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0您是否站在孩子这边?

发布时间:2020-05-14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

当父母的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想,我辛辛苦苦的养育孩子,教育孩子,一切为了孩子,难道不是站在他这一边吗?难道孩子是我的死对头吗?家长们请别急,请你对照以下的问题,先看看你的态度——

当孩子考试没考好,那不理想的分数刺痛你的神经的时候,此时的你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愤怒而暴跳如雷,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打骂孩子,或者让失望与伤心占据你的心灵;当孩子调皮捣蛋,偶尔来点恶作剧,做一些想引起你注意的却又令你伤神的动作,此时的你如果横看竖看不顺眼,想法制止呵斥实在不行就痛打一顿;

当孩子的老师告诉你,你的孩子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此时的你如果想拿出家法来“修理”孩子;如果孩子想和你说一件在他看来是大事而你看来是小事的事,此时的你如果为了忙完手中的活而没有耐心听他讲完就不耐烦地打断他,如此等等,我要说,这样的你没有站在孩子这一边!

因为,如果你站在孩子这一边,你就会使自己冷静下来,想想孩子为什么没有考好,会去帮孩子分析不理想成绩背后的原因,并以鼓励的语言告诉他:没关系,爸爸小时候也有考不好的时候,还有机会去争取更好的成绩;

如果你站在孩子这一边,你就会理解,其实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他惹我生气肯定有原因,也许平时工作太忙忽略了他,他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如果你站在孩子这一边,你就会知道,其实老师说的孩子在校的不良表现就算是对的,但又怎么样?

理解孩子是父母的权利,是父母给予孩子真正的爱,如果老师不理解,做家长的再不理解,岂不是给孩子雪上加霜吗?

如果你站在孩子这一边,你就会明白,孩子需要有人倾听,需要有人理解,需要有人走近他的内心世界,这正是家长打开亲子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的机会。

所以,当你站在孩子这一边,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精彩,有花鸟虫鸣、小桥流水般的心灵花园等待你来和他一起做心灵的散步;当你站在孩子这一边,你会发现,孩子其实很可爱,在你的眼中越看越美丽,处处闪耀着优点的光芒和智慧的亮点;当你站在孩子这一边,蹲下来倾听孩子,感受孩子世界里的一草一木,你会发现,孩子是多么快乐,而自己又从孩子身上收获了快乐;当你站在孩子这一边,用理解的眼神,宽容的态度,平等的思想,民主的方式,尊重的心理,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回报你的,也将是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健康,积极向上,乐观活泼的孩子。

世界给予父母的,是孩子这个贵重的礼物,孩子展现给父母的,是原本就有的美丽。不要让这美丽在父母的手中逐渐黯淡,而是要保持他永远晶亮的色泽,开掘他的心灵的金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始终和孩子站在一边


前几天,在批学生的日记时读到了两个母亲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小王的妈妈在小王十二岁生日的这一天,用生锈了十几年的笔为心爱的儿子写了一首小诗,感谢儿子给他的人生带来的美丽与丰富、幸福与快乐!尽管小诗很稚嫩,字也歪歪扭扭,但还是把小王同学感动的泪如雨下,因为这是身为工人的妈妈送给他一份最特殊的,最美丽的,最厚重的母爱。

第二个故事:小浩同学在代表班级参加冬季长跑运动会时,不慎摔了一跤,把新裤子摔破了,回家后被妈妈狠狠地骂了一顿,并责备他说:“叫你别参加运动会,你非要参加,你是自讨苦吃。”小浩同学觉得非常委曲,他是多么希望妈妈能够体谅他,并和他分享他获得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啊。

读了这两个故事,我也终于明白了小王为什么每天都乐呵呵,阳光而灿烂,而小浩同学每天心事重重,小小翼翼,我想这与他们的母亲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两位妈妈之所以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那是因为他们两个站在完全不同的位置看待孩子。很明显,小王的妈妈愿意自己蹲下身来,将心比心,也像个孩子或是像个朋友那样与儿子沟通交流;而小浩的妈妈则居高临下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总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最正确的,你之所以今天这样是因为你没有听从我的话,看看,现在知道出问题了吧。试想,以后如果小浩再有什么事情,还会主动与妈妈一起去分享吗?

诗人痖弦传诵一时的诗作《如歌的行板》中这样说:“温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我想可以作为母亲的守则,如果母亲能始终和孩子站在一边,不仅能欣慰地体验到孩子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更能让孩子也幸福地感受到母亲的温柔与信任。

育儿知识:溺爱孩子,您是否中招了?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把全部的爱都给自己的孩子,都期望孩子在自己的保护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以至有时会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溺爱?

以下这8大溺爱的行为。您是否中招了?

特殊的待遇,家里的好吃的都留给孩子,家中孩子最大,最重要,结果孩子会变得自私又自大,营造家中人人分享的氛围。

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会感恩,直接袒护,无论是非对错,一味地袒护孩子的行为,使得孩子缺少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孩子犯错就应直接指出,引导孩子去承认错误,并学会改正,容易获得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长此以往,孩子变得不讲道理,骄横霸道,坚持原则,共定规则,这样的孩子长大才会讲道理。

生活不自制,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赖床、熬夜、看电视,各种坏习惯一旦养成,后果将十分严重,健康成长的开端,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哦!

什么都不用做,本应该是孩子的事情,全部是家长包办代替。孩子读幼儿园了,基本的吃饭、脱衣都不会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培养出自信独立的孩子。

缺乏自主性,时刻把孩子捧在手心里,设置过多条条框框限制其自由,生怕出什么意外,孩子逐渐会变得胆小、缺乏自信,只要条件允许就放手让她做喜欢的事情吧!

家长管太多,一有磕磕碰碰就惊慌失措,一遇到问题就严加指责,孩子也就会变得懦弱和缺乏好奇心,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站在孩子的身旁看着她慢慢成长吧!

家长管太多,孩子可以做到的事,放手让她去尝试吧!本该大胆试错的年纪,请深信她远比你想象的更强大。

我们常常抱怨自己家的熊孩子有多难管,其实,很多时候熊孩子都是父母自己惯出来的。多少次我们以爱之名,去溺爱孩子,去过度干预孩子的成长,往往适得其反。

你是否会让孩子独自在外面玩?


你是否会让孩子独自在外面玩?写这个话题呢,是这样子的,我们都是外来的务工人员,现在就是一家三口在外地,没有亲戚,但是我很幸运还认识了几个妈妈朋友,所以孩子也能有个伴一起玩,xx现在四岁多了,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家里没人管,我们就自己找玩的地方,找玩的火伴,但是那个年代跟现在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的民风淳朴,而且没有什么闲杂人员到村子里面去,而且邻里邻居的都认识,见到了也会帮着一起看一下,不像现在,到处都是陌生人,车子,等等,一不小心就是小孩被车撞了或者儿童被拐卖了,而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都宝贝的很,家里都以孩子为中心,哪怕是不工作,也要看好孩子,就像我一样,家里条件不太好,就靠老公一个人撑起整个家,但是为了孩子,老公觉得再苦也是值得的,所以我一直是全职在家,偶尔孩子上学的时候去兼职一下,也是一有孩子的事情就立马以孩子为准。

xx爸跟我说,家庭的经济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们可以健康平安的呆在我的身边,我可以再苦点累点都没关系,你只要带好小孩就可以了,我们现在这么辛苦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如果一心只为赚钱,到时候孩子没看好我们有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说实话,我不太赞同老公说的话,我觉得虽然我们一心要为孩子,但是适当的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做一下主,让她学习如果在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也能自由的应付,自由的玩耍,虽然不要求她现在完全独立,但是必须要开始学习。如果一直不让她有锻炼的机会她就永远不会长大,一旦发生点什么事情她就会完全六神无主了。为了害怕孩子受到伤害而不让她有锻炼的机会我觉得这不是爱她而是害她,为了让她在成长的路上更顺利,我决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

孩子这几年一直都是在妈妈身边,基本上算的上是寸步不离了,当然现在想让孩子独自玩也不能一下子就把她给扔下,要不她反而会更加的恐慌。所以让她玩首先还是在我大致能掌控的范围内。

因为xx的性格有点内向,她只会在公园玩,自己也不会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所以我也是比较放心的。周日的早上,我带xx下去玩,因为周日,很多人都在家里谁懒觉,有时候也是在收拾屋子什么的,所以出来的比较晚,我跟xx还是跟往常一下早早的就下去了,打了一圈电话,都在家里要晚点出来,我陪xx玩了一会,加上外面风比较大,我就想回家了,然后xx又不想上来,我就想何不就让她自己一个人呆在公园玩呢,我自己回家去,反正就在楼上,再加上朋友也很快就会来公园了,让她自己玩一会也可以,于是我跟xx沟通了一下,她自己决定留着公园里玩,让妈妈回家去,如果没人玩她就会按门铃回家。于是我就把她一个人留在公园了。不过说真的我还是不怎么放心,怕她万一跑到马路上去了就麻烦了,于是就给朋友打了个电话,朋友说她已经出门了,在路上,那么我就放心了。

其实,这次xx一个人在公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觉得也算是给了她一个机会,让她知道妈妈不在身边其实也是一样的,如果遇到问题就要自己去解决,有时候可能妈妈不在身边玩的还要更开心一点,起码没有了妈妈的约束。哪怕在外面遇到困难了,也知道回家的路。

必看:家长们这么做,就是在逼老师“放弃”您的孩子!


从孩子走进学校开始,老师对他的影响就非常巨大。

被老师重视的孩子,成绩更优秀,自信心更强,无论在智力还是性格的发展上都会更好一些。

而一旦被老师忽略,孩子不仅会成绩下降,出现自卑情绪,在人际交往上也容易有障碍,有些敏感的孩子甚至还可能会自暴自弃。

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孩子,某种程度来说,甚至受家长影响更大一些。

作为家长,和老师打交道时,下面这五个忌讳,一定不能犯。

1、没搞清楚事情之前和老师吵闹甚至动手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一时冲动愤怒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去学校“讨说法”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如果是自己孩子错了,那就主动道歉;如果是别的孩子的错,可以去和老师反应一下情况,让老师来协调处理;如果是学校和老师处理不得当,可以先跟学校和老师协商下一步处理办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要表现出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这样会给老师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日后自然会对孩子另眼相待。

如果在没搞清楚状况之前就去大闹学校和老师,只会让老师觉得家长无理取闹,给老师留下的这样的负面印象自然对孩子很不利。

2、不把学校、老师的规定当回事

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规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比如很多学校会规定不让学生带手机,不管家长是否赞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定。如果家长对一些规定很有意见,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违反规定,这会让学校和老师非常为难。也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对于家长来说,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学校,需要面对几百几千的学生。很多看起来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为了保护大部分孩子的安全和学习环境。

3、不参加家长会、不和老师沟通

孩子的教育,第一负责人应该是家长,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长,老师希望能和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好能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因此家长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时间去参加家长会。如果实在无法抽身,也最好定期和老师沟通。否则老师不确定你是否对孩子的教育关心,也不确定你孩子出现问题后自己的处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会知道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否与家庭问题有关。孩子最终教育成什么样,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不与老师沟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自然很难因材施教。

4、拿社会和整个教育的问题来评判老师

就像这个世界最想让病人健康的是大夫,那这个世界最想让孩子优秀的就是老师了。能把学生教得个个优秀,是每个老师最大的梦想。

有些家长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视,一旦社会上出现一些教育事件,都会认为整个教育行业出了问题,对自己孩子的老师也大加指责。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确实有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就否定所有的老师。这会让绝大部分怀揣教育理想,兢兢业业的老师们伤了心。如果家长能对老师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体谅,老师自然也会报之以对孩子的宽容和鼓励,这种良性循环,最终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5、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

在几年前做过这样的一个调查:老师最厌烦哪种家长?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的家长排在了首位。

现在很多家长会觉得,教育是服务行业,我交了学费,老师就应该给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教育不是服务,它是心灵层面的引导和滋养。对待老师最好的态度是尊重和信任,因为也只有这些才能激活老师内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让老师用心去对待孩子,给孩子一份最优质的教育。

相关推荐

  • 始终和孩子站在一边 前几天,在批学生的日记时读到了两个母亲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小王的妈妈在小王十二岁生日的这一天,用生锈了十几年的笔为心爱的儿子写了一首小诗,感谢儿子给他的人生带来的美丽与丰富、幸福与快乐!尽管小诗很稚嫩...
    2020-09-16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溺爱孩子,您是否中招了?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把全部的爱都给自己的孩子,都期望孩子在自己的保护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以至有时会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溺爱? 以下这8大溺爱的行为。您是否中招了? 特殊的待遇,家里的好吃的都留给孩子,家中...
    2020-05-22 阅读全文
  • 你是否会让孩子独自在外面玩? 你是否会让孩子独自在外面玩?写这个话题呢,是这样子的,我们都是外来的务工人员,现在就是一家三口在外地,没有亲戚,但是我很幸运还认识了几个妈妈朋友,所以孩子也能有个伴一起玩,xx现在四岁多了,我记得我们...
    2020-11-25 阅读全文
  • 必看:家长们这么做,就是在逼老师“放弃”您的孩子! 从孩子走进学校开始,老师对他的影响就非常巨大。 被老师重视的孩子,成绩更优秀,自信心更强,无论在智力还是性格的发展上都会更好一些。 而一旦被老师忽略,孩子不仅会成绩下降,出现自卑情绪,在人际交往上也容...
    2020-04-20 阅读全文
  • 毁掉孩子一生专注力的3件事,您是否做过? 毁掉孩子一生专注力的3件事,您是否做过? 为了孩子能在各个场合脱颖而出,许多父母绞尽脑汁地在“努力”这一深水区,激励自己和孩子,结果把双方都搞得疲惫不堪。 然而,纵观“学霸”群体,会神奇地发现:决定孩...
    2022-01-14 阅读全文

前几天,在批学生的日记时读到了两个母亲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小王的妈妈在小王十二岁生日的这一天,用生锈了十几年的笔为心爱的儿子写了一首小诗,感谢儿子给他的人生带来的美丽与丰富、幸福与快乐!尽管小诗很稚嫩...

2020-09-16 阅读全文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把全部的爱都给自己的孩子,都期望孩子在自己的保护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以至有时会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溺爱? 以下这8大溺爱的行为。您是否中招了? 特殊的待遇,家里的好吃的都留给孩子,家中...

2020-05-22 阅读全文

你是否会让孩子独自在外面玩?写这个话题呢,是这样子的,我们都是外来的务工人员,现在就是一家三口在外地,没有亲戚,但是我很幸运还认识了几个妈妈朋友,所以孩子也能有个伴一起玩,xx现在四岁多了,我记得我们...

2020-11-25 阅读全文

从孩子走进学校开始,老师对他的影响就非常巨大。 被老师重视的孩子,成绩更优秀,自信心更强,无论在智力还是性格的发展上都会更好一些。 而一旦被老师忽略,孩子不仅会成绩下降,出现自卑情绪,在人际交往上也容...

2020-04-20 阅读全文

毁掉孩子一生专注力的3件事,您是否做过? 为了孩子能在各个场合脱颖而出,许多父母绞尽脑汁地在“努力”这一深水区,激励自己和孩子,结果把双方都搞得疲惫不堪。 然而,纵观“学霸”群体,会神奇地发现:决定孩...

2022-01-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