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友爱是一家
发布时间:2021-09-04 幼儿园团结友爱说课稿 我的一家说课稿幼儿园 幼儿园我的一家说课稿新年过后的第一节课,看到我们班可爱的宝宝们,我真是非常非常的激动。他们一个个身体胖乎乎的,穿的衣服野花这招展,很是美丽。同时,我们班又多了几个新同学。开学的第一天大家坐到一起开开心的玩了起来,我很是吃惊,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一点也不陌生。我想可能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只要是同龄的孩子都是有好感的,都不会产生畏惧和陌生吧。随着他们慢慢的相处下来,他们变得很团结很友爱了,同时也发生了很多趣事。
上学期的时候,由于大家年龄还偏小,偶尔会为了一些玩具发生争执和打架的现象。每个宝宝的会自私的占有一些东西,也都会同时喜欢一样东西。这一学期我们班里少了很多争执,多了几分和谐。开学前几天,有的年龄过于小的宝宝会有想家的念头也会哭闹,但是,这次的我有了上学期的经验不再措手不及了,我多了几分处理事的能力。同时,也多了很多小帮手。这次当刚到的宝宝哭闹时,我一时不能照顾好几个人,但是,我们班的老学生会挽起正在哭闹的新同学的手,又是安慰,又是拿玩具给他们玩。虽然,都是两三岁的孩子,这个年纪都是需要大人去哄得,他能自己控制住自己不顽皮变得很懂事真是很了不起得件事。真的就像小大人一样有模有样的带给新同学正能量真是件好事。对他们真的是让人喜欢的不得了,我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夸这些可爱的宝贝们了。慢慢的,我们班的哭声销声匿迹了,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还有那些小帮手很给力的正能量。
突然,我觉得自己好幸福。有一个好的班级好的秩序才能有更好的有精力去发挥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好像国家的统一,家庭的和睦,班级的团结,朋友的友爱就是如此的幸福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班内济云小朋友是个特殊的孩子,智力发育的慢,七岁的年龄,智力年龄只有三岁,在集体中各方面都跟不上节奏,需要别人照顾,老师也对他特别照顾,平时总跟其他孩子说,让他们多照顾,久而久之,孩子们都形成了习惯,都乐意帮助他,没人欺负他,让我对这帮孩子刮目相看。
还记得今年我们作为大班搬到了楼上,济云小朋友不敢下楼梯,鲲鹏小朋友便去帮忙,手拉手,跟他慢慢的下,很顺利的下来了,后来济云小朋友每次下楼梯都会有小朋友拉着手,今天这个明天那个,从没一次落下过。
济云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弱,但并不妨碍他开心的生活,因为有一帮可爱的孩子们帮忙照顾他,床单乱了,晓曼帮他整整,衣服永慧帮他穿,馒头孟一给他带过去……很多很多,小朋友们都很照顾他,让济云在园里每天都很开心,很快乐,更在慢慢的进步,有次我听到济云竟在背儿歌,让我激动了很久。
小朋友们互帮互助让我很感动,也很受触动,希望宝贝们把这个好品质持续下去,个个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宝宝,宝贝们加油!
爱是一门艺术
幼儿园每年都有招收小班的孩子,新招收的三四岁的孩子,初次从自由分散的“温室”里,走进集体的队列,对新的环境不适应,在两周内哭闹是很正常的,于是我就用亲亲、抱抱、拉拉手等方式来缩短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用唱歌、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来充实他们的生活,激发孩子们的乐趣,从而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可是,孙雨轩小朋友却是个例外。惯用的方法都用了,总是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但是我并没有灰心,因为我相信:“没有教不过来的孩子,只有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于是我对雨轩小朋友进行了家访,并了解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爱好。
第二天早上来园,她照常哭闹,我便带她去参观了我剪的纸花,没料到她竟然不哭了,对我剪的纸花爱不释手。我马上引导她说:“你看这些花多漂亮,它最喜欢不哭鼻子的小朋友。”她点了点头。我又接着说:“今后如果你早上来园不再哭,就是好孩子,纸花也会喜欢你的,好吗?”她冲我点头笑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此以后,雨轩小朋友不但不哭了,而且是第一个到园的孩子,她的家人也非常高兴。孩子的转变,使我对弗罗姆说过的“爱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获得的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幼儿园小朋友团结友爱教育笔记小班短篇
当我们身为一名幼师时,我们应该常常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而教育笔记可以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幼儿园教育笔记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幼儿园小朋友团结友爱教育笔记小班短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幼儿园小朋友团结友爱教育笔记小班短篇(篇一)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和孩子们在一齐相处三个月了。
记得有天我请假,小班的娟娟老师代我的课。当我回来,听其他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一向问我为什么没来上课,老师开玩笑说是他们把我气得生病了。当时听了,我心里觉得酸酸的。虽然孩子们有时候不太听话,但是我和他们在一齐应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为了每一天的生活。
每当我夸奖其中一个人时,他们总是一齐做,我明白,他们需要我的夸奖。所以我也会尽量给他们每个人一个手指印章。虽然摁在眉头,别人看不到。但是他们觉得这是给他们最荣耀的奖励。
宇航此刻很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他是外冷内热型的孩子,表面看起来文文静静的,但是心里有很多的想法。此刻他也很乐意和我说,每一天一早过来,总要说做完在家妈妈、爸爸给他弄什么、买什么东西了。当然,我也要认真的听他说。
我们班的两个小女孩儿诗曼和子艺,此刻越来越有范儿了。看到男孩子洒水了,便说:“赶紧拿抹布擦掉,要不袖子就湿了!”有时候看着她们觉得很有女王范儿。有时候我也会提醒她们:你的潜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事都照顾的到。
钰尧,是让其他老师说道都头疼的孩子。但是我没觉得钰尧让我头疼,也许是别的老师没有和钰尧相处的原因吧。虽然钰尧总是做些激动的事,但是他是个开心果,他能让我们开心,捧怀大笑。记得一天他突然说,“晓燕老师你不丑!”当时我很惊讶。原先他也有自己的审美。我也很高兴,在孩子们的心里,我留给他们的是完美的形象。
和孩子们的日子里,总能出现一些开心的,让人开怀大笑的片段。很感谢孩子们给我的一切。
幼儿园小朋友团结友爱教育笔记小班短篇(篇二)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能结合,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每次的教育活动,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回顾过去的一年,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工作中,我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和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加入了托班教育的行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反复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并向其他几位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又参加了赵赫老师的托班教育的研讨班的学习,努力走进2—3岁孩子的生活、学习中。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开汽车,我就利用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经验,为孩子设计了开汽车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加好”喜欢的“汽油”,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汽油”在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迹,还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动地积极投入,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肯定。
作为家教指导员,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仔细作好家访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筹划、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导活动。在0—3岁社区婴幼儿家教活动县级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师一起设计组织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动,还和其他老师进行了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行为的现场教研,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今年,我和徐金叶、施云豪两位老师结成师徒带教关系。为了使两位老师更快地成长,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平时我们密切配合,相互观摩,切磋教育教学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徐老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较强,我们就一起探讨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施老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我就向她请教有关托班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帮助他们的课题顺利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年,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论文在县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市德育论文评选一等奖;获科研成果二等奖;我设计的教案获全国epd教案评比三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不懈的追求。
幼儿园小朋友团结友爱教育笔记小班短篇(篇三)
早上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常常说的一句话:“张老师,麻烦你多给我的孩子喝点水。”说句实在话,即使家长不提醒,我们也经常提醒孩子们喝水。由于家长的提醒,我经常悄悄地观察孩子们喝水的状况: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孩子喝两三口水;有的孩子能喝半杯水;还有的孩子接了满满一杯水,却只喝了一两口,纯属于玩水之意。真正能喝水的没有几个。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我搅进了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先是让孩子们自我去喝,外加老师的督促,效果还是不怎样理想;然后,我又自编了两个小故事“嗓子里的小虫子被冲跑了”和“我的尿不黄了”,使孩子们真正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效果不错。透过故事,使孩子们明白自我该喝多少水,喝水少了会造成身体哪些部位不舒服等生活小常识。我经常采用故事法来教育幼儿,使幼儿明白喝水的重要性,果然效果不错,也很少听到小朋友的妈妈告诉老师提醒他的孩子多喝水。可有个妈妈告诉我:天气凉了,她的孩子不能喝凉水。妈妈告诉孩子,孩子不听,妈妈没办法只好来找老师。该幼儿是一个很好面子的孩子,她不乐意让别人明白自我的小秘密。为了不伤害到该幼儿的心理健康,我又编了一个小故事“虫子和凉水”,让全班小朋友明白喝凉水不有利于身体健康,喝温水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并且让幼儿感知突然的冷热刺激会给身体带来不舒服的感觉,来帮忙幼儿慢慢地理解喝水的学问。
关于孩子喝水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是孩子喝水的问题却牵动着许多家长们的心。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提醒孩子们去喝水,有的孩子能够喝足量的水,而有的孩子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滋润一下嗓子就算喝水了,没能够到达喝水的目的。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用心。
幼儿园小朋友团结友爱教育笔记小班短篇(篇四)
观察到的现象:小朋友乙一个聪明的孩子,社会交往潜力较强,但是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喜欢在吃饭时光里喜欢说话以及做各种小动作,吃饭的食欲也不是很强,吃完一餐饭需要很长的时光。
洗好手之后,孩子陆陆续续进入了餐厅。刚进来时,有的孩子在说话,我看见乙也在和一旁的小朋友在聊天。我提醒幼儿吃饭时说话这很危险,孩子都静了下来,只听到小朋友乙在低声地说着。我走到他身边,做了个“嘘”的动作,他安静了下来。他对碗里的饭、菜似乎没什么胃口,用勺子在里面翻来翻去,之后就开始用勺子“切”饭了。
分析与措施:
我走过去,提醒他“饭冷了就不香了,吃了冷饭还会肚子痛的”听我这么说,他很不情愿地用勺子盛了几粒饭往嘴里送。这几粒饭他放在嘴里,嚼了一分多钟也没咽下去。最后在我的提醒、帮忙下,吃了半碗饭,吐了小半碗。幼儿对饭菜似乎并什么胃口,进食习惯也不好。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吃好饭的基础,所以要注意对他饮食习惯的培养
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和措施落实,我发现该幼儿在吃饭的速度上有了改变,进餐时也不会一边吃饭一边讲话了,在食欲上幼儿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挑三拣四的了。
幼儿园小朋友团结友爱教育笔记小班短篇(篇五)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忙,团结友爱,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忙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一天早饭后,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A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B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C说:“哎呀,那么娇气呀!”B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样能那样呢!我们就应关心她的,老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立刻跑过去,询问了A哭的原因,原先A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立刻送她到卫生室看了看,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送她回来后,孩子们立刻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A怎样了?A怎样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貌,我说:“孩子们,A没事了,她喘岔气了。这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明白关心同伴了,很好。”并着重表扬了B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必须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小朋友团结友爱教育笔记小班短篇(篇六)
午睡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活动环节。最近一段时光午睡上床前的几分钟总是让我感到十分地头疼,孩子们这边嘻嘻哈哈,那边说说笑笑,一会儿告状声又此起彼伏,总是帮着这个,提醒那个,但还是有几个磨磨蹭蹭的孩子还在挤眉弄眼。但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午睡有益幼儿的身心健康。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长期这样可不行,我该怎样做呢?
前周我们班提议孩子从家里拿一本书来幼儿园,供孩子们在课余时光自由阅读,孩子们很喜欢看书,几个爱听故事的孩子常常会缠着老师给他们讲他们带来的图书上方的故事,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启发,何不在每一天的午睡前给孩子们讲故事,让孩子们有一个稳定情绪的过程,这样孩子们午睡前的一些兴奋情绪会得到控制。因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脑力和体力活动,都受大脑皮质的指挥,如果孩子的兴奋情绪得到了大脑皮质有效地抑制,孩子们午睡时就不会再那么吵闹了。
这天,午睡时光又到了,我请孩子们做好睡前准备工作后立刻上床,安静做好老师将给你们将故事,诶,别说,孩子们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了,上床的动作比平时的要快很多,几个常要磨蹭的孩子也很快到床上躺好了,安静地等着老师讲故事,于是我就给他们讲故事,十几分钟后,孩子们渐渐进入梦乡,一切都是那么寂静。
放手也是一种爱 (中班)
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想今天要和孩子们做什么?玩什么?
这几天忽然发现中班的孩子们都在偷偷的成长着,很多宝宝从刚升入中班不知道找出书上第几页的内容到现在很多宝宝已经能根据老师的要求翻书,并且在锻炼孩子们翻书的这一过程中,很多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数字。这一变化让我心里很是感动。
刚接手中班的宝宝们,心里很是犯愁。孩子数量多,年龄上的差距大,对很多家长也不是很理解。但是看看孩子们真诚的笑脸,真诚的信任。我就决定要对这群可爱的“小猪猪”们换种教育方式。从刚升入中班的老师帮忙提裤子到现在孩子们自觉的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这都是孩子们不小的进步。
有时候孩子们晚上等待家长为他们穿衣服
,我会在这时让他们自己动动手,其实放手有时候也是一种爱。我们只有放手让孩子们勇敢的去做才知道孩子们的缺点,才能更好的去帮助他们。
当孩子们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不妨多说一句:“相信自己,你能行的宝贝!”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体验别样的爱。
大家的心都是一样的
接到幼儿园的通知下周四[11月24号]举行感恩节活动,布置下任务来,要求家长参与的活动有好多,而且要求家长们独立完成,看上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啊!流程如下【家长参与部分】一,开场二,感恩节的由来故事讲述三,家长情景剧表演四,家长带动游戏五,结束另外,还会有孩子们的精彩表演。为班级设立班徽,吉祥物及其海报.活动通知下达的那一天,房琛杰的妈妈第一个积极报名,认领了家长情景剧表演的编排工作,当天到家就组织了三个家长一起商讨情景剧的活动【李盈璇妈妈,汪茂鑫妈妈】,而且把排练地点定在李盈璇家,每天晚上七点准时排练,可没想到的是,情景剧中不能让孩子参加时,似乎大家都有些失望,可是家长们主动站出来说,没关系,咱们在组织几个家长,就这样,甜烁的爸爸也参与了进来,王昊翔的妈妈,张郅昊的妈妈,随着人数的增多,大家把排练地点转移到了凯瑞景园健身俱乐部一楼。当得知家长们如此配合工作时,我感动了!我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孙语君的妈妈也不甘示弱,主动承担起了感恩节的由来的故事讲述,这也是一个不小的任务,还需要做ppt,并且把稿子背过,因为在场的不止是家长,还有两个班的孩子,要想稳定好局面,必须要精彩,君妈深知重要性,所以一直很辛苦的搜集材料,不明白的还会主动联系老师,在李老师的帮助下,ppt终于完成了,大家都很高兴!她说“为了咱们的宝宝们,我拼了!”远在上海的东儿妈妈,今天闻讯来了电话,电话那头我听得出那是一个思念的妈妈,话语中多了几丝忧虑,几丝恳求,当像她汇报完孩子的情况,她笑了,很开心!说着说着,说到了下周的活动,她突然肯定的说,我能为你们做点什么?我虽然回不去,但是我永远支持着你们!心一下子揪了一下,好想紧紧拥抱着她,就好像哄一个孩子一样!商量之下东儿妈妈决定为我们设立班徽,我说那就这段时间辛苦一下了,她说“不辛苦,为你们做事我是在享受”!作为老师,我真的很开心,很感动,大家的付出,我一定会为他们画上完美的句号!一起加油吧!!!!!
有时候惩罚也是一种爱
自从孩子们升入大班之后,班里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多,仿佛从小班给他们顺好的常规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退化了。
孩子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包括吃饭和做工作时。
教室里时不时看到这个在跑,那个在闹,老师的话只能起到三分钟的震慑作用,三分钟之后的混乱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这种现象的出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也已经从小班的“逆来顺受”变成了“敢于创新”,我们在欣慰孩子们有主见的同时也不得不头疼孩子们个人情感的毫无限制的释放。
叛逆期的经典表现就是所谓的“反着干”,他们越来越敢说、能说了。
而且有时也特别喜欢做一些出格,会伤及自己甚至是同伴的事情。
所以,小班的教育方式——细声细语,娓娓道来已经严重激发不起孩子们倾听的兴趣。
最主要的是我们不能总是给他们呈现好的一面,应该让他们知道做错事情是要经受一定的惩罚的,强制他们去遵守很多必须要遵守的规则。
所以,有时惩罚也是一种爱。
记得曾经有一位外婆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老师怎样去教育他的外孙,“他就是一只顺毛驴,我们都是顺着他的。
”我们曾经无数次的采用这种所谓的“顺着他”的教育方式,但是事过之后我们发现造成的结果就是他的变本加厉。
从孔子就研究出了“因材施教”这样一种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名词,而且这个词也被广泛的应用着。
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我们针对不同的孩子选择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比如:班里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小,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需要循循善诱,而不是厉声呵斥。
而有些孩子就是班里的强者,什么都不在乎,在尝试过种种的说服教育之后,他仍然会表现出一种盛气凌人的霸气,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只能通过惩罚来挫挫他们的锐气了。
当然,我们所谓的惩罚并不等同于体罚,本着爱孩子的心理,我们只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迫,但是却并不至于要用身体上的惩罚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比如:做工作不专心,喜欢交头接耳,我们只能让他停止工作;上课不专心,不听讲,而且还捣乱课堂秩序,我们就只能将肇事者喊到前面,脱离开让他喋喋不休的小环境,进入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专注的接受教育;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欢喝水,可是明明嘴巴都快要干裂了,家长心急如焚,我们只好责令他在别人喝一杯的时候他需要喝两杯;当有些孩子吃饭时贪图玩耍,将粮食浪费的惨不忍睹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适当的尝试一下饥饿的滋味;当别人在玩玩具,而他只是关心用玩具来打闹的时候,我们就要让他到一边清醒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究竟是什么…………和孩子们相处了两年,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我们真的很欣慰,但是大班毕业之后孩子们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而这个环境不再如幼儿园这般,他们要逐渐学会认真听讲,端坐整齐,懂得注意力集中的含义,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们发自内心的希望他们能够以后的路走的更加宽敞平坦,我们希望他们上了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是班内的佼佼者,在我们的眼中,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良心告诉我们他们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教育好他们,我们的教育生涯才不会有遗憾,所以,有时难免会严厉,有时难免对使用惩罚,但是,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最主要的是从每次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中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知道下一步他们该怎样去做一个好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师要做的重点工作,宠爱、溺爱不要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让我们的爱变得更加理智。
早操比赛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
经过大家的努力,早操比赛落下帷幕。本次早操分别从服装统一、教师动作、幼儿动作、进退场、师幼互动五大块进行了评比,意在寻找亮点,查找不足。整体而言,比赛中的班级师幼精神抖擞,队列队形变幻较为迅速、整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相对应以往孩子们进步了很多,这是我们老师、孩子这几天汗水换来的结果。
通过比赛,我们发现了很多闪光点,可供借鉴:
1.在比赛过程中,个别班级师幼配合十分默契。老师用眼神、口令提示孩子,肯定、提醒孩子,帮助孩子规范动作,如举手、向左、跟上……教师自创手势,一上一下表示做上下队列的交替动作,非常直观
,幼儿一看就明白。还有的教师使用口号,“1、2、3”、“嘿”等,不仅统一了动作,还加强了气势,老师们非常有心。
2.确定主心骨,为后面的孩子提供榜样。如看排头,通过看他们整齐队伍与动作。
3.态度很认真。基本上天天都能看到老师和孩子们在操场、班级不断地进行练习,一遍又一遍,顶着炎热的太阳。
但通过比赛,确实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1.首先出现了动作的编排上。动作的成人化,使孩子达不到。队形设置考虑得不够周全,队形与场地的不合理及一次次的变化给班级练习带来了困扰……这些事先的不合理因素是因为我们思考得不够,排操并不只是排排动作、想几个队形就行的,要考虑幼儿、场地、可行性等。吃一堑长一智,相信这些不足会为以后的排操提供借鉴。
2.其次,主要是动作的力度。长期以来,我们的早操像舞蹈,所以要在一朝一夕中改变确实很难。其实,在比赛中,我们已经发现老师的改变,你们已经在努力,将最好的一面展现,但还是缺少了那么一点力度。早操动作追求一步到位,侧平举就是侧平举,没有手臂的伸缩等多余动作,孩子在学新动作时就要讲解、把关、到位。
3.最后还出现在细节处。如器械的放置、进退场的有序等。
通过这次比赛,重在查找不足,为以后的排操、做操、练操总结好的方法与策略。在本年龄段不打分的原则上,本着较为公平的原则,现将成绩公布:(二等奖、三等奖没有按分数排先后)
一等奖班级:托一班、小一班、中六班、大三班、分大二
二等奖班级:托三班、分托二、小三班、小五班、小六班、中四班、中五班、分中一班、大一班、分大一班
三等奖班级:托二班、托四班、分托一班、小二班、小四班、分小一班、分小二班、中一班、中二班、中三班、分中二、大二班、大四班、大五班
比赛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在比赛中发现问题,我们不断修正、改变,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展示活动得到了各位同事、姐妹的认可,是我们用汗水换来的结果。真的!大家辛苦了!
“惩罚”也是爱的另一种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入大班后,孩子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也已经从小班的“逆来顺受”变成了“敢于创新”。
孩子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教室里时不时看到这个在跑,那个在闹,老师的话只能起到三分钟的震慑作用,三分钟之后的混乱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不能总像小班一样是依着孩子的性子来,也应该让他们知道做错事情是要经受一定惩罚的,以此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学会一些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和。
所以,有时惩罚也是爱的另一种表现。
叛逆期的经典表现就是所谓的“反着干”,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敢说、能说了。
我们在欣慰他们有主见的同时也不得不头疼他们个人情感的毫无限制的释放。
而小班的教育方式——细声细语,娓娓道来已经严重激发不起孩子们倾听的兴趣。
所以,我们必须制定一定的规则和纪律,还要采取一定的“奖惩制度”,让大班的幼儿明白如果表现的好老师会给予奖励,但违反规则和纪律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记得曾经有一位家长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老师怎样去教育他的孩子,“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尽量多照顾他的情绪”,我们曾经无数次的采用这种所谓的“照顾他的情绪”的教育方式,但是事过之后我们发现造成的结果就是他的变本加厉。
从孔子就研究出了“因材施教”这样一种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名词,而且这个词也被广泛的应用着。
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我们针对不同的孩子选择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比如:班里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小,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需要循循善诱,而不是厉声呵斥。
而有些孩子就是班里的强者,什么都不在乎,在尝试过种种的说服教育之后,他仍然会表现出一种盛气凌人的霸气,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只能通过惩罚来挫挫他们的锐气了。
当然,我们所谓的惩罚并不等同于体罚,本着爱孩子的心理,我们只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迫,但是却并不至于要用身体上的惩罚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比如:组织活动时不专心,喜欢交头接耳,我们会走到他旁边轻轻的摸摸头以示提醒;上课不专心,不听讲,而且还捣乱课堂秩序,我们就只能将肇事者喊到前面,脱离开让他喋喋不休的小环境,进入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专注的接受教育;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欢喝水,可是明明嘴巴都快要干裂了,家长心急如焚,我们只好责令他在别人喝一杯的时候他需要喝两杯;当别人在玩玩具,而他只是关心用玩具来打闹的时候,我们就要让他到一边清醒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究竟是什么......
和孩子们相处了几个月了,看着孩子们从中班升到大班,并且一天天的进步着,我们真的很欣慰,但是大班毕业之后孩子们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而这个环境不再如幼儿园这般,他们要逐渐学会认真听讲,端坐整齐,懂得注意力集中的含义,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们发自内心的希望他们能够以后的路走的更加宽敞平坦,我们希望他们上了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是班内的佼佼者,在我们的眼中,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良心告诉我们他们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教育好他们,我们的教育生涯才不会有遗憾,所以,有时难免会严厉,有时难免对孩子使用“惩罚”。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最主要的是从每次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中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知道下一步他们该怎样去做一个好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师要做的重点工作,宠爱、溺爱不要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让我们的爱变得更加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