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爱发脾气如何矫正?

发布时间:2021-09-14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 怎样教育孩子

导读:心理原因是宝宝爱发脾气的主要原因。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一定要保持耐心,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

儿童脾气大易伤脾,而且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孩子爱发脾气,父母一定要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教育策略,保证宝宝身心健康地发展。

儿童发脾气的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爱发脾气是后天形成的,其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两种,生理原因:比如有些宝宝洗澡时爱发脾气,这是以为内洗澡水的水温不对劲。宝宝的皮肤娇嫩,对水温的感受和大人有很大的差异。妈妈觉得够热,宝宝就觉得烫了;长牙期间脾气大,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塞进嘴巴,乱咬乱啃,不给他,就大闹。这是因为坚硬的牙齿顶开柔软的牙龈软组织,慢慢长出来,是件很难受的事,那又痒又痛的感觉让宝宝的脾气变坏等等。

另外,心理原因是宝宝爱发脾气的主要原因。如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绝,使他的欲望总是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有时还会产生怀恨心理。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4个月的孩子变得特别粘人,不报就哭,也是儿童需要心理安抚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父母经常忙工作而忽略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脾气有时也会变得很大,以此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一定要保持耐心,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

矫正儿童“爱发脾气”的方法:

1、首先家长应找一找孩子好发脾气的原因,是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差,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还是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缺乏判断的能力。

2、家长检查一下大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否一致,特别是当孩子发脾气时,周围的人是一味袒护他,还是教导他?假如一味袒护,就会使他尝到甜头,这实际上是一种负强化,他就会闹得更凶。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让孩子懂得并记住一个道理:吵闹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这样就可能使孩子明白用“哭闹发脾气当武器”不起作用。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育,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肢有所改变。Yjs21.com

3、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家长可以多方了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4、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是天生的”,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脾气,用发脾气对发脾气。这种感情用事的方法,绝对改变不了孩子好发脾气的习惯。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拗不过他,就把他推给父亲管教,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妈妈对他发脾气毫无办法”,以后他会变本回厉地在母亲面前发脾气。

5、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做事的灵活性。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关键期”,学习绘画宜在3——4岁;学习音乐宜在5——7岁之间。因此,兴趣的培养不要过早,也不宜过晚。孩子的兴趣特别容易转移,不要只根据家长的意见来决定,而应当听听专业人员和孩子本人的意见。培养孩子做事的灵活性。当孩子玩玩具、吃饭或穿衣服时都不要只“固定”一种方式,方法和模样,要从小尽量使其“多样化”,任其有挑选的余地。特别是当一种东西、食品、玩具不存在了,就应及时引导孩子转移到别的东西、食品、玩具上去,这种调节能力越好,其灵活性也就越好。当孩子的兴趣增加了,对困难和问题的处理态度也灵活了,他发脾气的习惯也就会随之减轻。

6、孩子发脾气时不予理睬或转移目标:对正在发脾气的孩子,不能强行制止,而应先转移目标,例如孩子哭时擦眼泪,就说“灰尘怎么到眼睛里了?”或是不予理睬,使其目的不能得逞,久而久之能得以纠正。

7、寻求家园合作矫正宝宝“坏脾气”。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要积极跟老师沟通,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来矫正宝宝的不良行为。家园共育的效果会比较好。

8、通过故事让宝宝明白发脾气的坏处。单纯的说教可能会遭到宝宝的厌烦,通过故事的方式让宝宝明白发脾气的坏处是最合适的,故事中生动形象的人物会给宝宝留下很深的印象,下次,当宝宝发脾气时就可以把“他们”搬出来了。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孩子发脾气你知道原因吗?


导读:突然发现,乖巧可爱的孩子发起了脾气,而且还怒不可竭,你是否了解其中的原因?你是否又懂得如何去劝解?

大人都会任性、乱发脾气了,何况是小孩。发脾气从发展学上来说是“合理”的,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没有(或很少有)孩子没有发过脾气的。它和先天的气质也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发起脾气来比别的孩子大的缘故了。

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前后出现的现象,一旦不如意,便会“动肝火”,有时候还会冲着自己。发脾气高峰在两到三岁,这和他们的自我意识地初步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性有关。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同时这个年龄孩子的父母又要开始规范他们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社会化。在这个时期父母和孩子很容易陷入突出,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和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小心地选择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来规范和纠正他们的行为。一般这种现象会延续到四到五岁,以后会好一些。孩子发脾气并不说明他们“坏”,他们正在做着他们这个年龄要做的事。

细数孩子发脾气的6大原因

1、过分溺爱。父母如果溺爱孩子,任其为所欲为,有求必应,孩子就会倾向利用父母的失败,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放纵失教的情形,会养成他们的暴躁性格。

2、遭受挫折。挫折感也是孩子发脾气、哭闹的主因之一。两岁的孩子成长得很快,有一种强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事情的愿望,却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碍。这时孩子会对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丧,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因此要发泄。

3、模仿成人。有些大人遇事很容易大发雷霆,若父母或老师容易发怒,孩子会模仿他们。许多父母在儿女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有可爱的影子,也有可憎易怒的形象。

4、身体劳累。导致身体疲累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疲劳过度等,2-3岁的孩子可能已经不睡午觉了,但是体力仍不足以支持过久,而身体疲累会令人容易发怒。若婴儿湿了尿布,肚子饿了或身体虚弱等,都可能令他们容易发怒。

5、健康问题。身体不适、生病了都会影响控制能力。孩子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亦容易失去自制能力。还有在生病期间,孩子受到的待遇特殊,一旦病好了,特殊待遇取消了,但在他头脑中并没有取消,孩子便会发脾气。

6、饮食状况。有些饮食可能引起孩子的敏感反应,会造成他们失去自制能力。对于食物的敏感程度各人不同,一般会引起敏感的食物包括:染色素、防腐剂、巧克力或过多的糖分等。

聪明父母巧对孩子发脾气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们首先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其次应该了解孩子是怎样通过发脾气来得到需求的表达;然后应该和孩子沟通,了解和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最后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的这种反应方式不受欢迎。

1、表现对他的爱

▲千万保持冷静。发火的父母会使孩子更加发火。记住,你面对的只是一个孩子——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来抓你的大妖怪。你可以发泄怒气,但是不要针对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温柔、温和地和孩子讲话,对他安静下来有好处。如果孩子在叫嚷,注意简化自己的用语,而且平静地和孩子说话。不要让孩子抱怨或者太孩子气。

▲靠近孩子,抱他爱他。身体上的亲密能达到很好的安慰效果,可以使气氛缓和下来。让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亲密地坐在孩子身边帮她平静下来。

▲如果孩子因为生病而发脾气,此时你应该对他表示同情,可以找出平时收藏起来的玩具让他玩。因为这时他发脾气不是无理取闹。

▲当他表现出一点控制自己的能力时,你要有针对性地表扬,比如本来他发脾气时要扔东西,这回虽然发了脾气,但没有扔东西,应该表扬他。

2、不予理会

▲有时候孩子会存心想试探你而故意哭闹,此时你只要站稳立场,他看看没有指望控制你了,会安静下来,就不会再任意哭闹了。

▲孩子因为得不到某一样东西而大发脾气,千万不要为了让他安静而把东西给他。如果一发脾气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以后他就会更随心所欲地乱发脾气。

▲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闹,你忍受不了他的叫声时,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做声音大的活动,例如吸地板、钉东西。不要理会孩子哭闹时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要让他明白,叫喊没有用,只有好好说话,你才会注意听。

3、转移注意力

▲音乐有镇定的功效,放点音乐,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哭闹停止。

▲可以忽然提出一个新的事情,要孩子和你一块儿去干,他就会忘记发脾气的事。

▲在孩子耳边轻声说些有趣的事,或者开始说故事,孩子很可能会为了听故事而停止哭泣。

▲如果你感觉到孩子的情绪越来越紧张,让孩子玩个有意思的游戏、读本书或者只是把孩子带到户外。

4、隔离政策

▲心平气和地把孩子抱到另外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不再哭闹时,就可以回来。等他回来之后,和他谈谈刚才的事,以及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万一孩子再度哭闹,仍旧采取隔离政策。

▲如果孩子在店铺里大哭大闹,只要平静地把他带出来或带上车。等他哭过之后,再继续把刚才的事做完。不要让孩子觉得发脾气可以阻止你采购。

▲不要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和他理论,他一定听不进去,等事情过去了,他有一个好心情时,可以和他谈谈,这样效果会好。

国外妈妈安慰发脾气孩子的方法

A:你的感情轻松一下

如果孩子发脾气了,我会平静地告诉他我不会改变主意,我会离开房间,在附近的一个地方待着,等孩子自行平静下来。如果孩子不能自行平静,我就走进去试着说出孩子的感觉。如果这些都没用,我就再试着讲笑话给孩子听。有时候,我会索性自己趴到地板上,说:“我要一辆宝马!现在就要!”通常女儿会吃惊地看着我说:“妈妈!”——然后小家伙就忘记了自己发脾气。

B:坚持立场

我认为孩子发脾气时保持平静没问题,但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很重要。你必须坚持并且愿意遵守自己制定的纪律。永远不要说你并不打算真正照做的事,例如“如果你不起来,我就把你扔在这里自己回家”。

C:别太当真

我女儿偶尔会发脾气。我总是告诉自己要理解孩子,小家伙只是希望能和大人一样。我试着不把孩子的发作太当真。

孩子的气质如何看待?


导读: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见到四类气质的典型代表,也有不少人则属于中间混合型,气质类型不太明显。

除了身体发育不同及智能高低的差异之外,孩子出生时还有一些特性。例如,有的孩子饿了哭一两声就算了,有的孩子就哇畦直叫,没完没了;有的孩子看见陌生人兴奋地去亲近探究,有的孩子则远远躲在一旁观察,不敢接近。这些与孩子的气质类型有关,气质是与生俱有的,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教育方式应该不同。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以同样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中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见到四类气质的典型代表,也有不少人则属于中间混合型,气质类型不太明显。

一类叫胆汁质,是一种易兴奋,不受约束,容易激怒的类型。在古典小说中,张飞、史湘云是胆汁质类型,脾气急躁,容易冲动。

一类叫多血质,特点是:反应灵敏,外表活泼,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外界环境,也叫活泼型。如小说中的燕青。王熙凤属于这类气质。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善于待人接物。

一类叫粘液质,特点是:坚韧而行动迟缓,比较安稳,故又称为安静型。如小说中的林冲、薛宝钗,能忍耐,较保守,善坚持。

一类叫抑郁质,特点是:胆小,善感,比较孤僻,心很细。如小说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抑郁质。

气质类型的特点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结果和成就的高低。气质不同使人做事的风格不同。

从心理卫生角度来看,概括儿童的气质特征实行因材施教很有必要。有很多精力充沛。聪明活泼的小学生被家长或教师的刻板教育、相互攀比所压制,甚至被视为坏孩子;也有大量,内向退缩。做事较慢的学生被家长或老师所忽视,视为不争气的孩子。气质本无好坏之分,家长首先应了解学生的气质的类型,教育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气质类型。每一类气质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注意改造自身气质的消极方面,孩子的个性就会更完美一些。

如果孩子胆汁质成分多些,直率、热情、冲动,那就要教育孩子发挥长处,敢于做事,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随便发火,加强修养,以礼待人。要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会适应各种憎况,有了进步就给予奖励。

如果孩子多血质成分多些,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但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变化快,做事没有长性,那就要教育孩子发挥善于待人接物特长,善于吸收新信息。同时要教育他们善于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工作,着重培养他们做事踏实、认真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的粘液质成分多些,安静、稳重、注意力稳定、善于忍耐是其优点,但反应较慢、注意力难于转移又是缺点。家长要善于发挥这类孩子的优点,培养坚韧性;另一方面,要让他们学会利落、果断地办事,做事情不拖拉,今日事今日毕。

如果孩子抑郁质成分多些,做事细心,善于觉察别人不易发现的细节是其优点,但可能不大合群,行动犹豫。家长应要求他们发扬细心的长处,培养艺术感受力;又要教育他们学会合群,遇事要勇敢大胆,小怕困难。

气质类型与健康也有一定关系,忧虑伤身,这是人所共知的,易怒者不仅易患癌症,患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比例是安静开朗型人的3倍。所以,让孩子了解自己气质类型中的积极方面,有利于发挥其特长;了解气质类型中的消极方面并注意调节,可以防止其对身心的危害。家长要因气质类型而施教,教育孩子学会做气质的主人。

宝宝发脾气家长多关爱


导读:爸爸妈妈面对1岁左右、正在学习诸多新东西的宝宝时,也应该表现出相同的耐心和容忍度,并随时准备好在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之前及时控制局面。

大多数宝宝在他1周岁左右,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这可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标志着宝宝进入幼儿期了。

爸爸妈妈发现,这段时期,恼怒和不顺心常常伴随宝宝,宝宝的脾气变坏了,家里时不时要“火山爆发”。这是为什么?

面对各种挑战

一旦开始走路,宝宝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能力顿时发生了变化,好奇心也随着视野的扩大而不断增强。走——这种全新的活动能力,对于宝宝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让宝宝独立地探索周围环境,而且开始了“自主学习”的历程。

请爸爸妈妈牢记:在1~3岁这个年龄段,宝宝学习到的东西要比一生任何一个时段都多得多。

现在,宝宝将要学习的主要技能和应对的挑战:

1.通过学习说话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原先是通过哭泣和叫嚷);

2.学会更加独立:走路,穿衣服,脱衣服(原先所有的日常护理都是大人照料的);

3.学会选择该吃什么和自己吃饭(原先你准备什么、喂什么,他就张嘴接受什么);

4.学会自己大小便(原先用尿布或者靠大人“把”);

5.开始学习和同龄人相处,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原先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地玩,或是大人陪他玩);

6.学会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原先吃喝拉撒睡和玩都离不开大人的照料和帮助)。

心有余而力不足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常常沉浸在走路的兴奋之中而废寝忘食,他一心想尝试自己的能力,喜欢做平日做不了的事情,试验自己“掌控一切”的能力,甚至想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按照爸爸妈妈的说法,“宝宝总是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跟自己顶牛”。你瞧:

*门框明明很窄,宝宝偏要把娃娃车推过去,还笨手笨脚,车卡住了,就嗷嗷叫,大人帮忙,他反而嚷得更响;

*刚刚从椅子上摔下来,立马哭着爬起来,再爬一次,挂着眼泪鼻涕,又哭又笑。

频频受挫,频频发火,频频哭闹。

不少爸爸妈妈一时间还没有跟上宝宝的变化,往往以老习惯来处理宝宝的事情,依然把他当作一个时时处处需要大人照看、保护的婴儿,“不行,不能爬”、“不行,别碰那个”。有太多的不理解发生在宝宝和父母之间,于是,双方的冲突此起彼伏。

爸爸妈妈该做什么

提供安全而自由的环境

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环境,是最重要的。如果宝宝老是听到大人对他说“不行”,或是总是被提醒“要当心”、“不能碰”,他会变得烦躁起来。父母和宝宝之间的很多冲突、眼泪和愤怒都是可以避免的,条件是给宝宝营造一个他需要的环境——十分自由、十分安全、可以尽情玩耍的地方。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你的家改造成一个微型的迪士尼乐园,但是,时髦漂亮的家不一定适合宝宝的成长——

*所有危险的、不该让宝宝碰到的东西,譬如:茶几、矮柜、易碎易倒的物品以及所有细小的、尖锐的、易缠绕的、烫的东西统统移到宝宝看不见的地方。

*至少给宝宝留一个角落或者一间房间,在那里,他能够快乐而自由地玩耍,周围没有任何可能使他受到伤害的危险。

好奇心不应该受到限制

如果担心宝宝砸碎你心爱的花瓶,就把它收藏起来,不要让宝宝看见,而不是唠唠叨叨地嘱咐宝宝,“小心花瓶”,“别碰妈妈的东西”,那等于打击他的好奇心。

适度掌控宝宝

这个年纪的宝宝,有一个显著的年龄特点:主意大,能力差。他们在探索环境的时候,什么都想尝试,可结果却发现,有很多事情自己难以应付,于是,气恼的宝宝只能大发脾气,又哭又闹。

此时,爸爸妈妈要有心理准备,明确限度,知道该怎样应对宝宝受挫折时的种种发泄行为。

这就像成年人学开车。一个好的驾驶教练会制定规则,明确范围,同时,他还具备一定的耐心和容忍度。新手们或抖抖缩缩,或胆大妄为地开车上路了,他们需要自己摸索,不断训练,以获得正确的、安全的开车技术和心理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练不能因为新手的一个错误而嘲笑他,或是惩罚他。然而,当新手犯下一个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错误时,教练必须及时踩刹车,控制住车子。

同样的,爸爸妈妈面对1岁左右、正在学习诸多新东西的宝宝时,也应该表现出相同的耐心和容忍度,并随时准备好在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之前及时控制局面。

减少“火山爆发”频率的窍门

爸爸妈妈不要害怕宝宝发脾气,也不能在“风口浪尖”上和宝宝对着干。宝宝发脾气的时候,父母给予的关注过多,或者反应强烈,只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面对嚎哭发怒、咬牙切齿的宝宝,你尽量保持冷静和平常心,这是避免“火山爆发”频繁的有效办法。

相关推荐

  • 如何对待孩子的发脾气 1、置之不理现在的孩子特别的聪明,有时为了让家里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会想一些办法,比如说苦恼,发脾气,其实作为家长,在孩子苦恼时,你只管干你的事。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了他一眼,他也会受到鼓舞继...
    2020-12-31 阅读全文
  • 应如何对待孩子发脾气 1、置之不理 孩子发脾气时,你只管干你的事。 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了他一眼,他也会受到鼓舞继续闹下去。 这是最见效的方法。 气头上的孩子,大人的说理、搂抱都不会太奏效。 只要你沉住气,就是不理孩子...
    2020-11-06 阅读全文
  • 宝宝爱发脾气如何应对? 孩子到了蹒跚学步的年龄,通常就不像婴儿时期那么容易被“摆布”了,他会突然大发脾气,甚至做出一些让人恼火的举动。面对这些,美国梅奥诊所的专家给父母们指出了对策: ○了解孩子的极限。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
    2021-04-05 阅读全文
  • 如何面对孩子哭闹和发脾气 如何面对孩子哭闹和发脾气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遇到孩子哭闹的情况。有些妈妈很怕看到孩子哭闹,孩子一哭,妈妈就觉得是不是自己没有做好,内心有愧疚;还有的妈妈听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就要想办法制止;还...
    2021-05-26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发脾气 1.置之不理现在的孩子特别的聪明,有时为了让家里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会想一些办法,比如说苦恼,发脾气,如果孩子在家总是爱发脾气,其实作为家长,在孩子苦恼时,你只管干你的事。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
    2020-12-26 阅读全文

1、置之不理现在的孩子特别的聪明,有时为了让家里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会想一些办法,比如说苦恼,发脾气,其实作为家长,在孩子苦恼时,你只管干你的事。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了他一眼,他也会受到鼓舞继...

2020-12-31 阅读全文

1、置之不理 孩子发脾气时,你只管干你的事。 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了他一眼,他也会受到鼓舞继续闹下去。 这是最见效的方法。 气头上的孩子,大人的说理、搂抱都不会太奏效。 只要你沉住气,就是不理孩子...

2020-11-06 阅读全文

孩子到了蹒跚学步的年龄,通常就不像婴儿时期那么容易被“摆布”了,他会突然大发脾气,甚至做出一些让人恼火的举动。面对这些,美国梅奥诊所的专家给父母们指出了对策: ○了解孩子的极限。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

2021-04-05 阅读全文

如何面对孩子哭闹和发脾气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遇到孩子哭闹的情况。有些妈妈很怕看到孩子哭闹,孩子一哭,妈妈就觉得是不是自己没有做好,内心有愧疚;还有的妈妈听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就要想办法制止;还...

2021-05-26 阅读全文

1.置之不理现在的孩子特别的聪明,有时为了让家里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会想一些办法,比如说苦恼,发脾气,如果孩子在家总是爱发脾气,其实作为家长,在孩子苦恼时,你只管干你的事。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

2020-12-2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