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老师,这是我先拿到的!

发布时间:2021-03-01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 幼儿老师的教育笔记 我是幼师我骄傲的演讲稿 周四的区域活动又开始啦,孩子们像往常一样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开始玩起来。建构区是一个能体现孩子合作意识的区角,我们班的孩子也比较多的喜欢去建构区,他们在那里搭积木、造房子。从原来的只会造一层楼到现在会二层楼。语言区的孩子在安静地看图书,他们会一页一页地按页翻书。益智区的孩子正在玩有趣的转盘。看的表演区的孩子正在摆弄着小动物。我正想去看看表演区的孩子在表演什么?这时远处传来了呼喊声,我连忙去了建构区。一个女孩子说:“老师,这是我先拿到的,她抢我玩具。”另一个女孩子说:“是我先拿到的,她已经有一个女孩子的木头积木了,哼,不和你玩了。”于是,我问:“让我看看谁是谦让的乖宝宝?”两个孩子看了看对方孩子都拽着积木不放。这时

,另外一个在搭积木的男孩子说:“老师不是说了吗,大家要谦让,你们可以石头、剪刀、布来决定玩具归谁?”两个女孩听了男孩的话,点点头。一个女孩说:“那好吧,我们就来石头、剪刀、布。一次,谁赢了就是谁的。”

这样的事情在区域活动中也常有发生。孩子就是这样一会儿不好,一会儿又和好了。我们的教育是想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谦让。那么就应该鼓励孩子想办法去解决自己发生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最终达到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次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也把刚才的事情说给了班里的其他孩子听。问了他们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们会怎么做?孩子们都十分积极地举手发言。想出了好多的好办法。有的孩子说:“这个玩具把它放一边,大家都不拿。”有的孩子说:“可以2个人合作一起搭积木。”还有的孩子说:“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是谁的。”

中班下学期的孩子了,在面对这样的状况时,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应对能力了。会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化解冲突了。

《纲要》中提到:“要让孩子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直接感知、感受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习的乐趣。”这样的矛盾也是孩子的一种亲身体验,可以让孩子知道玩具不是一个人的,是幼儿园的我们应该要学会分享。学会了与人分享我们才会有更多地朋友愿意和我们一起玩。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这是我的


小班孩子在幼儿园里哭,有很多理由:想妈妈哭,没看见小朋友哭,没玩具哭,肚子饿了哭,看见别的人哭也哭------总之,想哭就哭。但只要你去了解,那理由千奇百怪。

一天,妈妈送冷逸轩来幼儿园,进教室很高兴,妈妈走了。她走向座位突然大哭,我走过去一看,每人坐她的位子。为什么哭?她指指座位不说话。我忙问:“这不是你的小椅子,对吗?”她点点头。“我们去找”拉着她绕着座位找遍了也没看见,又问“是黄椅子?绿椅子?红椅子?”最后,她边哭边说:是红色的。我又带着她绕了一圈专挑红椅子,她都摇摇头,并且哭得更凶,眼睛还一边在教室里搜寻。我想:她可能不记得了,哄哄她让她安静,过一会儿就没事。于是我坐到门口准备去迎接小朋友的到来。冷逸轩跑过来,拉着我要坐的椅子。我问:这是你的椅子?“是,这是我的!”然后拉着小椅子心满意足地坐在座位上,我观察了一会儿,她像没事儿一样和小朋友玩得多欢,与刚大哭的她判若两人。一场哭闹就这样平息了。

这孩子看起来像很固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大人会认为孩子不听话,其实不是,这是她秩序感正在形成,她认为她坐的椅子就是她的,我们只有满足她才有利于她的发展。

这是我的!


晨间桌面游戏时,昊昊和东东都在建构区玩积塑,盛积塑的玩具筐一开始放在桌子中间,大家都从中间的筐子里拿玩具,昊昊可能因为个子小从筐子里拿玩具有些困难,便要把筐子拉到他的身边,旁边的东东从另一边拉住筐子不放,两人争执起来,筐子被扯得有点变形,昊昊看到东东拉着筐子不放,便去掰东东的手,东东仍不放手,大声申辩:“玩具筐应该放中间!”昊昊根本不听,还是使劲地掰东东的手,东东有点泄气地松手,求助地看着我。

我想劝昊昊自己把筐子送回到桌子中间,就问他:“昊昊,你为什么要把玩具筐拉到自己这里?”“因为我的玩具太少了。”昊昊边从玩具筐里拿玩具边说。

我看看其他小朋友拿到的玩具,再看昊昊的玩具,确实他的比较少,应该与他够玩具困难有关。我又问他:“如果其他小朋友还想用玩具,可是筐子离得太远够不着怎么办?”昊昊抬头看看周围的小朋友说:“那我就给他、她,还有他……(昊昊指着没有和他争玩具筐的小朋友),就是不给他(昊昊指着东东强调不给他)!

“玩具是大家的不是你的,大家自己拿着玩就可以,不用你给的。”我说。

“玩具就是我的!”昊昊边玩边坚决地说。

桌面游戏时,玩具筐放在桌子中间一直以来成了一条默认的规则,个子小的昊昊因为拿玩具有困难破坏了这条规则遭到东东的反对,一个坚持遵守规则,一个执意破坏规则,冲突便发生了。严厉制止或者帮助昊昊拿一些玩具出来可以很快化解争执,但是于孩子的内心不会有任何触动。

教育随笔: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


一次数学活动,我给孩子们提出问题,让他们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应该怎么排?有几种排列方法?以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提出后,我想孩子们一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结果相反,只有三个孩子举手。其实问题并不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过了一会我请没有举手的封林欣回答,以便了解孩子们掌握的情况,她站起了来,低着头不说话,我以为她不会,我又请平时爱发言的王馨冉把她的想法说了一遍,封林欣小声说“刘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那你为什么不说呢?”“我怕说错。”我告诉她“回答问题时,怎么想就怎么说,要相信自己,不要害怕。即使你回答错了,老师和小朋友会帮助你改正的。”

其他的几个孩子也说,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静下心来想想,我立刻改变教学方法,我提出要求,让孩子们去动手操作,然后集中讨论解决问题,再提出新的问题,让孩子们再次去动手操作,最后把操作过程分享给大家。孩子们乐此不彼,相互商量着讨论着,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非常的高。

让孩子感觉到“我是老师的朋友”


上午,我和孩子们在操场上玩攀登架,听到绮绮和佳佳的这样一段对话:

……

绮绮:“小白白,你爬得快一点啊!”

佳佳:“你干嘛叫我小白白啊?”

绮绮:“因为你长得白嘛!”

佳佳:“满好听的,你以后就叫我‘小白白’吧。”

……

我在旁边一边听一边偷偷的笑:原来给同学起外号,在幼儿园小班就有了啊~呵呵。

到了集体活动时间,好动的佳佳注意力老师不能集中,不时摸摸这个摸摸那个。而我也总是要“佳佳”“佳佳”的提醒他。在提醒了几次之后,我发现他还是很难集中注意力,这时,我灵机一动故意说道:“小白白,我的故事很好听哦,你听到了吗?”这下子,佳佳愣住了,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我,吞吞吐吐的说:“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叫小白白?”我也冲他眨眨眼睛:“如果,你以后能注意听老师讲话,我以后都叫你‘小白白’。好不好?”听我这么说,他笑着点点头。

也许是被人叫“外号”新鲜感,接下来的时间里,佳佳认真听着我说的每一句话,而我也不时的和他搭话:“小白白”怎样怎样、“小白白”怎样怎样。这期间,我发现一向喜欢调皮捣乱的佳佳,表现出乎意料的好。

第二天一早,刚来到幼儿园的佳佳就悄悄的问我:“陈老师,今天你还叫我‘小白白’吗?”我也悄悄的在他耳边说:“当然了,‘小白白‘是我的好朋友”,以后你也可以叫我‘陈陈老师’”。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佳佳开心地到区角里搭积木去了。我听到,一边搭积木的他一边开心的告诉坐在旁边的小弈:“你知道么,陈老师叫我‘小白白’……”

看着佳佳开心的样子,想到这两天他的转变,我的心里却不平静了。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我们每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我们可以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应该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可是平时我们对于这些“小朋友”的称呼多数是直呼其名。孩子们感觉不出这份朋友之情,当老师和孩子之间用朋友之间才会使用的外号来称呼对方,就好像发生了化学反应一样,发生了我当初没想到的变化。经过这样的一件小小的事情,我发现,孩子其实真的很容易满足,当这一切只发生了一点点改变,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称呼的改变,就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我是老师的朋友”。

做孩子的朋友,其实很简单,只要一点点小小的改变,你就可以让你的视线顿时变得开阔,就像有人说过:

我不是你,但我愿意关注你的关注;

我不是你,但我愿意惊奇你的惊奇;

我不是你,但我愿意感受你的感受;

老师,这是不懂事的孩子画的


一次带领孩子去户外活动,当走到一楼东门厅时,我忽然看见幼儿园崭新的墙上不知被谁乱涂了,“哎,小朋友这儿是怎么了?”孩子们边看边说:“是谁乱涂的一点也不好看。”“真是的还把墙弄脏了.”……突然,张健说:“老师我知道是谁乱画的。”“那你来告诉我们。”“老师这是不懂事的孩子画的。”我随机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爱护墙饰,爱护花草,但这个小朋友乱涂乱画不爱护幼儿园

,那他就是不懂事的孩子。”“张建你说得太棒了!”孩子们拍起了手,都向张健投去了赞同的目光。我随机又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乱涂乱画”“要爱护幼儿园”……孩子们热烈的讨论着,“小朋友你们说的都很好那我们都来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好吗?”“好”孩子们齐声说。后来,我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把乱画的地方弄干净了,看着干净的墙面孩子们开心的笑了。

针对上述现象,我让孩子自由发表言论,让他们发现问题,开心的解决问题,让他们知道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是“小老师”


奇玫小朋友是我班一个很有灵性的孩子,少了一份小孩子该有的天真,多了一份大孩子有的“成熟”,特别会看大人的脸色,每次看到老师需要帮忙的时候,她都会在第一时间跑到老师的面前,因此我也喜欢请她帮忙做点事,在不知不觉中她成了我们班的“外出使节”,经常帮老师到别的班借个东西什么的,慢慢的她在小朋友之间的威信就高了,有时我也会请她带着班里的小朋友做点小游戏,孩子们都叫她“小老师”,孩子们对这位小老师也特别的认可,每次游戏活动孩子们玩的都很高兴。

有一天,下午点后,我让奇玫和小朋友一块玩数字游戏,我坐一边当小朋友,孩子们玩的很高兴,这时她突发奇想,让几个孩子到前面配合她的游戏,只见她费力的抬起脚,用小手推着几个小朋友的头,让他们到前面去,这时候,有的小朋友不高兴了,说:“老师,她推我的头。”我赶紧过去阻止,可奇玫说:“老师不是说我今天是小老师吗,老师就是这样叫小朋友的。”我的心咯噔一下,一时竟然无话可说,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说:“那以后老师也不这样了,以前的时候老师没有意识到这样不对,以后咱们都把这个坏习惯改掉,好不好。”孩子们都高兴的拍着手说好,我接着提议:“班里的‘小老师’我们要‘竞争上岗’,看哪个老师做的最好,一周选一次”。孩子们都表示欢迎。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老师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是神圣的,孩子对老师的一言一行特别关注,“小老师”的选择也不应该是随意的,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教学中更要做一个有心的好老师,做孩子的好榜样。

老师,我的纸是新的


折纸是我们班的强项,今年小朋友又学会了好多折纸的本领。

课间我常常给小朋友一叠纸,让他们自己折纸,既安定了小朋友的情绪,稳定了纪律,还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不过在结束的时候我要求他们把纸归还过来,帮助幼儿养成节约的习惯。

也算是为了奖励孩子们最近的表现,今天我拿出了一叠彩色的纸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发给大家的纸很新很漂亮,是彩色的。

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折的作品多,又不会撕破。

"依照惯例,折完作品后,小朋友要把纸抚平并归还给我。

不一会儿,小朋友都折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周唯举着作品说:"老师,我折了一只北极熊。

"潘文轩也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折了一件衣服。

"贺茹男的小手在她折的小钢琴上麻利的弹奏着……我用赞许的目光给他们送去了肯定、鼓励。

孩子们的兴致都高极了。

活动结束了,孩子们把皱皱巴巴,甚至残缺不全的纸交了上来。

这时候,朱欣雨小朋友站在孩子们中间,得意的高高地摇晃着一张崭新的纸大声地说:"老师,看!我的纸最新了,一点都不破!"我仔细一看,真的是一张崭新的纸,一点折痕都没有。

我猛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我蹲下身子拉过朱欣雨问:"你的纸为什么是新的?""我……"我拿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对小朋友说:"虽然朱欣雨的纸还是新的,但老师更喜欢这张纸。

因为这张纸曾经被小朋友的小巧手折出了北极熊、衣服、钢琴……"我又对朱欣雨说:"今后,要大胆折出你喜欢的作品,不怕把纸弄坏,老师喜欢你的小巧手!你现在愿意折吗?""愿意!"朱欣雨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总是希望自己能给孩子以自由,能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去探索、去发现,可事实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我不是这科的医生


角色游戏往往是孩子平时生活经验的体现,大班的幼儿也越来越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角色游戏相结合起来。这正是我们需要去观察、发现甚至可以去放大、效仿的。

就像今天玩角色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特别兴奋,活动室里面都是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医院里面有很多病人去看病,一位医生忙的不行,护士小姐也在边上进行帮助,而娃娃家的爸爸正好过去看病,医生告诉他过年吃多了,给他开了一点药,另外一名医生芷清在边上看了看,就走开了,也没有去帮助他们。这个时候护士小姐请他一起来帮忙,芷清小医生大声地朝护士说了一句:“我又不是看肚子痛的医生,我是看牙齿的医生”说完,气愤的芷清转身坐了下来,朝对其他的孩子大声喊了起来:“谁要拔牙,快来拔牙咯!”他连续喊了好几声,有几个孩子就陆陆续续的走过来,小家伙就接待了起来,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请顾客将嘴巴张大,然后照啊照啊,还不时地问病人,你是哪边的牙齿,哪一颗牙齿要拔。

他们的合作关系是非常好的,尤其是那位护士小姐她能够听从医生的指挥,帮助医生将工作做到最好,说明她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很强的。其中一位医生说爸爸的病是吃多了,说明对于孩子来说已经能够有一定的过年注意事项的意识了。芷清不太愿意和他人合作其实和他的性格是有一定关系的,另外他前几天也去拔牙了,所以他更愿意选择一个喜欢做的工作去做。另外在后面的拔牙过程中,他是先请病人张开嘴巴照一照,然后问一问哪一颗牙齿,看得出他非常细心,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他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医院里面我们一共开展了三个游戏角色,那么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合作是他们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在这个游戏中我们明显看到芷清小朋友不愿意和别人合作,单独一个人创设一个新的游戏内容,而这个游戏内容也是非常适合大班孩子现有经验的,因为他们的年纪正好是换乳牙的时期,所以在活动中专门开设一个牙医门诊,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相关推荐

  • 这是我的 小班孩子在幼儿园里哭,有很多理由:想妈妈哭,没看见小朋友哭,没玩具哭,肚子饿了哭,看见别的人哭也哭------总之,想哭就哭。但只要你去了解,那理由千奇百怪。 一天,妈妈送冷逸轩来幼儿园,进教室很高兴...
    2021-11-17 阅读全文
  • 这是我的! 晨间桌面游戏时,昊昊和东东都在建构区玩积塑,盛积塑的玩具筐一开始放在桌子中间,大家都从中间的筐子里拿玩具,昊昊可能因为个子小从筐子里拿玩具有些困难,便要把筐子拉到他的身边,旁边的东东从另一边拉住筐子不...
    2021-10-1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 一次数学活动,我给孩子们提出问题,让他们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应该怎么排?有几种排列方法?以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提出后,我想孩子们一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结果相反,只有三个孩子举手。其实问...
    2021-05-25 阅读全文
  • 这是我 一、关于幼儿“认识自我”的几点思考(一)课题性质的确定1、《规程》中明确指出了“认识自我”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2、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完整自我的形成,使...
    2019-12-12 阅读全文
  • 让孩子感觉到“我是老师的朋友” 上午,我和孩子们在操场上玩攀登架,听到绮绮和佳佳的这样一段对话: …… 绮绮:“小白白,你爬得快一点啊!” 佳佳:“你干嘛叫我小白白啊?” 绮绮:“因为你长得白嘛!” 佳佳:“满好听的,你以后就叫我‘...
    2021-03-29 阅读全文

小班孩子在幼儿园里哭,有很多理由:想妈妈哭,没看见小朋友哭,没玩具哭,肚子饿了哭,看见别的人哭也哭------总之,想哭就哭。但只要你去了解,那理由千奇百怪。 一天,妈妈送冷逸轩来幼儿园,进教室很高兴...

2021-11-17 阅读全文

晨间桌面游戏时,昊昊和东东都在建构区玩积塑,盛积塑的玩具筐一开始放在桌子中间,大家都从中间的筐子里拿玩具,昊昊可能因为个子小从筐子里拿玩具有些困难,便要把筐子拉到他的身边,旁边的东东从另一边拉住筐子不...

2021-10-11 阅读全文

一次数学活动,我给孩子们提出问题,让他们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应该怎么排?有几种排列方法?以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提出后,我想孩子们一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结果相反,只有三个孩子举手。其实问...

2021-05-25 阅读全文

一、关于幼儿“认识自我”的几点思考(一)课题性质的确定1、《规程》中明确指出了“认识自我”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2、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完整自我的形成,使...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上午,我和孩子们在操场上玩攀登架,听到绮绮和佳佳的这样一段对话: …… 绮绮:“小白白,你爬得快一点啊!” 佳佳:“你干嘛叫我小白白啊?” 绮绮:“因为你长得白嘛!” 佳佳:“满好听的,你以后就叫我‘...

2021-03-2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