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不爱写作业,竟因家长常说这几句话!

发布时间:2020-12-19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写教案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你张口闭口就是“作业写完了吗?”你可知道孩子结束了一天繁重的课业后,最想听的话其实是:“孩子,你今天过的开心吗?”

孩子写作业时,这些话家长千万别说!

“快点写,别磨蹭”

这恐怕是家长最爱对孩子说的一句话了吧。只要孩子开始做作业了,家长们就开始警觉起来,但凡发现孩子有一点分神,就会马上督促到:“快点写,别磨蹭。”也许孩子停下笔只是在思考,亦或是他写累了,想休息一下而已,而家长若是因此而催促,反倒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一点也不疼爱我,就只知道关心我的成绩,我都这么累了,休息一下都不可以。”

更有甚者,有些家长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督促孩子写作业,这样更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觉得“你们怎么能看,我就不能看,太不公平了。”因此,当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长最好坐在旁边看书,既给孩子营造了学习的氛围,还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怎么还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

这句话的背后似乎有一种抱怨的口气,家长好像在告诉孩子:“我什么都不能干,全都是因为你。”其实你大可以去干自己的事,只要走之前告诉孩子一声:“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自己拿捏好分寸。如果你9点前没写完那也不要写了哦,明天到了学校再跟老师解释吧。”

你放心,在写作业这件事上,老师的威力可是要大过家长的哦。孩子因为怕挨老师的批评,肯定会尽全力完成作业的。而且,通过这样的引导,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去承担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你就不能好好写?”

孩子作业写的潦草,很可能是一开始就没有养成一个好习惯。家长一生气就可能撕掉孩子的作业本,这在孩子看来却很茫然,自己没做错什么啊,自己已经在很认真的做作业了啊。所以,家长从小就应该给孩子立下规矩:写的潦草的,必须要重写,因为老师会看不清楚。当孩子作业写的有进步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有信心继续工整的写下去。

“就知道看电视,赶紧去写作业。”

家长在说这句话的同时,一般都会伴随着怒气冲冲关掉电视机的动作。孩子面对这么粗暴的行为,心里通常会有些反感,“不就是看会电视嘛,至于吗?”其实家长真没必要因为孩子看电视就对孩子大发脾气,你完全可以平静又严肃的告诉孩子:“你再不写作业的话有可能就写不完了哦,小心明天被老师批哦。再看10分钟好不好?”一般这种情况下,孩子觉得10分钟已经很满足了。而时间一到,他们就会自己主动离开电视机,认真去做作业了。

不要再问孩子“作业写完了吗”

试想一下,你工作累了一天,回到家还被老公催:“你饭做好了没?怎么还不去做饭?”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同样的,孩子也在学校里辛苦学习了一天,回到家也想先歇一歇,感受一下来自爸妈的爱的温暖。

一句“你作业写完了吗”,相当于给孩子泼了盆凉水啊。“一天到晚就知道聊作业,到底作业是你们的孩子,还是我是啊?!”于是就会在孩子心里形成“妈妈更爱我的成绩”的假象。于是,失去了父母之爱的孩子,就会变得叛逆、顶嘴、厌学等。

爱不是要求,爱是理解和关心。当父母给孩子的爱足够时,孩子自然会对自己产生一些要求来回馈给父母。孩子其实没我们想的那么复杂,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怕的只是爸爸妈妈不爱他们了。

所以,当孩子有不爱做作业的表现时,请家长先反省一下自己,对孩子的爱是否出了问题!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家长“不会听话”


“当他是学龄前儿童时这样做,当他十几岁后,还会愿意和你谈话。你会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

让父母与孩子保持密切关系的一项最重要的技巧是倾听,而不是教育、建议或提供解决方案。

这些东西不仅孩子不需要,还会阻碍他们形成自己的想法。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你聚精会神的倾听。

有时,你需要倾听他的语言;

有时,你需要观察他行为传递的信息。

优秀的倾听者需要倾听弦外之音。

要想孩子“听话”,首先家长要——“学会倾听”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倾听者,只需培养优良习惯。但是,与所有习惯一样,倾听习惯需要实践。那么,如何培养倾听习惯呢?

1.记住闭上你的嘴

“倾听”的字母还可以组合为“安静”,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2.当你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专心

面对孩子,你是否随口应付、被迫答复、被动反应?如果是,按下你内心的暂停键。(是的,有时,你的确需要按下这个暂停键。这一过程仅需3秒钟时间。)停止工作,深呼吸,然后合上你的笔记本。看着孩子的眼睛,专心倾听。

3.注意孩子开始讲话的方式,然后做出回应

你必须具有很强的自律精神,才能迫使你将注意力从手头工作转移到孩子的问题上。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孩子可以据此判断,在他需要你的时候,是否可以信赖你。孩子主动发起的讲话比你的询问重要得多,例如,你可以借机了解今天学校发生的事情。

4.如果你现在不能听他讲话,应该这样答复他

“我听到你对这事感到愤怒,我希望我们能够认真讨论。不过,现在我需要安排大家去上学,所以暂时还不能和你讨论。我们可不可以定一个时间,就在今天晚饭后讨论怎么样?”然后,一定不要忘记你的许诺。按时和他讨论。这样,你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5.要全神贯注

现在是你倾听孩子讲话的时间。工作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孩子能够感受到你是否在真正倾听。他可能不会流露出来,但是当你假装倾听,实际心不在焉时,他的自信心会受到伤害。

6.为了开启对话,要积极确认并反映他的感受,不要进行判断或给出建议

“你对弟弟非常生气”和“你似乎担心今天的野外旅行”,这些都是开启对话的方法;“你必须努力和弟弟相处”和“不要过分担心野外旅行,你必须去”,这些都会结束对话。

7.提出非判断性问题,鼓励孩子给予真实答复

“今天午饭时你和谁坐在一起?”或者“拼写测验怎么样?”比“今天上学怎么样?”要引出更多谈话内容。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常常让孩子处于戒备状态:“你为什么穿那个?”与“对于今天的野外旅行,你认为大多数孩子会穿什么衣服?”相比,后者效果要好得多。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你聚精会神地倾听。

8.不要急于提出方案或建议

这意味着,你必须控制自己对问题的忧虑。你的孩子需要一个宣泄的机会,否则他无法更好地思考。然后,他还需要一个思考解决方案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培养自信和能力。

9.确保话题的安全性

如果内心忧虑,人们是无法认真倾听的。如果他们感到不安全,他们通常会退缩或攻击,大脑的思维功能则会随之关闭。如果你看到孩子表现出愤怒、恐惧或悲伤的情绪,要及时与他重新建立联系。告诉他,同时也告诉你自己,你非常爱他,你有责任找到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解决办法。

10.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感到对话的安全性

不要过于掺入个人色彩。首先,深呼吸一下。如果你感到负有责任(“我原本可以阻止这件事!”)或者恐惧(“我不敢相信这种事发生在我孩子身上!”),你要努力镇定下来,将你的感受放在一边。现在不是分析你的时候,内心忧虑于事无补。事实上,无论你的孩子在讲什么,你都可以稍后再处理自己的感受。提醒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处理好这些棘手的感受。当他心情稳定之后,帮助他制定正确的行动计划。

如何让孩子听我讲话?

父母们提出的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是,“我如何才能让孩子听我讲话?”孩子的头脑中有很多想法,从午饭时和谁坐在一起到足球选拔赛,再到最新的计算机游戏。在他们的名单上,父母的座次相当靠后,让我们颇为尴尬。即使蹒跚学步的孩子,关心的事情也与我们不同。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洗澡!

当然,向我提出这一问题的父母们并未真正思考倾听话题。他们希望弄明白的是,如何让孩子照他们说的话去做。那么,秘诀是什么?先建立联系,再试图纠正。下面,我们详细讲述一下具体做法:

●在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之前,不要开始讲话

主动与孩子接近,轻轻触摸他。看着他的眼睛,直到他抬起头来。然后,开始讲话。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你不能这样做,务必确保吸引他的注意。例如,当你正在开车时,可以这样说:“我能告诉你点儿事情吗?”

●不要重复讲过的话

如果你已经问过一遍,孩子没有做出回答,不要简单地重复。你没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此时,你应该重新返回第一步。

●言简意赅

大多数父母讲话太多,弱化了要传递的信息,失去了孩子的注意力。当你向孩子作指导时,要尽量言简意赅。

●从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

如果你正忙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的配偶命令你停下来做另外一件对你不重要的事情,你会有何感受?你是否会不予理睬?但是,如果你赞同他的观点,效果就会大为不同:“我知道,现在很难停下来,亲爱的。但是,我需要你……”

●寻求合作

没有人喜欢听他人颐指气使地下达命令。所以,要语气温和,给出选择。“现在该洗澡了。你是想现在去,还是过5分钟去?好的,说定了,5分钟,好吗?我们拉钩。”

●要安慰,不要责备

当我们情绪波动时,孩子就会关注我们的情感,忽视我们传递的信息。如果你的目的是让大家都上车,不要浪费时间思考你第一次要求时他们为什么不听你的话。这样做,只能让大家心情更加糟糕,包括你在内。你该深呼吸一下,帮助孩子准备上车。上车之后,你可以让他们帮你想办法如何准时走出家门。

●设定例行活动

例行活动越多,你作为操练官的可能性就越低。如果孩子在做日常活动时你为他们拍了照片,并将它们张贴在一面小小的招贴画上,经过一段时间,他会对这些事情担负起责任来。你的职责仅限于提出问题:“离开家之前,你还要做什么?我们来检查一下。”

●做专心倾听的榜样

如果孩子向你讲述白天发生的事情时,你的眼睛却在盯着自己的电话,你这是在告诉他如何处理家庭交流。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听你讲话,就要放下手头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这只需几分钟时间。

当他是学龄前儿童时这样做,当他十几岁后,还会愿意和你谈话。你会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编者说】

1、只有我们先学会了“听话”,孩子才有可能变的“听话”;只有当我们开始从“上帝”的宝座上走下来的时候,放弃了命令、安排,才有可能与孩子更好的建立起连接,而只有先建立了连接,才能有更好的沟通与合作

试想一下,一个对你既不理解、又不尊重,完全无视你内心感觉的人,你还愿意与他沟通、合作么?你心中不会对他的命令与安排产生敌意与抵触么?甚至在对方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心里都在小声嘀咕着诅咒他……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童年,或许就会有一两件记忆深刻的事情令你难忘,虽然那时的你还小,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愤怒与不满

同理,如果你能想通自己的感受,那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孩子的感觉了。并不是孩子不想“听话”,而是被家长的行为推到了那个“不听话”的位置上了

请永远记得:孩子是一个有自主意识、思想的,独立的人

2、很多时候我们情绪失控,不能保持平静的状态面对孩子的问题,是因为自己的大脑自行运转机制所致。惯性思维会使得我们忽略了眼前这件事并没有多么严重、糟糕,而是联想起以前一系列孩子令你不满意的事情,甚至预想出可怕的未来,这些联想叠加在一起,就会使你变的焦躁不安,愤怒指数直线飙升!进而失控爆发

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记得时刻提醒自己,别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你要做的只是处理眼前这件事,而不是制造激化矛盾或是发泄自己的情绪

3、聊起孩子不听话的问题,我听过太多父母的头疼抱怨,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和孩子很好的沟通、合作呢?除了今天文中讲到的尊重、倾听,还涉及到家长的说话语气及方式,是父母一定要了解的!奶爸就介绍给你看两篇专门讲语气与方式的文章

孩子不写作业不听话的原因是什么


家长的教育方式要讲究技巧,让孩子做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沟通方式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有的说话方式孩子能接受,有的会让孩子犹豫不决,有的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关键就看家长的说话水平了。

孩子最不喜欢的沟通方式:

1、唠叨式

“你怎么还不写作业?”“别看电视了,快写作业!”“作业写完了吗?”,慢慢的,一听到家长唠叨,孩子就烦。

2、数落式

孩子总是不停的被语言轰炸:“怎么这么不听话”“又弄了一地的玩具”“你就知道给我找麻烦!”。

3、打骂式

打骂孩子的家长虽然少数,但是这样的后果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极大影响。

4、许诺式

许诺孩子学会什么就奖励什么,这样谈条件许诺的方式,会让孩子做任何事都要讲条件。

良好的沟通要从家长做起,这几方面千万要注意:

和孩子交流时,先尝试接纳孩子此时的情绪,再把要说的说出来。

比如孩子成绩不好时,不要责骂,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

“爸爸知道你很想考好”“你下次一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说话,孩子才会分析自己没考好的原因。

孩子出现问题时,多倾听。问题孩子往往出现在问题家庭。

孩子和家长一样,都喜欢和愿意聆听的人做朋友,家长愿意听,孩子才愿意说。

聆听是沟通的前提,尊重的体现,是对孩子的理解和信任。

善于倾听,习惯倾听做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才会愿意把心里话告诉家长,有什么憋在心里的问题才会向家长倾诉。

常常受到表扬与夸奖的孩子,自信心和适应能力会比较强。

长期得不到正面评价的孩子,情感缺失,挫折感强,长而久之,会形成一些自卑、脱离社会、无人际交往的人格缺陷。

家长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想让孩子听话,从“把自己的话变好听”做起吧!

请家长学会对孩子说这六句话!


请家长学会说这六句话,这是孩子们最需要的爱!

第一句:“孩子,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我永远爱你!”(安全感)

第二句:“你是独一无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价值感)

第三句:“也许你是对的,我只是建议,决定权在你。”(尊严与自我负责)

第四句:“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需要,我会和你一起面对,尽我的力量陪伴你。”(自信与支持)

第五句:“你无论做得怎么样,表现如何,你是我亲爱的孩子,我依然爱你。”(接纳与鼓励)

第六句:“我喜欢你这种行为,不喜欢你那种行为。这不表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但一切都必须自己体验并承担。”(个人化与自我负责)

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向流动,每粒种子按照原本的样子成长,每个孩子生来就是圆满具足,如其所是,让我们带着对生命无比的信任和祝,轻轻的对孩子们说些滋养心灵的语言吧!

孩子不爱学习可能是因为家长


如果我们家长自己认为学习是痛苦的,你会把这种痛苦的感觉自动传给孩子;如果你要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你也会把这种快乐的感觉自动传给孩子。

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就停止自我成长,这也是多年养成的积习。一个习惯就是你真实感觉: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每到学习的时候,一往大脑里进,你马上就感觉到痛苦。一旦你有这种痛苦的感觉,你就会给孩子传递过去。这本书会告诉你,让你体会到学习并没有想的那么痛苦。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你学习认为很痛苦,那是因为你的老师太差,你周围的环境太恶劣了。我们设想:假如我来教大家小学中学课程,学习就是太快乐的一件事情,太简单的一件事情。学习有什么难的呢?孩子其实是不了解这个事情的。由于愚蠢的老师和愚蠢的家长把感觉传递给孩子。做老师的感受会特别深。每次我讲课,大家都不乐,所以我会不敢讲,感到很痛苦。

农村长大的我不懂考大学难度到底多大。当时,我们从来没见过大学生啥样。毛主席逝世的那天,1976年9月9日,从师范学校分配来一个大学生。这是我们那个小学校的一件天大的事。那天,我们全体小学生帮他用小推车推行李。三年制毕业的大学生,学中文的,到我们厂子去教书,开天辟地第一个大学生。我就一边推着车,一边瞅老师,从下边瞅到上边,从左边瞅到右边。看这个老师到底比我们多点啥?那种感觉:老师怎么和我们正常人差不多呢!

1977年恢复高考,190分就上大学。我们整个农场的人考试,其中有一个粮站的北京知识青年,他考了170多分,没上了大学。据说数学考了60分。当时,走道的姿势都变了。那是考大学,能考60分?人们说就那么难!这就是人们观念的传递。

1978年时,我们老师和我一起考大学。当时,报名费三块钱,我就去了。我是初中毕业,当时也没想考大学,也没有什么包袱。结果,我的数学得了70分。初中课程我学完了,考大学的题我就能打70分?结果,我信心大增。原来没有人们说的那么难!

然后,我就上了县一中。1980年,老师和我们一起考大学。我是考了400分,我的老师考了200分,中专都没考上。和我一起的,并且是教过我的老师。当时,我就觉得:在人们看来,考大学那就太难了,学习简直太难了。

记得,有一次,课堂上老师就这么讲:“三角函数不好学,同学们要注意噢!”老师给你的感觉暗示就是:三角函数太不好学了,这东西太不好学了。我的一位高中几何老师,从师大毕业,到我们学校教学。在解析几何课前,他发表讲话:“那个解析几何,大家要注意,大家要好好学习!要到讲解析几何的时候了,高中学生,十个有三个学不会。有三个学好就不错了。”当时,我想:解析几何真的那么难学吗?开学了,数理化书一出来,8册书我全买了。解析几何书360多页,从第一道题我一直做到最后一道题。最后,做到解析几何的题,我成了比老师还厉害的学生了。所有高中解析几何题,我没有不会的。我就不信,它能难到哪?不就那么几条线:抛物线、双曲线、椭圆、圆、直线,就那么几条线,然后,用这几个方程导出,有什么难的?老师觉得难,难死了!他一说难,在学生那里是要翻倍的。大家想:我教你们,我要说难,你们会怎么想?人的智力不是这么开发的。老师觉得难,家长觉得难,孩子自然就觉得难。这种观念的传递在不自觉中进行着,深深影响着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各位家长,在生活中的每一天,你有多少这样的心理暗示在误导着孩子?

一个家长曾和我说:“现在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课业多重啊!”我说:“我想知道你孩子的课业到底有多重?”家长们可曾想过,你说课业重时,会给孩子的心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孩子怎么说的:“这不得累死我吗?这么大的小孩能学这么多吗?”我想问你:“你的孩子到底学多少是重的?学多少是轻的?”

“拿15斤的东西是重的?还是拿20斤的东西是重的?多少是重的?多少是轻的?”有的家长说:“那你就看他是怎么拿法?他要是觉得这个东西很重,他就觉得重,可能拿不了。”还有的家长说:“一个是分谁拿;一个是分怎么拿。”对了。拿10斤的东西重吗?假如说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子拿10斤的东西是不是太重了?这是分谁拿;再一个分怎么拿。孩子的课业到底重不重,没重到你虚构的那个程度。正是你的这种态度,让他感到重。

你这么说:“课业太难了。”孩子就会本能地感觉到难。感到了难,孩子的学习可就太难了,麻烦就太大了。实际上,他的困难完全是你给造成的。你告诉他,这东西太难了,太重了。他就是难的了,重的了。一个人的潜力几乎是无限的。如果一个人怀着一种非常轻松的心态去学习,学习这件事太简单了。真正有多少课业?设想一下,中学课程,如果学习得法的话,整个初中到高中课程,一共六年课程,有三年足够把它学下来。孩子的求学道路并不是错的,可他的方法可能是错的。整个中学的课程,哪有那么重?我们把这个观念传递了,这样使得孩子觉得重了。

相关推荐

  •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家长“不会听话” “当他是学龄前儿童时这样做,当他十几岁后,还会愿意和你谈话。你会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 让父母与孩子保持密切关系的一项最重要的技巧是倾听,而不是教育、建议或提供...
    2021-01-25 阅读全文
  • 孩子不写作业不听话的原因是什么 家长的教育方式要讲究技巧,让孩子做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沟通方式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有的说话方式孩子能接受,有的会让孩子犹豫不决,有的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关键就看家长的说话水平了。 孩子最不喜欢的沟通方...
    2021-05-17 阅读全文
  • 孩子一岁多不爱说话,家长着急 导读:孩子一岁多了,还不说话,看着别家的孩子什么都会说了,家长心里不是滋味。 我的儿子1岁3个月,会说“妈妈”“爸爸”“拿拿”“娃娃”“奶奶”“马马”“蛋蛋”,但教他别的他就不学了。怎样才能让他学说话...
    2021-10-07 阅读全文
  • 请家长学会对孩子说这六句话! 请家长学会说这六句话,这是孩子们最需要的爱! 第一句:“孩子,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我永远爱你!”(安全感) 第二句:“你是独一无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价值感) 第三句:“也许你是对...
    2021-01-12 阅读全文
  •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教你这几招 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帮助他们区分是非和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将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中成为负责任、诚实、友善和尊重他人的个体。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教你这几招”,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11-07 阅读全文

“当他是学龄前儿童时这样做,当他十几岁后,还会愿意和你谈话。你会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 让父母与孩子保持密切关系的一项最重要的技巧是倾听,而不是教育、建议或提供...

2021-01-25 阅读全文

家长的教育方式要讲究技巧,让孩子做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沟通方式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有的说话方式孩子能接受,有的会让孩子犹豫不决,有的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关键就看家长的说话水平了。 孩子最不喜欢的沟通方...

2021-05-17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一岁多了,还不说话,看着别家的孩子什么都会说了,家长心里不是滋味。 我的儿子1岁3个月,会说“妈妈”“爸爸”“拿拿”“娃娃”“奶奶”“马马”“蛋蛋”,但教他别的他就不学了。怎样才能让他学说话...

2021-10-07 阅读全文

请家长学会说这六句话,这是孩子们最需要的爱! 第一句:“孩子,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我永远爱你!”(安全感) 第二句:“你是独一无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价值感) 第三句:“也许你是对...

2021-01-12 阅读全文

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帮助他们区分是非和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将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中成为负责任、诚实、友善和尊重他人的个体。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教你这几招”,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11-0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