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让孩子学会摔倒

发布时间:2021-01-12 教育孩子笔记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孔融让梨说课稿

小游戏,我喜欢

在幼儿园里,除了正常的教育活动外,还有许多缝隙时间,如:餐前、餐后、活动前、活动后、起床后、喝水后等等。在这些缝隙的时间里,我总喜欢和孩子们玩一些动手动口的游戏,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又保持了双手的卫生,更避免了孩子们相互打闹的现象。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无论何时都要让孩子们有事可做,让每一件小事都变成对孩子的一种培养,一种锻炼,大大减少了幼儿因无所事事而出现的不良生活行为。孩子们对这种小游戏都乐此不疲。这样,既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又锻炼了孩子们手指的灵活性,开发了大脑。

让孩子学会摔倒

今天户外活动时,我们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孩子们跑来跑去别提多高兴了。突然“砰”地一声,原来是李树祥小朋友摔倒了,只见他整个身体趴在地上。我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只见他的头上起了一个大包,嘴角也破了一点皮。

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课题。于是,结合李树祥事件,以“保护自己”为题展开活动。

首先,我让孩子们观看跆拳道、摔跤及武术运动,也就是要让孩子们先学会被摔、学会保护自己。

其次,学习自我保护的简单方法,尤其要注意避免头、关节等重要部位受伤。

在一日活动中,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应是孩子们在人生路上的重要一课。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思祺摔倒以后


今天,思祺不小心摔倒了。没想到,天祺等几个小朋友却哈哈大笑着跑过去压在思祺身上。旁边的孩子见状也纷纷效仿。我赶忙走过去,把压在最下面的思祺扶起来。本想向天祺等压在别人身上的小朋友发火,可又想,对于小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这样做只是觉得好玩,并不了解被压的孩子的感受,因而也不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如果我简单地批评几句效果未必好。我思考解决的对策嘴里什么也没说。

下午,我答应孩子们给他们讲故事,把在报纸上看到的“小猫救人”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一只小猫和老奶奶相依为命,一次,老奶奶在火上煮了饭后睡着了,饭烧干了就着起火来,小猫想尽办法救老奶奶,不停抓门以求得邻居的帮助……后来邻居们把门打开救出老奶奶,却发现小猫已经累得躺在地上了,爪子上血迹斑斑。听了故事后,许多孩子都哭了。我问孩子们:“你喜欢故事中的这只小猫吗,为什么?”

“小猫为了救老奶奶,自己都累坏了”

“小猫为了让邻居救老奶奶,爪子都流血了。”

“老奶奶遇到危险了,连小猫都帮助她。”

孩子们的回答表明他们听懂了故事,并被深深触动。我首先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接着,我请孩子们再听一个发生在班里的故事。我把上午发生在思祺身上的事讲了一遍,当然隐去了幼儿的姓名,并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你摔倒有什么感觉,别人再压到你身上有什么感觉。

“压在下面的小朋友该喘不上来气了。”

“把她压在底下多难受呀。”

“小朋友那么重,该把下面的小朋友压死了,就找不着爸爸妈妈了。”

孩子们稚气的话语中道理讲得很明白。我又问:“要是你,你会怎么办?”

“把她扶起来。”

“给她掸掸土。”

“我们要像小花猫似的帮助有困难的人。”

……

思祺说:“我今天摔倒了手都疼了。”孩子们讨论得更热烈了,我看到,在此过程中天祺一句话也没说,但脸上的表情分明写着自己的难过和悔意。

孩子们是否明白了该怎样做了呢,我注意对此后孩子们的活动进行观察。

一天晚上放学发衣服时,思祺的衣服掉地上了,大宝发现了,赶紧帮助捡了起来这在以前是不太可能的,有的幼儿还可能会满不在乎地上去踩一脚,我赶紧表扬他爱帮助小朋友的行为就像那只小猫,大宝听了挺高兴。孩子们也纷纷表示自己也会帮助小朋友。果然,有了老师经常不断的强化,孩子们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新来的海姿想妈妈了,美美掏出自己的新手捐给海姿擦眼泪;宏毅的鞋穿不上,天祺默默地蹲下使劲地帮他穿鞋……孩子们开始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同情和关爱身边的朋友了,他们说:“我们要向小猫学习。”

可见,在小托班,当教师发现孩子们存在行为问题时,在不能让幼儿亲身体验行为结果的情况下,通过故事、讨论及不断的鼓励强化幼儿良好行为等方式唤起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还是比较有效的。

让孩子学会谦让


星期三下午的早点是吃橙子。在孩子们吃水果的过程中,我偶尔会有意无意地渗透一些相互“谦让”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先拿的总拣小的。但是,也出现了这样两个问题:洗手快的孩子总是先来拿水果,而这些幼儿的胃口一般较好。相反,后来的幼儿常是一些动作较慢、胃口也不是很好的幼儿。由于前面的幼儿谦让,拿了小的,留下大的给这些胃口不佳、动作又慢的幼儿吃,结果他们吃得更慢甚至吃得苦恼。

今天吃橙子时,我征求孩子们的意见:“不太喜欢吃橙子的小朋友可以拿小一点的橙子,把大的橙子让给喜欢吃的小朋友,你们同意吗?”,幼儿一致同意,尤其是那些吃得慢的幼儿,更是如释重负。在幼儿拿水果时,我留心观察,发现他们充分理解了我的意思,而且配合默契。那些喜欢吃橙子、吃起来也快的小朋友在拿橙子时,也并不是专挑特别大的拿。今天的橙子幼儿吃的又快又香甜。

可见,我们的教育活动只有根据实际,并且抓住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每一个时机,讲究方式方法,才会有好的效果。

摔倒后的爱心教育


随着老师的一声休息,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往外奔。

透过玻璃窗子,我发现小朋友都在看什么?我刚想出去,洪君高兴的走进来:“老师,快看哪!明明摔倒了。

”我紧走了几步,这时明明已经爬起,他咧着嘴,看上去这一摔挺痛得。

我连忙检查他是否受伤;围观的小朋友没有一人去扶他,去问候他一声。

这些孩子,怎么这样没有爱心?我心里思索着,决定趁此机会开个讨论会。

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明明摔倒了,我该怎么办?小朋友好奇的问:“老师,你写的什么字?”我读给他们听,他们歪着脑袋,眨着眼睛,我亲切的叫他们围坐在我的身边,就明明摔倒了,你们怎么想的说一说。

洪君说:“他的嘴都歪了,样子真好笑。

”名一则说:“我想拉他,他自己起来了。

”继杰却说:“活该,谁让他不听老师的话乱跑。

”还有几个小朋友说:“我们光顾笑了,忘了拉他了。

”听着孩子们天真的话语,我没有肯定谁对谁错,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小黄鸭和小青蛙》。

重点讲述了小青蛙受伤了,小黄鸭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小朋友仰着小脸,静静听着,不用太多的解释,他们能明白故事的道理。

反应最快语言表达强的梦婷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们要学习小黄鸭去关心帮助别人;刚才,明明摔倒了,我们应该扶他起来,帮他拍掉身上的土。

”听了梦婷的一番话,我没说什么,掌声代表了一切。

虽然是一件小事,做老师的,只要稍加点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生活中,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比空口说教更有哲理性,且幼儿容易接受。

让孩子学会“感激”


今天是维维的生日,她妈妈带来了大蛋糕,让维维在幼儿园过生日。当我打开蛋糕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我先请小朋友为她唱生日快乐歌,然后再请每个小朋友对维维说一句祝福的话,维维有礼貌地一一表示感谢。接着,我们点蜡烛、吹蜡烛,分蛋糕、吃蛋糕。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样子,我问:“过生日开心吗?”孩子们的答案是一致的—开心”。“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生日呢?”炳炳说:“我出生的日子就叫生日。”我问:“那么是谁把你们生出来的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妈妈!”有的小朋友接着说:“宝宝在出生前住在妈妈肚子里,宝宝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也越来越大。”“妈妈肚子大,做事情不方便,肚子大了会很累的。”我说:“小宝宝越长越大,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不下了,妈妈就要把他生下来。妈妈生宝宝的时候,肚子会一阵一阵地疼,疼得直冒汗。妈妈千辛万苦把宝宝生下来,自己累得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体力。”接着,我又问:“小宝宝靠吃什么长大的?”这时琪淇说:“吃妈妈的奶。”“对呀,妈妈每天都要喂小宝宝奶吃,夜里也要起来喂,妈妈辛苦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辛苦。”“宝宝吃了奶一天天长大,慢慢地会抬头、翻身了,会坐了,会站了,会走路了,要上幼儿园了……妈妈要照顾宝宝,还要工作,真的很辛苦,但妈妈觉得很幸福,非常愿意照顾我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呀?”欣欣小朋友说:“因为妈妈爱我们。”我说:“对,一个人只要有了爱,就愿意为对方做很多事,付出很多。”

接着,孩子们想出了许多爱妈妈的方法。如:我要让妈妈开心!我要给妈妈买礼物;我要帮妈妈做家务等等。

让孩子心存感激,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正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抓住过生日的契机,让孩子们学会感谢吧!我想,只有当孩子们能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时,他们才能真正做出爱父母的举动来。

让孩子学会独立


大班很多孩子现在都很自立,大多数都能自己穿衣、吃饭,但班里还是有很多孩子家长还是太溺爱、娇惯孩子。

这就使有些幼儿对家长、对老师很依赖,不愿动手去做,只想依靠别人。

韩啸就是一个特别娇惯的孩子。

记得韩啸的奶奶和我说过:“韩啸在家的时候,衣服都是爸爸给穿,吃饭等都是爸爸给喂”可是,在幼儿园里,孩子那么多,老师有时照顾不过来,像韩啸这种情况,如果在学校也和在家一样,老师就会忙不过来,那岂不是“天下大乱”,再说,如果真那样也会感冒的。

再举个韩啸的例子吧!每次孩子们吃饭韩啸都是说:“我不吃,我不吃,我在家吃了,我饱了……”等等话语。

我知道他怕麻烦,因为在家吃东西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爸爸或爷爷奶奶喂他。

看到韩啸这样,我只能哄着他吃,鼓励他,但是我都是让他自己使用勺子,就是为了锻炼他的小手能力。

看到即将入小学的他我们老师也很着急,所以我们就与家长沟通,幸好家长也能听取我们老师的建议与我们配合,我们教师也会在幼儿园多教导他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我们也会给他讲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故事,再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开导他。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努力,在幼儿园里他也不用教师帮他穿衣服了,也不是最后一个穿完衣服的孩子了。

通过韩啸这几件事,我认为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是可以改正的,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动手,发现小手的奥秘,懂得小手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让幼儿真正的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让孩子学会感恩


上周班里感冒的小朋友特别的多。晨间谈话的时候老有孩子咳嗽,不知道是真咳嗽还是起哄。我灵机一动就问孩子们:“当你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你喂药,给你做好吃的,说过谢谢的小朋友有吗?有的请举手。”结果,举手的只有两三人。虽然不确定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还是表扬了他们。我又问孩子们:“有谁也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过事呀,请举手。”结果,没有一个小朋友举手的。

这样的结果是我意想到的:现在的孩子对于父母爷爷奶奶给他们的爱,懂得多少?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处于养尊处优的位置。对于父母的辛勤付出,他们能体会多少呢?

所以我就要求孩子们:每周最少要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自己做的事情说三次谢谢;每周至少拥抱爸爸妈妈一次;每周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更懂事、更懂得关心人。也更有礼貌。

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体会到父母的恩情,爷爷,奶奶的恩情,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会真情,孩子就会变的越来越懂事,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我们的世界就会变的越来越美好。

让孩子学会爱人


有好多的家长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会体贴人",我想这是大都独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来就不会关爱别人吗?我想不是的。是我们的家长在"无私奉献"中,放纵、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绝大大都父母除开要求孩子学习好,就再也没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动做一些家务,父母也总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着碰着。有些父母时常说:我只要孩子过得好,并不求他给我回报。这样的"关爱",这样的"无私",早就让我们的孩子习气了。

其实,爱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交流。让本身的孩子也来爱本身吧,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父母献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热茶……让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体贴。让藐小的体贴成为习气,让爱的交流成为时常,也让本身去享受孩子的体贴。

让本身的孩子来体贴本身,敬服本身吧,让这份爱也成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因为,一个人会爱本身的父母,未来才会更好地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让孩子学会交往


这天,我刚把积木发完。文文就跑来寻求帮助:“老师,宇飞抢我的积木了!”我来到宇飞面前问道:“宇飞,你抢文文的积木了吗?”“我又还给她了。”宇飞胆怯的说。“以后不能抢小朋友的积木,知道吗?”“知道了。”

我刚想走开,继而觉得不妥,于是我蹲下身来,搂住宇飞的肩膀,问道:“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拿别人的积木?你自己不是有吗?”“我少了一个车轮。”宇飞不高兴的说。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辆小汽车,只缺一个车轮。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样子对他说:“老师教你一个办法,你照老师的办法去做,一定会得到一个车轮!”宇飞饶有兴致的把耳朵凑过来。听了我的“秘诀”,他就高兴的点点头,来到文文面前说:“文文,我的小汽车少了一个车轮,你能借给我用用吗?我用完了会还给你的!”文文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车,爽快的答应了。

这件事使我想到,教师们在处理各种事情时,仅仅充当一个公正的老师是不够的,而利用一切机会教孩子与人交往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推荐

  • 孩子摔倒,是椅子的错吗?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十分独特而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打椅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被一把椅子碰倒,孩子的妈妈会很“心疼地”把孩子从地上扶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
    2021-04-2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当孩子摔倒以后 教育随笔:当孩子摔倒以后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随着老师的一声出去玩啦,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往外奔。 在教室上拿玩具的我发现小朋友都在看着什么,我刚想出去,唐柏涵着急地走进来:“陈老师,快看哪!张哲文摔倒了...
    2021-04-26 阅读全文
  • 思祺摔倒以后 今天,思祺不小心摔倒了。没想到,天祺等几个小朋友却哈哈大笑着跑过去压在思祺身上。旁边的孩子见状也纷纷效仿。我赶忙走过去,把压在最下面的思祺扶起来。本想向天祺等压在别人身上的小朋友发火,可又想,对于小托...
    2021-09-10 阅读全文
  • 摔倒了我不哭 案例: 一次户外活动跳皮筋时,于景小朋友被皮筋拌倒在地上,她小嘴一咧就要哭,我走上前去说:“看看我们的小于景多勇敢啊!摔倒了也不哭”,马上就有小朋友要来扶她,我对小朋友说:“于景可勇敢了,自己摔倒了自...
    2021-05-10 阅读全文
  • 让孩子学会谦让 星期三下午的早点是吃橙子。在孩子们吃水果的过程中,我偶尔会有意无意地渗透一些相互“谦让”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先拿的总拣小的。但是,也出现了这样两个问题:洗...
    2020-08-14 阅读全文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十分独特而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打椅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被一把椅子碰倒,孩子的妈妈会很“心疼地”把孩子从地上扶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

2021-04-29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当孩子摔倒以后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随着老师的一声出去玩啦,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往外奔。 在教室上拿玩具的我发现小朋友都在看着什么,我刚想出去,唐柏涵着急地走进来:“陈老师,快看哪!张哲文摔倒了...

2021-04-26 阅读全文

今天,思祺不小心摔倒了。没想到,天祺等几个小朋友却哈哈大笑着跑过去压在思祺身上。旁边的孩子见状也纷纷效仿。我赶忙走过去,把压在最下面的思祺扶起来。本想向天祺等压在别人身上的小朋友发火,可又想,对于小托...

2021-09-10 阅读全文

案例: 一次户外活动跳皮筋时,于景小朋友被皮筋拌倒在地上,她小嘴一咧就要哭,我走上前去说:“看看我们的小于景多勇敢啊!摔倒了也不哭”,马上就有小朋友要来扶她,我对小朋友说:“于景可勇敢了,自己摔倒了自...

2021-05-10 阅读全文

星期三下午的早点是吃橙子。在孩子们吃水果的过程中,我偶尔会有意无意地渗透一些相互“谦让”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先拿的总拣小的。但是,也出现了这样两个问题:洗...

2020-08-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