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老师,我也想梳头
发布时间:2021-05-26 幼儿园我想说课稿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每天下午午睡后,给孩子们梳头已经是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每次梳头时,小女生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等着我给梳辫子,梳好之后摸着辫子满意的走开。一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样给小女生梳头,这个时候周浩宇小朋友走了过来,老师,我也想梳梳头,小朋友们都笑了起来,哈哈,你是男孩子怎么要梳头?我看着周浩宇,周浩宇正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我说当然可以,然后给他梳了头,并且抚摸了一下他,他很雀跃的离开了,一边走一边说,老师也喜欢我,给我梳头啦,紧接着一帮小男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等着我给他们梳头,有的甚至来了两次,看着他们梳过头满意走开的笑容,
我的心不由的一震,每次帮小女生梳头似乎已经成为了女生的专利,而小男生也希望我给他们梳梳头啊,孩子们想的不是梳头,更是和老师的亲密接触呢,从这以后,午睡后的下午我都给孩子们梳梳头,让他们和我亲密接触下,感受到我对他们浓浓的爱!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我也想做小老师
进入中班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一些,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有的时候,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尝试着请小朋友来做。比如:发图书、整理和归纳玩具等等。一般来说,我经常会请蒋沁和梁钰涵几个平常比较机灵的孩子,就是说,我一个眼神、简单的交代任务他们一会就能理解了去完成的。他们是比较得力的小助手。虽然我也曾经想过要给每个孩子这样的机会,但是看着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我还是没有做这样的决定。但是有一天,我真的改变了这个想法,决定放手给每个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有一天在做游戏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念头:如果我请个调皮的孩子来当小老师,会怎样呢?于是就随便问了一句:“谁愿意来做小老师来带小朋友做游戏啊?”结果徐煜凡举手举得最高,我说:“你能做好小老师吗?”他很恳切的目光拼命的点头。我被他那可爱的模样逗乐了,不忍心拒绝他。于是我说:“好,今天我们请徐煜凡做老师,你们跟着小老师一起念儿歌,一起表演动作,好吗?”大家也是疑惑的应着。
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真的出乎大家的意料,他神情很骄傲的带着小朋友玩,当发现钱孝杰很调皮的在和边上的小朋友嬉闹的时候,他都很严肃的走过去生气的说:“你玩游戏的时候怎么不认真,啊?快点认真玩,要不然我不请你玩游戏了!”完全是我们的口气,真的很可爱。听他说完这话,文杰尴尬的看看我,就很乖的玩游戏了。就这样徐煜凡这个平时很不能约束自己的孩子,今天在孩子们的面前是这样威信。
自从这件事后,我给了更多的孩子机会,我发现有些平时看似自我都不太能约束自己行为的孩子,在做小老师之后忽然进步了很多,在自我约束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让我渐渐地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渴求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赞扬的,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现在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做小老师,但是前提是表现不错,现在特别是一些调皮的男孩子,也都争取做小老师,进步不小哦!他们每个孩子虽然个性不同、长处和缺点不同,但是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和可爱之处,每个孩子都很棒!
教育随笔:老师,我也想送饭
开学至今,我一直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倒垃圾、搬凳子等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能力强、善表达、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请调皮的和默默无语的孩子做。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送饭,忽然,看到性格内向的亮亮轻声对我说:“文老师,我也想送饭。”我看了他一眼说:“你每次吃饭速度很慢,老师只让表现好的孩子送饭。”我生硬的口吻,严肃的眼神,使亮亮眼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吃饭时,亮亮的神情,总在我脑海里出现,我感到自己错了。于是,我把亮亮叫到身边,夸奖他是一个能干的孩子,以后一定请他亮亮,他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来,亮亮送了一个星期的饭,特兴奋,还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会帮老师做事情了。我发现,亮亮比以前大胆活泼多了,上课也会举手发言了。
现在想起来,真切地体会到不应该拒绝孩子想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谈,看起来似乎是不够聪明的孩子,我应该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我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
教育随笔:给孩子梳头也很幸福
教育随笔:给孩子梳头也很幸福
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可能天生缺少女孩子的细致,做事情有点稀里糊涂,可自从做了幼儿老师,我就尽量让自己变得细致一点,就拿梳头来说吧,以前给女孩子梳头总是一大把一抓,要么就是左边梳梳右边梳梳,好像手不够用似的。孩子们总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就算梳好了,也是马马虎虎过关,孩子们的心总是最纯真的,所以孩子们也说蒋老师扎得好看,几次下来我就心灰意冷了,所以在教室里总是蒋老师担任梳头的任务。
最近在空间里看到了各种造型的扎头发,有心型的、蝴蝶型的、花型的……顿时产生了的一种想为女孩子扎头发的冲动。可是对于我来说要扎上面的形状有点难度,于是我看着上面的形状稍微改动了一下,把它简化了一下,把它变成了小蝌蚪型、麻花型和丸子型。于是今天孩子们起床后,我就说:“你们谁先穿好衣服,就先到岑老师这边来梳头,岑老师给你们梳个好看的头型。”此话一出,孩子们就窃窃私语:“岑老师要给我们梳好看的发型,快点穿好衣服。”第一个上来的是倪梦瑶,我看她留海有点长,就把她的留海往上梳扎个小辫再往里穿进去变小蝌蚪型,这样额头就变得清清爽爽了,完全属于小清晰型。扎好后我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满意的,拿着镜子就问倪梦瑤:“看,岑老师扎得好看吗?”由于倪梦瑤不太爱说话,就笑笑下去了。接着我帮翟康馨扎了个麻花辫,帮耿楠鑫扎了个丸子头……孩子们都喜滋滋的。到了第二天梳头的时候,耿楠鑫第一个上来了,边梳边对我说:“岑老师,昨天妈妈问我,这头是谁梳的,我说是岑老师梳的,妈妈说真好看,所以今天还想让岑老师梳。”这时我甭提心里有多高兴了。还有倪梦瑶虽然话不多,可是梳头时总会往我这边靠,从脸上笑嘻嘻的表情我就知道她是喜欢我梳头的。当然也有梳得失手的时候,失手时我会歉意的对孩子说:“抱歉,岑老师那种发型没有梳成功。”孩子们也会笑着说:“没关系,我们喜欢岑老师梳头发。”
这两天通过梳头发,拉近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梳头发时可以和孩子们做一些简短的交流,更多的了解了孩子,也拉近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看着梳好头发的孩子们吃着点心对着我笑,就感觉很幸福。事实上我的手并不巧,但这两天我已经把给她们梳头当成了一种习惯了、一种享受。原来给孩子们梳头也是一种幸福!
教育随笔: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
一次数学活动,我给孩子们提出问题,让他们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应该怎么排?有几种排列方法?以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提出后,我想孩子们一定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结果相反,只有三个孩子举手。其实问题并不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过了一会我请没有举手的封林欣回答,以便了解孩子们掌握的情况,她站起了来,低着头不说话,我以为她不会,我又请平时爱发言的王馨冉把她的想法说了一遍,封林欣小声说“刘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那你为什么不说呢?”“我怕说错。”我告诉她“回答问题时,怎么想就怎么说,要相信自己,不要害怕。即使你回答错了,老师和小朋友会帮助你改正的。”
其他的几个孩子也说,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静下心来想想,我立刻改变教学方法,我提出要求,让孩子们去动手操作,然后集中讨论解决问题,再提出新的问题,让孩子们再次去动手操作,最后把操作过程分享给大家。孩子们乐此不彼,相互商量着讨论着,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非常的高。
教育随笔:老师,我也想当播报员
本学期我们在餐前准备时向大家介绍当日的午餐食物,让孩子们了解到食物的名称,然后老师介绍食物的营养成分使幼儿知道食物的营养价值,提醒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小宇是这学期转进来的一位新小朋友,她平时不爱说话不声不响的,特别是每次吃水果她都不主动过来取,每次都是我左一声右一声地叫她的名字她才慢悠悠地过来。我一般喜欢请一些胆子比较大、讲话声音比较响、能干些的孩子来做报菜名。我每天在进餐前都看谁表现好就请谁来当播报员报菜,或帮我们发放餐具,每次都找性格外向的能力教强的幼儿来帮忙。一天午餐时,小宇跑到我面前,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老师,我也想来当播报员。”“我听了心里一怔,支吾着说:“可能是因为你的表现不好吧?”“不,我每次都表现得很好!可是你还是没有叫我?”小宇坚持着说。我感到十分窘迫,不好意思并低声地说:“那可能是老师没有看到。”小宇听了,大声地说道:“那我以后表现得更好一些。”“好,我以后一定叫你。”“真的?”小宇兴奋地问我,我用力地点点头,她高兴地又蹦又跳,跑出活动室。从那以后,我每次在餐前,午点的发放中我不只让聪明能干的孩子帮忙,也想方设法让所有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我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我发现,很多我觉得能力弱的小朋友并不比能力强的孩子差,在每次的任务中做得特别得好。
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体幼儿的发展,要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这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一种教育行为。
教育随笔:梳头发的幸福
每天午睡起床后,我们通常会帮几个扎辫子的女孩子梳头发。考虑到要尽快组织孩子小便、游戏,就很少顾及到其他孩子的感受。那天和我配班的老师要去考试,许园长到班上来帮忙,我按照惯例帮女孩子梳完头发后,就带孩子小便,许园长进班,不但帮女孩子梳头发,还帮男孩子也梳了一梳,看着孩子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我的心中为之一振,想不到这么一件无比寻常的小事,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有如此别样的感觉。
从那以后,我也学着帮其他孩子也梳一梳头发。我惊奇地发现,我们之间的距离拉得近了,孩子们总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说个不停“老师,我妈刚给我买了一个新发卡!”“老师,那首歌我会了!”“老师,我敢走独木桥了......”此时也是我了解他们生活、心理和进行适时点拨、鼓励的好时候。“你喜欢老师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最愿意参加哪个活动?你现在睡觉还用妈妈陪吗?......”就这样,我把每天起床后给孩子梳头作为一种和孩子交流的方式。
看到梳好头发的孩子满意地回到座位上,脸上洋溢着无以言表的快乐和满足,此时的我与孩子一样幸福。
教育随笔:“老师,他打我” 随想
那天吃完副餐,区域游戏的时候,佳佳小朋友哭的稀里哗啦的找到我跟我诉说琪琪小朋友打她。我看到这种情况二话没说,拿了张面纸给他说:“别生气,哭成这样,像个红眼兔子,不好看咯。”佳佳看着我,慢慢停止哭泣,我并没有立刻去质问琪琪,而是对佳佳说“你自己想想她是跟你开玩笑的呢还是真的要打你啊?你有做错什么吗?”佳佳看着我说:“老师,我没有做错事,她也不是故意打我的,我站在她后面,她以为是我把她的发箍弄到她脸上的,其实不是我,是露露。”我又说:“你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还哭,那你还生她气么。”“我不生她气,我觉得委屈才哭。”我鼓励她说:“那你是不是应该去跟琪琪讲下事情经过呢,不然她还会误会你啊。”佳佳很主动的跑去跟琪琪解释,琪琪也主动跟她倒了歉,两个人又有说有笑的玩去了。
其实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会下手“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而是小孩子们心目中自认为很解气的一种表现。常见的表现不过是:“抓对方几下,打对方几下而已”并不会对自己或对方造成过多伤害,因此,作为我们老师或家长并不用虚张声势。并不必用各种方法来教训孩子,这样只会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后果会变得更严重。相反首先要冷眼静观,放手让幼儿自主解决冲突。其次,要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最后,还应适时教给幼儿一些解决冲突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幼儿成长,就不能代替幼儿体验。
中班随笔:我也想做小老师
进入中班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一些,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有的时候,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尝试着请小朋友来做。比如:发图书、整理和归纳玩具、发小红花等等。一般来说,我经常会请语涵和卿卿几个平常比较机灵的孩子,就是说,我一个眼神、简单的交代任务他们一会就能理解了去完成的。他们是比较得力的小助手。虽然我也曾经想过要给每个孩子这样的机会,但是看着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我还是没有做这样的决定。但是有一天,我真的改变了这个想法,决定放手给每个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有一天,语涵感冒了请假没来,卿卿也正好没来。于是在做游戏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请谁比较好,就随便问了一句:“谁愿意来做小老师了带小朋友做游戏啊?”结果树伟和小梁举手举得最高,我说:“你们俩能做好小老师吗?”树伟很恳切的目光拼命的点头。我被他那可爱的模样逗乐了,不忍心拒绝他。于是我说:“好,今天我们请小梁和树伟做老师,你们跟着小老师一起念儿歌,一起表演动作,好吗?”大家也是疑惑的应着。
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真的出乎大家的意料,树伟神情很骄傲的带着小朋友玩,当发现文文很调皮的在和边上的小朋友嬉闹的时候,树伟和小梁都很严肃的走过去生气的说:“你玩游戏的时候怎么不认真,啊?快点认真玩,要不然我们不请你玩游戏了!”完全是我们的口气,真的很可爱。听他们说完这话,文文尴尬的看看我,就很乖的玩游戏了。就这样树伟和小梁这两个平时很不能约束自己的调皮大王,今天在孩子们的面前是这样的有威信。就这样几次之后,他们真的成了我们班最棒的小老师,连我都觉得很意外。
自从这件事后,我给了更多的孩子机会,我发现有些平时看似自我都不太能约束自己行为的孩子,在做小老师之后忽然对进步了很多,在自我约束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让我淡淡地意识到了,每个孩子都是渴求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赞扬的,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现在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做小老师,但是前提是表现不错的话,现在特别是一些调皮的男孩子,也很争取做小老师,进步不小哦。真的发现每个孩子都在向前努力时是那么的可爱。他们虽然个性不同、长处和缺点不同,但是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和可爱之处,每个孩子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