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三个月如何做好早教工作
发布时间:2019-12-16 三月三活动方案幼儿园 幼儿早教活动方案 幼儿集教活动方案宝宝刚三个月 如何做好早教工作
3个月月龄对孩子成长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阶段,不仅仅是各种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展,内心对自己感受、对外界的探索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当然这个年龄的宝宝还没办法把人生和妈妈分离开来,但这并不影响他自己人格的成长。
心理研究表明,3个月大的孩子由于人格比较协调,他们已经做好了探索周围世界的准备,比如玩游戏、对话、玩笑等等,差不多是从这个年龄开始的。所以如果您的宝宝对您笑了,这个笑容和之前三个月的笑容含义会有不同,他已经带有自己的感受和主见。
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处于母乳或是母乳与配方奶喂养阶段,所以对于孩子的早教工作主要以妈妈为主,这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好阶段。就拿喂奶来说,因为3个月大的孩子正是需要奠定他未来与他人人际关系的根基发展,通过从妈妈那里获得食物、营养——这样的“施”、“受”过程,孩子可以学习到怎样去从别人手中获得东西(如什么时候要让妈妈喂奶,什么时候放手等等),学习怎么对别人保持亲密关系。
如果您仔细观察会发现您的孩子在喝奶得过程中其实已经逐渐体现出了他的性格,比如有的孩子喝的时候很急躁,有的孩子却很热情,还有的孩子会表现的比较容易分心、犹豫等等。所以在您给孩子做早教前,要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
除此之外,妈妈给予宝宝一个温馨、稳定的喂养环境和快乐积极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候的妈妈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可以全身心依赖依靠的“安全岛”,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岛”时不时会有“风暴”或是“乌云密布”,是否让人感到恐慌和不安全?如果这个“岛”一直是微风和煦、丽日当空,又是否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身心愉悦?两相对比,怎么去做我相信妈妈内心会有一定的衡量了。(迷你句子网 JZ139.COM)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编辑推荐
宝宝的早教读物该如何选择
宝宝的早教读物该如何选择
1、考察读物形式上的灵活度
玩乐和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一本书显得中规中矩就难以引起孩子的好奇欲。幼儿读物在形式上就可能要更多考虑文字和图片的比例关系。比如说绘本,对于小的孩子可能图画的量要比较大,绘画的风格要比较多,让他不要光去看文字,要懂得去从图片里面来明白这个故事。比如加入了一些立体的可以动手的小环节进去,孩子就会爱不释手了。
2、读物不排斥借助现代媒体来表现
媒体在发展,阅读所借助的媒介形式也在发展。所以你在给孩子选择的时候,尤其给孩子选择,你不要只选择平面的,当然这是对阅读整体的一个要求,读物可能有文字、图片、视频等相结合,甚至有一些简单的在线辅导、互动等环节,加入一些工艺让书籍变得立体、醒目,让孩子和家长可以共同完成一些游戏等等。
3、考察读物的“身家背景”
我国的出版机构很多,每个机构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大家知道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更多的做面向大学、成人的出版业务,比如说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外语和少儿类出版就在行业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当大量产品涌现的时候,机构的品质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背书。相比起孩子的未来教育问题,权威专业在选择上降低了家长的一些难度。
4、考察读物内容是否分级
在阅读上面,尤其是在外语的阅读上,一定要分级,就是这个分级如果从外语的角度有语言的难度和规律在里面,没有分级可能会让孩子的学习有些困惑,而且分级有利于配合他课堂的学习。
同理,“分级”不光是外语读物所必备的,也包括母语也需要这样做。因为孩子的阅读涉及到各个领域,这个是涉及孩子认知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如果你选择的内容不当,可能会打击他阅读的热情,比如他读一本书看不懂,那他就会觉得读书就这么回事,不好玩,然后厌恶它。
5、考察内容是否做到平衡
第一个重要的平衡就是教育性和文学性的平衡,中国的出版社倾向于选一些教育性比较强、说教更多的东西。这样让孩子感觉读书不是一种享受,而成为一种负担。教育和文学性怎么平衡?你是光娱乐还是光教育?还是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平衡?读物绝非仅仅为了娱乐,而是在娱乐的同时,让孩子收获一些教育上应该获得的东西。
第二个平衡我觉得是题材上的平衡,将文学的非现实故事和现实知识相平衡,举个例子来讲,比如《布奇乐乐园》中《月亮快睡觉》的故事,讲一个小孩如何和月亮一起入睡的故事,显然是偏文学性的,我们也会讲一些诸如洗洗手之类的科学、健康等现实知识,让二者达到一个平衡。
爸爸与三至六个月小宝宝做游戏
孩子在三个月后,会开始喜欢玩自己的手,这个阶段是幼儿伸展自己,碰触他人的阶段。
一、拉扯游戏
孩子三个月后,和他玩游戏就容易多了,因为从这时起,孩子会做的动作多了,而且这些动作更有目的性,好像在动作中加了更多的思考。在出生后头三个月内,婴儿的肌肉比较紧张,手脚会朝自己的身体弯曲;三个月大后,他开始会喜欢玩自己的手,这个阶段是幼儿伸展自己,碰触他人的阶段,他会喜欢玩爸爸的胡须、头发和眼镜,也会不停地碰触你的脸部、鼻子和耳朵。
给孩子一个手环或类似手环的圆环,他就可以做很多游戏了。我很喜欢和我的儿子玩拉扯的游戏,我称这为“从爹地手中取手环”。孩子年纪越大后,他抓手环的力道也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就得增加取回手环的困难度。
孩子张大眼睛与张开手臂时,爸爸要留心孩子的这些动作,这表示他渴望和你一起玩。当孩子非常兴奋或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他就会把手臂张开或抬高。你会感到他正用手传递给你“来吧!”的讯息。这是他的游戏邀约。由孩子主动提出的游戏,往往比由你主动的游戏更具学习效益,也比较维持较长的时间,这可是游戏的重大原则。
三个月大的孩子很喜欢“滚动型”的游戏。五个月大后,孩子就会喜欢在柔软的椅垫、山型物体或圆桶型物上滚来滚去。
二、积木游戏
幼儿在五到六个月时,会出现伸手和抓东西的动作,这时便可以开始让他玩积木。试试下面的方法,来延长孩子玩积木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1、把孩子放在一张紧扶着桌面的高椅上,在他伸手可及的范围铺上一条毛巾或桌布;
2、上面放三块长宽高皆一寸的正方形积木,你可以选用黑白相间或色彩对比强烈的积木;
3、爸爸站在桌子的一端,请妈妈或家人站在桌子的另一端,将桌布或毛巾来回拉动,在孩子面前慢慢地移动积木。
4、幼儿会觉得这些移动的物体很有趣,而伸出他胖胖的小手来抓取这些移动的积木。他直接命中目标的几率,会令你大吃一惊呢!
五个月宝宝有哪些早教项目
五个月宝宝有哪些早教项目
五个月是宝宝开发智力的好时段,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来进行宝宝早教,这时候宝宝能看清东西并记住它们,充分利用宝宝生长发育特点进行早教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
亲子游戏:打哇哇
游戏步骤:
1、提前准备好一张洁净的薄纸,备用。
2、妈妈先拿着手在自己的嘴上拍,发出哇哇的口音,然后拿着宝宝的小手在宝宝的嘴上拍。
3、当宝宝发出哇哇声时,妈妈拿出薄纸放在他的嘴前,通过观察纸张振动引导宝宝感知声音。
游戏目的:引导宝宝连续而有节奏地发音,初步感知声音。
颜色认知能力培训
五个月的宝宝能够分辨出红、黄、蓝三种主要颜色,父母可以拿出一些其他颜色给宝宝对比,并告诉宝宝哪种颜色的名字,可以快速提高宝宝对于颜色的认知能力。
语言训练
这个适合宝宝虽然会说出一些不连贯的发音,但只要妈妈不断重复引导交流,宝宝会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让宝宝听歌。
五个月宝宝早教儿歌推荐
1、葡萄架下 2、抱西瓜 3、石榴树 4、苹果和香蕉 5、大棉桃
视觉和触觉协调能力训练
宝宝看到东西都会去摸摸,尽量让宝宝去触摸他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建立视觉和触觉的协调能力。
五个月宝宝早教绘本推荐
1、《婴教启蒙系列》:鲜艳的色彩是宝宝启蒙的最好方式,这系列以鲜艳的色彩,明晰的文字,开启宝宝的启蒙教育。
2、《脸,脸,各种各样的脸》:能够给婴儿带来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婴儿识别各种脸部的情绪变化,促进其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这几个简单的5个月宝宝早教方法,对宝宝成长非常有用,各位父母可以尝试下。
如何用游戏培养宝宝好行为
导读: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教养,孩子的好行为也不是靠说教培养的。聪明的妈妈会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让孩子愉快接受。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教养,孩子的好行为也不是靠说教培养的。聪明的妈妈会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让孩子愉快接受。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简单小游戏中,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行为呢?
击打气球:感受合作
游戏方式:让孩子再约上两个小伙伴,在小区的绿地上,发给孩子两个气球,当你喊“开始”以后,他们就要把手中的气球抛向空中,然后在事前规定的时间内(如3分钟),通过各种方式击打气球,不让它落地。
提示:孩子会在共同实现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同伴的力量和协作的乐趣。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增加难度,用鼻子顶等。
带头大哥:树立自信
游戏方式:在做游戏前,不要收拾孩子的房间。妈妈和孩子一起站在房门外,由妈妈先说:“我是最棒的带头大哥!我做什么你就学什么。如果你学得像,就轮到你做带头大哥。”然后可以设计一个很酷的击掌动作,再开始行动。你叠被子,让孩子一起叠被子,你把玩具装入箱子,孩子也跟着装。如果孩子能很好地拷贝妈妈的动作,就让孩子他来领队,并且郑重其事地恭贺他。
提示:在游戏中,让孩子发现自己也能把事情做好,并且还能带领父母一起做,自信不禁油然而生。
续讲故事:懂得乐观
游戏方式:先由父母给孩子讲一个令心情不爽的开头,然后由孩子给故事续上一个令人心情愉快的转折。譬如妈妈说:“早上一睁眼,丹丹就觉得不高兴,因为天下雨了。”然后孩子说:“幸好,丹丹已经和妈妈说好了,今天去看电影!”孩子一开始可能不太领会编故事的要点,妈妈要多举几个例子,然后你们可以继续讲下去,更换不同的坏开头,让孩子续上一个个好结局。
提示:帮助孩子从生活每个看上去不太美好的事情中找到值得欣慰的一面,养成积极乐观看待问题的心态。
异想天开:培养能力
游戏方式: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家里的地板上,面前放些日常用品,如小鞋子、铅笔、奶粉罐等,随意拿起其中的一种,和孩子一起商量,这件东西还能做些什么,譬如奶粉罐还能做小板凳、装玩具的容器,翻过来就是小铁鼓,在沙坑里还能运沙子。和孩子轮流说,然后再换一件物品。
提示:通过游戏,让孩子发现每件东西都有N种妙用,养成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鱼与熊掌:知道礼仪
游戏方式:和孩子一起想想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做的,如一边拍手一边唱歌,一边跳跃一边点头等,又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同时做的,如坐的时候同时站,捏鼻子的同时用鼻子呼吸等,然后再一起亲身实践。
提示: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因为妈妈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关注他。当妈妈正在做一件事,如打电话、做饭的时候,他也要多一份耐心。为自己的事而经常影响别人是无礼的行为。
绘声绘色:告别赖皮
游戏方式:挑选一本孩子喜欢的故事书中的一句话,然后分别用开心、温柔,或是烦躁、哼哼唧唧的口气来读它。读之前告诉孩子,当他听到令人愉快的声音时,就把右手举得高高的,当他听到不好的声调时,就把嘴角撇一撇;当孩子完成任务后,可以改由他来用各种声调再读一遍。
提示:让孩子体会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声调下会给人不同的感受。让孩子明白,为什么那些耍赖皮、不讲理的口气,会让父母不喜欢。
6到12个月宝宝早教游戏分享
6-8个月的宝宝会对主要照顾者建立情感上的依附,需要妈妈拥抱才能安然入睡。他也开始和照顾者有互动:如会摸妈妈的脸;会因为自己噘嘴的动作使大人发笑而重复该动作;也会用简单的动作表达需要,如伸手要人抱、模仿大人拍手或挥手。父母必须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行为,因为生活中的一切都可能影响宝宝未来的发展。对宝宝的每个动作,家长都应该有回应,并多陪宝宝,让他有安全感。
一、飞机飞到外婆家
游戏目的:仰卧飞行游戏可以刺激宝宝的恐惧情绪,同时可发展宝宝的平衡知觉。
游戏步骤:
1、让宝宝俯卧在大人的两只小腿上,大人仰卧,双膝弯曲,让宝宝的面部对着自己,分别抓住宝宝的左右手。
2、大人双脚左右摆动起来。一边摆动,一边对宝宝说,“我们坐飞机啦,飞机飞啦”。
3、也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大人伸直的双臂上,双手掌紧握宝宝的身体,左右摆动180度,让宝宝感受到旋转的速度。
4、为了避免宝宝害怕,大人要不停地告诉宝宝:“我们飞起来啦,飞到外婆家啦,飞到阿姨家啦。”
游戏互动:
当宝宝第一次腾空,会有害怕的情绪出现,这个时候大人脸上的笑容成了安慰宝宝的武器。大人的兴奋和反复的腾空,会让宝宝习惯这种感觉。宝宝也会感到十分快乐。旋转时,大人不要转圈太多,避免眩晕,这样会伤到宝宝,而且宝宝也不习惯过多的旋转。转上几圈让宝宝感到快乐就可以了。
温馨提示:
根据宝宝的情绪适当调整速度,让宝宝从害怕到快乐。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疏忽大意。
妈妈须知:平衡感对于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它能帮助身体保持平衡,形成空间方位感。平衡感还与眼球的追视能力、专注力、阅读力、音感能力、触觉和语言能力有关,所以锻炼宝宝的平衡感是极其重要的。
二、妈妈腿上来蹦极
游戏目的:对宝宝进行听觉刺激,并练习宝宝的平衡能力和期待情绪。
游戏步骤:
1、大人坐在地板或床上,伸直双腿,让宝宝坐在自己的膝盖上。
2、大人一边唱歌,一边缩回小腿、抬起膝头。
3、当膝盖抬到最高点时,大人停止唱歌,看看宝宝,说:“一、二、三!”大人数到三时,同时把腿放平,并发出“哇!”的音效。假如宝宝的反应良好,可以重复几次。
游戏互动:
当宝宝感到自己在慢慢上升时,会不知道怎么回事。大人的脸上要有笑容,这样才会让宝宝放心。当把腿放平时,宝宝会因突然的下降而受惊,大人这个时候的笑容和故意的声音,会让宝宝明白这个游戏不具危险性。当大人再次把腿往回收时,宝宝就会期待着降落的刺激感觉了。
温馨提示:
注意,不要太大声避免惊吓到宝宝,只要让他感到惊奇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安全,玩游戏时,大人千万不要分神。
妈妈须知:关于听觉启蒙,建议家长将唱歌和念儿歌融入宝宝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挑几首儿歌、一些节奏简单且旋律优美的音乐,还有押韵的诗词、简单的顺口溜,在亲子互动的时候,或偶尔抱着他走动、换尿布的时候,由家长哼唱或者播放给宝宝听。家长一开始可先挑2、3首就好,重复使用一阵子后再作更换。
三、高高真刺激
游戏目的:让宝宝在身体经历大幅度移动时感到兴奋,克服惊恐。逐渐使宝宝听懂“高”和“下来”的意思。
游戏步骤:
1、爸爸抱起宝宝。
2、一边说“举高高”,一边将宝宝高举过自己的头。
3、一边说“放下来”,一边将宝宝放到自己的腿下。
游戏互动:
爸爸将宝宝举过头顶时,宝宝会感到很害怕,所以当把宝宝放下来时,要给宝宝一个大笑脸。用表情告诉他这样最开心、最好玩。宝宝会很快理解这种游戏,也会懂得说“举高高”时,是上升;说“放下来”时,是下降。所有的宝宝都喜欢让爸爸抱,因为爸爸强壮有力,能让宝宝玩得开心。
温馨提示:
大人的手要将宝宝紧紧地抱稳,千万不要将宝宝离开双手抛起来再接住。这种抛起接住的玩法有很多隐患:上抛太高会使宝宝因失去支持而害怕,而突然接住时的振动会对宝宝半固体的脑组织造成伤害。所以,无论举高和放下来都要双手把宝宝拿稳,使宝宝感到安全,这样宝宝才会快乐。
妈妈须知:现在的双亲家庭和小家庭非常普及,亲子之间的互动明显减少。英国政府曾经积极训练父母为宝宝按摩。许多爸爸妈妈都表示,替宝宝按摩是非常愉快的经验,感觉宝宝也很喜欢。每天十到二十分钟触摸宝宝的肌肤,是增进亲子情谊最好的方式。
四、骑马马真勇敢
游戏目的:培养宝宝的勇敢精神和愉快的情绪。
游戏步骤:
1、准备一把大靠背椅。
2、让宝宝面对椅背坐好,两腿从椅背下面的空档伸出,双手扒住椅背两边。
3、家长扶住椅背,以椅背两条后腿为支点,前后摇动椅子,边摇边唱儿歌《摇到外婆桥》:“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游戏互动:
当第一次以这种姿势坐在椅子上,宝宝会因为没有大人的扶持而感到恐惧。大人要尽快地让宝宝看到自己的笑容,并且摇动椅子,念儿歌。这个时候宝宝听到熟悉的儿歌,看到大人的表情,就会放松起来。然后大人可以做几个夸张的表情,让宝宝感到愉快。等宝宝熟悉了这个游戏后,就产生兴趣,从而乐于做这种游戏。
温馨提示:
要注意宝宝的安全,仔细观察椅子的情况,不要让椅子伤到宝宝。这个月龄的宝宝是很娇嫩的,所以一定要看护好宝宝。
妈妈须知:随着宝宝的成长,他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每天清醒活跃的时间大约达到9个小时,他需要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做亲子游戏满足了这种需要。小宝宝的听觉是启蒙的重点,从小提供丰富的听觉经验,引导宝宝聆听,之后宝宝才能配合认知发展,将声音及意义连结在一起;待宝宝更大一点,如1岁左右,他能听懂父母简单的口令并去执行。但这都需要前期的累积。
五、镜镜里面有宝宝
游戏目的:宝宝照镜子是宝宝早期早教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宝宝认识自我、识别五官的过程,还是宝宝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一步,是引导宝宝认识三维空间的开始。
游戏步骤:
1、把宝宝放到镜子前,让他同镜中的自己笑或者做鬼脸。
2、宝宝看到镜中的人对他笑、对他伸手,他会伸手到镜子后面,寻找站在后面的人。
3、在宝宝略显不耐烦时,妈妈及时问宝宝:“里面的人是谁?”然后告诉宝宝,“里面是宝宝啊,这是镜镜。”
游戏互动:
妈妈可以陪宝宝在镜前做动作,如吐舌头、张大嘴、皱鼻子、眨眼睛、噘嘴巴等,边做边说,为宝宝以后认识五官做准备。
温馨提示:
经常照镜会使宝宝表情丰富,尤其当宝宝生气、啼哭时,让他看看镜中的自己,就会知道哭和生气时脸就会变得十分难看。宝宝第一次见到这么神奇的景象会很入迷,大人尽量不要妨碍宝宝,让宝宝自己去体验。但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把头伸向镜子上碰疼了,或者碰碎镜弄伤到宝宝。随着宝宝对镜子的触摸和游戏,宝宝就会有自我认识,他会对镜子作出各种表情,来看自己的样子。
妈妈须知:有效的视觉刺激能极大提升宝宝的视敏度,让宝宝更清晰精确地接受外界的信息与刺激,从而进一步帮助智力潜能的养成,促进脑部发育,提升宝宝的MDI——智能发展指数。视觉的发育有赖于有效的视觉训练。利用更为完善的视觉功能和技巧,宝宝可以感知、接受、加工更多的信息,在大脑皮层形成更多的视觉记忆,从而促进大脑的开发,提升宝宝的智力水平。
这几个小游戏简单又可以为宝宝启智。但在和宝宝玩得同时,妈妈们要注意不要力度过大弄伤宝宝噢!
不同月龄的宝宝如何进行体育训练
不同月龄的宝宝有着不同的训练方法,各位爸爸妈妈一起来看看吧。
0~6个月
多重感官刺激。这个阶段,宝宝的大肌肉正在快速发展,这时候的生长是为了以后孩子能够自己挺直脖子、翻身、坐、爬、站、走等。妈妈多跟孩子进行一些肢体接触的话,能够让孩子有更多的感官刺激。孩子3个月后就可以和妈妈一起游泳了,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啊。
7~12个月
让孩子尽情活动。这时候的宝宝已经可以用拇指和食指配合着拿起黄豆了。爸爸妈妈要为宝宝提供可以尽情活动、翻滚的安全环境,以保证运动能力在1周岁前得到充分发育。
13~24个月
进行多种身体运动。孩子满一岁以后不仅可以站着也可以走路,抓握能力也逐渐变得更加发达。孩子可以抓住物品摇晃、投掷。为了让孩子的肌肉能够更好地发展,平时可以让孩子多走走楼梯,以及带孩子进行一些带有投掷、敲击、拍打动作的游戏。
快乐教育的原则是自主地玩,非指示性的教育才能起到作用,所以不要阻碍孩子自由玩耍。我们就拿甜甜圈举例吧,妈妈对孩子温和的教诲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爸爸妈妈不妨告诉孩子说糖是圆的“球”,甜甜圈是“环”形的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慢慢来,不管要做什么,都要有耐心,不要心急地指望孩子一次就学会。
不同月龄宝宝的早教重点
不同月龄宝宝的早教重点
游戏步骤:
1.家长分别将一顶红色帽子,一顶蓝色帽子分别套在两只手上,吸引小宝宝的注意。
2.给宝宝念儿歌“小红帽、小蓝帽,一眨眼睛不见了”。
3.念“小红帽”的时候,将戴红帽子的手稍稍举高,在宝宝面前慢慢晃动两下。
4.念“小蓝帽”的时候,将戴蓝帽子的手稍稍举高,在宝宝面前慢慢晃动两下。
5.念“不见了”的时候,速度稍快地将两只手背到身后,或者将一只手背到身后。
游戏互动:
宝宝现在还不能分清颜色,大人这个时候不断给宝宝视觉刺激,这样宝宝才会意识到这两种颜色不一样。而且帽子的突然消失会让宝宝感到好奇,当大人再一只一只地把帽子拿出来时,宝宝就会慢慢感到空间的变化。重复这个游戏,有助于宝宝智力的开发。
温馨提示:
帽子的颜色要纯正,也可以选择其它两种对比强烈、颜色鲜艳的帽子。游戏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把帽子藏起来2-3次,让宝宝认识到帽子的空间变化就可以了。当宝宝对游戏表现出兴趣下降的时候,可以换另外两种颜色的帽子再玩这个游戏。
妈妈须知:
宝宝的视觉感官似乎特别钟情于颜色,当他一降临这个世界,就对色彩怀有浓烈的兴趣。因此,借助颜色来实施智力开发,就成了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早期教育手段。
☆一起来跳舞
游戏目的:
变换体位促进前庭平衡系统的发育,加强宝宝节奏旋律美的感受。
游戏步骤:
1.每天上下午各利用20分钟父母轮流抱着宝宝随音乐跳舞。
2.在有节奏的旋律中,宝宝随着父母摇晃着身体,共同享受着节奏和音乐的艺术美。
3.宝宝的眼神缓和,脸带笑容,四肢会随着节拍而摆动。
4.渐渐地,家长会发现宝宝对某一段乐曲的反应最强烈,显出了特别的爱好。
游戏互动:
宝宝还不能听懂音乐,但是他会表现出喜欢某个音乐节奏,这跟大人抱着宝宝起舞的姿势有关。因为有的音乐轻柔,大人的节奏会比较缓,宝宝会感到轻松;有的音乐激烈,大人的节奏也会比较激烈,宝宝也会感到很刺激。所以他根据自己喜欢的动作幅度选择音乐。这样的游戏有利于宝宝发展平衡感。
温馨提示:
音乐不要太激烈,因为太过刺激的音乐会对宝宝产生负面影响。抱着宝宝起舞时,动作也不要太快。例如突然的旋转骤停,会惊吓到宝宝,而且不利于宝宝的发展。
妈妈须知:
前庭觉是人体最早发展的系统,如果刺激不足,胎儿的体重和筋肉发展会较差。适度的摇晃可以刺激胎儿大脑和肌肉的成熟。尤其是对早产儿和体重较轻的宝宝而言。适度的摇晃对于宝宝体重的增加也有帮助。
☆宝宝抚摸妈妈脸
游戏目的:
让宝宝感觉触摸的感觉,开发宝宝的智力。
游戏步骤:
1.给宝宝喂奶时抚摸他是十分重要的。当你抱着他时,他可以自由地触摸到你。
2.你可以把宝宝的手放在你的脸上,让他的手触摸你的鼻子、嘴、头发和眼睛。
3.你还可以轻轻地抚摸他的手,轻拍他的胳膊,同他低声细语。
游戏互动: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用小手无意识地抚摸你,你可以把宝宝的小手放到自己脸上,告诉宝宝,这是眼睛,这是鼻子,让宝宝变成有意识的抚摸。当宝宝的小手抚摸到妈妈嘴巴的时候,轻轻地咬一下宝宝的小手,宝宝会很高兴。然后轻轻地拍着宝宝,轻声地对他说话。说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种温馨的氛围会让宝宝很舒服。
温馨提示:
让宝宝的小手抚摸你的服部时,记得详细告诉宝宝五官的名称。同时要注意的是,要在宝宝清醒的情况下进行游戏。
妈妈须知:
父母亲在触摸宝宝时,可以一边跟宝宝说话或唱歌给宝宝听。宝宝在感受抚触的愉悦时,也能够专注聆听父母的声音观察父母的表情。这样就可以同时接受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了。
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有了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也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大部分感觉器官都已基本发育完全,但他回应这个世界的基本手段是通过其生理反射行为,也不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刚从妈妈温暖的子宫里出来的他们一开始对新环境难免不适应,所以就特别需要爸爸妈妈的引导。
方建业晚上回家,拎着一个鼓鼓的大包,刚进门,就兴冲冲的喊:“朵朵,猜猜爸爸买了什么?”陈蓉忍不住扮个鬼脸:“给你说过很多次了,朵朵才一个月,跟他说话,他也听不懂。”“谁说听不懂,看他在对我眨眼呢?”“那是因为你挡住他的光了。”方建业的热情没有受到任何打击,说:“看,这是喜羊羊,这是灰太狼,这是奥特曼,这是变形金刚……”他忙不迭的献宝一般从包里掏出玩具来,然后一个个地摆在朵朵的身边。朵朵却很不给面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年轻的父母们都有这样的心理,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提供给自己家的小天使,但是,像方建业这样就有点操之过急了。
一个月左右的新生儿已经有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也有痛觉和触觉,能够感受到温度的差异。听到响的声音,四肢会转动,看到明亮的光线会两眼紧闭,轻触他的口唇,他会有觅食的动作,闻到奶香味,他的头会向下意识的向乳房方向靠。
尽管他的大部分感觉器官都已基本发育完全,但他回应这个世界的基本手段是通过其生理反射行为,这些生理反射行为使新生儿能轻而易举地适应这个世界。除了注意这些生理反射行为是否在进行,赞叹造化的神奇外,你无需对这些反射功能做任何画蛇添足的事。
由于宝宝还不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在此期间父母能做的首要事情就是在你们之间创造一种充满信任和爱意的情感联系。简单地讲,你的宝宝并不需要全方位的刺激,他只需你将他安顿舒适,提供一个令他感到安全的环境就可以了。因此,当他需要抚慰时,就抚慰他;当他哭闹时,就抱起他;当他饿了时,就喂饱他。记住,他的大脑皮质发育还不完善,不要期望太多。
以下是对宝宝的智力发展有所帮助的游戏,心急的父母们不如尝试一下:
☆黑了,亮了
游戏目的:
发展宝宝对光亮的反射能力。
游戏步骤:
1、把卧室窗帘拉下来,使光线稍微黯淡下来。
2、把宝宝平躺地放在床上面。
3、首先关灯一分钟。
4、然后再开灯一分钟。
5、连续做5次,到十分钟算是一个完整游戏。
游戏互动:
当把灯关掉的时候,宝宝会安静几秒钟,然后宝宝会感到很害怕,就会想哭泣,这个时候大人可以轻轻拍拍宝宝,让宝宝知道妈妈就在旁边。一分钟后打开灯,因为灯光会让宝宝感到有安全感,所以宝宝会很快的安静下来。如此反复几次,宝宝就不会对黑暗那么害怕,因为他知道一会就会亮起来。
温馨提示:
最好在宝宝安静的情况下来进行,而且必须是在清醒的情况下。游戏中要注意光线不能太黑,稍微黯淡就可,不然会惊吓住宝宝。
妈妈须知:
宝宝的视觉并不是生来就很敏锐的,而是需要科学的训练培养,刚出生的宝宝视觉很差,只对光线的“明”与“暗”有感觉,对明暗的反应是宝宝视觉发育的开端。通过视觉游戏加以训练,才能让宝宝看得更远、看得更清、看得更多、记得更牢。
☆猫咪你慢点
游戏目的:
发展宝宝的视觉能力和眼珠的运动能力。
游戏步骤:
1.准备一只大点的小猫玩具。将宝宝喂饱后,放在舒适的小床上。
2.将小猫玩具放在宝宝眼睛的正上方,举到宝宝的视线之内(约距宝宝30厘米)。
3.把小猫玩具先晃动一下,然后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4.这时你会看到宝宝的眼珠随着玩具移动,如宝宝不追踪玩具,可将玩具再向宝宝眼前移几厘米。
游戏互动:
宝宝看到小猫玩具,他还不认识这是什么。但是猫咪在他眼前晃动的时候,他的眼睛就会追逐猫咪玩具,这个时候大人可以配合动作轻轻哼唱,宝宝就会在很好的氛围中用眼光追踪猫咪玩具。这样就锻炼了宝宝眼珠的运动能力。反复玩这个游戏,对宝宝将来的智力发展非常有利。
温馨提示:
小猫(或其它)玩具一定要选择大一点的,颜色应以红色、黄色等鲜艳色为主,游戏时间不宜过长,每天进行一、二次,每次以15分钟为宜。
妈妈须知:
大脑的发育与视觉的发育是密不可分的,人是靠各种感官功能,从外界摄取信息供大脑加工、处理、储存,进而又不断促使大脑向更高级形式发展,而信息摄取的83%来自于视觉系统。有效的视觉刺激能极大提升宝宝的视敏度,让宝宝更清晰、精确地接受外界的信息与刺激,从而进一步帮助智力潜能的养成,促进脑部发育。
☆图案真多啊
游戏说明:
训练宝宝对图形、颜色的感知能力,发展宝宝的视觉。
游戏步骤:
1.在宝宝床头上方两侧及周围(最佳视距为20厘米)悬挂一些五颜六色的小图片、彩色气球、小条旗,或者是父亲(母亲)的黑白相片、小娃娃、小动物等。
2.宝宝醒来的时候,妈妈用语言“看这里”配合着动作提醒宝宝去看这些东西。
这种游戏也可以采用在小宝宝的床头贴上下面几种图形的方式来进行:棋盘、拼图、地图、条纹、曲线、同心圆、串珠子等。
游戏互动:
宝宝醒来看到这些图案会很好奇,大人不要给宝宝太错杂艳丽的图案,对于小宝宝而言这些图案已经构成了视觉的刺激。做游戏时大人应在旁边轻轻给宝宝介绍各种图案,宝宝慢慢就会有意识的去看这些图案,有利于宝宝智力的发展。
温馨提示:
这时候最好在宝宝眼前放一些具有黑白对比色的玩具,可以刺激宝宝的眼睛移动;另外,也可以介入红色色彩刺激,为宝宝视觉系统进入色彩期做准备。
妈妈须知:
新生的小宝宝,由于通过眼睛接收视觉信息的视觉皮层神经细胞还没有发育成熟,看到的只是光和影,他们的最佳焦距是20-38厘米之间,也就是说宝宝吃奶时刚好可以看到妈妈的脸。
☆好玩的镜镜
游戏目的:
让宝宝观察自己的脸是培养其良好的自我形象的一个步骤。这个游戏能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帮助他认识自我。
游戏步骤:
1.选一个宝宝心情好的时候,把他平放在床上。
2.在宝宝的童床上放一枚不易碎的镜子,镜子放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略微向下倾斜,大约10度左右,保证他能够看到自己的脸。
3.引导宝宝去看镜子,并微笑着示意:镜子里宝宝的面部表情很可爱。
游戏互动:
宝宝这个时候还不能分辨自我,但是小镜子会让他感到很好玩。而大人在宝宝照镜子的时候,可以把脸凑过去,让镜子里也出现自己,然后告诉宝宝,这个是妈妈,这个是宝宝。这时宝宝会很好奇,慢慢他也会发现无论自己做什么表情,镜子里的宝宝也会做什么表情。
温馨提示:
镜子应由不易破碎的金属材料制成,同时要注意宝宝在镜中的形象不能扭曲过度。
妈妈须知:
这个阶段的宝宝,由于躺的时候比较多,他往往喜欢关注空中的吊坠物。由于宝宝还不能很熟练地使用自己身体的各个关节以及小肌肉,往往会手脚并用,挥拳踢腿,去触碰那些悬挂在自己上方的玩具和物品,有时候甚至会看得目不转睛。
小手哪里去了
游戏目的:
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手和身体的关系,提高他对自我的认知。
游戏步骤:
1.当宝宝刚睡醒并且举起双手玩的时候,妈妈拿出一块淡色的布盖住宝宝的手。
2.妈妈用好奇的声音问宝宝:“手呢?宝宝的手呢?”
3.当宝宝表现出诧异时,妈妈把布拿开,让宝宝看到自己的手。
4.如此反复两三次。
游戏互动:
宝宝刚开始可能不会发现“小手不见了”,也可能不会表现出惊奇或者兴奋,这要妈妈反复做几次,宝宝才会发现“小手不见了。”这个时候妈妈让宝宝看到自己的手,宝宝就会很高兴。然后妈妈可以唱儿歌:“妈妈微微笑,宝宝要看好,花布拦中间,小手不见了”。这样宝宝慢慢的就会喜欢上这个游戏了。
温馨提示:
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选淡色的布。否则,宝宝的注意力就会被鲜艳颜色的布吸引,不再关注“小手不见了”这件事。
妈妈须知:
宝宝最早的游戏就是玩手,而手的动作的变化,代表着宝宝智慧的成长。因此,不要简单地认为,玩手不过是宝宝自己取乐的一种方式,训练宝宝手的技能,对于开发智力十分重要。
☆宝宝的小手
游戏目的:
让宝宝有意识的知道这是他自己的双手。
游戏步骤:
1.当宝宝把小手伸出来时,妈妈抚摸它,或者用不同材料的东西触碰宝宝的手。
2.在物体接触宝宝手指时,要一边数数或唱歌。
3.妈妈还可以把自己的手指放在宝宝手心,让他抓握。
游戏互动:
这个阶段的宝宝喜欢将整个小手放进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极大满足,有时拉都拉不出来。当他的小手可以握物后,也总是将手里的东西送进口中。这个时候大人可把手指放到宝宝手中,宝宝会紧紧的抓住。然后重复几次,他就会把小手一抓一放,知道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小手。
温馨提示:
当用不同的材料的东西在宝宝手上轻轻擦拭时,要注意材料的安全卫生。另外不要太大力,宝宝的皮肤很娇嫩,轻轻碰触就可以起到刺激的作用。
妈妈须知:
大脑有许多细胞专门处理手指、手心、手背、腕关节的感觉和运动信息。所以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
☆暖暖日光浴啊
游戏目的:
能提升宝宝对自然的感知,还能培养宝宝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发展。
游戏步骤:
1.选一个阳光充裕且无风的时候,给宝宝戴一顶遮阳帽,避免阳光直射面部,让宝宝仰卧在阳光下,脱去宝宝的衣服,用小浴巾盖住肚子。
2.妈妈边念儿歌,边轻揉宝宝被太阳晒到的部位,如小手臂、小脚丫,让宝宝保持愉快心情。
3.然后让宝宝俯卧,重复上述过程。
4.日光浴结束时,用浴巾擦干宝宝身上的汗水,穿上衣服,给宝宝喝适量温开水。
游戏互动:
阳光照在宝宝身上暖暖的,宝宝会感到很舒服。而且妈妈的儿歌和轻柔的按摩都会促进宝宝的情绪发展。妈妈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宝宝感受到你对他的爱。游戏结束,妈妈给宝宝穿衣时速度不要太快,有可能宝宝还在依恋刚才的温暖感觉。
温馨提示:
宝宝满月后才可以到户外去做日光浴,时间开始不宜太长,应随着宝宝对此活动的适应,逐渐延长游戏时间。进行日光浴最好的时间段为:春秋季上午9-11时,下午1-3时;夏季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冬季正午前后,要注意必须是直射阳光,经玻璃过滤的阳光无效果。
妈妈须知:
阳光可以促进宝宝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以及钙的吸收。而且脚心日光浴对宝宝常见的化脓性感染、鼻炎、贫血、怕冷症以及低血压等多种病症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非常显著地改善宝宝的体质。
☆跟着木偶动动眼
游戏目的:
锻炼宝宝的视觉,开启宝宝的智力。
游戏步骤:
1.准备一个布偶。
2.在食指上套一个布偶,让它转动,并叫着宝宝的名字。
3.让木偶上下移动,看宝宝的视线是否能跟着动。试着让布偶绕圈子。
游戏互动:
宝宝听到大人叫他的名字,会去看大人,这时候大人要拿着木偶轻轻转动,可是宝宝并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木偶上,所以大人必须用各种夸张动作,让宝宝去留意这个木偶。当宝宝看着木偶时,大人摇摆木偶,宝宝的视线也会跟着运动。这个游戏可以重复,直到宝宝厌倦。
温馨提示:
注意游戏时不要一直转动布偶,应该配合着上下移动,游戏一段时间应休息一下,避免宝宝用眼过度。
妈妈须知:
有效的视觉训练能够提升宝宝的智能发展指数。利用更为完善的视觉功能和技巧,宝宝可以感知、接受、加工更多的信息,在大脑皮层形成更多的视觉记忆,从而促进大脑的开发,提升宝宝的智力水平。
☆小帽子不见了
游戏目的: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小宝宝区别两种颜色的不同,而且通过把帽子藏起来,可以帮助宝宝感觉数量变化,锻炼宝宝的空间知觉并感受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
适合满月宝宝的早教游戏
适合满月宝宝的早教游戏
新生儿在出生一个月后,眼睛就能够张开左右的观察了,此时的小宝宝对外界的一些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已经有了最初的记忆能力。那么,新手爸妈们如何跟刚刚满月的小宝宝进行交流互动呢?育儿专家介绍几款适合游戏满月宝宝的游戏,大家一起看看吧。
1、逗笑。宝宝的生活环境中若是充满了笑声,爸爸妈妈总是喜欢逗宝宝笑,那么宝宝也会更早习惯笑,而宝宝笑得越早大脑也会越聪明,这是因为快乐的情绪能够促进大脑大育。父母在逗弄宝宝时,可以轻轻挠挠宝宝的小身体,摸摸小脸蛋,或是用快乐的声音、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宝宝。这时的小宝宝目光就会渐渐地变得柔和轻松,嘴角也会微微的向上,出现了快乐的笑容。
2、交谈。家长在给宝宝换尿布、洗澡或是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都可以与宝宝进行言语的交流,虽然宝宝不明白,但是他们会记住并认脸庞,认识家人。父母的轻抚身体,逗乐时的眼神交流,妈妈身上母乳的味道和舒适的体温都会使宝形容词感到安全舒适,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从而宝宝会对父母产生信任和亲切感。
3、被动操。在给宝宝洗澡或是穿衣时的各种曲肘伸肘的小动作,都能使宝宝的身体得到运动,这些动作下产生的抚摸会给宝宝的全身都还来按摩,能促进宝宝的肢体发育,还能够满足婴儿皮肤希望得到充分接触摩擦的需求。
4、抓握听音。玩具市场上有很多适合婴儿的发声玩具,家长要可以选择一款听起来声音较为柔和的玩具逗引宝宝抓握,而抓握物体也是一种锻炼手的一种技巧。类似于音乐旋转的玩具或是八音盒都可使宝宝在观注玩具的同时,听到美妙的音乐,以复习胎教音乐,巩固音乐记忆,能启迪右脑欣赏美的功能。
刚刚满月的宝宝此时已有很高的灵敏度,对外界事物也充满着好奇,父母不妨多和宝宝说说话,进行适当的游戏互动。
满月宝宝的早教智力游戏
刚刚从温暖而黑暗的子宫里来到光明的人间,小家伙似乎还不是十分习惯——宝宝没有时间概念,以整天的睡眠来缓解初到人间的不适应;宝宝喜欢蜷曲着身体,被温柔地拥抱,并且非常喜欢听妈妈熟悉的心跳声,这给宝宝一种似乎还在子宫里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到了满月的宝宝在光线微暗的房间里被竖直抱起来会睁开眼睛;喜欢看人脸,特别是吃饭后看妈妈慈爱的笑容;喜欢被抱起来与其谈话,逗笑;喜欢听妈妈的心跳声或心跳录音;对甜、酸、苦常用微笑、皱鼻、伸舌或挣扎表示欢迎、讨厌、拒绝;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忆能力。
竖抱观景物
锻炼颈部逐渐支撑头部重量。看会动和会发声的玩具,看户外风景,引起宝宝对景物的兴趣。记认图形,用延长注视时间的方法区别看过的和未看过的新图形。
交谈
让家人换尿布、喂奶和洗澡时与宝宝讲话,让宝宝记认脸庞,认识家人。抚摸身体,逗乐,眼神交流,母乳的味道、温度,会使宝宝更安全舒适;贴抱、举起,变换体位等,都会使宝宝感到关怀,对爸爸妈妈产生信任和亲切感。
抓握听音
用柔和的发声玩具逗引宝宝抓握,牢固握物是锻炼手的第一种技巧。音乐旋转玩具、八音盒可使宝宝在观注玩具的同时,听到美妙的音乐,以复习胎教音乐,巩固音乐记忆,能启迪右脑欣赏美的功能。如果婴儿期不复习,胎教影响在半年内会消失。
逗笑
生活在快乐环境中,经常有人逗笑,宝宝会笑得早一些,越早会笑越聪明,快乐情绪能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逗弄宝宝时,挠挠身体,摸摸脸蛋,用快乐的声音、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宝宝。宝宝目光渐渐变得柔和轻松,眼角出现细小皱纹,口角微微向上,出现了快乐的笑容。
被动操
洗澡穿衣时上下内外屈肘伸肘等动作,使身体得到运动,皮肤受到抚摸,全身受到按摩,能促进肢体发育,也可满足婴儿皮肤希望得到充分接触摩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