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学堂:如何正确面对孩子撒谎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26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教育孩子笔记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在三岁左右时会出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说谎”,比如说会炫耀的跟他人说“奥巴马来我家做客了”、看到别人在玩飞机时会说“我家有一个比你更大的飞机,比你的好玩多了,还能在天上飞很长时间呢!”、再比如说“XXX老师打我了”而且形容的活灵活现,让人不禁引以为真等等。用我们成年人的认知,这叫“说谎”,可是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又不是“说谎”,而是自我陶醉、自我麻痹、自我逃避的一种方式,为了便于统一,我们姑且暂时称之为“说谎”,不过“此说谎非彼说谎”。

3岁左右的孩子,对于事实和虚构的界线还不能很好的分清,头脑中经常产生许多极其生动、逼真的现象。他喜欢夸大其词,有时还会用虚构的言辞来抬高自己,虚荣心得到满足,或者用幻想的语言作为未能实现的愿望的补偿,作为克制和掩饰自己失望心理的手段。这种与想象、愿望、压力有关的说谎,具有自我陶醉、自我麻痹、自我逃避的特点,能使孩子获得象征性、代偿性的满足。

导致孩子说谎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有时孩子说谎不符实际,尤其是3岁左右的孩子,因为此时的孩子有以下几个特点:YjS21.COM

1、容易受成人的暗示影响

如有的家长问孩子:“你洗过手了吗”?孩子虽然没有洗,但因受到暗示,会说“洗过了”。特别是当孩子说老师打他了,这个时候的我们,不要为了让孩子说“真话”而一个劲的盘问,盘问来盘问去只想得到自己“想要”而又最不想要的那个答案,那样只会让孩子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

关于跟孩子的沟通大多家长缺乏技巧,就比如每天离园时,很多家长都会问“你今天学什么了”,让孩子无从说起一样,因为一日生活皆课程,而课程都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玩”跟“学”的界限是我们成年人的认知。

2、把想象当成现实

孩子总爱把想象的事当成真事讲给别人听。这是由于孩子认知能力差,分不清哪些是想象,哪些是事实。想象力丰富,并且带有夸张性。如在图片上看到飞船,他非常喜欢,现象自己能乘上飞船多好,就会对别人讲“我已经乘过飞船了”。

3、认为不现实许诺是可以的

由于这时期的孩子对许诺的概念不清楚,他不知道“不实现许诺”是说谎。

4、记忆力不清

这时期孩子的记忆是以具体形象为特点,而记忆的方法又是以机械记忆为主。所以,往往因记忆模糊而讲出不符合事实的话,被误认为孩子说谎。

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案例:周日,一个平时难得见一次爸爸的男孩,见到爸爸后说老师打他了,爸爸听到后火冒三丈,详细用“引导式”询问打的过程,“打哪里了?打了几次?打的疼吗?”之后就怒气冲冲的在班级微信群里质问老师。

三岁前的孩子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最需要的是妈妈呵护;三岁后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则最需要最渴望的是爸爸的陪伴,那种新奇、刺激、强壮、豁达都是最吸引男孩的因素。一个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难得见一次的情况下自然会有亲近甚至是“献媚”的表现,希望以此赢得爸爸的关心和关注,有时只是需要爸爸倾听而已,有时也会希望爸爸帮助解决一些“难题”,比如“不喜欢吃青菜,老师非要吃”等。

作为家长我们去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生养了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每一个关键点的心理所需,看破孩子的每个“小心思”,巧妙而不漏痕迹的协助孩子解决,同时又要给孩子以自由,给孩子一个施展、锻炼、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学校和社会,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是终身的、很难改变的,特别是爸爸对儿子的影响,兴趣、性格、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听到孩子对自己的倾诉后,其实,我们可以把问题缓着来解决,既然孩子没有伤势,也不是当下伤害正在发生,那就先跟孩子玩玩游戏等玩的开心了,再兜着圈的问问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最喜欢哪个老师、最喜欢吃什么饭菜等;然后再后续观察孩子和老师的相处,是否亲密开心。再或者私下跟其他老师或园长沟通都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虽然当下出现了很多幼儿园虐童事件,但是我们还是要始终相信美好是盖过邪恶的。童年时期,我们给孩子心灵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埋下了冲动、暴躁、粗暴、怀疑的种子,就会让孩子远离平和、幸福、充实和信任。

幼儿教育是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跟学校和班级一起营造小的“氛围”,如果老师和家长之间失去了最根本的信任,如果老师失去了批评和表扬的教育权利,如果老师受到家长的干扰而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平常心,那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将会空谈一场、一事无成,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正确面对孩子的较真问题


到遇到这样的小朋友时不能使用强行的来解决问题,需要老师讲究一定的方法,才可以让孩子对于老师的这个决定不会有什么异议及反对的一面,这样也不会消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问题。

幼儿园里的老师怎样看待孩子的较真问题呢,遇到有较真的小朋友老师们又会用怎样的方式呢,只有老师用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孩子的问题,才可以尽量减少孩子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小例子,来看下吧!

明明是一家幼儿园的宝宝,已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天,明明在他的课桌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蓝色塑料物品,他很好奇也很喜欢,就一直拿在手里玩。这时,一个叫阿植的小朋友跑到明明面前,一边抢一边喊:“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明明坚决不松手,也不停地喊:“这是我捡到的。”阿植抢不过明明,就大哭起来。

幼儿入园老师先分别安慰了两个宝宝,然后问阿植:“你的这个瓶盖是哪里得来的?”阿植说:“这是我家里饮水机上的,爸爸给我的。”老师又问明明:“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明明说:“不知道,我是在课桌底下捡到的。”老师知道这确实是饮水桶上的瓶盖,阿植说的应该是真的,就对明明说:“这个瓶盖确实是阿植的,但是阿植没有保管好,弄丢了,被明明捡到了,那现在请明明把瓶盖还给阿植好不好?”明明坚决不同意,还反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是阿植的东西,这是我捡到的。”老师想,如果强硬地解决这个问题,明明不会服气,还会伤害到孩子。就又转头对阿植说:“阿植,你可不可以把这个瓶盖先借给老师,老师照这个再找一个相同的瓶盖给明明,好不好?”阿植同意了。于是,老师领着明明来到幼儿园放饮水桶的地方,让明明自己看捡来的蓝色塑料是不是饮水桶的瓶盖,当明明眼见为实后,他才真心认可了老师的判断。老师帮明明找到了几个蓝色瓶盖,明明不仅主动把瓶盖还给了阿植,还又多给了。

明明不是固执,也不是贪心。孩子的认知是从真实的具体事物开始的,正常的孩子更愿意顺从真理,不会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的权威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了解事物发生的真实过程是每一个做父母和老师的责任,也是孩子发展的必须、服从的开始。大人的话即使是正确的,也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健全的人格是不容强迫和践踏的。如果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权威中长大,将来他也会形成强加别人意志的习惯,同时也容易屈从别人的权威。让我们共同来帮助孩子成长为精神强大、信仰真理的人!

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01

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02

批评惩罚

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03

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04

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

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以上是关于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四大方法的介绍,教育孩子讲究正确的方法,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孩子撒谎如何教育


很多父母会把“说谎”和“坏孩子”联系在一起。可是殊不知孩子说谎背后的原因才是父母真正要处理的问题。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在家庭教育中,没有恩典,只有说教和一味的纠正,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对。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之前,先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

英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宝宝最早6个月大时就会开始骗人。“假哭是最早出现的欺骗方法之一。即使一切正常,宝宝也会以这种方法博取注意。他们会暂停看看母亲有无反应,再决定是否继续假哭。这种现象显示,宝宝能够分辨什么行为可以奏效。”宝宝很快就会发现,假哭与装笑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8个月大的婴儿会运用难度更高的欺骗技巧,例如掩饰父母禁止的活动,或设法分散父母的注意力。

两岁的幼儿可能使用更迂回的技巧,例如父母准备施加薄惩时,虚张声势。行为专家发现,简单的骗术有助于宝宝在稍大时学习如何编造更复杂的谎言。

当家长第一次听到从孩子口中说出和事实不相符的话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会‘说谎’了呢?从哪里学的?”紧接着,怒气冲冲地质问孩子。且慢,家长在责怪孩子之前,先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说谎”。

孩子的话和事实不相符,有其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原因,也会受到家长无意识的“榜样”或者不当教养方式的影响。“育儿”先得“育己”,在给幼儿贴“说谎”标签前,家长要走进、了解孩子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同时,对我们的教养方式要善于总结、反思和适时改变。

孩子说谎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原因一:不明就里

小于3岁的幼儿,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物关系等概念比较模糊,经常说了“假话”自己不知道,比如他们可能把以前统称“昨天”。

原因二:逃避惩罚

多数情况下,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淘气惹祸了怕家长责罚。

原因三:模仿大人

孩子有时会看到父母或者电视上有撒谎的镜头,他们抑制不住好奇心,跟着学。

原因四:获得认同

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描述事情时,常常掺杂着自己想象的场景、人物,说得绘声绘色,炫耀自己。

原因五:表示对抗

还有的孩子说谎,与父母干涉过多有关,比如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叫他喝水,一会叫他吃点心,孩子很不耐烦,随口说“不渴、不饿”,以表示对抗。

那么如何应对孩子爱说谎呢?

1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父母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宝贝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

2

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象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

3

证实孩子是否在说谎

当父母怀疑自己的孩子说谎时,应该首先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因为有的时候父母的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没有搞清事情真相就鲁莽行事,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4

弄清孩子说谎的原因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5

将计就计,将谎言转化为智慧

可能妈妈们没有想到,在孩子的谎言背后还孕育着智慧种子吧!对孩子而言,说谎,尤其是幻想性说谎是他们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最好见证。

只要妈妈根据孩子说谎的情况分别对待,并进行恰当引导,孩子的说谎就不再是令妈妈头痛的问题。相反,利用孩子的说谎行为,妈妈可以培养出一个更加充满想像力与创造力的聪慧孩子。

6

将责罚变得更策略些

当孩子做错事,为逃避责罚而说谎的时候,妈妈不要如临大敌般地对待他们。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见得能立竿见影地改变孩子的说谎行为,相反还可能让孩子更加依赖说谎来逃避责罚。

聪明的妈妈可以利用孩子的这次错误做点别的文章,既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又不失时机地利用说谎行为开发孩子的智力。比如,妈妈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温和地提醒孩子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给他们提出要求: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弥补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免于惩罚,比如编一个自己想像的故事等。

7

给孩子一次设法补救的机会

如果孩子发生行为性说谎,妈妈一定要相信孩子会改正错误,并可给孩子提供一个设想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小孩自省,同时也可通过给予孩子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

比如,孩子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妈妈可以让孩子自己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聪明的孩子可能会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还给人家并道歉;

把玩具还给人家的同时,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人家玩;把玩具先还给人家,然后再与人家商量,说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一会儿等。

8

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

其实,父母是希望能够再给孩子一次说实话的机会,结果反倒又给了孩子一次说谎的机会。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问孩子;当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够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问题。

总之,不要向对你说谎的孩子提问题。否则,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谎言遮掩他先前的谎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内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与其这样,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告诉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9

告诉孩子你知道他说谎

很多孩子在说谎之前根本就没想他们还能说点别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发制人:“我知道,如果我问你,你肯定不想对我说实话。不过,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更好的说法。准备好了吗?我要问了。”

然后向孩子提出问题。这种做法好处: 一、它给孩子时间去决定是张口就说谎呢还是说些其他的;二、它避免了相互争执激烈化;三、既然父母允许孩子说谎了,有了心理准备,那么父母就不会生气或者烦躁不安了。

10

可以让孩子也尝尝谎言的滋味

比如,孩子想去看电影,父母答应他了。可是一会儿父母又不承认了,孩子就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说谎。这时候,父母可以很轻松地告诉他:“我认为有没有说实话并不重要。也许刚才我是顺口说‘好吧’,但是并不真的说明就得带你去。

我感觉你在家里愿意我们用这种方式和你说话,你也这样对待我们。你是在告诉我“我”必须说实话吗?但是,说不说实话对你就不重要了吗?这样做公平吗?”听完这样的一番话,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

父母与孩子正确对待兴趣班的问题


今天电话那头传来小侄女的声音:“姑姑,老师要我学二胡,晚上去她家补课。”这就是六岁小侄女的课余生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班,武术班、美术班、英语班,刚刚取消了舞蹈班,今天又来了个学二胡,我不禁问了一句:“贝贝,学这么多,感觉累吗?”“不累!我可喜欢学了,可我妈妈要给我停了武术班…….”还没等小侄女告完状,在一旁的弟妹把电话接了起来“她不累,可把我累坏了,放学后,收拾好学习用的物品,饭也来不及吃,就得送她去学习,星期天比上学的日子还要忙,我打算先给她停了武术的学习,可贝贝就是不愿意,一个劲的说,可喜欢武术了。”我接着问“前几天不是给贝贝停了武术班了吗?怎么又要去啊?”“是呀,这不今天武术老师在学校里,发了好多的宣传单,正面就是贝贝在舞剑的照片,这不回来就跟我唠叨,说是小朋友都知道她在学武术,不能停的,整天跟我商量这事呢?”

我知道,平时小侄女最听我的话,对我多少有点“怕”,(呵呵,当老师的威严吧。)还别说,我“治过”她几次,贝贝多少知道了我的一些厉害,所以什么事我一劝,还管用。因此,我就摊开学习与兴趣班的道理着手,跟孩子摆出简单的道理,一层层的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孩子知道,在兴趣的基础上去学习,是好事,值得提倡,可是也要看到学习的时间与休息的问题,如果一味的把所有休息的时间都用到报兴趣班上,有时候真的会得不偿失的,再说学习不光是一个人的事情,是通过全家人的共同努力才完成的,听着电话里小侄女“恩恩恩”的应允声,我知道孩子在认真的听,最后跟小侄女达成协议,尊重孩子选择权力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权衡,留下值得学、感兴趣的学科,而后进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情况由爸妈再进行调整。

就这样,总算暂时解决了小侄女学习班的问题,放下电话,我就在想,何时兴趣班会跟我们的平时学习一样,多少给孩子一些压力,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认知,让孩子从中懂得学习的来之不易以及家人的辛苦!“孩子懂什么,一天报多少学习班她也愿意,又累不着她。”——但愿这样的话语在以后的日子里,弟妹不会再唠叨。也希望所有父母与孩子正确对待兴趣班的问题。

相关推荐

  • 孩子学会了撒谎,父母应如何对待? 孩子一天天长大,经常会弄出一些趣事,有时甚至学会了撒谎。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避免孩子撒谎,以及孩子撒谎时,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呢? 1.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
    2021-07-31 阅读全文
  • 如何对待孩子说谎的问题 今天中午吃完饭的时候,梓涵突然过来对我说:“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去北京了。 ”我们这里距离北京那么远我很好奇问:“你妈妈是怎么带你去的呀,怎么那么快回来了啊。 ”“我妈妈带我做飞机去的”我明白了梓涵是...
    2020-11-06 阅读全文
  • 正确面对孩子的较真问题 到遇到这样的小朋友时不能使用强行的来解决问题,需要老师讲究一定的方法,才可以让孩子对于老师的这个决定不会有什么异议及反对的一面,这样也不会消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问题。 幼儿园里的老师怎样看待孩子的...
    2021-12-27 阅读全文
  • 如何面对孩子的说谎 今天下午,王宇晨的妈妈来园接孩子的时候,向我讲述了一件让她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上午,王宇晨的爸爸带孩子去花果山玩。孩子上车时,一不小心手指被车门挤了一个黄豆大的紫疱。玩过后,王宇晨的爸爸就直接将孩子...
    2020-09-29 阅读全文
  • 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01 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
    2020-09-30 阅读全文

孩子一天天长大,经常会弄出一些趣事,有时甚至学会了撒谎。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避免孩子撒谎,以及孩子撒谎时,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呢? 1.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

2021-07-31 阅读全文

今天中午吃完饭的时候,梓涵突然过来对我说:“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去北京了。 ”我们这里距离北京那么远我很好奇问:“你妈妈是怎么带你去的呀,怎么那么快回来了啊。 ”“我妈妈带我做飞机去的”我明白了梓涵是...

2020-11-06 阅读全文

到遇到这样的小朋友时不能使用强行的来解决问题,需要老师讲究一定的方法,才可以让孩子对于老师的这个决定不会有什么异议及反对的一面,这样也不会消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问题。 幼儿园里的老师怎样看待孩子的...

2021-12-27 阅读全文

今天下午,王宇晨的妈妈来园接孩子的时候,向我讲述了一件让她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上午,王宇晨的爸爸带孩子去花果山玩。孩子上车时,一不小心手指被车门挤了一个黄豆大的紫疱。玩过后,王宇晨的爸爸就直接将孩子...

2020-09-29 阅读全文

01 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

2020-09-3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