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培养13-2个月宝宝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21-07-21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 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

从宝贝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了人格品质的塑造和智慧的获得,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表达能力,更是形成于生命的早期。一个充满自信、体察他人、愿意倾听和能够有效表达的宝贝,注定是一个天生的谈判高手。

【13~24个月的宝贝】

这一阶段是宝贝吸收性思维和认知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宝贝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意识和独立行动倾向逐渐增强,求知欲旺盛,具有很强的学习力。此阶段可引导宝贝进行谈判小实验。

谈判意识形成,沟通表达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

【常规测试】

1.1岁左右,是否有了较强的占有欲和私有概念?

2.是否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游戏?

3.能否会用简单的两个字组合表达意思?

4.2岁左右能否喜欢倾听妈咪的谈话并偶尔能学上一两句?

5.是否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知道行为的对与错?

【游戏测试】

1.背儿歌 妈咪教唱儿歌,宝贝能否很快就学会背诵或哼唱?【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2.模仿游戏 能否迅速说出熟悉的动物名称并可以模仿出叫声和基本的特征?

3.指五官游戏 妈咪和宝贝互相指认五官,看宝贝能否做到心、眼、手协调,比较迅速地做出判断?

4.故事接龙游戏 针对熟悉的图画故事,妈咪有意识地在关键情节停顿下来,看宝贝能否根据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象并叙述出来?

宝贝沟通表达能力不足的表现

词语与物体对应关系理解不够。

对事物的记忆与理解能力不强。

对物品属性不敏感,无法准确归类并说出用途。

不能用手势明确表明自己的意思。

学习欲望不强,对外界事物缺乏求知欲。

基本的词汇量过少,无法很好的运用。

【本月龄宝贝提高要点】

尊重宝贝独立自主意识的同时培养是非对错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宝贝的学习欲望,重点是增加词汇量和抽象思维能力。

【3招提高宝贝沟通表达能力】

1、情景再现 让宝贝复述听过的故事情节、公园游玩经历等,重点指出对与错的行为,可培养宝贝的归纳表达能力和是非观念。

2、看图讲故事 给宝贝看一些图片故事书,让其自己看图讲故事,可锻炼和巩固已有的语言能力,并激发想象力。

3、玩具交换 保护宝贝占有意识的同时提倡分享,妈咪可帮助宝贝了解和掌握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玩具的游戏规则。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如何培养7-12个月宝贝表达能力


从宝贝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了人格品质的塑造和智慧的获得,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表达能力,更是形成于生命的早期。一个充满自信、体察他人、愿意倾听和能够有效表达的宝贝,注定是一个天生的谈判高手。

【7~12个月的宝贝】

这一阶段的宝贝开始进入语言学习能力的快速增长期,也是语言的最佳模仿期,宝贝的表情、动作、声音等更为丰富,开始能够协调动作和想法,用较为清晰的信号表达出来。

对外界的认知理解力与运用身体等语言的协调表达力。

1. 7个月,拿走手里的玩具,宝贝是否会哭或大叫着表示不满?

2. 8个月,当满足吃喝玩乐的要求后,宝贝是否会以微笑表示感谢?

3. 9个月,宝贝是否会挥舞着小手抚摸妈咪的脸表示亲近?

4. 10个月,能否意识到妈咪高兴、生气、不安等情绪?

5.11个月,能否理解妈咪的简单话语如“不许”、“坐下”等并做出反应?

6.1岁时,能否理解20个左右的词汇的意思?

【游戏测试】

1.拍手游戏 测试语言理解力和模仿力,10个月左右,妈咪握着宝贝的手进行对拍,熟练后看宝贝能否自己拍手?

2.取物游戏 拿走宝贝正在玩耍的玩具,看宝贝是否情绪激动反应激烈,再逐渐将玩具移近宝贝,看宝贝是否转怒为喜?

3.爬行游戏 宝贝爬行时或许喜欢乱拣东西往嘴里塞,当妈咪发出呵斥声或轻拍小手警告时,宝贝是否能意识到错误,及时改正?

宝贝沟通表达能力不足的表现

反复刺激仍无法建立对应的词物联系。

对妈咪的话语理解能力不够。

对家人情绪变化无明显反应。

还不能正确利用简单的手势、表情、哭叫表达意思。

模仿发声和动作的能力不强。

【本月龄宝贝提高要点】

这个阶段是语言的最佳模仿期,妈咪要帮助宝贝建立起词汇语言和事物的因果联系性和“察言观色”能力。

【3招提高宝贝沟通表达能力】

1、语言动作联系 训练宝贝执行简单的动作指令,如“把玩具给妈咪”、“欢迎爸爸下班回家”等,并用鼓掌、喝彩、夸奖来鼓励宝贝的正确理解和执行。

2、因果联系 妈咪给宝贝玩具或食物时,可要求宝贝模仿点头或鞠躬的动作以表示“谢谢”,在妈咪出门时用挥手表示“再见”。

3、强化记忆 通过图画书、讲故事、亲子交谈等,利用规范的发音、丰富的词汇、重复的解说,来加深宝贝的印象和理解。

如何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导读:对于儿童来说,自由地玩耍,从来都是一项具有社会交往意义的活动。即便孩子独自玩耍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从社交经验中提取角色和象征符号,来进行活动。玩耍的内容和主题永远和孩子的社交与文化背景紧密关联,孩子们在玩耍当中,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自发建立规则,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一年的春节,我们全家回新西兰奶奶家度假。北半球的隆冬,恰值南半球的盛夏,孩子们每天在户外奔跑游玩。一天下午,我们来到一处儿童游乐场,我的两个孩子和他们的朋友都去玩一种叫作“飞狐”的器械。那里已经聚集了五六个孩子,从两三岁到四五岁都有。那天好像是其中一个孩子的生日,他们的妈妈们带着蛋糕小吃饮料,举行一个小小的野餐会。这群孩子自发地组织起来,排队轮流登上“飞狐”飞驰下去,再荡回来。每个孩子都自觉地耐心等待,轮到自己再上去玩儿,玩儿过一次之后把“飞狐”拉回起始点,交给下一个孩子。

“飞狐”实在是太好玩了,一名年纪小一些的孩子忍不住玩过一次之后,把住“飞狐”不交出去,还要趁机再玩一次。这时他的朋友们一拥而上,有的抓住“飞狐”手把,有的抱住他,大家纷纷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我们需要轮流,否则对大家不公平,请你下来,呆一会儿就又轮到你了。”在朋友的请求、说理和簇拥之下,那个“犯规”的小朋友乖乖地松了手,排到队伍最后边。

这些孩子的妈妈们,远远地坐在公园安置的木头桌子和长凳上,边喝咖啡边聊天,并不关注孩子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我当时想,如果换到中国来,家长们恐怕会虎视眈眈地盯着孩子,亦步亦趋地跟着孩子,一旦出现任何矛盾和冲突,家长们一个箭步冲上前,评判、裁夺、批评、指正,“让着他!别打架!你怎么这么霸道!”诸如此类让孩子糊涂的指令脱口而出。

对于儿童来说,自由地玩耍,从来都是一项具有社会交往意义的活动。即便孩子独自玩耍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从社交经验中提取角色和象征符号,来进行活动。玩耍的内容和主题永远和孩子的社交与文化背景紧密关联,孩子们在玩耍当中,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自发建立规则,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家长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相信孩子的智慧,放手让孩子自由地玩耍,让他们在玩耍中认知并建立规则,开发社会交往的能力,在矛盾和冲突当中,学会协调伙伴之间的关系,形成团体合作意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的确,当我们放手让孩子跟小伙伴自由交往时,他们获得了宝贵的机会,来觉察他人的感知与理解力,并且体验到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跟自己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在这种时刻,如果他们希望玩耍继续进行,就必须学会商议、妥协和变通。

一天下午,我去幼儿园接女儿。她正在院子里和要好的朋友林林荡秋千,林林去卫生间,托付我女儿帮助她看管秋千。这时另外一个小朋友过来要玩儿,我女儿对她说,“这是林林先拿到的秋千,她去卫生间了。”林林过来的时候,我女儿问她,“毛毛要玩儿秋千,你同意吗?”林林摇摇头,我女儿转脸对毛毛说,“她不同意,请你等待,好吧?”

看到这一幕,我感慨万千:即便成年人,恐怕也很难做到如此思路清晰、有理有礼有力吧?

培养3岁宝宝的表达能力


孩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有些家长常对孩子说“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这样反而使孩子失去表达自己的机会。言语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语境特征决定着儿童的言语特征、讲话风格。父母应当通过控制语境,自觉地、有意识地调控孩子的言语发生。

长久以来,我们已将与孩子的交流的任务交给了冰冷冷的玩具、电视或电脑,我们将为孩子说故事的乐趣交给了录音机;我们要孩子面对各种无生命的“物”,却忘记婴儿需要的是“人”的交流。在许多成人的社交场合中,孩子往往被晾在一边。他们没有讲话的外界要求,也就缺乏口语表达的内在要求。其实只要你不是在办公,就应让孩子参与大人的生活,必要时应多让孩子成为情境的中心,促使孩子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让孩子常讲述自己的想法、经历。

3岁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复合句,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要求,家长和宝宝之间已经能够用语言来相互交流。此时是丰富宝宝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好时机,家长应抓住时机,培养和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可采取下列措施。

1。家长多与宝宝交谈。通过谈话可了解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2。父母还应处理好孩子的情感表露与语言表达的矛盾,不要让本来讲话清晰流畅的孩子一见到父母就变得嗲声嗲气。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要明确地提出:“你把你要说的事情清清楚楚地给我讲一遍。”帮助宝宝正确、恰当地使用词语。当宝宝说“我要那个”“我要这个”时,要及时帮助他说明所要的具体物体的名称、特征和用途,并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父母要注意用富于启发性的谈话,使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力得以充分展开,有些家长总喜欢让孩子做简单的是非判断。这种谈话是封闭式的,不利于孩子流畅语言的发展。当孩子有动作上的要求尽量让他用语言表达出来。这里再次提醒家长禁用“娃娃腔”同孩子讲话,同时要注意宝宝的口齿是否清楚、发音是否准确,对于错误的发音要及时纠正,切不可重复宝宝错误的发音。

3。父母应多鼓励孩子说复句和完整句,并不断提高词汇的概括水平。可以用打电话的方式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和听觉能力。用朗读和背诵训练孩子具有良好的语感。用绕口令帮助孩子练习发音和正音。并且要真对孩子发音存在的问题选择内容。

如何培养0-6个月孩子的表达能力


从宝贝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了人格品质的塑造和智慧的获得,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表达能力,更是形成于生命的早期。一个充满自信、体察他人、愿意倾听和能够有效表达的宝贝,注定是一个天生的谈判高手。

宝贝能否像谈判高手一样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是家庭教育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宝贝未来能否把握机遇、收获幸福的关键。因为沟通表达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情商,既关系到人际关系的好坏,也决定了社会适应能力和事业生活成就的大小。从小提升宝贝的沟通意识,增强表达的能力和技巧,对宝贝性格的培养、人格的塑造乃至将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0~6个月的宝贝】

这一阶段是宝贝的沟通表达由本能的反射动作向有意识的动作过渡时期,宝贝的视听嗅味触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也是建立亲子依恋之情和对周围世界信任关系的关键时期。

宝贝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和依恋心理。

1. 1个月,是否在逗引下有微笑等愉快反应?

2. 2个月,能否注意到声响,并能发出“咿咿啊啊”的声音?

3. 3个月,能否看见妈咪会露出微笑?

4. 3个月,饿了或尿了的时候得不到妈咪的照顾是否会大声啼哭?

5. 5个月,是否有了明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表现?

6. 5个月,是否经常自言自语?

7. 6个月,是否有着明显的依恋和怯生行为,并用哭笑生气来表达?

1. 说笑逗引 3个月时,用愉快的口气和表情与宝贝说笑、逗乐,看宝贝能否发出“呃、啊”声或笑声。

2. 模仿游戏 5个月时,妈咪做几个简单的张嘴、吐舌头等动作,看宝贝有无兴趣和能力模仿。

3. 语音反应 6个月时,叫宝贝或熟悉物体的名字,宝贝能否对相应的语音信号有反应?

宝贝沟通表达能力不足的表现

对外界刺激和变化反应不敏感。

视听嗅味触觉的表现缺乏对外界的好奇心。

缺少啼哭、挥手等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

和外界缺乏互动的兴趣。

语言发育比一般宝贝晚,发声音节较少。

尚未建立起简单的语音——物体对应关系。

缺少简单的身体语言动作。

【本月龄宝贝提高要点】

宝贝用啼哭和微笑、手舞足蹈等简单的身体语言和妈咪进行着沟通,妈咪要创造一切机会(语言、目光、抚触等)与宝贝进行交流,刺激他们的表达欲望。

【3招提高宝贝沟通表达能力】

1、抚触训练 通过这一非语言交流形式进行身体接触和情感交流,给宝贝的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从而促进智能发育,可同时伴以音乐、轻柔的话语和目光的交流。

2、信息贮存 通过反复的歌谣、图片、实物介绍、亲子交谈等,让宝贝接受初步的语言、色彩和音乐刺激,并在大脑皮层中贮存起来,为今后的智能开发打下基础。

3、被动操 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游戏,特别适合于2~6个月的宝贝,不但可以促进宝贝全身发育,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如何培养孩子表达能力


只要小平平哭个一声,妈妈就知道他是饿了,还是尿湿了,因此,到了快3岁的年纪,平平还是习惯只要不顺心或遇上挫折就用哭的,然后,妈妈就又开始猜测他到底是为什么事不开心。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显然十分重要,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孩子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与他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好坏影响着孩子的人际关系、课业学习、未来成就等,而且不是口才流利就一定是好的,说出来的话是否让人觉得很舒服,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二、常见的育儿问题

1、总是提前满足孩子

父母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注意他的一颦一笑,孩子哭什么,还没开口,父母就已经猜出来了,并且尽快地满足他,却忽略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懂得你的孩子要什么,忽视了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想法和需求。

2、老是替他说答案

有的孩子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好,一件事说得七零八落,没耐心的父母,总是开口帮他说答案或直接替他做结尾。久而久之,孩子的表达能力显然不会有提高了。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1、请他用说的

当孩子以哭来表达时,父母应该告诉他:请你好好说清楚,不然,我没办法帮助你。慢慢地让孩子习惯开口表达事情。

2、多陪他说话、阅读

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他是从听慢慢进入说,而词汇累积的多寡会影响孩子的表达力,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就多和孩子说话、听他说话、阅读故事等,让他建立丰富的语言基础。

3、修正表达方式

说话的礼貌也是需要学习的,对孩子来说,他们有时候说得太直接的言词,听在别人耳中,不见得很舒服,家长需要适时提醒孩子,该怎么说会更好。

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在很多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特征:与人交往时落落大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公众面前表演毫不怯场......

相信很多粑粑麻麻会问:“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而我们家娃却总是扭扭捏捏,总是看起来信心不足呢?难道这是先天决定的?我家孩子比较内向,难道就不能自信表达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内向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自信表达?

答案是肯定的,TED演讲中不少厉害的演讲者都是内向型人格,而五十多年前,在台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以及发表《葛底斯堡演说》的美国前总统林肯同样也不是外向的人。

自信表达是种能力,就像游泳、开车一样,是种能够让孩子受益终生的技能,它从来就无关乎性格,也绝对不是外向型孩子的专利!

事实上,要想学会自信表达,这两个要素必不可少:一、开口说的勇气和自信;二、有趣充实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言之有物”。

如何让孩子的表达兼具以上两点要素,英孚英伦戏剧表演营,奏是这么神奇!

这个冬令营由英孚全球研发团队精心研发,引入剑桥原版短剧校园剧,让孩子们在锻炼台词和肢体语言表达的同时感受原汁原味的英伦校园文化!

全英文浸入式环境,帮助提升开口表达的自信

粑粑麻麻经常会发现,孩子年龄越大,似乎越不爱表现,明明小时候很爱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的,到了小学高年级或是进了初中后,就开始变得害羞不敢说。

别担心,英伦戏剧表演营的课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和“老师在台上唾沫横飞,孩子在台下昏昏欲睡”的传统课堂不同,英伦戏剧表演营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要全身心投入,和外籍培训师一起观看原版视频、朗读台词、背台词、练走位、排练……在浸入式的英语环境中,提升开口自信!

想象一下,面对身边一群动作夸张、表情丰富的同龄人,再腼腆的孩子,也会很快进入角色,被激发出表达的欲望。

小E同事的女儿多多今年小学五年级,平时特别腼腆,以前来公司,叫小E“姐姐”的时候(没错,是姐姐不是阿姨!),都是躲在她妈妈身后,害羞得很。据说多多平时的课堂表现也是这样,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课堂发言,能不回答就不回答。

去年,多多妈帮她报了个英伦戏剧表演营,没想到,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这孩子竟然在台上大声说台词,夸张地摆动作,把台下的观众逗得哈哈大笑。

能让孩子产生如此蜕变的原因,除了外籍培训师带来的全英文浸入式课堂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其一:孩子们在学习每个剧本前,都得观看一段同龄人演绎该剧本的视频,这种榜样的力量对孩子而言是非常大的;

其二:每个班级的同学都会分组表演,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每个孩子必须全力以赴,挑战自己的舒适区。

相关推荐

  • 如何培养26-26个月宝贝表达能力 从宝贝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了人格品质的塑造和智慧的获得,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表达能力,更是形成于生命的早期。一个充满自信、体察他人、愿意倾听和能够有效表达的宝贝,注定是一个天生的谈判高手。 【25~3...
    2021-07-21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导读:对于儿童来说,自由地玩耍,从来都是一项具有社会交往意义的活动。即便孩子独自玩耍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从社交经验中提取角色和象征符号,来进行活动。玩耍的内容和主题永远和孩子的社交与文化背景紧密关联,孩...
    2021-10-29 阅读全文
  • 培养3岁宝宝的表达能力 孩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有些家长常对孩子说“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这样反而使孩子失去表达自己的机会。言语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语境特征决定着儿童的言语...
    2021-12-03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宝宝的思维能力 思维的几个层次 我们先来看一个上世纪50年代起横行美国教育界的Bloom'sTaxonomy,它描述了认知能力的几个层次。嗯,跟马斯洛需求层次很类似。 刚横空出世,它就成为美国教师和职业训练中的重要一...
    2021-05-02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 1岁多的宝宝已经初步有了独自玩耍的能力。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宝宝在客厅里自言自语,而且好一会儿也没有叫妈妈陪。走近一看,却发现小家伙正一本正经地和毛绒玩具们说着“外星人”的语言。这是宝宝在享受独自游...
    2021-04-14 阅读全文

从宝贝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了人格品质的塑造和智慧的获得,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表达能力,更是形成于生命的早期。一个充满自信、体察他人、愿意倾听和能够有效表达的宝贝,注定是一个天生的谈判高手。 【25~3...

2021-07-21 阅读全文

导读:对于儿童来说,自由地玩耍,从来都是一项具有社会交往意义的活动。即便孩子独自玩耍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从社交经验中提取角色和象征符号,来进行活动。玩耍的内容和主题永远和孩子的社交与文化背景紧密关联,孩...

2021-10-29 阅读全文

孩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有些家长常对孩子说“大人说话,小孩少插嘴!”。这样反而使孩子失去表达自己的机会。言语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语境特征决定着儿童的言语...

2021-12-03 阅读全文

思维的几个层次 我们先来看一个上世纪50年代起横行美国教育界的Bloom'sTaxonomy,它描述了认知能力的几个层次。嗯,跟马斯洛需求层次很类似。 刚横空出世,它就成为美国教师和职业训练中的重要一...

2021-05-02 阅读全文

1岁多的宝宝已经初步有了独自玩耍的能力。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宝宝在客厅里自言自语,而且好一会儿也没有叫妈妈陪。走近一看,却发现小家伙正一本正经地和毛绒玩具们说着“外星人”的语言。这是宝宝在享受独自游...

2021-04-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