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孩子的好奇心

发布时间:2021-06-10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中班的幼儿最喜欢问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他们现在好奇心非常重,他们通过观察身边的人或事来积攒自己的经验,但是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并不喜欢问为什么。他每天早上来了后是非常茫然的状态,上课时注意力也不在老师那里,只是呆呆的坐在那里,目光没有焦距。

跟他的妈妈交谈后,妈妈告诉我们孩子在家时也是这个样子,孩子很少张口,只有在看奥特曼或者光头强时才能活跃一些,妈妈说她也很无奈。再我们一天一天的观察下我发现,这个孩子再绘画课上兴趣不是很大,能让他有兴趣的事情并不多。但是在一次区域活动时我发现他对平面的迷宫是非常感兴趣的,他的注意力一直专注再找迷宫出口,我通过我的观察我给益智区添加了一个小球大冒险的迷宫游戏,小朋友都很开心,在第二次区域活动时我观察他果真选择了小球大冒险。但是他好像不太会玩,又不好意思开口求助于其他小朋友,这时我主动上前告诉他要不要我教他怎么玩,他的头使劲的点了点。在我教他的过程中他一直再看着我手里的玩具记住了我说的话,那天他非常的开心。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好奇心,再遇到自己好奇的事情都会去提出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鼓励和引导他们让他们大胆的说出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对活动感兴趣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目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促进孩子阅读


利用好奇心,增强目的性。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大,他们从不懂到懂,从无知到有知,对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往往感到稀奇。教师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当孩子明确了阅读的目的时,阅读的兴趣会更浓。

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找找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或者是让孩子把在阅读时有困难不理解的画面夹上书签,大家一起讨论。这样,就能增强幼儿阅读的目的性,让孩子带着目的去阅读。与幼儿一起看图书时,可与幼儿讨论画面的内容,并设计一些启发式的提问,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想象、讲述、表达。

养成好习惯,延长持久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为主”,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也比较牢固,不易改变。专家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所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尤为重要。有了好的习惯,幼儿阅读的持久性也就提高了。

教育随笔: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

这几天我感冒了,并有点咳嗽,也没当回事,今天下午五点吃苹果是,徐湘婷突然跑到我面前,我刚责怪她不遵守纪律,谁知徐湘婷小朋友一把苹果举到我嘴边,说“老师你感冒了,吃个苹果就会好起来,这个苹果很甜的老师,真的!”看着孩子认真的样子,听着那感人的话语,我不由自主地抱起孩子,“你吃吧!好孩子,谢谢你。”“不客气,老师。”对于小班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错。

我打扫卫生的时候,徐嘉汝小朋友从我手中夺过笤帚,说“老师我扫,你感冒了。”说完,拿着笤帚卖力的扫起来,虽然,她干的活会让我重返工,但孩子这一举动,这实在让人感动,最调皮的高福龙小朋友像小大人似的,把手放在我的额头上,有摸了摸自己的额头。高福龙说:“老师你又:点发烧。”孩子们又擦桌子,整理桌子,虽然干得不理想,但是却很懂事,孩子们说:“老师,你休息吧!我们能行。”看来这群孩子是懂事的,我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老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因为我经常用手摸一下孩子的额头,衣领没弯好的,我帮孩子弯好,为孩子们穿外套,教孩子们如何穿鞋子(小班),老师真诚温暖的爱,平时感染着幼儿,这不他们以童稚、天真活泼的方式回敬老师的老师的爱,多么懂事的一群孩子们,面对细心的孩子,我越来越坚定自己的事业,我爱你们孩子。

教育随笔:做个好孩子


教育随笔:做个好孩子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里都有几位顽皮、淘气的孩子。我们班里有一名男孩叫小石头,他老是欺负别人,不管别人有没有惹他,他都要去欺负人家,因此,每天到老师这里来告状的孩子不下七、八位。

一次,分区活动涂画时,他拿水彩笔在别人的书上乱画。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告状,我走过去刚想批评他,只见他正蹲在地上给小朋友捡水彩笔。我连忙用赞扬的口气说:“这才像个乖孩子,好孩子要多做好事,团结小朋友,不能欺负小朋友

接着,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今天,老师要表扬小石头小朋友,他主动帮小朋友们捡画笔······我的语音未落,一个孩子就说:“小石头打人”,这下可不得了了,就像拥了马蜂窝,老师他故意用脚伴我,老师他拿我的彩笔了······他不好意思的环顾四周。

我亲切的对他说:“伸出你的双手,然后又对全班小朋友说:”以前这双小手欺负过很多小朋友,但是今天他用这双小手做了一件好事。帮小朋友捡起了彩笔。从今往后,如果他做了错事,老师要批评他,帮他改正,他做了好事,老师就该表扬他。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小石头小朋友有了明显的变化:他时常为小朋友搬椅子、捡玩具和小朋友的关系亲近多了,告他状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看到他的进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教育随笔:不好好吃饭的孩子


案例背景:

每次吃饭时间豆豆总是磨磨蹭蹭,吃饭的时候也是很慢,玩玩手指、左顾右盼,很不专心每次小朋友都吃完了,她还留在饭桌上,有时候还会悄悄的将饭菜倒进垃圾桶里,她的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案例描述:

午餐时间到了,多数小朋友都快速的搬好小椅子,小便洗手准备用餐了,但是天天还在磨磨蹭蹭的一直没有把小椅子搬到位置上。我提醒了几次之后终于搬好小椅子了,结果又在厕所磨蹭了不出来。等她坐好位置上开始用餐,其他小朋友都已经几大口吃下去了。我转了一圈发现豆豆坐在位置上发呆,碗里的饭菜都没怎么动,就提醒她好好吃饭,然后用勺子挖一点,又放下,于是就再次提醒她,开始挠头,揉眼睛,询问情况:“豆豆,为什么不吃饭呀?”“不想吃”她指指碗里的菠菜。

分析与措施

豆豆是个比较挑食的孩子,经常会剩很多饭菜,怎么劝说都没用,最后还是倒掉。今天又遇到了不喜欢吃的菠菜,所以一开始就磨磨蹭蹭的不愿意搬小椅子。很多幼儿在家也是如此,不喜欢吃的蔬菜就不吃,有的家长知道孩子不喜欢吃的家里就不做这个菜,这样时间久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不吃这个菜了。后来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豆豆在家也是很挑食,喜欢吃肉类,不怎么吃蔬菜。

实施措施:

1、创造愉悦进餐氛围:开饭前组织幼儿猜猜今天吃什么?用猜菜名的方法营造了良好的餐前气氛,增进了幼儿的食欲,愿意快乐进餐。同时了解一些菜的营养,让孩子们喜欢吃。

2、鼓励与树立榜样相结合:在进餐时给予幼儿一些积极地引导,如“小朋友的牙齿真有劲儿,一口饭一口菜,放在嘴里一起嚼,饭菜的味道会更好”;“xxx小朋友吃饭可专心了,安安静静吃饭肠胃最舒服”;“xxx小朋友的小碗里真干净,一点食物都没剩,看看谁能比他还棒”如此等等。教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

3、赏识对待,适时鼓励:每当豆豆能动手吃一次,便及时夸奖,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她,给予她鼓励和自信,让她相信:她可以做的更好!

4、家园配合,携手努力:与豆豆家人交流沟通,在家里尽量让孩子各种蔬菜都要吃,挑食的习惯不能听之任之,要有原则,不能因为不喜欢就不吃。与幼儿园的进餐习惯配合一致,更好的达到目的。

教育随笔:用心教育孩子


教育随笔:用心教育孩子

怎样对待调的孩子,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长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因此,在对待调皮的孩子时,我从寻找“调皮大王”皮的优点着手,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如:有的小朋友虽然很调皮,不听指挥,但是乐意帮助别人,我便让他帮助班级分发玩具、水,让他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有的小朋友喜欢乱跑,但他喜欢看动画片,我便请他给小朋友,讲动画片的故事,于是,我便在这些调皮的孩子帮助别人后及时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还给他发了“小贴纸”,并对他提出了要求:“你很聪明、能干,喜欢帮助别人,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你能做个守纪律、不捣乱好娃娃,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总之,多找找这些调皮大王的调皮点,把他们的调皮点化为教育点

这学期,我带了我们班的绘画兴趣班,在教幼儿的同时我也学会了很多东西,慢慢体会到绘画给幼儿带来的那份快乐,同时我也按要求很认真去画每堂课的范画,认真给幼儿讲解范画中的每一个细节,可是一个学期下来,我渐渐感觉到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渐渐弱了,问题出在哪呢?终于在一堂树叶想象画上我找到了答案。在这堂课上我出示了一片可爱的树叶,只请幼儿观察形状,提示想象画的细节,便请幼儿作画,幼儿开始作画,他们画的很认真、很开心,评画时个别小朋友认真的跟我解说他的画,直到下课时还兴奋的谈论的自己的画的内容。是呀,我们应该让幼儿画出自己的个性、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而不是全部按老师的范画绘画,看,幼儿画后多开心!

教育随笔:爱思考的好孩子


爱思考的好孩子

前两天的活动课结束时,我们班的小骏小朋友突然走到我旁边跟我说:“老师,我能考你一个问题吗?”我笑着说:“当然可以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过了几秒钟,很腼腆地说:“猩猩最怕什么线?”我在脑中思考了几秒,没有反应过来,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就对他说:“你稍等下,老师等会儿再告诉你答案,可以吗?”他点点头走开了。

那天上午我一个人在组织活动。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我只能把小朋友们稳定下来才能去回答他的问题。这段时间内总有小朋友不停地打小报告,一刻也停不下来。等我真正能有思考的时间时,那已经是所有小朋友都躺下来安静的休息的午休时间了。这时我再去想小骏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不知道他所说的“猩猩”到底是动物猩猩还是天上的星星。为了准确理解他的问题,我走到他的床旁轻声问了句:“你问是动物猩猩还是天上的星星啊?”他回答道:“是动物猩猩。”听了这个回答,很快我就知道这个脑筋急转弯的答案是什么了,因为猩猩喜欢吃香蕉,所以它肯定不喜欢平行线啦。当我走过去跟他说了这个答案时,他有点失落,同时也露出了失落的表情。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发问的能力,如果做不到,也请善待每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

教育随笔:让“好奇心”成为实践的动力


自从幼儿园开展了种植活动,孩子们好像每天都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到种植区去观察植物是否需要除草、施肥、浇水等。久而久之,不等我发现问题,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植物宝宝需要什么了。

随着季节的变化,不久前我们在种植区里分班级种植了西红柿、地瓜、花生等作物,我们班种的是西红柿。西红柿对所有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但是孩子们只知道它的样子和可以食用,至于观察着它们从发芽到结果,孩子们并不了解这个过程。为了让孩子们更细致地体验整个过程,我在和孩子们种植西红柿的时候,特意搬了一颗种在了活动室一角的泡沫盒子里。正是我的这个举动,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每个孩子都想知道我给这棵西红柿搬家的原因,我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是让孩子们猜测他们生长的地方不一样,是不是也会同时开花结果。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有的说地里的长得快,因为地方比较大;有的说活动室里的长得快,因为屋里暖和……大家各抒己见,我故弄悬殊地笑了笑并告诉孩子们要悉心照料每棵西红柿,慢慢地会发现他们的不同,答案自会揭晓。

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西红柿终于长高了,长大了,渐渐地有了开花的迹象,孩子们兴奋不已,但到底是室内长得快还是室外长得快还是没有明显的区别,孩子们并没有放弃,还是每天都去给他们浇水、除草,都兴趣盎然地期待着,期待着他们开花结果的那一天……而我也相信,通过实验的证明,孩子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过程。

教育随笔:与孩子“交心”


孩子们喜爱的幼儿节目、动画片,我们有时会不屑一顾;孩子们想再仔细看看、动手摸摸的演示材料,我们却常常把它们深藏柜中;孩子们提出的许许多多问题,我们往往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带过。如果长此以往,不善于与孩子“交心”,来自童心世界的思想火苗就有可能被我们掐灭。

与孩子“交心”,前提是我们也要有一颗童心,不以成人的目光看待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倾听、呵护童心。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都试着以一颗童心去看待孩子,去和他们交流,分享他们的发现、快乐,也努力帮助他们化解恐惧、不安……通过一次次地与孩子“交心”,我发现,孩子们很愿意向我表露他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频频向我展露纯真的笑容。

童心是与幼儿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不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

每个孩子都爱看动画片,最近孩子们议论最多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一议论起来,一个个可来劲了,有时因为一个细节把小脸都争红了,我也爱看动画片,象《猫和老鼠》,《金刚葫芦娃》等,我都看了不止一遍,动画片我每天不误。

一天耿笑颜、唐睿轩等一些小朋友正在议论“喜羊羊和灰太狼”,我走进去和他们一起议论起来,开始他们一愣,一个个惊慌失措的看着我,随后便兴奋地同我一起讨论起来。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可高兴了,因为此时我知道,我和孩子们已经没有了距离。一次范晨阳的妈妈对我说:“我们唐睿轩回家很高兴地说‘我们老师也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很喜欢我们老师’。”

是的,我明白我与孩子之间没有距离,是因为我有一颗童心,童心是与幼儿沟通的最好桥梁。从那以后,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更近了,心贴的更紧了,让我们所有的幼儿教师都架起与孩子之间的那座童心桥吧!

先做“朋友”再做老师

在幼儿园里,我就是孩子的好朋友,我通常是蹲下身子并以真诚的态度和孩子说话的。在与孩子对话时,我常以“我”自称,并尽量使用儿童化的语言。

一次,我要求孩子自带玩具来幼儿园玩。吴禹贤对我说:“老师,上次天天拿了我的小西瓜玩,可是他还没还给我,他把我的玩具拿走了。”话刚说完,天天马上就接口说:“我没拿,我已经还给你了。”两个孩子一个说没还,一个说已经还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我了解到,是天天喜欢苏苏的玩具而不肯还给吴禹贤,并否认是自己拿的。我想,我应该找天天好好谈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我找来天天对他说:“天天,我跟你说一件我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我很喜欢一个玩具,可是我自己没有,所以我偷偷拿了同伴的玩具不还给她了。现在我长大了,我觉得自己那时候做错事情了。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错事后要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那样的话,大人仍然会很喜欢我们的。”

我以自己小时候曾犯过的错误为类比,与天天“交心”,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我的真诚,结果,天天马上向吴禹贤道了歉并把玩具还给了苏苏。我觉得如果教师肯放下姿态、蹲下身子与孩子“交心”,信任和关爱孩子,那么我们就掌握了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

不要“我以为’,要用心听孩子

有好多次。我以“我以为是那样的”去揣度孩子,结果误解了孩子;有好多次,我用“我以为是那样的”去代替孩子的真实想法或去评价孩子,结果我发现我远离了孩子的真实内心世界。因此,我试着摈弃“我以为”,而以“心”去倾听孩子,结果我逐渐走进孩子多姿多彩的童心世界。

一次绘画活动,孩子们按要求在画夏天里的趣事。有的孩子画的是小朋友在游泳的情景,有的孩子画的是吃冰棍的情景,还有的孩子画的是观察小蝌蚪的情景……我看见浩浩在画纸的右上角画了一个紫色的太阳,我以为是浩浩认错颜色了,顺手拿起一支红色的蜡笔递给他,但浩浩没有用。我凑近他耳朵旁轻声问他:“浩浩,你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啊?”“紫色。”“为什么要画紫色的太阳呢?”“因为昨天我戴着妈妈的太阳眼镜,看到的太阳不是红色的了,有点紫色,很有趣的,张老师你也去试一试。”

原来如此。世界本来就是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只是一时失却了童心的我们无法感受到。就让我们耐心倾听吧,世界会回复本来美好的面貌。

抓住与孩子“交心”的机会孩子渴望与老师亲近,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喜爱,无论表现出何种言行,孩子都是为了能与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教师应该给予回应,以充分与之“交心”。

当孩子遇到困惑时,需要我们和他们“交心“,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时,需要我们和他们“交心”……平时我会努力抓住机会和孩子“交心”。如,每天给女孩子梳头的时候,我会和她们聊天,也会邀请男孩子在边上和我们一起聊天。我还经常利用孩子午睡前、带孩子出去散步时和孩子“交心”,以拉近我与孩子间的距离,也让自己能更多更真实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人们也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孩子感到教师是可亲可敬的,教师的话就很容易被接受,师幼间就容易擦出理解、信任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需要极大的关注和爱护。”陶行知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童心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我们走进去,教育的真谛就会展现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促进孩子阅读 利用好奇心,增强目的性。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大,他们从不懂到懂,从无知到有知,对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往往感到稀奇。教师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当孩子明确了阅读的目的时,阅读的兴趣...
    2021-06-0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 这几天我感冒了,并有点咳嗽,也没当回事,今天下午五点吃苹果是,徐湘婷突然跑到我面前,我刚责怪她不遵守纪律,谁知徐湘婷小朋友一把苹果举到我嘴边,说“老师你感冒了,吃个苹果就会好起来,这个苹果很...
    2021-07-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做个好孩子 教育随笔:做个好孩子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里都有几位顽皮、淘气的孩子。我们班里有一名男孩叫小石头,他老是欺负别人,不管别人有没有惹他,他都要去欺负人家,因此,每天到老师这里来告状的孩子不下七、八位。 一...
    2021-06-2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不好好吃饭的孩子 案例背景: 每次吃饭时间豆豆总是磨磨蹭蹭,吃饭的时候也是很慢,玩玩手指、左顾右盼,很不专心每次小朋友都吃完了,她还留在饭桌上,有时候还会悄悄的将饭菜倒进垃圾桶里,她的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案例描述...
    2021-05-0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用心教育孩子 教育随笔:用心教育孩子 怎样对待调的孩子,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长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因此,在对待调皮的孩子时,我从寻找“调皮大王”皮的...
    2021-05-01 阅读全文

利用好奇心,增强目的性。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大,他们从不懂到懂,从无知到有知,对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往往感到稀奇。教师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当孩子明确了阅读的目的时,阅读的兴趣...

2021-06-09 阅读全文

孩子的心 这几天我感冒了,并有点咳嗽,也没当回事,今天下午五点吃苹果是,徐湘婷突然跑到我面前,我刚责怪她不遵守纪律,谁知徐湘婷小朋友一把苹果举到我嘴边,说“老师你感冒了,吃个苹果就会好起来,这个苹果很...

2021-07-0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做个好孩子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里都有几位顽皮、淘气的孩子。我们班里有一名男孩叫小石头,他老是欺负别人,不管别人有没有惹他,他都要去欺负人家,因此,每天到老师这里来告状的孩子不下七、八位。 一...

2021-06-28 阅读全文

案例背景: 每次吃饭时间豆豆总是磨磨蹭蹭,吃饭的时候也是很慢,玩玩手指、左顾右盼,很不专心每次小朋友都吃完了,她还留在饭桌上,有时候还会悄悄的将饭菜倒进垃圾桶里,她的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案例描述...

2021-05-07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用心教育孩子 怎样对待调的孩子,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长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因此,在对待调皮的孩子时,我从寻找“调皮大王”皮的...

2021-05-0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