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公园里的春天(大班)

发布时间:2021-04-20 幼儿园里的故事 幼儿园的春天教案 春天的幼儿园教案

在一个天气晴朗,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进行了一个春游结合户外写生的半日活动。孩子们一手拿着画板,一手相互牵着,小小队伍来到一片绿意盎然的小小公园。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边听着教师的介绍,一边听有秩序的欣赏着美丽的景色,跟随教师一遍游玩下来,便让孩子们自己找个喜欢的地方坐下,开始自主的画画。

在暖暖的阳光下,微风吹拂绿色的树,小草亦跟着摇晃娇小的身躯,鸟儿从头顶飞过,唧唧的叫着。鹅软石铺的小路蜿蜒曲伸,孩子们象一个个小画家,有模有样的席地而坐,画板摊开放在膝盖上面,低头画画,亦有些孩子跪坐在石凳旁边,趴在石凳上绘画或远或近的景色。也有个别靠趴在底矮的假山上。有老人带着幼儿出来散步玩耍yjS21.Com

,刚会走路的孩子歪歪扭扭的跑到小哥哥小姐姐的旁边看他们画画,眼里充斥着羡慕与好奇,小手还忍不住摸摸彩色的蜡笔。有在成人怀里的幼儿,手向前伸着,口中咿咿呀呀,身体倾向画画的哥哥姐姐,天真可爱,不时流下几滴口水。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让我的心中一阵感动。

时间慢慢过去,白纸上渐渐呈现孩子们眼中的“公园里的春天”。为数众多不免画上绿色大树,嫩绿小草,火红的太阳,大鸟小鸟,假山亭子长廊拱桥,凡公园中有者必有。亦不缺乏幼儿游戏画面,有的添画上自己想象的景物,丰富画面。

这次户外活动,普通而简单,对于我来说却是十分特殊,孩子们的画让我感动,孩子们画画的情景让我感动,美好的春天下的一切,都让我感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幼儿园春天教案:春天里,我放声歌唱


春太的气息已经越来越浓烈,我们身上的衣服也逐渐减少了,花枝招展的青年们在春太里展示自己的风采,就连幼儿园的小家伙们也一起跳起舞来。

教案前言

春晚上的一首“春天里”没想到居然惹起了不必要的祸端,“旭日阳刚”被汪峰封杀不许唱“春天里”。娱乐圈这点事儿就是这样。通过这样的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到自我勇敢的展现自己。

教案目标

1、鼓励幼儿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和做动作;

2、在认识春芽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唱准音调;

3、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表现声音力度的强弱。

教案准备

1、种子在雨中发芽长大的图片;

2、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带。

教案过程

1、讨论下春雨的情景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2、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

3、教师根据图片讲解歌词内容并用手势和动作表现种子说话的声音是弱的。

4、幼儿学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齐唱、分组唱、领唱。

幼儿园环境布置:春天里的小蚂蚁


在我们老师妈妈的带领下,孩子们认真的认识了蚂蚁的生活规律,并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录下了小蚂蚁的样子,孩子们很认真。最后老师妈妈对我们说,这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有意义的活动。

教案前言

一冬天过去了,路边的杨树长出了嫩绿的绿芽,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春天带给我们的新希望。树下的小蚂蚁也这样爬来爬去,我们的小朋友们认真的观察着小蚂蚁,看着小蚂蚁有秩序的排队,然后在自己的小日记上记录下小蚂蚁的故事。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春天是万物复熟的开始。

教案目标

1、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2、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3、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教案准备

1、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2、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3、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4、幼儿用书:《蚂蚁》。

教案过程

1、教师发起去捉蚂蚁的倡议。

教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

教师: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

教师: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教师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

教师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教师: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昆虫盒用来做什么?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

教师: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

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

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

教师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教师: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小蚂蚁是怎么爬的?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

4、教师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

教师: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你是在哪里捉到的?

教师: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

教师: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小小班的春天


春姑娘的脚步越来越近,幼儿园里的迎春花展开了笑颜,一簇簇美丽的黄花给整个幼儿园带了勃勃生机,柳树随风摆动着柔软的枝条,悄悄冒出的柳芽也露出了调皮的笑脸,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围绕着校园飞来飞去,春天,就这样在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中悄悄来了。

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看眼前无限春光,我和兰兰老师又怎能让小小班的孩子错过这美丽景象呢,午睡结束,让孩子们喝足了水,我和兰兰老师就整理好队伍出发了,我们要带孩子们走出校园去寻找更多的春天。幼儿园的后面有一片耕地,一年之计在于春,快到播种时间了,地里的人们正忙碌着准备播种,拖拉机轰隆隆的响着,好像在大声的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和兰兰老师商量的是在固定的区域里让孩子们找绿色,找到了绿色我们认为孩子们自然就会形象的感知春天的来临!到达耕地相对平整的区域,我们给孩子们划定了一定的区域,告诉他们自己去寻找绿色,不一会儿,有的孩子找到了刚刚冒出绿芽的小草,有的找到了刚刚准备发芽的毛白蜡牙,有的找的刚刚露头的的绿色的野菜……我们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孩子们在自己的感知范围内形象的感受到了春天来了,春天就是生机勃勃的样子和朝气蓬勃的状态,春天更是一年四季的开始……

幼儿园春天教案:蜡笔下的春天


春天真的来的太快,以至于让冬天的棉衣没待多久。我从北方的家乡回到这里,身上一天天变轻松,路上的男男女女都穿的瘦了很多,春天要到了吧!是的,春天已经到了。

教案前言

春天的色彩五彩缤纷,我们用小蜡笔在纸上描绘美好的春天,小树长出了嫩芽、小草露出了脑袋,麻雀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又挨过了一个寒冬,温暖的阳光晒着它们一家,互相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用心去感受春天,用手中的小蜡笔去描绘春天,记录春天的色彩。

教案目标

1、学习用蜡笔添画来表现花;

2、学习用手指蘸上颜料进行点画。

教案准备

蜡笔、颜料、纸。

教案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你们看看我们幼儿园的花园里有什么啊?

2、幼儿讨论

二、观看照片

1、教师出示照片。

师:小朋友,老师也带来了许多花的照片,我一起来看看。

2、幼儿讨论。

1)为什么要种那么多的花?

2)你还看到过什么颜色的花。

三、添画

1、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了,今天我们就把这些美丽的花画下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2、教师示范。

1)先看教师用手指点画花,让幼儿说说教师作画的方法。

2)讨论是否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作画。

3)请3-4位幼儿上来示范。

3、幼儿作画。

1)提醒幼儿大胆地用手指蘸颜料进行绘画,颜料未干时,不要用手去擦。

幼儿园春天教案:爱琴海的春天


春天就是这样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还没来得及看到几场白雪,春天的路边,树木就开始发芽了,春天的色彩就开始弥漫着整个城市了。春天的样子越来越丰富,春天的人们开心的开始“踏青”了。

教案前言

春天将温暖带给了爱琴海,魅力的海水在春天里轻轻地飘荡,这是春天带给大海最好的礼物,海水缓慢的掠过沙滩,魅力的爱琴海是旅游的季节。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看到春天的样子,感受春天的无线风采。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布拓印画《春天的树林》,感受绿色树林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初步学习用布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爱好。

教案准备

1、布拓印画《春天的树林》。

2、录音机、配乐散文磁带(音乐选用《爱琴海》)。

3、幼儿绘画纸、废报纸(垫在绘画纸下)、油画棒、水粉颜料(柠檬黄、草绿、翠绿)、拓印用布团、抹布等。

教案过程

一、师生共同创作,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的乐趣。

1、示范布拓印的绘画方法:

①用棕色(或深色)油画棒画树干、树枝,要用力一点,尽量画浓一点。

②用布团蘸水粉颜料拓印,轻轻拍在树干和树枝周围。先用柠檬黄,再用草绿色,最后用翠绿。每种颜色要集中一点。印的时候要拍(不能拖),颜料印完后再蘸色继续印,直到画纸印满。

2、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

①先用油画棒画树干、树枝,要尽量用力画浓些。

②蘸色时先浅后深(柠檬黄——草绿——翠绿)。

二、感受作品的美,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1、展示作品《春天的树林》,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①画上有什么?看上去怎样?你觉得画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呢?

②这幅画上的树林用了哪些颜色?什么颜色用得最多?

③这幅画上的树杆是怎么画的?看上去觉得怎么样?

④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

⑤小结:这是一幅春天树林的画,看上去很宁静、很美。树杆的线条比较直、有力,看上去像人一样很有精神。春天,树木都长出了新叶,嫩嫩的、绿绿的。小草也长出来了,一片嫩绿。整幅画用了很多的绿色,有的绿色较深,看起来像老树叶;有的绿色浅一些,像长出不久的新叶;有的还是柠檬黄色的,像刚长出的嫩芽。树林好像很深,可以一直走进去,给我们一种想象:这美丽的树林深处还会有什么呢?……春天的树林是多么的迷人。

这一环节通过展示作品,引导欣赏。老师以提问启发幼儿思考、议论,让幼儿对这幅画的表现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的小结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更深地理解作品的美。在思考和议论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智能。同时通过欣赏《春天的树林》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发展自然观察者智能。

⑥配乐散文欣赏《春天的树林》: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真地欣赏了这幅画,现在请闭上眼睛,让自己走进画里,边听边用心去感受一下春天树林的美(播放配乐散文《春天的树林》录音)(附配乐散文)。

通过配乐散文所创设的意境美:舒缓优美的音乐,如诗如画般美丽的树林,为幼儿创设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作品的宁静和谐美。同时还给幼儿提供了想像的空间:树林里还会有什么?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欣赏完配乐散文时,孩子们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啊!太美了!”通过配乐欣赏优美的音乐,不仅让幼儿心情愉悦,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智能。

大班里的小能手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里的小能手”!

来来是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就像熟透的苹果,人见人爱。

爸爸妈妈单位的叔叔阿姨都喜欢抱抱她,找她说话,可胆小的她总是以哭来回报大家,弄的爸爸妈妈很没面子,终于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爸爸妈妈满怀希望的送她上幼儿园,没想到,她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的发起嗲来,每天来园总是哭哭啼啼,搞的爸爸妈妈无所适从,等他们一离开幼儿园,她就“抓住”自己喜欢的老师怎么也不放,像个小尾巴似的,老师到哪里哪里就有她。

刚开始为了帮助她尽快适应集体活动,老师一直哄她,鼓励她,让她慢慢适应集体生活,眼看她慢慢的长大,笑脸慢慢地爬上孩子的小脸,集体活动中也有她可爱的身影,偶尔还能看到她举手发言的情景,老师真高兴。

就这样,孩子进入了中班,原本奶声奶气的孩子,猛然间长大了许多,大部分幼儿都不再哭着上学了,可来来还是整天眼眶红红,不是舍不得放开爸爸妈妈,就是不愿离开幼儿园。

整整一个多月,每天总是找点理由哭上一场,弄的爸爸妈妈心里毛毛的,小朋友都开始厌烦了“怎么每天哭啊”一听说她哭了,孩子们都躲得远远的,只有最喜欢她的宝宝每天不厌其烦的给她拿餐巾纸,帮她擦眼泪。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和爸爸妈妈商量了许多对策:哪天不哭奖励红花一朵;不要提哭字,告诉孩子老师最喜欢来来的笑脸;等等的方法用在她身上只是昙花一现,转身就失去效果。

警察爸爸说“再这样下去我都不行了”,老师妈妈说“我教过那么多的学生,怎么我的孩子会这样,真拿她没办法了”,于是老师说“我们该改变一下策略了,过多的哄让她得寸进尺,还是试一试其他方法,看看效果如何。

”征得家长同意后,老师开始寻找机会了。

一天,午睡起床,孩子们都开始有序地穿衣服叠被子了,刚睡醒的来来又开始每天的“功课”了,孩子们纷纷嚷着:“老师,来来又哭了。

”宝宝心疼地对老师说:“我去拿餐巾纸,来来哭了。

”老师严肃地说:“我听到了,你也不用给她拿了,让她哭个够。

”听了老师的话,宝宝以为自己听错了,眨巴着眼睛看着老师“我去拿纸巾”“不用了,你管自己去吧”保育员老师看见了,连忙跑过去又要开始抱她了,老师更加严肃的说“谁动来来我批评谁”听到这句话,保育员老师只好放开了手,这时其他原本想帮想哄来来的孩子都吓住了,悄悄地离开午睡室,哭了好半天的来来发现今天谁都不理她也傻了,停止了哭泣,转身看着老师,老师毫无笑脸地说“自己穿好衣服出来吧。

”说完也转身离开了午睡室,五分钟后,孩子自己整理好衣服乖乖地排到队伍等着老师梳辫子。

看到孩子的样子,老师忍住自己的笑,一本正经地对着全班孩子说“我喜欢笑的孩子,喜欢讲道理的孩子,你们都是我的好孩子。

”小朋友听了各个满脸笑容,只有来来楞楞地站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离园时,老师将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沟通,统一了教育的意见。

第二天一早,爸爸开心地对老师说“见效果了,昨晚上很乖没有哭过。

”从此以后,乌云过后见太阳,来来再也没有哭过,原本胆小的她开始主动和大人交谈了。

妈妈说“现在带出去好有面子,叔叔阿姨都叫她‘小仙女’了”。

老师心宽了许多,总算有所交代了。

如今,来来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成了班里的小能手,不论是主持节目、跳舞、念唐诗、下围棋总能让大家眼前一亮,宝宝说“我最喜欢现在的来来,以后我还想和她在一起。

”眼看就要上小学了,来来的哭劲又要上来了,这回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都不会阻止她了,原因很简单“马上要毕业了,舍不得离开老师和小朋友”。

真有点受不了。

不知道本文“大班里的小能手”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新的游戏——小公园里的“垃圾桶”


作者:费萍 最近,和孩子们一起创设了新的游戏——“小公园”,吸引了很多孩子。当我们在满足孩子游戏心理愿望的同时,如果在游戏中适切地加入、隐含性地融入一些操作性、认知的材料和学习内容,是符合小班孩子下学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小公园里,孩子们把自己做的小灯笼挂在公园的小树枝上、把自己做的新年小礼物礼展示在小公园的门口展示台、最吸引人去的地方是小公园的“聪明游戏”,里面的折折、剪剪、拼拼、还有比赛包糖果的游戏……真有趣!可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瞧,今天的小公园里:张懿鸣在挂小灯笼,他给小灯笼图上漂亮的颜色,粘一粘,挂在墙上的小树枝上,真美呀!可是,蜡笔却滚了一地,弄得地毯上可脏啦……杨清用彩泥搓了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糖果,把香香的糖果包在白色透明的糖纸里,五颜六色的好漂亮呀!她用了很多颜色的彩泥,也包坏了很多糖纸,都把它们丢在一边好乱……瑶瑶和航航一直在“聪明游戏场”,各种动脑筋的拼图游戏、智力游戏使他们很投入,每一种玩法都愿意尝试玩一玩、比一比,当他们成功了,会高兴地为同伴和自己鼓掌拍手,可是却把游戏玩具弄得满地都是……音乐响起,在游戏收拾整理时,小公园的状况可糟了,大家都觉得:虽然小公园的树上很美,虽然糖果很漂亮,可是小公园里太乱了,大家不由说:“哇,真乱,象垃圾桶!”后来,四个孩子化了蛮长时间才把小公园整理干净。

看着整理后的小公园,我引发孩子思考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今天美丽的小公园会变成“垃圾桶”?

二:在小公园的里玩得时候,怎么保护小公园里的整洁干净?

三:小公园里还需要什么?

孩子的想法很多,很快解决了这些问题:

幼1:如果不把游戏时用的垃圾纸霄丢进垃圾桶,小公园里就会很脏。

幼2:在小公园里玩,要把玩好的玩具先摆放好,在玩别的。(老师小结:学习一边玩一边整理)

幼3:公园里都有垃圾箱的,我们也在小公园里放个漂亮的垃圾箱,我们扔垃圾就方便啦!

老师和幼儿共同商量:我们自己做一个,或找一个美观合适的容器来做小公园的垃圾箱,这样既能整理垃圾,又能美观小公园。最后,孩子们找到一个有卡通图案的蓝色塑料筐作小公园的垃圾桶,小公园因此看上去更美了!第二天游戏中,小朋友有了这个美丽垃圾桶的帮忙,可方便多了,漂亮的小公园变得更加整洁。通过这两天对小公园“干净程度”的对比,孩子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小公园”的垃圾桶是少不了的。通过这件事,也懂得了生活中,垃圾桶带给我们很多方便。

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游戏环境和材料都是新的,吸引着孩子投入活动的同时,可能会忽视对孩子生活行为方面的关注。而孩子的游戏行为也不断地改变着,游戏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是老师无法预料的。但我想,让孩子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懂得整理玩具、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让孩子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我们在游戏培养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我引发孩子讨论,鼓励孩子用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果然得到了孩子们很好的回应。

一个小小的垃圾桶,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通过让孩子动脑、共同商量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既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又帮助孩子拾得了生活经验。所以,针对游戏中发生的问题,游戏后老师的引导、孩子的思考讨论都能增强孩子的游戏经验,拓展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随笔:我们在春天里撒欢


阳春三月,春风荡漾。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勃勃生机的季节,大自然的万物都充满着新的希望,所有的生命都在渐渐苏醒,孩子们喜欢春天,是有缘由的,嫩绿的小草刚刚探出脑袋,粉粉的花儿露着笑脸,喜欢大自然的孩子们当然会向往。我们的幼儿园也在春天里愈发漂亮。暖暖的阳光、金黄的菜花、奔跑的孩子,幼儿园欣欣向荣,一片朝气。

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一位位无声的老师。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开心惬意的生活中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景色更是不能错过的一道风景线。午饭之后,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突然,一个孩子说:“山坡上的小草发芽了。”孩子们沸腾了,欢呼雀跃着,我说:“去吧,去看看吧。”孩子们爬上小山坡,用肉肉的小手摸摸刚刚发芽的小草,眼睛里闪着亮亮的光。

自此之后,我总是喜欢带着孩子们去幼儿园里溜达寻找春天,我们找到迎春花,回到教室里,我就带着孩子们画迎春花;带孩子们春游,看到了桃花,就带着孩子们制作手工桃花;我们还唱《春天》的歌曲,念《风筝飘》的儿歌……

在春天里,孩子们真是开心啊,在明媚的春光里我和孩子们快乐的游戏,我喜欢和孩子们玩老狼老狼几点了,喜欢和孩子们玩丢手绢,喜欢玩木头人,这些百玩不厌的游戏,孩子们忘情的玩着,我也参于其中,孩子们为我加油,为我欢呼,我们哈哈大笑。

春天,美好的季节,我和我的孩子们在春天里尽情撒欢,、这一份美好的童年回忆也许会留在他们的脑海里。让快乐属于儿童,让自由属于儿童,在无忧的童年里,在暖暖的春天里,孩子们,尽情地撒欢吧!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活动:春天里的开心事 设计意图:当春天的第一抹新绿亮起来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走进了“春天来了”这一主题。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外出踏青尽情感受花儿绽放的美丽、树枝吐蕊长的生机;春风吹拂中扬起手中的线,奔跑着放风筝……春...
    2020-08-14 阅读全文
  • 春天里的春芽芽(幼儿园春天教案) 教案名称:春天里的春芽芽(幼儿园春天教案) 教案前言:春天的小草悄悄的露出了头角,春天里的小芽长在慢慢生长,这就是春的信号,这就是春天带给我们的信息。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明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2019-12-1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春天里的哨声 活动背景 春天,万物萌动,正是带领孩子们去田野踏青的好时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路边随风飘拂的柳枝,想起自己小时候,春天的时节,总喜欢拿柳条做“哨儿”。这个“哨儿”,好像就是诗里、书上说的牧童的柳笛...
    2020-04-09 阅读全文
  • 大班音乐活动《春天里来》 下面是《大班音乐活动《春天里来》》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新教歌曲《春天里来》 讲授目的:1.知道歌曲名称,根基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天然的声音唱歌,训练分句演唱。 3.对唱歌...
    2021-11-04 阅读全文
  • 大班音乐运动《春天里来》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大班音乐运动《春天里来》》,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新教歌曲《春天里来》 讲授目的:1.知道歌曲名称,根基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天然的声音唱歌,训练分句演唱。 3.对唱歌运动...
    2021-09-20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当春天的第一抹新绿亮起来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走进了“春天来了”这一主题。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外出踏青尽情感受花儿绽放的美丽、树枝吐蕊长的生机;春风吹拂中扬起手中的线,奔跑着放风筝……春...

2020-08-14 阅读全文

教案名称:春天里的春芽芽(幼儿园春天教案) 教案前言:春天的小草悄悄的露出了头角,春天里的小芽长在慢慢生长,这就是春的信号,这就是春天带给我们的信息。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明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2019-12-13 阅读全文

活动背景 春天,万物萌动,正是带领孩子们去田野踏青的好时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路边随风飘拂的柳枝,想起自己小时候,春天的时节,总喜欢拿柳条做“哨儿”。这个“哨儿”,好像就是诗里、书上说的牧童的柳笛...

2020-04-09 阅读全文

下面是《大班音乐活动《春天里来》》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新教歌曲《春天里来》 讲授目的:1.知道歌曲名称,根基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天然的声音唱歌,训练分句演唱。 3.对唱歌...

2021-11-04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大班音乐运动《春天里来》》,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新教歌曲《春天里来》 讲授目的:1.知道歌曲名称,根基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天然的声音唱歌,训练分句演唱。 3.对唱歌运动...

2021-09-2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