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个性
发布时间:2021-11-08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拍卖活动方案在幼教工作这么多年,我从孩子们那里接受过各种各样的亲吻,而我也同样把自己的爱和亲吻轻轻地带给了很多喜欢接受的孩子们.有些孩子非常喜欢老师亲他,可也有些孩子就不太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显得冷淡也许是家人很少这样待他,感觉不习惯.
有一次,我无意间看到琦琦午睡后红红的脸蛋真可爱,忍不住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可他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躲了我一下,我有些不解.
其实,我应该理解,不是每个孩子都渴望和老师产生亲近的关系.所以,我们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但是,当一个孩子以自己独有的个性,鲜活地站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是否以真诚开放的胸怀接纳了他们每个人,尤其是他们的独特性.
作为老师,我们总要是影响我们的教育对象.在不排除他们各自的独特性的同时,引导他们逐渐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建立起与外界的联系通道,让他们逐渐加深对生活,对人,对真理,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成为
一个真正富有个性的人.[零思考方案网 zhE135.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个性孩子
带小班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刚入园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和不合群。本学期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特别自立,等其他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这几个孩子的个性也尽显了。其中一个孩子特别特殊,也许家庭环境影响,平时大人们都顾不上他,都是尽他自己爬爬滚滚,因而造就了他无规无矩的性格,什么事都敢去试试。本来有几个孩子玩的好好的,他一去掺合就会起争执,有时还会出现抓伤现象。这不有的就不好向家长交待了,让我们很被动。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向其家长反映了几次,并不见起色,看来只好自己想办法。孩子本性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缺少对错的界限,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来引导。比如在玩桌面玩具时,他会把自己喜欢的放到身过,让其他小朋友玩不到,并且他喜欢的还会去抢,虽然也告诫他这样做不好,可效果并不明显,也许他并不认为有多么的不对。于是我改变了策略,让他去分玩具,去监督哪个小朋友做的好与不好,结果他大有进步,效果明显,原来“问题”孩子的问题是我们没找到正确的方法啊!寓教育于无形之中,这就是教育者的宽容和智慧,就像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说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寿光营里单家园单爱云
如何让孩子有个性而不任性
通常所说的“有个性”是指有主见,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合理行为。
任性也表现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却是无理取闹,即所坚持的不是合理的。
怎样才能使孩子既保持个性又不任性呢?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家长们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尊重孩子。
如果不尊重孩子,不管孩子提的要求合不合理、有没有可能实现,都一味地给予否定,孩子因需要总是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满情绪,进而产生对抗心理,容易形成不服管教的性格,或是不敢提正当要求,一味顺从大人,行为畏缩,胆小怕事。
不迁就孩子。
如果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给予满足,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必然为所欲为,自私自利,不讲道理,任性胡为。
因此,只有得到尊重又不受迁就的孩子,心理才会健康发展。
与孩子平等对话。
了解孩子提要求的真正原因,才能判别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才能区分任性与有个性的界限。
有条件地满足孩子。
让孩子明白需要的满足是有条件的,不能随心所欲。
很多家长都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如要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玩什么游戏等,都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是很好的现象。
但要注意一些条件限制,如让孩子只能在几套方案中选择,超过了条件限制便不能满足要求。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必须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幼儿园个性孩子个性对待教育笔记 (集锦4篇)
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幼师,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享,而教育笔记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写幼儿园教育笔记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个性孩子个性对待教育笔记,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幼儿园个性孩子个性对待教育笔记(篇一)
当今社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与自己的父母讲话也用命令的口气,很多孩子把这样的不良习惯也带到了幼儿园。
在星期二的下午我们区域活动时,我发现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气对小朋友讲话。如:奎瑶给我拿铅笔来,润琪给我拿着树叶和剪刀等等,针对班级的这种状况,我分析了各种原因。1、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的幼儿着想,幼儿的行为动机初始一般都是“为我”而不是“为他”。4---5岁的幼儿是自我保护意识产生的阶段,自我意识产生之后,幼儿更多的注意“我的观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这一时期“自我中心”占了上风,所以4-5岁的孩子都是从自我出发来进行选取和活动的,他们往往不去思考别人。2、幼儿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成员间进行语言交流,往往认为自己不必客气,常常有意无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3、情绪的好坏也能影响孩子说话的口气,幼儿行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绪的影响。为了改掉幼儿用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的不良习惯,培养他们互相团结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在班级更注意从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气对幼儿讲话,创造处一种民主、礼貌、和谐的气氛。并且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怀、爱护,其次要耐心细致地给幼儿讲道理,让他们懂得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请别人帮忙就应有礼貌别人才乐意帮忙你,说话像下命令、别人会厌恶你,不愿帮忙你。我们还透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引导孩子想到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然后,要在一日活动中我要时刻持续高度的敏感性,随时纠正幼儿命令式的讲话。如果发现幼儿是在情绪不好时命令别人,老师就告诉他:“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就告诉老师,用命式的口气讲话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把情绪带给别人。”
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引导,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渐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气讲话的不良习惯,还学会了更多的礼貌用语,我十分高兴。
幼儿园个性孩子个性对待教育笔记(篇二)
鼓励教育效果好
秉禄是个虎头虎脑、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刚转入我班的,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
早上入园时,他会牵着妈妈的手,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你好”,当然他也会得到老师的赞赏:“秉禄真棒”。上课了,秉禄会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问老师:“老师,你看我棒不棒”,同样他会得到老师的夸奖“秉禄真棒”。但是这天这个棒小孩却遇到了难题,因为他感冒了,妈妈把他中午吃的药带到了幼儿园。
午饭后,我喂他吃药,但是好话说了一大筐,他却总是闭着嘴巴一个劲的摇头,这时,不知哪个孩子喊了一句“秉禄加油”,于是大家一齐喊着“秉禄加油!秉禄加油!”,小伙伴们的加油声让秉禄的抵触情绪产生了动摇,我趁机说“秉禄是个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对吗”,“对”说完秉禄张大嘴巴一口将药水喝光了,还不忘问我“老师我棒不棒”,同样我用鼓励的的语气对她说“秉禄真棒”。
一句“秉禄真棒”,让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夸奖,多夸夸我们的孩子吧!因为他们要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个性孩子个性对待教育笔记(篇三)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轻一代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幼儿教育形式是以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之中,是幼儿共同的活动形式。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他益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们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变利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
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第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动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规程“所要求的“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寓教育于硌项活动之中。
抓住幼儿的闪光点。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本班有个小朋友发音清准,我益不断纠正,只要他有点进步,我们就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现在,发音有很大进步,这些赞美的高速就像一个个小光环一新,老师新手替他们带上。
所以,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幼儿的朋友,保证他们幸福的成长。
幼儿园个性孩子个性对待教育笔记(篇四)
每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能帮老师干活,还能得到表扬……”。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喜欢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喜欢。”有的孩子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择几个平时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间长了,能力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能力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孩子:“大家都想当排头,可排头只能有一个,我们怎么办才能让大家都能当上排头呢?”陈天赐说:“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当排头。”其他孩子马上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当不上的。”马亦心说:“可以轮换着当,今天你当,明天我当。”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我们确定“轮流当排头”。每天选两名小朋友当排头。当排头时要聚精会神。
新的轮流当排头建立后,孩子们都很高兴,他们再也不去挤着当排头了。我也总结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我们总是请能力强的孩子帮老师做事,只注重孩子的义务而忽视了孩子的权利,只注重孩子的服从而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长,我们就剥夺了能力强的孩子选择的权利,也剥夺了能力弱的孩子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权利。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出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锻炼的机会分给每个孩子。不是吗?
一位有个性的宝贝
在我的班上有一位全幼儿园出了名的小男生李XX,只要提到这个小男生的名字,所有老师不禁打个寒战。这位小朋友绝对的“个性十足”!这位小朋友的缺点是:脾气不好,吃饭挑食,喜欢打架等等。优点只有一样“脑子特聪明”。可是你只是脑子聪明,上课不听课扰乱课堂秩序,天天欺负小朋友,总惹老师生气,再怎么聪明,老师再怎么有耐性,心中也会不喜欢的。他最大的弊端是喜欢“报复人”。
一次课堂上,他拿了画贴,到处分给别的小朋友,导致我课堂无法正常进行。我气的走过去,把他的画贴抢过来,对他说:“你给我好好听课,放学后我再还给你!”没想到他立刻哭了起来还想打我,任凭我如何劝阻他,他的心情始终平复不下来。接着麻烦事来了,中午他在床上不睡觉,却故意尿了床,拉了裤子。那个时候,我已经没有力气和他生气,静静地和另一位老师把他抬下床给他收拾了,问他为什么拉裤子,他也不说,但是表情却那么开心,我知道,他就是在故意报复我!之后换裤子都是要老师帮忙,他自己从来不动手。瞧!这就是我班的大宝贝,让我们老师都很头痛的一位小朋友,我该怎样教育你呢?
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
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晨间体育活动的兴趣,锻炼幼儿体质,以更好的达到《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要求,崮山中心幼儿园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比赛开始之前,由园领导讲述比赛规则。一声哨响之后,第一个项目:大班组跳绳比赛就开始了。每班有五个孩子进行比赛。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跳着,争取在规定的时间让自己跳的最多。第二个项目:中班组拍球比赛。要求每人5分钟在原地进行拍球,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计数,谁拍的最多就为胜利者。第三个项目:小班跳皮筋过障碍比赛。要求班级幼儿全员参加。根据小班幼儿的能力设置一定高度,让幼儿依次双脚跳过,分别记录每次所跳的高度及跳过的人数,最后结果按跳过的最高高度来决定胜负。比赛结束后,园部评选出大班组4名优胜者、中班组4名和小班组6名优胜者,并评为“小小体育明星”的称号。
通过这次比赛,幼儿掌握了越过障碍的方法,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愿意跟大家分享成功后的喜悦,同时更好的锻炼了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大大提高了幼儿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
涵诚是一个好动,话又多的孩子。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报告他,几乎不好的事都会和他扯上边。就像今天早上,他一来我就盯着他了。开始没来几个孩子时,大家都是自顾自的玩着,后来人多了,好多孩子就开始玩起了合作游戏,我发现涵诚在旁边盘旋了很久,好像也想加入,就在霎那间,他冲进了他们的游戏。他的本意是想加入,结果由于处事不当,没等到别人的同意就擅自乱闯,惹怒了其他的孩子,大家就一起指责他,当然免不了有上来告状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处理问题难免有些偏。这时我就告诉涵诚,想和大家一起游戏,先要和他们商量,征求他们的同意;我也让其他孩子明白,大家一起游戏才快乐。还有今天的美工课上,他把自己的剪刀借给了其他小朋友用,结果用了后这个小朋友没有及时还给他
,她就擅自去拿了过来,其他孩子见了都说是他抢剪刀,他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结果大家还是说他不好,他争不过了就要动手打人,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这时,我就把事情真相告诉了孩子们,并让他们明白:做一件事时不能光看表面,要搞清楚了再去评定。涵诚虽然有时会做错事,但并不代表所有不好的事都是他做的,这次你们错怪他了,并让大家向涵诚道歉。
孩子都是敏感的,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孩子,才能让孩子免受错怪,才能使孩子学的更多,才能使孩子懂得更多,才能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性格相反的两个小女孩
这两个都是班级里的小公主。萌萌性格内向一点,做事情细致。濛濛则是小男孩性格,平时大声讲话,大大咧咧的。今天这两个小朋友进了同一个区域。性格相反的两个小女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个故事就开始了。
她们两个同时进入了娃娃家。这个区域是比较受小朋友喜欢的。今天她们两个很要好,玩在了一起。濛濛进去后马上拿了个娃娃给萌萌,她说:“那,这个娃娃给你玩,她可好玩了,是你的女儿了。”说完,她也自己去抱了一个娃娃,对着萌萌说:“你看,这个娃娃是我的宝宝了。”萌萌拿着自己的娃娃,看着濛濛的娃娃,似乎更喜欢濛濛手上的那个,表情上面不是特别开心。但是萌萌也没开口说要跟濛濛交换。游戏继续吧,濛濛在娃娃家到处转悠着,拿着自己需要的东西。而萌萌则是坐下来,观察着自己手上的娃娃。濛濛拿来的东西都会给萌萌一份。濛濛说:“宝宝饿了,要吃饭了,我们给宝宝喂饭吧。”听到这个,萌萌也有了兴趣,顺手去拿了奶瓶,然后给娃娃喂起奶来了。濛濛也拿了奶瓶也娃娃喂奶,可是她说:“你看,我的宝宝喝了很多的奶。”萌萌也说:“我的娃娃也喝了很多奶,她很喜欢喝我喂的奶。”这个时候濛濛说:“我的宝宝吃饱了,要睡觉了。”随之把娃娃放到摇篮里。因为小摇篮只有一个,另一张是小床。所以萌萌有点不高兴的说:“我的娃娃也要睡在这里。可是濛濛怎么会让呢,于是就说:”你的宝宝就睡到床上去吧,我的宝宝睡着了,不要把她吵醒了。”说着抢过萌萌的娃娃,把它放到了床上。萌萌就不开心的到老师地方告状了,萌萌说:“吴濛娅不让我的宝宝睡摇篮,不让我玩摇篮。”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发现了濛濛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活动。而萌萌的性格比较容易受小朋友控制,比较容易顺从小朋友。我鼓励萌萌说:“你可以跟吴濛娅去商量,玩具要大家分享,要大家一起玩。”于是她又去找濛濛了,她说:“你的宝宝已经睡过摇篮了,让我的宝宝也睡一下吧。”谁知道濛濛想了一下,抱起娃娃说:“好吧,让你娃娃睡一会吧,我抱着她睡。”就这样萌萌脸上露出了笑容。让她感受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说出来,与别人进行沟通才能争取到。
可能是孩子的一种个性
班里有个孩子叫李昊阳,帅帅的小男孩,说话东北口音,我们都很喜欢他,特别是他说话的时候,眉飞色舞的,特招人喜欢。
可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上课不爱张嘴巴,学了知识在幼儿园从来不展示给大家,学唱歌啊,学儿歌啊,他都是小眼睛看着你,或者不看你,就是不张嘴巴,可是通过论坛他妈妈发的视频回家唱歌真有范儿啊,而且有一次,学了一首新儿歌,我请小朋友起来背,小朋友不是很熟练,他一句一句完整的提醒了别人,我狠狠的表扬了他。
可是让他来背一背又不干了。
多说一句话,他就会哭着说:“我不想背。
”我也不勉强他。
上课看着他,学什么都不张小嘴巴,真别扭,可是他什么都学的会,在心里偷着学呢!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吧。
但是还是得想办法让他敢于把自己学到的展示一下。
暂时还不知道他是不想展示还是不敢于?
可能是孩子的一种个性?但是我相信,昊阳宝贝总有一天会开心的大方的展示自己的本领的。
让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户外游戏活动结束后,我象往常那样问道:“这个游戏好玩吗?”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用同一种回答说:“好玩。
”正当我准备表扬他们时,另一个声音却在此时大声地冒了出来:“这个游戏一点都不好玩!”回头一看,是让我头痛的“调皮鬼”蒋小宇,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不少孩子嘲笑他的回答。
我看看他,第一反应是他又开始调皮捣蛋了,故意和老师唱反调。
然后另一个声音却告诉我,先别急着否定,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他们会用一百种语言与环境交互作用,听一听吧!于是,我将责备的话语先压一压,故意十分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个游戏不好玩啊?”蒋小宇眨眨眼睛,摸摸头说道:“因为天气太热了,我的全身都是汗,还有点头痛呢,非常不舒服,所以我觉得不好玩。
”多么简单而真切的回答啊。
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及时发现,而不是及时制止。
细想自己的教育过程,虽然嘴上常说:“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时间,让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但是,当问题真正产生时,我给予的应答却往往是“一种声音”。
在这种单调划一的声音中,孩子的个性收敛了,自我张扬的表达方式不见了,瞬间迸发的火花也渐渐熄灭了。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最真实的生活感受,习惯听一种回答的声音,因此就造成了孩子的定向思维、效应回答,就如同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玩具娃娃,缺少了活力和个性。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一切,给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