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从小就爱上看书?
发布时间:2020-12-14 爱上幼儿园说课稿 爱上幼儿园教案 教育孩子笔记我们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也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还知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以尽早让孩子爱上读书,对孩子的学习和认知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这件事吧!
一、让孩子对文字产生兴趣
给孩子制造一个能亲近文字的环境,在房间时原家具、物品上,都贴上写有台灯、桌子、床等名称的卡片,在孩子床前挂上色彩鲜艳的看图识字挂图。开始时,孩子也许不会在意,但时间久了,他会开始主动地想知道墙上贴的是什么。有了主动的求知心理,再教他就很容易了。所以要让小朋友对文字产生兴趣,不能只一味强迫他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让他对文字有兴趣,并使他主动想要知道,激起了他的求知欲望,他就会爱上看书啦。
二、让孩子对书里的故事产生兴趣
父母平时要多看书,孩子的天性在于模仿,他看到你在看书就会学着你的样子,拿起书看起来。首先要和孩子一起看书,给他讲书里面千奇百怪的故事。并且父母可以针对书中某些情节和孩子一起动手表演,逗他笑,让他知道这些好玩的东西都来自于这些书籍。当孩子对书里的内容产生兴趣后,可以给他一些文字少的图画书,对书中画的东西,如一只猫,一条狗,父母可以对其进行讲解和介绍,图文并茂的给孩子讲故事。这样坚持下去,相信不久孩子就会拿起书本看起来啦。
三、让孩子知道你的知识是从书里得到的
在平时父母可以向孩子炫耀你知道而他不知道的东西,然后告诉他你知道的都来自于书本。甚至可以告诉他,想和妈妈一样厉害就要多看书,多看书才能长大。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在脑子里有这么一个概念:书里有很多很多奇妙的事情,有很多不读书的人所不知道的事情,而这么一个观念一旦形成,那么孩子自然就会愿意靠近书籍,愿意从书里多翻阅一些知识。
四、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
书店里环境好,比较安静,首先让孩子要平静的去看书。图书馆里往往有很多人在看书,孩子一看到,就会想到人们都爱看书,书一定是好东西,我也要看,这时候父母就要参与进去帮助孩子进行阅读了。利用人们都在看书这种氛围来感染孩子,他很快就会记住图书馆这么个地方,父母也不要忘了把孩子感兴趣的书买下来在家里帮助他阅读,尤其要对他进行知识拓展。
五、多和孩子进行知识提问
对孩子看过的书里的内容或某些问题进行提问,并且提问他这些知识来自于那些书籍,一定要要求孩子记住书名。多和孩子进行比赛,让孩子感到知识很多自己知道的还不够,他就会主动提出要父母多买书给他看啦
综上只要做到以上这些,相信不久你的孩子就会爱上读书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从小就让孩子“动起来”
想必,有很多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当自己的孩子见到父母洗衣服、洗菜常常会产生一种新奇感,并模仿起来:你包饺子和面,他就伸手楸一块面团玩;你洗衣服,他就在旁边玩肥皂……
孩子这种积极模仿、动脑动手的做法,不少家长不大理解这是孩子的心理需求,认为孩子小,用不着他干这些活;或者嫌他笨手笨脚,添乱,不愿让孩子插手。有时,孩子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地学着干,结果甚至受到父母的训斥。父母的这种做法,大大地挫伤了孩子的自主学习和热爱劳动的积极性。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一举一动都受大脑的支配,而人又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相应的脑细胞得到锻炼,促使人的聪明才智的发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人生两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和动脑是互相促进的。人的思维逻辑越好,双手就更灵巧。
很多父母自己也有这方面的经验,有些事情不明白,记不住,通过自己的摸索、实践,慢慢就弄清楚了,牢牢记住了。幼儿更是这样,因为他们的感知、记忆、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的特征,他们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和直接动手操作,知识和经验不段扩大,认知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研究表明,手脑并用的训练,是发展思维的良好手段,劳动是促进智力发展的实践活动。凡是热爱劳动、双手灵巧的孩子,都在智力上表现得更加聪慧。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智慧在他们手指上。”
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幼儿在1岁多时,要训练他拿匙吃饭;2岁左右要逐步训练脱简单的衣服及鞋袜;4岁左右要学会穿衣服及鞋袜等自我服务,以及洗碗、拖地等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在这过程中要及时表扬鼓励他,在遇到困难是要给予引导帮助,告诉他解决困难的技巧,培养他坚韧不拔的精神,自己的事情再困难也要自己干。父母千万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他。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碰到什么问题,要教孩子学会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其中也包括自制玩具,有些父母无限制地给孩子购买玩具,使孩子觉得一切东西都来的太容易,养成对玩具不珍惜、任意毁坏的坏习惯。父母可与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玩具,这不仅是为了孩子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更重要的使他学会动脑的设计,学会动手制做,开发他们的智力。
怎么样从小教育孩子
1
2~3岁的小朋友正处于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小朋友会以自我为中心,总想自己做很多事情去吸引家长的注意,虽然有时候他们做的不够好,甚至越做越乱,家长都不应该急于否认孩子的成果,都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渴望得到表扬的,希望得到自己最爱的人的肯定,但是要注意,表扬孩子的时候,要表扬他们内在的优点,而且是适当的表扬,也不能完全不分青红皂白,就给予肯定,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要分清场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如果把错的说成对的,那就是对孩子的溺爱
2
幼儿时期的孩子总会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还很陌生,并不完全了解哪些东西危险,哪些东西安全,所以在家长的带领下,要全面的保护好孩子的安全,但是也不是不让他们受到一点的伤害,摔了跤可以让他们自己爬起来,并不是多大一回事,只有体会到了疼痛,下次走路才会更小心,孩子间疯玩打架,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只有自己的孩子感觉到了疼痛,他才知道不应该去打别的小朋友,别的小朋友也会痛的,这些都需要家长轻言的提醒,孩子们下次才会做的更好
3
如果孩子经常想买什么东西,家长也不能随时都满足,长期满足他们的欲望,以后他们就会养成习惯,他们就会想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爸爸妈妈就会给我买,他们也会大量增加想买的东西的欲望,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影响的,比如说某一次你因为什么事情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或者当你发现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这时候你想要拒绝,也许就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会大吵大闹,这时你可以选择不理睬他们的态度,让他们自己哭一会,等他们冷静下来了,再好好的给他们讲道理,平时也可以用鼓励和奖惩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的要求
4
每个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要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当然从小也可以给他们灌输善良和爱心,让他们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很多小朋友不用可以给他们讲,他们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也会主动迎上去的,这就是孩子们善良天真的本性
5
抽空多陪陪孩子,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自己最爱的人的陪伴,没事多带他们出去玩耍,结交新的小朋友,这样孩子的性格才不会特别孤僻,毕竟孩子们渴望的都是有一个温暖的家和有爱自己的家人,这样孩子们的身心才会健康
6
如果家里玩耍的孩子很调皮,说重话批评和给他讲道理是没什么效果的,因为小朋友最讨厌的就是别人给他们讲道理,何况这会是他们很浮躁的时候,家长应该从侧面教育,比如说讲个故事,或者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自己这样做的后果
7
从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说自己拿出来玩的玩具,最后自己收拾,每天起来自己穿衣服,培养基本的礼节,见到熟人打招呼问好,去别人家里做客,没有经过主人的允许下不乱拿主人的东西,虽然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但是这些基本的礼节还是应该教会的
孩子就这样爱上了幼儿园
孩子就这样爱上了幼儿园这个学期,开学第一天,儿子还是哭唧唧的不太愿意去幼儿园,到前几个星期,我发现他竟然要求我晚点去接他,说他没玩够呢.我真是没想到啊,这个学期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爱上了幼儿园.
首先,老师绝对第一重要的.上个学期,儿子也总说老师爱打人,因为他不午睡,老师还曾让他睡在光光的桌子上,回来告诉我他的后脑勺咯的疼,还罚站门后边,其它孩子都睡觉,他站门边.还被捏过鼻子,拧过耳朵.因为儿子反应一般,我们都没太当回事,谁让他太调皮捣蛋呢.当然和老师,园长我沟通的比较多,园长也比较紧张,有时听到我儿子在班里大叫,她都要上去看一下,是不是老师打他了,呵呵.这个学期,换了两个老师,都比较温柔的那种,开学我主动去沟通过两次,感觉老师不错,对孩子也没那么严厉.
第二,作业问题.如果不逼迫孩子写作业,孩子可能每天都非常开心.哪个家长都想让孩子养成写作业的好习惯,于是上幼儿园就开始了,老师顺应很多家长要求,布置作业,回家家长开始陪着写,孩子不会的,家长教啊教.这能养成自主写作业的习惯么?有些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但对于写作业,我觉得并不是,我一般要求儿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对于四五岁的孩子,什么量词,形容词都出来了,他不知道,我陪着写,就相当于我写了.对他有什么意义呢.给孩子造成这样的印象:以后有妈妈在旁边陪,我才会写作业.孩子自己的事变成家长的事了.这个学期,从第一个月我在联系手册上表明不要写太多作业后,基本都不用写作业了.不写作业后,每天回来,孩子都很轻松.当然,基本每天还是要亲子阅读的,这几天给他读书的时候,他主动会认几个字,很开心.偶尔让我教他写字,孩子主动要求,这绝对是好现象了.
第三,让孩子找到兴趣,兴趣班是不错的选择.一开学,老师就开始动员孩子们报兴趣班了,也可能这个学期大了一些,这个学期竟然喜欢上了武术班,男孩的突然觉醒的感觉,他一下子找到了自信,对他的武术老师也是佩服的很.儿子开始经常说学武术是强身健体的,不是打架的,我觉得也很不错.每周两次的武术课,他都非常兴奋.兴趣班,我可从来不是想让他学出个什么名堂,只要孩子真感兴趣,有个爱好,找到自信也是不错的.
基本这三点,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就不难啦.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
从一开始就对孩子强调: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更多知识,将来才可以自由选择你的专业、职业、生活模式。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积累知识不是最重要,独立思考,掌握学习方法才重要。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所谓人的能力有6大、7大、11大,各种分类,你不可能件件都厉害,但必然有你喜欢和擅长的1、2、3种,你可以充分利用你具备的能力,去发展其他能力,就是有差的方面,也不要紧,别人也有。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自信不是靠别人给的,谁都不可能无缘无故喜欢你,你希望成为一个有能力受人尊敬、受人喜爱的人,就要自己去争取: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要靠学习、锻炼,而与人相处的能力,也需要学习、锻炼。
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知道: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所有事情别人只能帮助他,不能替代他。
——要是每个孩子真的能理解上述这些老生常谈的事,我看世界就美好得多了,家长的烦恼就少多了。
让孩子从小心灵充满爱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但社会不会因此就减轻他们的责任,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从小培养他们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心,爱心和感恩之心。
从小培养责任感
孩子的爸爸经常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只剩下我和孩子俩。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和孩子谈“爸爸不在身边我俩要相互体贴照顾,各自完成好自己的事,让爸爸在外面放心工作。”她点着小脑袋同意。我让她操心负责自己的事情:如自己听铃声起床,自己穿衣服,晚上自己的内衣、袜子自己洗。另外,分少部分家务让他做,如吃饭时她负责摆桌子,拿碗筷,吃完饭负责收拾、刷洗碗筷等,我适时地表扬鼓励。很快,她自己都能认真做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适量增加家务劳动的内容:择菜、收拾房间,帮妈妈一起招待客人等。慢慢地,她就觉得做好这些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爱心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他们班里有一名同学家庭条件不好,在孩子的言谈中,我听到班里很多孩子欺负他,歧视他。怎样帮助这个孩子?也是帮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成长。我和班主任联系,老师说物质上的给予也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这个孩子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和他玩,那么就从您的孩子开始吧。我和孩子一谈,她很愿意配合老师、家长,就主动和那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做作业并相互交换手工礼物。慢慢的,更多的同学加入和那个男生一起玩,老师适时鼓励,再没有同学欺负那个男生。孩子们在和谐、有爱心的班集体中生活学习。
让孩子学会感恩
教育孩子对社会、对环境、对周围的人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路上看到清洁工,我和孩子说:每天你还在美美的睡觉,他们4点钟已上班,才使我们能在清洁的有秩序的环境中生活,对他们要感恩;花草树木不要攀折,它愉悦着我们的心情,要感恩。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对孩子说,每天都有很多人为我们服务,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并用行动回馈社会。
点评:家长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入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让孩子懂得:认真做好自己每一件事情是他的责任,关心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用爱心回报他人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