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抗孩子的选择性障碍
发布时间:2021-05-07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老师,我喜欢黄色还有紫色。”
“老师,我可以一个涂红色,一个涂橙色吗?”
“老师,我可不可以两个都要啊?”
“老师,这个我也想要。”……面对这些问题,我便开始思考起来,二选一有那么难吗?其实我起初并不是从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中的细节中发现这些并不是很起眼的小问题。而是因为我自己,我一向给自己定位为“选择性障碍”,可能我这么说自己并不是很确切,但是我就是觉得,就我个人而言,做决定真的很难,二选一更难……和孩子们一样,生活中遇到问题我就举棋不定,优柔寡断,不知道如何选择。经常会问我身边的人,红色好还是黑色好?放这张图片还是选那张图片?到底是现在还是呆会呢?去还是不去?wWw.yjs21.cOM
从自己身上的点点滴滴发现,原来孩子们有时候也和我一样,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出现,就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发五角星,让孩子自己选一个颜色或者图案,但是往往有很多孩子在选的时候要考虑很久,左看右看都下不了决定。老师说请快一点,选哪个意义都是一样的,然后他们就不得不快点做出选择。还有就是画画涂颜色的时候,我也发现一部分幼儿,看着蜡笔“研究半天”,才选出要涂的颜色。还有个别幼儿,选一个颜色准备涂了,结果想了想又把选的蜡笔放回盒子,然后换一个颜色涂。
生活中的选择题太多了,面对这些矛盾的选择总是左右为难。相信不单单只是我有这些困扰吧!因为我发现身边有还有同事、家人、学生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如果来“对抗”我自己所定义的“选择性障碍”呢?
以我的困扰,我的经验来举例:
一、一一对比,排除选择就像四选一的选择题一样,几率只有25%,当你不确定答案,但是似曾相识的时候你该怎么选择呢?一般我会选择用排除法,针对每一个答案,找出突破口,排除疑虑的地方,剩下最后一个相对可信的答案。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例举方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只对个人喜好而言,不过对我来说还是蛮有用的。
二、逐一询问,征求意见一般孩子在幼儿园碰到这样的问题肯定来询问老师,或者小伙伴;在家就得征求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意见啦。而我们,则会选择同事或者比较亲近的人,也是因事而论。听取大众的意见,然后进行对比、选择,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哦。
三、细细思考,扪心自问一些重要的事情还是得自己做选择,虽然你做的选择在某些时候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也必须去做,那么就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会怎么样?那样做的结果又会怎么样?把能够预料得到的答案思考一下,或者把摆在面前的选择题细细斟酌,然后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怎么样的结果。
四、理清思路,请教专家找一个有见解、有学识、有经验的专家来帮你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远比一个人静静揣摩,独自钻在牛角尖里要好的多。正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意义就在这其中。所以有时候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再聪明的人也需要别人的指引。
相信很多人在我所定义的“选择性障碍”上还有更多的经验和方法。我只是从我身边的孩子、同事和我自己身上谈了谈一点小想法。
一个人的一生都要做很多的选择题,会想、会思考的人会做更多的选择题。有时候别太“细心”,有时候别太“多虑”,有时候别太“计较”,有时候别太“用心”。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适当的心态,适当的处事方式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一生的选择题,在矛盾中突破障碍,在选择中把握机会……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如何认识儿童阅读障碍
作为教师,学会辨认儿童阅读障碍会有助于你的教学.从下边的事件中你也许能得到许多启示.作为母亲,卡特林.尼古拉要向世人诉说,“我11岁的儿子杰森是个聪敏认真的孩子,他甚至能自制简单的小玩意儿,记住重要的代码,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但要叫他阅读,却如赶鸭子上架。一年级时,他和另外三个有阅读障碍的学生进了特教班,尽管经两年的特殊教育,他仍不能快速阅读,所以决定放弃读书,我因此如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后来,卡特林听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有位专门研究阅读教育的心理学家弗吉尼亚怀斯.本宁格。本宁格认为,导致孩子阅读困难是一种心理障碍。随后,卡特林把孩子带到本宁格的项目实验室。杰森和其他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一起接受专家的测试和训练,孩子们不仅在一起玩文字游戏,还做科学实验,研究生物变异,参加人类基因学家和放射学家举办的讲座,研究与他们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有关的文字。经过短期的试验,本宁格发现,这些孩子的大脑非先天不足。于是,本宁格就告诉他们,爱因斯坦在学校曾是坏学生,他在发挥出自己独特思维方法的长处和独特的记忆规律后便一发不可收,成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伟人,杰森于是马上问本宁格女士,“你能帮助我进入爱因斯坦学校吗?”遗憾的是,世界上并没有培养爱因斯坦的学校,可1997年经过夏季项目测试和短期训练后杰森竟在阅读上获得了意外的进步。他能很快记住词汇的意义,并能正确拼单词和词组了,在阅读中他还能根据上下文猜出生词的同意。他上小学六年级时就成了班上的尖子,不仅如此,他每天从事的创造性活动更使母亲震惊,“他的思路令人惊讶,他所想到的创造性理念我们从未企及过。虽然被认为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可我们把孩子的这种进步看作上帝的恩赐,因为我们说不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然,克服阅读障碍的大有人在,且不乏著名人物。在此之前,孩子的阅读障碍和其他阅读问题一直成为困扰老师和家长的老大难。其结果,有许多孩于在考试中勉强通过,而未真正掌握阅读的要领。其中一些人被视作低智商,另一些则被认为患有功能性缺陷,但他们潜在的能力却未被发现。阅读障碍并非存在于所有的孩子中,大约有20%的正常男孩有这种症状。多年来,许多人都把阅读障碍简单地视作一个视觉问题、孩子对文字的反映问题,这种误解给早期的研究带来了困难。100年前,英国的教育实验学家普林苟.摩根就提出了阅读障碍问题。1896年,他在对一14岁、对游戏反应高度机敏,却无法和同龄孩子一样阅读的学生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孩子的障碍不仅在于说话,而且还在于读写。所以他在《英国医学期刊》上发表了文章,把这一现象称之为“视觉障碍”。随后,一位眼科学家试着教阅读障碍的孩子认识超大型的字母时,称这种症状是阅读障碍。但由于他把阅读障碍看作一种普遍现象,所以他未能给阅读障碍带来任何启示,并且他忽略了阅读障碍的明显特征:缺乏把发音组合成音素的能力。这是大多数正常孩子都能做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孩子通过阅读都能自觉地遵循发音规则,无需专门施教;而阅读障碍者由于不能把发音和音标联系起来,刚刚进入学习初期时阅读的大门就被封住了。如今研究人员通过新图像技术获得了阅读障碍产生的缘由。大脑扫描图表明,当阅读障碍者开始辨认文字时,后大脑处于弱活性状态,而大脑其余部分则处于强活性状态。在99年第九期美国《神经放射学》杂志上,本宁格和她的同僚托德?理查德报道了他们对6名阅读障碍者和7名非阅读障碍者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他们让孩子区别两种音调,从噪声中识别语言的成分并指明其中音节。实验表明,阅读障碍者的前大脑部分疲态明显。这也说明,阅读障碍者得比非阅读障碍者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识别语音。夏伊威兹和耶鲁大学学习专往中心的主任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图像跟踪技术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获得过多血液供给的部分大脑区域活性特强,而获得较少血液供应的大脑区域则显疲态。这也许就是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阻碍了大脑接收信息的能力。98年,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学会》上报道,他们发现,前大脑增强活性的同时,另一区域的弱性大脑却抑制了按受语言的能力。那么,究竟采取哪种阅读方法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却不那么简单。在上一个年代、权威专家曾宣布,掌握语言和语音的唯一途径只能是阅读,于是,他们掀起了一声势浩大的“阅读之战”。阅读几乎伴随了人类从儿童到成年的漫长过程。但由于新科学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关于语言的学习方法也不断地产生争论。专家们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学习的方法又须基于专家的研究和单个孩子的特点。从来就没有一项适合所有阅读。障碍患者的方法。乔治城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桂讷威尔”?伊顿认为,“人们对同种事物的反映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特点。什么叫正确的方法?除了因材施教,我们认为别无其他更佳的方法了。”几乎所有人都赞同,早期教育是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们认为,5一7岁的孩子就已具备基本的阅读技能。莱昂先生认为,“如果让这个年龄的孩子坚持每天接受30分钟的简单阅读训练,那么到8、9岁时,他们每天至少就能连续阅读两小时了。”为了让孩子克服阅读障碍,夏伊威兹向阅读障碍者的家长和老师的建议道“让孩子接受分音素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研究人员把它称作“音素认知”,有阅读障碍的孩子需要特殊的帮助和集中精力,语音训练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其次,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比正常学生更需要阅读注意力、语言训练、同汇量和文字兴趣等。研究人员试图刊用最新的人脑研究成果为阅读方法带来一场革命,让所有的老师教会学生用新方法学习阅读。NICHD研究人员路易萨.莫兹认为,“教会学生阅读是一门科学。我们的职业就是要充分估计到,老师需要怎样的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过去两年里,莫兹以华盛顿特区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实验内容包括唱歌。游戏、吟诗和读书。结果发现,经训练的孩子几乎全部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他们还发现,文字游戏,包括语音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是无可比拟的。对语音敏感的孩子对阅读尤其感兴趣。当然,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家长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帮助孩子阅读的方法不能简单化,而更值得提倡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诱导。
如何对待孩子的急躁性格
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5岁个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不愿意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以这种逆反行为为特点的表现,心理学上称为反抗期。这是儿童智力发育和人格培养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并不是坏事。如果能顺利度过,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智力智能的发育和开发,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都大有益处。
2~5岁的年龄期为第一反抗期。是儿童心理迅速成长的表现,是发展儿童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大好时机。这个时期,由于孩子已经独立行走,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逐步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总想亲自去用自己的小手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若不让他做,就会又哭又闹。但由于孩子年幼,其表现不够成熟,有些行为完成不理想甚至失败,不合家长的意愿,如果父母强行阻止、责备乃至惩罚,将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压抑,出现反抗心理,表现出反抗的言语和行动。即使是历来温训的孩子到了此时期,也会变得急躁、不听话和调皮。这时父母对孩子的反抗,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若不问情由地采取粗暴的态度,会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形成不良性格;如果对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一味地退让,长此以往,孩子以反抗作为控制局势的最佳手段,就会常常施展出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形中促使孩子养成常发脾气的坏习惯。
孩子的吸收和模仿力是很强的。如果父母动辄火冒三丈,勃然大怒,当着子女的面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孩子也常常发脾气。身教重于言教,因此,父母应为孩子做出榜样。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婴儿时期,孩子哭闹是饿了,母亲会给孩子喂奶。那么,5岁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了,家长应当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且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即使不满意孩子做的,也要避开孩子的面再重新做,以免使孩子不高兴,而失去动手的兴趣。
2~5岁儿童有游戏和交友的需要,父母要鼓励他们参加户外活动,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不要事事对孩子管教过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管教,只有在必要时或有出格的情况下才给予限制或制止。孩子生气时,父母除了表现对他理解和关怀外,要尽量设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做一些使他愉快的事。如果坏脾气已经形成,注意不要采用强硬、粗暴的处理方法。可以对其故意不理、不问,让他自己慢慢冷静下来,然后通过说服引导,将怒气中的合理成分转化为自我鼓励。再者,父母和老一辈人对待孩子的教育要一致,不要一个批评,另一个袒护。对同一件事,不要今天一个态度,明天又是一种态度。否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增加反抗性和不稳定性。
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牙膏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牙膏可以保障他们的口腔健康,培养良好的刷牙习惯,并增加他们对刷牙的兴趣。刷牙对于孩子的牙齿和整体健康发育至关重要,所以选择适合他们的牙膏至关重要。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牙膏”,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牙膏
1. 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类型的牙膏。通常来说,1岁以下的婴儿可以选择无氟牙膏,1岁以上的幼儿可以选择含氟牙膏。
2. 含氟量:
选择含氟牙膏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龋齿风险来确定合适的含氟量。一般来说,对于1-3岁的幼儿,应选择含500ppm氟化物的牙膏;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选择含1000ppm或更高含氟量的牙膏。
3. 口味:
为了让孩子更愿意刷牙,选择适合孩子口味的牙膏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选择一些水果味或巧克力味的牙膏,以增加孩子的兴趣。
4. 品牌和口碑:
选择一些口碑好的牙膏品牌,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父母如何为孩子选择图书
1、选择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有关的书
如表现自已周围的人、物体、环境、生活里的各种活动的书,孩子在书里能看见,在生活中能有所体验的事,容易更深刻的印象。
2、选插图线条清晰的书,避免背景的干扰
因为孩子看书主要是读插图,如果图中有不必要的点缀,反而会混淆孩子的视听,复杂的不等于丰富,单纯也不等于简陋。用适当的图,表达出了适当的意思,就是好插图。
3、坚固耐看
幼儿的图书最好经得起翻阅。所以装订质量也要十分注意。当然,家庭用书以平装书更适宜,价钱也较便宜。
4、使用清楚而自然的说话方法
不要以为孩子喜欢大人学他们说话,他们自已说:“孩子怕怕”,是受了语言和思维的限制。并不表示他们不喜欢你说:“孩子心是很害怕”。
5、故事有趣味性
对孩子来说阅读是一种游戏,游戏中固然有学习,也必然充满趣味,问题在于我们在选择书时,要注意那种有趣的书。
6、提供参与和互动的机会
书是被人看的,它影响看书人的想法,所以书和人是互动的,有些书里的内容要求读书人要参与进去回答问题、和书里人的对话。孩子读这样的书,兴趣一定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