我,苹果的卡片在哪里,小狗的卡片在哪里。当他会用手指指东西的时候,几十张卡片同时放在他面前,根据我的提问,他可以很准确的告诉我答案。偶尔下楼散步时,我也会有意识的告诉他,小草大树,汽车楼房,小河垃圾桶分别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慢慢的他也能用手指指给我看,还能嗯啊的指给别人看,虽然他还并不会用语言表达。其实,只要大人耐心的跟孩子们解释,孩子们都能听懂,也能理解。
我记得大概在儿子十个多月的时候,抱着他在小区里玩,看到一个小女孩拿了一个吹泡泡的玩具,儿子恩啊恩啊的指着也想要,然后我看着他,反复告诉他这个玩具不是你的,是属于姐姐的东西,所以你不能想要就要,即使想玩,也必须经过这位姐姐的同意,解释的好几遍,儿子就不吵了。自此以后,儿子长那么大,从来不会随便去拿别人的东西,也不会看到其他小孩手里好玩的玩具,想要就要,想拿就拿,更不会随便主动问别人要东西吃。所以好的习惯都应该是从小养成的。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出生头几个月的小孩都喜欢吃手,到了大概6,7个月会特别喜欢撕纸,或者故意扔东西,让大人去捡,一岁多开始会喜欢打人,两周岁左右的一段时间会特别喜欢黏着妈妈,而且不允许妈妈抱别的小孩;也会有一段时间变的特别小气,谁都不能碰他的玩具,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的一个正常发育过程,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我想大人只要能够耐心的正确的去引导,孩子一般都不会落下什么坏习惯。
记得儿子有一次在家里跟小朋友一起玩着,不知道什么情况,儿子突然拿着一个玩具棒朝一个小女孩头上敲了一下,敲的小女孩哇的就哭起来了,我见状,什么都没问,拿起棒就朝儿子头上回敲了一下,儿子摸着头哭着看我,我问他:“疼吗?”他点点头,“那能不能用这个敲头啊?能不能随便打人啊?”儿子哭着说:“不能。”我继续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首先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下次还这样吗?”儿子摇着头说:“不了。”于是我再让他跟小女孩道歉,并帮她把眼泪擦干。那次以后,儿子再也没有随便主动打人了。我觉得在小孩第一次做的不对的时候,大人必须立刻制止,加以正确引导,小孩基本上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了。
儿子大概两岁半左右,有一段时间特别小气,他的玩具谁都不让玩,哪个小孩要碰他的东西,他就生气的叫,这是我的东西。后来我就把他带到其他小孩家里去玩,当他看到那个小孩家里的玩具时,也想要玩,可是我告诉他,“这课可不是属于你的玩具哦,”儿子巴登巴登看着我,我接着说:“我想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小自行车给这个小朋友玩,那么他的这个玩具你应该也可以玩,如果你可以把家里的所有玩具都和小朋友们分享
教育心得: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整理了育儿测评:制作宝宝成长图表,了解孩子增长情况,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孩子没上学以前,随父母和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获得经验,学习各种生活常识。入学后,就要转入正规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科教科书进行读、写、算、做的训练。学习形式不同了,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在临近入学时,家长首先要使他们重视即将开始的学习,给他们买些书和文具,为他们安排好读书、写书和放文具的地方,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更要注重幼儿爱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教会孩子如何做。这里不只是“教”,而是“教会”。就是说,要教到使孩子自己会做。孩子智力的开发过程中,对任何动作的掌握都是缓慢的、渐进的。教孩子如何握笔,怎样写宇,都要一步一步地教,第一步教会了,再教第二步,不要几步一起跨,这里需要的是家长的耐心和细心。譬如,教孩子握笔的姿势,就要从右手的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教起。先让孩子学会每个指头怎样放、怎样用力,指头与笔杆怎样协调动作。再教本子放在什么地方,左手的位置,还要教写字的姿势。然后,使各个动作协调起来,才能握得好。用句老话说,这就叫“手把手地教”。对孩子,只有这样教,才能教得会。单单靠讲几次,那是很不够的。
第二,要反复练习。教给孩子一个字,一次教会了,还是不巩固,因孩子对周围感兴趣的东西太多。必须反复地进行练习,要练得熟,熟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在练习的时候,要求要严格,一个动作也不能马虎。特别是在纠正坏习惯和错误时,更要如此。譬如,有的孩子写字头总是朝左边歪,对这种习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纠正过来的,要从坐姿,本子的放置,两只手的位置等来纠正,要看着孩子一笔一笔地写,直到纠正过来为止。过一时期,再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姿势,出现反复,及时纠正,有了进步,就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有信心和兴趣,习惯就容易形成了。
第三,要树立榜样。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尤其是要具体地学习一种动作和事物时,都要先看看大人的动作。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模仿力来培养教育他。如果想让孩子学会握笔,就可以买张怎样握笔写字的挂图让孩子看;如果想让孩子字迹端正、书写整洁,就找一本样子放在桌子上让孩子看。在家庭中,树立榜样最重要的是父母自身要做好,否则很难帮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儿童教育上的任何事情都是相互关连的。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笔记本整洁,不仅要教育孩子爱惜笔记本,还要让孩子在其它方面也注意整沽。首先,手要洗干净,如果手上满是搪汁或泥土,写起字来就会把笔记本弄脏;如果能给孩子的教科书包上一个漂亮的封面,保持得很整洁,那孩子也会对笔记本加以爱护,如果整个房间每样家具都很整洁。
第五,要注意客观的可能性,要求要逐步提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往往超过孩子所具备的客观能力。孩子年纪小,刚刚开始学习,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很多东西,要一步一步地来。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对孩子提的要求过高、过重,事情就容易走向反面。
育儿心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育儿心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时间飞快的走着,转眼文文就要进入小学了。幼儿园的大班的最后一学期幼小衔接的日子。作为妈妈的我开始各种焦急,我们都在努力的调整着生活习惯上的陋习,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不够坚定的坚持导致文文的一些不良习惯不能及时得到纠正,真心很是自责与惭愧。很多时候孩子的守规矩,和遵守约定恒心是我们成人需要学习的榜样。
文文现在已经是个自主意识很强的小大人了,同时也是个爱玩,贪玩的孩子,爱玩天性,也是所有人本身的天性,只是成人的自控能力比较强,孩子相对来说要弱很多,所以需要家长的提醒和帮助。
幼小衔接的第一步就是要养成文文的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这一点也是我们家大人需要改进学习的,文文宝贝是听话的乖孩子,也是个很爱玩还贪玩的宝贝。每次幼儿园下课回来有作业时候,会和玩我说妈妈我能先玩一会,再回来写今天的作业吗?好妈妈我一定说到做到。这个时候的我一定是很坚定拒绝她的,说不可以,妈妈现在也正好要准备晚餐所以可以等你做完了才会陪你出去玩,也会分析给她听,等你玩好了就已经很累了也没有精力来很好的完成作业了,所以做完后才可以去游戏或看动画片或出门轮滑散步,这样也可以尽情的玩。所以现在的文文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这样我和宝贝一起共同的学着成长着,希望在文文的成长过程中我能是她很好的玩伴,同时也是个能说到做到的妈妈,尽可能的让宝贝用美好的心情愉快健康的长大。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的习惯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的习惯
从孩子读大班开始,我们老师就提出: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最重要的时期。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注意对自己孩子习惯的培养了。下面我来写几点我们自己的学习习惯。
01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会和孩子沟通。比如:你今天在学校发生了哪些开心的事情和不开心的事情?中午吃饭的时候有没有乖乖吃饭?今天又学了什么新的知识?
02做孩子的学生,让孩子来当老师或者大人。我们从开始读书我就告诉她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回家教给妈妈。我来当学生孩子来当老师。这样她就会每天很用心而且玩的很开心。
03在游戏中让孩子学数学。开始学数字的时候我们会玩一些数字游戏,或者陪伴她一起看巧虎动画片的时候对她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
04对她进行鼓励特别多。我的孩子从小就胆子特别小,所以我一直都是以鼓励的方式来教导她。什么地方做的好我会很夸张的说她很棒。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也会严厉的指出不能那样做,帮助孩子找到好的方法。
05诱导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产生我很棒的感觉,别的孩子还没有学会的时候我都掌握了。
06今天的要学习的必须今天学会。开始我们一般会督促检查。
07作业写的快学会了的同时我会让她自由打发自己的时间。出去玩或者看电视我都没有绝对禁止。
08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经常和老师沟通,毕竟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最清楚,哪些知识点没有学好,哪些需要完善。沟通好了家长跟老师配合一起把孩子坏的毛病改掉。我女儿孙茹洁现在每天回家就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不拖拉,不磨蹭。该背诵的东西她也能在学校都完成。我对她的要求就是上课一定要认真的听好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因为课堂老师讲的都是重点,重点掌握了对她学习也就不困难了。
行为习惯:培养宝宝养成一个好的刷牙习惯
整理了行为习惯:培养宝宝养成一个好的刷牙习惯,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妈妈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口腔清洁问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给他饭前饭后刷牙漱口,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表扬的,
如果你想要让宝宝拥有一副好牙齿,同时保持口腔清洁的话,就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口腔的清洁主要就是依靠刷牙来完成的,所以爸爸妈妈应该怎么样指导孩子养成刷牙的习惯呢?
我们可以三步走:
第一阶段
在宝宝的第一颗牙齿出现以后,差不多是5、6个月时,爸爸妈妈就可以开始给宝宝刷牙了。不过刷牙的时候还不需要使用牙刷,爸爸妈妈可以用干净的湿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来擦拭宝宝的牙齿,把一些附着物擦拭掉。
第二阶段
到宝宝18个月时,可以用牙刷来给宝宝刷牙(购买牙刷的时候要注意买一些头小,刷毛软而圆,不会伤及牙齿及牙床的牙刷),一天两次,让宝宝在水池前,然后爸爸妈妈站在后面,抱住他的头,让他的头向后,在看到宝宝口腔结构的情况下给宝宝刷牙。
另外,在你刷牙的时候也可以让宝宝看着,让他模仿你刷牙的样子。
第三阶段
孩子2岁时就可以自己刷牙了,爸爸妈妈在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后,要在孩子的身边看着他,指导他正确地刷牙。
另外,孩子有乳牙完全长成时,最好是每隔半年的时间就带孩子去检查一下。牙医能够帮助孩子预防蛀牙,在发现问题时也可以第一时间解决。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伟大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浦洛夫说过:“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两天。”0—6岁尤其是0—3岁是教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接受外界的刺激状况,直接决定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更是奠定孩子人生中一切好品质和好习惯的基础。
生活在我们周围的90后、00后们,几乎普遍地存在“不够勤奋,意志力薄弱”的缺点。为了避免同样的弱点出现在清清身上,从清清出生伊始,我和清清爸爸便形成一个共识,一定要把清清培养成一个勤奋坚强、热爱劳动的孩子。
孩子刚出生时,还是一张白纸,甚至还听不懂我们的语言。我把清清抱在手上,经常“对牛弹琴”地向清清讲述眼前的大人们正在忙什么以及忙碌的过程和结果。待清清大一点,便让清清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清清学会了爬行以后,我便教她,每当有人回到家,赶紧爬到门口给大人准备好拖鞋。每一次,清清都能得到我们竖着大拇指的夸奖。清清现在4岁多了,这个好习惯一直保留着,每逢从阳台看到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或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清清飞快地走到门口的鞋柜旁,把拖鞋向着门口的方向摆好,以便爸爸、妈妈一开门就能穿上。清清10个月便开始自己抱着奶瓶、水壶喝奶、喝水;1岁2个月便记得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好;1岁半便自己扣纽扣、拉拉链;1岁10个月,自己拿筷子夹菜,用汤匙吃饭;两岁多开始自己穿、脱衣服。
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需要父母适时偷懒,不可事事代劳,还需要无比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地学会。还记得在清清初学扣纽扣时,花了好几分钟都无法成功扣上一个纽扣,小小的纽扣似乎要和清清玩游戏一样,纽扣的边缘刚放进扣眼,小手一不留神没按紧,又溜了出来,如此重复多次。可是清清有股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劲儿,屡败屡试,好不容易才终于把纽扣塞进了小小的扣眼。那一刻,成功的喜悦无法言喻。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尝试,越来越熟练。这种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孩子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提高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同时还养成了专心致志、坚持不懈达成目标的可贵品质,从中体验了由衷的快乐。类似的精细动作还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育儿科学表明,它有助于孩子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反复示范、从旁鼓励和耐心的等待。假若父母缺乏这份耐性,“你还小,这个事情你不会做,让爸爸(妈妈)来吧!”,剥夺学习的权利,那么这种不耐烦的情绪将会传导给孩子,养成孩子急躁、缺乏耐性的性格,从此也就不再乐于动手,爱依赖别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在清清2岁多时,有一天,我正在厨房洗碗,清清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突然对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要帮你洗碗。”一股暖流撞击着我的心灵。我俯身问,“那你今天先学着洗自己的小碗,好不好?”清清一下子乐得没法形容,忙不迭高兴地回答“好!”。我找来一个小塑料盆,一张小抹布,把清清吃饭的塑料碗、不锈钢碟子放进去,装上半盆水,挤点儿洗洁精,让清清蹲在地上学起了洗碗来了。此后,清清吃晚饭便帮忙着洗碗,偶尔有一次我看她在客厅玩得正高兴,便自作主张帮忙把她的工作完成了,清清发现后,便大声抗议一番。又一天,我正在洗澡间洗衣服,清清走近我身边,对我说:“妈妈,你好忙啊!长大了我要帮你洗衣服,把全家人的衣服都洗干净!”我笑着说:“真的呀!我宝贝真懂事,长大了要帮妈妈做点家务,妈妈就不会那么忙了,对不?那今晚你洗澡的时候换下来的衣服先学着自己洗,好不好?”清清一听,乐不可支。晚上早早洗澡,脱下的衣服直接放进洗澡盆,洗完身体便开始搓衣服。我给她示范一下,先搓搓衣领,再搓搓袖口,袖子,还有前面、后面,最后搓搓边缘,就可以拧干了。清清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自此以后,洗碗和洗衣服对清清来说是很好玩的游戏,洗完后我再帮忙收拾一下。
除此以外,清清还帮忙浇花、喂金鱼、扫地、拖地、饭前摆放碗筷、饭后收拾碗筷、晾晒衣服、收衣服、叠衣服、整理床铺、收拾沙发茶几等等。上幼儿园后,清清得知老师每天要请最早到课室的小朋友帮忙干活,如挂毛巾、摆放水杯等,常常要求爸爸早点把她送到幼儿园,帮老师做事情。无奈爸爸担任班主任,每天早上得检查学生早操后才能赶回家送清清上学,故只可偶尔满足其愿望。
我亲爱的孩子,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热爱劳动的人心胸宽广,更容易融入集体生活;热爱劳动的人不畏艰难,意志坚定,更容易达成理想;热爱劳动是人生快乐之源,你将从中学到书上没有的知识,体验真正的人生价值。愿你成长为一个勤劳勇敢的人,拥有属于你的快乐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