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不再随便闹情绪
发布时间:2021-05-12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小班幼儿刚刚开学,难免会有闹情绪的,可是,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里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可以说班里所有的幼儿应该都已经没有这种消极的现象了,可是我们班有个小女孩,每次来上幼儿园,早上都会出现闹情绪的现象。
我们平时观察她,发现她平时在幼儿园里各方面的表现都是非常好的,而且相比别的幼儿她的能力表现的还是很好的,而且特别的独立,想想,每天早上都是她的妈妈来送她,很少看到她的爸爸,可能是因为太过依赖她的妈妈了。
在平时,我尽量让她帮老师做一些事,并且在她做的很好的时候表扬她,这样是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而且让她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现在,她每次来很少出现闹情绪的现象了,不过,相比以前的她进步已经很大了。YjS21.COm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急于结果,给孩子一个适应和改变的机会,孩子最终变得更好,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不会掩饰的情绪
小朋友的告状,在中班是最明显的时候,但是大班的小朋友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小朋友的告状会帮助我的教学管理,但是每个时间,每个地点,每个小朋友都告状的话,老师就会有一种不耐烦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好意”。我们有个别小朋友是不会告状的,只有个别小朋友会这样做。
我们班的翊轩小朋友,从入园开始到现在就没有告过状,我以为他是那是种什么都不在乎的性格,但是他并不是这样的。有一天,他急匆匆的跑到办公室,对我说了一句“她欺负我”。我就用非常吃惊的表情看着他,他以为我没有听见,又在我跟前指着那位小朋友重复了一边:“老师,他欺负我。”我才意识到,哦,他在告状啊,我就装作很生气的态度对他说:“是谁啊?谁敢气我们的翊轩啊!”我冲出办公室问小朋友是谁欺负我们的翊轩啊,小朋友指着董懿萱说:“是她,她往孙翊轩的本子上画画,还撕烂了孙翊轩的本子。”董懿萱的是一个有男孩性格的小女孩,我对董懿萱说,你自己说,你有没有这样做啊,她却用一种很委屈的眼神看着我什么都没有说,最后,我又问了几次,是的,就是她做的,我就给董懿萱说道理,“这样做事是不对的,”说完之后,她就很不好做意思的哭了起来,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孙翊轩说:“你别哭了,我们还是好朋友。”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实在是很感动啊。
教育随笔:不会演示的情绪
小朋友的告状,在中班是最明显的时候,但是大班的小朋友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小朋友的告状会帮助我的教学管理,但是每个时间,每个地点,每个小朋友都告状的话,老师就会有一种不耐烦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好意”。我们有个别小朋友是不会告状的,只有个别小朋友会这样做。
我们班的轩轩小朋友,从入园开始到现在就没有告过状,我以为他是那是种什么都不在乎的性格,但是他并不是这样的。有一天,他急匆匆的跑到办公室,对我说了一句“她欺负我”。我就用非常吃惊的表情看着他,他以为我没有听见,又在我跟前指着那位小朋友重复了一边:“老师,他欺负我。”我才意识到,哦,他在告状啊,我就装作很生气的态度对他说:“是谁啊?谁敢气我们的轩轩啊!”我冲出办公室问小朋友是谁欺负我们的轩轩啊,小朋友指着晓冉说:“是她,她往轩轩的本子上画画,还撕烂了轩轩的本子。”晓冉的是一个有男孩性格的小女孩,我对晓冉说,你自己说,你有没有这样做啊,她却用一种很委屈的眼神看着我什么都没有说,最后,我又问了几次,是的,就是她做的,我就给晓冉说道理,“这样做事是不对的,”说完之后,她就很不好做意思的哭了起来,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轩轩说:“你别哭了,我们还是好朋友。”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实在是很感动啊。
教育随笔:闹脾气我不怕
哇哇哇......大早上就听到有小朋友在抽泣,这是谁来了呀?一看是我们可爱的果果小朋友,妈妈跟在后面又在气愤的说:“今天从起床到现在又是哭了40分钟才来到幼儿园,怎么说都不听。”一脸气愤的样子,我知道妈妈有些不耐烦了匆匆的和妈妈说了几句,就让妈妈先离开了。因为我知道此时妈妈已经很难能静下心来和果果好好的交流沟通,而且小朋友看到妈妈在这里也只会哭的更凶。
其实小朋友无缘无故闹脾气不是没有原因的,只是有时我们无法理解,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需要多多去了解小朋友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苛责。
一、模仿大人
不要小瞧孩子,孩子是这个世上模仿能力,吸收能力最强的生物。孩子看到大人常常闹情绪,照样学样,时间久了,也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措施:
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面前时刻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要想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自己。
二、为了获得更多关注
小孩子也很会察言观色的,也很会洞察人心的,他们知道当他们不开心,闹情绪的时候家人就会给他们投注更多的关心和注意力,家人也会答应他们多一点的要求,所以孩子常常会以闹情绪的方式来获得家人的关注。
措施:
平常父母不要太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
三、可以让父母妥协
小孩子知道自己就是家人手心里的宝,父母不舍得让自己受委屈的。如果父母有哪些事不满足我,我就闹闹小情绪,父母肯定就心软了,坚持的很多原则也会为我动摇和改变。
措施:
对孩子的教育要松紧结合,给孩子该讲规矩的时候就要讲规矩,并且规矩要严格执行,不要出尔反尔,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自律与规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做好好榜样,要知道孩子是会模仿的哦。
教育随笔:不再哭的孩子
阳光明媚的早晨,硕硕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教室,急忙开始玩起了教室里的玩具,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当爸爸、妈妈说:“硕硕乖,爸爸妈妈走了哦。”他犹如被关进牢房般的声嘶力竭的哭喊起来。我突然就成为了他的救命稻草,并使劲地将我往教室外拖去。而硕硕妈妈仿佛充满了不放心,又一次回来了。来往几次硕硕更加不愿意进教室里了。
硕硕表现出的分离焦虑比较典型,而她的妈妈又不忍心,做出妥协,这是入园适应期最忌讳的。于是我和妈妈进行了沟通,为了能使她认识到坚持送孩子入园的重要性,我给她举了许多例子,甚至用自己女儿的实例现身说法。为此,每天当硕硕哭的时候,我就会帮助硕硕分散注意力,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具,或者带着他做游戏,硕硕经常“咯咯咯”地笑起来。我每天都会在离园的时候给硕硕一个小贴画,并答应老师第二天来的时候会开心入园,我会奖励一个他自己喜欢的小贴画。硕硕一天比一天要喜欢上幼儿园了。见此情形,妈妈也相信了硕硕可以解决入园困难,也放心了许多。
帮助孩子尽快克服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闭经的情感体验,我们要做到家园互通,从幼儿个体特征出发,需求适宜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教育笔记:《我不随便乱跑了》
教育笔记:《我不随便乱跑了》
这天下午,天气凉爽。
我带着孩子们从户外活动回来。刚一进活动室就听到有小朋友和我说“老师,梓逸跑步摔倒了!”我吓了一大跳,连忙过去查看。梓逸是在活动室的木地板上摔跤的,所以并没有哪里摔破了或是摔伤哪里了,不是很严重。
因为小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最喜欢跑来跑去,不管是在活动室或是在户外活动场地,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跑。每次看到我们3位老师都是胆战心惊的。从小班孩子们入园以来我们就和孩子们说过在幼儿园里做事情不可以跑来跑去,否则摔跤了就会受伤,有些摔伤了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可是到了中班下学期,就在我们天天的强调下有些孩子还是记不住。
在组织孩子们离园前整理衣物后我带孩子们上了一节健康课,主题内容,就是跑步摔跤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我找了张摔跤后头摔破需要包扎的图片;胳膊摔破了和摔断了需要缠绷带还有摔断胳膊、腿的X光片;摔跤后牙齿掉了这几张图片。
我请孩子们说出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我们怎样做可以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孩子们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回答说做事情不可以跑来跑去。我说“你们都知道在幼儿园里不可以随便乱跑,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让自己摔跤,甚至可能让自己摔伤。可是总是有很多小朋友不听或是记不住,如果真的是摔跤受伤了怎么办呢?你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医院检查,不能来幼儿园玩,行动上也会有些不便利。那我们以后做事情能不能跑来跑去呢?”“不能!”“对,我们做事情不要急,但是也不能太慢。老师给你的时间足够你去做事情了。如果你做事情的时间实在不够老师也会等等你的。以后我们在幼儿园做事情还要不要跑来跑去了呢?”“不要!”
果然,从那天起我再没有看到有小朋友在教室里或是去外面活动跑来跑去的现象了。我知道孩子们一定是把不能随便跑来跑去这件事情记在心上了。
教育随笔:然然的“小情绪”
教育随笔:然然的“小情绪”
今天的游戏时间到了,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区域,自由活动。然然选了美工区玩彩泥,瑶瑶选了建筑城进行游戏。没过一会,只听见瑶瑶跑来告状:“老师!然然跑到建筑城来了,把我的纸杯拿走了!”我迅速走了过去,只见然然手里拿着建筑城的纸杯。我问道:“然然,你今天选的不是美工区吗?你怎么不在美工区里面玩?还拿走了其它区的东西?”然然红着脸半天不说话,在我的询问下,他终于告诉我说:“彩泥不好玩,我不想玩了。”我看了看他的作品,是一团团看不清形状的彩泥团,有的还被切的粉碎。我继续问道:“你不是喜欢玩彩泥吗?”然然说道:“我就是不知道做什么嘛!”于是我要想办法帮助他获得成功。我问他:“你想捏个什么呢?”“我喜欢小汽车”。他说道。“那这样,今天我们先捏小汽车的车轮,捏好了以后,如果你还想捏就继续捏;如果不想的话,明天我们再捏好吗?”然然点了点头。“那我们先捏什么部位呢?”孙雨辰想了想,最后决定捏了汽车轮子。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停的捏啊捏,搓啊搓,慢慢地,四个轮子捏出来了。我夸奖他:“很不错!你还想继续捏吗?”然然获得了成就感,信心来了:“好!”
回应策略:
然然是个动手能力一般的孩子,做事情依赖性较强,有畏难情绪,对美工区的活动很感兴趣。幼儿能否坚持参加活动,和活动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当幼儿缺乏毅力放弃时,教师要了解其原因。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当发现幼儿是因为难度过高放弃时,可以拆分任务,把大任务变成若干个小任务,降低任务的难度,帮助幼儿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循序渐进的完成接下来的任务,逐渐提高幼儿的毅力和坚持性。
教育随笔:不再沉默的双双
在一个班级当中,能说会道、活泼好动的孩子往往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中心,而那些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孩子往往被忽视、冷落,受不到重视。但是后来我却慢慢地发现她们身上其实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有着不可挖掘的潜力。
双双——一个懂事、乖巧,但又沉默少言的男孩子,从来没听到过她大声地叫喊,也没看见她开心时灿烂的笑脸,有的只是低垂的双眼,微微的一笑,加上那轻轻的、细细的话语。她总是慢慢地蹭到你的身边,用低低的声音告诉你她的事情或者她的发现。
一天中午,小朋友们正在午餐,我正站在还有几位没吃好的幼儿旁边督促她们。忽然身后有一双小手在轻轻地捶我的后腰,我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双双。她用她那一贯的、低柔的话语问我:“陈老师,你累吗?我帮你捶捶背,好吗?”看到这一切,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孩子多好,真会体贴关心别人。我高兴地把她拉过来:“谢谢你,双双,来,老师坐着,你帮老师捶捶,好吗?”她高兴极了,伸出那双小手轻轻地为我捶了起来。趁着这机会,我和她聊了起来,她的话也多了,声音越说越响,越说越兴奋,脸上挂着喜悦兴奋的笑。
这以后,我发现双双小朋友有事没事总是喜欢挨到我的身边,凑到我的耳旁说:“陈老师,我给你猜个谜语吧。”“陈老师,你知道我家里都有哪些书吗?”“陈老师,我和你一起跳绳吧。”“陈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每次,她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她的讲述,回答她的问题,和她一起游戏、玩耍。有时,我会故意让她把答案告诉我,她总是激动而又兴奋地边说边手舞足蹈。在她的眼中,我已经感受到了那份喜悦与笑容,也读到了那份自信。我知道,这孩子已经喜欢上了和我说话,并愿意和老师交往了,那个沉默的双双正在慢慢地改变着。
渐渐地,她的话多了起来,笑容也多了,声音也比以前响了。当她要求我和她一起游戏时,我会对她说:“你先去找你的好朋友玩,老师等会儿和你玩,好吗?”在她让我猜谜语时,我让她讲给其她小朋友听,让小朋友来猜。慢慢地,她的注意力从老师的身上转移到了同伴的身上,她呢,在同伴面前也尽量展示着自己的本领。
一天,我正在看几个小朋友玩旋转陀螺,大家正玩得高兴,一个声音传来:“陈老师,你知道自行车怎么会转吗?”我一看,原来又是双双,我摇摇头,问其她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朋友们也摇摇头。我说:“双双,那你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怎么会转呢?”她得意地笑了:“好吧,那我来告诉你们。自行车前后有两个轮子,中间有链条、齿轮连起来,只要一踩踏板,链条转动带动齿轮,齿轮再带动轮子,这样,就转起来了。”我和小朋友都有点惊讶,小朋友问:“你怎么知道的?”她说:“我看见修自行车的人就是这样弄的。”想不到,她竟会观察得这么仔细!小朋友们都有点佩服她了。她呢,此时正兴高采烈地热烈地和同伴交谈着,我第一次看到她这么开心、灿烂的笑容。
这个双双,正逐渐地敞开她的心扉融入到了集体中,也正以其自己身上特有的吸引力慢慢地和同伴打成了一片。每一个孩子她的身上都有着可爱的一面,有着不可挖掘的潜力。只要我们多观察她们,多亲近她们,不轻易地为孩子下结论,真正地从她有利的一面带动不利的一面,取长补短,使她们成为一个自信的、活泼的、健康的人!
教育随笔:学会控制好情绪
教育随笔:学会控制好情绪
一、学会控制好情绪
情绪能够很快的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班主任的情绪也会很快的传染给学生,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学生也能够及时的察觉并受到暗示。班主任就应用怎样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学生呢?我觉得班主任的情绪就应是用心的、向上的、阳光的,一种能温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自信,带给学生快乐的一种情绪体验。情绪往往伴随着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如人高兴的时候往往拍手或大笑;生气的时候身体会发抖;悲哀地时候身体会蜷缩一团。我们的眼睛、语言、动作都是传递和表达情绪的载体,一个眼神、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是心理活动的表现。身为班主任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为学生树立用心正确的一面。身为班主任的我有时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偶尔也会因为学生的错误而情绪失控,每遇这种状况我总是陷入深深的自责,于是经常提醒自己不就应这样貌处理,就应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于是我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处理事情。不论学生犯下多么严重不可原谅的错误,不要一时性起,怒发冲冠、劈头盖脸的批评学生,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让大脑持续清醒,让情绪恢复平静,当理智说服自己的时候,再去处理学生的错误。
二、学会和学生商量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需要极富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简单直接的一些做法,身为班主任应尽量减少和避免这种做法。批评甚至是惩罚并不能增加学生对你的信服和支持,相反只能增加学生对你的厌烦和憎恨。很多班主任都存在这样的心理包括我在内: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我教你怎样做,你就怎样做。俨然一副将军上战场指挥千军万马把敌人消灭的一干二净的磅礴气势,孰不知我们做班主任没有将军那样指哪打哪的权利,我们应对的是一群活泼天真可爱的学生,他们还不明白为什么违反纪律要扣分,不明白为什么一扣分就会挨老师的批评,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做了一件十分搞笑的事儿竟被老师痛斥一顿……孩子们很痛苦,班主任们很上火。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担心孩子会犯错,犯错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品,关键是犯错之后怎样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消化吸收改掉错误。举一实例:一天我带着全体同学在宿舍洗衣服,突然舍长急匆匆的找我来说,张同学把曹同学的暖瓶打破了。张同学是从不轻易承认错误的一类,经常把自己的职责推的一干二净,都是别人的错。我问张同学怎样回事?张同学立刻反驳道:是王同学打破。王同学着急的说:是张一推我才打破暖瓶的。我没有再和张同学理论下去,我叫了同宿舍一块洗衣服的同学说:打破
暖瓶这件事和张和王同学都有职责,我们来讨论一下谁的职责更大一些。认为王同学职责大的请举手,(一个举手的也没有)认为张同学职责大的请举手。(全都举起了手)结论:张同学赔曹同学一个暖瓶。张同学没再多说什么,我告诉张同学如果你认为老师处理的不公平能够和你的爸爸妈妈继续讨论。
三、个性的你给你个性的爱
做班主任的会都会遇到一些性格鲜明的学生,有的脾气个性暴躁,有的个性不爱说话,有的思想早熟,有的个性自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环境下,注定了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每一位同学,我们还务必关注到那些个性的学生,对于个性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个性的管理方法,给予个性的爱,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会被动,才不会忽略那些个性的学生。对于脾气暴躁的同学班主任切记不能以暴制暴,这样可能会让事态进一步恶化。对于个性不爱讲话的同学要经常给他制造机会,让他大胆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对于思想早熟的同学要及时的给予正确的引导,不断修正思想的偏差。对于个性自私的同学老师要经常地进行点拨,多让他参与到群众活动中来,在活动中了解自己,认识他人,体会和他人相处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