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学数学思维需预防的五大问题

发布时间:2021-03-01 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五大领域 幼儿园五大领域说课稿模板

一.没有数学感觉

数学需要数感、形感、空间感。有了这些感觉才会有悟性。而这些感觉不是记和看出来的,甚至也不是靠"学"出来的。

这需要孩子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体验,需要利用身体的多个感官去参与,尤其是动手,缺了动手,孩子学的东西就浅表,数学是摸出来的。

二."记"数学。孩子往往没有理解却大量操练,效率低,根基浅。

在所有学习方法中,"记"数学确实是最笨的方法。

一个基本道理,孩子理解了自然就记住了。如果再能用一下,特别是给别人讲一遍,效果更好。

三.数学分析及数学表达尤显薄弱。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一般孩子达不到说的层面;对结果的合理性缺乏思考。答案很好笑,如,(1)-8=9。

数学不是讲出来的,思维能力也不是听出来,而是想出来的。

当然,如果一点不给孩子讲也不行,孩子大脑一片空白,那又怎么去思考呢?

讲,只需要讲一个核心的点,专业说法是讲知识的生长点,讲的是知识的芽,有了个芽,知识就会长。比如,教孩子分数,只教二分之一就行了,孩子明白了二分之一就会三分之一,会三分之一就会四分之一……

四.害怕挑战,缺乏信心。有时不是不会,而是根本就不敢去想。

解决信心问题不是夸几声孩子很棒就能解决的,那也需要"基础"。孩子的信心,是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我们需要让孩子有无数次成功的体验。

五.独立思考能力严重不足。

我的数学思维班上弱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个超级细心的家长。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弱,也容易造成孩子思维上的依赖。最后,战胜困难的经验比连续成功的经验更重要。孩子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不断的鼓励孩子不要放弃,直到孩子能成功的解决问题。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五个小问号,开启数学思维


爸妈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总会做这样那样的亲子小游戏,用来开发宝宝的潜能。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五个小问题,它们能够开启孩子的数学思维。爸妈们不妨用一用。

一问物体有多少

孩子建立数字的概念需要首先学习数与物的对应关系。在孩子数数时,要让他指着要数的物体一个一个地按顺序点数。另外,还要让孩子理解基数的概念,即:顺序数下来的最后一个数字即是物体的数量。这个问题随时都可以问。数家中的人口,数水果,数玩具,数书等等。

二问哪个更大或更高

小孩子很喜欢把物体直接放在一起比大小高低的,因为这就像一个游戏。提问从简单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比如,先可以比较两支笔、两个苹果、两本书,这些东西可以直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然后比较门和笤帚哪个高,冰箱和凳子哪个高,这样的比较中有一件东西可以移动;然后再比较桌子和沙发,两个窗户等都不能移动的物体,要求孩子借助工具(常规的测量工具:尺子,或非常规的测量工具:绳子、铅笔、凳子等)进行测量比较。

三问物体异与同

给孩子两只鞋子(从两双不同的鞋子中各选一只),让他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然后,鞋子可以换成袜子、衣服、同类的玩具等等。还可以换一种玩法:给孩子一件东西,让他找出另一样东西和给他的这件东西有一处或几处相同的地方。比如,给他一本书,他可以找出报纸,和书相同都是纸做的;给他一支蜡笔,他也许会找出一件衣服,和蜡笔一样都是红色的;等等。

孩子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观察、比较、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而这些都是今后进行数学学习及科学探索的基本技巧。

四问每类有多少

这个问题是对孩子进行分类和数数的综合训练。“多少”针对数数;“每类”针对分类,孩子要先对物品进行归类。

和孩子一起清理玩具、衣柜、厨房里的储物柜时,都是做此类提问的上佳时机。可以把玩具车按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并数出各类分别有多少;可以把衣服按颜色进行分类并数出每种有几件;可以把混在一起的筷子、勺子、刀和叉给孩子,让他分类并点数。孩子对这种游戏的兴趣超出大人的想象。

五问哪组数量多

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多少为孩子将来学习减法打下基础。家中几乎所有的物品以及孩子的玩具都可以拿来做这个游戏。拿出一些物品随意分成两组,让孩子比较哪组多哪组少。还有一种玩法孩子可能会更喜欢:给孩子一些硬币(数量必须是双数)让他来扔,扔完后让他数一下是正面的多还是反面的多。

幼升小思维题:大二班数学练习题


一、看图回答问题(请拿实物让孩子进行观察)

 1、图1是什么图形?有几个面?有几条边?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为什么?

2、图2是什么图形?有几个面?有几条边?图1与图2有什么不同?

二、看下图回答问题

1、在正方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长方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在正方形又在长方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

4、既在正方形又在圆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

5、既在长方形又在圆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既在正方形又在长方形,又在圆形里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方形里比6大的数是________;

8、在正方形和长方形外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

9、在长方形和圆形外的数字有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把正方形拿掉,剩下的是什么图形请画出来?

11、如果把长方形拿掉,剩下的是什么图形请画出来?

三、数一数下图中有几条线段? 四、请问6根长短不同的小木棍最多可以摆几个三角形?请把摆好的形状画出来?

五、只移动一个箭头使下面等式成立(或拿火柴棍进行实物练习)

以孩子的思维想问题


妈妈:“宝宝已经四岁了,你可以自己睡了.”

孩子:“爸爸都那么大了,为什么不自己睡?”

偶然在读博客的时候,被这一对话激起很多的思考。孩子单纯的脑袋里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语出惊人,这绝不是什么偶然,也并非什么病态。孩子的思维方式单纯到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能简单地只看到一面!

孩子考虑事情很简单,所以问出的问题也很简单,但是大人却想得很复杂,所以本应简单的答案,经过大人曲线式思维的加工,变得就复杂了,而小孩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答非所问”中长大并变成大人一代又一代的继续。这是大人对孩子思维的影响。至于小孩的思维,那是人本有的纯真,也就是所谓的“性本善”只以事论事,不会考虑事情所发生的客观存在的环境。也可以说他们只是以大人的问而答,答而问,或者是见而谈,所以其实往往答不出孩子提问的我们,其实是复杂了现象,同时也就复杂了自己的思维。从而会对孩子的教育收到影响和限制!

观点:孩子的思维方式是活跃而单纯的,在受了框架教育的人们可能真的无法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往往被问的哑口无言!其实,孩子这样是他成长的经历,他们在不断地提问中,慢慢的长大、慢慢的成熟!所以作为家长要是遇到让你哑口无言一对的问题时,尝试着和孩子站在一起去看问题,或许孩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喽!

幼升小思维题:数学题二十道


一、鱼缸内有10条鱼,死了2条,问鱼缸内还有多少条鱼;1个孩子用6分钟吃完一个汉堡包,问3个孩子同一时间各吃1个汉堡包用多少分钟?

二、一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有一位扮演老鹰,一位做母鸡,还有8个做小鸡。请问再来3组,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三、小朋友排队,从左向右数小红排第7,从右向左数小红排第8,这一排队伍一共多少人?

四、老实说: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已抓住4个还剩几个?

五、有两杯果汁,宝宝先喝了半杯,妈妈又倒满了;宝宝又喝了半杯,妈妈又倒满了,最后宝宝都喝完了,请问宝宝共喝了几杯?

六、草莓和桃子各代表一个数,草莓加桃子等于7,草莓加草莓等于8,草莓和桃子各是几?

七、小芳买拼音本用了6角钱,还剩4角钱,小芳原来有几角钱?合多少元?

八、一堆巴掌大的硬纸牌代表数字,圆形牌代表1,长方代表2,三角代表3,正方代表4,五角星代表5.说一个数,把加起来的等于这个数的牌举起来。A、拼6B、拼10C、拼13

九、数学填数

2+( )=13;13-( )=8;3+5=( )

4+6=( );8+6=( );13-8=( )

十、比67大的数说3个,比67小的数说3个。

十一、一个正方形是四个角,问:在角上切了一个角之后还剩几个角?

十二、幼儿园的苹果吃了一半还剩20个,幼儿园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十三、小红参加数学竞赛,和参加竞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问参加数学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十四、河边有7只小鸭子和1只鸭妈妈要过河,其中4只小鸭子过了河,还剩几只小鸭子?

十五、公共汽车上,第一站上来5个人,第二站下去2人,第三站上来3人,问:车上剩几个人,售票阿姨卖了几张票?

十六、你和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你是第6个,从后面数你是第5个小朋友,请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十七、妈妈今年30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想想再过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几岁?

十八、两个盒子里各有5块糖,从第一个盒子里拿出2块放入第二个盒子,现在两个里一共有多少块?

十九、猫-狗=2,狗-兔=3,兔+兔=6,问猫=()

二十、"1、4、()、10、()、16",请在括号处填上符合规律的数字。

幼升小常考题型—数学思维练习题


幼升小常考题型—数学思维练习题

1、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7个人,后面6个人,问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2、小朋友排队报数,正着报数小明是第8,倒着数小明是第10,问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3、30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去旅游,从排头往后数,小刚是第10个;从排尾往前数,小丽是第5个,问小刚和小丽中间有几个人?

4、一队中男孩有6人,老师要求在2名男孩中间插进1名女孩,问可插进几名女孩?

5、小花买了1支铅笔,2根铅笔,付了1元钱,售货员找给了给她3角,小花看了看1支铅笔的价钱是2角,就说:“叔叔,您把帐算错了。”请小朋友想一想,小花没有计算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算错啦?

6、把一根木棍要锯成5段,已知一分钟锯1段,问几分钟锯完?

7、用分别写有数字0、1、2的三张卡片,能排出多少个不同的二位数?

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六点需要注意


总的来说,想要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辅导孩子数学的时候,就有以下六点需要家长们注意:

1,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

2,举一反三,学会变通。

3,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4,成为与孩子探讨问题的小伙伴,而不是领导者。

5,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

6,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

在此,小编就第一点,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之所以说“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就是因为做十道题不如讲一道题。老师们都会有这种体验,如果想要讲好一道题,必须要保证自己会做,并且要能彻底理解,再将其转化成学生能够听懂的解释。

所以,对孩子来说,做完家庭作业之后,家长不妨鼓励他们自己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有时在讲的过程中,孩子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出在哪,或者是理解了为什么这样解答更简单。讲出来就是他们再次思考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记忆的过程,而后对这一类的题目,他们就不会再轻易出错了。

平时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自己模仿一下老师是怎么讲解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以后,再问“为什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是赞同老师的,还是有别的想法呢?”等等。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

让孩子养成“说”的习惯对数学学习来说,对提高思维能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6.8名师解析:幼升小数学思维试题


近日,北京各个小学开始了紧张而又激烈的幼升小面试,怀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的家长带着孩子赶赴目标学校参加面试。据调查,面试问题中数学思维问题是必考项,邀请资深专家陆续老师为考生精析数学思维试题。

1、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专家解析:这道题家长可以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辅导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拟一下整个过程,同时要求家长画上线段图并标明数字,两者缺一不可。当孩子真正理解了整个过程解答本题也就会非常容易。本题的正确答案2+2+3=7(千米)

2、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专家解析:这道题是奇偶性知识的综合运用,很多学前的孩子都知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但是孩子并没有真正明白单双数的意义,家长可以在家里指导孩子用棋子1个1个的摆出来,让孩子真正明白单双数的意义和规律,再做这道题就会比较简单。第1趟汽车开到西站,1是单数,11也是单数,故开了11趟之后汽车开到西站。

3、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

专家解析:这是关于时间的知识,这是一种常识,家长和孩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表演一次,孩子就会真正明白。本题的正确答案为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5分钟才能吃完。

4、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两人合起来正好能买一本书,也可以理解为把买一本书的钱分给了两个人,小明拿一部分,小亮拿一部分,小明缺1元7角,说明小亮正好有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说明小明正好有1元3角,明白了这些道理,其它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本题的正确答案为小明有1元3角,小亮有1元7角,这本书的价钱为3元钱。

5、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平均分的问题,35颗糖不可能平均的分给4个人,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把糖果按4个一排的画下来,让孩子先把能平均分的部分分掉,剩下的部分在按顺序来分,同时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相应数量的棋子或小木棍,让孩子亲自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操作不难得出丁丁分到最后一颗糖。

6、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原来的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去的钱,一部分是剩下的钱,问剩下的钱比整体少多少,其实就是问用去了多少钱。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56+128=184(元)

宝宝的思维需要训练


导读:在动听的音乐环境中,大脑细胞能更好地发育成长。音乐是一种形象思维,而右脑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地。从小进行音乐训练,对于右脑功能的开发,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音乐还能促进左右脑的平衡。

拥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聪明的宝宝是天生的吗?在人的一生中,婴幼儿时期是最聪明的天才时期。通过什么样的训练能使自己的宝宝更聪明呢?

思维分类及特征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人类的本能,正像人需要运动一样,人脑也需要思维。从个体思维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种。动作思维是思维过程中依赖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如3岁前儿童的思维总是伴着动作。他们不能脱离动作默默思考。形象思维是思维过程中依赖表象为支柱进行的思维。抽象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借助语言为中介,并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

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来看,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俄国儿童专家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儿童到学前晚期开始,能初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从出生到4岁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决定时期,其中8个月—1岁,2—3岁(特别是2岁半—3岁)是这个年龄阶段发展的两个转折时期、关键时期。人的一生思维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是先快后慢的。

思维需要训练

思维是儿童掌握知识主要的心理过程,发展思维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核心。促进宝宝思维发展,一方面要为宝宝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掌握宝宝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善用赞美和鼓励,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另外,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要进行思维训练,思维是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和发展的。

思维训练,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七巧板、燕儿图、益智图。古人从小学习琴棋书画、诗歌朗诵和明代以来的珠算等,都是思维训练的好形式。

儿童的思维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儿童的思维训练也应该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从大脑的训练、相似性思维训练等方面,来谈如何促进宝宝思维训练。

大脑训练,开始!

大脑的右半球和左半球有着一定的分工。脑科学研究表明,左脑半球的主要贡献语言和逻辑方面的,主管抽象思维、分析思维,它也是脑语言区的所在地。左脑如果出问题,语言表达常常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下降,很难进行推理、演绎,要完成一些数学题目(数学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就会非常困难。

右脑半球的功能主要是形象思维、创造思维和综合性思维。如果一个人右脑半球损坏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下降,识别方向、空间位置的能力就会非常低。

右脑训练——

1。手指练习法:

用拇指去挨个碰从食指到小指的指尖。

2。左书左画:

左脑主管着书写过程。为了开发右脑,脑科学家们主张多用左手写字。左画,就是用左手作画,不仅具有一般作画时的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等益处,还练习左手的灵活性,同时,激发右脑在形象思维、综合思维和创造思维方面的潜力。

3。左侧体操强右脑:

左侧体操是开发右脑功能的一种好办法。由于右脑负责左侧身体,因此,左侧体操会反过来促进右脑的活动,有利于右脑能力的提高。左侧体操包括一些基本的动作和游戏——

基本动作:

Ⅰ.左上肢侧举运动。

Ⅱ.左上左上肢侧举运动。

Ⅲ.左手指运动。

Ⅳ.左腿侧举运动。

Ⅴ.左腿前举运动。

基本游戏:

Ⅰ.用左手进行猜拳游戏。

Ⅱ.每天早上学习用左手使用牙刷。

4。脚部活动法:活动脚趾的右脑刺激法。这是一种宜于洗澡时或洗完澡后进行的。

具体做法:

Ⅰ.不用手,将脚趾全部伸展开,并稍稍保持一段时间。

Ⅱ.脚拇指和其余四趾交叉活动。一开始活动不了的时候,可以用手指帮助拉开。

Ⅲ.将脚趾绕到第二趾上,再相反进行。

Ⅳ.以抓东西的感觉收拢脚趾。

Ⅴ.用手一个一个拧转脚趾,并握紧拳头捶击脚心。

5。潜游:在练习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时间长度不要超过2分钟。

6。悬挂倒立:这种训练能够治疗前庭疾病,发展平衡感觉,同时还能改善整个头脑的循环功能,使更多的脑细胞得到更充分的氧分供应。

7。音乐吹开智慧花:

音乐被称为“智慧的催化剂”。在动听的音乐环境中,大脑细胞能更好地发育成长。音乐是一种形象思维,而右脑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地。从小进行音乐训练,对于右脑功能的开发,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音乐还能促进左右脑的平衡。

具体做法:让孩子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同时,要求他们为歌曲配动作。家长鼓励孩子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多选择节奏鲜明、旋律简单的音乐。

相似性思维训练——

相似性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它主要包括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别、发现事物相似的原因、发现事物相似的结果、发现事物相似的规律,等等,所以相似性思维训练也主要是针对这些方面训练来提高思维能力的。

具体方式:

1.寻找事物间的相似,例如:

无花果叶和仙人掌。

鲸鱼和鲤鱼。

人和猴子,人和黑猩猩。

2.寻找事物间的差异,例如:

仔细观察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看看有什么不同。

仔细看看你和爸爸、妈妈的照片,有什么不同。

对着镜子,仔细看看你的左眼和右眼,有什么不同。

3.对相似的事物进行分类,例如:

彩笔、铅笔、记号笔、抹布、扫帚、本、图画书。

鲸鱼、鲫鱼、金鱼、海狮、海象、海马、海豹。

大猩猩、猴子、长臂猿

4.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关系,例如

人和猩猩;猫和老虎;熊和熊猫。

5.从事物的相似性推测事物的性质

红色的长方形和红色的圆球;蓝色的圆球和红色的圆球。

相关推荐

  • 五个小问号,开启数学思维 爸妈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总会做这样那样的亲子小游戏,用来开发宝宝的潜能。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五个小问题,它们能够开启孩子的数学思维。爸妈们不妨用一用。 一问物体有多少 孩子建立数字的概念需要...
    2021-05-02 阅读全文
  • 幼升小思维题:大二班数学练习题 一、看图回答问题(请拿实物让孩子进行观察)  1、图1是什么图形?有几个面?有几条边?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为什么? 2、图2是什么图形?有几个面?有几条边?图1与图2有什么不同? 二、看下图回答问...
    2021-05-02 阅读全文
  • 以孩子的思维想问题 妈妈:“宝宝已经四岁了,你可以自己睡了.” 孩子:“爸爸都那么大了,为什么不自己睡?” 偶然在读博客的时候,被这一对话激起很多的思考。孩子单纯的脑袋里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语出惊人,这绝不是什么偶然,也并...
    2021-04-16 阅读全文
  • 幼升小思维题:数学题二十道 一、鱼缸内有10条鱼,死了2条,问鱼缸内还有多少条鱼;1个孩子用6分钟吃完一个汉堡包,问3个孩子同一时间各吃1个汉堡包用多少分钟? 二、一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有一位扮演老鹰,一位做母鸡,还有8个做小...
    2021-05-01 阅读全文
  • 幼升小常考题型—数学思维练习题 幼升小常考题型—数学思维练习题 1、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7个人,后面6个人,问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2、小朋友排队报数,正着报数小明是第8,倒着数小明是第10,问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3、30个小朋友排成...
    2021-05-02 阅读全文

爸妈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总会做这样那样的亲子小游戏,用来开发宝宝的潜能。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五个小问题,它们能够开启孩子的数学思维。爸妈们不妨用一用。 一问物体有多少 孩子建立数字的概念需要...

2021-05-02 阅读全文

一、看图回答问题(请拿实物让孩子进行观察)  1、图1是什么图形?有几个面?有几条边?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为什么? 2、图2是什么图形?有几个面?有几条边?图1与图2有什么不同? 二、看下图回答问...

2021-05-02 阅读全文

妈妈:“宝宝已经四岁了,你可以自己睡了.” 孩子:“爸爸都那么大了,为什么不自己睡?” 偶然在读博客的时候,被这一对话激起很多的思考。孩子单纯的脑袋里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语出惊人,这绝不是什么偶然,也并...

2021-04-16 阅读全文

一、鱼缸内有10条鱼,死了2条,问鱼缸内还有多少条鱼;1个孩子用6分钟吃完一个汉堡包,问3个孩子同一时间各吃1个汉堡包用多少分钟? 二、一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有一位扮演老鹰,一位做母鸡,还有8个做小...

2021-05-01 阅读全文

幼升小常考题型—数学思维练习题 1、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7个人,后面6个人,问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2、小朋友排队报数,正着报数小明是第8,倒着数小明是第10,问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3、30个小朋友排成...

2021-05-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