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启蒙从哪开始
发布时间:2021-06-21 启蒙幼儿故事 幼儿启蒙故事 英语幼儿故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已然不言而喻,不少家长的教育意识已经与日俱增。 但是据调查显示,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是最让人头疼的科目之一。孩子不喜欢学英语,甚至讨厌上英语课,大部分与启蒙时期不科学或不适合孩子的学习和引导方式有关。以下是儿童英语启蒙过程中最常见31个的问题,希望能给家长们带来帮助。
理念篇yJs21.CoM
Q1. 英语启蒙,应从哪儿开始?
答:英语启蒙,听力是基础,是培养孩子英语综合能力的关键,这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地基不打好,房子就造不好,足见听力输入的重要性。听力输入(俗称磨耳朵),一方面来源于儿歌、绘本、动画等各类音频的反复播放;另一方面还来源于原版绘本的亲子共读,父母大声朗读的过程,也是孩子聆听吸收的过程。对于不排斥英语的孩子,可以从听开始,“听”+“读”一同进行,2岁以后可以接触动画;而中文优势明显的孩子,如果“听”不足以提起兴趣,可以尝试从动画开始(2岁以后),熟悉动画情节后,转成音频给孩子听,补上“听”这一课,同时,选择感兴趣的绘本亲子共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阅读能力逐步提升,慢慢过渡到自主阅读。
Q2. 应如何协调中文与英语的关系?
答:母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中国孩子来说,中文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重要性自然无法与母语相提并论。鼓励、提倡尽早接触英语,并非要以英语取代母语,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不同语言的美感,在享受故事、享受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两种语言,由此站在更高的台阶上,通过多样化的语言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现实中的确有一些家庭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不惜以舍弃中文学习为代价,这样的极端做法不可取。两种资源的使用应保持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两种语言的学习都能兼顾。在启蒙初期,父母主导选择时,可以按照中英各半的比例调配资源,形成学习习惯后,孩子的自行做主阶段,不求每天的学习量都要严格对等,只要中长期保持均衡即可。
Q3. 是否需要学习语法?
答:在本书第二章中曾经谈到,成人学习语言与儿童习得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成人更多关注规则——“为什么是这样?”而儿童则只关注结果——“它是怎样的?”母语习得过程也是如此。咿呀学语阶段,父母只告诉我们正确的表达是什么,小学阶段老师才会教授为什么这样表达。因此,学龄前儿童无须刻意学习语法。这里说的不学习并非指不接触语法,而是说不要将启蒙资源当语法教材来学习。事实上,语法渗透在英语启蒙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资源当中,原版绘本、分级读物、桥梁书、动画语言,每一个句子都体现着语法,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主从复合句、倒装句……输入量大、吸收较好的孩子,凭语感自然输出的语言,大部分都能符合语法规则,比如雨停了,孩子们会直接反应“The rain stopped”,不会想到“The rain stops”或者“The rain is stopping”。想想有一次看到月牙儿,脱口而出:“The cresent is shining in the sky,but it only shines at night. It looks like a banana.”三个句子使用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两个时态,并非他懂得两种时态的区别,而是他从未听过It looks like/looked like这样的表达,It looks like是输入原版资源的过程中自动“加载”在大脑里的。所以,启蒙阶段只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地道的表达,进阶阶段可在阅读的同时简要介绍一下语法规则,譬如句子“Away she went”,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个倒装句,away提前到句首,意思等同于“She went away”,不过倒装后句子会生动很多,这样解释,孩子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Q4. “三明治英语”要紧吗?
答:首先,父母要杜绝“三明治英语”,如果不清楚或不确定整句英语怎么说,直接说单词。与其指着小狗说“这是dog”,不如直接说“dog”。其次,英语启蒙也是词汇、句式积累的过程,父母现在只知道“这是dog”,孩子只知道“dog”,没关系,坚持阅读,很快就会知道“It’s a dog,It’s a white dog”,孩子的成长速度比父母还快。最后,在父母未输入三明治英语的前提下,孩子的三明治表达,是为思维受限于语言,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待听力词汇积累充分,口语词汇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如何进行幼儿英语启蒙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忙碌的我每天备课上课,给孩子讲故事书,逛绘本圈,看育儿书,看英语启蒙书,看鸡汤类的女性成长书,看感情婚姻经营书……每天都忙,但是却看不出自己到底忙出了什么。而现在随着一个学期的结束,也迎来了安妮(我女儿)满2岁7个月,我也终于能坐下来静一静自己的内心,回望自己两年来在英语启蒙道路上和孩子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
Phase One 磨耳朵
如果说什么时候适合开始磨耳朵,我想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怀孕了就全职在家养胎的话,这时候就可以听一听童谣了。但是如果你上班族孕妈妈,我觉得就量力而行吧,休息好最重要。
安妮在0—6个月的时候也并没有看纸质书,更加没有看纸质英文书,只是每天在洗澡的时候听妈妈手机里播放的中文朗诵儿童版《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就是听妈妈怀孕的时候天天听的英语童谣,这些童谣有《Ten Little Fingers》《Rock A Bye Baby》《Ten In The Bed》《This Is The Way》《Rain Rain Go Away》 等等,还有安妮鲜花的磨耳朵的童谣,大家都可以下载来给孩子磨耳朵。
所谓磨耳朵我们磨的就是地道英语的语音、语调、语感。有的宝妈对自己的发音不自信,生怕自己的发音不标准影响孩子以后的发音,这样的话可以选择童谣和韵律类的书籍给孩子听。让孩子多听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孩子熟悉语言材料,这样孩子再遇到类似的情景才会自然而然地开口。《鹅妈妈》童谣是英语启蒙路上家喻户晓的童谣书,这本书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可以唱出来,而且书本图大色艳,孩子比较能接受。我家孩子都把这本书翻烂了,可想而知她对本书的喜爱程度是有多大了,尤其喜欢Shoo fly don't bother me这一页,也喜欢妈妈从头到尾一页一页地给她读。
磨耳朵的话,点读笔和点读版的书也是不错的选择,里面的发音,语音语调都是很地道的,孩子可以一面点一面跟读模仿,听得多了自然就会发音了。点读版的书安妮也很喜欢,现在几乎每天都拿来点。我们买了《小猪佩奇》的第一季点读书和《Super Simple Songs》 。
《Super Simple Songs》里面的儿歌童谣都是经典的英语国家的孩子唱的童谣,比如《The Wheels On The Bus》《Old McDonald Had A Farm》等等。这些童谣不仅好听好唱,还可以配以动作表演。
磨耳朵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输入(input)的量,再求输出(output)的效果。有的家长给孩子读了几本书,或者给孩子听一两个月的音频就想让孩子马上有输出的效果,就要考孩子是否会了哪首英文歌。我们先来想一个问题吧,我们的母语汉语在两岁之前基本上都只是听还不能说的,我们天天泡的母语环境里,汉语都要听了两年之后才开始慢慢的输出,那到了英语这个第二语言我们就要孩子速记并输出,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Phase Two 培养认知 把书当玩具一样玩
6个月以后安妮才开始真正地看书,因为6个月以后安妮很喜欢抓东西,而且对发出声音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我就给安妮买布书,带有响页的那种布书,布书上内容是一些我们的日常用品,还有就是小动物的图片。安妮就每天拿着这几本布书抓啊,摇啊,咬啊,很喜欢听响页发出的沙沙的响声。
面对质疑
也是这时候我迎来了周围人不同的质疑声,有的人说:“这么小就懂得看书了?”有的人说:“现在就买书没必要吧?你应该给孩子买的是玩具而不是书吧?”有的人说:“买这种书简直是浪费钱,你不觉得吗?”还有的人取笑说:“人家知识分子,当然和我们这种人不一样。”……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但是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初衷,走上了买书给孩子当玩具玩的这条路,至今我们还在这条路上不断地奔跑,不管周围的声音如何,我们一直在坚持买书看书。所以如果你也选择了这条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我相信在这条路上,我们和孩子都会收获很多东西,而且我们还会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收获很多惊喜。
关于孩子啃书这件事
说到把书当玩具,我觉得孩子啃书这件事是很正常的,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把书啃坏或者说书不卫生,然后就时时盯着孩子看,孩子一把书放嘴巴上就马上制止孩子,这样无形之中就毁了孩子对书的好感和兴趣了。其实孩子啃书就像啃他的玩具一样,只要孩子想啃就给他啃吧,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是用嘴巴在感知他所能抓到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把书放好,尽量不要把书弄脏。我以前经常提醒自己“爱书是从啃书开始的”,现在我依然记得安妮那时啃书的可爱模样,看着她那时的照片我还会不禁嘴角上扬。
后来,我家的书越来越多,安妮也越来越喜欢书这个“玩具”。有一段时间安妮很喜欢按键发声书,于是我给她买了四本发声书,这类书一按就有音乐,孩子特别喜欢,直到现在两岁半了她也时不时就拿来按,然后还跟着音乐一起跳啊跳,乐呵呵的。
玩具类的书我们可以选择翻翻书、机关书等等,这类书孩子可以自己动手翻页去发现翻页里的东西。这类书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孩子学习各种动物和事物。比如“小玻系列翻翻书”里用双语对照的形式展示了很多基础的生活用语;《Dear Zoo》 里有大象、蛇、青蛙、猴子等等很多种动物;《where is baby' s belly button》里有杯子、帽子、泡泡等等。不管选择怎样的书,只要是你的孩子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让孩子爱书像爱玩具一样这一点才最重要。
Phase Three允许孩子在读书过半的时候走开
很多妈妈都怀着这样的心态——坐下来看书就一定要把一本书读完听完才罢休。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三岁以下的孩子是否具有相应的专注力呢?有可能读书过半的时候孩子想到了其他的东西她就会走开了,又或者她实在坐不住了。这时候如果家长硬压孩子,会让孩子对书本产生厌恶的情绪,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要尽量给孩子营造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这样孩子的思维才最为活跃,学习才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才更佳。
我给安妮的时间都是自由的,有的时候她读过半就会跑去玩玩具,这时候我会随她去玩。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妙招让她“回心转意”――我故意读得很大声,而且语音语调特别夸张,故意说妈妈发现了某样东西,还有什么什么呢!这时候她就会跑过来要看。现在她会讲话了我用的方法也比以前“更狠”了,等她过来要看书的时候,我故意把书歪过一边不给她看,而且还读得更夸张,她就过来用力抢书,这时候我就会说“不给安妮看,妈妈看,哇……”,她会很着急地说“安妮要看,安妮要看”,要是我再坚持一下下不给她看,她就哭起来了。就是要这样,要让孩子不得看书就哭,就像她得不到某种玩具就大哭一样。
Phase Four 保持孩子对书的兴趣
因为安妮看不到她喜欢的书就会哭,很多妈妈甚至我的学生都说“你女儿这么爱看书,还看英语书,以后英语一定很厉害”。我听了这话只是笑笑,因为只有我知道我自己的孩子怎么样,而且谁也看不到她的未来。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有的孩子小时候对书本很感兴趣,但是后来慢慢长大之后,由于父母没有坚持“对症下药”迎合孩子的兴趣去坚持给孩子提供“合口味”的书,孩子就失去了对书的兴趣。
我有一个朋友经常跟我抱怨说她儿子不仅不喜欢英语,而且还特别抵触英语,准备要上一年级了,现在什么都不会,着急死我了。我问她是怎么知道儿子抵触英语的?她说:“比如说,我跟他说It is time to have dinner,儿子就说,别说这种话,难听死了!每次我一拿故事书出来他就跑了,怎么叫都叫不回来。”然后我问这个同事你家买有英语绘本吗?她说以前两岁的时候买过,认识颜色的、认识汽车的都有,而且那时已经记得蛮多单词了,但是后来发现他不感兴趣了就不再买了,现在都六岁了对书一点兴趣都没有。当时我想到了这句话——每一个成功启蒙英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图书馆。家里一本英文书都没有就想让一个汉语如此强势的六岁孩子马上接受“It is time to have dinner”这句话,孩子不抵触那就怪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管这句话被我们所有的人都说腻了,甚至是说烂了,我也要说一下。孩子都只做眼前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他没有兴趣的事情你逼着她做,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而往往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保持孩子对书的兴趣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做父母的要仔细观察孩子什么阶段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就投其所好买孩子喜欢的书。现在我的安妮就很喜欢小动物,比如monkey, spider, dog, cat等等,然后我就给她看Curious George(《好奇猴》),Biscuit(《饼干狗》) ,Five Little Monkeys(《五只小猴子》)这些书,几乎每天都看,读到我想吐了她还说“还要看”。
更小的时候她喜欢的是卡爷爷的绘本,有“熊系列绘本”《Brown Bear》《Baby Bear》《Polar Bear》《Panda Bear》。这些绘本文字少,而且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唱成歌曲,特别容易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根据孩子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孩子的年龄、性别、喜好都是我们在给孩子选书时应该考虑的,这也是需要妈妈们花心思和时间去慢慢挑选的。
Phase Five 不能让孩子死背单词
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一样东西不能背,那就是单词。背单词是我们那个年代学习英语时用的死方法。也许你也还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看见稀奇古怪的英语发音时我们背单词时的辛苦。因为记不住发音,于是我们的英语课本里曾经出现过这样恐怖又搞笑的一幕:
bus 爸死
mouse妈死
yes爷死
nice奶死
niece 你死
was 我死
school 死光了
而现在已为人父母的我们还无形中让自己的孩子重蹈我们的覆辙。你是否久不久又在心里掂量孩子这段时间到底记住了哪些单词?你是否刻意地让孩子去记一个独立的单词?你是否因为孩子说不出某个单词而觉得孩子没有足够的词汇量?
我们都知道单词应该放到语境里去学习,而因为我们的母语环境是汉语,在国内很难给孩子提供英语环境,所以绘本里的国外原汁原味的句子,生动形象的图片语境就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一本一本的原版英语绘本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记单词的途径,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可以一面读一面指着图片,或者给孩子做出相对应的动作。比如jump这个单词,与其单纯的让孩子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背“jump 跳,跳跃”,还不如和孩子坐下来读绘本《Five Little Monkeys Storybook Treasury》 ,然后在每次读到jump/ jumping 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站起来扮小猴子跳跳。这样不用给孩子解释jump 的意思他就自己知道了,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在读书和游戏中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这样的读书不仅学起来快乐,而且还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何乐而不为呢?
我自己亲身的启蒙经验告诉我孩子的对书的阅读是有阶段性的,那就是:
(1)认识书阶段
(2)自己找书阶段
(3)假装读书阶段
(4)自己看书阶段
你的时间在哪里,孩子未来的方向就在哪里。所以如果你已经在英语启蒙这条路上走了,但是还没有得到你想要的效果,一定不要着急。只要一直耐心地怀揣着初衷,不断地前进,静待花开吧,有一天你会收获很大的惊喜。
最后一点:我们还应该把“快乐学习”的理念融入英语学习中,激发孩子饱满的热情。
从听童谣开始学英语
从听童谣开始学英语
幼儿英语如果开展?读绘本、看动画片、上兴趣班这些因人而异,至少都是不错的选择。经过这段时间的整理,我觉得还非常有必要把英语童谣(儿歌)单独列出来说说。
一、童谣不太能听懂
把这一点列出来或许大家非常好笑,不过却往往是实情。就以我自身情况为例,虽然我听VOA之类的问题不大,但是碰到听童谣,不得不找出歌词对照,才知道到底唱的是什么。联系上学时看过洪恩英语上面讲解,提到听《我心依旧(Myheartwillgoon)》最后一句:Myheartwillgoonandon时,你怎么听都是goneandon,因为goon连读成gone了。除了连读,还有弱读、爆破音、口语化单词等等,因为比较专业,我也不能说得很详细。总之,相比较而言,因为听歌曲比听一般材料的难度大,越早接触无疑是对孩子越好。
仔细想想,之所以大部分家长赞同幼儿学英语,主要还是听说方面,以后成人很难超过孩子。成人学英语常常是哑巴英语,倒不一定就是教学方法、教材等等的问题,而是成人本身已经没有幼儿那种呀呀学语的精神。对一个幼儿来说,他的大脑之前反正是空白的多,那他学会发一个音会感到非常兴奋,觉得慢慢可以和其他人交流了。而成人一看heart不就是“心”吗?我一次能记忆上百个单词,十几个句型,为啥我要花个一整天天练习[a:],还是发音不标准?成人毕竟不是幼儿,有学业、工作、婚姻的压力,没有心思从头学嘴学舌。是成人学英语的心态让成人学英语欲速而不达,从而总想着从语法、单词入手先突破。此外,听的能力又直接影响了说的能力,如果学习的人都听不出两个音的区别,那他怎么能发好呢?
二、童谣的韵律适合儿童心理
我们通常喜欢教幼儿一些儿歌帮助孩子们学习母语,因为儿歌的韵律、重复对孩子有很好的吸引力,甚至我们还喜欢说些绕口令来练习发音,比如: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这些在英语童谣里同样也有体现。比如《FiveLittleMonkeys(五只小猴子)》
Five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
Onefelloffandbumpedhishead.
Mamacalledthedoctor,andthedoctorsaid,
"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
五只小猴子在床上跳来跳去,
一只掉下床,撞伤了脑袋。
妈妈叫医生,医生说:
其他猴子不要再在床上跳了。
Four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
Onefelloffandbumpedhishead.
Mamacalledthedoctor,andthedoctorsaid,
"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
四只小猴子在床上跳来跳去,
一只掉下床,撞伤了脑袋。
妈妈叫医生,医生说:
其他猴子不要再在床上跳了。
Three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
Onefelloffandbumpedhishead.
Mamacalledthedoctor,andthedoctorsaid,
"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
三只小猴子在床上跳来跳去,
一只掉下床,撞伤了脑袋。
妈妈叫医生,医生说:
其他猴子不要再在床上跳了。
Two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
Onefelloffandbumpedhishead.
Mamacalledthedoctor,andthedoctorsaid,
"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
两只小猴子在床上跳来跳去,
一只掉下床,撞伤了脑袋。
妈妈叫医生,医生说:
其他猴子不要再在床上跳了。
One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
Hefelloffandbumpedhishead.
Mamacalledthedoctor,andthedoctorsaid,
"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
一只小猴子在床上跳来跳去,
它掉下床,撞伤了脑袋。
妈妈叫医生,医生说:
其他猴子不要再在床上跳了。
这首童谣不仅仅是每一句最后的单词押韵,而且看起来是讲五只小猴子,每一段的内容其实一样,就是第一句的第一个单词不同而已,幼儿通过这种不停的简单重复和押韵,完成了最初的语言启蒙。类似的还有:Abigblackbugbitabigblackbearandmadetheblackbearbleedblood.一只黑色大臭虫咬了一只黑色大狗熊,把他咬出血了。试想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把这些说好,听力和表达能力就要容易多了。
少儿英语:如何从零开始学英语口语?
少儿英语口语一直是家长最关心的,如何从零开始学口语,更是难倒了众多家长。整理少儿英语口语零基础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信我和很多家长一样,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今天我来说说我女儿的从零开始学习英语的经历,也许会对大家有一点启示。
女儿是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那时由于小,没有给她什么任务。作业都是我亲自辅导她,但是这样的宽松环境下,她英语水平提升很快。但是久而久之一个大问题就出来了,女儿只会写不会说。
所以我想了很多办法为孩子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1.坚持跟外教学习。
与其他家长一样,在女儿初学英语的问题上也有过盲从。听人说某某教英语教的好就带去学,但去听了之后,感觉都不好,因为这些老师多是小学或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应试教育,注重卷纸,甚至有的老师教的是初中教材,语法比重过大。而且口语发音不是很好,不地道,这与让孩子学口语的初衷不一致。就这样,走马灯式的换班,折腾了大半年。最后,决定找外教,外教口语教的非常棒,而且刚开始学的教材基本不涉及枯燥的语法,课堂上也非常宽松,可以随便提问发言,与中国老师的教法差别很大,使孩子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一步一步走进了英语世界。现在来看,当时的决定非常正确。
2.坚持听录音
如果找“外教”有困难或“吃”不饱,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录音学。现在的教材,一般都有录音带或光盘。学完一篇课文后,都要求她先听几遍录音,然后跟着录音读课文,并尽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从不让她自己凭感觉读,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许你碰不到好的老师,但像《新概念英语》中的朗读老师那可是非常棒的,你给他(她)摹仿透了,你的水平会有很大提高。平时,我还经常放一些英语故事或英文歌曲给她听,按老话说就是“磨耳朵”。通过这种方法,她的进步非常大,语感、语音语调慢慢的都找到了感觉,课文也在不经意中背下来了。
3.坚持看原版电影
跟外教学了一段时间后,她的听力有了很大提高,已经能和外教进行交流了。这时,我买回来一些原版电影让她看,如《小鬼当家》、《海底总动员》、《哈利波特》等。刚开始,听不懂,就打开中文字幕看一遍到二遍,当她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了大概了解后,就关闭中文字幕,打开英文字幕,跟着字幕听,这样再看一遍到二遍。最后把英文字幕也关了,再听,就这样反复好几遍。看原版电影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她处在一个英语环境中,并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
4.坚持学一套教材
有的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很盲从,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听这个家长说这个班怎么怎么好,就去上,过些天又听那个家长说那个班如何如何好,就跑到那里上。找一个好的老师、好的学习班没有错,关键是认为不错就坚持住,要抓住一套教材学,吃透,不要频繁的换教材。
5.坚持背单词
看到好多经验文章上介绍说从来不让孩子背单词,我不知道在中文的环境里,他们是怎样使孩子记住六、七千甚至上万单词的?仅仅是自然认读就达到了?从我女儿的学习过程来说,前两年的学习中里没有要求她背单词,但当她对英语有了兴趣,入了门之后,也感到由于单词量少而听不懂话,看不明白书时,就开始要求她背单词了。至于一天背多少,可根据孩子的情况。当时,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坚持每天背五十个,重复着背,开学后,明显感到她的英语上了一个台阶。
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避免幼儿英语启蒙的雷区
谈到孩子怎么学英语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家长都知道要多读多背多练多听;少部分家长觉悟更高,知道纯正的语言环境才更重要;还有些家长理论结合实际,会把家里的各种物品都贴上英文标签,来强化孩子的单词记忆……
不得不说,很多爸爸妈妈们是做得不错的,一来懂得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二来也掌握了不少教育方法和手段。
但这些,还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方法很重要,避免踩坑也很重要。以下这些英语学习中常见的坑,您中了几条呢?
一
你的英语不需要完美
我的英语不好,怎么给孩子启蒙呢?我有很强的中式发音,万一教错了怎么办?我语法基础不好,教错语法怎么办?
如果父母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好,或者发音不标准,因此就不和孩子在家里进行英语对话。恰恰相反,英语的环境最重要,不要太在意说的有多少和多好。在初期,你可以通过在家中与孩子进行的英语对话给进行简单的交流。再配上音频、儿歌等资源,逐渐地孩子会产生自己的辨音能力,孩子的语感和发音也就会有所提高的。
二
不要太担心发音
能学标准的发音当然是好的。但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的发音都带着他的文化特色。以美国这个多元化的国家为例,个别的州也含有自带的口音,因此,并不是每个美国人自出生起就带有统一的、标准的美式发音。
在美国的大学里,很多名师都是印度人,带着很浓的印度口音,也有很多教授是亚洲人,他们同样是受人尊敬的。这些丰富的口音并不会被其他人嘲笑,美国人不会因为你有口音不去尊重或者歧视你。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发音不标准,不要让他突然停止,而是应该鼓励他说完。过分强调发音,反而可能会给孩子在学说英语的过程造成压力,不敢开口。
三
不要每一个词都翻译
很多70、80后在学校学习英语,都习惯于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去学习。似乎养成了一种“强迫症”,每一个单词都要查。已成了丢不下的一种不好的习惯,而这样就会导致真正能够读下来一本书是难上加难的,能记住英语本身的含义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大部分人都已把学习英语当成了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享受。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还没等读完整个句子,就和孩子去翻字典,孩子会觉得很没意思,并且觉得整个过程只是为了学习而去进行,而不是让自己拥有一段愉快的阅读时光的享受。
四
不要默读
中国的英语教学方式不太注重口语,导致很多人说的都是哑巴英语。在阅读英文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默念或者声音很小。如果不读出来,怎么能真正学好英语和他人交流呢?所以,不管是自己,还是让孩子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声”。可以听和熟悉自己的声音,锻炼自己的英文表达能力,建立一种语感。
五
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现在有很多优质的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英语,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艾莱克英语是遵循孩子的语言天性,进行语言启蒙的引导。通过儿歌、故事、游戏教学,把握住孩子学习语言的天性,为孩子开启美好的语言启蒙。
六
不要“看”着孩子学习,要和他一起成长
学习英语也是一样,不能要求孩子仅凭自己有限的能力独自学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自己做不好,怎么能要求孩子去做到呢?
一些父母把孩子交给电视、音频、绘本,或是培训机构,他们把学费交完后就不再插手,期望孩子自己学会变成一个全能的人才,那是不可能的。孩子不会通过翻绘本去自己学习怎么阅读,也不会通过画面和音频完全理解故事的含义。这些都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去真正理解,父母给出的一点引导,对孩子来说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幼儿英语启蒙推荐的动画片
在阿尔法狗击败世界围棋冠军的人工智能时代,数学有多重要,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苦口婆心教半天,孩子怎么就是学不会呢?幼儿数学启蒙阶段,常见的问题有数和量对不上,不懂数字代表的意义是什么。不理解抽象化的数字符号,很难记忆。 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把具体问题上升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将其应用到集体的问题解决中去。但对于孩子来说,要把握这些抽象关系往往不是知道一些计算技巧就能解决的,而是关乎孩子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幼儿,数学是他们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数字,认识形状,了解方向,探索空间。 幼儿最能接受的被动学习方式是什么呢?当然是看动画片啦!动画片无论在语言的启蒙还是数学的启蒙上,都起着无人能敌的作用!今天在Emma More Fun的首篇帖子,Emma老师想推荐7部风靡全球的数学启蒙动画,让数学与英语学科同步启蒙。让孩子们在快乐看动画的同时,既能用英文磨耳朵,又能轻松的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
1《数学城小兄妹Team Umizoomi》
《数学城小兄妹Team Umizoomi》是美国尼克公司制作的一套音乐幻想儿童动画系列,旨在增强学龄前儿童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采用二维和三维电脑动画,辅以真人效果,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数学城小兄妹》色彩感极强,适应学龄前儿童心理,故事情节针对父母和孩子做学前早期教育,趣味十足。制作团队是尼克著名节目《蓝色斑点狗Blue's Clues》的主力人马。这部动画美国境内上映仅9个月便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婴幼儿电视节目,并创造了同类节目中近3年的最高收视。该动画自2010年1月在美国尼克频道和苹果iTunes上首播,到2011年10月,播出2季共39集。而数学城小兄妹第三季和第四季,从2011年10月开始,目前仍在陆续播出。每集24分钟,适合3-7岁的小朋友观看。 这部英文动画,讲述了Umi City中,哥哥Geo、妹妹Milli和机器人Bot,通过解决各种数学相关的问题,来帮助Umi City中小朋友们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难题的故事。动画一共四季,每季二十多集,从最初的认识形状、数数、寻找规律(pattern),到后面的简单数学计算、测量、统计等等,每一季难度递增,涵盖了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的方方面面。
2《安妮与机器人 Annedroids》
《安妮与机器人 Annedroids》是由加拿大拍摄的真人加动画电视剧,是一部旨在为4到9岁儿童提供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 和数学 Mathematics(简称STEM)教育启蒙的佳作。故事围绕少年科学发明家Anne和她的小伙伴Nick、Shania展开,Anne在所居住的机械废料场内发明并制造了Annedroids(智能机器人),小伙伴们和Annedroids一起在实验、发明过程中展开各种探险,悬念激荡而又谐谑温馨。
3《数字虫 The Numtums 》
动画片“数字虫 The Numtums”是BBC为孩子们打造的一部有趣的数学启蒙动画系列,故事围绕10个酷似小松鼠的可爱动物展开,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带领孩子们认识1到10这十个基础的数字,然后再讲述很多跟数字相关的趣味故事。通过动物、植物、衣物、食品、游戏等多种动画形象,对数字的展示配以生动的语言,让孩子不知不觉中记住那些活跃而灵动的数学。 奥妙有神奇的数学世界归根结底由那些简单的数字组成,《数字虫》从最本质出发,第一季的前20集先让孩子们认识这些数字,每集聚焦一个数字;后5集则选取动物、衣物、交通工具、食品和游戏这些生活中的场景来不断使用数字,巩固记忆;第二季则开始展现一个又一个跟数字相关的趣味故事。最终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举一反三,培养孩子开拓性的思维模式。 “数字虫 The Numtums”于2012年在BBC儿童频道CBeebies播出第一季25集,2014年播出第二季26集。适合2-4岁的孩子作为数学和英语启蒙观看。
4《数字小精灵Numberjacks 》
《数字小精灵 Numberjacks》是Open Mind Productions为BBC的儿童频道CBeebies制作的真人加动画的混合动画片系列,是一档益智类儿童动画节目。透过通俗的喜剧及英雄式的画面刺激,令幼儿能掌握对数字的认识、数学的技巧及同时发展其思考性。 《数字小精灵》是英音,语速适中;由于每集套路都一样,所以很容易看懂。故事围绕一群数字小精灵展开,可爱的数字小精灵"0、2、4、6、8"是男孩子,"1、3、5、7、9"是女孩子。它们带给小观众快乐的同时,能启蒙对数学的了解。 《数字小精灵》自2006年10月到2009年12月,在英国BBC播放赢得极高收视率。共播出2季65集,每集15分钟,适合4-6岁的小观众欣赏。喜欢真人动画的小朋友,可以试试这个系列。
5《数学小先锋Cyberchase》
《数学小先锋Cyberchase》是一部寓教于乐的系列动画片,它题材新颖,内容互动,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数学挑战环节。这部动感十足的动画片为我们讲述三位主人公Jackie、Matt和Inez如何前往虚拟的网络世界,阻止邪恶黑客企图掌控网络空间的计划。该片将为小学生们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告诉我们学好数学能够在需要你拯救世界的时候派上用场。
6. 《怪物数学小分队Monster math Squad》
《Monster math Squad 》是一部加拿大动画片,讲述马克斯,莉莉和咕,怪物热爱数学,用它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对于小孩子学习英语、数学都是很好的题材。 这动画的人物是由常见的简单几何形状构成的,非常有趣。适合3到6岁的小朋友观看。
7. 《数字积木Numberblocks》
《数字积木Numberblocks》是英国BBC的最新动画,是自然拼读动画 “Alphablocks自然拼读/字母积木”的姊妹篇。动画通过说唱和简单的游戏般的情节,来渗透数字和基本加减法概念,动画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趣味十足,非常适合2-5岁的小朋友。 《数字积木Numberblocks》讲述了头上带有数字的,5个拟人化的小盒子的相遇经历,并且向学前儿童形象表述了数字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盒子跳到另一个小盒子的上面而形成新的小盒子出现新的数字来展现。短小的动画,能够帮助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了解数字的概念,例如怎么数数,怎么做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