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不要让孩子在等待中度过

发布时间:2021-06-21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教育随笔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教育随笔:不要让孩子在等待中度过

早上,做完操回到教室以后,要填写当天的人数表并上交,不能组织孩子们进行活动,于是,我就让孩子们休息一下,我对孩子们说:“刚才我们小朋友做操都累了,现在,我们休息一下,马上再上课。”说完,我就让小朋友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休息了,然后我就开始填写报表。

我正在填写的时候,还没有填完呢,这时候,马天翼小朋友说话了,他说:“老师,我不累了,我不想休息了。”听完后,我也感觉到,让孩子们这么休息着,其实是让孩子们在等待时间。而且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任何活动的休息,也是比较无聊的。

那怎么办呢,总不能就放任孩子们在教室里自由活动,这样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对了,我们平时不是学习了很多儿歌、歌曲、还有游戏吗?我可以请一个小朋友来带领大家一起复习,或是做游戏啊。想到了,就去做。

我就说,那不休息了,我找一个小老师来帮助我带领其它小朋友做游戏,孩子们的情绪都很高,一个个都举起自己的小手,争着要当小老师,我就对大家说了,我要请表现好的小朋友,没有大声喧哗,没有到处跑,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哗”所有的小朋友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我就找了一个小朋友上来当小老师,并且告诉他们,小老师的名额是不固定的,在游戏的过程中,谁的表现好我会看情况更换小老师的,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表现都非常的好。

其实,有很多时候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等待,只会让孩子渐渐的失去兴趣,而我们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让孩子充满着激情,让孩子们自己说说故事,复习复习歌曲、儿歌,做做游戏。这样孩子们的情绪会好很多,会有助于孩子们一天的学习情况,所以,请不要让孩子在等待中度过。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要不要谦让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老师我们小超市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乐乐和越越他们是后来的,应该不在我们这一组。”还没等我说话,乐乐接着说:“我好久没玩小超市了,我想在这里玩。”原来孩子们是为了争取游戏资格而吵闹,看着大家僵持着,谁都玩不成,我就说:“要不你们再商量一下,那边的图书区,益智区也不错哦!”话音刚落,原本小超市里的浩浩和佳佳马上提出他们要去其他组,浩浩和佳佳刚走,其他的孩子也都高兴的玩了起来。

这个问题看似圆满的解决了,但是却引发了我深层次的思考。首先,我认为浩浩和佳佳早就选好了活动区,该退出来的不应该是他们。孩子们一旦在游戏和交往中出现需要协商和谦让的情景时,让步的总是这几个乖巧的孩子。长此以往其他的孩子就会觉得这些孩子就应该谦让,而不懂得理解他人的需要。

活动结束后,我先找来乐乐和越越告诉他们所有的事情都有规则要懂得先来后到,我组织全班幼儿讨论如何解决选择区域的问题,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对待幼儿间的冲突教师也不要简单化,要看到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有针对性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教育随笔:让孩子感受平等


带这班孩子已经很长时间了,总喜欢让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去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搬凳子、推黑板。今天我依旧请了表现好的晓璐帮我扔个垃圾。忽然,赟赟站在我身边说:“老师,我也能帮你。”我看了他一眼,没有在意的说:“每次你干事情总是这么慢,先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下次上课认真一些以后我再请你。”他开心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赟赟妈妈来告诉我:“我家宝宝说,老师昨天答应以后让他帮忙做事情了,回家表现的可好了,让我来告诉老师呢。”看着躲在妈妈身后不太好意思的赟赟,我突然想起昨天说的那样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就这样,最近我会请赟赟经常帮忙,看得出他可开心了,还经常回家向家里人炫耀,说自己是一个大孩子了,能帮老师做许多事情。奇迹的是他最近上课也认真了许多,做事情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也许那些个看似不聪明的孩子,也应该让他们心里感觉出老师对他们的喜爱以及信任,努力地去创造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平等、感受被爱。

教育随笔:老师不要过多的要求孩子


老师不要过多的要求孩子

我所带班里的汤妹妹,是个漂亮文静的女孩。记得小班刚来幼儿园时,她是所有新生中哭的时间最久的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现在读了中班,不哭了,而且上课时还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下了课也能和几个要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和老师说说话,进步不少。可是就是一样,不愿做早操,宁愿手里拿着器械但就是这么站着。几位老师不知为这做了多少思想工作,但仍不见效果。后来,我们也便达成了默契,不再强求,怕引起她另外的不良反应。但是没想到,这个星期三当我带着孩子们下楼做操时,惊喜地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汤妹妹拿着花样操的器械竟然和大家一起做了起来。我和俞老师用目光交流着,我们假装没发现,怕她害羞又不肯做了,只是用余光一直注意着。

早操结束后,当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高高兴兴把器械放下后,我才上去拥抱了她,表扬她今天的进步。她马上变得很羞涩,但眼里流露出的是无比的快乐与喜悦。我们并且约好,以后她每天都会跟着大家一起做操。果然,以后的几天她的确做到了。

这件事再次使我明白,教育需要“顺其自然”,这样可以使教育变得容易,而且又符合自然规律。年龄和阅历往往是束缚想象力的绳索,而浪漫的童心才是充溢着想象力的。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请不要过多的要求他们,更不要对其强求。保持童心,让人生展示生命最丰富的活力!

教育随笔:孩子插嘴,要善待


在集体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在我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很聪明,很能说会道的孩子,他们会迫不及待的说出她们的意见与建议,有时会让活动增添姿色,有时会让老师不知所措,有时则更让老师哑口无言……尤其是大班的孩子,语言能力急速发展,在我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更是这样,总是举着手在叫喊着:“我知道,我知道……”。有的时候,甚至不举手就自己站起来,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其实幼儿爱插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当孩子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时,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说出来,让老师知道他是聪明的,这其实也是一种自信的体现。但因为个别孩子的插嘴老师不得不放下集体,而关注个别。也许关注个体是需要的,但对于一个集体活动,一味地集体迁就个体,虽然活动能照常进行下去,老师也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如果这样的场景多了,整节活动的效果就会明显下降,所以面对这种爱插嘴的行为,作为老师的我在活动后与他们进行了个别交流。

于是第二天,我在活动前就和幼儿达成共识,只要活动时能做到不插嘴,就奖励做一天的“小老师”。整堂活动下来效果非常好,虽然没有完全改掉,还是有插嘴现象,但是在活动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相信以后多提醒幼儿持之以恒,应该就可以有所改变。

其实“插嘴”这种现象不是不好,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孩子“插嘴”,说明他们在积极动脑,是他们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师在给予他们肯定的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另外一方面:上课的时候是不可以随便“插嘴”的,如果想回答需要经过老师的允许。相信有人会说这样做太过拘束,无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但我觉得这样的现象,需要制止的时候就要制止,平时要抓好常规就必须做到持之以恒,要时时刻刻提醒幼儿,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育随笔: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


教育随笔: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不公平的待遇,更何况,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不管什么样,都是最棒的,孩子是父母的焦点,同样,到了幼儿园孩子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孩子的身上,那么,作为“陪衬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

记得带上一届孩子的时候,往年的“六一”节,我们都会挑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参加表演。那次的“六一”表演节目,我让每一个孩子都参加了,我知道这是每一个孩子应得的机会。排练前我给孩子们制定了一些要求:排练时不可以怕累,不可以偷懒,不可以随便讲话,不可以捣乱。大家都有机会参加歌表演,但是如果达不到要求的话就不能参加。达到这些要求对于平时的乖孩子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来讲就很难。于是要求制定好后,我分别找了那些调皮的孩子谈话,我知道他们都很想参加表演,也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我分别对他们这样说:“老师知道你很能干,歌也唱的很好听,如果你能认真参加排练的话,一定能表演的很好,是不是?”到了排练时,这些孩子真的没有再调皮,我也及时给予他们肯定的目光。有时有的孩子忍不住讲话、偷懒,我上前轻拍他们或给予一个提醒的目光,他们就能马上调整过来,认真的投入到排练中。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我会抓住他们每一次表现的机会,加以鼓励和赞扬,并投以希望的目光,很多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而这次的节目表演,也很是成功,我也相信这次表演过后,所有孩子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教育随笔:面对“等待”


教育随笔:面对“等待”

“等待”和“忍耐”,我认为是一种性格,一种传统,一种日常生活和为人处事的习惯,所以,应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等待”、“忍耐”。

现在“等待”这句话可以说我们班小朋友最常说的一个词,而从“等待”行为和语言上的统一,我们也是“等待”了许久呢......

还记得,刚入园的这群宝贝们不管是能力强或能力较弱的孩子,都有一件事不会甘于人后,那就是他们的“独占性”。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先抢到,洗手、玩玩具、做游戏甚至上厕所也要冲到最前面,不管怎样,都要自己先得到,先用到,先吃到......每每遇到这样的场景,我们都不免要失笑几声,但同时也意识到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并没有有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意识,可能是希望自己的宝贝能得“更好”的照顾吧。

于是,我们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刻意注意了孩子这方面的的培养,洗手、喝水、入厕是男女分组、小组分组进行;发放物品是一个一个排队进行;幼儿食物是一组组发放;老师准备的小礼品要从表现有进步的孩子开始进行。一天两天,孩子们还是有一些不适应,还有哭闹的,现在,孩子们的表现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有了一定的“等待”和“忍耐”意识。

孩子们的表现是让人满意的,虽然有的宝贝仍是有意识地往前冲,但最后还是进入了“等待”的行列。但家长朋友们的表现似乎就不如孩子们好了。

就拿孩子离园来说,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教育孩子要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我们的呼唤后再离开座位,我们的孩子们表现得越来越好了,都能安静地等待,而有的家长朋友已是不再耐心地等待老师的呼唤声,亟不可待地冲进教室拉扯起孩子,孩子却是一脸茫然看着,不知所以。

还有开放日活动中,本是家长朋友们参观孩子的一日生活,看看孩子的在园表现,可总有的家长总怕委屈了自己家的宝贝,挤进孩子周围抢着帮宝贝洗手、喝水、入厕......也不管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阻碍了身边孩子的活动。

面对“等待”,这一个简单不过,普通不过的事情,也让我看到了有时教育不是单方面努力就可以的,不是教师教,孩子学就可以完成的。家庭教育,家长成长也是孩子学习的重要保障,正如我以前一位很有学识的家长朋友所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真希望今后的日子里,我们都能齐心学习,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空间,我们都能为自己交上一份合格的家长答卷!

教育随笔:“不要”男孩


孩子们都是喜欢游戏的。进入中班后,根据班级里幼儿的年龄特点,班级里新设了“魔法小丑蛋糕”和“玩转蛋糕”这两个角色区,孩子们十分喜欢玩这两个区角,每天到玩区角的时间时,就会有很多孩子来和我说“老师,我想去买蛋糕”“老师我想去做蛋糕”,等等。看到孩子这么喜欢玩,我也很开心。

班级里有个叫小语的小男孩,十分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比如在玩体育器械时,他就拿着沙包或者飞盘在旁边看着,请他回答问题也都不愿意开口,玩区角的时候也喜欢趴在自己的座位上,每每鼓励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都会被一句“不想玩”“不要”给反驳回来,甚至会出现扔掉玩具的情况,慢慢的,我也不再强制他参与到小朋友的活动中了,就让他在旁边看着。在两个蛋糕店开设之后,区角游戏时,我发现小语会经常“游荡”在蛋糕店周围,在看蛋糕店里的小朋友在玩游戏,我也没有管他,就让他继续观看。到了收玩具的时候了,蛋糕店里的小朋友们收拾区角总是要慢一些,小语这下看不下去了,上前帮着一起收拾蛋糕,被我发现后,他还有些不好意思。这样的情况在几天后的区角游戏中有了进展,小语主动拿起区角牌,选择了“魔法小丑蛋糕”,在区角里充当了收银员的角色,但是观察后我发现他只是站在收银台前,按着收银机,见此,我扮演了一次小顾客,来买一次蛋糕,只见他拿起一个蛋糕用机器扫一下就给了我,我问“这多少钱,我不用付钱吗?”,他笑了一下说“一块钱。”我给了他一块钱,并说“这蛋糕我要带走,这样直接拿着好不方便呀”,他看了看没反应,我又说“你能帮我拿个袋子装一下吗?”他立马拿来一个袋子装好蛋糕,并装进去一个勺子,递给了我,我立马表扬了他。旁边的小朋友看见了,也来买蛋糕,小语玩的很开心。之后,我发现小语不再抗拒各种集体类的活动了,慢慢的开始很旁边小朋友有了更多的交流。

其实,孩子是个有着自己发展规律的个体,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给予孩子们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

教育随笔:对孩子的爱要平等


作为一名教师,在班里都会有自己最喜爱的孩子,对于聪明伶俐、学习好、长得漂亮的孩子都是老师喜欢的孩子,要是在加上乖巧懂事,智商高的孩子,更是喜欢的没话说。爱孩子是老师应该做的,给孩子更多的表扬,爱护、鼓励,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教师爱孩子要是有偏见,只对优等生好的话,而对其他的孩子很冷淡,被教师冷淡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还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孩子,这就是在考验教师的爱心。

我班的陆路刚来园的时候,陆路没有入园的经历,在加上他先天性的生理的因素,他刚到幼儿园的头两个月,每天来园都会哭,哭完就会吐,因为都是我抱他哄他,所以一般都是吐在我的身上。班级里的孩子因为家长的影响,都会不喜欢他,不愿意和他一桌,还不和他在一起玩。陆路刚来的前几天,我真是实在受不了,园长也有意想让他退园,因为其他的幼儿家长有来反应的。有一天,我听说其它的幼儿园不愿意接受他入园,转念一想,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孩子是我们教育对象,陆路虽然有点特殊,但是我们不应该怎么对他。于是,我和园长说了这个情况,园长说:“上帝对他不公平,我们要公平的对待他。”从此,我告诉了班里的孩子们,老师喜欢陆路就像喜欢你们一样。虽然陆路现在还是什么都不会,但是班里的孩子已经接受他了,没人会觉得他有什么不同了。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要不要谦让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老师我们小超市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乐乐和越越他们是后来的,应该不在我们...
    2021-06-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让孩子感受平等 带这班孩子已经很长时间了,总喜欢让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去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搬凳子、推黑板。今天我依旧请了表现好的晓璐帮我扔个垃圾。忽然,赟赟站在我身边说:“老师,我也能帮你。”我看了他一眼,...
    2021-06-1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老师不要过多的要求孩子 老师不要过多的要求孩子 我所带班里的汤妹妹,是个漂亮文静的女孩。记得小班刚来幼儿园时,她是所有新生中哭的时间最久的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现在读了中班,不哭了,而且上课时还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下了课也能和...
    2021-07-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孩子插嘴,要善待 在集体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在我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很聪明,很能说会道的孩子,他们会迫不及待的说出她们的意见与建议,有时会让活动增添姿色,有时会让老师不知所措,有时则更让老师哑口无言……尤其是大班的孩子,...
    2021-04-2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 教育随笔: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不公平的待遇,更何况,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不管什么样,都是最棒的,孩子是父母的焦点,同样,到了幼儿园孩子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
    2021-05-02 阅读全文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老师我们小超市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乐乐和越越他们是后来的,应该不在我们...

2021-06-01 阅读全文

带这班孩子已经很长时间了,总喜欢让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去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搬凳子、推黑板。今天我依旧请了表现好的晓璐帮我扔个垃圾。忽然,赟赟站在我身边说:“老师,我也能帮你。”我看了他一眼,...

2021-06-18 阅读全文

老师不要过多的要求孩子 我所带班里的汤妹妹,是个漂亮文静的女孩。记得小班刚来幼儿园时,她是所有新生中哭的时间最久的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现在读了中班,不哭了,而且上课时还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下了课也能和...

2021-07-08 阅读全文

在集体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在我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很聪明,很能说会道的孩子,他们会迫不及待的说出她们的意见与建议,有时会让活动增添姿色,有时会让老师不知所措,有时则更让老师哑口无言……尤其是大班的孩子,...

2021-04-2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不公平的待遇,更何况,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不管什么样,都是最棒的,孩子是父母的焦点,同样,到了幼儿园孩子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

2021-05-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