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们自发的快快吃饭呢
发布时间:2020-12-03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每天孩子们吃饭时,我们老师总是要不断地提醒大家快快吃饭,吃饭时不要说话、嬉戏。可是,对于老师的说教,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就会自发产生免疫。吃饭时拖拖拉拉,占用了太多时间,不利于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
怎样让孩子们自发的快快吃饭呢?
随着孩子们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他们开始追求大家对自己更多的肯定。在我们班“小老师”这一称号是孩子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荣誉。其实,“小老师”就是老师的小助手,可以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吃饭时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小老师”对大家的诱惑。[工作计划之家 Fz76.com]
我们告诉孩子吃饭最快的前几名孩子将会成为小老师,下次吃饭时,可以帮助老师给小朋友分饭、发勺子,而且“小老师”可以在吃饭时做到坐到桌子的两头。这些特权是孩子们吃饭速度很大的动力。
自从实施这一方法后,孩子们吃饭的速度明显提高。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很好的进行,而且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品质也得以提高。
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诱饵”并加以恰当的方法,孩子们做事情的积极性都会得到正向提高,班级内也会呈现积极、和谐的师幼关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反思,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一岗位上收获快乐和满足感。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让孩子们体验快乐
我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经常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间,时常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那些幸福和快乐是孩子们给予的.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不快乐的人,一个缺少面对人生没有乐观态度的人也往往也很难取得成功。我国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们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和朋友,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吧!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很多.....如果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就会让学习融在生活中。当我和他们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再重新开始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灿烂的笑脸,你就会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快乐是有多种多样,我们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也各有不同。有的人享受到一顿美餐就感到快乐,有的人听到一句赞美的话就感到快乐,有的人得到一件美丽的衣裳感到非常快乐,而孩子痛痛快快地玩耍中就能感受到快乐。我个人认为:快乐应该是愉悦的,甜美的,放松的。
教育随笔:让吃饭成为孩子的愉快时光
小宇每天都能开心的来到幼儿园,可一到吃饭的时候他就开始哭了。而且只要喂一口饭,他就开始呕吐,旁边的小朋友总是皱着眉头叫起来:“真难闻!他又吐了”。而每每这个时候我们只好放弃给他喂食物。通过和小宇妈妈的沟通,我知道了小宇爱吃流食,妈妈到现在基本上正餐前都会给他喝一些牛奶保证他的营养。我细致的观察了几天,觉得小宇也不是不能吃幼儿园的餐,只是从情绪上抵抗去咀嚼食物罢了。
这天午餐时间到了,小宇看家大家开始吃饭,又开始伤心的哭了起来。我走过去端起碗对小宇说:“今天是好吃的冬瓜火腿,我们来尝尝好么?”意料之中的他果然开始拒绝。我又说:“我们就尝一尝吧,只要你吃饱了就不吃了,好么?”尽管他还一个劲的摇着头,但是我把盛了一小勺的饭放到他嘴边时他还是张开了嘴巴,可是果然不好,他很快地就像恶心一样把食物全吐了出来,放在平时我肯定会放弃了。但是今天,我拿了一张纸把他吐的脏东西擦干净以后,镇静地说:“没关系,再尝尝吧,吃饱了我们就不吃了。”第二口、第三口…,小宇一点反应也没有了,很快一碗饭就吃完了。我开心的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他,并且奖励了一个小宇最喜欢的苹果小贴画。就这样连续试了许多次,小宇果然越来越好了,接受了每一样菜的味道,只要他说吃饱了,我也就不再喂了,我把这个现象也告诉了小宇的妈妈,并且希望她能配合我们给小宇正规用餐。相信要不了多久小宇一定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自己端着饭,开心的吃起饭来。
尽量不去强迫孩子进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用适宜的方式安慰他们,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让吃饭也能成为孩子的愉快时光。
快乐的孩子们
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他们充满着惊喜和乐趣,充满着各种的意想不到……但孩子们的学习需求也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各种的意想不到。仔细观察,通过孩子的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能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每当我和孩子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欢蹦乱跳的样子总是吸引着我的视线。这种动力会让我不由自主的带领着他们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因为我喜欢看他们各种各样的姿态。这段时间对于跳绳,孩子们特感兴趣,有的孩子跳起来可以说是轻松自如,可还有个别孩子跳起来却是歪歪扭扭、样子非常的可爱,但他们总是乐此不疲的进行练习,有时,孩子们跳着跳着就没劲了,也就跳坏了、跳乱了套,有时还有的孩子想玩花样,甚至一不留神一屁股就坐到地上,孩子们看到此情此景,一边去扶起摔倒的孩子,一边乐的笑成一团,我也被这群孩子感染了,也融入了孩子们当中……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总之,我在孩子的脸上、眼里、心中看到了两个字:快乐。幼儿的生活中对孩子们来说,快乐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他们喜欢做的事,那么我想这就是快乐的事吧!也祝愿这帮可爱的孩子们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快乐
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意外......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细细留意,我们会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当我和幼儿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从一再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幼儿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记得有一次在草地上玩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虫子。于是草地下还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话题,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一个劲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个东西啦。”仔细擦干净泥土一看:哎呀,原来是一块小石头。一下子就泻了气。“没关系,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着嘴,气呼呼的样子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经过一场草地混找之后,幼儿可有自己的战利品了:几个坏积木、几个蜗牛壳,还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虫子,连草根都被拔了几根......也许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脸上、眼里、心中看到了两个字:快乐。
在幼儿的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只要他们喜欢做的事那么我想这就是快乐的事吧。
快毕业了,让孩子们“收藏”一下
在语言活动“滑梯的回忆”中,孩子们听着故事,都切身的感受到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仿佛就是自己,从小班到大班如今就要离开幼儿园了。除了滑梯,孩子们觉得还有很多的东西值得他们回忆:跑道、玩具、沙池、轮胎、小石子……突然孩子就问我:“什么时候也让我们去收集东西啊?”她问这问题是源于我们以前上过的一个活动“豆豆收藏家”,上完这个活动后,孩子们就纷纷从家里拿来了小盒子,就已经非常渴望去收集了,今天上了这个活动后,更加激发了幼儿想去收藏的念头。于是我就采纳了孩子们的建议,并提议边收藏,边跟你想要告别的去告别……一声令下,孩子们马上准备好了下楼。我领着他们到户外,看着他们有的正在跟滑梯、大型玩具、葡萄架、轮胎、国旗告别,有的三五成群在一起收藏宝贝,我去看看发现有小石子、小草、树叶、还有长在树上的小花似乎最受欢迎……有个孩子跟我说:“我想要收藏国旗怎么办呀?”我正在想如何回答他边上的孩子马上说“你去把国旗画下来不就可以收藏了啊。”真佩服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最近天气变的炎热,教室里也有点闷,我们在户外感到特别凉爽,还不时有一阵阵的风吹过来,令我们流连忘返。
最后,孩子们都捧着自己的收获,自己的宝贝,再看一眼刚刚道别的事物上楼了……
把快乐自信还给孩子们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孩子的需要是教师关心的焦点,孩子的进步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有害的:期望过高,学生老是达不到,自然有损其信心的树立与巩固;期望过低,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即能达到,自然谈不到树立信心。
只有期望适中,才有助于自信心的树立与巩固。
所以,在工作中我也十分注意了这一点。
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意外......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
细细留意,我们会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
当我和幼儿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从一再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幼儿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静静是我班上一个秀气的小女孩。
平时,她不太愿意主动地与人交往,话也不多。
学习活动中从来都不愿意举手发言,请到她时,也不愿意开口说话。
有时情绪很不稳定,不乐意时抿着小嘴,一声也不吭。
似乎是一个很难接近的孩子。
可是,她却又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她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胆的品质,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首先,我在与她家长的交流中得知,静静从小有奶奶带大,奶奶为了孩子的安全,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孩子整天在奶奶的呵护下成长。
加上父母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在家照顾幼儿,使她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
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
我们大班刚开学几周,我就发现新的画报摆出几天后,封面与内芯就分家了,水彩笔用了几次,不是少了笔帽就是少了几支,新的玩具拿出来没多久也会变得七零八乱的。
尽管我反复强调孩子们要爱惜幼儿园的玩具、学具,可是收效并不大。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
于是,玩具损坏了,我收起来了;图书撕破了,我就收了起来,不再添置新书;彩笔、蜡笔颜色不齐了,我也不提醒了。
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发现没有书看了,也没有玩具了,画画时想用的颜色也不齐了,他们就觉得难受了,也开始着急了。
见此,我对孩子们做成了一次教学活动《物品去哪儿了》,让孩子们自己来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讲了起来,不用老师多费口舌,孩子们都自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没有书看,没有玩具玩,没有蜡笔用是他们自己不爱惜的结果。
后来我把新书、玩具、蜡笔都补齐了,孩子们都能很爱惜物品了,班上的新书、玩具、彩笔少掉的情况也减少了很多。
总结:对于大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单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我们当老师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错误效果会更好,切忌以教师为中心,让幼儿无条件地服从。
让孩子快乐自信地成长
幼儿早上来园时,我们都跟平常一样在门口迎接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进教室都会很响亮的与我们打招呼。
看看时间差不多快要八点半了,怎么我们班的胡婧书还没来呢,因为她一向都会是第一个来园的,所以会特别的注意。
过了一会儿,婧书跟着她的阿姨慢慢的走来,“咦,婧书怎么小眼睛红红的啊?发生什么事了吗?”经过她阿姨的简述后得知,她不想上幼儿园呢,懒在床上耍赖。
原因是昨天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对小朋友做了拍球的训练,胡婧书小朋友她不会拍,所以今天就不想来园。
当时婧书拍了两下,球跑了,她马上气得不拍了。
杨光宇帮她把球捡过来,她还是不拍,我们当时劝她也不行。
阿姨说:“婧书时常这样,稍微有点不顺心就气馁,不愿意把事情坚持到底。
”就像前几天的剪纸工一样,还没开始剪呢,她还在吃饭就听到了她的哭声,“老师,我不会。
。
。
。
。
。
”(其实她做的纸工都有进步的。
)自从那次后,每天早上来园都会问我们老师今天要做纸工吗?
其实像胡婧书小朋友我们都很耐心的交谈,小朋友呢,来幼儿园就是要学习新的本领,学习我们不会的本领都给学会咯,如果你一直不来幼儿园学习本领就不会进步,小手和你的小脑袋也不能干啦,也就不会变聪明了,长大了以后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你这样愿意吗?她就会一直摇摇头,说不要!
我觉得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遭遇预期或不期的困境,于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困难就像田径赛场上的跨栏,越过了一个个障碍物,人的才能救一步步提升;被障碍物绊倒就不愿站起来,生命潜能被泄气,阻碍了生命茁壮成长。
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自信乐观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