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小推车的妙用
发布时间:2021-08-09 幼儿园尾巴的妙用说课稿 教育随笔 简短的幼儿小故事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是充满丰富想象力的,一件不经意的玩具。却让孩子演绎出了这么多奇特的富有生活的玩法。老师们,放手把!让孩子的双手描绘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把一百种语言全部给他们留下!
今天下午,我班户外活动玩的是自制玩具“小推车”。这种玩具是用两个易拉罐连在一起,用铁丝穿起来,然后上面安上一个长长的木棍。孩子们就可以推着在公路上跑。可以锻炼孩子的奔跑能力,也可以发展孩子的灵敏反应能力。
孩子们一人推着一辆“小推车”,异常活跃异常兴奋地玩着。忽然,我发现淙淙拿着小推车在墙上来回滚。“淙淙,你在干什么?“李老师,我是刷漆的。”奥,原来他把它当成了刷漆的滚子了。有好多孩子都加入进来了,用他们灵巧的双手描绘他们心中五彩斑斓的墙壁,仿佛这整个带有童话色彩的院墙就是由他们刷出来了,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兴奋与骄傲!
这时,平平好像想起了什么,拿起“小推车”飞快的向草坪奔去!在草坪上来回推起来!许多孩子也好象想起了什么,也推起来,爱说话的昊皓告诉我:“老师,看我们的剪草机把草坪剪的多整齐!”
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是充满丰富想象力的,一件不经意的玩具。却让孩子演绎出了这么多奇特的富有生活的玩法。老师们,放手把!让孩子的双手描绘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把一百种语言全部给他们留下!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幼儿教育随笔:奖励的妙用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连蹦带跳的来到室外活动场地上,等我告诉他们继续练习跳绳时,他们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了刚才的高兴劲。我问孩子们:“怎么,你们不愿意玩跳绳了?”强强声音最高,抢先回答:“老师,天天跳,我们都跳烦了!”孩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是啊!每天让孩子们机械性的跳,孩子们没有了活动的兴趣,确实效果不怎么好。我沉思了片刻,说:“那今天我们就来一个跳绳大王选拔赛吧,今天我们选出三个跳绳大王,老师奖给他们每人一朵小红花。”孩子们一听,个个精神抖擞,擦拳磨掌,等待挑战。只听红红说:“我能得到那朵小红花!”明明不服气地说:“你还不如我厉害呢,那朵红花是我的。”在我宣布了比赛规则后,经过一轮轮的角逐,最后,张乐全、单凯丽、黄红静三位小朋友获得了跳绳大王的称号,我也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颁奖仪式,给他们戴上了小红花,他们也赢得了小朋友们的掌声,看着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眼神,我布置任务:“每天户外活动跳绳时,我们都进行这个比赛,谁赢就奖励谁小红花,还能上台领奖,你们说好不好?”小朋友们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在接下来的户外跳绳活动中,孩子们在练习过程中表现的非常认真刻苦,我们班的跳绳大王也越来越多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幼儿什么本领,只有运用灵活的方法,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随笔:颜色妙妙妙
情境故事贯穿整个活动,使孩子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
在上《颜色妙妙妙》的前半部分时,当我让孩子们寻找教室中各种颜色,找出自己所喜欢的并将其介绍给其他同伴时,每个孩子都争先口恐后地举起小手把看到和喜欢的颜色告诉给同伴。
这节课最成功的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拿起各自喜欢的颜色,各种不同颜色的画笔给纸上的小鱼打扮时,孩子们是最兴奋、最快乐的,他们纷纷拿出自己喜欢的油画棒,在画卷上留下了一幅幅我们成人世界里较显稚嫩的“图画”,然而也正是这些略显幼稚的涂鸦,让我们总是感叹于孩子们的想象世界是那样的多姿多彩、绚丽夺目,以至于让我们成人都羡慕不已、自叹不如呢。
本次活动也注意了拟人化的常规培养。
小班孩子由于刚入园不久,在家较自由、散漫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常规习惯的意识较弱。
如以往孩子拿到作画工具后会出现一些令人头疼的事:笔撒了一地、盒子弄破、油画棒的包装纸被撕掉了等等,为此在教学中我运用拟人化的语言,要轻轻拿放油画棒宝宝,不和小朋友抢,油画棒宝宝弄痛了会哭的,形象的拟人化语言使孩子遵守了常规,也为今后开展美术活动形成良好的开端。
这节课总体来说,我感觉准备的还是很充分的,孩子们对自己原本喜欢的颜色是比较“专情”的,但一些没怎么见过的颜色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那一双双可爱的大眼睛,积极参与了涂色活动。
虽然孩子们现在所认识的颜色还是很有限,但通过今天这节课,他们对各种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本色彩单一的画纸上也出现了其它不同的颜色,这说明今天这节课已达到了其教学目标,让我感觉欣慰。
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如细节方面需完美。
如活动的结束部分可加入音乐使之更好等。
教育随笔:废纸边的妙用
小班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事,一会儿工夫就会无事可做,闹哄哄的,真有点烦人。每时每刻都需要老师的提醒,离不开人。
有一次要上课,急等着用教具,可是孩子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他们无事可做,该怎样安顿孩子让他们闭上小嘴巴呢?我灵机一动,把平时积攒下的及时贴、彩纸边给孩子们分发下去,让他们自己玩,省心。于是,每人发了一张白纸,一把小剪刀,让孩子们任意剪贴,随意创造和搭配,孩子们剪得极其认真。教室里安静极了,没有一个孩子乱说话,各自挥动自己的小剪刀,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创造。看看他们纸上的作品,虽然粘贴得不是十分漂亮,但孩子们讲起自己的作品竟然头头是道,构成了他们心中完美的图画。
今天这个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孩子们爱动手,爱剪剪贴贴,哪怕忙得天翻地覆,昏天黑地,他们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孩子虽然小,但也有自己的思维,也有自己美好的向往,有时我们老师也要放开手,让孩子去大胆地做一做,不要把孩子禁锢起来。
这些废纸边不但能让老师安心地制作完教具,还让孩子们玩得尽兴,锻炼了孩子们动手和审美的能力,发展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建议大家把这些各种颜色的废纸边收集起来,在区角活动时,让孩子们动手撕撕剪剪、粘粘贴贴时,都是很好的材料。这样既省老师的力去搜集,颜色还特别多,大家不妨试一下。
教育随笔:思维导图的“妙用”
教育随笔:思维导图的“妙用”
自来到学校之初,开始学习思维导图后,我便深深地爱上了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并把它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让其发挥出它的“妙用”,不知不觉中如“润物无声”似的,学生慢慢地也喜欢画思维导图了。
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家东尼·博赞创建的,他以大脑先生闻名国际。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它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有特色。
本学期中,我依然坚持带着孩子们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当学完第一单元时,我便给每位同学发一张A4纸,同学们兴高采烈地问:“老师,是要画思维导图了吗?”
“嗯,是的。喜欢画思维导图吗?你们知道老师让大家画思维导图的用意吗?”
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起他们的小手,七嘴八舌地叫道:“老师,我……”
平日里,字迹工整的樊钊贝说:“思维导图可以帮我梳理每一课的内容,我喜欢。”
“思维导图可以帮我梳理单元的思路。”阳光帅气的杨东辰说。
“还可以帮我记住每课的知识点。”积极踊跃的张子宸也说。
看着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表情,我说:“对,这就是我们坚持画思维导图的意义,也为了让大家锻炼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在将来的学习中,拥有这种学习能力。”于是,大家说画就画了起来。
看得出来,孩子们的思维越锻炼越灵活,思维导图画得也越来越有进步,无论是知识点的呈现,还是从配图、线条的流畅性来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下面快来欣赏孩子们的思维导图“成果”,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记得上次培训中,郝校长说:“现在的新课改已不再是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而是我们需要给学生说水从哪打来的。”仅仅教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教方法,多形式的激发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内化成一种学习力!
王校长常说:“成长是人生唯一的话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且思且行,才能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也才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幼教随笔:各种工程车的作用
幼儿园后面的空地上正在建造大酒店,高高的吊车每天都在离我们很近的头顶上轰隆轰隆地工作着,一片忙碌的景象。站在我们6班户外活动的场地上吊车吱嘎吱嘎地吊运建筑材料的情景一览无余。很多孩子都好奇地抬起头,一边仰望着吊车在空中转来转去,一边热烈地交流着,有人感叹:“吊车好大啊!”马上有人回应:“因为它要吊起很重的东西。”“吊车真高呀,一定是要造八层楼吧!”“吊车为什么要在上面转来转去呢?”“开吊车的人坐在哪里,他是怎么上去的?”“吊车会不会累?”……一连串的问题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蹦出来,看来,他们对吊车的兴趣很浓啊。
正巧的是,最近我们幼儿园中午正在热播动画片“巴布工程师”
,其中用卡通形象向孩子们展示了各种工程车的作用,孩子们特别喜欢。何不趁此机会,将孩子们的兴趣点有机地综合起来以丰富他们的认知呢?
于是,我提议,大家回家收集关于各种工程车的资料,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因为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孩子们特别关注这件事情,没过多久,大家就收集了好多相关的图片、书籍等,当然也有一些提问的内容。我引导孩子们坐下来一起翻阅、交流,有疑问的就共同来解决。当得知我班的轩轩奶奶就是开吊车的消息后,我们就委派轩轩为临时顾问,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机提出,再由轩轩到奶奶处查询,并将第一手资料及时地向大家公布。就这样,我们虽然只是利用了一些晨间的、午后的、操前的时间,却已经对一些工程车的了解很深了。现在,我班的孩子在看“巴布工程师”时,对那些不同外形、不同功能的车子如数家珍,这样就更提高了他们看动画片的兴趣。
老实说,好多车子的名称、功能我之前都不太清楚,但通过孩子们的一个兴趣点,同时利用幼儿园的有利条件,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获得了很多的知识。通过这次小小的活动,使我认识到,融入孩子的世界其实一点都不难,就看老师是否具有一颗真诚的童心,是否有一双闪亮的慧眼,是否有一点跃动的灵感……
小班教育随笔:巧妙的惩罚
辉辉是小班的一个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招人喜欢。但从小生长在家人溺爱的环境里,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辉辉说要天上的星星他不敢摘月亮,这样天长日久,辉辉被被宠成了家里的小皇帝,上幼儿园后,成了班里的小霸王,今天不是给这个抓破脸,就是给那个挠破腮。这不,区域活动时间,辉辉把老师分给他们组的玩具统统占为己有,谁也不让动,其他小朋友不高兴了,都跑来告他的状。于是我决定改掉以往耐心说服教育的方法,决定用适当的惩罚来改掉他唯我独尊的会毛病,我走到他的身边,没有跟他说任何话,直接把他抢走的玩具分给了其他小朋友,一点也没有留给他,这时他不高兴了,“哇”的一声哭了,我故意装作什么也不知道问他:“辉辉,你为什么哭?”“我没有玩具了!”他哭着回答道。“没有玩具就不高兴了?”我接着问。他停止了哭声点点头,“那你刚才把玩具都抢走了,别的小朋友没有玩具,是不是也不高兴”“是!”他无奈地回答。“那你想一个让你和小朋友都高兴的办法吧!”最后我让辉辉把玩具重新均匀地分给了小朋友,并让小朋友给他送去了热烈的掌声,看着辉辉和小朋友玩得高兴劲,我也偷偷的笑了。
傍晚放学的时候,我把今天发生的故事告诉了他的家人,并向他们讲清了溺爱的害处,希望通过家园共育,来培养辉辉的各种良好习惯,他们也答应今后密切配合。通过这件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巧妙的惩罚也许能更好地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幼教随笔:做操整齐的妙招
看来这小小口令真神气,每天的早操我们班孩子们做早操的精神面貌最好,动作最整齐,孩子们做早操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我们的早操变得生气勃勃,其他班级的孩子们也羡慕地做起来。
每天的早操都一样,我发现孩子们有的时候并不是很积极做操。在做操的过程中,总有小朋友不合拍,队伍显得有点凌乱。怎样让孩子们既开心又整齐地做好早操锻炼身体呢?
我开始琢磨早操的内容——“运动员模仿操”,我发现在运动比赛中运动员常常会发出一些声音,帮助自己完成动作。于是,我就把这些“声音”借以口令的形式运用到中班孩子的早操中。
首先我们通过寻找资料、家长参与、电视视频等方法,让孩子观察发现运动员运动中发出的声音,激发孩子表现的积极性。然后在做操时引导孩子在适当的动作节拍中表现。例如:第一节是打排球模仿动作,在第四、第八拍的时候,引导孩子发出“嗨”(表示扣球)的声音;第二节是举重模仿动作,在第三、第七拍的时候引导孩子发出“嗨”(表示举起”杠铃)的声音;第三节操是游泳模仿动作,第三、第七拍的动作是双手由前平举到侧平举位置表示向前游,这时引导孩子发出“哗”(表示划水)的声音……。在一个阶段后,我发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表现方式,他们在讲口令同时还伴有不同的表情,有举重前屏气用力的表情;有举起后欢乐的表情;有游泳时张嘴呼吸的表情……。
看来这小小口令真神气,每天的早操我们班孩子们做早操的精神面貌最好,动作最整齐,孩子们做早操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我们的早操变得生气勃勃,其他班级的孩子们也羡慕地做起来。
教育随笔《小小停车场》
本月的主题是“车子叭叭叭”,主要带领孩子进入车的世界,了解各种各样的车,知道并遵守交通规则,了解和车有关的场所……
于是,今天的区域活动,建构区的孩子们就搭建自己的小小停车场。
一一速度非常快,很快就搭好了一个停车场,自己在停车场里面停车玩,橘子一直在看她玩,然后突然出手拿起一一停车场里摆好的小车往外开,撞倒了前面一一搭好的积木,一一很生气,大喊:“你不要动我的停车场!都被你弄坏了!说着把倒了的积木弄好。橘子有点不知所措,但手里还是拿着小车,没有还给她。一一把停车场恢复原状之后,看了看橘子,说:“把我的小车还我。”橘子没有还,也没有说话,只是拿着小车摇头。于是一一就和橘子面对面坐着没有说话,过了一会,一一说,“那你可以把你的小车停到我的停车场里来吗?”橘子说:“那我家和你隔了一条河过不去。”“那我们搭一条马路吧。”于是他们在停车场周围用小块长条积木搭了马路,“这样子小车开出来之后就可以去上班了!”一一边开车边说,“你看,这是医院,这是我们的小区,这是公园……”
这次的区域活动两个孩子都让我十分的惊讶,一一和橘子最初发生矛盾的点是橘子拿了一一的车而且撞坏了一一搭建的停车场,但是一一没有像我想的那样愤怒的抢过小车或者来找老师告状,而是自己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和橘子一起玩游戏的,而橘子我能看出来他一开始就很想参与到这个游戏中,对这个游戏十分感兴趣,但是她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不善于交流,在同伴大声质问的时候并没有说话,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伴的态度平和下来后,他就愿意和同伴进行交流,并且能够很好的进行下面的游戏活动。
从这个小小的事情上我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他们不再是用大哭大闹告老师来解决问题了,他们会尝试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而且处理的很好,孩子的成长就在这一点一滴,成人需要给孩子留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