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组长争夺战
发布时间:2021-05-15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为激励孩子更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每天从各小组内投票选出一名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于第二天担任本组的小组长,孩子们也非常的积极表现,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来换取这份荣誉。
一日下午吃加点的时候,恰逢二组的小组长去学习舞蹈,听到老师说请组长取加餐的时候,二组小朋友齐说组长不在,话音刚落,本组的三个小朋友一拥而上,争着代替组长取加餐,并且边走边推攘着,三人争得面红耳赤,一场争夺组长战开始了。
此时,处于劣势的庞坤键眼看不如其他小朋友快,便急忙出了一个主意,说要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来定胜负,赢了的人可以取得为本组取加餐的机会,征得另外两人同意后,他们开始了三人的比拼。结果很快出炉,庞坤键输了,依然不愿认输的他脑子随即一转,迅速的说还要再来两局,要三局两胜才能定出输赢呢,其他两位小朋友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经过一番争执以后,其他二人还是听取了他的建议,并继续进行比拼。
后面的两局比拼依然没有给坤键宝贝带来好运气,他不出所料的输掉了这次为小朋友取加餐的机会。
庞坤键有着很高的语言天赋,做事情善于动脑筋,在本次的组长争夺中,能够积极的为自己争取,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他也能想办法、出主意,建议大家公平竞争,这样的行为真的很棒,要知道很多时候只是争吵是不会有答案的,而且还伤了大家的和气,公平竞争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孩子,愿赌服输,更要遵守规则,既然是你提出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定输赢,就更要带头遵守游戏规则,虽然你说服了小伙伴同意三局两胜,但是为了取得胜利而违背了规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失败没有关系,只要肯努力,认真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总会有取得成功的机会,相信你只要严于律己、遵守班级的小约定,很快就会获得当组长的小荣誉,加油宝贝!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组长”效应
教育随笔:“组长”效应
“组长”一组之长,老师之下,全班幼儿之上,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而且,孩子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们了。
利用这点,我们班的两位老师达成共识,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组长”的产生方法以及取消方法,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采用按学号轮换“组长”,做“组长”的小朋友要“明白、自律、不骄”如果轮到哪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因为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多次,就取消“组长”的资格,这样,孩子们开始了协助老师的工作,如:饭前提醒同伴小便洗手,饭时帮助分碗分匙,饭后组织安静游戏活动,睡醒后分拨安排,活动时分玩具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选“组长”这个方法,不仅减轻了老师工作的压力,还掀起了孩子们争做好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内在动力,最明显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养成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同时锻炼了他们竞争、管理、各作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教育随笔:在争吵中成长
区域开始了,几位喜欢搭建的孩子迫不及待的跑进了建构区,几个孩子一转眼的功夫就把玩具柜里的积木瓜分了。一会儿便听到有孩子喊:“老师,您看我搭的高吧”“老师,您看我的房子”……这时,正在搭建的吕浩田对宋泽轩说:“把你那个圆积木借给我用一下好吗?”宋泽轩正忙着摆房子,吕浩田见宋泽轩的圆积木没有用,也没给的意思就伸手去拿了一个,突然宋泽轩叫起来:“我告诉老师,你抢我的积木了!”吕浩田说:“你放着不用,我的汽车三个轮,用一下不行吗?”。宋泽轩见状便说:“我俩一起做汽车行不?”说着,就将自己的玩具一下全推到吕浩田面前。两人一起搭起汽车来。
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不能立即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阻止争吵表面上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让幼儿在争吵和纠纷中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也是有必要的。
幼教故事:“帅哥”争夺战
阿健是个帅气又带点秀气的小男孩,但在班内女孩子的眼里,他可是又帅气又能干的大男孩,由于连读了一年的大班,无论在什么方面,他的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他的帅气加上他的出色,从开学初,他就受到了班内女孩子的青睐,女孩子们会抢着和他一起玩,抢着坐到他的身边,抢着做的事情时常可以看到。可以说他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鲜花”。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间,我带孩子们去玩大型玩具,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个个欢喜雀跃,各个玩的不亦乐乎。孩子们在玩时作为老师、观察者,我的眼睛自然也不闲着,不停地密切注意着他们。偶然的一个镜头,我的眼光被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吸引了过去——紫岩正拉着阿健的手从双人滑梯上徐徐滑下
,好漂亮的一对“小天使”啊,我不禁在心中赞叹。然而,好景不长,刚才温馨的一刻很快就被一位“第三者”给打破了,这位“第三者”就是我们班能干加强势的“小霸女”——杨杨。只见他霸气地走到阿健和紫岩的面前,说了句“阿健,跟我一起玩吧”,便拉着阿健的手走了,而紫岩则生气地站在那儿不知所措。当她鼓起勇气走到他们面前,要求阿健跟自己玩时,却被样样的一句“阿健跟我玩不要跟你玩”给打退了。
紫岩虽然生气,但面对有点霸气的样样虽然脸上挂着不满,但心中还是充满了羡慕,而作为中心人物的阿健却浑然不知刚才两位小女孩正因为他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我悄悄走到“可怜”的小家伙紫岩身后,故作不知的问紫岩,怎么了?孩子则诚实的告诉我,杨杨和阿健不和她玩,我安慰她几句后便拉着她的手来到了找到了阿健,还没等我问他们怎么回事,杨杨便“恶人先告状”向我道出了她的不愉快:“老师,紫岩老是要阿健和她一起玩,我也要阿健和我一起玩。”
我说“为什么阿健一定要和你一起玩呢?”
杨杨说“因为我喜欢和阿健一起玩。”
我说:“你也喜欢和阿健一起玩、紫岩也喜欢和阿健一起玩,那你们为什么不一起玩呢?
杨杨是个聪明的孩子,她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霸道”,也意识到了很多时候,她和紫岩也是好朋友,但当遇到阿健的时候,她的小霸道主义又呈现了,如今的孩子占有欲特别强,我想很大一部分就是大人在无形中所赐予的吧!
为了让孩子们懂得一起玩,我故意说道:“老师也很喜欢阿健,那阿健你和我一起玩吧阿健很为难的笑着说:“不会吧,老师也要和我一起玩,那我怎么办。我趁热打铁地说道:就是,“紫岩喜欢和阿健一起玩,杨杨也喜欢和阿健一起玩,老师也喜欢和阿健一起玩。说不定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也喜欢和阿健一起玩,那怎么办呢?孩子们我们要懂得大家一起玩,拥有很多的朋友,大家一起玩,那会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听了我的话,大家似乎明白了,杨杨这个充满”霸气“味道的小女孩说:“我们一起去玩吧!”看着孩子们手拉手一起去玩的情景,我叹了口气,哎“帅哥”争夺战终于宣告结束了。
教研组长会议随笔
今天,我跟着冯和田一起来到了新蕾京华早教园参加教研组长的会议。一开始还觉得十分不自在,但当吴老师开始讲这学期的幼教计划后,我感觉自己似乎马上融入了进去,生怕落下一点!
吴老师的计划面面俱到,而且可操作性强,给我的启发也很大,虽然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但是好像要做的事情却很多,而且一个都不能落下!这就是幼教吧!
最后,京华早教园的教研组长——胡静燕,给我们讲了一些她所策划的教研学习,虽然觉得步骤都差不多,我们也是这么做的,但是看到她的策划内容,我觉得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了!每次教研活动前,不仅查找了所有相关资料,而且组成了发言稿,把主持人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了出来。而且她所组织的教研活动延续性很好
,通过初次研讨、实施、再次研讨,再次实施的方式进行,感觉老师在活动中肯定会提高!这样扎扎实实的教研活动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虽然会很累,但是我想说:准备好了就行动!
时间是不等人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我们努力,才有可能有收获!
所以就让我们遵循吴老师的教学方向,学习胡静燕老师的工作方式,将我们的工作做到最好!
教育随笔:建构区的纷争
区域活动就要开始啦,小朋友们都选好了自己想要进的区域正排着队等待着,却不想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建构区的小朋友吵起来了。原来是因为姚姚小朋友已经玩了早上的建构区了,但是他下午又去建构区了,建构区也没有位置了,其他没玩过的小朋友就很生气,因为他们也想玩。而姚姚却还是不松口说别人也都玩过了怎么就只说他一个呢,就说还是要玩。看到这个场景我就过去劝劝他告诉他可以选择其他的区域玩一下也很有意思,或者是和建构区的小朋友再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玩,但是他的情绪还是很不好。过了一会,他静静的待到另外一个区域,但是并没有玩,最后让他再去建构区,他也不去了,有点不开心。
姚姚是个喜欢搭建的孩子,在区域活动时总是倾向于建构区,所以一个星期大部分区域时间他都在建构区。然后其他的小朋友就会找老师来告状。说些什么他可以一直玩建构。虽然我们一直会强调区域规则,但是孩子们觉得有些无聊,也不是很在意。所以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就请孩子们来说一说究竟该怎么办?孩子们讨论出了很多意见,但是最后确定下来了一个。就是之前玩过这个区域的小朋友在区域人数够了的情况下去玩别的区域,在区域人数不是很多,大家也都不反对的情况下,可以再玩一次。
大班的孩子相对中,小班小朋友来说已经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如果只强调规则,孩子们也都听多了,不感兴趣了。反之,如果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的话,让他们一起讨论、交流,最后决定出一个好方法,这样不仅促进同伴间的交流,也避免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小纷争。
教育随笔:由争吵到互让
课外活动时,皓皓和童童为玩跷跷板而争吵着,正吵的不可开交时,我看到平时最爱玩跷跷板的宇宇则站在一边耐心等待。发现这情景我便走近宇宇,抚摸着宇宇的头对小朋友们说;“宇宇真好,看到皓皓和童童要坐跷跷板,他不去争抢,而是耐心等待。”那两个小朋友听了我说的话,也不争不抢了。我转身对他俩说:“宇宇不跟你们争,你们让他玩玩,好吗?”皓皓和童童同时点点头,宇宇只玩了一会儿,就下来,我又对其他小朋友说:“宇宇只玩了一会儿,就让其他小朋友玩,他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时我又问皓皓和童童:你俩谁玩?他俩谁也不肯先玩,互相推让,我只好指定一人玩。
皓皓和童童因玩玩具,由争吵到互让,是什么使他俩的言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是榜样的力量。抓住时机利用小朋友中的正面教育典型,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我学会了倾听
学期课程的结束,使我回想起这一学年的教学,不仅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我也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许多、学会了许多。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学会了倾听。
记得初时,我把老师与幼儿的交往局限于课堂、游戏中,上课时,我总是把眼睛瞪的大大的,孩子们的一切动作都在我眼里,所以孩子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在孩子来告诉我之前,我就清楚了。孩子告完状,,我总说:知道了。直到有一天,角色互换,我才领悟到我的不恰当。有一节课,导入部分是猜谜,谜语还没说完,已有幼儿得意洋洋的说:“我早知道了”。虽然他表现了自己的聪明,但因他的不礼貌、不尊重,却让我心里不好受,由此及彼,我检讨了自己,试着改变,学会倾听别人的说话,没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后,不论孩子们的话多么简单,我都以目光、手势、语言传递听到的感受,表达我内心的兴奋。
我的运动我做主
户外运动时间到了。像往常一样。在做好准备活动后我带着我们班的孩子们来操场上。只见其他班的孩子在玩球的玩球跳绳的跳绳,我们来晚了,我们玩什么呢?我的脑子飞快的转着,那些适合我们班呢?没等我说什么,孩子们已经各自行动起来:有几个孩子马上搬来了几个轮胎,在地上滚着玩起来了,这时皓皓又滚来一个大球和几个小伙伴滚着玩,那边几个孩子搬来几个呼啦圈间隔距离摆放在地上,双脚跳、单脚跳着玩。孩子们的设计丝毫不比老师的设计逊色。
原以为今天我们班的户外运动做不成了,没想到孩子们比以往做得更投入、更快乐。这主要得益于孩子们自己创设的系列运动。看来我们真的没有必要事事为孩子安排,处处替孩子设计。有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做主
,效果可能会更好。
不一样的答案
有一天在音乐活动时,我让幼儿边听乐曲边辩别乐曲的噪音。当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时,孩子们一道认为这是好听的乐曲,而当播放噪音时,孩子们都捂住耳朵,边摆手边露出难受的面容。我便问: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大部分孩子都说不好听。只有童童说这个声音好听,我非常不高兴,质问这个孩子:“这么吵的声音你觉得好听吗?”听到我不高兴的声音,童童一脸的委屈。本想批评他的我忍住火气问;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声音好听呢?童童轻轻的说:老师你不是说过跟别人的想法不一样、答案不一样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吗?我哑口无言,无以答对。
在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提出要求、要求每个孩子说出不一样的答案,而是要帮助孩子理解“不一样答案”的意义。
教育随笔:课堂上的争吵
在集体教学活动“比较宽窄”中,我今天观察的对象是一个看上去聪明伶俐的小女孩高雨欣。教师出示黑和红两条皮带: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眼睛进行目测)再拿出棕色与红色皮带比较,幼儿用语言描述,重叠法比较。这时教师请晨晨来给三条皮带排排队,欣欣拿起皮带依次按从长到短排列,教师再次请其他幼儿尝试排序,并用语言表达排序方法从宽到窄,在其启发中幼儿知道还可以从窄到宽。在幼儿分组操作活动中,教师提供宽窄不一的材料木条、裤子图样、彩纸条、丝带各5个,欣欣选择了彩纸条进行排序,她先用眼睛看看找出最宽的,并很快将其它四根纸条按从宽到窄正确排好。老师这时提醒幼儿可以用你的最宽和旁边的幼儿比比,还是最宽的吗?欣欣和同伴比起看谁的最宽,这时她的比同伴的窄了,只见她把自己的手里的纸条迅速拿走又再次和自己刚才的纸条比,“是我的宽呀?”她好像有点不服气,又去和同伴比,还说是我的宽,于是两个朋友争吵起来,她们的吵声引来了老师。
中班幼儿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了,在集体教学中能够较好专注的操作,高雨欣小朋友对于比较宽窄的方法,能够很快掌握,但在理解“宽窄的相对性”这一难点时,幼儿有争议,这也正是说明中班幼儿初步建立了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这种“争议”是难能可贵的,也更能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在宽窄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于“宽窄”这样的词语表述会用错,会用“长短”来表述。幼儿对5个以内宽窄的排序掌握了排序的方法,但要进一步理解“宽窄的相对性”还是有一定难度,相信教师会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这一难题。
教育随笔:争当节水小标兵
教育随笔:争当节水小标兵
玩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尤其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孩子们“借故”洗手而玩一会儿水是他们常用的小“诡计”,因此,浪费水是幼儿园司空见惯的事情。
孩子们的好意识和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因此,单靠一次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关于水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以“支援灾区建设”为主题,想办法“南水北调”,让幼儿把南边大盆里的水想办法运到北边的空盆里,可以借助小杯子,水管,小瓶子等工具,提醒他们不要将水浪费在途中,我想让他们在动脑玩水的同时学会帮助别人,并进一步了解目前世界上的缺水状况,引导幼儿讨论怎么样节约用水,根据这一主题设立节水小标兵,鼓励幼儿争当小标兵并互相监督,这样一来,孩子们都争当小标兵,洗手时水龙头开小了,打肥皂时先关上水龙头,玩水浪费水的现象也没有了,看到这一现象,我真的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