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好胜输不起 父母如何做
发布时间:2021-02-24 开学季如何做好幼儿园入学准备 幼儿园宝宝游戏 宝宝班教育笔记总有些宝宝好胜心比较重,经不住挫折和失败。输不起的性格对宝宝的成长可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哦!宝宝输不起会有哪些表现?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输得起”,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你家宝宝有没有以下输不起的表现吧!
1、玩“抢凳子”输了,就找借口不玩
小钟活泼好动,在幼儿园是孩子王,但是老师发现小钟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抢凳子”或者捉迷藏时,一开始还是好好的,但是输了以后就找借口不玩了,搞到其他小朋友很有意见!
小编分析:小钟在幼儿园是孩子王,在家里很可能也是一个小皇帝。或许在家庭游戏中,小钟经常也是胜利的一方呢!家人对孩子百般迁就使得孩子难免有点自我中心,孩子高自尊,输掉了游戏感觉在别的小朋友面前面子不知往哪搁,未免“丢人”就找借口不玩了。
2、搭积木一两次搭不好就推翻
明明和妈妈在厅里一起搭积木,我给他示范先搭了一个五层高的房子,明明看了很感兴趣,马上拿起积木学着一层层往上搭,可是到了第三层就倒下来了,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并一下子将我搭的房子也推倒了。之后我鼓励他,他接连搭不好就直接推倒,然后无论我怎么劝他都说不要再玩这个了。
小编分析:或许父母们会觉得明明的这种行为是没有耐心的行为,其实是因为明明一开始想要模仿妈妈搭上一个高楼房,后来连番失败,使得他有十分强烈的挫败感。或许父母没想到这样小的“打击”,会对孩子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3、和能力强、力气大的小伙伴交往时受挫。
琳琳在幼儿园一开始和其他小女孩相处得很好,但是自从有一次她和珠珠一起表演跳舞,珠珠得到老师的大力赞扬后,琳琳就很少和珠珠呆在一起了,有时候妈妈表扬珠珠,琳琳就会很生气地数珠珠今天在幼儿园的“不乖”行为。
小编分析:对于琳琳的这种小嫉妒心理,其实也是因为在表演后珠珠得到老师赞扬而琳琳却没有得到,这让琳琳小朋友感到很受挫。一些小孩他们在和能力强、力气大的小朋友交往时会有受挫的感受,这其实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感到不自信,在心中默默地和比人比较,觉得别人比自己要好就感到心里不舒服。
面对宝宝们这些“输不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父母又可以怎么样去疏导他们呢?小编在这里给父母们几点建议。
1、不要过分溺爱
当孩子遇到麻烦时,你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撑起用“爱”筑就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还是忍住“帮孩子一把”的冲动,给他一个品尝挫折的机会并试图让他自己走出困境?现代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父母自然不舍得孩子受委屈。
孩子娇惯成性,容不得自己失败,为我独尊的心理使得孩子的受挫承受力更低。当然他们会因为这个“输不起”而逃避这些让他们感觉不舒服的事情。yjS21.com
但是为了孩子们长大以后能够经得起风雨,能够真正地坚强自立,父母还是应该多放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多冒险,尝试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在实践中多尝尝“输”的滋味。这样孩子经历多了,自然也就变得更加成熟自立。
2、引导孩子不轻易放弃
一些父母将孩子的成功看作自己“脸面”,取得好成绩就夸孩子聪明、能干,当成炫耀自己的资本;而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或遭遇失败,父母的脸立刻晴天霹雳。这些父母在内心深处希望孩子是常胜将军,正是他们的坏榜样,造就了孩子的输不起,并直接导致了孩子无法承受失败。
孩子输不起逃避失败,或者在失败过后便不再尝试,父母这时不该对孩子听之任之,而是应该抓住这个失败的时机,引导孩子不要轻言放弃。父母首先以平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失败,并和孩子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使之看清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对症下药,父母应该要让孩子懂得胜败乃是常事,要以积极的态度抗衡暂时的困境。
3、不要随意出手帮忙,真的需要加入时候,要做示范与引导
孩子到了2,3岁就会对身边的事物感到好奇,他们会学着父母的一举一动来模仿尝试,满怀热情地想要去探索,但有时难免会感觉自己有很多事情都做不好而受挫。
面对孩子遇到的大大小小麻烦,爸妈耐心的指导比简单的包办代替更能让他们体验成就的快乐。引领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碰到的各种难题,如果父母的帮助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对未来失去信心并丧失尝试和努力的欲望,那么这种帮助绝对是对孩子巨大的伤害。
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分配一些小任务,让孩子在顺利完成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同时让孩子意识到做很多事都不是顺顺当当一下就能做好的,但只要肯学、愿意想办法,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关键是自己不能先被困难吓倒。
4、注意平时的表扬内容
小编建议父母可以多给孩子的行为给予评价,特别是对孩子正确的行为,父母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强化孩子的这种良好行为。但是要注意的是父母在给予孩子评价的时候要客观一点,过于高高在上的评价其实会对孩子的下一次行为造成压力,孩子想要获得更高的赞赏或者奖励,对自己期望过高往往会更容易尝到受挫的感觉哦!
因此父母给孩子的行为作评价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呢!父母如果事无大小都给孩子一通高高的称赞,其实逐渐会让孩子感觉唯我独尊而变得目中无人呢,因此一些小小的失败对于他来说或许就是很难以承受的打击,因为在他的心里已经容不下“失败”二字,耳朵里容不下批评的话语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父母如何看待宝宝的提问?
宝宝提出“为什么”是他思考的开始,面对宝宝的提问,作为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
宝宝从牙牙学语开始,就经常喜欢问个为什么,而且问的毫无章法,令人哭笑不得时,父母常常不知所措,忽略宝宝的问题。真正聪明的宝宝不是那些乖乖的宝宝,当然也并非调皮捣蛋的宝宝就是有创造力,但是有创造力的宝宝都是“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其实,宝宝能提出问题是好事,这充分说明他在动脑子思考,他对世界的好奇心已经不满足与表面现象,而是想挖掘深层的内涵,宝宝的这种追根溯源的精神值得我们鼓励。宝宝的问题也许会非常简单幼稚,但是家长的态度要真诚,不要嘲笑他,要以积极的态度诱导他。切记不要因为忙活心情不好就对宝宝的问题不理不睬,这样做只会使宝宝感到深深的失望,理性的探索欲望也会随之消失,因此,对宝宝的求知欲是个打击。
在回答宝宝的问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一个劲的解析不停,只要然孩子明白简单的道理就行了。比如宝宝问:“为什么电话能听到声音呢?”你可以简单的回答:“这是因为有电话线接通。”至于更深的电路问题,宝宝理解不了,也就不必过多解析一些宝宝听不懂的知识。
处理宝宝的问题时,还可以与他一起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宝宝既学到了知识,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他与父母一起努力时,还会让他体会到父母象朋友一样可以互相帮助,从而使宝宝的自信心大大提高,因此,这是帮助宝宝提高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有时你可以采取反向思维来回答宝宝的“为什么”,那就是通过反问来诱导他思考问题,让他自行寻找答案,在询问的过程,可以适当的辅助他思考,帮他理清思绪。
父母如何对待宝宝受挫折?
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激发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但如果挫折超出了人的容忍力,可使人心情苦闷,情绪烦乱,行为出现偏差,甚至造成疾病。当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成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引导孩子变挫折为动力
当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成人应引导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并想办法克服困难。
当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难时,成人应鼓励、肯定。这样,孩子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果孩子独自克服不了困难,成人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并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免造成孩子过分紧张,影响身心健康。
不包办代替
有许多成人希望给孩子铺一条平坦的路这是不现实的。这既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还会造成孩子长大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产生自卑、抑郁、厌世等不良心理。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成人不要觉得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千方百计地哄他或忙着帮他解决困难,而应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交往能力。
不嘲笑孩子
孩子缺乏社交经验,交往中遭遇挫折是难免的。成人不应嘲笑孩子笨,或责怪孩子这错那错。成人平时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美德,并在克服困难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
帮助孩子加强社交的目的性、计划性
孩子在同别人交往时常常是无目的、无计划的。成人可在孩子交往前有意识地提醒孩子,设想交往的过程及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适当教给他一些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对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再遇到挫折时可能会较顺利地克服困难。
父母如何引导宝宝欣赏音乐
音乐能开发孩子的智力,爸爸、妈妈总是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能干,但对于怎样教宝宝欣赏音乐不够了解,常会产生以下情况:
1、选择的音乐不当。不考虑是否适合宝宝的年龄特点,随意性大。成人随意拿出什么音乐带就放给宝宝听,不管宝宝爱听不爱听和能不能理解。
2、成人在放音乐给宝宝听时,不注意宝宝的情绪。如宝宝正在兴奋地玩耍时,硬要让宝宝来听摇篮曲。
3、教宝宝欣赏音乐的方法不够恰当。只注意用语言将音乐的内容描述给宝宝听,忽视让宝宝自己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缺乏经常性,如成人有空时、情绪好时就教宝宝欣赏音乐,成人工作或家务忙时、情绪不好时就间断。
那么,成人怎样教宝宝欣赏音乐呢?
1、让宝宝经常听和看。通过听觉,能让宝宝感受音乐、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平时在家里,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感染力的幼儿歌(乐)曲,把宝宝带入歌(乐)曲的意境,感受乐曲的情绪。另外,还可以带宝宝欣赏音乐会,玩漂亮的音乐玩具,让宝宝置身于音乐艺术的氛围中。从环境着手,扩大视野,有助于音乐才能的培养。
2、让宝宝经常想像和辨别。平时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进行曲、摇篮曲、歌舞曲让宝宝听,特别是宝宝睡觉前,可让宝宝听摇篮曲;宝宝情绪高,手舞足蹈时,听欢快的歌舞曲等。让宝宝无意识地感受摇篮曲的温柔、优美,欣赏歌舞曲的欢快、热烈,逐步训练宝宝的分辨能力。在此基础上可选择一些曲子,爸爸、妈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宝宝听了音乐以后去想像,去用简单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以提高他们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让宝宝经常唱和玩。要经常让宝宝唱一唱,记一记,特别是歌曲可让他们边听、边唱、边欣赏,体会内容和情绪。
4、让宝宝经常表演和做动作。让宝宝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动作,自由地手舞足蹈,让宝宝的创造力在乐曲的欢乐情景中淋漓尽致地、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爸爸、妈妈只要按上述方法努力去做,对宝宝学习欣赏音乐是一定有帮助的。
新父母如何与宝宝感情交流
视、听、触觉和模仿是新生儿的主要行为能力。在家中新生儿和父母及长辈交往也是通过这些能力来表现和发展的。
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小宝宝光临人间不久就会东张西望,眼睛还会追随红球或有色玩具上下左右移动。
生后12~14天、26~28天的新生儿,在看红球、听格格声这两项行为方面较生后2一3天的新生儿有明显长进。
生后2~3天的婴幼儿虽能看红球,但头和眼球只能在水平方向移动,到12~14天特别到26~28天时不少新生儿可随着红球转动。
如你能掌握此规律,你就可以在哺乳后抱起宝宝,眼和眼接触(最佳距离是20厘米),一边说话,一边慢慢移动面部,宝宝的头和眼球就会随着你而转动,这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意义却重大。
正如美国学者文尼柯茨博士所说:“‘最早的母亲贯注’对幼儿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这是一个能提高敏感性的时期,在生后要持续几个星期,可以为形成你宝宝的个性、展开智力发育及感觉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这样,如抓紧新生儿时期的行为锻炼(当然要循序渐进),对你宝宝的发育会有很大好处。
眼对眼的互相注视是相互交往的开始。许多妈妈反映,在宝宝注视她们时会感到很高兴,不由自主地会紧紧拥抱她们的孩子。
她们会说:“张开宝宝的眼睛,喔,宝宝是妈妈的,宝宝认识妈妈吗?”这时宝宝可能会微笑。
大约40%的母亲要花一周或更多的时间才感觉到宝宝真正是自己的。通过接触、照顾新生儿,父亲才真正感到宝宝是自己的,因此这些相互之间的交往是必需的。
父母在此时期内能强烈地感到他(她)们自己与宝宝联系在一起,惊人的感情共鸣渗透在母(父)亲与新生儿之间。
在家庭随访中,妈妈还会告诉你她那些引以为骄傲的事:当宝宝在吃奶时听到妈妈的谈话,宝宝就会停止吸吮或改变吸吮速率,表明宝宝要听妈妈说话,而别人的说话声宝宝却不理会。
怎样和宝宝一起战胜恋母
很多时候,宝宝总是喜欢和妈妈“粘”在一起;那么多次,宝宝说喜欢妈妈多一点;似乎一贯的,面对宝宝和妈妈更亲的事实你嘴里说:我不嫉妒!那么,静下心来想一想:你真的真的不在乎吗?
也许,作为一个现代老爸,是时候要做些事情,从此和宝宝更加更加亲密起来
当有人问你家宝宝“是喜欢和妈妈粘糊在一起还是喜欢爸爸”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妈妈!”这时你的心中做何感想?宝宝一天天长大,当他开始能同成人一起玩耍时总是把爸爸丢在一边,见到妈妈就眉开眼笑时你的心里是不是有一些失落呢?面对这样的失落你是以一句“孩子总是更恋妈妈一些”来自我安慰,还是打算做一些努力来改变呢?这里教你几招,帮你和宝宝一起“战胜恋母”!
一、解放妈妈
要知道战胜恋母的第一招是先说服太太。
俗话说“堡垒得从内部瓦解”,家庭关系也是一样。别看太太见你吃她与孩子的醋时得意非常,其实天天被小尾巴撵得到处转的味道也并不总是那么好。所以你得对她晓以利害:不能让宝宝这么粘你,否则你一点自由也没有了啊!我不是为我自己,是为你着想,万一你有事晚归呢?万一你要独自做些事呢?万一你出差呢?……再隆重推荐某处美容院水平不错、某商厦正在促销,把太太说得心思活泛,恨不能立刻将孩子拱手相让以换个自由身。此时,你再向她指出培养父子感情的好处头一条就是解放妈妈。于是乎母子一体的感情基础从内部松动,太太也会举双手赞成你来“战胜恋母”,所以,你成功了第一步。
二、李代桃僵
爸爸没有“咪咪”,所以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粘妈妈”是天经地义的事,跟着妈妈冻不着饿不着,吃得饱睡得香,哪管你在边上恨得牙根痒痒。想用奶瓶替代吗?门儿都没有!小人儿精着呢,才不会上这橡胶东东的当。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自己越来越远?哪有这么悲观的道理!要知道婴儿不仅仅是通过味觉来认人的,宝宝同时还有着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所以,在太太喂奶时别让她一个人独占了这段甜蜜的亲子时光,你也可以坐在一边摸摸宝宝的小手小脚,同他说说话,让他的小眼睛里看到的不只是妈妈的笑脸,感受到的不仅是妈妈的气息……慢慢的宝宝会把关于你的这些特征也与甜蜜的享受联系在一起了,于是你实现了李代桃僵的第一步。
四、投其所好,攻守同盟
与女人相比男人更显得童心未泯一些,这也是你会经常做一些孩子气的傻事而被太太指责为“连孩子都不如”的原因所在。这可是老天爷给你与生俱来的亲子财富,千万不要浪费了!
俗话说“物以类聚”,既然和太太相比你更接近孩子的天性一些,你就得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宝宝不是喜欢撕纸吗?还犹豫什么,这个“游戏”又动手又练脑,那你又何必去在乎家里的地板是不是得重新打扫?宝宝不是喜欢玩水吗?那就让他玩个够,只要不发生危险,又何必在意是不是弄湿了地砖弄脏了衣服?宝宝不是爱翻箱倒柜吗?那就随他去翻,能哄得他一脸灿烂的笑,又何需紧张衣橱里面一团糟?
这样投其所好换得宝宝对你视同哥们儿,那么在太太发现之前再和宝宝一起将战场打扫干净、恢复原状,岂不是又让宝宝为了这种“攻守同盟”而与你多亲多近?而平时,你也不妨告诉孩子一些你做的无伤大雅的小坏事,要求他帮你共同保守这些小秘密。你的宝宝一定会为“爸爸告诉我这么多连妈妈也不知道的事”而兴奋不已。他能感受到你的信任,一样,你也能感受到他的爱意。
五、父爱无言
孩子一天天地在长大,他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主见。如果你也象妈妈一样老是喋喋不休地数落他的不是,要求他这样又不准他那样,或是在游戏学习时不停地给他各种各样的建议,那又怎么能体现出你与妈妈不同的地方呢?
要记住“父爱无言”,有时候一个鼓励的眼神;孩子发生困难时一个小小的暗示;或是一定尺度内的放纵,远远胜过千言万语。无言的父爱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会扼制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不会阻碍他挑战自我的勇气。每个人对情感的需要是各式各样的,每时每刻都不尽相同,孩子亦是如此。有时他喜欢妈妈唠叨中的关怀与温暖,有时他需要爸爸沉默的支持与启发。
说到底,恋母也罢,恋父也好,都只是孩子成长经历中的一个小浪花,要让宝宝身心健康地长大,需要父母双方的努力与付出。学了这几招,想一想有一天当有人再问你的孩子“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时,他犹豫着无法决断,最后说“都喜欢”,你的心中是不是非常的欣慰呢?
第二步呢,自然是陪宝宝睡觉。似乎习惯成自然了,宝宝一醒就要找妈妈,于是“陪睡”成了母亲的天职一般。那么,如何来夺回这块阵地呢?如果你无法哄宝宝入眠就不必强求,等宝宝睡熟了你再自告奋勇去取代太太的位置吧。等小天使一醒就对他展现出最美的微笑,陪他咿咿呀呀地说话,敲敲打打地游戏,或是马上奉上香甜的牛奶或食物。要知道孩子才睡醒的那刻心情是最好的,抓住这种优质时间段,你可以事半功倍用最小的陪伴数量换取最高的质量。李代桃僵,何乐而不为?
三、趁虚而入的非常亲子时光
既然答应了给太太以自由,那就得实践诺言。现代人的工作谁都说不准是不是要加班加点出差在外,如果太太遇到这些情况而又为了宝宝而举棋不定,你一定得“大包大揽”、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个人肯定能搞定这小家伙。平时经常怂恿太太去逛街消遣,尽可能多地创造你与孩子的两人世界,就可以在他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培养感情。
此外,谁能保证自己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太太身体偶有小恙,那可是你的大好时机,劝她多多休息少与孩子接触以免传染,然后趁虚而入和孩子多亲多近耳鬓厮磨,即在太太面前做了好人,又完成了自己的如意小算盘,一举两得。
另外,人总有个情绪周期吧,不可能天天都心情愉快,你得及时发现哪天太太情绪不佳,对孩子态度生硬而不耐。但是别为这去指责太太不够耐心,也别帮她来训斥宝宝,上乘之选是带孩子逃离“火药桶”,让太太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来调整心态。而宝宝呢,自然也会对你这个“救他于危难之际”的人感激异常,当然,你自己也多了一段非常的亲子时光,此举可是三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