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神奇的鸡蛋》
发布时间:2021-04-20 幼儿园说课稿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神奇的数字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的教案小班教案《神奇的鸡蛋》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观察比较生鸡蛋和熟鸡蛋的不同,探索发现鸡蛋的特征及构成,了解鸡蛋的多种做法,知道鸡蛋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神奇的鸡蛋》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鸡蛋的特征及构成。
2、观察比较生鸡蛋和熟鸡蛋的不同。
3、了解鸡蛋的多种做法,知道鸡蛋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玻璃杯、生熟鸡蛋若干、大小盘子若干、煎蛋锅、电磁炉、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鸡蛋,感知鸡蛋的外部特征
1、师幼谈话
(1)孩子们,看,这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鸡蛋宝宝做游戏。
(2)它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感知
师:现在我请大家来摸一摸生鸡蛋,是什么感觉的!
3、教师提问
师:谁来说一说你摸的生鸡蛋是什么感觉?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这是一枚鸡蛋,像鸡蛋这样的形状我们称为卵形,生鸡蛋摸起来硬硬的,滑滑的。
二、引导操作,探索鸡蛋的内部组成
1、师幼互动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鸡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看见了什么?
师: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枚打开的生鸡蛋,请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师: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一说。
师: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2、教师小结
师:生鸡蛋的最外面是蛋壳,里面是蛋清和蛋黄,它的蛋清和蛋黄是软软的、稀稀的,摸起来黏黏的有点沾手。
三、比较认知,发现鸡蛋的生熟不同
1、出示熟鸡蛋
师:快看,这是什么?这是一枚熟鸡蛋,看一看它和生鸡蛋一样吗?
2、幼儿操作
师:在桌子上有一些这样的鸡蛋,请你们一人拿一个,摸一摸它和生鸡蛋一样吗?请你试着把鸡蛋剥开,大圆朝下使劲的磕一下,捏一捏,注意将剥下的鸡蛋皮放到桌面的大盘子里,然后将剥好的鸡蛋放到小盘子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3、引导观察
师:现在请将剥好的鸡蛋拿在手里,看一看蛋清变成了什么样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师:我们轻轻地把蛋清剥开,看一看里面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小结
师: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外形是一样的,都是卵形,摸起来硬硬的,但是它们的里面不一样,生鸡蛋的蛋清是透明的,蛋清和蛋黄都是稀稀的,熟鸡蛋的蛋清是白颜色的,摸起来软软的,蛋黄变成了黄色的小球。生鸡蛋是怎样变成熟鸡蛋的呢?
四、烹饪加工,观看鸡蛋生变熟过程
1、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厨师阿姨,她要为我们现场演示将生鸡蛋变成熟鸡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先和阿姨打声招呼吧!
2、观看交流
3、教师小结
师:刚刚厨师阿姨为我们演示了生鸡蛋变成熟鸡蛋的过程,生鸡蛋放到锅里能够流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蛋清由透明的变成了白色的,蛋黄变成了浅黄色的,不再流动。
五、交流分享,议议鸡蛋的不同吃法
1、教师提问
师:你们都知道鸡蛋可以做成什么?
2、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鸡蛋可以煮着吃;炒着吃;还可以做成鸡蛋饼、鸡蛋羹、鸡蛋汤、炒鸡蛋等等。
六、梳理总结,知道鸡蛋有益于健康
师:孩子们!鸡蛋是很有营养的食物,它对我们的身体非常的有好处,我们每天要吃一个鸡蛋,让我们的身体长得壮壮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鸡蛋的味道吧!好啦!请随着音乐和我一起会活动室休息一会吧!
幼儿百科: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小班教案《鸡蛋》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鸡蛋》》
小班教案《鸡蛋》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鸡蛋有多种吃法,并喜欢吃鸡蛋,学习剥蛋壳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鸡蛋的营养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鸡蛋》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剥蛋壳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
2、知道鸡蛋有多种吃法,并喜欢吃鸡蛋。
3、感受鸡蛋的营养性。
4、激发了幼儿对鸡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熟鸡蛋若干,塑料小刀。
活动过程:
1、玩蛋
每位幼儿一个熟鸡蛋。
让幼儿自由探索鸡蛋的各种玩法。(会滚动、能转动。)
提问:猜猜你玩的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
2、剥蛋
鼓励幼儿大胆敲碎蛋壳,并试着学习剥蛋壳。
教师指导需要帮助的幼儿。
3、切蛋
让幼儿尝试把剥好的鸡蛋用塑料小刀切成两半。
观察: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
4、煎蛋
教师制作煎鸡蛋,提醒幼儿观察怎样敲破鸡蛋壳、怎样制作鸡蛋,并特别注意安全,不能让油溅到身上和脸上。
5、尝蛋
让幼儿品尝鸡蛋,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6、讨论:
鸡蛋还可以怎么吃呢?(打汤、炒蛋、卤鸡蛋等)
活动延伸:
帮助幼儿区分生、熟蛋。生蛋(转得慢),熟蛋(转得快)。
小百科: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蛋壳
活动目标: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3.能简单记录实验结果,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活动重难点:重点: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难点:能简单记录,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操作材料:蛋壳(分成两半),两支削尖的铅笔,粗吸管【操作材料教师和幼儿人手一套】;记录表、笔;有色的水、滴管。经验准备:幼儿对力这一概念有初步的感知活动过程:【开始部分】播放视频《小鸡出壳》,引出问题:蛋壳的凹面容易被啄破还是蛋壳的凸面容易被啄破?【基本部分】1、实验:验证蛋壳的凹面承重力强还是凸面承重力强。(1)请幼儿猜想是蛋壳的凹面承重力强还是凸面承重力强。(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先啄凹面再啄凸面,并分别记录下啄破所需要的次数。(3)请幼儿交流实验的结果,引导鼓励幼儿自己说出结论。(4)教师小结:蛋壳的凹面容易被啄破,凸面不容易被啄破,所以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2、实验:解释凸面承重力强的原因。(1)请幼儿猜想为什么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2)教师做实验:用水来代替我们作用于蛋壳的力,将有色的水分别滴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3)教师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力量就比较大,所以凹面容易被啄破;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这样的话力量就比较小,所以凸面不容易被啄破,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3、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启发幼儿想一想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像蛋壳的物体。(2)结合多媒体课件,像幼儿介绍薄壳结构在建筑学中的应用。【结束部分】小小的蛋壳里还藏着这么大的秘密呢,所以我们小朋友们一定不要轻视小的东西!只要我们平时多看、多听、多动脑,就一定会发现自然界的很多小秘密!现在,让我们到外面去,看看还有哪些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吧!活动延伸:美工区:运用薄壳结构原理,设计自己的薄壳建筑阅读区:阅读关于薄壳建筑的相关画报和书籍
幼儿园中班教案《生鸡蛋熟鸡蛋》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学习用记录纸进行记录,并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2、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探索蛋宝宝浮起来的方法。
3、能够创造性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操作,鼓励幼儿的大胆操作和创新。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一:
1、生蛋、熟蛋数量与幼儿数相同,盘子每组两个。
2、玻璃缸或透明塑料瓶(高度40厘米)三个、手电筒若干、暗箱(用纸盒制作,底部挖个大洞,允许幼儿将头探进去;在一个侧边挖鸡蛋直径大小的洞,可容一个鸡蛋放进。用时用一块厚一点的黑布遮住,达到暗箱的效果)
3、记录纸、彩笔人手一份。
操作材料二:
1、每组一个大盆,盛满水。
3、各组材料:A筷子、橡皮筋;B蛋糕叉子、泡沫板;C泡沫板、塑料夹子、果冻盒;D木板、剪刀、泡沫纸;E雪花片、图形积塑、积木等。
【活动过程】
一、猜测:
1、由小鸡的出生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说小鸡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幼儿回答。
师:那么,什么样的鸡蛋能孵出小鸡呢?
教师出示两个鸡蛋,提示幼儿一个是熟鸡蛋,一个是生鸡蛋,请幼儿想办法区分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
2、幼儿想办法,并进行交流。
(评价:在这一环节中幼儿能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如在桌子上转动根据转动的速度辨别、晃一晃听声音、看鸡蛋上面的斑点。在幼儿想出办法之后教师按照幼儿想出的办法进行验证,让孩子们看到了自己智慧的力量。)
二、尝试
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操作材料一)进行尝试,找到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1、幼儿两两一组,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操作,并进行记录,如听声音画上耳朵,看斑点画上眼睛,转动画上手,用手电筒照画上?,在水里沉浮画上水波纹,在暗箱里看画上箱子。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展示自己的成果: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辨别生蛋和熟蛋的?请幼儿回答并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
(评价: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暗箱观看鸡蛋的体验孩子们的兴趣最高,这个方法来自旧时农村孵小鸡的经验:为了早日区分鸡蛋能否孵出小鸡,人们在黑暗屋子的窗户上开个小洞,让阳光一照就可以分辨清楚,不能孵出小鸡的蛋就放到一边,不用再浪费时间了。
孩子们的记录体现了孩子自己的特点:如凯凯在尝试每一种方法之后不仅画上图例,还画上破碎的鸡蛋;嘉涵的绘画水平较高,记录的图例也相当出色。)
三、帮助:
教师提出新问题:熟鸡蛋沉到水里了,请小朋友帮帮忙使熟鸡蛋能够浮起来。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操作材料二)进行操作,想出合适的办法。
1、教师介绍提供的材料:
第一组:筷子、橡皮筋:
第二组:蛋糕叉子、泡沫板:
第三组:泡沫板、塑料夹子、果冻盒;
第四组:泡沫纸、剪刀、木板;
第五组:雪花片、图形积塑、积木等。
2、幼儿分组进行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蛋宝宝浮起来。
3、教师进行指导,提醒幼儿不能争抢,要懂得合作;鼓励幼儿的大胆创新。
4、每组由一名幼儿讲述自己组的探索情况,其他幼儿进行补充。幼儿相互参观大家的探索结果。
(评价:幼儿的创造与合作令我不得不刮目相看,在活动中幼儿对遇到的困难能积极的想办法,不气馁,不妥协。如用筷子组的幼儿在多次尝试失败的情况下仍不断变换自己的思维,最终将筷子做成了竹筏的样子,使得鸡蛋能浮在水面上。用雪花片的幼儿由于雪花片的透水性孩子们还真是动了一番脑筋,将雪花片做成了大大的花篮,再将鸡蛋放到上面做成了孩子们眼中的鸡蛋船。)
孩子们对活动的探索总是停不下脚步,在使蛋宝宝浮起来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非常投入不想让大家打扰,他们的思维总是在活跃中,“在操作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这样的理念在贯穿我们的整个幼教活动,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里轻松快乐的成长!
幼儿百科: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幼儿园小班教案《鸡蛋大餐》
小班教案《鸡蛋大餐》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剥蛋壳的要领,实验做蛋的种种弄法,乐于摸索身边事物,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鸡蛋大餐》教案吧。
【运动目标】
1、实验做蛋的种种弄法。
2、知道剥蛋壳的要领,
3、乐于摸索身边事物。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1、质料预备:熟鸡蛋多少;盛放鸡蛋的容器;塑料小刀;
2、常识履历预备:幼儿知道天天须要吃1个鸡蛋1
3、情况预备:科学区中投放生鸡蛋、熟鸡蛋及其他范例的蛋。
【活动过程】
1、玩蛋:每位幼儿取一个熟鸡蛋。幼儿自由摸索鸡蛋的种种弄法(会转动、能迁移转变。)引诱语:“猜猜它是生的?照旧熟的?”
2、幼儿勇敢敲碎蛋壳,并试着进修剥蛋壳。幼儿手工制作西席引导。
3、幼儿实验把剥好的鸡蛋切成两半。说说:“熟鸡蛋内里是什么样的?”
4、观赏:西席制造煎鸡蛋,提示幼儿不雅察奈何敲破鸡蛋壳、奈何制造鸡蛋,并特殊留意平安,不克不及让油溅到身上和脸上。
5、鸡蛋还可以怎么吃呢?(打汤、炒蛋、卤鸡蛋等)
6、品尝“鸡蛋大餐”,体验劳动后的快活!
【活动延伸】
1、将鹌鹑蛋、鸭蛋、鹅蛋比力区分。
2、蛋壳拼画。
3、转蛋,区分生、熟蛋。生蛋(转得慢),熟蛋(转得快)。
幼儿百科: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