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散步中的启发
发布时间:2021-04-16 幼儿园说课稿中的学法 中班班级计划 中班班务计划一次午饭后,我准备带领小朋友们散步,当孩子们一听去外面散步,他们的高兴劲就上来了,有的孩子就问我:“老师,是去抓蚱蜢吗?那草地上肯定还有蚱蜢?”我回答到:“今天我们不抓蚱蜢,因为把蚱蜢带回教室以后没食物吃,它会饿死的,我们可以到草地上去玩一玩,去看一看蚱蜢,好吗?”孩子们听了直点头,于是带领着他们来到了草地上,孩子们一跑到草地上,像一只只放飞的小鸟,开始奔跑起来,有的孩子正在搜寻着蚱蜢,准备再次观察蚱蜢,可是,风轻轻一吹,草地上的落叶,翩翩起舞,小贝抓起一片红红的树叶叫了起来,你们看,我抓到了什么?同伴忙围上来,吵着说:“给我看,给我看,是蚱蜢吗?”这时,小贝手心打开,小朋友惊讶地叫了起来,怎么是树叶呢?小贝说:“这是一片会飞的树叶,同伴们听后更来劲了,对树叶产生了兴趣,也纷纷得抓起了树叶,有的孩子边抓边说:”这树叶真漂亮,像小蝴蝶”,这时的我对小朋友说:“我们来比赛捡树叶,好吗?”一讲完,孩子们兴奋的开始行动了。
有的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树叶形状,有的边边嘀咕着:“我要把树叶拼小老鼠呢,”没过多久,孩子们捡了一大把一大把的树叶,我和孩子们讨论:“我们把捡回的树叶带回教室,把这些树叶贴成一幅幅漂亮的画,好吗?”孩子们高兴地带着自己亲自动手捡回的树叶回到了教室,还让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树叶进行了认识,使孩子们认识了银杏树、香樟树、枫树的叶子……。在开展七彩世界的主题中,我们又将孩子捡来的树叶放入区域游戏,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树叶贴画,在游戏中,孩子们用树叶拼贴了各种图案,有老鼠吃饼干、小鱼、蝴蝶等,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因此,我们应时时为幼儿创造一些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将引导幼儿感受到身边的美,生活的美。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感受世界是奇妙的,是丰富多彩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午后散步随笔:淘气椅
午后散步,我带着幼儿听着音乐学跳广场舞。这时有两名幼儿趁着大家跳舞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其实我早就发现了但我想看看他们到底何时会投入大家的活动中。直到有幼儿大声地告状,我不得不停止当前的活动来处理解决他们的事情。我走到他们的面前询问:“大家都在认真学跳舞,你们为何打闹?”“我没有我也没有”两个人都不承认,这让我更加恼火。我问他们旁边的幼儿有没有看见他们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有好几个幼儿一起说:“老师罚他们坐淘气椅不让他午睡了吧!”再看看周围的幼儿大多捂起嘴巴偷笑就差欢呼雀跃啦!我心里猛地一沉,陷入了深思…….
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幸灾乐祸的心理呢?不太正常啊!我想应该跟我的教育观
,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系吧?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那种心理。在出现类似事情时,幼儿有模仿老师的心理,于是为了讨好老师而说出那样的话。那个被责怪的孩子在班里会很自卑,长期下去会影响他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指责别人的孩子,也会发展一个自私狭隘的人。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尊重爱护每名幼儿!
幼教随笔:过渡环节:饭后散步
大家都知道饭后散步对人的身体健康是很有益的,因此每次午饭后我们都会引导幼儿进行散步活动,爱跑爱跳是幼儿的天性同时小班幼儿自我控制差,开始发现幼儿饭后在走廊跑跳时,我会用语言提示他们不要这样,但后来我发现当老师提示时,幼儿可以注意自己的行为,但一会儿又会跑跳起来,看了孩子的行为,我不禁开始反思:我是否了解了孩子的兴趣需要,如何把孩子的兴趣需要与他们的散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呢?
来源:
大家都知道饭后散步对人的身体健康是很有益的,因此每次午饭后我们都会引导幼儿进行散步活动,爱跑爱跳是幼儿的天性同时小班幼儿自我控制差,开始发现幼儿饭后在走廊跑跳时,我会用语言提示他们不要这样,但后来我发现当老师提示时,幼儿可以注意自己的行为,但一会儿又会跑跳起来,看了孩子的行为,我不禁开始反思:我是否了解了孩子的兴趣需要,如何把孩子的兴趣需要与他们的散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呢?
过程:
纲要中写到:游戏与生活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游戏,如何把孩子的兴趣需要与他们的散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呢?经过反思,我用纪实贴剪了许多的小脚印形象并把它们贴在走廊的地面上,贴的时候我注意把它们贴成一条竖线,引导幼儿脚跟找脚尖往前走,目标社会领域中也有一点在走的游戏中能平衡控制自己的身体,除了将脚印贴成一竖线,我还将脚印在走廊另一面一个紧挨一个横贴了一条线,引导孩子们用脚边找脚另一边交替走,这样散步活动变的不再枯燥,而成了“我为小鞋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孩子们每次散步活动时我会引导他们为小鞋找朋友,在沿脚印走时也就是散步的过程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们的兴趣有所减少时,我又开始调整引导方法,引导他们用脚尖、脚跟为小鞋子找朋友等,这样同样的材料同样是散步活动,幼儿的兴趣又被调动起来了。纲要中也指出: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使游戏与他们的新兴趣需要巧妙结合,以达到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目的。
小班随笔之兴趣培养《过渡环节:饭后散步》
导读:孩子们每次散步活动时我会引导他们为小鞋找朋友,在沿脚印走时也就是散步的过程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们的兴趣有所减少时,我又开始调整引导方法,引导他们用脚尖、脚跟为小鞋子找朋友等,这样同样的材料同样是散步活动,幼儿的兴趣又被调动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饭后散步对人的身体健康是很有益的,因此每次午饭后我们都会引导幼儿进行散步活动,爱跑爱跳是幼儿的天性同时小班幼儿自我控制差,开始发现幼儿饭后在走廊跑跳时,我会用语言提示他们不要这样,但后来我发现当老师提示时,幼儿可以注意自己的行为,但一会儿又会跑跳起来,看了孩子的行为,我不禁开始反思:我是否了解了孩子的兴趣需要,如何把孩子的兴趣需要与他们的散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呢?
过程:
纲要中写到:游戏与生活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游戏,如何把孩子的兴趣需要与他们的散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呢?经过反思,我用纪实贴剪了许多的小脚印形象并把它们贴在走廊的地面上,贴的时候我注意把它们贴成一条竖线,引导幼儿脚跟找脚尖往前走,目标社会领域中也有一点在走的游戏中能平衡控制自己的身体,除了将脚印贴成一竖线,我还将脚印在走廊另一面一个紧挨一个横贴了一条线,引导孩子们用脚边找脚另一边交替走,这样散步活动变的不再枯燥,而成了“我为小鞋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孩子们每次散步活动时我会引导他们为小鞋找朋友,在沿脚印走时也就是散步的过程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们的兴趣有所减少时,我又开始调整引导方法,引导他们用脚尖、脚跟为小鞋子找朋友等,这样同样的材料同样是散步活动,幼儿的兴趣又被调动起来了。纲要中也指出: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使游戏与他们的新兴趣需要巧妙结合,以达到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目的。
校园里散步:飘落的树叶
今天下午,我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散步,一阵风吹过,原本葱葱郁郁的香樟树上掉落了几片树叶,飘落在孩子们的身上,头顶上,一些小朋友往身上拍拍,头上摸摸,有的弯腰把树叶捡起来拿在手上,就昕昕停下了脚步,仰着头看着香樟树浓密的叶子,没有要走的意思,和前面的孩子已经隔了很长的距离,本来我想要提醒她要跟上前面的孩子,可是看他一脸专注的样子,就停下了脚步,同时招呼前面的孩子和后面的孩子停了下来,大家拿着从地上拾起来的树叶玩耍,昕昕看了很久才回到先前的状态,从地方捡起一片叶子,高高的举着,然后叶子慢慢飘落在地上。
看的出来她充满好奇,甜甜的喊着:田老师,“树叶为什么从上面掉下来都会落到地上呢?会不会像风筝一样飞到天上呢?”我一边夸昕昕,一边问: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吗?孩子都说想知道,于是孩子们把地上捡起来的树叶都高高举起然后放手,一片片树叶纷纷飘落在地上。孩子们一边欢呼着一边再次捡起地上的落叶,在我的招呼下,他们把捡来的树叶扔到了垃圾桶。我知道了孩子们得到了答案。
午饭时的一幕
中午吃饭时,小朋友都很安静,忽然不知谁大声喊道:“老师,某某的汤撒啦!”一双双眼睛都看着我,好像在看我怎么“处理”这件事,洒汤的宝宝则用紧张的眼光看着我,任凭那汤流到身上,也没起来,我怕烫着孩子连忙说:“宝宝,快站起来!”而她仍然没有反应,于是我赶快将她拉开。
这时我心中有说不出来的一种感受,有些孩子看着汤被打翻,连最起码的自我保护都不会。同样的情况在家里肯定也会发生,只是这些都被父母“承包”了。
因此,餐后我特意组织幼儿讨论“饭被打翻后,该怎么办?”使幼儿认识到事情发生后,首先要自己想办法,饭很烫时应马上站起来,或把两腿分开离开座位,再寻求帮助,最后把桌子擦干净。
老师和家长不能成为孩子解决问题的“承包者”。要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不能事事都要靠家长或老师,没有人能帮自己一辈子。
教育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老师和家长不能太娇太惯孩子,要多给孩子一些引导,多给他们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
餐后散步记:捡树叶
带孩子们餐后散步,风很大,树叶飘落在操场上,孩子们似乎很欢喜,盯着地上的树叶,个别忍不住的孩子蹲下来捡树叶了。
我跟孩子们说:“你们喜欢捡树叶,俞老师要看看谁的捡的树叶最厉害,能透过树叶看到太阳!”我将一片树叶遮住眼睛,闭起另一只眼睛,告诉孩子们这么看。孩子们更加兴奋了,纷纷去找厉害的树叶,捡到了树叶,学着我的样子看太阳。
佳佳说:“薄一点的树叶能看到太阳!”——可能来源于生活经验中薄布料的透视性,她也确实寻找到了很薄的一片绿叶,但看不到太阳。
黄晫君说:“姿势要对,树叶要贴着眼睛的!”——观察到老师示范的动作了,他随意找了一片叶子,采用了站、蹲等姿势,但看不到太阳。
方梓旭说:“小一点的树叶能看到太阳!”——可能觉得太大了,眼睛外圈遮住了就会看不到,他确实找了很小的卷起来的叶子,看到了太阳,只是没有“透过叶子”,遭到了同伴的反对。
彤彤找来一片枯叶,有洞,她说:“这样的叶子才行,有洞洞才能看到太阳!”彤彤将厉害的叶子特征告诉了其他孩子,孩子们开始不信,彤彤把自己的叶子借给旁边的小朋友看,果然是真的,大家都纷纷去找有洞洞的叶子,操场上开心奔走的身影们更加自信了。
不一会儿,大部分的孩子都找到了,媛媛说:“老师,我找不到有洞洞的叶子!地上已经没有了。”天天说:“我能到外面找么?”泽泽马上说:“没有洞,不会自己撕一个洞啊!”媛媛立刻赞同,撕了一个小洞,一样能看到太阳。
看着孩子们自在地探索,自主地研究,各种看世界的角度,我想这是一次愉快的学习之旅,孩子们对自己所做的事理解了,就会对自己更加自信!
吃午饭风波
一天中午,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和往常一样,我告诉小朋友们:“今天请每个小朋友自己拿一碗饭和一碗菜,拿到后开始吃,要求每人吃完自己的一碗饭。”一切都还挺顺利的,小朋友们分到饭菜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有的孩子吃完一碗又盛了一碗,慢慢地动作快的孩子陆续吃完了饭,这时,俊俊突然对我说:“老师,我吃不下了。”我一看他的一碗饭还剩许多呢,就劝说道:“不行,一碗饭要吃完的!”他听了急得眼泪都要快要掉下来了,吱吱唔唔说:“我真的吃不下了”。我一想又想到俊俊今天早上来得晚了,大概早饭吃得太饱,所以现在肚子还不饿吧!于是我就向孩子问清了这点,果然没错呢!于是我对他的要求开始降低,让他再吃两口就行了,他听了高兴地吃完了两口。
这件事,使我想到以往我们教师在教孩子吃饭时,要求每人吃完自己的一碗饭,其实却往往忽视了每个孩子的实际需求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喜欢吃今天的菜而多吃一点饭,有的孩子可能因某种原因今天胃口变差了些,还有的孩子天生就吃的少些等等。所以以后在吃饭时,我对于个别孩子不再硬性规定,而是根据孩子自己的需求,适当调节,这样孩子们也吃得心情愉快,成长得更健康了!
让散步变得妙趣横生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让散步变得妙趣横生”,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散步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必要环节,是教师带领幼儿放松身心、交流谈话、开展随机教育的好时机。
散步虽不是计划性很强的集体教育活动,但也时刻闪现着老师的教育智慧,给幼儿教育带来意料不到的惊喜与收获,散步既是隐性的教育活动,又外显着有趣的游戏氛围。
散步时间到了,我双臂打开,保持平衡,扮演小飞机,嘴里唱着“我的小飞机,隆隆隆响,请你赶快上来,我把飞机打开,我的飞机要开啦,我请红衣服的宝宝先坐上来,再请蓝衣服的宝宝坐上来,还请条纹衣服的宝宝也上来————”在老师的提醒下、小朋友的提醒下,孩子们既有序地来参与排队,还认识了多种颜色和花纹。
我在排头拉着幼儿,总会出现孩子掉队或者流鼻涕、鞋带松了等情况,我赶紧说:“红灯,小司机们请刹车!”果真,孩子们进入了情景,听从指令、原地不动,等老师处理好突发情况后,说:“绿灯了,小司机们请前行!”汽车再继续前进。
“前方有学校,减速慢行”“现在上了高速,请加速”。
在老师不断变换口令的情况下,幼儿也不断变换着散步的速度,在快与慢的交替中,训练了孩子们的倾听能力,让散步变得有趣起来。
直线散步变为曲线散步,幼儿园的菜地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菜地里有弯弯的通道,我会对孩子们说:“我们进入菜地了,这条通道,好像独木桥,独木桥两边有蔬菜宝宝,我们可要加倍小心哟,我们的小脚可不能伤害到它们哦。
”孩子们在我的提醒下,小心翼翼地走上了“独木桥”,散步中萌发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小心走步,爱心情感——不踩菜苗,发展了动作——平稳走步。
散步的时候,引领孩子们感受季节的特征、天气情况:“你们有谁知道,今天是谁出来上班的?是春姐姐还是秋姐姐?是夏小弟还是冬哥哥?”“宝宝,你们猜一猜,今天是太阳奶奶还是雷公公?是风姐姐还是雨哥哥出来上班的?”在观察与感受中,一问一答的形式中,孩子们认识了季节与天气。
孩子们喜欢模仿动物,在散步的过程中引领孩子们学会模仿动作,“宝宝,我们今天去动物园散步吧,我们跟动物学样。
”引领幼儿模仿动物走步,小鸭走、小羊走、小鸡走、青蛙跳、小牛走——当然也可以玩个“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
让散步也加入一个小游戏,让散步有更多的趣味性。
《纲要》中指出,游戏与生活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在生活中快乐地游戏,在散步中走出趣味,在散步中开展教育,彰显幼儿教师的童心、爱心、智慧玲珑心,教育真的是无所不在。
不知道本文“让散步变得妙趣横生”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