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案《口耳目》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9-24 画风教学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打电话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等12个字。
2.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初步了解识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3.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教学难点:“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四、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口”、“耳”等6个字。
2.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初步了解识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3.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6个生字,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识字,读准字音
1.我们许多小朋友已经认识不少字了,今天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
出示汉字:口、耳、目、羊、鸟、兔
请你拿出笔,在纸上圈出你认识的字,读一读,再把这些你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互相教一教。
2.采用各种方式认读生字,重点认读课前学生认识不多的字。
3.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二)探求象形字规律,了解形与义的联系
学“口、耳、目”
1、出示:口、耳、目、
我们祖先最早造出来的汉字并不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古文字)你能通过观察给它们配成对吗?
2.交流反馈
“口”
(1)理解字义。“口”是指什么? (课件出示嘴巴图片)是呀,“口”就是指人的嘴巴。
(2)了解字形。(课件出示古文字“口”)你发现了什么?
(3)了解汉字的演变。(课件出示:将古文字与事物进行重叠)随着人类的进步,为了书写的方便,“口”的字形就逐步发生了变化。(出示“口”变化的系列字体
“耳”“目”的学习同“口”
3、小结:我们的祖先真聪明,造出这么有趣的汉字。我们把根据事物的形状或者样子造出的这类汉字叫做象形字。我们一看到这类字,就会想到这一事物,从而也就知道了字的意思了。
4、分别给“口、耳、目”找朋友,聊聊“口、耳、目”。
例:我们来聊聊“口”,说说班中谁的小嘴巴很美?怎样说话大家喜欢听?
5、读儿歌。
hǎo hái
zi
zhēn cōng minɡ
好 孩 子, 真 聪 明。
xiǎo zǔi
ba
yǒu
lǐ mào
小 嘴 巴, 有 礼 貌。
xiǎo ěr duo
zhūan xīn tīnɡ
小 耳 朵, 专 心 听。
xiǎo yǎn jing
liàng jīng jīnɡ
小 眼 睛, 亮 晶 晶。
(1)跟师读儿歌。
你能从儿歌中找到生字宝宝的影子吗?
(2)用各种形式读儿歌
学习“羊、鸟、兔”
师:“口、耳、目”习是象形字,“羊、鸟、兔”也是象形字。
1、看书上:羊、鸟、兔、
观察图读读字,你觉得哪个字很有趣?看看图和字有什么像的地方?
2、反馈交流“羊、鸟、兔、”
(例羊:比较图与字,给“羊”字找朋友,说说你解到有关“羊”的知识)
3、读儿歌:
xiǎoniǎo xiǎoniǎozhāzhājiào
小 鸟 小 鸟 喳 喳 叫。
xiǎo tùxiǎo tùbèngbènɡtiào
小 兔 小 兔 蹦 蹦 跳。
xiǎo shān yānɡ miēmiējiào
小 山 羊,咩 咩 叫,
ɡāoɡāoxìnɡxìnɡchīqīnɡ
高 高 兴 兴 吃 青 草。
dònɡ wù yánɡ lǐ zhēn rè nào
动 物 园 里 真 热 闹。
(四)课堂小结,激发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1.今天我们认识6个象形字,齐读“口、耳、目、羊、鸟、兔”,
2、师:看了这些古代和现在的汉字,喜欢哪一种写法?
师小结:古代的字很像这些实物,现在的字又十分简单、好记,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千姿百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
3、再来认识几个象形字:人、大、鱼
4、作业设计:
小朋友回去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你认识的字中还有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五)板书
口 耳 目 羊 鸟 语 兔
yjs21.cOm更多小学语文教案编辑推荐
最新教案《口耳目》教材简说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字。“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竖、撇、捺”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有关口、耳、目、舌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口、耳、木、舌,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会按笔画记字形,看图了解字义。
2、能按照田字格的范字写好本课生字。
3、会读写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书写,耳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8、 口、耳、目、舌。
二、学习生字。
1、说说你头上都有哪些器官?
(1)学生说一说,指一指
(2)你会用英语说吗?
2、说一说你的这些器官能做什么?
(1)了解字的意思。
(2)观察图,说说字的意思,你会组词吗?
3、你能用你的方法记忆这些生字吗?学生自己想一想生字的记忆方法。
4、说说你的记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交流。
5、全班汇报。
三、指导写字。
1、你愿意把生字写好看吗?学生观察田字格,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说笔画、笔顺。
重点指导:耳字的最后一笔横应该写的长一些,拖住上面
口子不要一笔圈下来,舌字的第一笔“撇”应该写得平一些
3、描红。
4、学生练习书写。
四、课堂练习。
1、读生字,组词语,你还能用这些字组什么词语?
人口 门口 目光
2、做语文练习册。
五、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8、口 耳 目 舌
图
口(kǒu) 耳(ěr) 目(mù) 舌(shé)
六、教学反思:学生对生字地掌握很好,学生能够理解字义。
有关《口耳目》课堂实录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5个字,认识4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12个,会写生字5个,注意区分“目”和“木”。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卡片) 生( 抢读生字)
师:读得真好!在上一节课,小朋友因为采用了多种识字的方法才把这几个生字记得有准有牢。现在识字王国里,又有极为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得等着跟小朋友见面呢。希望你们能交上朋友。
二、学习生字
师:(显示六个生字)现在,我们就从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六个生字中找出一个一起来学一学。 这个字笔画最多,我们就先把它所表示的实物请出来(显示兔和兔子的彩色图片)仔细看一看,它怎样读?
生齐读tù兔。
师:你是怎样记住它?
生:上面的“儿”字头像兔子的两只耳朵,中间的口像兔子的头,下面像兔子的身体和爪子,一点像兔子的短尾巴。
师:对比着事物的形状来学习的,真不错。
生:免费的免,加上一点就是兔。
师:和自己认识的字对比着学,这个办法真好!
师:谁能给“兔”找个朋友?
生:兔子。
师:小白兔。
师:我们都知道兔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那你对兔子的了解有多少呢?
生:它爱吃萝卜爱吃菜。
生:它蹦蹦跳跳很可爱。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真了不起!老师决定把剩下的五个生字交给小朋友自己学习。有信心吗?
生:(自学,同桌互学,小组研究学)
交流自学情况。
师:你们学会了几个生字?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认读生字:
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
三、指导书写
师:咱们认识了这么漂亮的字,现在让我们拿来起笔写一写它好吗?
师:在学写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2种笔画,第一种:“丿”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第二种笔画“乀”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板书)。
生:(分别练习二种笔画,注意书写姿势)
师:看“木“字,我们先书空它的笔顺。(师生书空)
师:“木”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
生:(练习写“木”)
师:最后练习写“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字写法相同。
生:(练习写“禾”字)
四、拓展延伸
完成课后练习,看看谁的眼睛最准,能把字和图正确连起来。之后学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学习汉字是不是给你们带来很多快乐呢?其实,小朋友不仅可以在我们的学校、课堂、书本中认识许许多多的生字,当你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个美丽的标牌,当你在家中看电视、看课外书籍的时候,只要你留心、用心,同样也能认识许多的生字。
最新教案《春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教学过程:
一、 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 猜谜: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想不想猜?仔细听――
头戴尖尖帽,身披节节衣。每年二三月,脑袋钻出地。知道是什么吗?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提醒:“笋”是一个生字,平舌音。
3、 瞧!老师把小春笋带到教室里来了,你们看,它长的什么样子呀?
出示竹笋实物,认识“浅褐色”。
剥开春笋,感知“嫩生生”。
二、 初步感知美文
1、这样一个“嫩生生、浅褐色”的春笋娃娃多可爱啊,它是怎么生长的呢?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播课文录音)
2、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课本,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注意读书姿势啊!
3、按要求自读,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读:(1)个别读;(2)开火车读;(3)游戏:找朋友
5、把生字带入课文读。
6、指名读课文,听后评价读。
三、 潜心会文,读出情趣
1、情境描述:小朋友,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身边,她带来了柔柔的春风,带来了密密的细雨,还带来了隆隆的雷声,轰――轰――
2、那一声春雷,唤醒了谁啊?
3、出示: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指名读。
4、让我们来当春雷,唤醒小春笋。(师生模仿)
5、春雷爷爷会对小春笋说些什么?
6、这一声春雷,还唤醒了谁呢?
(出示填空)一声春雷,唤醒了( ),唤醒了( ),唤醒了( )------
[练习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举一反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7、(播放有雷声的音乐)师指图说:小春笋在春雷爷爷的呼唤中醒来了。投影出示,生口头填空,反复朗读,练习背诵。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 )泥土,( )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 )出来。
9师: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好大的一个世界,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请你把自己当作小春笋,和你的朋友说一说。(走下位子练习说话)指名说。
句式训练:我终于看到了---------------------------------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刚出来的春笋是怎样的?自己读读,指名读。
2、通过看图体会春笋的可爱,指导朗读第一句。
3、自读第二句,指导朗读。
“迎着”该是怎样的?师指图:你们看,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笋娃娃挺起了小胸脯,笑得多甜呀,多神气呀!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名读,师生评价。
[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春笋是怎样长的呢?指名读最后两句。
5、师:春笋从嫩嫩的笋芽儿,长呀长呀,越长越高,越长越高,长成了一根根竹子。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吗?(指名上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