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用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发布时间:2021-04-05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上个月刚升大班时候问过老师儿子上课的情况,总得来说是不错的,因此很久也没有在和老师沟通,昨天下午接他时候顺便问了一下最近的情况,老师说孩子上课说话多了,举手回答问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而基于我对孩子的了解,他是一个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孩子,但是千万别有人主动和他讲话,一旦有人主动他就活跃起来了。

回家后没怎么说这个事,因为他要写作业,晚上还有小提琴课,但是还是觉得需要和他谈谈关于上课纪律的问题,毕竟这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方面。临睡觉前我们会读书做一些习题或者直接就睡觉,这完全根据当天孩子的状况来定,昨天晚上临睡觉时候我们决定来一次谈话,谈话内容如下

妈妈:今天我问了老师你在班里的情况,怎么说你上课时候说话多了呢?

梓歆:我也不知道

妈妈:还记得妈妈和你说过的话么?

梓歆:上课时候不要说话,即使老师教的你都会了也要认真听,因为还有的小朋友不会呢,说话会打扰别人。

妈妈:对,上课就是上课,不能随便讲话,以后上学了上课时候老师更是要求课堂纪律。那高老师怎么反映你最近上课说话呢?

梓歆:妈妈我以后知道了,上课时候不说话了。

妈妈:真好,这样做就对了。(孩子一直没有说出原因,但是我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因为我知道他已经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了,根据我今天早上和老师再一次沟通,也知道了大概因为调换了座位的原因,现在他旁边的女孩子比较爱说话。)

谈话继续中……

妈妈:现在上课怎么不举手回答问题了?

梓歆:妈妈你不是说要我给那些不会的小朋友机会么?我回答了他们还没回答呢。

(原来原因在我,中班时候上课没有这么严格,老师问一个问题,经常孩子们就边举手边回答了,很闹,老师也搞不清楚哪个孩子还不会,我就告诉他假如老师讲得新课他都会的话就要多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其他不太会的小朋友。)

妈妈:哦,对,是这么说过,不过呢现在老师说希望你能积极举手,再说了你要是举手了也不一定叫你啊,对吧。

梓歆:是,那我就举手。

很多妈妈在和老师沟通后发现孩子的问题,第一反应是马上在老师面前教育孩子,其实我认为是不妥当的,首先,你虽然当面教育了孩子老师或许认为你很配合工作,但是孩子会如何呢?他可能会暗自害怕你回家怎么收拾他呢。其次我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当众批评孩子,伤害了他的自尊。因此听到老师反映的情况后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但是他还是有些紧张的看着我和老师,我只是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今天有些冷,赶紧回家喽!”然后他又快乐起来了。前面的铺垫使得我们在沟通时候他能实话实说,知道妈妈是在帮助他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单纯的批评他。

做一个用心倾听的的父母,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升小衔接的这段路……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学习倾听孩子


学习倾听孩子这些天无比的纠结,为**也为自己。

一直一直,**爱哭,她将我们哭的心烦意乱时,妈妈、爸爸、奶奶、老师、小朋友、、、所有她身边的人都把她当作担心的对象、甚至是厌烦的对象。即使会有安慰的声音,那声音背后也大多潜藏着“请你赶快停止哭闹”的台词。我有时也会病急乱投医,对她的哭冷一会儿热一会儿,却始终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有时分明能感到她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5月的一次放学,她和小朋友玩大型玩具时不知为什么哭了起来,可是她马上擦着泪、就着委屈的笑着对我说:“妈妈,你看我是怎么哭的。”可是她没有从我们这里得到有效的帮助,在自己的哭闹里几乎是越陷越深。直到六月竟然会对我动手踢打,我当时又意外又生气又无助。

后来看到了《倾听孩子》,马上如获至宝地看将起来。原来,孩子踢打最亲近的人不是多么可怕的事,这上升不到道德品质的高度,踢打亲人、说狠话并不是孩子真实情绪的表露,而是她排解自己负面情绪时的口不择言。原来,我们这些大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也需要帮助。天天打开电脑必看几段《倾听孩子》,我以为我在书里会得到心理上和技巧上的帮助,我谨记“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处理孩子的问题,宁可暂不去理睬孩子的求助,你要记住孩子不会放弃求助,他们会一再地寻求帮助以解除烦恼。”我以为通过这几天的修炼我会功力大增,我甚至还在期待孩子的“再次求助”能早点到来,能让我帮她进行心理修复(或许我在做这些思考时也不知不觉的给了孩子希望)。

育儿心得:倾听孩子心声


育儿心得:倾听孩子心声

我是一名母亲,又是一名幼教人。常有人说:“你是干幼教的,教育的孩子一定成才。”我在微笑之余,心中却总有一种莫名的小压力。没事的时候就会想,我要怎么去教育孩子,怎么去培养他,能够确认的就是:我要倾听孩子心声,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和孩子一起运动,把他引上“健康之路”

儿子比较胆小,总怕摔了自己,遇到一些危险性动作,不用我们大人说,自己便“知难而退”了。这一点曾经让我觉得庆幸,孩子会“保护自己”,可渐渐地,我感觉到儿子在动作发展上有些缓慢。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带孩子一起运动,把他引上“健康之路”。

1.循序渐进,练习基本动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娘俩去附近小公园“走平衡”。小公园周边的马路牙子,变成“小桥”或者“高速公路”,我俩一前一后,一步一步“走平衡”。刚开始,我牵着儿子的小手往前走;慢慢地,儿子牵着我往前走;再后来,他只抓住我的一根手指头向前走;最后,儿子独自在上面“开汽车”,走得轻松又自如……

2.引导兴趣.加强体育锻炼。我的做法是尊重鼓励、激发兴趣。去年,儿子班有四五个小朋友都学了轮滑,我带着他去看伙伴们的学习,可是他说啥也不学。我和孩子他爸尊重了儿子的意见,鼓励孩子坚持每天打球、跑步。今年,在选择幼儿园兴趣小组活动的时候.我征求儿子的意见:“兴趣小组有美术、电子琴、舞蹈、轮滑。你自己想一想,喜欢学什么?”儿子经过一段时间考虑,最后说:“我学轮滑吧!”我说:“你怕不怕辛苦?”儿子说:“妈妈,你不是说,要不怕辛苦、坚持不懈吗?”儿子终于爱上了轮滑,坚持不懈地锻炼,在家里也常主动要求再练一会儿。

3.正确示范,确保均衡营养。现在的孩子大多挑食、偏食,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但这是可以通过正确引导而改掉或减轻的。刚上小班的时候,孩子不喜欢吃青菜,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便说:“菠菜真好吃,吃了可以变成大力士。”有一次吃胡萝卜,我见儿子不愿吃,便说:“胡萝卜真好吃,怪不得小兔喜欢吃呢,我也喜欢,吃了还会让眼睛更亮!”我这么一说,儿子便吃了,吃完了还问我:“妈妈,你看我的眼睛亮不亮?”在我的示范和鼓励下,儿子渐渐地不挑食了,窝头、野菜什么都吃,这保证了儿子的营养均衡。

给孩子一定的自我空间.把他引上“热爱学习之路”

生活即教育,对孩子来说,日常生活和环境空间的影响尤其重要。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非常重视在家庭的环境布置中为孩子营造有益的空间,让孩子自然地处在一个学习的环境中。

1.音乐熏陶。我是个喜欢音乐的人,儿子也是,很小的时候我便给儿子准备了一个录音机,放在他经常玩耍的地方。两岁的时候,他就会自己放音乐了,而且会随着音乐又蹦又跳、又唱又舞。我们一家人很认真地看他表演,我也时不时陪他一起表演。每当我弹琴的时侯,儿子就会专注地在旁边听,我问他是否想学琴的时候。儿子却总是摇头说:“我觉得太难了。”虽然我从小就有成为钢琴家的梦想,但我不能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熏陶,让儿子喜欢上了音乐,这已足够。

2.自食其力。让孩子“自食其力”,将来孩子在社会上才能成长得更好。虽然婆婆对他比较溺爱,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已达成了共识,从儿子两岁多就开始锻炼他自己动手做事了。只要是儿子喜欢干的事情,我都会让他试一试.现在我和老公的袜子儿子都能帮着洗了。他自己的学习桌、玩耍区域,我也经常鼓励他自己整理。当然,他有时也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会说:“妈妈,我不想干了。”我便会走到他身边鼓励他:“我们一起整理好不好?”这时儿子便会笑着说:“我们两个人会干得又快又干净……”

3.潜移默化。婆婆常责怪我没有教孩子学算术,我则认为,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有一次我试探儿子,问他:“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你说有几只啊?”儿子眨巴着眼睛说:“有5只。”类似这样的小题目,我像讲故事一样问儿子,儿子也很起劲地模仿着出题反问我,婆婆在旁边看到了,高兴得很:“看来有些东西不用刻意教,也能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给儿子准备了很多积木、玩具放到他的小区域内,还把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贴在墙上,孩子也许就是在玩积木、玩玩具的时候自己学到了这些吧。有一次儿子和他爸爸去吃油条,吃完了儿子说:“爸爸,你买了10根油条,你吃了6根,我吃了4根,我比你少吃了2根,你再给我买2根,咱再走吧!”瞧,生活中,儿子很会算账呢!

给孩子一颗“博爱”的心,引导孩子走上“热爱生活之路”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我的结论是:要热爱生活。一个人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一个阳光的心情,才能珍惜生命,才能努力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爱上旅游。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每逢假期,我和老公便带着儿子出去游玩,看到儿子感兴趣的,我们便讲给儿子听。譬如大明湖畔的铜人,儿子和我们一起编了一个“老爷爷吹糖人”的故事;再如苏州“留园”的石头迷宫,让孩子流连忘返;还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方特的水世界,干佛山的登山之旅……旅游让孩子爱上了大自然,也让孩子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孩子爱自然、爱生活的情趣。

2.体验成就感。从一个人呱呱坠地开始,他便在这个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价值,而这种“自身价值的体现”是一个人热爱生活的基础。所以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会让孩子去体会自己的成就、实现自己的价值。譬如,当儿子用积木摆出了长江大桥、苏州园林、高楼大厦、迷宫、火车道轨,我便会将他的作品拍成照片并张贴在墙上;当他完成某个小制作,我会和他一起找个地方摆起来;当他克服困难露出笑容时,我会竖起大拇指;当他学会一样新本领,我会和他一起庆贺。

3.让爱无处不在。毛绒玩具小猪是儿子的最爱,儿子像一个大人一样照顾它、和它玩耍。而我也借此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体验爱的情感。记得儿子上中班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说:“小伟(化名)没有爸爸!”我借机引导他对同伴付出自己的爱心,儿子和小伟成了铁哥们,也因此而更多地帮助其他小朋友。

让孩子“懂得爱、接受爱、学会爱”,我相信儿子会因这无处不在的爱而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作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爱,就是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成长。

育儿观念: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想要打开他们的心门,探一探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要学会倾听。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他就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换做是我们,立马就会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批评,而这位校长却是弯下腰来十分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让孩子把话说完,并把玫瑰花奖给了可爱的小女孩,给予她真切的赞美。

我们往往以大人的意志左右孩子的想法,当孩子的回答不符合我们的意愿时,我们习惯立马判定他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以成人的方式造就了“听话”的孩子。殊不知,在这“听话”的背后,扼杀的是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每个孩子都是美丽的天使,都是纯真无邪的!在责罚孩子前不妨先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以宽容的心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和缺憾。

父母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


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缺乏兄弟姐妹的亲情沟通、繁重的学习压力……孩子太需要心的交流和沟通。许多父母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看重每次考试的分数,却不知道这样做会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许多的孩子便变得不愿和父母说话,变得不听话。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么不会和父母心生隔膜呢,又怎么不会产生不听话行为呢?

许多父母虽与孩子朝夕相处,却对他们并不了解。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就很难有效地应对孩子的不听话行为。父母要想在纠正孩子的不听话行为上取得有效的成果,首先得亲近孩子,取得他的信任,走进他的内心。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让孩子体会到关爱和温馨,从而对父母更加亲近与尊敬。这有利于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有利于父母对他们的不听话行为,进行明确的教育和指导。

教育专家指出:消除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就是不断消除和孩子误解的过程。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子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放低姿态,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呢?

1)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父母应安静、专心地倾听,但不给予评判。父母可以不接受孩子的不听话行为,但必须要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感受。例如,他可以告诉父母他对小伙伴有多生气,但父母不能允许他通过嘲弄或打人来表达他的生气。

2)向孩子显示你正在听他讲

父母的关注鼓励着孩子向自己的父母表达想法和感受。父母应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向他,保持目光接触,并仔细地听。同时还要通过点头或不时地“嗯……,是的……”等来显示父母对他的注意。

3)告诉孩子你所听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不时地总结、重述或复述孩子所讲的关键内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导致这种感受产生的情境原因。仅仅倾听和理解是不够的,父母还必须用语言对他所说、所想及所感的事情做出反应。但尽量不要逐字地重复孩子的话,应使用相似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学习倾听孩子的话语

多数人都习惯说话,不习惯听话,尤其是父母面对孩子,更是滔滔不绝,要他做个“听话”的孩子。不听孩子说,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不听孩子说,又怎么能了解他、管教他?所以,爸爸、妈妈想要有个听话孩子,必须先要“听”孩子说“话”。要养成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并不很困难,只要告诉自己“少开尊口”,耐心倾听,就可以了。

5)用鼓励、说理代替责骂

长期责骂孩子,孩子就会把“懒得理你”挂在嘴上,当孩子以这种对抗的态度对待父母时,其实他对爸妈的失望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因为,长久以来,他和父母沟通不良,干脆“免谈”。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只有放低姿态,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沟通;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找到不听话的症结所在。

育儿心得: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育儿心得: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老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育儿心得体会。孩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

“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善于倾听也是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从沟通的角度而言,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学会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在亲子教育的过程中也是如此,父母只有善于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才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有时候孩子的不良情绪就好比他们身上多余的负担,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能充分裸露并甩掉它们,就可以重新恢复有爱心的、与人合作的本性。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的表现时,父母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作为家长,每一次耐心倾听之后,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爱和信任也会加强。倾听孩子,让我们找到了爱的最佳途径。

倾听哭泣的孩子。孩子放声大哭总不是无缘无故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听到孩子哭时,父母应当停下手边的事情去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声,允许孩子畅快地哭,或者轻轻地搂住他,看着孩子的眼睛,和蔼地请孩子把烦恼告诉你。随着孩子的哭声,他的情绪会随之放松,他在宣泄委屈和悲伤的过程中,能敏锐地感受到你的反应,你温柔的触摸、轻抚他的面颊、把他搂在怀里轻摇,都会把你的关怀直接送入他的心田,他会对你说出自己最糟的感觉,委屈就会渐渐消失。倾听过孩子充分哭泣之后,你会发现孩子的领悟力、热情、创造力会明显增长。

记得有一次,班级给每个小孩布置了家庭作业是要回去告诉家长购买零食来配合“分享”活动。我家儿子回来告诉几次要买零食带去幼儿园,我没有在意,总认为他自己贪吃,本身儿子比较挑食的不爱吃饭。其实是我没有好好的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自从这次以后,我慢慢学会了倾听孩子的心声。

一个孩子,其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现在与将来勇敢地面对来自学业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战。培养自信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无形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扬,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当儿子取得小五角星时、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时……我们都会奖给他一句“你真棒”并传递一个欣赏的眼神。我们的孩子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着。对于父母亲来说,爱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但知道怎样爱孩子,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无数次的育儿实践,使我们懂得了“爱孩子就必须懂得欣赏孩子,倾听孩子”的道理,激励和表扬的效果远胜斥责和打骂。

认真倾听孩子的话,不仅是在对孩子进行平等做人、平等对待别人、平等对待自己的教育,也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有效手段。然而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是需要付出时间、耐心和包容的。作为孩子的父母,只有真正换位思考,对孩子的诉说才会认真听下去,才能产生交流中的互动。否则,没等孩子说完两句话,就不耐烦了,那就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因此,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应学会倾听、乐于倾听,才能真正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才能真正领会孩子的思想意图,分享孩子的快乐,真诚地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才能有效地用父母的体贴去化解孩子的烦恼,营造出充满爱意的温馨家庭环境。因此,作为家长千万不能忽视倾听的作用。唯有如此,我们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如果没有一种“倾听意识”,如果父母没有耐心听孩子把要说的话说完,而是一味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给孩子,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孩子说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的放矢,无所适从;

另一方面,孩子的说话权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以至双方相互不信任,沟通困难,这都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所以,要想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要想让孩子对你言听计从,要想让孩子对你无所不谈,家长就必须先有一种倾听的意识,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相关推荐

  •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平时上课时,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每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来回答时,孩子们七嘴八舌。不管重复不重复别人的话语,不顾老师的允许或不允许,像炸开了锅的豆子,噼噼啪啪地说个不停,有时老师批评这个批评那...
    2020-12-07 阅读全文
  •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周末xx说吃想吃我包的三鲜饺子,她最近一直生病感冒,胃口不好,每顿饭都吃的不太多,难得有想吃的,又有时间,我马上去买菜给她做饺子。xx爸带着xx出去玩,我自己在家包饺子。 其实自己一...
    2020-10-23 阅读全文
  • 倾听孩子的心声,用一分钟等待 开学已有两天了,,班级常规渐渐已成型,新学期又给孩子们安排了新座位,他们也开始知道集中活动时自己要坐在哪个固定的座位上。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佳豪把椅子挪到了前面,就是不肯放到原来的位置。我有点好...
    2021-03-12 阅读全文
  • 学习倾听孩子 学习倾听孩子这些天无比的纠结,为**也为自己。 一直一直,**爱哭,她将我们哭的心烦意乱时,妈妈、爸爸、奶奶、老师、小朋友、、、所有她身边的人都把她当作担心的对象、甚至是厌烦的对象。即使会有安慰的声音...
    2020-11-12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倾听孩子心声 育儿心得:倾听孩子心声 我是一名母亲,又是一名幼教人。常有人说:“你是干幼教的,教育的孩子一定成才。”我在微笑之余,心中却总有一种莫名的小压力。没事的时候就会想,我要怎么去教育孩子,怎么去培养他,能够...
    2020-09-02 阅读全文

在平时上课时,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每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来回答时,孩子们七嘴八舌。不管重复不重复别人的话语,不顾老师的允许或不允许,像炸开了锅的豆子,噼噼啪啪地说个不停,有时老师批评这个批评那...

2020-12-07 阅读全文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周末xx说吃想吃我包的三鲜饺子,她最近一直生病感冒,胃口不好,每顿饭都吃的不太多,难得有想吃的,又有时间,我马上去买菜给她做饺子。xx爸带着xx出去玩,我自己在家包饺子。 其实自己一...

2020-10-23 阅读全文

开学已有两天了,,班级常规渐渐已成型,新学期又给孩子们安排了新座位,他们也开始知道集中活动时自己要坐在哪个固定的座位上。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佳豪把椅子挪到了前面,就是不肯放到原来的位置。我有点好...

2021-03-12 阅读全文

学习倾听孩子这些天无比的纠结,为**也为自己。 一直一直,**爱哭,她将我们哭的心烦意乱时,妈妈、爸爸、奶奶、老师、小朋友、、、所有她身边的人都把她当作担心的对象、甚至是厌烦的对象。即使会有安慰的声音...

2020-11-12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倾听孩子心声 我是一名母亲,又是一名幼教人。常有人说:“你是干幼教的,教育的孩子一定成才。”我在微笑之余,心中却总有一种莫名的小压力。没事的时候就会想,我要怎么去教育孩子,怎么去培养他,能够...

2020-09-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