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话给了我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19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今天早上我值班,我们班的张旭然是第一个来幼儿园的孩子。旭然跟妈妈再见后,我跟旭然闲聊。师:“旭然,你妈妈近来跳舞了吗?”旭然:“没去,那一晚妈妈跳舞时我磕着嘴了。”师:“怎么磕的?还疼吗?”旭然:“不小心磕石头上了,不疼了。妈妈还跟爸爸说在家磕的,我们家就没有石头,怎么磕着呢?妈妈还说谎,妈妈不让我说谎的。哎!这就是你们大人啊!”旭然的最后一句把我逗乐了。我看着旭然一脸的天真和迷茫一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是啊,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没有一点杂质,面对大人的谎言孩子惊讶,不可理解。心想:奥,大人也说谎。而此时此刻的我面对旭然,只好实话实说:“旭然,妈妈说谎是心疼你,她跟你一样,害怕爸爸批评她,所以才跟爸爸说谎了。但是,我们可不要跟妈妈学奥。”旭然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老师,你见到我妈妈,可一定好好批评她,以后可不许说谎了。”“遵命!旭然,老师一定狠狠地批评她。”说完抱着旭然转了一个大大的圈。
回到教室我一直回味着旭然的话,反思着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因为同样的错误我也经常犯。从没有顾忌孩子们的感受。总认为小孩子好骗吗!今天我认识到自己错了。
因为孩子年龄小,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长、老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日常生活中,孩子学家长说话、做事,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把老师当做自己心中的模仿对象。所以说面对孩子,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都要给孩子做榜样,对孩子负责,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一个纯净的生活环境。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孩子给我上了一堂课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与幼儿说起玩游戏时,孩子的兴趣可高了,但同一个游戏,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去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游戏的新鲜感。对于大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喜欢尝试新鲜,更何况小孩子了。那天与幼儿在玩游戏中,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午饭刚吃完,孩子们纷纷搬着自己的小椅子到走廊前晒太阳,这是孩子们最自由的时间,只见有的幼儿在一起嬉闹,有的幼儿在一起玩游戏,还有的幼儿在一起闲聊。玩得最起劲的是角落里的孩子,他们正在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看到他们玩得这么开心,我也迫不及待地走了过去,打算也来跟他们玩一玩。“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我故意打探道,孩子们都开心的笑了,这时,平时活泼好动的孙旭忙说:“可以啊,张老师,你要跟我们一起玩啊?”我点了点头。于是,我便和孙旭玩起了《石头、剪子、布》的游戏。首先,我们俩各把手放在身后,做好了预备的动作,大家齐声说:“石头、剪子---”当念到“布”的时候,我们俩各自出了其中一个动作,只见孙旭出了布,我出了剪子,可见第一局是我赢的,又用了同样的方法第二局、第三局、第四局我又赢了,这时,孙旭着急起来,突然说:“我不想玩了。”旁边的小朋友看到我们玩得这么开心,也纷纷过来,都跟我说:“张老师,那你跟我玩吧!”不过,我还是选择了我的老搭档还是跟孙旭小朋友一起玩,这次,当念到“布”的时候,我看得目瞪口呆,他出了个不是石头,也不是剪子,更不是布的动作,而是出了个空握拳的手势,而我是剪子,这可怎么是好啊,到底是谁赢呢,这小家伙不会是不服气,在故意恶作剧吧。我忙说:“孙旭,你耍赖,这可是要罚的哦!”他连忙解释道:“我这口是井,你的剪刀直接掉进我井里啦,你输了!”我顿时愣了一下,原来他是把大拇指与食指并紧的这个圆圈口子当成一口井了,怪不得他会这么说。因此,我没有否定他的话。我想:那我要是出示另外的动作,他又会怎么说呢,带着好奇,我出了个布,他还是出了个井,他又跟我说:“这是你的布把我的井盖住了。”哦,原来如此,顿时,我觉得这个游戏还头一次这么好玩。因此,我在班里表扬了这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小朋友,他开心的笑啦,笑得好灿烂。
通过这样的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我发现他们很天真,又不失可爱,很顽皮又不失聪明,好玩的游戏估计就是平时玩出来的,他的玩法令我感到很新鲜,也很意外。原来《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还能这样玩。看来,今天,是孙旭小朋友给我上了一堂有意义的课了。
孩子们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我感觉春天真的好温馨啊。春天里,万物复苏,充满生机,连春风都暖暖的,柔柔的,吹在身上好舒服啊。这不,就连飘舞在教室横梁上的小燕子也经受不住春风的缠绵飞了下来。“老师,燕子掉下来了.”正在旁边作画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呼唤了起来,我不由得跟随着声音望去,是啊,一只剪刀一样翅膀的燕子挣脱了绳索飞了下来,可别让它飞走了,我本能地取了双面胶和剪刀,拾起一个方凳就飞奔了过去。我抓住燕子来到它降落的地方,想借助孩子们的桌子加我自备的凳子把它送回去。这张桌的孩子们都很配合,给我让出了桌子,我把凳子叠了上去。当我正准备上去是,不知哪来的胆怯,感觉自己的小腿像是抽搐了起来,站上去好高啊!怎么办?我环视四周一双双纯净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我,“上还是不上,面对孩子,非上不可啊!”“老师,你上吧,我给你扶着!”,正在做思想斗争的我愣了,低头一看,这不是然然吗,这个平时的“调皮大王”嘛,他已经把双手放到了板凳的腿上,“天哪,连调皮的孩子也这么善解人意,感动啊,我上,我上......”。这时,旁边的孩子们见状,也都簇拥着伸出来了自己稚嫩的小手,“王老师,你上吧,我们给你扶着,没事的。”感动啊,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啊。我坚强又艰难的迈上了第一只脚,还有一只脚,我能行,加油,我迈上来了,我站住了,虽然自己感觉腿部像在哆嗦,我还是顺利的将小燕子送到了空中,这里面也有孩子们的功劳啊!感谢孩子们,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孩子给我上了一堂课(中班)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与幼儿说起玩游戏时,孩子的兴趣可高了,但同一个游戏,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去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游戏的新鲜感。对于大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喜欢尝试新鲜,更何况小孩子了。那天与幼儿在玩游戏中,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午饭刚吃完,孩子们纷纷搬着自己的小椅子到走廊前晒太阳,这是孩子们最自由的时间,只见有的幼儿在一起嬉闹,有的幼儿在一起玩游戏,还有的幼儿在一起闲聊。玩得最起劲的是角落里的孩子,他们正在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看到他们玩得这么开心,我也迫不及待地走了过去,打算也来跟他们玩一玩。“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我故意打探道,孩子们都开心的笑了,这时,平时活泼好动的孙旭忙说:“可以啊,张老师,你要跟我们一起玩啊?”我点了点头。于是,我便和孙旭玩起了《石头、剪子、布》的游戏。首先,我们俩各把手放在身后,做好了预备的动作,大家齐声说:“石头、剪子---”当念到“布”的时候,我们俩各自出了其中一个动作,只见孙旭出了布,我出了剪子,可见第一局是我赢的,又用了同样的方法第二局、第三局、第四局我又赢了,这时,孙旭着急起来,突然说:“我不想玩了。”旁边的小朋友看到我们玩得这么开心,也纷纷过来,都跟我说:“张老师,那你跟我玩吧!”不过,我还是选择了我的老搭档还是跟孙旭小朋友一起玩,这次,当念到“布”的时候,我看得目瞪口呆,他出了个不是石头,也不是剪子,更不是布的动作,而是出了个空握拳的手势,而我是剪子,这可怎么是好啊,到底是谁赢呢,这小家伙不会是不服气,在故意恶作剧吧。我忙说:“孙旭,你耍赖,这可是要罚的哦!”他连忙解释道:“我这口是井,你的剪刀直接掉进我井里啦,你输了!”我顿时愣了一下,原来他是把大拇指与食指并紧的这个圆圈口子当成一口井了,怪不得他会这么说。因此,我没有否定他的话。我想:那我要是出示另外的动作,他又会怎么说呢,带着好奇,我出了个布,他还是出了个井,他又跟我说:“这是你的布把我的井盖住了。”哦,原来如此,顿时,我觉得这个游戏还头一次这么好玩。因此,我在班里表扬了这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小朋友,他开心的笑啦,笑得好灿烂。
通过这样的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我发现他们很天真,又不失可爱,很顽皮又不失聪明,好玩的游戏估计就是平时玩出来的,他的玩法令我感到很新鲜,也很意外。原来《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还能这样玩。看来,今天,是孙旭小朋友给我上了一堂有意义的课了。
当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
已想不起在何时何处看到的那首小诗,只记得当初读了之后带给我很大的触动,于是便把它摘录在自己的本子上,每每读来均有不一样的感受,每每读后都会对自己的职业作一次新的审视定位。
愿与幼儿教师们一起来体会、回味、思考和感悟,与大家一起共勉。
《幼儿园,当我把孩子交给你》
接孩子的时候,老师总是很忙,让人不好意思多站多问!
问孩子的情况时,老师总是说:“今天表现很好啊……”
孩子,你在幼儿园真的快乐吗?
接你的时候,我真怕看到你欣喜若狂的表情,
还有你带着哭腔的“妈妈来接我了”!
难道,等待接你回家,
是你一天中最大的期盼和快乐?
我的孩子,
妈妈像选择爱人一样地选择幼儿园。
不奢望她像我一样地爱你,
但希望你像恋我一般的恋她。
幼儿园,
当我把孩子交给你,
你能让他把这里当作另一个天地,另一个家吗?
因为,
爱或不爱,
孩子的感受最真实,
孩子的回报绝不会虚假。
这首小诗说出了一位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母亲的心声!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无限的牵挂,对幼儿园教师真情的期盼!作为同样经历过幼儿园生活的孩子母亲,我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中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体会一位母亲对孩子魂牵梦绕的牵挂,理解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担忧和期盼。
是啊,每年的开学季,当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拥抱每一位孩子的时候,总能看到幼儿园里进进出出的家长们,带着犹豫不决的神情,迈着迟迟不肯离去的脚步,她们是多么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老师的疼爱,得到老师的呵护,让孩子在幼儿园里过得快快乐乐呀!其实这样的要求、这样的想法并不苛刻,实在是人之常情,很正常啊!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从这首小诗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会牵动每一位母亲的心,我就会时时提醒自己和老师们,当我们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时,我们就接过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承载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就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了。
尽管孩子会让我们或惊喜万分,或哭笑不得,或麻烦不断;会让我们手脚忙碌口舌干,让我们疲惫得迈不开脚步,让我们困扰得心烦意乱。
但我相信:当孩子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相遇时,我们就能分享着孩子的成长,快乐着孩子的快乐。
老师们,大家一起努力吧!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我们的宝贝,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一个平等、和睦、温馨的成长环境中获得自在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我们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用我们的爱心去宽慰急切的家长。
了解孩子的心思
予予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孩子,一到午睡时间他就成了让我们最头大的人。
为了避免他打扰别的孩子休息,我们把他安排在了教室靠墙的位置,这样也方便我们安抚他睡觉。
但即便如此,每天的午睡还是像一场战役。
予予是个很可爱的孩子,经常会在老师巡视别的孩子午睡时,在被子下偷偷地瞄着老师,和老师做游戏;或者遮住脸用脚拦住老师的路等等。
我们曾试着不去理他,但时间如果稍稍长一点,他就会从床上爬起来,做各种动作,发出各种声音,影响周围的孩子入睡。
我们也曾试着告诉他,如果不好好睡觉就把他送到另一个班级,他会很委屈地哭着说“不要,不要”,同时答应好好睡觉,但也是好景不长。
同时,考虑到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心理的发展不利,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
非常偶然的一次机会,在巡视孩子睡觉时,予予又用腿拦住我。
我蹲在他的床边说:“予予,把脚并齐,手放好,好不好?”他照做了。
我顺势将我手上的纸巾放在了他的手上,说:“予予,老师将纸巾放在你的手上,你能帮老师保存好,不让它掉下来吗?”他点点头。
“那我们拉拉钩,说话要算数哦。
”等我回来再去看他时,纸巾已经滑到了旁边,而他也已经睡着了。
接下来的两三天,我在十二点半左右继续用毛巾、他自己剪的红心等去和他做类似的游戏。
他渐渐能够午睡了,虽然每次睡眠时间都不是很长,但相对于以往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这件事情让我思考了很多,记得卢梭在《爱弥儿》里曾经这样说过:“采取规规矩矩的教育方法,老师发号施令,以为这样就可以管住孩子;然而实际上是孩子在管老师。
”就像予予的午睡一样,之前我们一直试图用各种方法管住他,让他能够顺利地午睡,但我们忽略了,我们以为我们是在管他,可实际上是他用各种方式管住了我们,用各种方式逼迫我们不停地去关注他,而结果我们希望他做的事情他却并没有做。
这样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我们不够了解孩子,如果我们真正了解孩子的心思,我们完全可以反过来,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
如果孩子们的每一步行动我们都能够有预料,我们就可以在他未行动之前给他最好的行动方式与方法,而不用在要他做事情时用尽强迫与诱惑使得我们疲惫不堪,结果却一事无成。
用心了解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以孩子的方式帮助孩子,其乐无穷,智慧无穷。
教育反思——给孩子一分钟
整天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他们时时刻刻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这不,又到自由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在活动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讲了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在安全方面我着重点了几个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生怕他们惹出祸来。但是,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欢呼着奔向大型玩具。很快,在滑梯的入口处,一下子就聚集了十几个孩子,他们你推我挤,谁也不让谁,谁都想第一个爬上去。我急忙跑了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柳雨政小朋友已经第一个冲到了滑梯口。我刚要喊他下来,让他排好对队注意活动秩序,但他却并没有爬上去,而是站在了滑梯口处,高举小手大声说:“来来来,先检票,检票后才能上车。”俨然一副检票员的样子。再看别的孩子,有几个已经在熙熙攘攘中自觉站好了队。这时,我及时表扬了柳雨政和排队的幼儿。于是,其他幼儿也主动排好了队伍,伸出小手认真地准备检票上车。“你可以上车了。”柳雨政拍了一下站在入口出第一个小朋友的手。那个孩子高兴地爬上了滑梯……
我真没有想到那么混乱的局面,让孩子们自己会解决的那么井井有条,并且又那么富有想象力和愉快感。平时我们大人让幼儿遵守规则,只会说:“不要怎么样,不许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为幼儿规定了许多禁令,用意只是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如果幼儿整天生活在我们大人规定的生活里,他们会快乐吗?试想一下,如果我早一分钟到达活动现场,孩子们就会在我的引导下自觉排好队或是我强制命令他们排好对,但结果会怎样呢?可想而知。他们根本不能想象出那么富有情趣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培养幼儿的秩序意识的重要性,可在每次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又总是习惯性地去代替他们解决,总是不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也很少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更少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去做。如果再等一分钟,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孩子的心融化了我
植树节这天,本想打算带孩子们去户外种植小树苗,让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感受种植的快乐,体味植树节的意义。但是由于天气寒冷,这个方案只得推后,我们也只能换一个节日的表达方式。
我跟孩子们讲,天气太冷了,我们不能出去种植小树苗了,不然小树苗经不住寒冷,会冻坏了。咱们一起商量商量怎么度过这个节日吧。小朋友出了很多主意,有一个小朋友说我们可以撕贴苹果树。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我们上学期的微课题正好是撕贴画,孩子们也具备了相关的经验和能力。于是,我们一起欣赏漂亮的苹果树图片,准备好纸张和胶棒,孩子们开始了撕贴。
我观察着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昕昕的作品吸引了我。昕昕真的很棒,粗粗的树干,细细的树杈上挂满了红苹果。对于小班的孩子,这种撕贴程度已经非常棒了,我心里禁不住感叹昕昕的撕贴能力。过了一会儿,我想看看她的作品完成的怎么样了。来到她跟前,我很惊讶,那颗漂亮的苹果树已经不在了,只有一块长长的纸。我说,孩子,你漂亮的苹果树躲到哪里去了。昕昕告诉我,天气太冷了,她担心苹果树冷,就给它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我还要给它盖一层。
昕昕担心小树苗冷,就给它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此时,我的心瞬间被融化了。一幅作品看似失去了之前的形象美感,但是却赋予了孩子的情感美。
幼儿教师,最吸引我的地方莫过如此。当我们以成人的眼光冷静地看待世界时,世界无趣。当我们保持着漠不关心的心态,世界无情。孩子们的心却像是温暖的阳光,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温馨的童话世界。
孩子教育了我
午检点名时,我问:“齐齐小朋友怎么没有到园?”孩子们直摇头,于是我和上名册,带领孩子们出去进行特色活动。我时不时的轻扶刚做过的长发,飘逸的感觉使我不忍心扎起来。
下午活动时,当我再次抚弄长发沉浸于这份艳丽时,齐齐妈妈领着齐齐进来。我问她:“齐齐怎么迟到了,贪睡了吗?”她妈妈对我说:“老师,我刚给她洗过头,还湿淋淋的,无法扎小辫子,她非让让我等到头发干了,扎好辫子后才肯来幼儿园。”“噢,”我觉得琪琪妈妈的眼光似乎盯着我柔顺的长发看,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长发在孩子面前有诸多的不便。于是不自觉地把长发用手夹了起来,恨不得一下子快扎起来。
我想,在平常我是如何熬费苦心地教育孩子们,不留长发,不披散长发,却忽视了自身的榜样作用,并且在孩子们逐渐做到时,我却率先违反了,这是多不应该啊!
回到活动室,我赶紧把头发扎了起来,重新恢复了真我风采。是孩子教育了我,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