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智慧的爱送给孩子
发布时间:2020-12-12 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 爱的教育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间,随时会让你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这就更能让老师把无私的爱献给每一位孩子。但如何爱,怎样表达爱,这需要冷静的头脑和智慧。
有一次吃完午点,孩子们正在搬凳子进活动室时,有几个小朋友把小凳子提在胸前推起了凳子。我见此情景第一反应就是赶快制止,否则有危险。于是大吼了一声,其他小朋友都停了下来,只有两位小朋友依然我行我素。我夺下凳子,把两人拉开在走廊衣柜前进行教育。也许是我太用劲,也许是旁边的水桶绊了一下,其中一位小朋友头被碰了一下,两个小朋友都瞪大眼睛看着我,此刻,我的心震颤了一下:我的行为是不是吓着了孩子?难道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吗?事后,我反思了我的行为,真是太简单、太粗鲁了。“裹着糖果外衣的苦药孩子才愿吃”这个道理谁都懂,为什么当时就不能冷静智慧的处理呢?yJs21.COm
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智慧的爱;幼儿园里无小事,事事是教育。让我们智慧的去爱每一位孩子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把微笑送给孩子
“刘老师,乐乐回家说她很喜欢你,原因是你很爱笑,对小朋友从来不凶巴巴的。”我们班里一位家长说。听了这位家长的话,我不禁想起了幼儿园里的一幕。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整天生活在孩子中,当遇到个别不听话的“小淘气”时,好心情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去了,于是脸色就会由晴转阴,这不,早操走队形时,梦涵手里拿着旗子站在队列里发呆,我在队列前朝她喊了一声:“梦涵,跟上前面的小朋友。”看着她今天的早操做得乱七八糟,我很生气。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把她批评了一通,并严肃的命令她跟小朋友学早操,我则在一旁拉长了脸“监督”
就在这时,乐乐凑到我耳边说:“老师,你今天生气了,你生气一点也不好看。”说完她还做出了生气的样子。我不由地“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乐乐马上换上微笑的面孔:“老师,你一笑真好看,就像我画的小公主”。突然,我发现梦涵正注视着刚刚发生的一幕。她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种胆怯,一种渴望。
我走过去,拉住了她的手微笑着说:“来,老师教你好吗?”只见她张开小嘴笑了,笑得好甜。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学学孩子的智慧
每次户外活动前,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孩子们要注意安全,有时在活动前,我还特别点出几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的名字,生怕他们惹出什么祸来。今天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我组织着孩子们来到户外,叮嘱完要注意的事项后,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欢呼着奔向大型玩具——滑梯。很快,滑梯入口处孩子们你推我挤的混乱成一片。我急忙跑了过去,正想教育孩子们,只见坤坤也跑了过来。怕他也去拥挤,我刚要喊住他,只见他跑过来后站在滑梯入口处,高高举起小手大声地说:“要乘车得先买票才可以,没票的去后边排队买票。”俨然一副售票员的样子。再看看其他的孩子,竟然都自觉地站好了队,等着排队买票上车┉┉
我真没想到,刚刚还混乱不堪的场面,竟一下变得这么井井有序,教师没有介入,孩子们自己把问题解决了,而且,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又富有创造性。我们教师平时为了让孩子们遵守规则,总是给他们下各种各样的禁令。结果不是束缚了孩子,就是没有效果。从今天的事例来看,我们作为教师要适时学学孩子们的智慧,解决问题时多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游戏需要,这样处理问题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关爱宝宝:幼师要把爱送给每个孩子
导读:妈妈走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想当火车头啊?”他说:“因为当火车头能拉着老师的手……”他的话让我一怔,平时,当火车头的宝宝都是比较乖的宝宝,而我却忽略了平时比较调皮的宝宝们,我原以为,他们还小,对于老师表现出来的小细节不会很在意的,就这样,我忽略了其他宝宝的感受,忽略了其他宝宝也需要老师的关爱,我怀着深深的内疚紧紧的抱着他,等我松开他时,我看到了他脸上羞涩的笑容。
无论是男孩或女孩,调皮或文静,都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爱心。
我们班有个非常调皮的宝宝,其实用调皮来形容他还不算贴切,他不是调皮,而是有一点“霸权主义”,只要其他的宝宝和他抢玩具,或者碰他一下,他马上就啊呜一口咬上去,我们没少批评过他,可就是不见成效,渐渐的,我也不怎么喜欢他了,有一天,他妈妈送他来幼儿园,他妈妈对我说:“老师,以后你们开火车时能让我们宝宝做一次火车头吗?他非常想当火车头。”妈妈走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想当火车头啊?”他说:“因为当火车头能拉着老师的手……”他的话让我一怔,平时,当火车头的宝宝都是比较乖的宝宝,而我却忽略了平时比较调皮的宝宝们,我原以为,他们还小,对于老师表现出来的小细节不会很在意的,就这样,我忽略了其他宝宝的感受,忽略了其他宝宝也需要老师的关爱,我怀着深深的内疚紧紧的抱着他,等我松开他时,我看到了他脸上羞涩的笑容。
从此以后,他变了很多,虽然他还是咬人,可他明显要比以前好多了,可改变最大的人是我,我要用我加倍的爱,去关怀那些曾被我忽略的心。
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是神圣的。可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又是怎么的?让我们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用智慧吸引孩子
记得刚入园那周,刘欣蕊这个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的小朋友,因为家长过分溺爱,使她总是舍不得妈妈离开。一天,妈妈送她来园后,还是不让妈妈离开,可妈妈总不能老是陪读吧。妈妈硬着头皮走了,她却坐在院中不停地哭,不肯到教室,我想光靠“哄”不是办法,“哄”好了这个还有“那个”,于是,我便采取冷处理,不理她,回到教室,我便根据她的爱好讲起课来:“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我边教小朋友儿歌边做动作,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她在院中感到了“寂寞”开始慢慢地向教室移动,先是门旁,后时门里,再是融入到小朋友中间,开始发挥她的“特长”跳了起来,从此她再也不用妈妈“陪读”了。那时我想,这个可爱的孩子很可能会成为我们园中的“舞蹈皇后”。的确在我们“三校一园”联合举办的元旦文艺汇演中她脱颖而出,被评为舞蹈皇后。但愿她在我们园中健康成长,快乐游戏。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让我们的孩子由“哭声”变成“笑声”.
教育随笔:把我们的爱送给每一个孩子
上午户外活动时间,我带孩子们玩“切西瓜”游戏,这个游戏是大家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西瓜”,由另一名幼儿说完儿歌后再“切开”拉着的两只手,就算把“西瓜”切开了。孩子们围住我,有的楼我的腰,有的扯着我的衣襟,都说愿意和我拉手,这时我看到硕硕跑过来,什么也不说就抢先拉起了我的手,我们在一起玩得可高兴了,整个游戏过程中硕硕显得好像更兴奋一些。下午入园时,硕硕妈妈对我说“刘老师,硕硕今天可高兴了,他说老师今天拉我手了,老师喜欢我,小朋友也都和我玩了。”硕硕妈妈一脸的高兴,好像儿子给他带来了至高的荣耀。
家长的话引起我很大的吃惊,我没想到一件普通的小事儿,会产生这样大的影响,我只是拉了拉孩子的小手,可他感到老师是多么的爱他、喜欢他!想想平时不爱讲话,不太注意个人卫生的硕硕,好多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不愿和他交朋友,为这事他还向我告过状,当时我也没太在意,再想想上午游戏时的氛围和情绪完全能够使我和所有的孩子愉快地玩,并没有意识到其中所具有的教育意义。而对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幼儿来讲,一下子被人接受,受到重视,是多么快活的一件事!歉意、内疚一起涌上心头:我平时怎么没早拉一拉孩子的手呢?他原来这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喜欢!我又一次拉起硕硕的手:“老师本来就是喜欢你的,你以后要多和小朋友说话,多和他们玩,他么都会喜欢你的。”我看到硕硕高兴地有点不好意思了。
今天这件事使我得到了启示:作为老师我们要时刻用敏锐的双眼细致观察孩子的表现,捕捉发现每个孩子的需求,而且这种观察必须贯穿在带班的每一个环节中。
把我们的爱送给每一个孩子吧!
被孩子们的智慧震撼了
“老师,今天是宝宝的一周岁生日,可是超市里没有蛋糕卖?”听到娃娃家的妈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座的小朋友立刻想起办法来了,有的说:“可以做一个蛋糕呀,用面包和奶油做,”另一位小朋友接过来说:“不能做真的蛋糕,只要做一个假的就行了,”立刻又有人想到:“那就用泡沫做一个吧!”我说:“这个主意不错,回家可以用泡沫做一个蛋糕试一试呀!”这时又有小朋友说:“用白纸和黄纸来装饰,白纸是奶油,黄纸是鸡蛋,”我说:“这个主意也不错哦!”还没说完,只听见又有一位小朋友说:“如果超市没有,也可以到宝宝牛排店来买蛋糕呀,宝宝牛排店有蛋糕卖。”听了大家的讨论,我最终下了决定:“那就做一个蛋糕吧,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看,谁愿意回去做一个的?”这时,许多小朋友都举起了小手,看来做蛋糕的积极性真的很高呀!到了第二天,果真有一位小朋友做了一个蛋糕带过来了,并且介绍说:“这是和妈妈、奶奶一起做出来的,是用鞋盒做的。”其他的小朋友看到这么多的蛋糕,都想打开看,我说:“这个蛋糕只是一个盒子,里面没有蛋糕,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还是不要打开吧!”小朋友们听了都觉得很失望,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说:“不能打开怎么给宝宝过生日啊?”立刻又有人接着说:“那就做一个放进去吧!”并且表示他要回去把这个蛋糕做出来。谁知道今天做蛋糕的小朋友事后偷偷的告诉我说,其实里面有蛋糕,只是太小了……呵呵,孩子们的想法可真有趣。
通过这次蛋糕事件,我深深的被孩子们的智慧震撼了,从他们的讨论和行动中,看的出每位孩子对制作蛋糕很感兴趣,而且对角色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能积极的想办法解决,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积极的说出来,并通过讨论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我想,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效果吗?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孩子,学会放手,要多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启发孩子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我想,做到这样,我们的角色游戏才会更丰富,孩子们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思维的锻炼,并从中获得自信与满足。
“赢”的智慧
在幼儿园竞赛性游戏活动中,陈宸总是以“这个游戏没劲”为理由推诿,宁愿在旁边独坐也不愿意参与其中。
有一次我组织孩子们在教室内玩“丢手绢”游戏。当小朋友们相互丢了手绢又一圈一圈追逐时,坐在圆圈上的陈宸兴奋不已,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跺脚,为奔跑的孩子加油呐喊。正当我悄悄关注他投入游戏的状态时,他被丢到了手绢。他二话不说,捡起手绢就跑——无比正常。可惜才离开椅子两步,他就捏着手绢站立在圈外不动了:“我不想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不好玩!”
看着他,我的思绪飞速寻找着引导他再次回归游戏的方法。于是,我先安置好其他孩子继续游戏后,来到陈宸身边,悄悄地问:“你是不是怕做游戏时被别人追上?”“是的,我跑不过别人的。”陈宸边解释边用可怜的眼神望着我。听罢,我拉着他说:“走!老师帮你赢!”他使劲挣脱着:“我不想玩,我肯定跑不过他们。”“怎么会呢?你可以丢给我们班跑得最慢的小朋友啊!你觉得谁是我们班跑得最慢的?”“高智芸没我跑得快!”“哎,要不你去试试!”
陈宸鼓起勇气开始了他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丢手绢游戏,他果然丢给了高智芸,也果然没有被抓住。此时此刻他的脸上写满了赢了以后的欢乐。游戏就这样继续进行着.在短短几分钟里,小朋友们好几次丢给了他,尝到了甜头的他,还是一次次地将手绢丢给了高智芸,结果也同样让人兴奋——他赢了!
此时,我再次停下游戏,引导他思考:除了高智芸意外,还有谁跑得挺慢的?“吴音霏也跑得很慢!”可不是!高智芸每次拿到手绢后总是丢给吴音霏,并且赢得比赛。我再次鼓励陈宸试一试,果然他赢了第二个小朋友!
今天是收获的一天,因为一个不合群的孩子终于真正融人到了我们的集体生活中。在此过程中,他也体会到了赢与输在游戏过程中是可以用智慧解决的。同时也了解到敢于与强者较量也是一种很过瘾的体验,期待在今后的活动中陈宸能够更加积极勇敢地参与每一项活动。
要给每一个孩子理智的爱
有一次下午的户外活动,小朋友都在开心的玩着。可是,文涛自己在一旁坐着,于是我就走到他的身边和他说起话来了。一会儿,我总感到有人在旁边扯我,转头看,原来是孙陈俊。我问:“陈俊,你怎么老扯老师呀?”他说:“老师,我想和你说说话。”听了这句话,我震住了。记得园长告诉过我们:要给孩子理智的爱、全面的爱,做到每天都与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说说话、与每一个孩子有身体接触。我认为我一直很努力的做着,但还是出现了这种情况,心里挺不是滋味。陈俊的这句话不禁让我想到了他平时的一些状况:有时别的小朋友做错了事情老师说了这小朋友后,陈俊也总是重复刚才的错误。现在想来,并不是他不知道这是错误的,而是他想和老师说话。平时班里孩子多,有时总是对特别活泼和特别沉默的孩子的照顾比较多,因而对与孙陈俊这样处在“中间”的孩子的交流就少了许多。这件事情不禁让我思绪万千,也给我提了个醒: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多忙,每天也要与每一个孩子的交流,与每一个孩子拥抱。因为有时老师的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或一个拥抱,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比的温暖,甚会改变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