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社会教案:撅嘴巴嘟嘟
发布时间:2020-04-01 幼儿园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知道快乐的表情大家都喜欢。
2、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感知与同伴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小洋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1、教师:小朋友,你会噘嘴巴吗?
2、让小朋友自己做做噘嘴巴的动作,再让大家相互看看噘嘴巴的样子。
3、教师:你喜欢噘小嘴巴吗?噘小嘴巴好看吗?下面我们宝宝们讲一个故事“小噘嘴巴”。
二、教师带领幼儿看书,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故事里有谁?嘟嘟的嘴巴经常是什么样子的?
(2)玩具象、小蜜蜂和玩具熊喜欢嘟嘟的噘嘴巴吗?
(3)后来,嘟嘟怎么样了?
三、引导幼儿讨论:
1、小朋友要大人抱好不好?不让别人碰自己的玩具好不好?常常噘嘴巴好不好?
2、使幼儿知道:小朋友长大了,不能再让大人抱了,噘嘴巴的孩子别人不喜欢。
四、音乐活动“小娃娃”。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洋娃娃,大家一起唱歌。
2、这位小朋友表演好后将洋娃娃送给另一个小朋友,大家再唱歌 ……让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附故事:撅嘴巴嘟嘟
有个叫嘟嘟的小娃娃整天噘着小嘴巴。他总让妈妈抱,不然就噘起小嘴巴。小朋友碰一下他的玩具,他就又噘起小嘴巴。
玩具象说:“你的嘴巴总是噘着,像个小喇叭,让我来吹吹!”小蜜蜂说:“你的嘴巴总是噘着,像朵喇叭花,让我来采蜜吧!”玩具熊说:“你只要不噘嘴巴,大家都会喜欢你!”嘟嘟笑了。小朋友和玩具动物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小班语言教案:小熊嘟嘟
一、活动意图:
小班孩子独占意识强,玩具等物品都不愿意与别人一起分享,如何针对此开展教育呢?我想到了利用故事的形式,以孩子喜欢的可爱小熊形象开展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关心朋友,分享快乐,感受有朋友真好。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幼儿敢于大胆的复述故事中的短句,。
2、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的快乐。
3、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得到其中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图片一套、故事,若干食品。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小熊嘟嘟”
(价值分析:仔细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想象。)1、小熊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嘟嘟,我们和小熊嘟嘟打个招呼。
嘟嘟今天背了个大书包,里面有很多东西。
2、出示书包里的糖果、面包和三只大小不一样的桃子。
3、你们猜小熊嘟嘟会去干什么?
他要去野餐。
什么叫野餐?老师小结。
(二)、故事欣赏(价值分析:教师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嘟嘟是一只关心朋友的小熊。)1、播放小鸟的叫声。听听谁来了?
嘟嘟拿出一个面包给小鸟姐妹,面包只有一个,怎么分呢?
(将面包一分为二)幼儿学说“小鸟姐姐,我请你吃面包。一起野餐真开心。”
2、“扑通扑通谁来啦?” (请幼儿猜一猜)“猜猜嘟嘟会把什么给小松鼠?”我们一起和嘟嘟分一分好吃的东西吧。(教师和幼儿一起说)(嘟嘟分给小松树一个松果,一起野餐真开心!)3、 猜谜请出猴子一家。
又有谁来了?全身毛茸茸,调皮又可爱,爱爬树,爱吃桃子。
嘟嘟拿出桃子分给猴子一家,怎么分呢?
幼儿学说:“猴爸爸我请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开心。猴妈妈我请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开心。猴宝宝我请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开心。”
4、还有谁闻到了香味?云朵在这么高的地方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把好吃的东西分给云朵?
幼儿自由想办法我们来看看嘟嘟想了什么好办法呢?
5、剩下的东西不多了,可是嘟嘟还是很开心,为什么呢?
小结:嘟嘟真是一只大方又有爱心的小熊,它把自己带的好吃的东西都分给了好朋友。喜欢朋友,爱朋友,就应该关心朋友,和朋友一起分享,就像故事中嘟嘟和它的朋友们一样。
(三)、分享礼物(价值分析:愿意向嘟嘟学习,大方地与朋友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1、今天嘟嘟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好吃的礼物,可是嘟嘟说,我带的东西不多,要小朋友和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哦,行不行?
2、幼儿去看看、闻闻嘟嘟带来的礼物,然后说说和谁分享了好吃的东西。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倾听散文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总是迟到的嘟嘟
活动目标:
1、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2、能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参与讨论,懂得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活动准备:
男孩玩偶一个、图片、准时卡
活动过程
一、你会迟到吗?
1、"你知道什么是迟到吗?"
2、"你们上幼儿园会迟到吗?为什么会迟到呢?"
小结:有的小朋友有时会迟到,有的小朋友经常会迟到,有的是因为感冒了去看医生所以迟到了,有的是因为吃早点慢迟到了,还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其它的原因迟到了。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经常会迟到,我们听听他的理由。
二、不是我的错。
1、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他的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是不是嘟嘟的错呢?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至"嘟嘟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说"。
(1)故事刚开头,老师为什么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因为嘟嘟经常迟到)
(2)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不是我的错,是妈妈骑车太慢)
(3)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么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
(4)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为啥都笑起来?嘟嘟为啥涨红了脸?(嘟嘟讲的不对,同学们才笑。嘟嘟难为情了,所以涨红了脸)
三、究竟是谁的错?
1、讨论: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
小结:上学经常迟到,是因为嘟嘟起得晚、动作慢,不是爸爸妈妈不好、闹钟不好。
2、你想对嘟嘟说些什么?
老师对嘟嘟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3、嘟嘟听了老师的话他会怎么做呢?(早早就起来,很快就准备好)
他这样做了以后,还会再迟到吗?
四、怎样才能不迟到。
1、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室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呢?(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这胸,看这老师)
2、我们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意义天的学习呢?(请幼儿与小伙伴一起讨论一下)
(1)教师出示准时卡"这是什么?""表示了什么意思?"
(2)怎样才能得到这张准时卡呢?(将准时卡奖励给说的好的幼儿)
请幼儿说说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成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4、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不迟到,真好。
2020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猪胖嘟嘟》
小班教案《小猪胖嘟嘟》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儿歌押韵的乐趣,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正确发音:嘟、咕、噜、呼,了解儿歌《小猪胖嘟嘟》的含义,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猪胖嘟嘟》教案吧。
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正确发音:嘟、咕、噜、呼。
2、感受儿歌押韵的乐趣。
3、了解儿歌《小猪胖嘟嘟》的含义。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DVD《小猪胖嘟嘟》小猪头饰一个儿歌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带上头饰,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儿歌内容。
二、提问,理解儿歌内容。
——你们喜欢我吗?
——我是一只怎样的小猪(胖嘟嘟)
——我吃饭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咕噜噜)
——我睡觉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呼噜噜)
——我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咕噜噜呼噜噜)
——现在老师把这个好玩的故事变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三、播放DVD,完整地欣赏儿歌。
——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
四、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读儿歌。
——读得真好听!哪个宝贝来告诉洪老师,这是一只长得怎么样的小猪?(引导全体幼儿一起读:胖嘟嘟)
——依次引导幼儿读:咕噜噜、胖嘟嘟,纠正不正确发音。
——齐读儿歌
——现在老师要把这些可爱的小猪送给你们,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你必须把这个小猪代表的儿歌大声读出来,你就可以得到这个小猪了。
五、结束
——我们回家的时候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好,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幼儿百科:家猪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獠牙较野猪短,是人类的家畜之一,一般来说,家猪是指人类蓄养多供食用的猪种。
小班语言教案:嘟嘟熊吹泡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看看、想想,初步理解儿歌的基本内容。
2通过学习儿歌和动作模仿,理解动词“吹”、“飘”、“爆”的意思,并能较准确地发准翘舌音“吹”、“串”,。
3喜欢参与诗歌活动,从中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挂图。(情景图片)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一桌一份,吸管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出示一张图片,一只小熊在吹泡泡,天空有很多的泡泡,把正在吹泡泡的小熊遮住)
1教师:咦!小朋友们看,图画里的天空中飘着好多的泡泡呀,这些泡泡是怎么来的呢?(理解动词“吹”,并发准音)。
2教师:请小朋友猜猜这些泡泡是谁吹出来的?(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二)熟悉诗歌的基本内容:
1、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在吹?(教师撕开遮住小熊的纸,出现正在吹泡泡的嘟嘟熊)
2、师: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样的泡泡?(一张有一串小泡泡的画纸,注意让幼儿发准翘舌音“串”)
3、师: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样的泡泡?(又出示一张有一个大泡泡的画)
4、(然后教师把手上的画大泡泡慢慢的飘到嘟嘟熊的鼻头上)师:咦!大泡泡怎么到嘟嘟熊的鼻头上的呢?(理解动词:飘)
5、出示小白兔
(1)教师动作夸张模仿小白兔说:不能动!不能动!
(2)为什么小兔对嘟嘟熊说不能动?(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引导理解动词“爆”)
(3)一起说出答案“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爆了”。
(三)幼儿念儿歌
1、师:刚才,我们看了嘟嘟熊吹泡泡,非常有意思,让我们一块儿把它编成一首儿歌吧!采用接龙式(老师念上句,然后帮助幼儿接下句)(同时操作情景图片。如师说:“嘟嘟熊吹泡泡--”,幼儿接后半句,“吹出了一串小泡泡。”以此类推)(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这首儿歌念出来)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
大泡泡,飘呀飘,飘到嘟嘟熊的鼻子上。
小兔说: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爆了。
2、师生共同朗诵一遍,注意发准翘舌音。
3、请个别幼儿念儿歌。(在幼儿朗读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采用接龙式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避免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四)游戏:吹泡泡
1、那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学嘟嘟熊吹泡泡,看看你们会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呢?谁来试试。(请个别幼儿吹泡泡,其他小朋友看他吹了什么样的泡泡,并引导幼儿创编儿歌,比如:xxx,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2、结束:还有小朋友要来试试吗?那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吹泡泡吧。
附儿歌: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一个大泡泡。
大泡泡,飘呀飘,飘到嘟嘟熊的鼻子上。
小兔说:“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