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用爱点亮希望
发布时间:2021-05-11 幼儿园观察记录 区域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案例描述:
轩轩是镇安县幼儿园大二班的一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幼儿,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他也是我们园里众所周知的“混世魔王”,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的确有许多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随意出入活动室,更为甚者是经常抓咬同伴,刚入园时,还咬伤老师的手,小朋友的眼睛。
记得刚上小班时,轩轩手脚一刻也不闲,屁股坐不住住小椅子,一入园,就冲向玩具区,一会摆弄这个,一会又摆那个,不是这叮哩咣当响,就是那里大声尖叫。他还不许小朋友动他所玩的玩具,如有小朋友也对他玩的玩具感兴趣,他不是打就是抓,甚至是咬住小朋友不放,每次离园时,都有好多家长声讨轩轩,我们班老师总有道不完的谦,看不尽家长的脸色,一度我们都害怕送小朋友们离园了。到了小班下学期,轩轩还是不会上课,一到上课轩轩不是玩玩具,就是端着自己用桌面玩具搭拼的各式各样的玩具枪打日本鬼子,上操及户外游戏时,轩轩更是横冲真撞,毫无约束。一天之内,来告他状的小朋友终绎不绝:“老师,他打我”,“老师他咬我”,“老师,他抢玩具”,“老师他在我的画纸上画”,“老师,他又堵在厕所门口不让我们上厕所”,“老师,他又去游乐场了”,“老师,他又去和别班小朋友打架了”,哎,我们除了安抚其它小朋友就是警告轩轩不能再那样了。尽管他每次在捣乱时,我们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都说不知道,问他错了没,他都漫不经心地说错了,可过不了几分钟,它有又动恢复捣乱模式。多次和他家人沟通,他的家人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多种教育手段,但收效甚微。
案例分析及与反思:
建议这种情况,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家访沟通了解到:轩轩的妈妈爸爸属于早婚早育,对育儿知识知之甚少,更别谈有正确科学的育儿理念,虽然轩轩入园前是妈妈一手带大的,但妈妈很内向,很少带孩子出门,情不得已带轩轩去亲戚家或广场去玩,如若轩轩和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妈妈就会带孩子回家,惩罚轩轩不许出门玩耍,这就杜绝了轩轩和别人沟能交流的机会,甚至堵住轩轩和别人和睦相处的唯一途径,导致轩轩不会正常诉求和表达自己的愿望了,他只有用暴力来维护自己的意愿。更为不幸的是在轩轩上小班第二学期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异,妈妈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轩轩一年都见不上妈妈一面,而爸爸却终日酿酒如命,整天在社会上混,三天两头不回家,即便偶尔回家听说轩轩在幼儿园抓咬小朋友,轻则一顿大骂,重则重重教训轩轩一顿,甚至冷暴力,不允许家里任何人和轩轩说话,把轩轩一个人关在小房子里。这样轩轩就被丢给奶奶,这让轩轩严重缺失了母爱及父爱,轩轩处在极度敏感恐惧的世界里。奶奶也是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可目不认丁的奶奶除了气长叹泪长流之外,也是一筹莫展,因此轩轩更没有了安全感,逐渐养成了这种“武力解决一切”的相处习惯。
当我了解到轩轩这些让人心酸唏嘘的童年经历时,我心疼不已,这如花如歌如诗的童年里,但在轩轩的幼小的心灵里,他经历了多少他无法承受的暴风骤雨,我的心好像被重锤狠狠击中,我必须重新审视自己以前对待待轩轩的教育行为,我必须像妈妈一样让轩轩的心里重新晒进暖暖的阳光,让他也能享受适宜的爱而茁壮成长。但苦于自己的专业理念还不够,还不能支撑这一爱的接力。于是我求教我们的阮园长,将轩轩的情况如数家珍般细细告诉园长。园长听后特别重视,在认真研读《3——6岁幼儿发展指南》后,园长和我们班级老师制订了一系列关爱帮扶计划。(88教案网 wWW.jAb88.COM)
第一阶段目标措施:
1、通过老师们对轩轩的仔细观察,了解他的需求,做到懂他,给它适宜的爱,能正确对待轩轩的攻击性行为。
2、全班乃至全园给轩轩营造一个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用爱卸下轩轩武力的盔甲。
3、推荐教育书籍——《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爱与自由》让其家人认真阅读,让正确的家庭教育行为使轩轩有了爱的依托及安全感。
第二阶段目标措施:
1、定期家访,了解轩轩近期的家庭状况,以便在生活及精神给予轩轩更多的帮助及温暖。
2、定期教给轩轩奶奶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使轩轩逐渐自信,增强他的自控能力。
3、通过各种方法,有意识维护轩轩在集体中的形象,让家长和小朋友理解包容轩轩,接纳并爱上轩轩。
在第一阶段里,阮园长经常来我班看望轩轩,观察轩轩的各种行为,每每都甜甜地称呼轩轩,每次都给轩轩最温暖的拥抱,并拉着轩轩去看植物角,去散步去聊天,给轩轩母亲般的爱,有一次我园召开中班组运动会,由于我班老师各负其责,都忙着没有顾得上轩轩,园长全程陪伴在轩轩的身旁,轩轩哭着告诉园长,“我想妈妈了,我想让妈妈也带着我参加运动会”,园长告诉他:“轩轩,你以后想妈妈了,就来找园长妈妈,园长妈妈陪你好吧,今天园长妈妈陪你开运动会”.活动中阮园长带着轩轩参加了亲子游戏,那一整天轩轩都很兴奋,也特别乖巧,竟然一整天也没人来告他的状了。
我们班级老师也都积极行动起来,首先从规范教育教学语言上来关爱轩轩,无论轩轩怎么调皮,我们都尽量不呵斥他,都耐心地蹲下身子倾听他的心声,一方面让他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爱他,别一方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鼓励他做个讲道理讲文明的好宝宝,逐渐增强其自控能力。特别是我们班保育刘老师,听到轩轩在午睡时哭着说:“我想我妈妈”后我班都一直保持着“陪轩轩午休”的习惯,每次午睡前我们都会坐在轩轩的床边,和他聊天给他讲讲故事,拉拉家常,然后拍着他入睡,我们的爱让轩轩柔软温柔了好多.
在第二阶段,阮园长为了帮助我们班家长能理解包容轩轩,在全园给轩轩一个爱与自由的生活及学习环境,阮园长为我们召开了以“家园共筑乐童年”为主题的家长会,会上精确地解读了孙瑞雪教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让家长及我们了解了人的一生中有31个敏感期的特点及在此期间的教育建议,家长一致反应收益匪浅,同时对轩轩的抓咬现象释然了,对轩轩有了新的认识和接纳,也特别支持我们的教育建议,所有家长都能和颜悦色的对待轩轩,让我们倍感欣慰。
在此家长会中阮长推荐大家读《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爱与自由》等书籍,家长们都乐学习,真正向“家长努力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一方向奋斗。
在班级家园共育中,我积极联系奶奶,甚至联系轩轩的叔叔婶婶,让其尽可能地多爱轩轩,其中好多次婶婶都假扮妈妈给轩轩打电话,让他缓解思念妈妈的焦虑.鼓励奶奶放手给轩轩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让轩轩的每一个敏感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还和奶奶进行同规定同方法教育约定,如我们每一阶段都约定一起家园共育,共同培养轩轩的某一行为习惯的养成,从穿衣吃饭玩玩具看电视等细微的习惯养成做起,力争让轩轩自己行成规则及秩序。
总结反思:
通过全园老师及轩轩家人的努力,轩轩现在已不抓咬其他小朋友了,和他约定好的事,他也能积极配合做到,虽然也有到操场上继续打日本鬼子的游戏之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特别是在集体教学中,轩轩表现最棒了,他能主动端正地坐在小椅子上,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流利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强,常常语出惊人。轩轩现在也特别懂得关心老师和小朋友了,每当遇到阮园长,他都会张开双臂奔向园长,甜甜地问候到“园长妈妈你好!”每当我班晚班老师上班来,推开门他都会高兴地问好,甚至将早餐送到我们手中,如果有小朋友有困难,他也会主动帮忙。在集体活动中,轩轩还能当小老师呢,帮小朋友分发画纸、画笔等。现在的轩轩还是我班搭拼高手,他拼的火车、坦克、飞机、铲车惟妙惟肖,他还能在建构区搭建公安局,医院等场境,常常让小朋友刮目相看,羡慕不已。他还是我班的故事大王呢,小小年纪会创编故事呢!听奶奶说轩轩在家也知道关心奶奶帮奶奶干家务呢。
看到轩轩这些喜人的改变,我不仅感叹:“爱就是奇迹,爱才能点亮希望”。愿爱陪伴着教育渐行渐远,收获一个又一个奇迹。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观察记录《爱的陪伴》
观察名称 爱的陪伴
观察对象惜惜
观察班级**班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标:惜惜小朋友聪明伶俐,是一个性格活泼的小姑娘,每次上活动课总是积极地回答问题,就是有一点不好,每天中午不爱睡觉,中午躺在床上睡不着也是一件难受的事情,怎样让她每天中午休息好,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
观察情况:中午睡觉是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故事,每当讲完故事这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困了,慢慢的寝室里就开始没有声音,大家就会静静的进入梦乡。但是惜惜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摆着各种姿势,还时不时的发出点声响,比如:用手敲敲床、嘴巴里嘟嘟囔囔我也不知道说的什么?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她竟然会吹口哨。这时候我只能告诉她:“惜惜,你看小鹏友都睡着了,你这样做是很没有礼貌的,你把身体躺好了,闭上眼睛就会睡着了”惜惜看着很懂事的点点头,但是一会又会管不住自己。
实施措施:在我的印象里,惜惜每天中午都是这样,对一个孩子来说她一中午不睡觉在床上躺着也是很难熬,在一次妈妈来接她说起来中午睡觉的事情,妈妈说:“她中午不睡觉我看你们批评的轻,狠狠地管着她我看能行”妈妈这样说我是能笑笑说:“有的孩子的觉就是少,只要是她每天晚上睡觉早,白天不困就行”。在谈话中我了解到惜惜睡觉一个人陪着就能很快的入睡。虽然是妈妈无意说的,但是我记在心里,对啊,记的小班的时候我们班一个调皮的孩子叫虎子,我每天都是在他的身边慢慢的拍着睡的,我这样做几天试试,果然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老师轮流在她的身边坐着或是躺着陪着她,于是惜惜也会每天这样睡着,然后我们把惜惜睡着的图片发给她妈妈,她说:“我看着孩子就是应该批评着才睡。”我怕她误会,告诉她孩子是在我们的陪伴下睡着的,惜惜妈妈感激的说谢谢,但是我点惭愧,其实我们早就应该这样做。
实施效果:从那时起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候,惜惜每天中午都会在我们的陪伴下睡觉,就像郝老师说的,“看着孩子贴在自己身上真的挺喜欢的”,是啊,孩子有时候不能光指责、批评,只要我们在孩子身上多关注点,多帮助他们,有爱就会让孩子生活的更好,这就是爱的陪伴吧。
幼儿观察记录:灯泡亮起来
观察教师:**
观察对象:**
观察地点:**班活动室
观察时间:**
故事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神奇的“电子百拼”
**月**日,科学区里投放了《电子百拼》教具,你和凌飞两个人选择了此教具,兴奋地打开盒子,研究起来:“这里边好多东西啊!”,你观察了一会儿问:“老师,这里有个小灯泡,我以前玩过,可以亮起来!”“嗯,对呀”你自言自语道:“噢,就是用电线连接起来。”说完,你将连接电线的灯泡拿出来,信心满满地边观察,边操作。你先将小灯泡旋在底座上,然后你对凌飞说:“你找一个有电线的接口,我把这个线接上去,装上电池,灯就会亮了。”接着你把导线一端扣在电池上,然后再连到小灯泡那端,可是灯泡没有亮,你疑惑地抓了抓脑袋:“哎,怎么不亮呀?”你把导线拆下来,重新扣上,又重复地连接了一遍,小灯泡还是没有亮。
你有点无奈,抬头求助我:“老师,怎么会不亮呢?”
第二阶段:自主学习---小灯泡亮起来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步骤图拿出来说:“对照这个看看,哪里出问题了?”
你开始很认真地按照步骤图,对照着自己连接的导线、小灯泡,仔细地检查起来,一边检查一边自言自语道:“线是对的,电池也对!”哪里有问题了呢?你挠挠头,有点失望,我提醒你:
“看看步骤图里电池的安装标记,你按装的和步骤图是一样的么?”经我一说,你赶紧低头对照着步骤图,又一次检查起来,“老师,电池上边有这个,”你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指着步骤图大声对我说,“对,使用电池要看符号,+号的是正极,-号的是负极,你将电池与底座上的对应放就可以了。”你按照老师的提示,一步一步操作,这时你欢呼起来了“哈哈,老师,你快来看,我把灯泡点亮了。”旁边的凌飞也很开心,指着小灯泡高兴地说“我们成功啦!”
第三阶段:小灯泡引发的别样学习
单一的线路、电池的组合已经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于是我向孩子们发出倡议:寻找生活中可以发电的物体,于是我们利用家长资源推进孩子们的科学实践活动。
你回家和妈妈一起上网查找资料,查到了许多信息,像盐水发电,水果发电,人力发电等等,拍成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并把材料带到幼儿园,咱班的科学区一时间热闹起来。你变成了科学区的小老师。
凌飞:“郭翔艺,这个汽车自己能跑起来吗”
你自豪的说:“能啊,这是人力发电,我们给他转一转,有电了他就会跑起来,我做给你看。”
凌飞:“啊,太好了,我试试”
你说:“我们来玩汽车比赛吧。”
一段时间,汽车比赛,台灯比亮度,水果发电等小实验,成了科学区里最热门的活动。
看,你又有了新玩法。
我说:“你在用手电筒干嘛呢?”
你兴奋地说:“老师你看,大灰狼的影子更清楚了”
一旁的书明说:“小红帽来了。”
大家用手电筒玩起了影子游戏----《小红帽》。这时我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试试,如果没有光还会有影吗?”这时,你把手电筒关掉。大家一起嚷起来:“不行,不清楚了,不像演电影了。”在游戏中,孩子们明白了影子与光的作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发生
1.幼儿提升:升入大班,你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更加强烈,你们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探索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倾向是未来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也深深的打动了我。在发现灯泡没有亮时,你没有放弃,而是根据老师出示的步骤图做自我检验,一遍遍地尝试查找失败的原因,做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的知识,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索过程,老师认为你们已经具有很好的耐心及专注力,同时也看了你们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正在感染着周围的小朋友。
2.老师提升:从科学实验到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游戏说明书——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3.家园共育:家长资源有效地推进孩子们的科学实践活动。家长的参与、老师的专业引领,带动了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进行科学实践活动。于是,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信息(像盐水发电,水果发电,人力发电等等),丰富了孩子们对电的认识,把孩子们导入主动探索的道路,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
这次活动我一直在静静的观察你们,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你们,并关注你们接下来的行为,可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探索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倾向是未来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也深深的打动了我,所以,在接下来活动中,你们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继续探索:
1.能发电的材料越来越多了,还能用什么材料来发电呢?
2.其实科学区的发电游戏还有更多的玩法,你要不要试着继续尝试呢?
小班用餐观察记录
观察地点:小班教室
观察对象:刘子伊。
观察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来了解幼儿不愿吃饭的原因,并用合适的方式来鼓励幼儿吃饭,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观察实录:小班幼儿经过寒假假期来已经两个星期的幼儿园生活,很多方面都慢慢的适应了,但是在吃饭方面我们班的幼儿还是需要加强。刘子伊小朋友在我们班上是吃饭还可以的,但是最近发现他吃饭时很爱发呆,还时不时地告诉我:“老师,我不想吃了。”每次问她原因,她都不说。一次,无意见听到她说饭太多了,他吃不完。了解这个情况后,我告诉他:“以后吃饭你能吃多少就尽量吃多少,但是不能骗老师,老师给你盛多少饭老师是知道你能吃完这些的,知道吗?”“我知道了。”现在他吃饭都会给我看碗里还有多少饭,每次表扬他后,都会很快的吃完。
分析措施:
1、不爱吃饭的原因可能是遇到自己不爱吃的菜,或者不是很饿,甚至是觉得碗里的饭太多,有一种胆怯的心理。
2、针对这一情况我鼓励他吃饭,同时也会经常在他座位附近看着他吃饭。
观察效果:
幼儿是需要经常鼓励的,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很棒的。最近一段时间发现他吃饭时发呆的次数少了,尽管吃的很慢,但还是很有进步了。
观察记录:爱打人的小孩
幼儿姓名:**,男
幼儿基本状况:喜欢打小朋友
观察日期:**年**月**日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的及由来: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再加上搬入新教室后,活动空间也大了,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互相打着玩。
**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老师在一起玩,但是她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我告状,说**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观察实录:
在我观察了**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他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排队时**排在第一个的,他很高兴,而这时别的小朋友站到了他的前面,于是**就推了别人一把,结果手重了,那个小朋友哭着向我告状说**推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叫了过来,对她说:“你为什么推别的小朋友啊?”他说:“我没推他,他每次排队就跑到我前面来了。”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别人,还能怎样告诉她啊?”**沉默了一会,对我说:“我先来,你后来,我站前面了你就要往后面站”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别人说,人家就不会给告你状了呀!”**点了点头。
主要措施:**是个聪明的小男孩,老师说的都会听,告诉他遇到事情不能够打小朋友,能够过来告诉老师,教师必须要发现幼儿的问题。
观察记录《爱劳动的孩子》
观察过程:
今天下午放学,等所有的家长把孩子接走后,我拿出拖把准备像往常一样开始拖地。这时,杨**小朋友看见了,连忙跑过来说:“妈妈,我来帮你拖地板(在幼儿园我既是妈妈,也是老师)。我说:”我来拖吧,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帮妈妈拖地吧!“可杨**坚持不肯。我说:”好吧,那你来拖地吧!”杨**兴高采烈的拿起拖把拖了起来。过了一会,她不仅把台阶上的地板拖干净了,而且把台阶下四个教室的门口都拖干净了。看到这些,我欣慰地笑了。
观察分析:
从杨**小朋友的表现可以看出,她乐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热爱劳动,也渴望得到劳动的机会,我们就应该给孩子这样一个平台,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也培养了孩子的能力,等将来长大了,才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而我们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小,不让孩子做这,不让孩子做那,什么都包办,久而久之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
超实用幼儿观察记录
下面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超实用幼儿观察记录》,写范文时需要包括哪些方面呢?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要试着运用不同的文章,聪明的人往往会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超实用幼儿观察记录 篇1
观察时间:12月13—23日
观察地点:中一班
观察对象:琪琪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生活行为方面,改善幼儿健康的生活态度
儿童表现及行为:
最近在不经意中发现琪琪小朋友常有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经常抢占别人的东西,活动中总是喜欢自由走动或与同伴交谈.交谈资料以“奥特曼”为主要资料,如果谈得兴趣盎然时,拳脚相交.但平时他喜欢帮忙老师做事——分碗筷,摆椅子,搬桌子等,但是总是一马当先,和同伴争执.
分析: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喜欢做事是他的本质,他喜欢做事,他并不明白做某件事的行为是对还是错的,总是期望得到同伴和老师们对他的这种行为作出评价和认同、赞赏.同时期望在一些行为上得到老师和同伴的注意和信任.
措施:
纠正不健康的生活行为:在我与他交谈后,让他明白一些他人物品与自我物品区别的道理.我向家长反馈了他的状况,请家长在家中多留意幼儿的行为,推荐家长说理育儿.在活动中,我把他调到前面,可随时注意到他的行为,继续观察他的表现,在必要时可立刻制止他,适宜时表扬他.活动后,我经常与他聊天,说说家里,说说幼儿园的好朋友,引导他多看一些有益的电视,谈谈智慧树等少儿电视里的资料.
超实用幼儿观察记录 篇2
幼儿观察记录:嘟嘟的午睡
观察状况:嘟嘟的午睡
观察地点:中四班午睡室
观察时间:每次午睡时间
观察记录:
嘟嘟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调皮,精神劲特足.每一天的午睡,她总是那个唯一睡不着的孩子.针对嘟嘟这种状况,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
观察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谁在小声地哼,还不停的动来动去.这是谁呢?我便去检查,原先嘟嘟还没睡着.
观察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有人喊我,晨晨就说:“老师,嘟嘟弄我!”原先又是嘟嘟在睡不着的时候惹其他小朋友了.
观察分析:
嘟嘟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从不睡觉,和她奶奶说过,奶奶说暑假两个月在家就睡过一次午睡,每次要求她睡,但始终都不睡,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教育措施:
1、一到午睡时间,我就坐在她旁边,她的眼睛不敢睁开.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有时候我也用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我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到达了预期的目的.
超实用幼儿观察记录 篇3
幼儿观察记录:培养幼儿用心的学习态度
观察对象:锐锐
观察时间:20xx年12月1日
观察环境:教室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用心的学习态度
观察实录:锐锐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小男孩,每一天都能看见他和同伴开心的嬉戏,小嘴巴也总说个不停,声音也大,群众游戏时就更加活跃了.但一到上课时间却总是无精打采的,一动也不动的坐着,小手插在口袋里,嘴巴也不张,不愿同老师学习知识,老师批评了他,可他仍然不愿张嘴巴,这让老师很着急.
分析: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上课很懒散,还经常坐不住小板凳,没有其他小朋友上课时的活跃与激情.
措施:
1,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
2,运用不一样的游戏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3,慢慢培养幼儿上课时的良好习惯
超实用幼儿观察记录 篇4
幼儿观察记录:不能随便小便在身上
观察对象;AA
性别;男
观察时间;三月二十五日
观察目的;让幼儿明白不能随便小便在身上
观察状况;我班AA小朋友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位,他的性格也较内向,平时也不爱说话.他的自尊心也个性强.想要小便也不告诉老师自我一向憋着,最后就只有小在身上.即使小在身上他也不告诉我,当我发现他的裤子是湿的时问他是不是小便了,他也只是摇头不说话.于是在帮他换裤子时我就告诉他,AA,我们已经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便要举手告诉老师你能小在身上哦.而且小便了必须要告诉老师,湿裤子穿着是会生病的.
分析;幼儿年龄较小性格内向在上课时间不敢举手告诉老师要小便,小在身上后更不好意思说,怕其他小朋友笑话.
措施;
1,正确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小便在身上,想小便要告诉老师.
2,经常询问该幼儿是否要小便.
3,与家长交流在家也要教育孩子小便必须要告诉老师.
超实用幼儿观察记录 篇5
幼儿观察记录:幼儿处理的方法不恰当
观察时间:20xx年12月28日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恒恒和寒寒
观察记录: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恒恒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帮老师做事,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寒寒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寒寒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寒寒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时寒寒在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个性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恒恒正巧跑到寒寒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寒寒就大声地说‘你干嘛啊’,恒恒哭着向我告状说寒寒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寒寒叫了过来,对他说:“你对他怎样了啊?”寒寒说:“恒恒把我的积木弄倒了,我没有骂他”我又问他:“你知不明白他为什么哭呢?”寒寒摇摇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气对他说话,那他以为你就生气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会哭.对吗?”寒寒想了想,对我说:“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齐玩.”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你是最棒的!”
反思: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潜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超实用幼儿观察记录 篇6
观察对象:xxx
观察时间:20xx年x月xx日——xx月xx日
观察资料:
xxx,已经一周没有来幼儿园了,即使奶奶把她背到幼儿园她也是大声地哭闹,就是不上幼儿园,无奈,奶奶只好又把她带回家。
25日那天,我在家休息,正在为参加市里的教师岗位大练兵比赛做准备。接近下午3点的时候,我决定利用这个时间去看看xxx,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她突然间不喜欢上幼儿园来了。我拨通了欣欣妈的电话,告诉她自己的想法,她很高兴,全家人正为她整天在家里这么待着为难呢!
我按着xxx妈妈说的地址很快的找到xxx奶奶家。门开了,xxx奶奶很热情地请我到屋里坐。xxx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上幼儿园,就不上幼儿园。”我向她转达了老师、小朋友们的问候,我告诉她,大家都很想你呢!但是不论我说什么她就是不听,她的爷爷见状把她抱进了里屋。我想了想,对xxx说:“xxx,快来看看苹果姐姐给你带礼物了!”这句话还真管用,她立刻从里屋跑出来,我把准备好的小熊维尼送给她。看样貌很开心。从xxx奶奶那里得知,xxx是个心事个性重的孩子,这几天在家,就经常问奶奶:“我不上幼儿园行吗”如果奶奶没有回答或是说不行,她就要哭上半个小时。有时还会说:“我不让爸爸早晨打电脑!”如果没回应依然是哭上好半天。没想到她的心事这么重,我必须要想办法让她重新喜欢我们的幼儿园。xxx找出她的《幼儿画报》给我讲故事,让我看她画的画,其中还有经典的“西瓜变成土豆了”,的确很搞笑。
我告诉xxx,她订的新一期《幼儿画报》在幼儿园,期望她明天和妈妈去取回家。她说:“让妈妈去吧!”当我离开的时候,她高兴地说:“苹果姐姐再见!”xxx奶奶陪我走了一段路,她说:“也不明白xxx明天能不能上幼儿园,老师给您添麻烦了!”我笑了笑,心里想:这都是我就应做的!孩子能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而且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这就是我们感到最幸福的事了!
26日的早晨,当我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xxx高兴地走进教室,我给她搬了椅子,她开始认真地听课。
27日上午,我去参加比赛,中午才回到幼儿园,xxx午睡醒来发现我,甜甜地笑了,并对我说:“我这天上主持人课了!”
28日上午,xx妈来上家长助教课,孩子们都很高兴,xxx也是个性的开心!
29日xxx依然没有哭,很高兴地到幼儿园来。晚上爸爸来接的很早,临走时,她对我说:“明天我还有上表演课呢!”
30日当我刚开始带领中级二班的表演班学员做口部操的时候,有人敲门,我还以为是迟到的小朋友,打开门一看,是xxx,她的手里拿了一块儿巧克力。笑着对我说:“苹果姐姐这是我给你带的!”看到xxx离去的背影,我在想,xxx,上幼儿园多好!
观察反思:
当孩子忽然间不喜欢上幼儿园时,老师要想出好办法帮忙她们重新建立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家访就是一个与孩子、家长沟通的一剂良方。自从这次家访后,xxx再一次高兴地到幼儿园来,这也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也让家长觉得把孩子送到我们的幼儿园是最明智的选取。
幼儿观察记录:谁都不爱我
幼儿观察记录:谁都不爱我
“老师,超超打人了!”“老师,超超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每天都会有很多小朋友来向我告超超的状。今天,成成又哭着跑来说超超偷偷拿了他的机器人,并把机器人弄坏了。这让我想到昨天的一幕:妈妈来接超超,因为妈妈阻止他去拿别人的玩具,他竞然不停地用拳头打妈妈。面对这样一个破坏力和攻击力较强的孩子,我的耐心和容忍正在逐步瓦解,并生出几分失望和愤怒。所以,当黄谊嘉在我耳边再一次说超超要抢他的玩具还打了他时,我心中的怒火终于忍不住爆发了,我一把将超超扯到我的跟前,严厉地叫他看着我的眼睛,要他说出我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会很生气,还问他今天干了些什么不对的事情。在我一连串的追问下,超超开始变得沉默起来。,然后我又问他昨天为什么要打妈妈,如果连最爱的人都要打,以后还会有谁来爱他。谁知听到我如此发问,超超的眼角涌出了泪水,带着一脸难过的表情愤愤地说:“谁都不爱我!”
超超在班上属于比较活泼好动的孩子,是什么原因让他产生谁都不爱他的感觉呢?是想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吗?还是觉得没有一个人爱他,所以用破坏行为发泄自己的情绪?还是因为他的调皮,经常听到别人对他的评价是否定的、消极的,有时甚至是威胁的,所以幼小的心灵便觉得在他的周围没有一个人是爱他的?难道这就是他每天调皮捣蛋的理由吗?也许上面的原因都有几分,但无论如何,如果超超一直觉得没有一个人爱他,对自己的评价一直很消极,必将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心理健康。
于是,我赶紧纠正他说:“妈妈和爸爸是爱你的。”“谁都不爱我!没有人喜欢我的!”他继续哽咽地说道。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的心很痛,便赶紧抱住他温柔地对他说:“如果你以后能在拿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之前,先向他打声招呼的话,我相信别的小朋友一定愿意借给你的。”这时,班上很多幼儿纷纷说:“我会愿意借给他玩的。”我又接着对他说:“如果你有礼貌一点,其他小朋友都会愿意和你做朋友的,老师和他们都会很爱你的。”超超对着我点了点头。
虽然他点了头,但我知道在他内心里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位并不会马上改变,要让他有所改变,还需要关心他,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去用心观察和引导他。接下来,我开始仔细观察超超。我发现超超控制不住自己、很少能安静下来的原因,好多时候是出于他对某一样玩具强烈的好奇心。当他拿到别人的玩具后,总是很投入地探究玩具的玩法,所以有时会弄坏,另一方面,他也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常常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就去动别人的玩具,争执、打架、告状便是这样发生的。
针对这一个问题,我让他先观察小朋友是怎么样向别人借玩具的,同时引导他换位思考,让他知道他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不快乐,然后再鼓励他用他所学到的方法与同伴交往。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他逐步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且每次当他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我都会及时地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状告超超的事件明显减少了。
一天下午离园时,超超妈妈对我说:“老师,超超是一个很皮的孩子,很难管的,辛苦你了。”这时,超超大声地诡“妈妈,今天小朋友都夸我很棒的!”说着还请旁边的小朋友为他作证,旁边的小朋友纷纷表示赞同:“今天超超很聪明的。”我也真诚地对超超妈妈说:“超超的好奇心比较强,但他很聪明,我们都很喜欢他。”同时我向超超妈妈建议,无论多忙,都要抽空多陪陪孩子,对孩子的调皮和破坏行为要换一个角度思考,要分析他的目的和动机,鼓励他的好奇心和探索,同时给予恰当的方法引导。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家园的配合,超超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积极了,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了。超超的转变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面对那些“惹事生非”的孩子,教师应以一颗宽容之心接受他们,并仔细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以适当的方法触动孩子的内心体验,引导他们逐步改变自己。
观察记录《爱找理由的孩子》
观察名称爱找理由的孩子
观察教师***
观察对象赫赫
观察班级中班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标:赫赫小朋友长得特别机灵,也非常的聪明,但是就是有一点犯了错永远是别人的不对,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么就拼命找借口给自己开脱,为自己找理由。
观察情况:今天他来告诉我说:“老师我的书烂了,是XX给我撕烂了。”“是吗?“是,我的书本来是好好的。”我把xx叫过来说:“你怎么把赫赫的书撕了?”“我没有给他撕书。”“奥,我知道了,赫赫你的书是怎么烂的?”“反正不是我弄的。”我说:“自己的书要保护好,你看别的小朋友都保护得很好。”“老师我就是好好保护的。”我说:“来老师帮你粘好。”其实我知道赫赫在找借口,昨天的事情和今天一样,就是因为他的一个扣子掉下来了,还有前天是因为他推别人以后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同样是这样说别人,其实每一次问到的小朋友都会否认,所以赫赫找借口我们也是了解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于是我找他好好的谈了谈,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或错误,引导孩子形成是非观念,起码要他分辨好坏谁对谁错,希望他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担。
实施措施:1.家园沟通,这样的孩子与家庭有关系,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为孩子“找借口”,孩子做错了事情也不找原因,这样就形成了习惯,在他们的思维中已根深蒂固,所以遇到事情他们就会为自己“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把错推给别人。2.让孩子有责任心,通过日常生活小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孩子来说,是既具体又容易接受和做到的,比如我们中班安排的值日生,我们就会告诉孩子,你的任务你一定要完成,这是你的责任。3.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担任的角色,懂得生活中对有兴趣的事要做,对繁杂不感兴趣的事同样也要做好,让孩子能养成做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习惯。4.对孩子要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我们要给予公正及时的评价,并善于用语言的教育,如说:“我相信你还会把事情做完做好的”。
5.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或家长可以时常有意识地与孩子谈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完成一项任务、克服一个困难后的愉快和成就感传达给孩子,使孩子能具体地感觉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地养成责任习惯。
实施效果:好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待学习、工作的认真态度,坚持性和责任感将成为孩子良好的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