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学会忽略
发布时间:2021-06-28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学会忽略
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我和孩子们在一起共同成长着。我们班的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有些孩子各方面都比较优秀,非常地讨人喜欢,让人产生几多爱怜;有些调皮的宝贝,习惯也不是很好,有时会让我们哭笑不得,着急的我尝试着通过一、两次教育就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渐渐的我发现: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坏习惯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慢慢形成的,而且要想从原来的坏习惯演变成好习惯那就更难了。
可是在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秘方,很想与大家分享,它可以让有坏习惯的、表现不是很好的幼儿,逐渐变成有好习惯,进步明显哦!这个秘方就是——适当忽略。(111642.cOM 优美句子网)
在对于正在转变中的孩子,我们要适当地忽略他们还没有完全转变好的坏习惯,而强化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这会成为他们转变过程中的强心剂,让他们有时间朝着好孩子的方向逐步前进,而不至于使我们的努力前功尽弃。
我们托班洪蕾博小朋友是个极活跃、聪明,但上课易分神、爱自己活动、极有自己个性、而不易被说动的小姑娘。可是她对数字特别敏感,反应能力强,于是我就关注她这方面的闪光点。这时我发现她做操时动作特别快,我就及时地当众表扬她,小家伙这下可高兴得不得了。在这以后我感觉到我对小朋友说什么,或总结幼儿活动表现怎样时,她总是听得最认真的一个,又是最乞盼我表扬的一个。于是一连几天我都认真地表扬了她,然后就发现宝贝上课、吃饭、排队等都有了进步,但这其中,她有时还会说悄悄话,还会不和大家一起活动,单独出来玩,每当这时我只是用目光示意她、提醒她,假装视而不见,忽视她的缺点;在看见她有进步时又努力表扬她。
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星期,她的表现越来越好了,表扬她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真的感觉她进步了,而且我相信她会越来越棒的!
价值反思:
我觉得有时我们不应该只是看到孩子们的不足之处,而是要发现和表扬他们的优点,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同时学会忽略,让他们真的从心底觉得自己就是最棒的,然后他们才会真的变成那个最棒的宝贝!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不要忽略孩子的眼神
午饭过后,孩子们各自选择喜欢的区域开始了愉快的活动。唯独玉玉小朋友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当我看她时,她的小眼睛直直的看着我好像有话要说,因为当时有其他班的老师在我们班观摩餐后卫生,我就顺口说了一声:“怎么了你,到娃娃家去玩吧”,就去忙别的了。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非常后悔。
12点孩子们准时入厕后由主班老师带着进寝室午睡。我发现每隔两步距离就有一个湿湿的脚印,直觉告诉我肯定有孩子的鞋湿了,排除玩水弄湿鞋子的可能那就是有人尿裤子了。经过逐一排查,结果是平时不爱说话的玉玉。我恍然大悟,之前她一直在看我就是想去尿尿,或者是裤子鞋子已经湿了不知怎么办。当时是我太粗心了没有想到这些。这时候大部分孩子已上床,为了保护玉玉的自尊心,我先让其他小朋友都闭上眼睛睡觉,劝她脱下湿裤子帮她擦干后进被窝睡觉,随后打电话让她妈妈来送鞋和裤子。处理完这些,我陷入了反思和自责中。
是孩子的眼神我没读懂,如果当时我明白什么意思或者耐心的去问一下的话,事情就不会这样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得细心再细心,平时要多注意孩子的眼神,了解每个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才会做的更好。孩子请原谅我没有读懂你,我以后会努力的!
教育随笔:家庭教育不可忽视
最近,我园将举行全园徒手操比赛活动,各班都在积极准备。我班也在紧张的编排着,小朋友个个精神抖擞,只有欣欣小朋友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上前问她:“你为什么不做?”“很累”“腿很疼”欣欣一脸的不情愿,任凭我怎样劝说,她一直不肯做,竟然蹲在地上头也不抬了。无奈,我真的拿她没办法了。
当今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家长过多的溺爱养成不少幼儿任性、懒惰、自私、娇气、怕脏、怕累、不爱劳动的不良行为,欣欣就是其中的一个。欣欣的爸爸是个船员,收入颇多,她家居室宽敞、富丽堂皇、家具簇新、一尘不染。欣欣的妈妈特别爱清洁,几乎成了洁癖。在家里欣欣什么事也不做,一切都有妈妈包揽了,妈妈还常关照她:“在幼儿园你不要乱摸乱碰,你这身童装很时尚,可不能弄脏、弄坏。”在她妈妈的感染下,使她在幼儿园很少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她养成了不合群、不活泼、不爱劳动的不良习惯。事后我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同步教育,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幼儿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不良的行为习惯会阻碍幼儿将来的发展,家长们要向关心孩子的身体和智力一样关心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爱劳动爱集体尤为重要,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支持老师的工作。
晨间活动随笔:被忽略的“丢沙包”
和往常一样,今天的晨间活动我们班分成五个区域活动羊角球、曲棍球、足球、抛接球和丢沙包。每个区域里都放上了足够多的游戏材料。羊角球、足球和抛接球男女小朋友平分秋色,曲棍球场地孩子们是玩得热火朝天,唯独丢沙包无人问津。
想当初我们刚刚教小朋友玩这个游戏时,也曾经出现过“一包难求”的景象!那时候孩子们都十分喜欢“丢沙包”这个游戏,如果哪一位小朋友把“目标”(两个易拉罐粘合在一起)砸倒,他们便会欢喜雀跃,相互祝贺!即使砸不倒他们也会相互鼓劲继续努力!开学仅仅两周时间,“沙包”的吸引力已经荡然无存。
我灵机一动,把“目标物”四个四个摆在一起,一字排开变成“障碍物”,又结合竹圈(绿色圈单脚跳,红色圈双脚跳)。把丢沙包游戏变成了障碍跳。我先自己试着玩了两次,不一会在我的身后就出现了张欣然、周秋彤、崔玉坤------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喜新厌旧又是孩子们的天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我们的游戏材料,创作并教会他们不同的玩法,他们才会乐呵呵的跟在你的左右!
教育随笔:别忽视省心的孩子
教育随笔:别忽视省心的孩子
我有这样一个爱好,喜欢把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用相机捕捉下来,然后上传到我们的班级博客里。那天我像往常一样上传相片,我被一双失落的眼睛深深触动了:画面中孩子们在高兴地玩拖拉玩具,旁边一个小小的身影呆呆地站在那里,与画面显得格格不入,那不是蕾蕾吗?她眼睛里的那份失落让我的心顿时沉甸甸的!
脑海里马上开始搜寻让她失落的原因,昨天的那一幕情景又闪现在我眼前:孩子们在选自己喜欢的拖拉玩具,只听见“哇”的一声,我寻声过去,原来是蕾蕾和豪豪在争同一个玩具,爱哭的豪豪蛮横地把玩具往自己这里拽,蕾蕾什么也不说,但就是不松手。为了尽快平熄战火,我就建议懂事的蕾蕾把玩具让给爱哭的豪豪玩,蕾蕾不情愿地松手了。我来不及多想,就叫蕾蕾去另外选了一个玩具……
蕾蕾温和、安静、乖巧,从来不让人操心,是个很省心的孩子,即使有时她来和我说了些什么,也似乎从没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反应。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因为做了多年教师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维护集体正常的秩序,以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尽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为了班上那些出色的孩子一个精彩的作品而用尽了赞美之词,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忽略了他们眼里的那一抹抹失落!不管他们是否很敏感和脆弱,我想,老师对他们的忽视同样造成了心理伤害,一想到这里,我的心泛起一阵抽痛。
在幼儿园里,常常最遵守规则的,是那群省心的孩子,学习活动中,最认真的,还是那群平凡的孩子。他们虽不像“优秀”孩子那样给你一个个意外惊喜.也不像“调皮”孩子那样“引人注意”,但他们用最最朴实的行动表达着自己的精彩,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教育随笔:学会适应
教育随笔:学会适应
魏书生曾经说过,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是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对待教学,对待学生,我认为也同样是一个道理。
我们不能对学生的现状听之任之,我们要树立一个让他们不断提高的目标,但是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埋怨,灰心,要享受到改造学生的乐趣。要不然,对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没有好处。埋怨、灰心、等待得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成绩越来越糟糕,老师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与其埋怨,灰心,等待,不如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做法。
我们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找出原因或根据不同学生的问题,逐一解决。如有的学生约束力差,那么教师就要取得家长的协助,回家后让家长监督和督促他的学习。有的学生书写太差,老师就从笔画书写开始,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改正他的不良习惯。同时,对于他们不认真书写交上来的作业,必须让他们重新写。直到老师认为比较认真了为止。对于上课爱溜号的同学,老师的视线要经常在他们身上扫过。并且要让他们一直有事可做。不要让他们的思维活动偏离学习主题。也就是说让他们没有机会溜号。
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不很高明,但是见效比较快。老师摆脱了一味的批评带来的不快,自己少了许多与学生生气的机会,同时也节约了时间。这样做,老师轻松了,学生也得到了更多的练习。真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工作,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的写照。我们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枯燥乏味,要想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生机,要想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有情趣,我们就应该不断地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试着适应环境,享受现在的所生活带来的乐趣。
我们的生活总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什么不快快乐乐每一天?
教育随笔:学会分享
分享,是我们的中华美德,学会分享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德。如今的家庭,都是一家一个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溺爱孩子,有什么好吃的都舍不得自己吃,全留给孩子了。家长对孩子的爱无可厚非,但这种溺爱如果不予以正确的引导,久处这种环境会导致孩子认为好的东西理所当然的都属于自己,进而滋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心理。因此,要让孩子学会分享,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从孩子入园上小班起,我就引导我们班的孩子要学会分享,学会谦让。而如今,她们已经成为了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这份美德在游戏,在学习,在生活中体现的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视点一:今天下午的点心吃得是小蛋卷
,两个小朋友分一盒,以往在小班的时候都是阿姨或者老师帮小朋友们分好。今天,我决定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合作、分享,学会谦让。我对孩子们提出了三个要求:1、找到一个好朋友2、和好朋友商量谁去拿点心3、平均分配,一起分享。我把要求讲清楚,让每个小朋友明白后,小朋友们开始分组拿点心和倒水。看着她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没有争抢,没有吵闹,井然有序。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班平时的分组活动表现就是这样的,想到此,内心深处真的无比的欣慰。教育不需要轰轰烈烈,品德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的是滴水穿石的持久,是平时细致功夫累积的成果。
视点二:区角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选好自己的标志牌进入游戏区。这时,我看见几位小朋友进入了图书角,其中有两位孩子同时看中了故事书《恐龙世界》,双方各持一角,互不退让,我刚想走上前去调节,转念一想,还是在一旁观看一下吧。起初,两个小家伙互不相让,僵持了好一会儿。眼看着时间一点一点在流逝,我也在犹豫着是否要上前去和解。就在这时,其中一位孩子先松开了小手,故作轻松地说:“算了,你要喜欢那你就先看吧。”听完这话,另一位拿着书的孩子也开口说话了:“是我不好,书是你先拿的,还是你先看吧。”“那你们可以一起看呀。”听完俩人的和解词,我适时地上前一步,提供我的意见。两位小朋友采纳了我的建议,俩人高高兴兴的搬着小椅子有说有笑地一起去分享属于他俩的快乐去了。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老师,但是我坚持做她们最好的朋友,在她们困惑迷茫的时候,在她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抓住时机,选好教育的切入点,伸出我的双手去扶持她们一把。
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我的教育理念是:每个学会分享的孩子都能体验到分享所带来的乐趣,并在分享中快乐成长。这让我想起某位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在记者采访时问她:你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的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我学到的就是这些。他的回答十分耐人寻味,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道理:这就是从小要重视培养一个人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人格。而如何实施好平时的教育培养工作呢?其实我觉得很简单,就是坚持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观念细化到幼儿教育实践的点点滴滴中去,贵在持之以恒,不畏琐碎。
教育随笔:学会信任
教育随笔:学会信任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孩子们处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又有一个像姐姐一样的大朋友,这个大朋友还需要他们的“照顾”与“同情”,一下子孩子就感觉自己长大了。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对此感到自豪快乐和满足。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喜欢看《西游记》,对里面的孙悟空十分着迷。记得刚来园的时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表达他是孙悟空,虽然也常学学孙悟空的样子,在他的表述当中有对老师的怀疑,因为他的声音怯怯的,不敢大声地和老师分享他的故事和快乐。这是他对老师的试探,看老师能不能理解他,如果我们只是很平常地反应,让他自己玩,可能他也就体会不出和老师一起分享这个角色的快乐了,但我们对他的反应是积极的,老师故意做出很惊奇的样子说:“真的吗?你是孙悟空,那太神奇了!”他察觉到老师的表情充满着神秘感一下子兴趣就来了,更提起了精神了,开始给我们讲孙悟空是如何打妖怪的,讲起来就像自己身临其境、头头是道。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有意要提练他的故事,装作很害怕的样子,对他说:“悟空请我们带路吧,我们怕前面有妖怪,你可以保护我们吗?”他听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做着孙悟空的样子在前面奔跑着,还时不时地回来招呼我们,并让我们有序地排好队……
我觉得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到愉快,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我们老师不能忽略孩子向你发出的每一个快乐的信息,这个信息也许是孩子向你做试探和考验,也是他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如果老师通过了孩子的考验,取得了他的信任,孩子就会由此变成了一个十分开朗的小朋友。老师的思索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在园的孩子,我觉得这是每个老师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孩子们发现老师是友好的、可亲的,又是值得信任的;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和谐的。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不快乐吗?这个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
教育随笔:学会道歉
某日下午第一节活动课,我刚进教室,我们班的徐嘉悦小朋友就站起来报告:“老师,嘉怡哭了,她今上午刚买的蝴蝶卷笔刀不见了。”放下手中的教具,我开始对孩子们进行说服教育,可我说了半天,仍然没人肯把卷笔刀交出来。调皮鬼徐增田还朝我作鬼脸,看到他得意的样子,当时我感觉全身火冒三丈,这节课我不知道是怎样上的。下课后,我把徐增田带到办公室,狠很地批评了他一顿,并责令他把卷笔刀拿出来。孩子想张口解释什么,看到我可怕的样子,终于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满脸委屈,可还是答应了我的无理要求。
放学后,我仍然怒气未消,边做饭边生气,忽然电话铃响起,我接起电话,那边传来嘉怡妈妈的声音:“老师,对不起了,嘉怡的卷笔刀找到了,中午放学时,她放到了另一个口袋里,忘了。”放下电话,我开始自责起来:“自己做事怎么这么鲁莽,当时为什么不问问清楚就妄下断论。”整个晚上,我辗转难眠,翻来覆去考虑这件事。
第二天刚上课,我把徐增田叫到我面前。听到我喊他的名字,孩子怯生生地走过来。我拉着他的手,当着全体幼儿的面,真诚地向他道歉:“孩子,对不起,老师昨天错怪你了。”我的真诚引来孩子们一阵热烈的掌声,徐增田也转忧为喜,此时的我感觉轻松了很。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包括我们老师。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于承认、敢于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