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小秘密
发布时间:2021-02-26 幼儿感恩的心活动方案 幼儿园空气的秘密说课稿 幼儿园身体的秘密说课稿 今天中午吃饭时我发现博文的桌子下边有水,就问:“博文你的桌子下边怎么有水呢?”博文看了看我并没有说话,我又说:“是不是汤洒了。”“是”博文很爽快快的回答。我走过去说“不要紧,老师帮你打扫。”拿来了抹布帮着博文擦裤子,这时发现博文的屁股后面好像也湿了,觉得不对劲就问:“博文,告诉老师,你是尿裤子还是把汤洒了。”博文还是说汤洒了,因为看到博文还没吃完饭,我说:“好了,现在你先吃饭,等吃完了饭老师给你把裤子脱下来晾干。”
博文很高兴的回到座位上继续吃饭,午睡的时候我去给博文脱裤子,摸到里面的秋裤也湿了,我明白博文不是洒汤了,而是尿裤子了,我又重复的问了博文一遍,博文的回答还是汤洒了。看到博文那认真的样子,我说:“唉,博文你可以小声的在我耳边说。”博文很高兴趴在我耳边说:“老师我尿裤子了。”我也凑在他的耳边说:“不要紧,以后记住有尿去厕所。”博文点点头。这时别的小朋友看到了就说:“老师你们说什么?”我告诉孩子们:“这是我们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是不是博文。”博文看着我点了点头。[考试祝福网 692p.coM]
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他们知道尿裤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尿了裤子也怕别人知道。以前他没尿过裤子,这次尿裤子因为我们教室里的厕所正在维修。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时期,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我们不注意教育方式,经常使孩子出丑,将会使孩子变得不以为耻、习以为常,无形中对不好的行为起了加深作用,今天我这样做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解决了这件事情。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认识幼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有许多人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也不会怕羞,不像大人那样好“面子”。其实有这些想法的人都不了解幼儿,不懂幼儿的心理,没有真正认识幼儿。
有一次午睡起床后,我班保育员在整理床铺时,发现一张床的床单都湿了,还有尿味,一定是有人尿床了,但不知是哪个幼儿(因为这天刚给孩子们换过床位,已记不清了)。阿姨也是出于好心,怕这个孩子不敢讲,湿衣裤穿在身上不舒服,就到教室大声问:“今天谁尿床了?”连问好几次,没人回答。于是就又说:“摸摸裤子,谁尿湿了?”这下,有的幼儿可开心了,你摸我,我摸你,突然一幼儿喊“xx裤子湿的,他尿床了!”大家的目光齐对着他,都取笑他。当我轻轻问他是不是时,小男孩红着脸使劲摇头,阿姨“负责”地检查过后
,才发现确实是的。那为什么明明是他却不肯承认呢?这就是幼儿的“自尊心”作怪,在那么多人面前,而且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感到难为情,宁愿穿湿衣服也不肯向老师汇报。
通过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做为教师,不但要照顾好幼儿的一日生活,而且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因为他们也是一个“小大人”了。
让批评有点甜味——自尊心保护
从不值得完全肯定的行为中,找出有积极因素的方面予以肯定并不是儿童所有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儿童不值得完全肯定的行为,父母也不能置之不理,应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如果儿童的不当行为是偶然的(不是针对成人的),儿童对自己的行为也不太关注,父母可以暂时予以漠视,等待儿童的自动修整。如果儿童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比较关注,成人应该告诉儿童自己真实的感受――对不当行为的不赞成。但不要把孩子“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应该从中找出行为中的积极因素进行肯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成人的批评。这样,也不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当然,成人对孩子行为中积极因素的肯定,也必须实事求是,是确定应该肯定的。只要父母有这种意识,就一定会找出积极的因素。案例:陶行知的批评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当校长的时候,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让他到校长室去。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那位男生已经在等他了。陶先生掏出一颗糖交给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那位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颗糖递给他。这时,男生哭了。他既感谢校长对他的理解,又后悔自己的粗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好,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颗糖,“你说的对。既然你已经认错了,我再奖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用砖头打同学,绝对是不能允许的,陶先生否定了学生的这个行为。但陶先生并不因此否定学生的所有行为,而且实事求是地肯定了这个学生正当的行为。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本身,就是伟大的教育力量。
小手的秘密
人人都有两只手。似乎“手”变的很神圣。应该说是身体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是神圣的。手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因为有了手,有了手的触觉以及抓握。处理物体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人才能利用自然,才能发展自己。今天我就和孩子们一起探究了一下“小手的秘密”。小手的秘密,现在你来问问自己,你知道它有什么秘密吗?可能我们会觉得一头雾水,这有什么秘密呢。可对于孩子来讲,那应该说是天大的秘密。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来比较了手心和手背的区别,当然可想而知,孩子们的回答会是怎样的千奇百怪,有的孩子说手指会弯向手心,却不能弯向手背,这就是孩子们想的答案。之后我们一起观察了手掌纹,孩子们很快找到了那三条最清晰的手掌纹,就在那是似乎也明白了手背和手心的区别。当然我们还观察了指纹,孩子们把手指放到眼睛跟前,瞪着大眼睛,就好象要把指纹给看透一样。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晰的欣赏到掌纹和指纹,我们还从搜了一些图片让孩子们来观看。可想而知孩子们的那种惊讶的表情了。孩子们那种渴望求知,渴望把一切看透的心里我们是怎么也不会明白的,她们就像无底洞一样,我们给他再多的知识也不会填满。小手的秘密,你也学到了吧?
[荐]保护孩子自尊心教育笔记(700字)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更需要观察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荐]保护孩子自尊心教育笔记(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保护孩子自尊心教育笔记【篇1】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对于不同孩子我们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尊重是教育的前提,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不需太高,也不需太多,我们要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一旦被受到伤害了,那么也许会使孩子受到影响。孩子有了自尊,才会自立自强,如果孩子得不到尊重,所有教育都是零。
孩子自然是调皮的多,活跃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在我班里,有一次,我上科学课,我提问小朋友们:“老师现在用火烤糖水写了的字,等等会怎样呢?我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回答。”
然后有很多小朋友都喊起来:“Let me try!”几乎都举了手,我当然很开心。然后我请了梁镌恩小朋友,他站起来没有说话,于是我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接着他还是不作声。我就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举手,我想了想,笑着说:“镌恩,你是还没有想到吗,那么你坐下来再好好想想吧,看看其他小朋友怎么说的吧!”对于这样子我不想发脾气,这不需要,发了脾气只是自己受罪,而且还伤害了镌恩小朋友的自尊心,也许有些人面对这个问题会说:“你不会干嘛还举手啊?”如果这样子说出来,那么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老师是个不讲道理的人,所以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把孩子的自尊心伤害了,可想而知,有些人因为孩子犯了一点小错误就乱打乱骂,把孩子扔一边不管了,那么这就错了,这样使孩子的心里永远会落下一个阴影。
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都不能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就算惩罚时也要注意尊重孩子,对孩子的错误要从正面示例,正面引导。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孩子感悟到父母或老师是真心地爱护、尊重自己,并非有意与自己过不去。不能不分场合在别人面前惩罚或不尊重孩子。要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的自尊心萌发,教育孩子取得更大的成绩。从中享受胜利和创造的欢乐。
保护孩子自尊心教育笔记【篇2】
你是否感到惊讶:四五岁乃至两三岁的宝宝同样有隐私有自尊心而且在“面子”问题上表现得一点也不含糊。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他的小小自尊心,怎么办?你可能想不到,如果成人不经宝宝同意就触及他的隐私和“痛点”,并以说笑取乐的方式来说出宝宝经历的糗事,或者把宝宝当“小毛头”看,一点儿也不认可他的能力,让他觉得丢了“面子”,宝宝会感到难堪、屈辱、气恼甚至无法接受,并以嘟嘴、瞪眼、哭闹,“嘴硬”、我行我素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因此,老师或者爸爸妈妈在与宝宝的相处中,要特别留心有可能伤及宝宝自尊心的行为,万一觉察自己已经伤到宝宝的自尊心,不可置之不理,而一定要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这才是呵护宝宝的稚嫩心灵,促使其养成尊重他人自尊的“榜样行为”。
今天午睡起床后,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坐在位置上,发现俊俊小朋友还没坐下。我就叫了一声:“俊俊!”“哎!”“你在干什么呀?”“没干什么!”“来了!”大家看着他慢腾腾地走过来,他走路时,脚是直直的,两腿分开,走得很慢,我忙问:“你脚怎么了?”“没什么!”“那你为什么这样走啊?”他低下了头,不做声。这时,林林小朋友说:“老师,你看他小便洒在裤子上了,他的裤子湿湿的。”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这时俊俊的头低地更低了,脸也通红,很不好意思的样子,看到这个情景,我赶紧笑着对他说:“你刚才是不是洗手把裤子弄湿了?”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摸着他的头又说:“以后洗手一定要小心,别把裤子弄湿了,好吗?”他笑着对我说:“知道了!”就高兴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
孩子是天真的、活泼的,没有一点污点,我用巧妙的谎言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让他的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老师虽然撒了谎,但也是善意的,也是美丽的。在平时老师如果多用一些巧妙地语言来调节孩子的心情,来掩盖一些不愉快的事,那样你会觉得孩子的童心是多么的可爱,你会在教学上有更多的收获。
保护孩子自尊心教育笔记【篇3】
昨天,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在饭桌上,有说有笑,气氛非常好。我的朋友指着一盘酸辣土豆丝赞不绝口,一个劲儿地夸我有福气,女儿长大了,炒的菜这么好吃……看着女儿那高兴的神情,我不假思索的说:“别听她瞎说,她哪里会炒菜?还不是我在旁边指点着!”女儿脸上的笑容没有了,撅起了嘴。我也没在意,还在一味的批评她:“一点儿也不谦虚!”朋友走后,女儿依旧不高兴。
我很纳闷儿,“今天这是怎么了?”这时,女儿气鼓鼓地说:“妈,你怎么一点儿也不考虑我的感受?你就说是我独立炒的就不行吗?你不知道我已告诉周姨是我炒的菜吗?你一点儿也不给我面子!”我惊呆了:我没料到女儿会说这一番话。因为她以前从不这样。女儿真得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是呀,女儿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被我当众“揭穿”,怎么会有面子?我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地伤害了女儿的自尊心,难怪她那么难过!我很后悔。
我不禁想到了在工作中我是否也这样?女儿会告诉我她的不满,如果是我的学生,因为我的一时冲动而伤害了他们,会怎样呢?他们不是我的孩子,很可能不会像我的女儿那样跟我交流,那岂不是……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教学中,假如自己的言语不谨慎,无意间就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影响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太糟糕了!
为此,我想告诉同行们,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言语,千万不要冲动,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去爱他们。我想,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爱的。
保护孩子自尊心教育笔记【篇4】
这天中午吃饭时我发现博文的桌子下边有水,就问:“博文你的桌子下边怎样有水呢”博文看了看我并没有说话,我又说:“是不是汤洒了。”“是”博文很爽快地回答。我走过去看到博文的裤子也湿了,急忙说:“不要紧,,此刻你先吃饭,等吃完了饭老师帮你收拾。”博文很高兴的坐下继续吃饭。
午睡的时候我去给博文换裤子,摸到里面的秋裤也湿了,我明白博文不是洒汤了,而是尿裤子了,我又重复的问了博文一遍,博文的回答还是汤洒了。看到博文那认真的样貌,我说:“唉,博文你能够小声的在我耳边说实话。”博文很高兴趴在我耳边说:“老师我尿裤子了。”我也凑在他的耳边说:“不要紧,以后记住有尿去厕所。”博文点点头。这时别的小朋友看到了就说:“老师你们说什么”我告诉孩子们:“这是我们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是不是博文。”博文看着我点了点头。
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明白尿裤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尿了裤子也怕别人明白。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构成时期,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我们不注意教育方式,经常使孩子出丑,将会使孩子变得不以为耻、习以为常,无形中对不好的行为起了加深作用,这样做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保护孩子自尊心教育笔记【篇5】
你是否感到惊讶:四五岁乃至两三岁的宝宝同样有隐私有自尊心而且在“面子”问题上表现得一点也不含糊。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他的小小自尊心,怎么办?你可能想不到,如果成人不经宝宝同意就触及他的隐私和“痛点”,并以说笑取乐的方式来说出宝宝经历的糗事,或者把宝宝当“小毛头”看,一点儿也不认可他的能力,让他觉得丢了“面子”,宝宝会感到难堪、屈辱、气恼甚至无法接受,并以嘟嘴、瞪眼、哭闹,“嘴硬”、我行我素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因此,老师或者爸爸妈妈在与宝宝的相处中,要特别留心有可能伤及宝宝自尊心的行为,万一觉察自己已经伤到宝宝的自尊心,不可置之不理,而一定要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这才是呵护宝宝的稚嫩心灵,促使其养成尊重他人自尊的“榜样行为”。
今天午睡起床后,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坐在位置上,发现俊俊小朋友还没坐下。我就叫了一声:“俊俊!”“哎!”“你在干什么呀?”“没干什么!”“来了!”大家看着他慢腾腾地走过来,他走路时,脚是直直的,两腿分开,走得很慢,我忙问:“你脚怎么了?”“没什么!”“那你为什么这样走啊?”他低下了头,不做声。这时,林林小朋友说:“老师,你看他小便洒在裤子上了,他的裤子湿湿的。”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这时俊俊的头低地更低了,脸也通红,很不好意思的样子,看到这个情景,我赶紧笑着对他说:“你刚才是不是洗手把裤子弄湿了?”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摸着他的头又说:“以后洗手一定要小心,别把裤子弄湿了,好吗?”他笑着对我说:“知道了!”就高兴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
孩子是天真的、活泼的,没有一点污点,我用巧妙的谎言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让他的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老师虽然撒了谎,但也是善意的,也是美丽的。在平时老师如果多用一些巧妙地语言来调节孩子的心情,来掩盖一些不愉快的事,那样你会觉得孩子的童心是多么的可爱,你会在教学上有更多的收获。
保护孩子自尊心教育笔记【篇6】
昨天,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在饭桌上,有说有笑,气氛非常好。我的朋友指着一盘酸辣土豆丝赞不绝口,一个劲儿地夸我有福气,女儿长大了,炒的菜这么好吃……看着女儿那高兴的神情,我不假思索的说:“别听她瞎说,她哪里会炒菜?还不是我在旁边指点着!”女儿脸上的笑容没有了,撅起了嘴。我也没在意,还在一味的批评她:“一点儿也不谦虚!”朋友走后,女儿依旧不高兴。
我很纳闷儿,“今天这是怎么了?”这时,女儿气鼓鼓地说:“妈,你怎么一点儿也不考虑我的感受?你就说是我独立炒的就不行吗?你不知道我已告诉周姨是我炒的菜吗?你一点儿也不给我面子!”我惊呆了:我没料到女儿会说这一番话。因为她以前从不这样。女儿真得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是呀,女儿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被我当众“揭穿”,怎么会有面子?我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地伤害了女儿的自尊心,难怪她那么难过!我很后悔。
我不禁想到了在工作中我是否也这样?女儿会告诉我她的不满,如果是我的学生,因为我的一时冲动而伤害了他们,会怎样呢?他们不是我的孩子,很可能不会像我的女儿那样跟我交流,那岂不是……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教学中,假如自己的言语不谨慎,无意间就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影响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太糟糕了!
为此,我想告诉同行们,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言语,千万不要冲动,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去爱他们。我想,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爱的。
保护孩子自尊心教育笔记【篇7】
孩子虽小,却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和成人一样有隐私,有自尊心,不想被别人嘲笑,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有时闹肚子,控制不住自己,大小便拉到裤子里,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老师在小朋友面前给孩子换裤子或以此为例提醒其他孩子,这种做法可能会无意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无地自容。
奇奇是我们班的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有一次他非常着急的说:“老师我要上厕所。”还没说完他就进了卫生间,我看见觉得很好奇,他从来也没这样啊,我就随他进了卫生间,看见他蹲在那也不出声,我一问才知道他坏肚子,他不想让小朋友知道自己拉在裤子里就进了卫生间。我安慰他说:“没关系,老师在这儿给你换,不告诉其他小朋友。”他点了点头,我从衣柜里给他拿了一条干净的裤子,关上卫生间的门给他换了下来。奇奇说:“老师,千万不要告诉其他小朋友。”“好的,老师一定会替你保守秘密的。”于是,我和他拉钩,他笑着跑回了活动室。
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要了解孩子此时的心理状态,在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为他们创造安全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呵护孩子的自尊小心祸从口出
我敢肯定,现在做父母的没有一个会不在意孩子的智力发展。我们为着孩子有一个聪明的脑袋,为着孩子的智力能得到充分地发展而煞费苦心。诚而,我们一方面费尽心思地做着多种努力,一方面却又毫不在意自己嘴里对孩子所说的话,常常在无意中,而且仅仅因为一句话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影响着孩子的智力发展。
智力的发挥受心态的影响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一群孩子先做一次智力测验,测知其智商。第二次做的是同样的测试题,但试验者在一旁故意“捣蛋”,冷嘲热讽,制造麻烦。譬如:悄悄缩短测试的时间,使孩子无法完成测试题,让孩子遭受挫折;或者在一旁说一些让孩子泄气的话,“打击”孩子的信心,“做不好就算了,选会做的试试看吧!”“唉,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还说来测试的都是优秀生,原来也不过如此!”等等。
这种时候,大部分孩子明显露出遭受挫折的沮丧,不是嘟起嘴巴,就是沉下脸来一声不吭。结果,第一次成绩不错的孩子,第二次测得的智商普遍降低。
这个实验向我们表明,即使是暂时的心态发生变化,也会明显影响孩子的智力表现。当人陷入挫折感、自卑感和不安感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他就会失去应变能力,发挥不出应该有的水平。如果我们的孩子经常处于情绪低落、信心不足、胆小怕事的状态,他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午睡前的小秘密~
午睡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活动环节。最近一段时间午睡上床前的几分钟总是让我感到非常地头疼,孩子们这边嘻嘻哈哈,那边说说笑笑,一会儿告状声又此起彼伏,总是帮着这个,提醒那个,但还是有几个磨磨蹭蹭的孩子还在挤眉弄眼。可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午睡有益幼儿的身心健康。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长期这样可不行,我该怎样做呢?上个月我们班提议孩子从家里拿一本书来幼儿园,供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自由观看,孩子们很喜欢看书,几个爱听故事的孩子常常会缠着老师给他们讲他们带来的图书上面的故事,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启发,何不在每天的午睡前给孩子们讲故事,让孩子们有一个稳定情绪的过程,这样孩子们午睡前的一些兴奋情绪会得到控制。因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脑力和体力活动,都受大脑皮质的指挥,如果孩子的兴奋情绪得到了大脑皮质有效地抑制,孩子们午睡时就不会再那么吵闹了。
今天,午睡时间又到了,我请孩子们做好睡前准备工作后马上上床,安静做好老师将给你们将故事,诶,别说,孩子们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了,上床的动作比平时的要快很多,几个常要磨蹭的孩子也很快到床上躺好了,安静地等着老师讲故事,于是我就给他们讲故事,十几分钟后,孩子们渐渐进入梦乡,一切都是那么寂静。听到小猪打呼噜的声音了........
小世界里的秘密
我班的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非常喜爱折纸,由此我把它延伸至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探索一下平时喜爱的纸,它有哪些秘密。活动开始了,选择进入此区域的孩子到不是很多,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孩子都进入了其他区域只有个别的几个幼儿选择了玩纸。我就上前询问了几个孩子,“你们为什么不去找找纸的秘密呢?”孩子们差不多都说:“平时我们都玩啊,纸就是折和剪一剪啊!”我用疑问试的口气说:“真的吗?等会你们可要看好我们的发现哦!”我就随几个孩子一起加入了科学区,进行对纸的探索。
探索纸的秘密,活动中我积极为幼儿营造轻松又自主的氛围,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并进行表达的欲望。我相信,对幼儿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固然探索纸的秘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说一说,摸一摸,玩一玩,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自由玩纸,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同伴听。第二次玩纸使活动的探索目的层层递进,不同材料的纸船被放入水中,幼儿带着好奇静静的等待,当他们发现有的船沉了,有的还浮在在水面。孩子们吃惊,也困惑,这时我鼓励幼儿展开沉与不沉的纸船探究纸的材料。加入的孩子越来越多,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观点,从此过程中,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与材料交互,他们对自己的发现既兴奋又欣喜。这种让幼儿主动参与发现的教学方法,强化了幼儿细致的观察习惯,也培养了幼儿初步比较能力。
整个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系列感性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经验,教师及时指导、提升,整个过程层层递进,内容由潜入深,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幼儿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充分的调动。
教育随笔:小小的自尊心
到了中班,很多孩子都开始萌发自尊心,以前感觉没脸没皮的一些小朋友,现在也都开始会害羞,会反省了,对于这些刚刚萌发的自尊心,我们应该如何守护呢?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有些时候,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怒吼的冲动,可是如果被情绪所控制,而说出一些伤人的话,那无意中肯定会伤害到孩子的心,所以我们可以换一种说话方式,严厉但不冷酷。
二、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当你喂他吃饭时他会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服是,他会说“我自己穿”,虽然他可能会弄得一塌糊涂,但是我们应该要放手给他们练习的机会,宁愿等他们弄得一团糟的时候再去补救,也不能剥夺他们练习的机会。
三、多和孩子们聊聊天
正所谓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如果总是把班级变成老师的一言堂,对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不利的,我们应该善于运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和孩子们说明接下来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他们能够更清楚的明白老师的意图,才能更配合你,否则只有老师一个人为了赶时间去上课,而小朋友们却还优哉游哉的。
而且对孩子们敞开心扉的话,小朋友也会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我们也可以更清楚的告诉他们,老师希望他们努力的方向等等,这样老师和孩子们之间有了默契,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