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学习“盖房子”

发布时间:2021-06-08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在学习故事《猪爸爸盖房子》前,我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盖房子”,孩子们兴致极高,积极地“搬砖”(纸箱子),盖房子,并且和我一起说英语“buildahouse”,看到孩子们兴趣浓厚,我一边做盖房子的动作,一边唱盖房子的歌曲,在游戏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没有害羞的,大胆和我一起唱英语歌,很快就学会了。在延伸活动中,我拿出雪花片请幼儿用雪花片拼房子,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在他们玩的过程中,我问孩子们,“Whatareyoudoing?”“buildahouse”,Alice,Leo,Jessica都能够回答。对话如下:“Isyourhousebigorsmall?”“Itsbig.”“Wholiveinthishouse?”“Mydaddy,mommy,andI.”“Doyoulikethishouse?”“Yes,Ilikeitverymuch.”

通过此次活动,我觉得游戏中孩子们能更快掌握知识,消除害羞感。WWW.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瓶盖变变变


教育随笔:瓶盖变变变

前几天,我倒垃圾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很多瓶盖,什么颜色的都有,很好看,倒掉了有点可惜。于是,我把他们从垃圾桶里捡出来,再用清水洗干净,随手放在区角中,也许以后活动中会用到。

为了防止孩子们再把瓶子和瓶盖扔到垃圾桶里,我把那些好看的瓶盖在桌子上摆出各种小动物、花后,把他们都叫了过来,孩子们过来后,都惊奇地说:“真好看,”并且争着说:“这是小兔、这是小狗、这是小花。”我看到孩子们兴趣这么高,就趁机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摆的吗?”“用瓶盖”孩子们争着说,“对了,这就是我用你们喝完奶、饮料后扔到垃圾桶里的瓶盖摆的,喜欢吗?”“喜欢”“那么以后你们喝完奶和饮料,就把瓶盖放到这里,洗干净后我们来玩瓶盖,瓶子带回家,让妈妈卖了,不要随便扔了,这样即环保又节约,你们说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就这样,区角中的瓶盖也越来越多,每天区角活动时,孩子们会用瓶盖摆出很多好玩的小动物、花、房子、大树等,他们对瓶盖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了。休息的时候,有的孩子也拿起瓶盖摆弄着玩,这样减少了他们互相追逐打闹的机会,安全多了。还有在认识颜色的时候,我把收集到的瓶盖都拿出来,让他们认识不同的颜色,并把同一种颜色的瓶盖放在一起,孩子们的兴趣大,学的也很快。

很多家长看到后也很满意,他们认为幼儿园老师的心真细,把看似无用的东西变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宝贝,从这件事上看,不禁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养成孩子节俭的好习惯。

教育随笔:我来造房子


房子是幼儿每天都会看到、接触到的物体。房子里有我们温暖的家,是我们安全和幸福的港湾。我们每天进出各式各样的房子,有高耸入云的大厦,有敦厚淳朴的平房,有温婉迷人的花园洋房,他们活坐落在热闹的城市,或坐落在绿树成荫的郊外。

在主题线索“房屋世界真奇妙”中,通过引导孩子欣赏各式各样奇特的房子,幼儿不仅了解了不同建筑的特点、各地居民的生活,还能借助各种信息渠道寻找和收集世界各地一些造型独特的建筑,让幼儿在活动中回顾、整理已有经验,拓展探索的范围,感受房屋世界的奇妙。

在艺术活动《我来造房子》中,根据中班的幼儿年龄特点和绘画基础设定了以下目标:尝试运用沿轮廓线由外向内拼贴的方式进行拼贴画活动;感受拼贴画的奇妙效果,体验用不同方式创作绘画的乐趣。首先我们欣赏了各种造型的房子,并感受拼贴画作品的独特效果。激发幼儿来当小小设计师,探索拼贴画的制作方法。先勾画出自己心中房子的外形轮廓,然后选择废旧的报纸、广告纸剪成条状,再把条状的纸剪成小小的块状。接着用蜡笔勾画出自己的家,然后就可以一块砖、一片瓦,一点一点地把正方形小纸片贴在房子上进行装饰。最后用蜡笔画出房子周围的景物。

孩子们创作的很认真哦,我们一起来欣赏作品吧!

小班教育随笔:跳房子


小班教育随笔:跳房子

说起“跳房子”的游戏,对于我们老师、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甚至是老一辈来说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了。跳房子也叫跳方阵、跳方格,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其玩法更是多种多样。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种游戏正慢慢的被我们所遗忘。为了让如今的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爸爸妈妈儿时的游戏,因此,在户外活动时,我带着孩子们玩起了“跳房子”游戏。

站在“房子”前,孩子们按照自己的乐趣或是双脚并跳、或是单脚跳,有的小朋友还能一口气连续地单脚、双脚交替把整个房子跳完;“跳房子”游戏的出现不仅仅只获得了女孩子的喜欢,就连班级的男孩子也主动的加入到游戏中来,并且他们完成得还不错呢!游戏中孩子们脸上荡漾的笑容以及发出的阵阵欢笑交织在一起,在快乐的游戏中孩子们感受和体会着传统游戏带来的别样乐趣!接着我教孩子们带玩具(就用泡沫积木或幼儿喜欢的玩具等)跳,就是用脚踢着玩具走,这又将是个新的挑战,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们会做到的。刚开始要求幼儿边踢玩具边跳格子,他们觉得难度还是较大,玩着玩着就没有什么兴趣了。要么是玩具踢不到规定的格子,要么是脚踩到了边线,真正能顺利完成游戏的幼儿基本上没有。于是我又降低难度,给幼儿创编出了一个新的跳房子游戏,具体玩法和规则附在后面。降低了要求和难度,大部分幼儿就能顺利完成游戏了,他们对这个游戏也更感兴趣了。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不断增加跳房子的难度,或者让孩子们自己去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把这一传统民间游戏继续发扬光大,流传下去。

教育随笔:会学习的孩子


吃完午饭了,我进小屋接个电话,出来发现文文站在门边,小嘴巴嘟囔着,不开心的样子。

“文文,在这里干什么啊?”文文不说话,我捧着她的小脸问:“怎么了,有什么事?”她还是不说话,但是眼睛分明在说,是有事的。

“什么事?告诉老师。”“老师,你今天教的那个我说不上来。”文文小声说着,不开心的样子,“我教的什么呀?”“就是那个唱歌的。”“哪个?”“是不是那个主持词啊?”小文文点点头,咳,

小家伙,我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今天我们练汇报会的时候,加了一首歌,前面几句话,要她说,因为时间短,就那样说了就过去了,也没重复巩固,呵呵,她记不住,还成心事了。吃着饭也想呢!

“不怕,老师会教给你的。去玩吧。”文文这才开心的走了。

呵呵,多可爱的孩子啊,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我为孩子的认真而感动!

教育随笔:学习与成长


教育随笔:学习与成长

不知不觉,进入幼儿园已经快三个月了,每一天都在与孩子的接触,觉得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每天入园后,老师都会通过点名来记录今天幼儿的入园情况,其实之前在旁观察时,并没有在这个点名环节有过深入思考,直到自己有机会实践时,才发觉原来其中大有文章。

让幼儿安静下来之后,我开始了点名,本以为会很简单,可是在点了大概十多个幼儿姓名后,会有一些小小的说话声音,自己以为只要把音量提高,可能会把这些小声说话的孩子声音压下来,可没想到,在我提高声音没点几个名字之后,孩子们的说话声也随之提高,自己想着可能我声音再提高一些,孩子们也不会太大声,可没想到,原来只是几个说话的现在变成一片说话的孩子,整个教室也由刚开始安静变为有些吵闹,自己的点名活动也不得不先暂停,开始了维持课堂纪律,孩子们再次变的安静,可是没过一会,又开始了说话,自己就这样通过提高我的声音来压过孩子们的说话声结束了点名活动。

通过这次的点名给自己带来了许多反思,点名是幼儿教师每天了解幼儿入园、离园,以及幼儿人数等一日活动展开的重要基础。通过自己亲身点名过后,才明白原来自己之前在旁的观察还不够细致,漏失了很多细节和方法。同时也了解了看起来一项简单的活动安排,背后需要老师在亲身体验过后的用心之处,也明白了只有通过实践自己才能真正看到问题,学习经验不断积累与成长。

教育随笔:学习促成长


教育随笔:学习促成长

4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xx小学举行固始县送教活动。课上我认真聆听了xx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陈xx老师关于《如何听、评课》的讲座,给我记忆犹新,感受颇多。

陈xx老师说有效听、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听,要听教师的,也要听学生的。听课的时候要注重以下几方面:一听课的结构,二听重点难点突破,三听课堂的气氛,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氛围。四听闪光之点等。课,不仅要听,还要看。看教师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学生,看学生的发言情况、思考情况和活动情况,看学生练习、板演和作业情况,看学生与教师的情感是否交融。陈静老师最后提到了“记”即记教学实录,记教学点评。记录要抓住重点,文字要简练,有时需要用自己明白的符号代替,有时来不及别把自己所的都记录下来,可以留空位并尽快寻找机会补上。对听课者要求对别人的课作出客观的评价,评课要遵循四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通过此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教育随笔: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幼儿期主要的学习方式。

这几天的教育活动中涉及到按规律排序的相关知识,我借助雪花片,在孩子们玩雪花片时渗透按规律排序相关知识,先是用两种颜色进行排序,接着是三种,四种,因为用的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雪花片,大部分孩子很快就掌握了。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巨大的潜能。在户外活动时,袁淑颖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快看,我是这样排的,一个树叶一朵花(槐树落地上的花)。”“老师,看我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陈炫吉大声对我说。“老师,老师”孩子们兴奋地告诉我他的规律。孩子们有的是一个小木棒,两个小石子,有的是两片树叶,一个石子,还有的直接按规律排成了一个图案。我不禁感叹,孩子们是天才。在户外建构区,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按规律排序,还把它应用到搭建中,按规律搭建出高楼,一层木头,一层棒槌,一层易拉罐,这样依次搭上去,在游戏中孩子们掌握了按规律排序。

我们的教学只有真正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真正寓教育于生活中,真正寓教育于游戏中,孩子们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快乐地去探索,用积极的心态去了解未知的世界。

教育随笔:学习串珠游戏


**年**月到**年**月,这学期在教研小组的带领下,我学习到关于串珠游戏的大、中、小班的三阶段游戏,分别由王老师、周师以及陈老师在班级进行观察、记录,带到教研组进行分享。

最先开始的是周老师的中班《珠子比比乐》串珠三阶段游戏,周老师前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班级开展游戏。在这个游戏中,通过提供大小不同的珠子,让幼儿探索同样长度的绳子,把大小不一样的珠子或者相同数量的珠子穿在绳子上,会有怎样的变化。游戏分成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探索用相同长度的毛根穿上不同大小的珠子,比一比那种珠子数量多。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是否能有顺序的逐一点数珠子并说出珠子的数量,幼儿又以何种方式来记录珠子的数量。在周老师带来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都能正确的点数并说出珠子的总数,但在记录的方式上,三个孩子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方式记录,有个孩子总体统筹不好,直接导致记录纸上画满的大珠子,最后画不下了;有个孩子用数字的方式进行记录,有个孩子自己画上线和大小不同的珠子进行记录。在第一阶段,孩子们都能很好的点数并且说出总数,但是在记录上有所欠缺,所以在第二阶段的时候,周老师在记录表上加上了两条直线,以辅助幼儿进行记录,第二阶段是控制了珠子数量,比较穿完珠子后的长度,探索珠子大小和长度的数量关系,在活动中可以观察到孩子能对自己的珠子做记录,孩子们都能感觉到相同数量的大珠子穿出来的长度比小珠子长,但是在理解为什么大珠子穿的长这一方面上有所难度,最后在老师的引导语总结下懂得了因为大珠子胖一些,在毛根上占得位置多一些,大珠子穿出来的就长一些。第三阶段的游戏是控制绳子的长度,比较大小珠子穿的数量的多少,探索珠子大小、所占空间与数量的关系。在这个阶段里,老师的重点是通过孩子的动手操作让幼儿明白大小珠子占据绳子长度相同、珠子的数量不等的原因,这其实是有一些难度的,但是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或得了感性的认知,在老师的一步一步的引导后,孩子们明白了因为大珠子占得地方多,所以数量就少一些,小珠子占得地方小,个数就多一些。

继周老师之后,小班的陈老师在班级开展《圣诞串珠》三阶段游戏,大班的王老师开展了《冰糖葫芦》串珠三阶段游戏,老师们都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串珠游戏中,无论是大班还是小班或是中班,游戏都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层层递进的,让孩子们在前一阶段探索和学习的基础上来进行下一阶段的游戏,在一次一次的探索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一些复杂的知识。

串珠游戏是如此,孩子们在区角游戏或者是集体活动中孩子们也是如此。三到六岁的幼儿学习特点是通过直观形象以及实际操作中来进行学习的,而在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来进行操作和探索,更加利于幼儿的知识的建构与链接;而在游戏中,我们也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进行学习。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瓶盖变变变 教育随笔:瓶盖变变变 前几天,我倒垃圾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很多瓶盖,什么颜色的都有,很好看,倒掉了有点可惜。于是,我把他们从垃圾桶里捡出来,再用清水洗干净,随手放在区角中,也许以后活动中会用到。 为了防止...
    2021-05-1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我来造房子 房子是幼儿每天都会看到、接触到的物体。房子里有我们温暖的家,是我们安全和幸福的港湾。我们每天进出各式各样的房子,有高耸入云的大厦,有敦厚淳朴的平房,有温婉迷人的花园洋房,他们活坐落在热闹的城市,或坐落...
    2021-04-26 阅读全文
  • 小班教育随笔:跳房子 小班教育随笔:跳房子 说起“跳房子”的游戏,对于我们老师、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甚至是老一辈来说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了。跳房子也叫跳方阵、跳方格,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其玩法更是多种多样。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
    2021-06-1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会学习的孩子 吃完午饭了,我进小屋接个电话,出来发现文文站在门边,小嘴巴嘟囔着,不开心的样子。 “文文,在这里干什么啊?”文文不说话,我捧着她的小脸问:“怎么了,有什么事?”她还是不说话,但是眼睛分明在说,是有...
    2021-05-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学习与成长 教育随笔:学习与成长 不知不觉,进入幼儿园已经快三个月了,每一天都在与孩子的接触,觉得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每天入园后,老师都会通过点名来记录今天幼儿的入园情况,其实之...
    2021-06-19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瓶盖变变变 前几天,我倒垃圾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很多瓶盖,什么颜色的都有,很好看,倒掉了有点可惜。于是,我把他们从垃圾桶里捡出来,再用清水洗干净,随手放在区角中,也许以后活动中会用到。 为了防止...

2021-05-17 阅读全文

房子是幼儿每天都会看到、接触到的物体。房子里有我们温暖的家,是我们安全和幸福的港湾。我们每天进出各式各样的房子,有高耸入云的大厦,有敦厚淳朴的平房,有温婉迷人的花园洋房,他们活坐落在热闹的城市,或坐落...

2021-04-26 阅读全文

小班教育随笔:跳房子 说起“跳房子”的游戏,对于我们老师、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甚至是老一辈来说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了。跳房子也叫跳方阵、跳方格,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其玩法更是多种多样。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

2021-06-16 阅读全文

吃完午饭了,我进小屋接个电话,出来发现文文站在门边,小嘴巴嘟囔着,不开心的样子。 “文文,在这里干什么啊?”文文不说话,我捧着她的小脸问:“怎么了,有什么事?”她还是不说话,但是眼睛分明在说,是有...

2021-05-0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学习与成长 不知不觉,进入幼儿园已经快三个月了,每一天都在与孩子的接触,觉得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每天入园后,老师都会通过点名来记录今天幼儿的入园情况,其实之...

2021-06-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