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孩子同读一本书,书能给予我们无限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0-12-01 幼儿园教师读一本好书 书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教师安全协议书最爱捻过那微微泛黄的书页,携一袖书香。也喜欢在被雨水冲刷过的下午,和孩子捧起一本书,看着窗下一朵朵洁白而美好的小野花静静得开放在树影下,太阳拨云拨雾,照耀大地。一切都显得温暖与惬意。
书能给予我们无限的力量,能唤醒沉睡于世俗的灵魂,也能使置身在喧嚣城市中的人们拥有一份解脱。我享受于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在闲来无事的午后,觅一方阳光,席地而坐,虔诚地去找回久违的老友。这一次同读的是一本我们两人所熟悉的《西游记》。
我将书平摊在方木桌上,突然,一缕或淡或浓的油墨香悄然而至。它主要讲的是孙悟空随唐僧到西方取经,途中屡遇妖魔鬼怪,和猪八戒、沙僧,为了修成正果,而展开的一段艰辛的西经之旅。但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师徒之间一次又一次的误会,从刚开始的愤怒不解,通过沟通,到后来的包容与爱。教育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所欠缺的只是那份关怀、善意。而这本书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跌宕起伏的剧情,打斗场面生动形象的描绘。塑造的良好人物性格也是点睛之笔。吴承恩用笔掀刮起读者内心的风云,他用文字创造了许多鲜活、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我与女儿看到最惊心动魄时,紧紧抓住了我们内心的想法和激发出的感情,巧妙地将它放大。那一刻,似乎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程,酣畅淋漓。《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名副其实,它里面还有无数的故事耐人寻味,有无数的道理等我们去挖掘。
这书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与孩子再次回味还是受益匪浅,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或许这就是它是永远的经典的原因。阳光温暖洒下,我们沉浸在书中无法自拔,那封存在儿时记忆深处的西游记,亦开始复苏于我的脑海。孩子小时候经常念叨:“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钢铁,火眼金睛,能长生不老,拥有七十二变……”那是她心中威风凛凛、战无不胜的孙悟空。可现在我想要她能够看到的不止是那些人物的表面,而是深切体会到他们内在的精神与中国世世代代传承,经久不衰的小说精髓与魅力。
黄昏,远空变成柔美的橘红色,弯曲的顶空是一片深深的纯蓝,风轻轻荡来,书页飘飘地颤悠。我体会到了与孩子同读一本书的乐趣,那是所有东西都换不来的安恬与幸福。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让我们与孩子之间能“多一点”
让我们与孩子之间能“多一点”多陪陪孩子,有朋友不明白问我,怎么天天除了工作就是孩子,这样会不会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我想说的是,我们每天都在工作、生活、孩子培育这三者中旋转。除去工作时间外,与孩子在一起时间真的不多,像我与孩子每天早上匆匆忙忙半小时相处时间后,孩子去上学,我去上班。等晚上回来,我有家务,孩子有作业。等都忙完后,又到了该休息的时间。这样算起来,我们每天在一起的时间真的是少至又少。并且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等他们上了初中或高中,这样的相处还会变得不再有。所以为了能多陪陪孩子,作为父母只能利用这段时光来合理安排时间,我想等孩子长大了,属于我自己的时间还会有大把。我只想陪孩子多一点.
多了解孩子,爱孩子就多了解孩子,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花多那么一点点时间与孩子聊聊天谈谈心,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你会发现自己始终能与孩子同步.
多理解孩子,多理解与倾听孩子的意见,给孩子多一点空间和主权,凡事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问题,听听孩子的心声。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多包容孩子,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多一点包容,试问自己见过那个孩子不犯错?就是我们大人都无法避免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家长不懂得在孩子犯错时,给孩子指引一条正确的路来让他走。给孩子多点包容,当你把孩子的犯错,看成孩子的成长必修课,你会发现自己不再会因为孩子一点点的错误,而大动肝火。包容了孩子,宽了自己心。
多鼓励下孩子,给一点鼓励能使孩子崛强,有时一句鼓励的话可能使孩子一生难忘.父母的鼓励会使孩子越来越自信,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也就是给孩子多一点鼓励.
多表扬下孩子,当你不失时机的来表扬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真的越来越优秀。表扬会给孩子无限动力,孩子也会在我们的表扬下越闯越勇。
多引导下孩子,孩子的成长之路,少不了父母的引导,当你给孩子的引导越来越多,孩子在认知上就会越来越强。孩子做错事时,我们不要急于来批评,我们先问问自己,有没有教过孩子、有没有给孩子在类式的事件上做过引导?若没有,那不是孩子的错,错的是我们自己。
多肯定下孩子,孩子需要我们父母给得肯定,他们会在我们的肯定下自信满满,当我们给孩子说你一定行时,那孩子真的会做到,大人给孩子的肯定是孩子的强心剂.
不管工作有多忙,我们都要坚持与孩子之间多一点.不要因为时间的冲突,把这多一点,变少了,甚至变没了。等孩子长大成人之时却成为我的后悔之日。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阅读吧
说起孩子,最让我感到高兴的,就是孩子对阅读的喜欢。在家里最多的不是孩子的玩具,而是孩子的书。所到之处,都有孩子的书。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书,有时你叫他,他都不搭理你,真是“两耳不问窗外事”,直到你生气,他才答应。但总会在书上放了书签才过来,等会他会继续看下去。他什么都爱看,不管是儿童图画书,还是杂志,即使是张纸,或是一张好看的广告、传单、发票,都会引起他的兴趣,真是个十足的小书迷。
孩子虽不会拼音,但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文他能一口气读下来,订阅的报刊总能自己阅读。识字的水平很超前,常有人向我询问我怎样教孩子识字的。其实我自己也很茫然,仔细回想了一下。我也没有刻意去教孩子认识汉字,记的在七个月时,我买了好几套识字卡片,在教孩子认识事物的同时,对孩子的识字也许有了很好的启蒙。1周岁时,我就给孩子买了一些色彩鲜艳人物(动物)形象可爱,文字少而大的图画书。我总是一页一页给他读,一个故事反复十来遍,孩子也会耐心地坐在旁边专心地听,渐渐发现他会自己读了。我也很好奇,单独拿出一个简单的字,没想到孩子也认识。以后,我就刻意用手指指着文字给孩子讲故事,把语言和文字一一对应起来,就这样孩子开始了识字。在小学,孩子识字是靠汉语拼音的,有家长就想把拼音提早交给孩子,想让孩子有个识字的拐杖。其实不然,孩子对拼音是不感兴趣的。
家长真是孩子早期阅读的关键人物。作为家长肯花时间与孩子共读。孩子都喜欢和妈妈一起讲故事,每天抽点时间给孩子讲故事。在讲故事时,要培养孩子对故事内容进行回应的能力。可以多问问,这个故事讲了谁呀?发生了什么事呢?可以培养孩子专心听的习惯。讲故事时也可以买个“关子”,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要持之以恒与孩子共读。对于孩子的阅读,我们要十分耐心,不要高兴地时候教一阵,不高兴了就丢下不管。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不管不问,无形中让孩子养成了“放弃”的习惯。作为家长必须要坚持。每当讲完故事,我总会告诉他,妈妈的故事都是书本上看的,书就是故事大王,什么故事都有呢。因此,孩子经常吵着我买书,我从孩子1周岁起,就订阅《婴儿画报》,现在订阅了《幼儿画报》、《幼儿智力世界》每月5本杂志,每次外出都会给孩子买书,作为礼物送给他。
我们接触到得事物是有限的,但是书却可以给孩子一个无限的世界。孩子的潜力是超乎你的想象的。一天,孩子问我:“妈妈,人是动物变来的吧!”我也想考考他,就问道:“是的,我发现很多动物都是有尾巴的,你说人为什么没有尾巴?”只看见他灵机一动说:“尾巴没有用了,就退化了呀。”我也很惊讶他的回答。就想再次考考他:“妈妈知道大熊猫和北极熊很久以前他们长得一样,吃的也一样的,但现在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想这下被我考住了吧!“妈妈,他们生活的地方不一样呢,大熊猫生活在竹林,就喜欢吃竹子了,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就只能吃海豹了。”真让我感到奇怪,也很欣慰。觉得自己这样引导孩子阅读是正确的。孩子与动物其实是一样的,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同,孩子喜好也不同。作为家长,不用怀疑自己的能力,只要我们愿意,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奠定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让我们与孩子一起阅读吧!
“我与孩子共读书”的心得体会
书,是我们的朋友,给我们带来知识的同时更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欢乐。记得从我儿子咿呀学语开始,我们便踏上了共同阅读的“快乐旅途”。
我们的共同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从色彩斑斓的识物图书到内容丰富的识字图书,从经典的格林童话到中国的传统古诗,从简单易懂的幼儿读物到复杂深奥的自然科学。在起初,由我帮他选适合的书;到后来,他自己主动挑喜欢的书。我们的读书渠道也在发生着慢慢地转变,由频繁地去书店买书到现在不断地去图书馆借书。读书,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让孩子爱上阅读,身教胜于言传。我们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看点书,多学点知识,这固然没有错,但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们独自阅读,特别是在开始阶段,孩子还没有养成习惯。读书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需要大人的陪伴与呵护,他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假如说一个家长一直让孩子好好看书,而自己却在旁边看电视、玩手机,那这孩子还能静得下心好好看书吗?想必他心中的天平秤早就发生了倾斜,那还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吗?反之,如果我们与孩子一起读书,分享其中的喜怒哀乐,效果则大不相同。
我与儿子共同读书,不仅让我们增长了知识,更加深了我们的感情。让我们陪伴孩子攀登成长的阶梯,和孩子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
育儿心得:我们给孩子的助推力
育儿心得:我们给孩子的助推力
二妮生气的时候会说“讨厌妈妈!”,一遍又一遍。周末回去的火车上看了钱儿爸的一篇文章,分享她们怎么尽全力地对女儿说我爱你,内向的女儿现在会当着客人的面毫不吝啬地对爸爸妈妈大声说我爱你!我反思自己也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啊,为什么她们有时还会质疑“妈妈不爱我”,嗯!是说得不够多,表达得不够明确!这周末遇到事情孩子做得好,我都会毫不吝啬表达我爱她。意外出现了,该吃饭了二妮不去洗手,说了好几遍,不知道什么小脾气又来了,赖在沙发不动,我说的有些急了,小家伙扁着嘴说“讨厌妈妈!”,以前我会生气地说“我还讨厌你呢,明明是你做错事了,还讨厌我”。今天我改了,“妈妈还是爱你,只是对你做的事情很生气”(如果走到她跟前,和她眼神对视是不是效果更好呵呵)她还是小情绪发酵继续,我也不管她了,去卫生间洗东西。一小会儿,小丫头站到了我身后,抱住我,说“妈妈,我也爱你”我当时内心好激动啊,原来,是需要给她时间的,表达爱果然是起作用了!
发现育儿和看病,有一个共同点,理论-实践-发现问题-再理论-再实践,有成就感也有迷茫,有共性也有个性。
昨天带孩子去石头村玩,全是石头路,下坡,二妮不让我扶,这没问题,可是还不让我在前方等她看着她,“妈妈,你走,你别看我”这哪行啊?!万一被人抱走了我都不知道,不答应她,有点不高兴。自己又一溜小跑,说她跟着我们,自己跑不安全,不听,喊了她一通,彻底不高兴了,我也生气了,心想这小东西这么不听话!生气了一小会儿,我心平气和告诉她,妈妈担心她的安全,看不见她会担心,问她为什么生我的气,她低头就是不说话。又过了一会,背着她,她使劲儿搂着我,能感觉出她好幸福的感觉,问我“刚才为什么生妈妈的气?”她说“我没有生妈妈的气,就是自己错了”。
哦~突然明白了,孩子也需要时间和台阶下。
“我们给孩子的助推力,不是超前教育,而是依据他们的生长规律,给予他们时间和帮助。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他们有自己的花期。”所以,老公,当你觉得孩子理解力差的时候,即使她是真的差,请你不要当着她的面着急,爱因斯坦当年还被当成笨蛋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潜心地播种灌溉,给她爱的阳光,总会开出属于自己光芒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