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观察记录表——有时候并不需要谦让

发布时间:2021-04-23 幼儿园观察记录 区域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 背景描述:高瑞瑶小朋友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平时老师讲的话都能认真听,而且有事情也能与老师交流,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好孩子,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每次集体活动中,你总是最后几个。

时间段

观察情况描述

厕所小便时

当高瑞瑶走进厕所的时候,明明有位置空着,你总是安安静静的站在旁边,让后面的小朋友先上,等着人家都上完了,你再去小便。

玩攀爬游戏时

教室门口新装了新的攀爬墙,小朋友们都跑去玩了,只有你一直站在旁边,有小朋友要爬的,你就走到旁边让人家爬。等老师说活动结束时,你跑来说:“老师,我还没有玩呢!”老师问你为什么不去玩,你回答说:“人太多了,我就让他们先玩了。”

起床时

下午起床了,大家都坐起来穿衣服,高瑞瑶小朋友也开始穿起了衣服。可是你左看看,右看看一件衣服穿了好久,看到过道上人差不多了,才起来穿鞋子。

我的分析

高瑞瑶小朋友是一个谦让的孩子,但是这份谦让应该是用在平时和朋友相处上,而不是事事都要谦让,像上厕所、玩游戏、起床等活动中,要知道有时间限制的。有时候并不需要谦让。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叙事:要不要谦让


教育叙事:要不要谦让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老师我们小超市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乐乐和越越他们是后来的,应该不在我们这一组。”还没等我说话,乐乐接着说:“我好久没玩小超市了,我想在这里玩。”原来孩子们是为了争取游戏资格而吵闹,看着大家僵持着,谁都玩不成,我就说:“要不你们再商量一下,那边的图书区,益智区也不错哦!”话音刚落,原本小超市里的浩浩和佳佳马上提出他们要去其他组,浩浩和佳佳刚走,其他的孩子也都高兴的玩了起来。

这个问题看似圆满的解决了,但是却引发了我深层次的思考。首先,我认为浩浩和佳佳早就选好了活动区,该退出来的不应该是他们。孩子们一旦在游戏和交往中出现需要协商和谦让的情景时,让步的总是这几个乖巧的孩子。长此以往其他的孩子就会觉得这些孩子就应该谦让,而不懂得理解他人的需要。

活动结束后,我先找来乐乐和越越告诉他们所有的事情都有规则要懂得先来后到,我组织全班幼儿讨论如何解决选择区域的问题,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对待幼儿间的冲突教师也不要简单化,要看到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有针对性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教育随笔:要不要谦让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老师我们小超市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乐乐和越越他们是后来的,应该不在我们这一组。”还没等我说话,乐乐接着说:“我好久没玩小超市了,我想在这里玩。”原来孩子们是为了争取游戏资格而吵闹,看着大家僵持着,谁都玩不成,我就说:“要不你们再商量一下,那边的图书区,益智区也不错哦!”话音刚落,原本小超市里的浩浩和佳佳马上提出他们要去其他组,浩浩和佳佳刚走,其他的孩子也都高兴的玩了起来。

这个问题看似圆满的解决了,但是却引发了我深层次的思考。首先,我认为浩浩和佳佳早就选好了活动区,该退出来的不应该是他们。孩子们一旦在游戏和交往中出现需要协商和谦让的情景时,让步的总是这几个乖巧的孩子。长此以往其他的孩子就会觉得这些孩子就应该谦让,而不懂得理解他人的需要。

活动结束后,我先找来乐乐和越越告诉他们所有的事情都有规则要懂得先来后到,我组织全班幼儿讨论如何解决选择区域的问题,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对待幼儿间的冲突教师也不要简单化,要看到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有针对性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观察记录:不要玩石头啦


观察目标

1.学会了“钻、爬、跳、跨等技能,并在玩中发展幼儿的身体技能。

2.合作交流,考验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交往能力。

观察记录

上午的游戏活动时间开始了,大部分小朋友们都认真的在听活动要求,然后愉快的开始进行游戏活动啦!有的拿着枪进行训练,有的开始钻地龙,忙得不亦乐乎。却只见赵思语等几个小朋友却站在原地不动,还不时的回头讲话,我看见了,连忙上前去提醒,可又过了一会儿,又停了下来。在后来的活动中,别人都玩的特别兴奋,只见他们俩不停地在后花坛中玩花、玩草。

分析评价

最近在早晨的户外活动中,赵思语也很喜欢到后面的花坛中去玩,当我走过去问他们在干什么时,他们说要找小石头,把小石头都放在一起,所以每天喜欢到草、泥土中去找。

支持策略

1、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游戏活动来教育所有的孩子,引导他们认识到积极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2、可应着孩子们的兴趣点,开展与此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有趣的动植物”,帮助孩子和孩子们一起了解此方面的小知识。

3、在户外活动中,可带领他们幼儿园的一些花、草植物,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4、希望父母每天都按时送孩子入园参加晨间体育活动。

教育笔记:《老师有时需要“袖手旁观”》


教育笔记:《老师有时需要“袖手旁观”》

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像穿鞋子、扣纽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的时候,总有一大群孩子让老师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情:“老师,帮我穿一下衣服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虽然被叫的晕头转向,但还是一一去帮忙。转而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

于是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告诉孩子们小朋友要学会自己穿衣服,可是成效并不明显。上周的一个午睡起床时间,整个午睡房一如往常——到处都是“老师你帮帮我”的“呼救声”,而我只能逐个帮助。当我在帮其中一个孩子穿衣服时,突然发现旁边床的陈佑琳小朋友正在穿毛衣,虽然很吃力,但她最终还是穿上了,尽管穿反了。这让我很惊喜,原来孩子们是会穿衣服的呢!我立即对陈佑琳小朋友提出了表扬。这时,周围原来一动不动的小朋友也开始“行动”起来。不久后,我看到了他们穿“好”的衣服。虽然,他们有的衣服纽扣扣错了,有的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于是,就此机会,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很多小朋友都是自己穿的衣服,老师可为你们开心了!希望以后你们可以继续自己穿衣服,扣纽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边教他们怎样穿衣服。鼓励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扣纽扣,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到了这周,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孩子已经可以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正确地穿好衣服了。我心里感到—阵欣慰。

为什么孩子明明会穿衣服却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呢?对此我结合班级的情况思考了很久,也查阅了相关资料。总结原因如下:幼儿园的幼儿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长期精心呵护使孩子的身体素质、思维能力等多方都有很大的提高,但长辈的溺爱,父母亲的包办代替,使许多幼儿缺乏自立能力。作为幼儿教师,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自立,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在学习中培养幼儿自立,尝试教给幼儿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幼儿在发现中学习,在思考中获得知识。在困难面前培养幼儿自立,遇到困难,组织他们进行讨论,使他们在困难面前变得坚强起来。有时候放手让幼儿自己勇敢尝试,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经过这件小事,我发现自己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自理能力的问题有了新的见解。有的时候,“袖手旁观”地“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中班观察记录:想要的是让还是争


中班观察记录:想要的是让还是争

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端出了一盘草莓。老师问小朋友,你想要哪颗,小朋友争着说,要大的、要小的、要最红的。老师说,请要小的孩子举起手,然后把大的、红的草莓分发给了他们,却把小的草莓给了说要红的、要大的小朋友。在孩子们吃草莓的时候,老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先想着自己。”老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颗草莓说:“还有几颗,谁还要?”这次,只有五个小朋友说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说要,结果,老师把余下的几颗给了说不要的孩子。但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要了。”老师很惊讶,一看,原先的那颗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计他是真的不要了!其余四个说不要的小朋友则美滋滋地吃着老师给他们的最后几颗草莓。

案例片断二

铖铖的爸爸从香港回来,给班上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都争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给每一个孩子又不够了。于是,老师把玩具拿在手里说:“你们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参加一次比赛。每个孩子都来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装,谁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给谁。”于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做得最好。

分析

两个例子,证明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重视激励人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争取第一,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不是无谓地抑制孩子的欲望,更不能鼓励说谎。正当、公平地去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本能激发出来。

诚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推崇谦让、利他、克己等品行修养。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美德对人成才立世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统美德在培养孩子勃发的创造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竞争的时代,要孩子因仁取让,孩子也许养成了谦让的品质,却可能变得无所作为。人的本能是追求最好最大的物质满足,如果正常的获取满足的方式被谦让取代,他就有可能变换方式去获取,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案例一中教师问“谁还要”,说不要的五个孩子中有一个是真的不要了,其他四个也许是用了“智取”的方式获取了想要的东西。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强化孩子做无谓的谦让,这四个孩子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强化中学会了欺骗,学会了说谎,其他的孩子下一次也可能会用上“智取”的方式。教师明知孩子们都想吃草莓,为什么一定要孩子们说假话呢?即使有人真心谦让,从受益者方面看,是因他人谦让而轻易获得的,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积极意义。教师真正应该做的是尊重幼儿,创设宽松平等的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对孩子的教育应树立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正当竞争,发挥能力的竞争,就是一种美德。品德培养不应独立于创造力培养之外。公平竞争、按劳取酬,既是美德,又是一种优秀素质,是一种智慧和能力。我们应该让孩子在这样的努力进取中,德、能同步提高。

需要让孩子有得说


每天晨间点名时间孩子都似叽叽喳喳的小鸟闹哄哄,原因是什么?无可厚非,那是因为孩子对单纯的点名喊“到”感觉到了枯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解决!

一个早晨喊“到”时间又到了,我照常拿出点名表,有的孩子也交头接耳的讲着悄悄话,当喊到嘉琪名字的时候,孩子表示出一愣一愣的,因为他不确定喊的是不是自己,此刻我正用严厉的眼神看着他......我也需要反思为什么会有孩子表现出这样的状态?用什么方式就能改变这样的状态?

用不同的方式点名!我可以试一试!于是对小朋友提出要求。我提出今天的点到方式是说出一只小动物!小朋友之间不可以有重复的动物出现!继续点名,现在的孩子们高度集中....敏明:小猫!湘湘:小刺猬!恺恺:调皮的小猴子......很安静,都在认真的想自己的小动物!中间有小朋友会重复,那他就得被接受站着想,这样更激发孩子们用心听的同时还得思考,对于那些点名结束还没想到小动物的小朋友就得最后一个吃点心啦!这个方法孩子们很喜欢,提出明天点名可以说一说“植物”,后天可以说一说“学习用品”.......!

愉快的点名结束啦!选择点名内容也很重要,需要让孩子有得说,内容广,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还让孩子认真倾听并思考!现在孩子们爱上了点名,想说,我也爱上了!

孩子有时需要夸奖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有时需要夸奖”!

“老师”雪洁边喊边坐到了地上,雪洁是一个聪明伶俐又特别的惹人喜欢的小女孩。

这几天不知是什么原因,总会没事就喊“老师”而且说完就会往地板上一坐,做什么事情也不积极主动了,刚开始时,与家长沟通,她的妈妈说:“这几天在建大棚,雪洁跟着奶奶睡,可能是想我了,今天晚上让她跟着我睡”可是今天第五天了,雪洁的情绪还是不高,而且我发现她现在喜欢吸允自己的胳膊,把胳膊放在嘴巴里,把胳膊吸的红红的。

周六的时候我不放心,打电话给她妈妈,她妈妈说会不会是因为无聊或是觉得好玩呢?我联想到了育儿专家的话,宝宝在吸允期时如果没得到充分的吸允,儿童时期就会出现啃咬指甲或是吸允自己的小手,她妈妈说:“是啊,我们洁洁不到一岁我就给她断了奶,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啊?”看来有可能是因为在婴儿时期没得到充分的满足才会这样,晚上你搂搂她。

多陪陪她,睡觉前跟她讲讲她喜欢的事情,看看有没有作用,然后我再帮忙查查有关这方面的文章。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洁洁跟妈妈一起来了,一见到我,洁洁就跑过来高兴地喊:“老师”,洁洁妈妈说:“真管用,昨天一天没吸自己的小胳膊了,今天也是高高兴兴起的床,有可能就是这段时间我跟她爸爸忙着建棚,忽略了她,她觉得不安全才会那样,星期六我就陪她玩了一下午,晚上给她讲开心的故事,然后昨天就没再吸,看来以后得多陪她,看到雪洁“重新归来”的可爱暖心的笑,听到雪洁妈妈的话,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也希望所有的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在忙碌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我们的最爱的宝贝们……

不知道本文“孩子有时需要夸奖”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观察记录:学会不说谎


观察背景:

我看到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说谎而抓狂。“我的教育全白费了,他竟然学会了撒谎!”、“他这么小就学会撒谎了,以后可怎么办?!”。我们都知道如果孩子经常性的撒谎,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也是很不利于孩子以后和其他人接触的,使孩子失去了做人应该讲究基本的诚信礼仪,慢慢的,还有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我们班今年新来的霍妍郡小朋友,会无意间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

观察案例:

在一次主题活动中,我请小朋友们自主的整理自己手中的彩笔及图册,并排队将彩笔放进笔筒,图册放进书架。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自主整理材料,个别小朋友需要老师提醒完成。当所有小朋友收拾完毕后,我们正准备组织孩子们喝水、入厕,却突然发现最后一桌有几根彩笔没有放回笔筒,在我的多次询问提醒下,有几个小朋友告诉我,是自己放忘记了,可郡郡小朋友却说:“我放了,这根彩笔不是我的,是涵涵的。”接着我问涵涵,是不是她不小心忘记了,涵涵很有自信的告诉我:“老师,我放进笔筒了。”并且瑶瑶老师也证实看见涵涵小朋友的确放了。可郡郡小朋友又接着说是果果小朋友放的,怎么也不承认是自己忘记了,这时嘟嘟小朋友说:“我看见郡郡没拿彩笔就跑了”。我就再次问郡郡小朋友,可这时她却告诉我:“老师,那个小朋友她不坐好”,以此来岔开话题。

现象分析:

见到这样的情况,我想再这样问下去,肯定是不会有结果的。孩子之所以会不肯承认,宁愿说谎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下班和郡郡妈妈取得联系,并告知事情经过,了解到孩子在家也有这种情况,犯错后不愿意承认错误,并扯开话题来逃避。父母由于工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爷爷奶奶带孩子较多,当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时,父母一般都是批评为主,而爷爷奶奶觉得孩子还小,不用和孩子多计较,而父母也没有过多干涉,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当做错事情的时候,会害怕批评,想保护自己,于是采取最简单的逃避办法,任凭老师反复询问,他们都否认。

采取措施:

1、换位体验:为了帮助孩子克服撒谎的不良行为,我请郡郡小朋友当小老师,创设情景事件。当她来帮忙收材料,我特意请一名幼儿说自己交了,这不是她的,肯定是郡郡没交。而她来告状时,我什么都没说。当她第二次收东西时,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到第三次时,郡郡小朋友心急如焚地来告诉我:“老师,洋洋怎么会这样?明明是她不对,她却始终不承认,还说是别人不对。”我的精心安排在郡郡的身上有了强烈的反应。本来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郡郡心理觉得很难过。我抓住她此时的心理感受与她耐心地交流,告诉她:“以前你不也是这样吗?明明是你做得不对,却从来都不愿承认,还推到别人身上。你想想看,别人会难受吗?”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通过这各方式,让她学会换位思考,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受。这样,她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也渐渐得以改正。

2、家园共育:私下里我与她的父母通过交流,让她们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并请她们配合老师,在家中也要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孩子的生活要多参与,并请爷爷奶奶也适当对孩子严格一点,犯了错一定要指出来。通过批评加讲道理,让她明白,犯了错,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正,就是好孩子。

相关推荐

  • 育儿观:有一种需要叫“不需要” 育儿观:有一种需要叫“不需要” 培训中听到一个故事,题为《有一种需要叫“不需要”》,还真深有感触。 故事是这样的: 美国纽约唐人街有一家酒店,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好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后就开始下滑,酒店老板...
    2020-10-28 阅读全文
  • 教育叙事:要不要谦让 教育叙事:要不要谦让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老师我们小超市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乐乐和越越他们...
    2021-05-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要不要谦让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老师我们小超市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乐乐和越越他们是后来的,应该不在我们...
    2021-06-01 阅读全文
  • 孩子最不可爱时,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 孩子来到我们生命当中,不是为了让我们教育他们,而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天气暖和的日子里,每次接儿子放学,我都会带他去学校旁边小区的游乐区玩一玩再回家,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大部分都是跟他同一个幼...
    2021-02-08 阅读全文
  • 爱,有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昨天是母亲节,儿子说:“妈妈,我要给你一个惊喜!”因此,从早上开始,我就一直期待着…… 上午,没有动静;下午,惊喜也没有出现;晚上和爸爸妈妈、儿子等一起吃完饭回家,在门口换鞋子时,儿子一边从门口的橱柜...
    2020-10-21 阅读全文

育儿观:有一种需要叫“不需要” 培训中听到一个故事,题为《有一种需要叫“不需要”》,还真深有感触。 故事是这样的: 美国纽约唐人街有一家酒店,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好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后就开始下滑,酒店老板...

2020-10-28 阅读全文

教育叙事:要不要谦让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老师我们小超市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乐乐和越越他们...

2021-05-08 阅读全文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老师我们小超市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乐乐和越越他们是后来的,应该不在我们...

2021-06-01 阅读全文

孩子来到我们生命当中,不是为了让我们教育他们,而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天气暖和的日子里,每次接儿子放学,我都会带他去学校旁边小区的游乐区玩一玩再回家,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大部分都是跟他同一个幼...

2021-02-08 阅读全文

昨天是母亲节,儿子说:“妈妈,我要给你一个惊喜!”因此,从早上开始,我就一直期待着…… 上午,没有动静;下午,惊喜也没有出现;晚上和爸爸妈妈、儿子等一起吃完饭回家,在门口换鞋子时,儿子一边从门口的橱柜...

2020-10-2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