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怎样让孩子听话

发布时间:2020-11-12 教育孩子笔记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教师怎样备课 育儿观念:怎样让孩子听话

(1)不要离他太远。与其在厨房遥控,不如靠近他,或逐渐走近他。yJS21.COM

(2)最好眼睛看着他,叫他的名字,对他说话。边做其他的事,边对他说话,孩子比较容易忽略不听。

(3)态度要温和而坚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坚持要他做。但不要大吼大叫或用狂怒的声调命令孩子,否则孩子就学会只在父母怒气冲天时才有反应。所以命令孩子时,大人要努力保持平静。

(4)多用正面的话,而不要说反面话或用威胁的字句。与其说“你再不去洗手,就不要吃晚饭了”,不如说“要吃饭了,现在先去洗手”。

(5)父母说出的话要配合行动。与其三番两次叫孩子关电视,不如说一遍就上前关掉;告诉孩子该洗手了,就马上牵着孩子的手平静地走向卫生间。让孩子行动的,应该是“父母的行为”,而不是“愤怒的威胁”。父母把说出的话付诸行动,让孩子知道这是一定要做的,也可以减少自己唠叨的次数。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观念: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育儿观念: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一是不能纵容娇惯。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

不能打?不能骂?吃要高档?穿要名牌?玩具随要随买?不买就

收不了场?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都表现得很明显?由此让孩子养

成许多不良习惯?到头来孩子还要怪罪父母“你们为什么就不理

解我们这一代?”对于孩子的错?不能包容?要适时指出哪些是

对的?哪些是错的?对的就继续鼓励?错的就帮助孩子一起纠正?

同时?要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

家长就不要包办替代。

二是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永远是孩子

最直接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将对孩子的人生起到很大的示范作

用。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就象现在很多父母

不许孩子沉迷网络?自己却通宵达旦?对网游乐此不疲?父母要

孩子不要抽烟饮酒?自己却整天烟雾缭绕?酒气熏天?如何让孩

子做到?正所谓?己所不欲?无施于人?

三是要培养孩子的行为能力。第一要用眼睛认真的观察生活和周

围的环境?第二要用耳朵认真地听别人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第

三要用手认真的记录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成日记??第四要

用脑认真思考看到的、听到的、记下的?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

点?第五要用嘴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准确地表达出来。要做到这

些?需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只要坚持做了?孩子的

观察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步得到锻

炼和提高。

四是要善于与孩子做朋友。父母不要总高高在上?动不动就老子

长老子短?总认为我生你养你?你就应该听我的话?按我的意志

办事。孩子也有孩子的自尊?孩子也有孩子的隐私?孩子也有孩

子的观点?要善于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沟通?自己说的孩子

不理解?要讲明道理让孩子慢慢理解和接受?自己错了的也不要

为了一己面子将错就错?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当然?不同的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他们有

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教育孩子时?还得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努

力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潜力点?不要去抹杀孩子的个性?有针对

性地培养教育

育儿观念: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的生活


几乎所有的家长在孩子一出生就为他们制定了周密的人生计划,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的时间表上,很难找到“玩”和“娱乐”的字眼,有“玩”的地方也加上了“在玩中学”,对孩子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学习,似乎多玩一会儿将来就吃不上饭,整个教育仿佛就是一个无休止的成绩比赛场。其实,“起跑线”的提法把孩子放在一个竞赛的角度,对于孩子生命的自然成长是不公正的。

人生是一个过程,今天的快乐与明天的快乐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可是,在“为了明天”的口号下,孩子许多现时的、当下的快乐被剥夺了。家长从小把孩子带入激烈的竞争之中,对孩子谆谆教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明天,今天一定要吃苦。”

我们的许多孩子过的根本就不是孩子的生活,孩子成了“微型大人”,孩子的生活世界也成了成人世界的翻版。很少有人关心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他们想干什么,他们该干什么。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不懂,他们需要引导。父母心里更清楚,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输不起,“抢跑”也罢,“犯规”也好,我们别无选择。孩子取得了一点成绩,父母便觉得成功了,一旦落后了,就觉得自己失败了。

在父母的谆谆教诲下,孩子的眼光也始终盯着比赛的终点,人生道路两旁的美景都错过了。领先了很快乐,但不可能人人都领先,有的孩子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落后了,于是,一个还未有机会领略童年快乐的孩子就非常轻易地成了一个失败者,这种失败感从小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决不是孩子应有的生活。

我很同意巴金先生的观点,孩子应该有孩子无忧无虑的生活。应该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做小孩,有充分的时间去调皮捣蛋。孩子不仅是为了以后而存在的,不仅仅是为了长大成人,他也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孩提时代有独立的价值,孩子就是快乐,就是单纯,就是想入非非。孩提时代的快乐就在于自由的体验,如光着脚走路、玩泥巴等等,大人可能不喜欢但对孩子却很有意义。一句话,要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地生活。

孩子需要教育,但是教育不能以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美国专家认为孩子十二岁起可以增加学习压力,而我们的孩子在十二岁之前就已经在各种各样的竞争中“饱经磨练”,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未来不是我们所能完全了解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

孩子属于未来世界,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充分释放内心的愿望,让他们在孩提时代像孩子一样地生活,减少他们将来生命的遗憾,唯一要严的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一个身心健康、品行端正的孩子,绝对有信心和能力面对充满挑战的未来,将人生过得充实、丰满。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地生活,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今天,没有快乐的今天怎么可能有幸福的明天?不要借口“为了明天”,牺牲孩子今天应有的生活。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像野花一样自然地成长。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地生活,还要坦然面对孩子的今天,客观地认识孩子,承认人是有差异的,允许自己的孩子在有些方面不如别人。孩子聪明、伶俐固然可喜,愚钝、笨拙也未必不幸,只要心智健全,身心健康,他自有自己丰富的人生。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们的名字叫‘今天’”。这是一位诗人说的话,多么简单明了而又富有哲理。健康快乐的童年是孩子一生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教育要为了孩子的明天,教育更应为孩子提供一个美好的今天。为了孩子的明天,更为了孩子的今天,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地生活。

育儿观念:怎样让孩子拥有主见,独立思考?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没主见”,自认为摊上了不争气的孩子。其实,这个问题的源头在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教。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主见、独立思考呢?不妨学习以下”批判性思考“: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有用得着批判性思考的地方。

想想看,有无数的电视、小说、电影甚至新闻,都是在表现有人作了决定以后,处理那些随之而来的,可能预见到也可能没预见到的结果!这引出了故事背后的故事,如何利用批判性思考,做出最好的决定。

我们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很善于批判性思考。

我们希望政府领导能够尽最大可能,保证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

我们希望经济情况不好的时候,老板能力挽狂澜。

批判性思考的核心是不断寻找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指导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有时候这个任务是自己给自己的,有时候寻找信息的任务是别人给我们的,老师、父母、朋友或是老板。

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出现于儿童时期,成熟于成年期,但是需要经过反复练习。需要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用公正的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做总结。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批判性思考?

建议1:观察你的孩子如何形成事物运作方式的理论

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在旁边观察,看他想要了解什么。游戏时孩子实验自己想法的方式。我们也会这么做,不过通常都在自己的大脑里实验,而孩子们则会把想法反应在行动中。

建议2:增强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天生就有学习的动力——好奇心,但是父母的行为能够增强或减弱他们的好奇心。如果一件事情与他们预先的想法不一样,或是“没有办法证明到底哪个想法才是对的”,孩子会特别好奇。尤其是在他们想要找出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时更是如此。

为了增强孩子的好奇心,如果他们自己想要修好什么东西,不要太着急地过去帮忙。因为处理这些复杂情况正是培养批判性思考的好方式。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帮孩子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自己解决问题。比方说,如果孩子在拼拼图,有一块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不要拿过来帮他拼,要和他一起找找线索,看看这块放在哪里比较合适;“这块拼图是蓝色的。你看看图上哪个部分是蓝色的?放那儿看看合适吗?”

建议3: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在本书中,我一直在讲“柠檬水摊”的重要性,名字来自我的女儿劳拉六七岁时对柠檬水摊的热爱。后来她把这份热爱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开始去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的生活。

所以,他们班刚开始学习纽约城早期历史的时候,7岁的劳拉就开始找荷兰在曼哈顿殖民时期跟女性有关的一切资料。他们班级学到埃及、中国或是古希腊时,她总是在论文、读书报告、课堂报告和表演中加入当地女性的话题。这样她就抓住了一个点,不断深入学习下去。

建议4:成为专家——给孩子确切可靠的知识

不断了解孩子已经到了学什么知识的阶段,鼓励孩子问问题,回馈给他们正确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起到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示范作用。

这个过程包括,如果有的知识不知道或是不记得,可以去查资料。不管他们的问题有多难,都去查查看。

建议5:帮你的孩子找到其他可以学习的“专家”

孩子年龄越大,就越知道应该向谁去寻求建议。想想你的家人、朋友、邻居和同事,把他们当作某方面的专家,可以跟你的孩子分享他们的知识、经历和热情。我的朋友曾经跟我的孩子讲过制陶技术、寻找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埃及历史、地震的知识、中式康复训练、画蜡笔画等好多有意思的事情。

建议6:帮助孩子判断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

请记住,孩子判断他人信息可靠度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一开始只了解别人也许是不知道,后来才开始明白也许别人是在有意无意地撒谎。如果你觉得孩子得到了一个错误信息,帮他学会分辨流言和现实。你可以问他们:“你怎么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尤其是孩子大一点以后,帮他们学会查找证据,在可靠的地方寻找信息,比如书或者是靠得住的网站。

如果你觉得有人撒谎了,帮孩子找出事实。但并不是到此为止,进一步鼓励你的孩子找出这个人撒谎的原因:“你觉得他是不想给你留下一个好印象?希望你喜欢他?”可以在教会孩子说真话的同时帮他们理解别人撒谎的原因。

建议7:提高关键的观察能力

我们跟学龄前儿童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跟他们仔细分析广告,像那些电影评论一样,可以聊聊这些:

这个广告想要卖的商品是什么?

你觉得这个广告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广告方式?他们是不是想给你所有的酷小孩都穿这个牌子的衣服的印象?他们用来吸引顾客的东西是攀比心理、冒险还是幽默?

你觉得这个广告有用吗?你看了广告以后能记住商品的名字吗?你想买吗?为什么?

这个广告说得对吗?他们的广告词说的是事实吗?

菲利普上高中的时候,他觉得电视上的青少年男孩的形象都特别单一,他很生气。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电视旁边放了一个本子,分别记录以正面和负面形式表现男孩们次数有多少。这就是批判性思考!

建议8:帮孩子理解那些混乱的情况

对很多孩子而言,像菲利普一样自己选择项目研究是个相当不错的点子,因为大多数孩子肯定都有自己的情感诉求,这个项目能帮他们分清不同的原因。每天的生活中都有很多机会让孩子思考,不要匆匆忙忙地下结论。

建议9:如果遇到教育子女的难题,使用批判性思考来解决问题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用下面的方法解决问题,你们就使用了大脑的执行功能,也让它得到了锻炼。

1.找出问题到底是什么。问一系列的问题:我在做什么?我想让事情怎么样?有哪些办法可以让我把现在的情况变成我想要的情况?

2.找到你的目标。因为解决问题总是和目标有关,所以找出你自己的目标或是你给孩子的目标非常重要。如果你在教孩子自己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那就帮他找到目标。

3.找出二选一的解决方式。找出解决方式需要我们抑制住自己“按照以前的做法来做的倾向”。也需要我们灵活思考,找出不同的可能性,还需要一些想象力。

4.想想这个两个办法会有什么结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的解决办法,不要考虑自己的想法。

5.找出一个办法来试试。这个当然需要反思和批判性思考。

6.评估结果,如果这个办法不行,再换一个试试。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个听话的理由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个听话的理由

安安的幼儿园通知家长们写“教子有方”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妈妈的我一直想着也要写点自己的经历。

思来想去,我真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妈妈,因为我想不出教育安安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我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了可以教育的机会,才利用一下。

安安出门总是不喜欢被大人拉着手,喜欢自己自由自在的走,但是马路上车子那么多。有一次,我拉着他走在马路上,他想挣脱我的手,并且说:妈妈,我不要牵着手。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我长大了。心里小小的担忧:儿子长大了,不想被束缚了。。。突然,我想到了试着换个角度来让安安牵着我的手。我就对安安说:安安,你长大了,妈妈就老了,你要保护妈妈哦。马路上车子好多,妈妈好怕怕,你拉住妈妈的手好吗?安安想都没有想就说:好吧。然后用他的小手拉住了我的手,我就乘机牢牢的抓住他的手,暖暖的,一直暖到心窝里。从此,只要下楼过马路等我想牵住安安的手的时候,我都会对安安说:儿子,快点来拉住妈妈的手,你要保护妈妈哦。安安还是很乐意接受的。虽然有时候他也会不耐烦的说:妈妈,你不是已经长大了的嘛。哈哈。

平时都是安安的外婆接送安安,外婆照顾安安的时间最多,最辛苦。安安这个年纪是很不听话的时候,外婆也经常提到安安不听话。有一天,我听到外婆在和安安聊天,说着说着说到了安安上大学,外婆说:等安安上大学的时候,我已经老的不成样子了。和外婆很亲的安安听到后,都快哭了,大声说:我不要外婆变老,我不要外婆变老,一连说了好几遍。我就赶紧走过去,对安安说:儿子,你知道外婆为什么会变老吗?我就乘机对安安教育一番。安安,外婆照顾你很辛苦的,要做好多好多事情,好累的,如果你平时不听外婆的话,外婆就更累了,外婆累了就会变的好老好老,如果你不想外婆变老,你就要多听外婆的话。要照顾外婆,保护外婆。虽然安安还不能真正做到体谅大人,但是我相信经常给他灌输正确的思想,以他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慢慢的等他长大,他一定能理解的。

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需要用到我们的智慧来给孩子一个听话的理由。有时候安安吃了零食,我想让他多喝水,我就会告诉他:安安,你要多喝水哦,因为你吃的那些饼干小动物,他们也需要喝水的哦。你多喝水,他们在你的小肚子里会很开心的哦。安安就会多喝一点水。

孩子不愿意做一件事情,总有他们自己的原因的,因为我们的宝贝都是很天性善良的,作为父母的不能一味的责怪他强迫他们接受我们的要求,要搞清楚他们的原因,然后用正确的方式以他们能接受的原因来告诉他们。

育儿观念:家长怎样帮孩子玩好


时常听说:“现在的孩子真累呀。”是啊,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每天都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学习班,使孩子没有了玩的时间。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玩,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探索发现的机会,孩子正是在玩的过程中,通过用眼看、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来学习的,如我们常会看见孩子玩的捉迷藏、玩水、玩沙土、过家家、涂涂画画等游戏,他们从这些游戏中学到很多的经验和能力。但有些家长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的玩,认为孩子的玩是没有明确目的、随意、闲散的事,孩子在玩的时候学不到有用的知识。家长的这种态度,说明他们不了解孩子应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家长如何关注、支持、引导和帮助孩子玩好,对促进孩子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为孩子创造玩的条件

玩是孩子的权利,玩是孩子发展的需要,孩子是在玩中学习的。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创造玩的条件,给孩子充分玩的机会和时间,并了解孩子喜欢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等。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喜欢玩的活动以跑、跳、爬、玩球、做手工民间游戏等居多。家长不必非买一些高档玩具,可利用当地自然、文化、生活资源,给孩子提供丰富安全和可操作的玩具材料;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如土、水、棍;家庭废旧材料;民间故事、民谣、图书和游戏等,与孩子一起讲故事、说儿歌、看图书、玩游戏等,引导孩子开展语言、阅读和游戏活动;和孩子一起用各种材料自制玩具,促使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各种材料的来源、功能,性质和变化,并学习用这些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等。

二、做孩子的平等玩伴

有研究显示,亲子交往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家长参加孩子玩的最佳方法是做一个平等的伙伴,而让孩子做主导者。家长要做的只是体力上的帮助、充当伙伴、提供建议、支持鼓励他。有的家长会觉得自己很忙,不可能老陪着孩子玩。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农村,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既不耽误家长干活、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一起玩的实例。如带孩子一起下地.家长忙着农活,孩子则可在一旁捉蝴蝶、毛毛虫,看生长的茄子等,时不时和孩子交流一下他们的发现;爸爸修自行车时,孩子在一边看,对玩坏的玩具也模仿着卸开玩具的螺丝,探索里边的结构;家长洗衣服,孩子就在家长的周围玩“吹泡泡”,大些的孩子还可以帮家长晾衣服等。家长们应相信,和孩子一起玩,分享孩子玩的乐趣,可以增进亲子感情,满足孩子安全与爱的需要,对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家长要注意的是,给予孩子的建议、提问、引导都要以孩子是否需要,是否愿意接受为准。因为玩对孩子自己来说具有开拓性和试验性,他们不需要也不愿让别人教他如何做。如果家长坚持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法和答案,就会破坏了他们的学习进程。

三、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越来越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他们需要同伴的友谊,需要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需要在和同伴一起玩的过程中,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学习与人交流和合作。家长要提供这样的机会,并且引导孩子在和小朋友玩时互相学习,学会听小朋友的意见,如当孩子捏搓有些干燥的橡皮泥而捏不动时,家长可以问“这泥怎么捏不动了呢?”“你看看小明是怎么弄软的?”如果孩子愿意接受,告诉他“小明是用水把泥弄软,你试试这个方法好不用”等,启发他模仿同伴,向小朋友表明自己的想法等,让他在同伴交往中逐步学会共享、交流、关心、合作,遇到困难时共同想办法解决。孩子与同伴的交往越多,越有利于它社会能力的发展。

同时,要关注、观察孩子在玩中表现出的喜怒哀乐。孩子在玩中常常表现他的快乐、被爱和爱的需要说明孩子的心态平和而愉快,偶尔表现出坚持自己的愿望并反对家长的要求,这是他有社会化行为的正常表现,要耐心地引导,并帮助孩子坚持把一件事做完,这是孩子学习成功的重要品质。让我们尊重孩子玩的权利,与孩子共享玩的快乐。

育儿观念:别让大人的话伤害孩子


育儿观念:别让大人的话伤害孩子

来园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陆续续地和家长再见后面带笑容地和老师打招呼,然后走进了活动室,战重益的妈妈悄悄地告诉我,她家孩子今天没有吃早餐,顺便递给我两个包子。再看看这孩子,一脸的不高兴,“重益,你怎么了?能告诉老师吗?”我走过去问他。孩子没有吱声,我旁边的老师告诉我她可能知道原因,原来昨天下午战重益的妈妈因为工作忙忘了接孩子了,这孩子可能因为这生气了吧?“孩子,妈妈工作忙,咱都大了,懂事了,原谅妈妈这一次,咱先把饭吃了,这样才是好孩子,老师最喜欢听话的孩子了,我看我们重益最懂事了。”在我的再三劝说下,孩子还是不太情愿地把早饭吃了,孩子的脸上始终没有露出笑容,一直闷闷不乐,我也是一脸的迷惑,我特意安排几个孩子在活动时主动找他玩。

中午离园的时间到了,回家吃饭的孩子陆陆续续地被接走了,重益坐在那掉眼泪了,旁边的孩子跑过来告诉我:“尹老师,我们没有欺负重益,他自己在那掉眼泪呢。”我走到他的跟前,抱了抱这孩子:“孩子,我觉得你一直都有话想对老师说,只是有点不好意思,对吗?我是你的好朋友,我们可以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呀。”孩子忍不住了,边哭边告诉我:“昨天晚上因为妈妈忘了接我,爸爸和妈妈吵架了,爸爸要和妈妈离婚,我不想没有爸爸,更不想没有妈妈,老师我要怎么办呀?”“孩子,这事我可以帮你解决呀。”我一边抱着他说道,一边和他商量怎样让爸爸妈妈和好,他终于开心的笑了。

下午离园后,我主动和重益的妈妈联系了一下,重益的妈妈认识到作为家长有时候做得有些不妥,也主动和孩子解释了一下。在这里我也想对所有的家长说几句:别因为一点小事而在孩子面前争执,孩子的心是很脆弱的,你的不经意的一句话,会把孩子伤的很深;在孩子面前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之间的关爱,因为这种爱是可以传递的,孩子会被这种爱感染。让我们的孩子沐浴在这种爱的氛围中健康快乐的长大吧!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为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听话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听话

都说三岁的孩子特别闹腾、特别不听话,总爱干一些成人不允许的事情,我家的萌宝也不例外。身为妈妈的我,只想在不破坏孩子心智和情绪发展的同时,尽量用不批评、不强制的方式,通过每一次的沟通让他平静地与我合作。

就在昨晚,轩轩跑过来对我说“妈妈,你看,我有一包药,我要吃药了。”我抬头一看,孩子手里果然拿着一包“儿童感冒冲剂”,经孩子提供的信息,是他自己蹬着椅子爬上柜子拿的。我心想“一定要跟他要回来,不能让他乱吃药”。这时轩轩发现冲剂的包装袋里有一个小开口,他正想用力撕开倒入口中,我被吓着了。心想“我要立刻抢过来并严肃地和他讲医药的道理吗?我清楚地知道不可以,因为大道理和强行制止只会让他对我抗拒,也会让他因为得不到药使得内心更想得到。”

于是我蹲下来对他说“轩轩想吃这包药呀?”

孩子点头说“是的,我很想吃。”

我看着他说“你很想吃吗?”孩子一边点头一边再次用力去撕包装袋,

我再回应他:“轩轩,你是知道生病才能吃药的,对吧?”

孩子说“是的,生病才能吃药,我现在就生病了,我可以吃了。”

然后他故意在我面前大声咳嗽又装作不舒服的样子(只为让妈妈以为他真的生病了)。

我伸手摸摸他的喉咙表示同感说“嗯,看来轩轩真的是咳嗽不舒服了。”

孩子听了直点头说“妈,我咳嗽真的很历害,要马上吃药才行。”

我说“好的,你快撕开吃吧。”(轩轩开心地又撕着)

看样子快撕开了我关心地说“你每次生病吃药之前都有看医生吧?”

孩子停住手抬头看着我说“嗯,是的,以前都是要医生开的药才能吃的。”

我又说“那你现在问医生了吗?”

他摇摇头说“没有”。

我说“哦,你这次没有问过医生呀?”

孩子说“没有问”(此时轩轩已没有再撕包装袋的举动)

我再对他说“是的,你还没问医生呢,你现在想自己先将药放回去,等下次看到医生时问清楚后再吃?还是现在先把药交给妈妈拿着,等妈妈下次陪你一起去找医生后再吃呢?”

孩子低下头看着药包,过了会他说“妈妈,你讲故事给我听吧。”

我立刻在旁边拿出绘本,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用牙齿在包装袋上面咬着玩(但始终没有再用手去撕袋子上的开口,我依然没有理会他)当故事读完后,孩子微笑着将药包递给我说:“妈妈,你帮我放好这包药吧,还是等问了医生再吃吧”。我的心立刻放松了,接过药放好了。

其实在生活中,小萌宝时常会做一些大人不认可的行为,而每次我都在想他只是一个小小孩,孩子的世界跟成人有很大的不同,我无法让他理解我的世界和我的要求,但我可以让我自己去发现、感受他的世界。当孩子最后平静地将药交给我时,也许在很多人的眼里以为他听妈妈的话,觉得他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所以好管教,其实不是,正相反,是因为妈妈先听了他的话。他先被听见,所以我也被听见了。而听见的背后并不是妈妈要对他灌输大道理,而是妈妈愿意与孩子站在同一视角去看待事物,慢慢地让孩子自己知道吃药是要问过医生才能吃的。

育儿观念: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想要打开他们的心门,探一探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要学会倾听。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他就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换做是我们,立马就会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批评,而这位校长却是弯下腰来十分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让孩子把话说完,并把玫瑰花奖给了可爱的小女孩,给予她真切的赞美。

我们往往以大人的意志左右孩子的想法,当孩子的回答不符合我们的意愿时,我们习惯立马判定他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以成人的方式造就了“听话”的孩子。殊不知,在这“听话”的背后,扼杀的是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每个孩子都是美丽的天使,都是纯真无邪的!在责罚孩子前不妨先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以宽容的心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和缺憾。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听话 到现在眼看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可是孩子们爱说话吵闹的毛病还是会有。到底要怎么才能够让孩子们听话呢?其实也许这个想法的本身就不是完全正确的。孩子有别于我们成年人,他们的自控能力、注意力等都是比较弱的,我...
    2021-05-01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育儿观念: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一是不能纵容娇惯。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 不能打?不能骂?吃要高档?穿要名牌?玩具随要随买?不买就 收不了场?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都表现得很明显?由此让孩子养...
    2020-09-14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的生活 几乎所有的家长在孩子一出生就为他们制定了周密的人生计划,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的时间表上,很难找到“玩”和“娱乐”的字眼,有“玩”的地方也加上了“在玩中学”,对孩子来说,生活的全部...
    2020-10-15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怎样让孩子拥有主见,独立思考?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没主见”,自认为摊上了不争气的孩子。其实,这个问题的源头在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教。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主见、独立思考呢?不妨学习以下”批判性思考“: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
    2020-10-22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个听话的理由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个听话的理由 安安的幼儿园通知家长们写“教子有方”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妈妈的我一直想着也要写点自己的经历。 思来想去,我真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妈妈,因为我想不出教育安安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我...
    2020-10-14 阅读全文

到现在眼看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可是孩子们爱说话吵闹的毛病还是会有。到底要怎么才能够让孩子们听话呢?其实也许这个想法的本身就不是完全正确的。孩子有别于我们成年人,他们的自控能力、注意力等都是比较弱的,我...

2021-05-01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一是不能纵容娇惯。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 不能打?不能骂?吃要高档?穿要名牌?玩具随要随买?不买就 收不了场?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都表现得很明显?由此让孩子养...

2020-09-14 阅读全文

几乎所有的家长在孩子一出生就为他们制定了周密的人生计划,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的时间表上,很难找到“玩”和“娱乐”的字眼,有“玩”的地方也加上了“在玩中学”,对孩子来说,生活的全部...

2020-10-15 阅读全文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没主见”,自认为摊上了不争气的孩子。其实,这个问题的源头在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教。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主见、独立思考呢?不妨学习以下”批判性思考“: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

2020-10-22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个听话的理由 安安的幼儿园通知家长们写“教子有方”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妈妈的我一直想着也要写点自己的经历。 思来想去,我真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妈妈,因为我想不出教育安安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我...

2020-10-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