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好玩的冰块
发布时间:2021-03-19 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我带领孩子们在户外跑步,围着活动场地跑了三圈,孩子们意犹未尽:“辛老师,我们在外面玩一会吧?”“好啊!”虽然天气有些寒冷,我也不想扫孩子的兴。“现在我们自由活动。”话音刚落,孩子们高兴地像出笼的小鸟,飞向自己喜欢的玩具。
“快来看啊,这里有好多冰块”活泼的冯立伟挥手呼唤着同伴,我也快步走了过去。只见滑梯上、轮胎里有好多的冰块。刘竞阳好奇地问:“辛老师,哪里来的冰块呀?”我故作神秘地重复了一遍“是呀,哪里来的冰块呀?”聪明的张健说:“老师,我知道,昨天晚上太冷了,雨水存在里面结成了冰块。”“张健,你真棒。”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冰块,所以非常开心,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老师,这块冰块是三角形。”
“老师这块是正方形的。”[笔稿范文网 www.gX86.COM]
“这块是梯形的。”
“这块是长方形的。”
看着奇形怪状的冰,善于观察的荆荷清说:“冰块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我及时地鼓励孩子:“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老师,冰块亮晶晶的”。
“老师,冰块在我手里化成水了。”
“老师,我知道,是因为小朋友的手热乎乎的,所以冰块会化成水。”眼睛大大的张凯告诉我。“你们说得非常好,尽情地玩吧!”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玩得更起劲了,有的在塑胶地上用冰块拼出了漂亮的花、可爱的小兔、高山、大树,还有的小朋友推着轮胎玩,听到里面冰块随着轮胎转动的声音说:“老师,还有好听的音乐呢!”几个孩子还跟在后边唱起了欢快的歌——好一道美丽的风景。
看到孩子们玩得这么开心,我真的打心底里高兴,虽然冷了些,但我们玩得热火朝天。我抓住孩子善于观察这一特点,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好玩的奶粉勺
本次“好玩的奶粉勺”数学个别化学习题材新颖,然然和小宇两个孩子很感兴趣,然然摆弄动作沉稳较慢,较长时间停留在探索不同奶粉勺大小的阶段;而小宇则思维开阔灵活得多,他很快发现了奶粉勺的大小差异,并进行了“拼插”“旋转”“排列”等多种玩法。
两个孩子的数学认识和思维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孩子们的性格和气质特征也有很大关系,然然性格较保守安稳,生活经验较有限,思维灵活性变通性不及小宇;而小宇知识面较广,操作经验较丰富,想象力也较好,所以此次活动玩得效果较好。
1.教师通过“平行介入”方式,一边与孩子同玩,一边提些鼓励和建议,促进孩子们打开思维。
2.根据孩子们玩的进展情况,尝试言语鼓励和示范“与同伴合作”一起玩,扩展孩子们的多样体验,提升其兴趣。
为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改进措施:
1.增加奶粉勺的色彩种类、长短粗细等维度特征变化,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在平日中,注意根据孩子们不同的性格气质特征,给予不同的体验引导,有针对性地提升幼儿的操作和心智水平。
教育随笔:磁铁真好玩
活动背景:
今天整理材料的活动时像往常一样,孩子们都在整理着自己的游戏材料,只听传出“啪”的一声,我黑板上一块磁铁摔在地上成两瓣了。一山赶紧去帮我找出来,我也就没有管了,不一会儿,教室热闹了起来,只见闫正博手里拿着一个纸盒,纸盒里外各放一块磁铁,原来,摔碎的磁铁正隔着纸盒“赛跑呢”,这一奇妙现象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我被他们专注而激动的深情所感染。于是,我也加入其中,玩了起来,:“所有的东西都能被磁铁吸起来么?”“老师,为什么这两块磁铁一会能吸在一起,一会又像吵了架一样,谁也不理谁呢?”于是利用这样一个好的契机,我开始了一个《好玩的磁铁》的活动。首先,我用了一张纸演示了磁铁小人的游戏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其次,提供幼儿自我探究的空间。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各自进行的小实验,让孩子发现“磁铁能吸住一些东西”并将能吸住的东西分类,调动其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通过经验分享环节,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活动的热情。在孩子们知道“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后,我又创设情境让磁铁一下变成“好朋友”和“讨厌鬼”的游戏,这让孩子们对“磁铁”的兴趣更上了一个台阶,他们发现我只要给磁铁换一个面就能控制他们的行动,知道磁铁分成两极,也让孩子们对“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更有探寻的欲望。在边玩儿边学中动手有了操作的欲望,没过多一会儿,孩子们就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了,有“小猫钓鱼”“小磁铁走迷宫”“看谁爬的高”等游戏材料。
活动反思:
在孩子们的成功喜悦中,我感悟很多,假如“磁铁”摔碎后我对他们的“发现”置之不理、假如我没有和孩子一起探索。那么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宝贵的教育时机从孩子们的身边悄悄滑过。“生活中处处有教育”需要教师在说每一句话时、做每一件事时认真考虑斟酌,在一点一滴中捕捉能够开启孩子探索的每一束亮光,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就会充满色彩。
教育随笔:发现冰
教育随笔:发现冰
自冬至后,天气越来越冷,孩子们的早操活动调整成了跑步。在今天的晨锻炼时间,我班几个孩子没有跟随大部队跑步,而是聚集到了小二班空调底下。悅兴奋地跑来拉着我说:“刘老师!刘老师!你过来看!”她指着空调下满满一桶水说。我以为她是要告诉我,桶里的水满了,让我去倒掉。我走了过去,看到有四五个孩子蹲在那,用手在水桶里搅来搅去。我惊讶的问:“你们不冷呀?怎么在这儿玩水?”
“刘老师,你快看,桶里有冰。”说话间,怡迅速将手伸进水桶,摸了摸,不一会儿就捞出了好大一块冰,举到了我面前,又伸出手摸了摸,“好冷呀!”原来孩子们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有过的现象。
“就像教室窗户上的玻璃一样!”铭看着怡手里的冰片说,说完她还特意跑到小二班教室窗户边摸了摸玻璃又跑回来。这时,边上的诺也拿起了一块儿冰,又因为太冷一下子缩回了手,冰唰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一些小的冰块慢慢的融化了,又过了一会几块比较大的冰也慢慢变小了。铭和清一起说道:“它变了,变成水了!”铭高兴地笑了:“原来这是水做的玻璃呀!”说完,她和清不约而同的又将手伸进了桶里,不停地搅着、捞着。尽管小手冻得通红,可咯咯的笑声一直荡漾在校园里。
冬天的冰雪就是孩子们最想往的一部童话,有智慧的家长都明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大自然,雨露阳光、风霜冰雪都是恩赐。儿童的成长必然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他的精神生命也必须与天地万物交融,直接从大自然中吸取养分。我想,今天这些把手伸到水里捞冰的孩子,她们是很真切和深刻地感受到了冬季,无论是视觉还是触感上。虽然小手冻得通红,可从孩子对细节的敏感度上,我能够感觉到她们精神生命被冰激活了。
教育随笔:一块小饼干的魔力
今天是假期回来后的第一天,刚走到班级门口,就看到了我们班的萌娃拓拓在嚎啕大哭,在我还一头雾水的时候,得知原来是觉得假期太少了,还没玩够,甩赖皮想要回家呢,拓拓奶奶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不管拓拓如何无理取闹,他自然是不会答应,况且妈妈也说了明天可以考虑一下,但今天奶奶既然已经送到了幼儿园,断不会有再把拓拓接回家的道理,听到奶奶和爸爸说必须要上学,拓拓不愿干了,直接躺在地上哭,感觉原有的一点点小小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谁拉都不愿意起来,奶奶和爸爸在这里,小朋友总觉得还有个靠山,硬是耍赖皮,无奈只能让家长先离开,等着老师慢慢和拓拓沟通,询问了一番之后得知,小朋友还是想在家里玩,觉得舒服,不想起床,不想来上学,后面跟拓拓商量给他一个小饼干,结果他就再也不哭不闹了,也愿意来幼儿园了,其实小朋友的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多多关注小朋友的情绪,密切关注有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要观察幼儿的情绪?
第一,“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是《纲要》在总则里就提到的基本要求。而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它是通过幼儿的愉快情绪表现出来的。
第二,《纲要》体现的“终身发展”目标,都将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它们是:健康领域——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语言领域——乐意与人交谈;社会领域——乐意与人交往,爱父母长辈、老师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科学领域——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艺术领域——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第三,《纲要》提出的幼儿园“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等都能够通过儿童的情绪折射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情绪是教师行为的“寒暑表”,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等深层次的东西。
教育随笔:“我的”玩具
事件实录:在午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先吃完饭的小朋友们可以先搬小椅子到黄线上,然后玩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小玩具。A最喜欢玩玩具了,任何空隙的时间,他都会围在玩具筐周围,尝试着伸进箱子摆弄一会玩具。今天我在给小朋友们盛汤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哭声,我一看,只见A的两只手把汽车紧紧地攥着,正张开嘴巴准备用咬来反抗,而一边的B则心急的大叫:“给我,你给我!”我连忙跑过去把他们拉开,但是他们还是在争抢玩具。我连忙把玩具从A手中拿走,问:“要是抢玩具,玩具宝宝就归我了哦。”我先安抚在哭的B,再询问他们事情的经过。A:“是我先拿到的玩具,他要来抢。”我问B:“那你记得陈老师说过,能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B说:“不可以。”“那你想玩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应该怎么办?”A说:“要问他能不能借我玩。”我说:“你很棒的,知道要用嘴巴问,那嘴巴可以用来咬人吗?那你也可以用小嘴巴告诉他不要来抢玩具。”“B,那你再用小嘴巴问一下王熠名能不能把玩具借你玩?”A马上同意说:“可以。”
分析、思考:
虽然上幼儿园已经快一个月了,但是A他在常规这方面的意识还是很薄弱,如有时间就去玩区域里的玩具、集体在活动中随意走动等自由散漫的行为。再加上小班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成是自己的。因此,在分散玩时看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就会去别人手里抢。
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让A带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满足他想玩玩具的愿望。和他说道理的时候他都懂的,但是性子急,有的时候会动手、咬人。因此要告诉他正确的解决争抢玩具的方法,让他慢慢地学会用语言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动手。还有,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想办法让A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如表扬、冷处理等,帮助他慢慢地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技能。
教育随笔:玩具怎么玩
区角活动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去建构区和益智区玩玩具,刚开始时孩子们是很安静的,可是一会之后就会由静到动,从不说话到大声地争论,在每次玩玩具,孩子们都会把玩具撒落一地,把这个玩具扔到别的玩具盒子里,有的小朋友不想玩自己的玩具,就会把玩具扔在地上等等,弄得乱七八糟的。
一天,班里一个男孩子把玩具扔到地上,我就拿了一盒玩具坐在凳子上,对小朋友说“XXX,你们喜欢玩玩具吗?”“喜欢”“老师呢,也喜欢玩玩具,但是我发现,我们班呢有好多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好像不喜欢呢,我不喜欢玩这个玩具。”我扔了一个玩具在地上,我用眼睛看了看小朋友,“不知道玩具疼不疼,怕不怕脏。我想玩这盒玩具也想玩另一盒玩具,那我就把它两盒混在一起,就可以同时玩了。”我们班有小朋友说“老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能把玩具扔在地上,玩具会疼的,玩具也怕脏的。而且不能把玩具混在一起,那样不好分开。”“对,不能那样做,那样是不对的”小朋友们异口同声。我说“那老师做的不对,我向小朋友保证,不会再这样做了,那小朋友呢”“小朋友也不能这样做。”扔玩具的,混在一起的小朋友偷偷看了我一眼,把玩具捡了起来。
从那之后,班里扔玩具的现象少多了,小朋友们之间还出现了相互提醒的行为,我想孩子们在家庭教育中,他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会用同样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
大班教育随笔:好朋友一起玩
大班教育随笔:好朋友一起玩
在班里我们经常教育幼儿要团结友爱,我班有三个非常团结、非常要好的小朋友,一个是悦悦、一个是美美,还有一个是园园。她们三个好朋友每天一起入园,一起回家,就像三个亲姐妹一样,在幼儿园内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
今天下午,小朋友们都在户外玩各种玩具,几乎每个玩具上都有小朋友。她们三个一边走一边看,也许是想找一个适合三个人一起玩的玩具。她们先到跷跷板边看看,这时,宇宇说:“悦悦,你来这边玩吧1悦悦说:“谢谢,我想找一个我们三个人一起玩的玩具”,说完后她们三人手拉手一起走开了。走着走着又来到秋千边,正好有一个上边没人。这时,玲玲小朋友喊了起来:“快跑啊!园园来这儿。”园园并没有高兴的跑过去,而是,三个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微笑的对玲玲说:“谢谢你玲玲!我们想找一个大家一起玩的玩具”,说完她们拉着手儿走开了。她们没有找到合适的玩具,只见她们回头看了看,拉着手儿来到宽敞的土地上,做起了套圈的游戏,她们一边玩一边唱,开心极了!
今天下午,美美、园园、悦悦虽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好玩的玩具,但她们三个好朋友在一起游戏的很快乐。
我感叹:有朋友真好!现实生活中,朋友们之间可以相互诉说、倾听,遇到任何困难都能齐心协力想办法一起面对,真心的祝愿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正如一首歌唱的: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教育随笔:想玩玩具的南南
教育随笔:想玩玩具的南南
饭后,孩子们都在玩喜欢的玩具。突然听到轩轩在喊:“你干嘛,给我呀,给我呀……”我回过头一看,原来南南走到了轩轩的位置上正抢着轩轩的玩具。我说:“南南,你别抢,玩具筐里还有许多的玩具,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去拿一个玩。”南南听了以后走到玩具筐边翻捡了起来。没过一会儿,轩轩又喊了起来:“把我的玩具给我呀!”我一看,又是南南……
玩具整理好以后,我和大家说了这件事,并把南南叫到了身边,告诉他玩具要到玩具框里拿,如果喜欢别人的玩具要等别人玩好了再拿,或者可以向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请问我可以玩一会儿你的玩具吗?我对南南说:“假如你想玩我的玩具,你怎么问我拿?”南南马上接着说:“你要玩我玩具。”我马上纠正说:“你要问我:‘我能玩你的玩具吗?’”南南也跟着说:“我能玩玩具吗?”
南南喜欢玩玩具,而且特别喜欢玩那辆小火车,因此他看见轩轩在玩时候就直接过去拿了。但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想玩就拿,因此与轩轩之间发生了争抢。其实,争抢玩具在小班的年龄段是比较常见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家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此并不懂得到了集体里该如何玩玩具。通过今天的事件,我也正好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再现当时的情境,并让越越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说。
接着我还改编了一个故事《怕痛的玩具》,讲述了玩具宝宝两种不同的遭遇:争抢和谦让,让孩子在形象生动的故事中了解玩具宝宝喜欢谦让的孩子,并学说:请你让我玩一会儿好吗?在故事的情境中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