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精神大餐 智慧盛宴————聆听窗外声音

发布时间:2020-07-11 声音教案幼儿园 声音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声音的教案

距上次去幼儿园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当时幼儿园孩子的聪明伶俐,老师们的精彩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的“嘉兴市幼儿园探索性学习专题研讨活动”又在此举行,这次活动又将带给我怎样的惊喜与收获?令我期待万分。

一、精神大餐

上午九点十分,活动准时开始。首先是简短而又隆重的开幕式。接着就是三个教学活动的观摩,三位老师利用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呈现了三个精彩的教学活动,使我们全体老师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

1、海盐实验幼儿园,张凯波老师执教的大班美术活动《小小波洛克》。波洛克的滴撒绘画方式对习惯于纸笔作画的大班幼儿来说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的拓展。活动中

,教师从波洛克的作品入手,在对作品的观察解读中让幼儿了解滴撒法,并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工具进行滴撒法作画,让幼儿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滴撒法的要领和重点。活动后,教师借助对幼儿作品的欣赏与点评,梳理幼儿的实践经验,使幼儿对这种自由奔放、无定形的抽象画风格,有更深入地体验,为幼儿今后用滴撒法来表现作品提供经验支持。

2、平湖实验幼儿园,全惠丹老师执教的大班阅读活动《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全老师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她那角色化的讲述始终能吸引幼儿,使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述说。活动中,老师以猜猜演演、听听说说、看看说说、游戏等方式为幼儿理解画面内容提供了自主观察与探索的空间,引导幼儿捕捉画面细节,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观察和观点,体会面对危险时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整个活动老师只是选取了前半部分内容,突出兔子的智慧,可结果如何还是个谜,这给幼儿留下了悬念和猜测故事的空间,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的愿望,为下一课时埋下了伏笔。

3、嘉兴市第二幼儿园,汪莉娜老师执教的大班语言活动《老鼠嫁女》。活动中,汪老师洒脱的性格,灵活的应变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一开始,老师就让幼儿讨论:什么叫神气?很好的激发了孩子的思维,使孩子们在相互讨论中得出多种答案,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接着,老师采用让幼儿做出判断的提问,把问题和学习的机会一起交给孩子,并为他们主动获取新经验提供了一个发展空间。通过提问、操作,在引领孩子多角度地探究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使幼儿得出答案和方法,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从而获得经验与扩展成果。收到启发幼儿思考,开拓幼儿思路,发展联想的效果。最后,老师以“假如老鼠爸爸一开始不找太阳,找大树,那比它更神气的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结束,使活动有了一个很好的延伸,也是一个很能激发幼儿想象的问题。

二、智慧盛宴

下午是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老师对上午的三个活动进行互动式点评。徐老师以“整个活动你对孩子解决了哪些问题?”“本次活动你想解决哪几个问题?”“你的重点、难点在哪里?”等提问的方式,指引着每个执教的老师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环节设计的有效性;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从而找出不足之处,讨论如何才能使探索性学习更有效的方法。专家的点评,使上课的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深入的解析,对我们聆听的老师也是收获非浅。本次点评,真是一个智慧的盛宴。

除了以上活动,下午还有一个大班的科学活动《装装乐》的观摩和徐则民老师对探索性学习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徐老师都是以一些亲身经历的案例进行解说与讲述,让我们看到和知道了游戏中的探索性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探索性学习,真是受益非浅啊!坐在矮矮的凳子上聆听一整天的活动是辛苦地,但收获了许多新知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聆听孩子们的声音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直对我们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怎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呢?并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触孩子的世界。

在进餐前,我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

没过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

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

稍稍维持秩序,情况有所改变,但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听的配乐故事孩子们却不喜欢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

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听故事,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

我环视了一下,看见较远的那组孩子居然手拉手说说笑笑的,我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

当我走近时,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

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便什么话都没说,在那组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

一坐下来.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我班的录音机有点小问题,播放时声音很轻,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听不清楚录音机里讲的是什么,于是他们干脆自己玩起来了。

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释然了。

向孩子道歉之后,我轻轻的放大录音机的声音,随后又坐到孩子的位置,听一听声音是否合适,问一问旁边的小朋友,这样能听到吗?回答是肯定的。

这一事件给了我很多启发。

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

另一方面老师或许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还是要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时换一个位置,站在孩子的位置聆听孩子的声音或许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聆听专家声音 打开美丽思路


2008年9月——我们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朱敬东老师的《用审美的视角发现生活》专题讲座后,我用相机寻找生活中的美;和孩子一起感受“棒棒糖”的甜美;用智慧的双手表现美;两人同行研一堂生活化美术教学活动;家园联动开展创意游戏制作,并进行游戏展示……围绕“生活”我们在美术领域发现着、探索着、感悟着,同时,我们也困惑着,如何让源自生活的美,与孩子之间的平台,更显它的价值?

2009年10月全体教师开展了生活化美术教案设计,从老师的教案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生活元素充实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中;看到了同一题材不同的教案设计;看到了他人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创新……教师在思考

,我们也听到了声音,需要专家老师的指导。

11月2日中午,我们又一次和朱老师相约,对26份教案设计中的部分进行点评。朱老师以《为了看见生活的美丽》为题先和大家做了一个整体的交流。从生活气息、生活理念、特点呈现、反思评价四大方面,就本次教案设计的内容选择、材料发现、教学情境、教学过程、评价过程的生活化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也提炼出了属于本次教案设计的一些特点,整体性研究、个性化设计、同课异构的体现、关注教学示范等,同时就如何关注孩子、关注美术、关注生活本质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经过朱老师的梳理与提炼,让我们看到了教学研讨活动的价值提升了,感觉到了我们的付出原来是那么有意义。我们行知园的生活化理念的贯彻,已经深深扎根进了我们老师的思想中,落实到了我们的美术课堂中。

接下来,朱老师对于每一个教案的细致、经典、到位的点评,更是让每一位聆听的老师领悟到了很多平时自己发现但解决不了的问题原来可以这么解决;课堂中一些我们感觉到对于孩子太难的要求,其实不然,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改变,语言的引导。聆听中,在朱老师的引导下,老师们介绍了自己的教案设计意图,表达自己的困惑……渐渐的有被动的引导,变为老师主动的提问与交流探讨,这样的氛围真好,真正解决着老师面临的问题,同时,在交流中,大家也都互相学习着、并不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由于时间关系,朱老师来不及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点评完。但是,我们都觉得期待着朱老师下次的继续。老师们都说:朱老师这样的点评真好,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指导……

一个半小时的聆听,在慧眼发现的基础上,我们的思路正被悄悄打开,我们的观念正牵引出困惑,我们的眼中、心中豁然开朗,那份“美丽”更加艳丽。接下来,老师在朱老师的点评下,修改教案,进入课堂实践。生活与美丽的约会将在老师与孩子们的课堂中演绎更多精彩!

听听孩子的声音


今天下午上美术课,为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没有画范画,只是示范了几个做早操的基本动作,对于我们大(1)班的孩子们来说,看动作作画还是头一回,但是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

我讲解后,孩子们就忙开了,大家都很认真,边说边画,就在这时,有个孩子大声叫了起来:“老师,你看!”他指着旁边的一个小朋友的画面说:“你看他画的乱七八糟,脸上画的都是黑色的。

”我急忙走过去,真是糟透了,人物的面部画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小点点。

而且他还在画,边画边说:“点,点,点,点……”我很生气,大声说:“点!点!点!点什么点?老师不是说不准在脸上乱画的吗?你刚才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好好听老师上课?”一连串的发问,孩子有点招架不住了。

仰着头,怯怯的看着我,小声的说:“老师,我没有乱画,我画的是我舅妈,这是我舅妈脸上的雀斑。

”我一下子呆了,心里的懊悔无法用语言形容,我愣了几秒钟,蹲下来摸着孩子的头,连忙道歉:“真对不起,是俞老师错了,你画的很好,观察的也很仔细,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

”我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就认定孩子错了,竟然没有问问孩子为什么这样画,是多么大的一个失误啊!如果我能蹲下来听听孩子怎么说,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差点就扼杀了这个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想真是后怕。

这是个很大的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孩子的想法,多蹲下去听他们说说。

静心聆听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认真聆听。我们注重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好习惯,却忽略了自己是否做到了认真聆听孩子的想法。教师,在很多时候,容易不耐烦,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却不自知。若不是发生这件事,我很难意识到自己不是个好听众。

这件事发生在周一的上午,小朋友们都穿好了园服,排好了队伍,准备升旗。唯独,然然不紧不慢的溜达。然然平时就是慢悠悠,跟不上节奏的孩子。别的孩子叠被子,他开始穿衣服。别的孩子洗手喝水,他还在叠被子。等所有的小朋友吃完水果要活动,他才开始喝水了。队伍出发了,他落在了后面。我赶紧过去找他。然然说,我不走,我要换衣服。我告诉然然,你看小朋友都穿着园服出去了,大家都穿的一样啊!基于我对他的了解,他脾气很犟,不换衣服他一定不会出去的。看着队伍已经没了踪影,我一边很着急,也很生气,我心里想他一定是觉得穿着自己的大棉袄很帅气,很时尚。我一边给他换衣服,一边没好气的说为什么非要穿你的大棉袄,你是不是觉得你的衣服很帅气?然然说,不是,因为穿这个出去我会冷,我怕冷。听完这句话,我的火变成了懊恼。看着他穿上棉袄,高高兴兴出去的样子,我觉得很惭愧。如果,一开始我不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误解然然,我就不会生气。如果,我知道孩子仅仅是因为生理需要怕冷才换衣服,我又怎么可能火大。

这件事发生后,我想了很多。这绝不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思维断定孩子的想法,只不过以前未曾发觉。在教育中,我们过分强调了孩子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却忽略了孩子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太自以为是了,认为我们认为的孩子就是孩子本身,不知不觉中思维变得定势,视觉变得狭窄,在心里为每个孩子贴上了固有的标签。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宁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孩子,也不给孩子一个说话解释的机会。静心倾听,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是我的教育格言。

幼教随笔:坐在平等的位置聆听孩子的声音


换一换位置,站在孩子的位置聆听孩子的声音或许会受到不一样的效果。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个一直讨论的话题,怎样蹲下来呢?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而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触孩子的世界。

在进餐前,我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没过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稍稍维持秩序,情况有所改变,但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热闹起来了。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听的配乐故事孩子们却不喜欢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听故事,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环视了一下,看见较远的那组孩子居然手拉手说说笑笑的,我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当我走近时,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便什么话都没说,在那组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一坐下来.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我班的录音机有点小问题,播放时声音很轻,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听不清楚录音机里讲的是什么,于是他们干脆自己玩起来了。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释然了。向孩子道歉之后,我轻轻的放大录音机的声音,随后又坐到孩子的位置,听一听声音是否合适,问一问旁边的小朋友,这样能听到吗?回答是肯定的。

这一事件给了我很多启发。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第二、老师或许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还要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换一换位置,站在孩子的位置聆听孩子的声音或许会受到不一样的效果。

“赢”的智慧


在幼儿园竞赛性游戏活动中,陈宸总是以“这个游戏没劲”为理由推诿,宁愿在旁边独坐也不愿意参与其中。

有一次我组织孩子们在教室内玩“丢手绢”游戏。当小朋友们相互丢了手绢又一圈一圈追逐时,坐在圆圈上的陈宸兴奋不已,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跺脚,为奔跑的孩子加油呐喊。正当我悄悄关注他投入游戏的状态时,他被丢到了手绢。他二话不说,捡起手绢就跑——无比正常。可惜才离开椅子两步,他就捏着手绢站立在圈外不动了:“我不想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不好玩!”

看着他,我的思绪飞速寻找着引导他再次回归游戏的方法。于是,我先安置好其他孩子继续游戏后,来到陈宸身边,悄悄地问:“你是不是怕做游戏时被别人追上?”“是的,我跑不过别人的。”陈宸边解释边用可怜的眼神望着我。听罢,我拉着他说:“走!老师帮你赢!”他使劲挣脱着:“我不想玩,我肯定跑不过他们。”“怎么会呢?你可以丢给我们班跑得最慢的小朋友啊!你觉得谁是我们班跑得最慢的?”“高智芸没我跑得快!”“哎,要不你去试试!”

陈宸鼓起勇气开始了他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丢手绢游戏,他果然丢给了高智芸,也果然没有被抓住。此时此刻他的脸上写满了赢了以后的欢乐。游戏就这样继续进行着.在短短几分钟里,小朋友们好几次丢给了他,尝到了甜头的他,还是一次次地将手绢丢给了高智芸,结果也同样让人兴奋——他赢了!

此时,我再次停下游戏,引导他思考:除了高智芸意外,还有谁跑得挺慢的?“吴音霏也跑得很慢!”可不是!高智芸每次拿到手绢后总是丢给吴音霏,并且赢得比赛。我再次鼓励陈宸试一试,果然他赢了第二个小朋友!

今天是收获的一天,因为一个不合群的孩子终于真正融人到了我们的集体生活中。在此过程中,他也体会到了赢与输在游戏过程中是可以用智慧解决的。同时也了解到敢于与强者较量也是一种很过瘾的体验,期待在今后的活动中陈宸能够更加积极勇敢地参与每一项活动。

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某天早晨,下着雨。所以当晨间操的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就请小朋友在活动室内做操。做着做着,我开了个小差,结果把动作做错了。耀耀第一个发现我把动作做错了,他马上大声地说:“老师,你做错了!”我一看,是平时调皮的耀耀,便没有搭理他。可谁知另外几个小朋友也接着大声地说:“老师,你做错了!”一时弄得我好尴尬。可转念一想,这不是一个教育的好机会吗。于是操做好后,我对孩子们说:“刚刚你们都说老师把动作做错了,老师确实是做错了,真对不起。可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会做错吗?”孩子们顿时七嘴八舌地猜测着原因,有的说“老师你忘记动作了”;有的说“新的操老师也不会做”……见他们讨论的声音慢慢轻下来了,我微笑着说:“因为刚才在做操的时候老师开小差了,所以把动作做错了。你们在学本领的时候绝不能开小差啊,不然也会出错的。老师保证以后不开小差了……你们也能做到是吗?”“能做到!”孩子们响亮地回答。

作为老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要知错就改,并寻找合适的教育契机,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孩子们。

智慧的等待


丁香花有个特点:花苞往往会在枝头上挂很长时间,然后忽然在某一天或某一瞬间全部绽放。在北方,很多花儿都是这样的。生物学家对此的解释是:北方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春季短暂。即使春天来了,天气也往往会有反复,一天之间温差极大。白天可能艳阳高照,晚上则可能寒流侵入。在这种气候中,花儿如果贸然开放,必被无情的寒风摧毁。所以,“聪明”的花儿会一直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等待最佳的开放时机。它们可能会等待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直到某一个清晨,人们上街时突然发现花香四溢,花开满城。我常常想这些花儿多么像幼小的孩子,他们的生命中蕴含着一种巨大的力量,这是“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向前生长的力量”(杜威语)。同时。他们的生命中有一种内在的节律。但是我们似乎没有看到孩子生命中的巨大潜力,常常视他们为“无能的”“一无所有的”人,一厢情愿地把一切教给他们,让他们的生命按照我们希望的节律成长。上午,小班自由游戏时间,安安在玩拼图游戏。由于每块图片塑封后都比原来图形多出一条边,所以要拼成完整的一幅图片比较困难。安安把这几块图片换了几次位置都拼不好,她停了下来,看着手中的图片,陷入了沉思。这时,教师走过来,一把抓过安安手中的图片,帮她摆好了。教师走开了。安安看了看教师摆好的图形,也走开了。其实,当时安安处于一种问题情境并正在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教师没有等待,而是直接“告诉”了她答案。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丧失了探索机会,对游戏失去了兴趣。上午,大班体育活动是让孩子学习跳远。龙龙第一次跳时离起跳线大约半米,所以跳得不远。教师站在旁边,没有立即告诉龙龙应该靠前一点起跳。后来,龙龙发现乐乐比他跳得远,他很惊讶,便主动站在一旁仔细观察其他孩子是怎么跳的。过了一会儿,他又跳了一次,这次他跳得远一些了。他高兴地笑了,跳了一次又一次,跳得一次比一次远。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请孩子们总结自己的好方法,龙龙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发现,非常自豪。教师的等待使龙龙获得了成功。这样做的结果是龙龙今后能更加积极地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有时候,我们应该智慧地等待,等待孩子的探索和思考,等待孩子的成功。我们要遵循孩子生命内在的节律,等待孩子积聚生长的力量,如花儿一样绽放。

相关推荐

  • 倾听花儿的声音是一种智慧 今天中午午餐的时候,我发现苗苗小朋友吃得很少,而且一副不开心的样子,胡乱吃点饭后就爬进自己的“小窝”睡去了。 一开始,我以为孩子昨晚在家睡觉晚了,也没在意。但一切收拾停当后,我去检查孩子的午休时,发现...
    2020-11-27 阅读全文
  • 雨点的声音 聆听下雨的声音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雨点的声音聆听下雨的声音》,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教学目的: 1、感受散文诗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美。 2、学习散文诗中的语言和句式。 3、感受下雨天别有一番趣味。 教学准备:散文...
    2021-09-14 阅读全文
  • 聆听孩子们的声音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直对我们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怎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呢?并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触孩子的世界。 在进餐前,我组...
    2020-11-04 阅读全文
  • [荐]聆听花的声音作文精选 幼儿教师教育网主题栏目精选:“聆听作文”,敬请访问。读书的时候班主任经常会布置一篇作文,写作文可以刷新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是非常赏心悦目的,你想通过作文表达什么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聆听花的声音作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01-16 阅读全文
  • [收藏]聆听花的声音作文精选 关于写作文,说起来容易写起来难,写作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体验生活日常,优秀的文章中让人触动,写好一篇作文具备哪些东西?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聆听花的声音作文精选”,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慢慢聆听你的声音,甜甜的微笑当做回敬。我们的心连在一起,请你陪我去打开记忆的长城,一起回到过去。”聋女孩诺雪...
    2023-06-07 阅读全文

今天中午午餐的时候,我发现苗苗小朋友吃得很少,而且一副不开心的样子,胡乱吃点饭后就爬进自己的“小窝”睡去了。 一开始,我以为孩子昨晚在家睡觉晚了,也没在意。但一切收拾停当后,我去检查孩子的午休时,发现...

2020-11-27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雨点的声音聆听下雨的声音》,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教学目的: 1、感受散文诗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美。 2、学习散文诗中的语言和句式。 3、感受下雨天别有一番趣味。 教学准备:散文...

2021-09-14 阅读全文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直对我们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怎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呢?并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触孩子的世界。 在进餐前,我组...

2020-11-04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主题栏目精选:“聆听作文”,敬请访问。读书的时候班主任经常会布置一篇作文,写作文可以刷新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是非常赏心悦目的,你想通过作文表达什么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聆听花的声音作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01-16 阅读全文

关于写作文,说起来容易写起来难,写作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体验生活日常,优秀的文章中让人触动,写好一篇作文具备哪些东西?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聆听花的声音作文精选”,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慢慢聆听你的声音,甜甜的微笑当做回敬。我们的心连在一起,请你陪我去打开记忆的长城,一起回到过去。”聋女孩诺雪...

2023-06-0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