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响了 2020教育笔记
发布时间:2021-01-18 幼儿园手机说课稿 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小班手机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有时候,在某些场合确实不适合接听手机,如在幼儿园中,随意解答手机很多时候会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作为老师应该重视手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今天的活动课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忙着画画,我和兰兰老师忙着知道,提醒孩子们注意彩笔的用法,线条的画法,突然从办公桌上传来手机铃声,只是,所有孩子都停下了手中的画笔,在搜寻声音的出处。小雪迅速离开座位,跑到前面拿起手机递给我:“老师,你的电话。”所有的孩子都抬起头,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没有谁还在涂色,我拿着手机,为孩子们还没完成的画二后悔莫及。
我不禁让我想到了以前,有时候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学着儿歌,手机的铃声会打断孩子的歌声。还有时我和兰兰老师认真的写着备课,手机铃响,会打乱我们所有的构思,会议室里,气氛严肃紧张而不知谁忘了关手机,一首激烈的歌声钻进大家的耳朵,令人无比的尴尬.......这些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响起的手机铃声,是那样突兀,让人没任何防备,给老师和幼儿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我们要加强学习,使教师感悟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职责规范要求存在的差距,提升责任感,提高自我的约束力,上课组织活动时自觉得不用手机或着合理的使用手机。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手机铃声又响了、婷婷的画等随笔集
1、手机铃声又响了孩子们正在兴高采烈的粘贴菊花,我在巡回指导幼儿,让孩子注意不要把胶水撒的到处都是。突然桌子上的手机响了,孩子们放下手中的东西,到处看,在搜索声音的出处。王英小朋友迅速跑到前面,拿起手机递给我:“老师,你的电话响了。”所有孩子的眼睛都集中在手机上,没有人再为没有完成的粘贴画而动手......我愣愣的拿着手机,为孩子们一张张没有完成的画而感到后悔莫及!
这不禁使我想起几天前的一件事: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跟我学唱歌,“滴滴、滴滴......”的声音传来,孩子们高声叫:“老师,你的手机响了,有人给你打电话。”“不是,是老师的手机充满电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手机上。我拔下充电器,继续叫孩子们学唱歌,可他们的眼睛总不断地向手机张望,我生气的一遍一遍的提醒......
回想以往:在会议室里,会议严肃而紧张的进行着,不知谁的手机忘了关,一声情绵绵《真的好想你》钻进了我们的耳朵,,令人尴尬无比......
这些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响起的手机铃声,是那样的突兀,它打扰了我们正常的教育活动。为了减少手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上课或集体活动时要合理使用手机。
2、婷婷的画
在一次意愿画活动中,一幅充满创意的画在婷婷笔端显现了出来:一个小姑娘长着一对漂亮的翅膀飞向了天空,在和太阳握手。
我请婷婷介绍她的画,她说:“一个小女孩想到天上去玩玩,她就长上了翅膀飞到了天上,她碰到了太阳就过去向太阳问好,她想让太阳领着她在天上玩玩。”
我觉得婷婷的想象力很丰富,就表扬了她。
但婷婷悄悄告诉我:“老师,你可千万不要告诉我妈妈,她总批评我乱想乱画,不喜欢我这样画,说画什么就要像什么,这才是会画画。”我点了点头,并与她拉了钩。
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春天你让他们画柳树,他们在树上画满了花;教他画汽车,他就在汽车上画上翅膀,说是堵车了可以飞过去......在孩子们的眼中,太阳可以变成绿色,大海可以成为红色,布娃娃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小布熊可以成为大力士,一切的不可能在孩子那里都成为可能。世界是如此美丽,生活是这样的绚丽多彩,儿童的世界我们无法理解、无法预知,但是我们要努力去追寻,成就孩子的梦想。
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和引导者,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一些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正确判别幼儿行为,理解并支持幼儿的大胆想象。
3、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前些日子
,班里有很多孩子都感冒了,一个个鼻涕、咳嗽不停。有一句话在我的耳边也渐渐多了起来:“老师,我有鼻涕。”无论在活动、课间还是吃饭的时候,有了鼻涕的孩子总会跑到我的面前来对我说这句话。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纸巾在前面,擦完了扔到垃圾筒里去。”刚开始,有的小朋友会跑来问我纸巾在哪里?我会告诉孩子纸巾一直都放在风琴的上面。渐渐的,跑来问我这句话的孩子少了,有了鼻涕自己解决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多数的孩子都能在擦完鼻涕后注意保持地面干净,把纸巾扔到垃圾筒。
孩子一开始之所以会跑到我的面前来告诉我他有鼻涕,是因为在家里,他们习惯了这样的行为,知道在说完这句话后,家长会帮他们拿来纸巾,帮他们擦干净,帮他们扔到垃圾筒里。孩子的独立做事的机会就在这一次次“我有鼻涕”之后被忽视了。
前几天突然几个孩子都跑来告诉我:“老师,户外活动时我带孩子们来到操场上,请孩子们自由活动,孩子们有的跳圈,有的玩游戏,还有的在做操......。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嚷嚷开了:“老师我穿的衣服太厚了。”“老师,我很热,身上都出汗了。”于是,我让孩子们把外套脱下来堆在了一起。
看到孩子们的额头上都冒汗了,我还怕孩子感冒,就说:“好了,今天就玩到这里,请小朋友拿好自己的衣服回教室。”谁知,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孩子们就一窝蜂似的扑向衣服堆,有几个特别顽皮的孩子趴在了上面,结果孩子们压在了一起,有几个孩子压在最下面,憋得脸都红了,还有的被压哭了。看到这种情况,我连忙把孩子一一拉起,觉得很有必要给他们现场上一节安全课。
于是,我请孩子们把衣服重新放回原处,并且把他们召集到一边,我说:“小朋友们,刚才拿衣服时,你们做的对吗?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洪州小朋友压其他小朋友是不对的,这样会把小朋友压疼的。”也有的小朋友说:“老师,都怪全龙,是他带的头。”还有的孩子说:“老师,刚才我觉得自己快喘不过气来了。”我接着说:“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我再也不抢了”有的孩子说。也有的说:“我们应该想办法爬出来。”......看到孩子们都开始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不对时,我接着问:“我们应该怎样最快的拿到自己的衣服呢?”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才拿了孩子们的建议,于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孩子们都拿到了自己的衣服。
孩子们由于年龄小,所以他们的安全意识很淡薄。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情,养成了爱抢、爱争得习惯,不会顾及他人、考虑其他人。正因为如此,幼儿园里存在着许多看似不起眼的隐患,我们教师应让幼儿从小养成安全意识
该放手的就放手 2020教育笔记
磊磊从家里带来一本新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晨晨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磊磊连忙把书藏起,不给晨晨看。晨晨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磊磊不给我看书!”看到这种情景,也许有的父母会赶紧去哄晨晨,把磊磊的书拿给晨晨,或者给晨晨重新找一本书。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呢?显然,晨晨不会再哭了,而且很高兴。但晨晨会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对的,自己不高兴、哭闹是有道理的,这种情绪成为他获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会这样。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排除对她的注意,让她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也许她会哭一会儿,这个没必要担心,适当的哭泣对身体是有利的。相信她不会哭的时间很长,没人理会自然会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她会静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书?知道生硬的抢夺不起作用
,相信态度会有所转变,友好地跟伙伴交谈——“磊磊,我和你一起看书,好吗?”、“磊磊,我给你用我的彩笔,你给我看看你的书,好吗?”、“磊磊,我的好朋友,刚才抢你的书是我错了,对不起!我们一起看书,好吗?……佳艺不会再次把书藏起,结果是两个小伙伴一起高兴地看书。相信晨晨以后再也不会粗暴地抢书……
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一一处理,一些所谓的“帮助”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情绪,造成孩子的胆小怕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的形成。所以要求我们对孩子适当放手,遇到问题时,首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相信比我们的介入要事半功倍!
书怎么破了 2020教育笔记
为了发挥资源共享,也为了让孩子看到更多更丰富的图书,我们发动家长,定期将孩子的图书带到图书角中,并定期更换,这样一来,一家一本书,一个班就有40本书,孩子可以不用去图书馆,也不用花更多的钱,却能接触到更多内容的书,家长们也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定期更换图书,可问题出现了,每每拿来的书是崭新的,可拿回去的时候,不是缺张就是少角。我们也多次要求孩子看书时要爱护图书,不争不抢,可效果却并不见效,孩子们时常因为一本书挣来抢去,互相告状,真是没办法呀?
又到了分享阅读的时间了,这次我灵机一动,决定只给幼儿分发破损了的图书。
书发下去了不一会儿,孩子们便一个个来诉苦了:“老师这本书后面几页怎么没有了?”,“老师这本书都破了,不能看了!”······这时我假装奇怪的问:“哎呀,是谁把这么好的书撕成了这个样子?”孩子们都说“不是我”。我接着问:“这不是咱们带来的图书吗,只有咱班的小朋友天天看他呀!”孩子们不说话了,只是互相看来看去,似乎意识到这时他们平时不爱护图书带来的后果,我趁机又向幼儿进行了一次爱护图书、爱护公务的教育。
这以后,孩子们比以前爱惜图书了。书破的不像以前那么快了,如果有轻微的破损能及时想办法修补,非常不错!
让孩子们亲身体会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这办法有时比只讲道理效果要好得多,我们不仿进一步运用于其它活动中。
哪里磕破了 2020教育笔记
我们园教学楼的出口处有一个较高的台阶,每次经过那个台阶时我都再三叮嘱,怕孩子不小心摔倒。今天午饭后我带领孩子们去小便,又要经过那个台阶,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马哲小朋友一脚踏空,从台阶上摔下来,把手磨破了,只听见马哲小朋友“哎呀”一声,我连忙把他从地下抱起来,“马哲摔疼了吧!”马哲点点头,看到马哲的泪水快流出来了,我急忙鼓励说:“马哲很勇敢,不怕疼的,一会儿手就不疼了,以后走路小心点”!
第二节活动课的时候,听见有个孩子说:“老师,马哲哭了!”我抬头一看,果然马哲在抽泣。我说:“马哲,为什么哭呀!”还没等马哲回答
,只听见那个孩子说:“马哲的手磕破了!”这时候好多孩子围到马哲的身边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哪里磕破了!”
我看到这种现象,心里美滋滋的,原来孩子们都知道关心别人。这时,我看到马哲把手缩到袖子里,对小朋友们说:“没事的,谢谢大家关心我!”趁次机会,我表扬了班里团结友爱、勇敢的孩子!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放手是为了更爱你
怀揣对幼教事业的热忱,我在幼教这一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讨、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时期的幸福教师。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主体地位,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学会鼓励,我们的园所精神——爱、勤、精、新中指出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智慧是赏识,爱的艺术是宽容,爱的途径是交流,爱的精髓是奉献。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在家园联系时,我们经常对家长说:“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然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教师总是忍不住大包大揽,这些貌似爱孩子的行为实则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
1.爱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发展的需求,放手让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两岁,刚入园那会儿什么都不会,吃喝拉撒样样都需要教师帮忙,虽然我很喜欢帮助他们,但帮助他们之前为什么不先让他们试试呢?我的儿子今年5岁,1岁开始自己练习吃饭,两岁已经可以帮助我盛稀饭、洗碗,自己穿脱裤子、袜子还有鞋子,三岁自己擦屁股,四岁自己洗袜子、刷鞋(虽不是每次都让宝宝干,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让他参与)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他们一定也行。
新班幼儿入园的第三周,我班开始让幼儿自己取饭菜,刚开始孩子们很新奇,忘记了哭闹,都小心翼翼的端着,吃起饭来也主动多了,不再等着老师喂,撒饭现象明显减少。慢慢的有的幼儿能主动再取第二份饭,看着孩子们的进步,作为教师我由衷的高兴。
2.爱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每当托班吃虾时,老师们就显得特别忙碌。看着祝老师分完饭后再一次要动手帮助孩子剥虾,我忍不住询问道:“祝老师,先教孩子们自己动手剥,实在不行咱们再帮忙好吗?”这时,祝老师不高兴了,说:“托班就要求老师帮孩子剥,他们根本自己剥不了。”“那咱们就尝试一下,他们已经够大了,可以自己动手的。”
在我的再三坚持下,祝老师放弃了坚持。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拿起一只虾“咦?这只虾的衣服怎么还没有脱掉呢?这样孩子们怎么吃呀?恩我得想个办法!”这时孩子们都聚精会神的看着我,于是我先教孩子们剥虾的方法,然后分别指导幼儿,说实话教孩子剥虾真不如替孩子剥虾省事,但看着孩子们认真的小脸,听着孩子们剥完虾后的欢呼:“老师我成功了!”作为教师,那种幸福不言而喻!
3.摆脱依赖,真正放飞。
在一次培训中,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雏鹰却怎么都学不会飞翔,换了好几位训导的人,在一再的鼓励、利诱下仍然没有成功,后来有一位智者想到一个办法,把雏鹰依赖的大树砍倒,结果出人意料,雏鹰竟然飞了起来。
由此可知,砍断了依赖,实现了蜕变。我们班的姝然是位年龄较小的妹妹,在小便穿脱裤子时,总是喜欢依赖老师,不愿意自己动手。看着她无辜的小眼。渴求的神情,我总是会心软帮她提裤子,每当她达到目的,得意地笑时,我就告诉自己再也不能帮她提,要逼她自己动手。可是听着她号啕大哭,我一次次的投降。
后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家伙实际的动手能力挺强,就是偷懒不想干。我再一次发狠心告诉自己,无论下次什么情况不能再被她牵着鼻子走,现在“狠”一点,是为了更爱她。于是小家伙再一次请我帮帮忙的请求被忽视,她闭上眼大哭起来,我忽视她不理睬,她偷偷看看我接着哭,我仍然无动于衷。过了一会儿,她不哭了,擦了擦泪,自己提好了裤子。
看着垂头丧气的小家伙,我立刻把她抱过来,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你的裤子提的真整齐,看起来好漂亮。”听到我的夸奖,小家伙得意起来“恩,我很棒!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上实例证明,只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恰当的狠心,可以帮助孩子飞得更高,发展的更好!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睿睿不再含手指了
“老师,睿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没办法。”今天早上入园时,睿睿妈妈愁眉苦脸的对我说。睿睿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孩子,入园时还不到两岁半,虽然在班里比较乖巧,大家也都非常喜欢他,但是他有一个含手指的坏习惯很让人头疼。在家睿睿的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还是照含不误。睿睿入园快两个月了,含手指的习惯再不改掉,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一定要帮睿睿改掉这个坏习惯。
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睿睿不含手指呢?真巧,今天下午有一节《认识小手》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者含他们,这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接着,我又启发孩子们说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很多答案,当然睿睿也很积极回答。借此机会我接着问:“手指娃娃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么它的身上脏吗?现在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就知道了。”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指甲里藏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我告诉大家这些细菌如果吃到嘴里,就会生病。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给手指娃娃洗澡,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从此以后,我细心的观察着睿睿的一些变化,并及时的鼓励他,一周下来,睿睿含手指的习惯慢慢改掉了。
穿衣巧手比赛 2020教育笔记
今天起床后,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开始自己穿衣、穿裤、穿鞋。但我也发现每次都有幼儿穿戴不整齐。是幼儿的能力不够,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决定来个试验。于是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要来个‘穿衣巧手’的比赛,看哪个孩子的衣服穿得最整齐。”我强调了要整理好衣服的领子,衣服不穿反、穿倒,并系到裤子里。我让大家先自己检查。一会儿后,大家都整理好了。我让孩子分组上来,其他进行检查。“老师,我觉得**的衣服穿得很整齐!”“老师,**的领子没有翻出来!”“**的后背的衣服没有塞到裤子里!”……孩子们像一个个严厉的评委,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被指出有差错的幼儿赶紧继续整理,而被表扬的幼儿则沾沾自喜。最后我发现每个孩子都能自己完成穿衣的任务
,于是我给他们贴了五角星。
其实,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是能完成这样的自理工作的。但在平时,有的幼儿是因为不重视,有的是因为贪玩,而有的幼儿则是懒惰,以至出现不尽人意的情况。但通过老师的引导,采用多变的形式,就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孩子愉快地完成任务。
我会穿衣服了 2020教育笔记
我会穿衣服了
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会发现孩子很可爱很招人喜欢,但有时候你也会发现孩子的另一面——孩子也很倔强。
浩浩是个很聪明的小朋友,很招人喜欢。浩浩和其他小朋友很合得来,浩浩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唱歌,其他小朋友也很喜欢浩浩。在老师的眼中浩浩是个非常优秀的小朋友。浩浩有一些小缺点有时会钻牛角尖,小朋友们对幼儿园熟悉之后老师会让小朋友们自己做一些事情,放学时会让小朋友们自己穿衣服,浩浩也许是自己第一次穿衣服,他不太会穿,他就自己闷在一边使劲拽着自己的衣服也不叫别人帮忙,他自己试了好几次就是没穿上
,老师看见了去帮他穿,他使劲挣脱了老师就是不让别人帮,我走过去跟他说:“老师先帮你穿上,你跟老师学,学会了脱下衣服自己穿上。”浩浩认真看着我给他穿衣服,穿上后我以为他会穿着,明天再自己穿,没想到他自己脱下来,自己穿了起来,经过努力他终于自己穿上了衣服。他高兴地跑过来说:“老师我会自己穿衣服了。”我摸摸他的头说:“浩浩真棒!”
孩子是很聪明的,老师需要耐心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