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群成了家园的传递伙伴
发布时间:2020-11-30 幼儿园家园活动的方案 幼儿园目测数群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群数有一次,我到东营二姐家玩,在电脑上发现二年级3班家长教师群,二姐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每天晚上孩子回家后,老师就会把布置的作业或者有什么活动通知发到网上,家长很清楚的知道,可以很放心的指导孩子。
看到这里,我想我怎么没到想,如果在我们幼儿园我们班也建立一个QQ群肯定很好。回到园后,由于工作繁忙,我把这件事给忘了,可就在周五送孩子的时候,我班许博闻妈妈对我说:“老师,我们建立一个班级群好吗?”我一下子高兴起来,心想:对呀,我怎么忘了。我急忙对许博闻的妈妈说:“好呀,我也正想建班级群呢?”听到我说的话,我看到许博闻妈妈的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接着从包里拿出了一叠纸并递给我说:“老师,你看,我都申请好了,并打印出来了,您给孩子们发下去好吗?”看到这一幕,当时激动的我都说不出话来,接过许博闻妈妈手中的材料,高兴地说:“许博闻妈妈,真是太谢谢你了。”在下午放学的时候我把材料发给了中一班的所有家长。
家长们也很关注,一个个都踊跃的加入进来,就这样我们中一班的家园交流群建立成功了。中一班的家园交流群一建立,家长们咨询的事就多起来,大家大多关注的也就是幼儿在园的表现,我就把每周孩子们在园活动的照片及活动视频发到群里去,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们在园的各种表现,而且也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了解老师的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家长对老师的工作及幼儿园开展的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与肯定。同时,很多家长也给老师提供一些很好的教育经验,如:幼儿的一些疾病的预防、治疗等。
网群成了老师和家长更好的传递伙伴,让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更加亲密,让家长对幼儿的教育的更加关注、细致,让家长的幼儿园工作的认识度更高,对今后学前教育的发展打好更坚定的基础。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关心伙伴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们是中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尊敬大班的哥哥姐姐,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通过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早晨,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就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小班的王子轩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我班的莙如和历娜跑过去扶着她,一会旁边又跑过来好几个小朋友,莙如说:“别哭呀!”历娜说:“我们和你玩!我们大家都陪你!”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了子轩哭的原因,原来她的妈妈去生宝宝了,她好久都没见到,是想妈妈了。孩子们围过来的更多了,纷纷说:“老师,我给她玩我的呼啦圈。我给她玩我的沙包。”看着孩子们懂事的样子,我心里真开心。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一定有什么成效,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做孩子的好伙伴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做孩子的好伙伴”!
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交汇,如果教师在幼儿的心中只是严厉的代名词,那么,幼儿就不会向老师表达心声,我们也无法探知幼儿的内心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更了解幼儿,我会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与孩子们拉近距离,在适当的时候给与鼓励。
就像在户外活动玩沙包时,我有时会故意自顾自的在一旁玩,孩子们看到后就会模仿,甚至会根据我的方法自己进行创造,创造出更好的玩法;有时我会直接参与到孩子们的“战斗”中,每当这时候,孩子们就高兴的不得了,他们在一旁不断给我加油,出主意,他们会大声喊“老师,你往这边跑”,“老师,你要把沙包踢到这个圈里”,“老师,你可以踢得更高一点”,看到孩子们那兴高采烈的样子,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童年时期,顿时充满了活力。
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你把孩子当朋友,孩子也会把你当成大朋友,和孩子们在一起,会感到自己和快乐,同时,也更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感知他们的想法,孩子们对我们也会更加信赖。
因此,我们不妨蹲下来,敞开心扉接纳孩子,做孩子的好伙伴。
关于“做孩子的好伙伴”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教育随笔:新的伙伴
教育随笔:新的伙伴
“哥哥,我去给你搬凳子。我来帮你接水吧。老师,你在干什么呢?老师,我来分勺子吧。不哭了,不哭了,妈妈一会就来了。”伴随着暖心的声音,开启了美好的一周。新的一周,新的开始。渐渐地我把脚步放慢下来,没有了开始的心急,没有了开始的烦躁,而有了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理解、更多的不舍。
周一,我的身边多了一个“跟屁虫”,他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班的小帅哥——尧尧(一个白白净净的小男孩)。刚开学来的时候很有大哥哥的样子,会主动问老师:“这是谁的盘子?”会主动帮小朋友收盘子,是老师和小朋友的第一小帮手。
可是由于感冒生病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再来幼儿园的时候每天都是泪汪汪的。我会刻意的去关注他,看他喜欢什么玩具,喜欢吃什么来跟他交流,去问他;“你的玩具叫什么呀?”或者是通过一些事情去表扬他。可是,这样仍然转移不了他的注意力,一开始表现得特别坚强,不一会还是会哭。这是,刚来时间不长的歌歌小朋友放下手里的玩具跑来跟尧尧说:“不哭不哭,妈妈一会就来啦,我的妈妈也会来的!”说完就带玺尧一起去玩。不知不觉间孩子们的友谊就这样建立起来。
最近,尧尧的变化很大,不再说是哭得眼睛通红,而是每天老师布置的任务、要做的事情,他都会像小战士一样来向我报告。不一会就会听到“老师,我洗完手了。老师,我尿完尿了。老师,我吃完水果了。”每次说到这些,我都觉着多了个儿子,心里暖暖的。
慢慢的,我发现与孩子们的关系不像是师生关系,有时候会更像朋友、亲人。因为他们会对杨老师说小秘密啦!今天,李钰歌小朋友偷偷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她说:“我家的电视坏了,我爸爸给修起来了。我说:“你爸爸真厉害!”
新的环境,新的伙伴。孩子们在一天天的进步,我也不能落后,突破自己。我爱我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给了我家的感觉,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小伙伴
“老师,凯凯打我的为”!打破了等待吃饭的安静,这是一位小巧可爱的小姑娘(家欣)。“这是怎么了?”“王凯,你欺负家欣了?”老师,我没欺负她,我只是抱抱她。我象征性的走到孩子们的面前,蹲下来对家欣说:“家欣,凯凯说只是抱抱你,没有欺负你”小姑娘丝毫不领情,撅撅小嘴说:“我不要他抱”,一旁的欣媛听了,有点小得意,“老师,呶,她要我抱的为,她叫我妈妈的为”,人小鬼大,我被他们逗笑了,可是孩子却觉得并不搞笑,继续小大人的说:“老师,你看,我抱她了呶,她要我的!”虽然被逗乐了,但还是要说,“家欣,小朋友喜欢你才会抱抱你,你这样的表现,小朋友会不开心的”小姑娘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开饭啦,今天吃的是香喷喷的大米饭,营养丰富的胡萝卜炒…”孩子们有序的进餐,耳边还是会悄悄地听到欣媛对家欣说:“快吃,你看姐姐都快吃完了,不吃完,我不喜欢你喔!稚嫩的话语透露出她对她的爱,而一旁倾听的老师更是对他们刮目相看,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共同成长!
老师更应是孩子的伙伴
为了能使孩子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健康成长,这一学期,园里重视了对户外活动的管理与要求,保证了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与质量。一天中对孩子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户外活动了,可对老师来说,总担心他们不小心磕着碰着,或闹出个什么事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但有一天,这一情形发生了变化。孩子们在玩滑梯时,一个小朋友走到我身边,纯真地问道:“老师,你为什么老站在这儿不跟我们一起玩呀?”“老师要看着你们呀!”我随口而出。“为什么要看着?”看着一脸疑惑的孩子,我赶紧改口:“滑梯那么小,老师这么高,装不下啊。”“滑梯可大了,能装下,老师跟我们一起玩吧,我领着你。”说着小朋友来拉我的手。其实,在看着孩子们嬉笑玩闹时,我不止一次地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可一想到自己是老师,便无奈地望而却步了。“老师,快走呀!”小朋友急切地催促。为什么不能去呢?自己不是一直想和孩子们成为好朋友吗?孩子们信任老师,老师为什么不能信任一下孩子们呢?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来到滑梯旁,我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攥着小朋友的手,便跟着爬上了攀登架,低头弯腰钻过“山洞”,然后从滑梯上滑下来。我地加入,立即引起了孩子们地“骚动”,我马上便被孩子们拽得团团转,但我的心中却满是幸福。是呀,我们老师,往往是站着和孩子们说话,等你坐下来,和他们平等地交流时,你会发现,孩子们更希望老师能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平等的伙伴。
新伙伴 铁哥们告状
新伙伴
自开学以来,陆续从各处转来了一些幼儿,这一天早晨,我从园长那里领来一个小女孩,长得很干净,扎着两个小辫,大大的眼睛很可爱。听孩子的妈妈说他很喜欢跳舞。我刚把他领进教室,孩子们都等着眼睛看着他。他竟然没害羞。而是先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又在小朋友的鼓励下给大家跳了一个舞。班里的孩子们都高兴地手舞足蹈,下了课就围着她问长问短,大家可热情了。
在我们班里,到处洋溢着团结互助的良好气氛,让每一个新加入的小伙伴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并很快融入进去。
铁哥们告状
又到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了,班里的苗林烽和苗智翔又像往常一样手拉着手一起出去玩,他俩可是铁哥们,有哪个小朋友欺负了其中的一个,他俩准同时去找老师告状。今天不知怎么啦,俩人竟然拉扯着来找我。苗林烽竟然哭了,委屈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苗智翔则在一边嘟着嘴。别的小朋友早已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老师,他俩在玩奥特曼和怪兽的游戏,苗林烽扮演怪兽,苗智翔扮演奥特曼,奥特曼一去抓怪兽,不小心把他推到了,然后就出现了先前的一幕。
我见他俩这样,引导小朋友们就”好朋友闹别扭了怎么办”展开讨论,最后他俩竟都主动向对方承认了错误,小朋友们都替他俩高兴,拍起手来,我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微笑传递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微笑传递”,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星期五上午和孩子们一起上了活动课----《微笑》。
我先讲了小蜗牛传递微笑的故事。
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情节里面。
看到孩子们如此陶醉,我趁热打铁,展开了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微笑”,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小蜗牛为什么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因为小蜗牛没有特殊的本领,他觉得他的微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小蜗牛想把微笑送给大家。
”奇思妙想的妞妞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喜欢,因为看到小蜗牛的微笑感觉很舒服。
”张思佳眨着大眼睛说。
“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因为小蜗牛虽然个头小,什么也干不了,但是,他有为别人做好事的心。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
通过提问,不但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了解,而且还让孩子们明白了微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提问过后,我让孩子们进行角色表演。
让表演者微笑着对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把微笑送给生病的小伙伴,祝愿他身体快点好起来。
通过表演,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了微笑不但能给别人带来好心情,自已也会拥有一份好心情。
给大家带去了快乐,自己也快乐!
通过整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明白了从小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以微笑对待身边的人,要用一颗爱心回报身边的人。
只有付出,才能体会到爱的真谛!才能体会到爱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别人的爱。
因为爱是相互的!-
不知道本文“微笑传递”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阿q正传读书笔记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需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教育笔记可以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你知道一篇教育笔记应该怎么书写吗?或许"阿q正传读书笔记"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1
世人皆想成为英雄,但最终活成了普通人
少时读此书只觉阿Q是个欺软怕硬,懦弱卑劣而又可怜的小说人物。如今再读方窥得一方天地:阿Q是“当世”的普通人,更是“再世”的普通人。
在读“序”时,眼睛已是雾气缭绕。鲁迅先生特地去调查阿Q的“前世今生”,为其立传。可传中的阿Q依然是“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在世时,用不上他便不被想起,也无人关心其生平经历与去处。去世后,连名字都无迹可寻。这也如“再世”的'普通人,现世安稳数十载,出世往往被淡忘。不知被销户后,电脑可还有我曾存在过的记录呢?
阿Q生活在一个封建,落后的未庄。靠打短工维持生计。深受当时的地主阶级与封建礼教的毒害。使得他麻木健忘,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愚昧无知。暗无天日的社会底层生活,“精神胜利法”是他立身之宝,快乐之道。他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生活困难却依然坚持生活。他是“当世”社会环境的阿Q,“再世”社会环境中依然有阿Q。不可否认,未来的我们,大多数人是“再世”的阿Q!
你们觉得很阿Q可爱吗?我认为阿Q是可爱的。任何一个被生活狠狠凌虐之后仍然努力生活的人都是可爱的。有些人鄙视他的“精神胜利法”。认为他愚昧无知,自欺欺人。可如若他没有“精神胜利法”!那他在吃人的封建社会还能够生存吗?他身处的社会环境,限制了他的发展。他是一个农民,但他的生活并不局限于一亩三分地。他会做短工,进过城,虽保守,但比大部分的农民更圆滑善于变通。故我认为“再世”的阿Q,并不丢人。他比大部分人善于发现机遇,更有机会走向成功。
我想:也许少时的阿Q也如少年闰土般活泼可爱,质朴天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如“再世”的我们,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可终是闰土弯了腰,阿Q被立了传,“再世”现出了佛系。
我愿意为我的空想而付出努力,但我并不会将努力过后的结果看得很重。我想要在这个时代留下印记,我也尊重时代的选择。
我们都在努力不被人忘记,但世间只有一个鲁迅。
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2
除了中学课本上的几篇,鲁迅的作品我读得很少,在读了《阿Q正传》之后,才发现中学时甚至现在的我对鲁迅的了解还太少。他的精神,他的文学功底,他那敏锐的洞察力,一切都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阿Q,一个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形象,具有穿越时代的魅力。
最为人所熟知的,要数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阿Q根本不愿承认自己落后与被奴役,沉醉于那种臆想的自尊中,或者向更弱者(小尼姑)泄愤,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或者自轻自贱,甘居落后与被奴役,这些都失灵后,就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真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这就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核心所在。就阿Q所反映的时代人群,前人说的够多了。我想谈谈今人。现在的人中,不乏阿Q。
就拿今年中国最热的话题反腐来说吧。这些官员为什么纷纷落马?贪污呗。为什么贪污?欲望呗。他们不怕吗?他们以为别人发现不了。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我当然不知道他们在贪污时是什么心态,可我大概能猜到冰山之一角吧,第一次的时候,他肯定提心吊胆,心里边矛盾重重,总想着这是第一次,我就这一次,不会有人发现的。有了顺利的第一次,自然就要有第二次、第三次。中国有句老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何必自欺欺人呢?自欺欺人,阿Q在骂“假洋鬼子时”不也这样啊吗?
再说说普通人吧。我想中国人对于小悦悦时件应该还记忆犹新吧。市场经济带来了人民的富裕,却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逐渐丢失。人们变得冷漠近乎麻木,新闻中不断可以听到那些令人费解的新闻,我们会指责那些见死不救,见义不为的事情,可真到了自己身上,又是怎样呢?看来这个时代真的不缺阿Q。
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3
“阿甘母亲的这一句话,在影片的开头就用这句话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思考:每一个生命轨迹都在不同的地域存在着,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着。
阿甘的生命乐章是不是就是根据这样的话,这样的教诲而一步一步的走着不一样的人生道路?阿甘,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是不是是上帝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或者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无法预料和无常无规,永远让你使料未及,无法琢磨。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纯洁的形象,对于所叙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一种温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出现了一个让人深刻的镜头: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飞啊飞,缓缓地降落在坐在长椅等九路公交车憨厚的阿甘脚下,身边是来来去去的人。我想,这是影片中的一种暗示,暗示着阿甘的人品的纯洁平淡而美丽。
阿甘的人生,有一半是他母亲缔造的,而另一半是阿甘自己创造出来的。他注定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而上天又是如此的公平——往往会令起点不高的人比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的真实。
阿甘的母亲给阿甘的是一笔精神财富,这样的哲学理论在母亲给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转化成他自己的东西。就如他坐路边的长椅上和不相识的路上讲述他的传奇,他在每一个理论前面加上三个字:妈妈说。
妈妈说,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尝到什么味道。
妈妈说,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妈妈说,我只是告诉自己,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要尽力去做好它,比如我这辈子做了你的妈妈,这是我无法选择的事,上帝把你给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须尽力做好你的母亲,我做到了。
母亲的教育给阿甘的人生有非一般的触动,或许阿甘的人生在就从母亲教他的第一个单词开始的吧。或许,这样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是深刻熏陶的吧。有了母亲的引导,然后便是阿甘自己的努力。
阿甘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这些话他都记住了,他说,笨人有笨人的作为。当珍妮叫他快跑的时候,他跌跌撞撞地跑了起来,跑散了他记忆中第一双神奇的鞋子,也发掘出了他的第一项潜质:跑。他一直在跑,开始是逃跑,后来他跑进了橄榄球队,再后来跑进了大学,跑得了学位。在越战战场上,他仍是牢记珍妮的话,跑回了自己的性命,也跑回荣誉和友情。
阿甘忠诚,所以在越战中他独自脱离了危险的时候,他仍然跑回丛林中去找他的战友。他守信,他答应了战友布巴要共买一艘捕虾船,但布巴死了,他却在旁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为他实现了遗愿,也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财富。他执着,所以他会在珍妮离开后一跑三年,穿越了整个美国,一直不停,他告诉你,他只是想跑,他用跑步丈量人生,这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东西为理由。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后,失去了双腿的中尉一直对自己不能战死在战场上却仍以残废之躯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恼怒,因为中尉是这样一种人:他视荣誉高于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是阿甘用友善唤回他对生命的信心,使他发现,即使没有双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满生机。
阿甘并没有远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有很多,他很少有朋友,他总是被聪明人嘲笑,他最爱的母亲和珍妮先后离开了他……但对他并因为如此而沉没,爱还在延续,他还有自己的孩子,一个聪明的小阿甘,他的人生还在继续,他不聪明,但他永远知道如何让生命充满希望。所以他也就赢得了荣誉,财富和爱,这些常人可能永远不能兼得的东西。
故事的最后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已到了上学的年龄。甘送儿子上了校车,坐在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看着一片纯白的羽毛飘飞,重回到自己的脚下。
阿甘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这一目标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标的出现。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
在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那些不知为何而做的事情总是非常轻易地半途而废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这样,就象片头和片尾中那片随风飘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数时候,我们也许都在随波逐流,这种飘浮没有具体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厌倦。可是,一个腾挪一个转身,总还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须尽力将它做得完满,不要计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么,你就可以越飞越高,你会发现,越往高处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没有哪一种生命的轨迹是偶然出现的,它的出现总是遵循着某些规律,准备好了,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出现了,就变成了奇迹。
影片里的阿甘虽然智商只有75,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守信,执着,友善这些人性中最为熠熠生辉,优秀可贵的品质;看到了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希望,对信念的坚定,还有那平凡的生命里,突显的不平凡人生。这样的故事总是让我们感动,然后让我们难以忘记。或许,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远以后,我们依然记得那个跑出不一样人生的阿甘。
他的一生都在奔跑。
他与别人相比的傻,正是当时美国社会所缺少的东西。
或许正是他这份别人做不到的执着,和美国历史的扑朔迷离相结合,才有了这部不平凡的电影,和我们心中,永远奔跑的阿甘。看,他的奔跑人生……
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4
编者按:小说《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在别人眼里很傻,很白痴的阿甘,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乐于帮助他人,最终受到了肯尼迪总统接见的故事。
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所有人的眼里,阿甘很傻,他是白痴,他另类的,他没有将来。所以从小到大,阿甘受到同龄孩子的欺负。“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就像是他说的那样,当白痴的滋味儿不好受,阿甘的一生,遭遇了太多的不公平。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这样的同学,他们的成绩不好,于是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就像阿甘那样,差生也想要有好的成绩,但是他们做不到,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确实有这方面的.缺陷。
我们每天都在说要乐于助人,不要妄自尊大。可是事实呢?当我们看到不如自己的弱者的时候,我们真的做到善待他们了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脆弱的地方,对于弱者,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表情,很可能一个嘲笑的声音,就会让他们痛苦不堪!
阿甘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所以他成功了;阿甘的那些嘲笑着同学们,他们嘲笑着自己的同伴,显得浅薄而品质恶劣。现实中总是弘扬那些真善美的人们,却往往忽视,其实最大的真善美并非需要你做出多么伟大的壮举,可能首先的第一点是——尊重别人,学会尊重别人,也是我读这本书很大的收获。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阿甘虽然智力不高,但他很善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感恩着帮助自己的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也都会遇到一些人,给予我们一些意见,帮助我们成长。对于帮助我们的人,也应该像阿甘这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因为当我们在逆境的时候,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帮助。
阿甘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种偶然,但是我不觉得,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正是因为阿甘在奔跑上的努力,所以他能成为棒球明星,所以他能受到总统的接见,而这件事也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紧自己的闪光点,并为之不断地努力。阿甘的特长是奔跑,你的特长是什么呢?
阿甘告诉我:即使是在逆境中,一个人也能取得不菲的成绩,我们不能像人生低头,只要是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并且不断努力,就会焕发出别样的风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永远要有向上的决心,就像阿甘那样,活出自己的人生!
阿q正传读书笔记 篇5
三天看完这本书,感觉还可以,可惜是文笔差了点,所幸后半部比前半部写得稍好一些。
马云是个传奇,一个几度高考名落孙山的人,一个数学打1分的人,一个学生会主席,一个白手起家的人,让人感觉在现在的中国,只要努力,只要有激情,选对行业,你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人不怕有缺点,最怕没优点,有几点感受是很深的,数学考1分的人,外语却好得出奇,将诚信作为企业的第一价值观,我仍然记得马云曾在中央电视台上讲过一个亲戚借他钱不还,而他坚持向这个亲戚讨还这,不惜得罪这个亲戚的故事,身边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点,看来我也得向借我钱不还的人立点小规矩了,一个人的信用是非常说明问题的。
马云的散财能力也是非同一般的,他坚持拿低于5%的股份,作个一个创业元老,一个精神领袖,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他公开讲,天下没人能挖走他的`团队,是非一般的底气,可见他个人魅力之大。
马云一定也是个自私的人,他的无私不能否定他的自私的本性,他有的只是远见和智慧,所以,我觉得陷入一个人特别是商人是不是自私的,有没有无私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没有自不自私之分,只有聪明和不聪明之分,只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考量,聪明的就是那些会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人,他们不算小帐,不计小利,因为他们懂得只有让别人好,自己才能真正好。
在现在的中国,在马云等一批商业领袖的带领下,淘宝战胜EBAY,百度战胜了GOOGLE,最近又听说联想向APPLE叫板了,真是令人兴奋,中国屹立于民族之林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