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用好这几条时间管理方法,孩子假期不荒废!

发布时间:2021-01-29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快点,快迟到了!”,“哎呀,你怎么还不写作业”,“睡觉时间到了,别玩了!”……

你们家是不是经常出现这样的催促声?孩子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没有时间观念,更不会管理自己的有限时间。

专家指出:能够合理管理自己时间的人工作效率要比时间概念弱的人至少高10倍。WwW.yjs21.Com

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在起跑线上输给时间管理,那么你很有必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今天可可老师还是通过案例教您学会引导孩子时间管理。

故事案例

东东刚上一年级,每天的作业要写到10点,而且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妈妈每天下班要不停的催促他,才勉强写完作业。其实东东作业并不多,只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把时间都磨灭了。

妈妈上了一天班回到家,已经累得精疲力竭,还要和孩子斗智斗勇,比如昨天晚上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妈妈下班回到家的时候,东东已经吃完饭了,东转西转的玩,等妈妈催他才开始写作业。到书房不一会儿又听到他喊:“妈妈快来,我够不到书包,你帮我一下。东东妈最怕听到他喊,自己都累了一天,吃完饭,只想躺在床上休息。

可是没办法,儿子在叫,东东妈抖擞着精神,爬起来继续战斗。刚拿下来书包又听见“妈妈,37+9=?”,“哎,你这幼儿园就会做的题,怎么还问,要进位,懂不懂?”说完东东妈就又躺到床上,头痛欲裂。

一会儿,东东拍着桌子跳起来“不做了,不做了,这个题目太烦人了。”笔往桌子上一扔,跑到床上,乱蹦乱跳,还把被子都踢乱了,一股脑的扔到东东妈的脸上,东东妈也怒了,吼了他一句,他趴在床上呼呼直喘气。

妈妈长叹了一声:“哎,起来吧,不然你的作业写不完,老师又该找我了。”妈妈和东东接着做数学,一道题一道题地讲。

东东嘴里说着49,写出来却是29;明明是上一道题的答案,却写在下一道题的空格处;一会儿又漏了一道题。最后一道题是:数一数你的存钱罐里有多少钱?

东东就去找他的存钱罐全部倒出来,开始数钱,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别数了,要不然一晚上都写不完作业,抓紧时间写吧,随便填个数就行了。”“不行不行,就要数”东东执意要数,妈妈也不能说什么,心里那个急呀。

终于写完数学作业了,还有英语和语文呢,英语有两本书,外教版和人教版,他非说是读人教版的书,还和妈妈争,因为外教版的有点难,最后妈妈要打电话问同学,他才不情愿地拿出外教版的书来读,这个争论的过程,就花费了20多分钟。

英语作业是读这两天学的课文,他呆呆地看了几分钟,脖子一扬,理直气壮的说:“我不会。”

“上了几天的课,你说不会,还这么有理,上课干嘛去了?读吧,把会的读出来。”妈妈也没好气的说,觉得自己就要爆发了,东东结结巴巴地读完了。妈妈把东东不会的词挑出来,一个一个的教,最后总算磕磕碰碰的把这篇课文读完了。

再问他这篇课文什么意思啊?回答是“不知道”,“妈妈,我太累了,我想休息。“”快点吧你,已经快到9点了,还有语文作业呢!“东东读书时常常是东跳一个字,西跳一个字,音也乱动,东东妈坐在边上指出他读的错误,他却不耐烦的说“你别插嘴“,东东妈说”你读错了不及时纠正?“他说”不行,老师说了不能插嘴“。

东东妈气急败坏地把书往他头上一磕“你自己读吧,妈妈不管你了!“等东东妈洗完澡出来,看到儿子趴在床上睡着了,妈妈又把东东拉起来,说:“你必须读完才能睡觉。“没办法,冬冬只好揉着眼睛起来继续读。终于读完了,已经10点半多了,每天都这样,妈妈和东东都已经快受不了了。

分析诊断我们常常想当然的认为,人的成长就像一个闯关游戏,每到一个阶段就能自动解锁一项新技能。

案例中妈妈也是同样心态,认为东东都上一年级了,应该学会自己写作业,自己有计划的完成自己的事情,殊不知,东东刚上一年级,“学习写作业“对冬冬来说是一种新的行为,是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完成的事情,需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管理,从行为到习惯更是需要家长的付出和努力,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达到的。

妈妈以为冬冬上学了,作为小学生就应该知道放学回家立即写作业,写完作业再玩儿,妈妈的美好愿望没有错,但是如果妈妈把自己的愿望作为标准来衡量此时此刻的东东,认为冬冬一上学就能达到这个目标,认为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能做到,那妈妈就会因标准过高而产生如上的困难、困扰和麻烦。

不仅东东的行为没有改善,而且在妈妈的高标准指导下,不断地催促、挑剔、批评会导致东东学习自理能力低下,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而且会过分依赖妈妈—妈妈不在家,就不知道要写作业;妈妈不在旁边监督,就不会写作业。

不仅自信心会不足,而且会伤害亲子关系,同时妈妈一直督促冬冬写作业,希望东东按照妈妈的要求做,当冬冬逆反抗拒时(比如冬冬阅读不让妈妈插嘴),妈妈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生气、发脾气,像个孩子似的“不管你了“。

要知道,7岁孩子正是逆反的关键期(3岁,7岁,12岁,是孩子逆反的三个关键年龄段),他开始形成自己的主见,希望通过反抗和妈妈分离,这是孩子独立的标志。

妈妈因孩子的不听话(比如冬冬向妈妈扔被子、顶嘴等)而生气,正好达到冬冬的行为目的,其行为得到强化和保留,长此以往,东东的不当行为(依赖、骚扰、顶嘴)形成习惯,必将阻碍东东的正常成长。

解决方法

东东刚上一年级,对自己的时间没有概念,对自己的学习和作业,更是不知如何安排,需要妈妈帮助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到底怎么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呢?

请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周:记录孩子的自然状态下的时间安排,从放学回家开始,包括周末,同时记录孩子希望的时间安排,以及家长希望的时间安排。第二周:根据以上的时间记录,制定东东的时间表,以孩子为主,试行一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调整。

1、制定时间表时,家长要引起孩子的兴趣是关键,比如通过制定时间表,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玩儿,不要让孩子感觉,时间表是用来管他的,因而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

2、提前告诉孩子时间表的规则,约定奖惩措施,遵守时间表时,要给孩子鼓励和肯定给红花或红旗(依照孩子喜好来定);当孩子不遵守时间表时,不要唠叨、发脾气、抱怨,而要平静地告诉孩子,不遵守时间表,得到的是黑花或者黑旗,红和黑的花或旗是可以相抵的,每天计算红话或红旗的数量,注意:红要多于黑的数量。

3、约定用一定数量的红花或红旗换礼物,根据孩子的特点,约定礼物的种类,如食品文具,游戏时间,电视时间等,也可以是父母的服务,请小朋友玩儿或者去游乐场等。奖励也要细分,让孩子有进步就被肯定,家长不要吝啬鼓励。

4、同时约定处罚的方法,处罚要明确有效(不要用“再也不能如何等“),应该事先告知,力度不宜太大,以孩子能接受的程度为宜,否则将影响亲子关系。

5、把彼此的约定写下来,父母和孩子签字有效,如果遇到没有商讨过的问题,那正好是亲子沟通的美妙时间,你可以借此机会和孩子好好沟通。

6、执行时间表时,时间可以稍有弹性(5~10分钟都可以),可以提醒孩子到时间了,以及相应的处罚,不要太教条了。

刚开始时孩子忘记时间表是正常的,父母可以提醒一次,如果孩子没有认真对待,可以告诉孩子约定的处罚生效。注意:态度平静,不要发火,言简意赅,不要唠叨。如果您很生气,请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和孩子沟通。

最后我还想提示一下,在家里最好准备一个定时器或者闹钟(推荐番茄钟),并教会孩子正确使用。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如果孩子能在时间表的帮助下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那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养成对自己负责的学习态度。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即将来了,孩子们高兴了,家长却担忧了。这是因为孩子们暑期容易养成许多坏习惯。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暑假坏习惯的6大排行榜吧!

--坏习惯第1名--

整天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

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结束,还要恢复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由于原来的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多折腾啊。之所以把睡懒觉列在假期坏习惯的第一位,主要是在于它昭示着假期坏习惯的最大根源:失范,就是没了规矩。

专家支招:

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坏习惯第2名--

“狂”吃零食

对小孩子来说,吃和睡就是最大的问题。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放假期间,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这时候会生气,饭桌就变成了“战场”。

专家支招:

跟睡懒觉的问题一样,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坏习惯第3名--

“宅”在家

看太多电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老是窝在家里,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的坏习惯。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百无聊赖的样子。

专家支招:

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

--坏习惯第4名--

“沉迷”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的。说现在的孩子贪恋电视,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罢了。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懂得上网,做父母的可能还会担心他“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专家支招:

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智力、运动量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而言,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当然这些话可能孩子听得都腻了,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他“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能够比较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

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要看太多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简单说吧,换了是你整天被人管着,你烦不烦,又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

--坏习惯第5名--

“两面派”反斗星

说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带孩子的情况,可能会过分溺爱,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会察言观色的,容易变成小小“两面派”。事实上这种不一致会给孩子造成混乱的感觉,对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长很不利。

专家支招: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稳主意,然后尽量和其他看护人沟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着一起吃饭或饭后活动的时间,开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把孩子在这一天里的表现说一说,大家评议评议,不带批评色彩,更不是开“批斗大会”,只是把事情都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当然,着重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坏习惯第6名--

不学习不做作业

有不少父母认为放假了就让孩子“放松放松”,不用参加兴趣班,这是很好的见解!不过,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时间用来学习,不能随意间断的,即便在假期里也需要坚持。

专家支招:

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议好大家都能认可的日程表,可以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是学习的时间,或者规定每天要有多长时间是必须用于学习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学习任务,但具体安排在什么时候可以相对灵活一些。

-坏习惯第7名--

耍臭脾气

作息紊乱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晒到太阳的时间少了。外面天气太热,孩子足不出户,光照不足不仅不利于钙质吸收,还会引起抑郁症状。而孩子通常觉得“我辛苦了一个学期,假期就应该放松”,不仅在家为所欲为,连脾气都见长了。

专家支招:

为什么孩子学校就会遵守规矩,在家就肆无忌惮。其实是因为,家更让他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不见得是坏事。但也需要给他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样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太过放任,反而会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矫正时间管理习惯的6个方法


拖拉并不只是简单的时间管理不当的问题,但是,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拖拉形成习惯。成本效益分析(延误任务的预计损失)、优先顺序排列(重要性vs紧急性)都是些常用的技巧。而我们,可以从对每个接到的任务做一份“任务—时间管理”分析表开始:在一张白纸中间划一道竖线,左边写下自己能为完成这个任务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右边写下自己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多少好处、回报。把内容都具体化,然后比较两部分能否和谐吻合,差距有多大,接着积极寻求弥补差距的途径。试试看,对于“改善习惯性拖拉”这个任务,你的“任务-时间管理”分析表会是怎么样的?然后着手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1、定出期限

即使计划中没有时限,你也要为自己定上一个。要真的有那么一个时限,在终期来临之际再去看看做了多少工作,你也许就会吓一跳。所以,在每一周末来临之际,你最好问问自己究竟做了多少事?

2、砍掉支支节节

“舍本逐末”简直就是慢性拖拉患者的生活准则,贪图琐碎而忘记重要的事情。要学会在某段时间内集中心力干某一件事,这会给你自己树立一种风范。而且,在你放下一件事情以前,你都力求把它了结,或至少提出解决的办法来,那样,你也就给自己培养了一种很好的习惯,这种习惯会为你的将来带来很好的报偿。

3、把大块任务切割成小块

善于化大为小,难题就好解决了。出成绩的人大都懂得这种方法的价值。你想写一本200页的书稿吗?每天写1页,不到7个月就可完成。想一下做完,只能被目标本身吓倒。有了艰巨的任务,第一步分解它,化成一系列小任务,再一个接一个地完成。

4、利用兴致

你无意写报告,却可能有兴致翻阅有关资料;不想修天线,却可能愿意搜集所需元件。在该办的事中先拣有兴致的办,让精神状态为你服务。

5、向人保证

提出保证,限定时间完成任务,会使人产生一种有益的焦虑和时间紧迫感,这会有效地克服拖拉。

6、每天做结算

与其他资源不同,时间无法买卖、出借、储存、制造或者修改。人们所能做的就是使用它。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并未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反而令自己的时间白白流逝。“明天即在眼前,学会把每一天当作礼品来对待”。

最后,最好每天早晨问问自己:“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今天打算把它解决到什么程度?该做哪些事?”不要忘记,克服了拖拉的习惯,你就会跑在时间的前头。

育儿知识: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办法


昨天傍晚,遇到了豆豆妈,她一看到我,就抓住我的胳膊,说:我真的要心梗了,我老公出差3天了,我一个人弄娃,受不了,这孩子写作业天天磨蹭,一二年级还好,作业不多,再磨蹭,也不会太晚,现在三年级,作业开始多了,每天都要搞到10点多,才能把作业写完,觉睡得比人家少,玩的也比人家少,成绩却直往下掉,我也想给她提高,做做课外作业,可没时间啊。

豆豆妈的苦恼应该是很多妈妈的苦恼,孩子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也不少,但是成绩却不见好,其实,孩子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在于学习时间的长与短,而在于时间管理。

学习好的孩子,会在短时间里轻松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做课外作业,看课外书,提高自己。

学习不好的孩子,效率低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很困难,更别说看课外书、做课外作业了。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有所作为,必须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提高效率。

一、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意识

要告诉孩子时间是宝贵的,它永远不会为你停留,你在这件事上浪费几分钟,在其它的事上就会损失几分钟,比如晚上如果写作业磨蹭,不仅没有玩耍的时间,而且睡觉的时间要比别人少,要想做时间的主人,必须要抓住时间,不让它悄悄地溜走。

二、指导孩子合理规划时间

每天孩子放学后,父母要指导孩子根据作业记录本来安排写作业的时间和顺序,比如语文作业需要多长时间,以此类推,这样就能规划出写作业的时间,还要告诉孩子精力充沛时,可以背诵一些东西,写一些需要思考的作业,精力不济时,可以写一些抄写的作业,这样也能提高效率。

三、让孩子独立实行计划

在孩子的书桌上放一个闹钟,每门作业设置的时间一到,闹钟就会响,以此来提醒他做每门功课的时间,让他学会看着时间做作业,减少磨蹭,增加紧迫感。

四、父母事后要和孩子进行沟通

孩子一开始实行计划时,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能按时完成,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责怪、惩罚孩子,而是要冷静地和孩子分析,是自己磨蹭耽误了时间,还是预估的时间不够,根据孩子的回答来进行引导和调整。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是自己时间的主人,他必须对自己负责,只要在规定的时间段把自己的事情认真完成,剩下的时间自由支配,自行安排。这样会让孩子有掌控感,能体会到独立自主的乐趣,能生出成就感和责任感。

孩子学习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


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很多家长,甚至有些老师都会说,智商有高低,努力各不同!

但是很多人往往会忽视这么一点,真正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对时间的管理。这就是有些人想方设法补课、熬夜,最终也学不过另外一些同学。因为他并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诀窍。

时间并不重要,效率才是关键

说到学习时间紧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怎么挤时间——压缩睡觉的时间、压缩吃饭的时间、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等等,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彷佛就是管理时间的终极目标。

为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同学,常常也伴随着觉得时间不够的苦恼。因为他们觉得,要想把成绩赶上来,必须给自己“补课”——多补习以前的基础或者多找点别的教辅材料来做一下。但是,老师上课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又要布置好多好多的作业,每天连作业都做不完,哪里来的时间去自己学习?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几乎达到了人的生理极限了,不太可能再挤得出什么时间出来了,但进步仍然十分有效。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书做题的时候,有些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学却似乎很悠闲的样子。如果时间利用都到了这步田地,自己还有再改进的余地吗?

对于这些问题,用一句话解释:“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学习时间也有“马太效应”

排名靠后的同学总是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除了做作业,根本没时间自己学习;而排名靠前的同学,则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没多少,每天放学之前就已经把家庭作业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可以自己找点题来做找点书来看,还可以小小的休闲娱乐一下。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改变现状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局面。对于这种现象,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学习好的人,因为看书做题很轻松,时间剩下很多,可以用来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为学习苦恼的人,因为看书做题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难以完成,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学习,只能越来越痛苦。学习成绩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挤时间是没用的——就像穷人单纯靠节约储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一样——我们必须记住世界上有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效率。眼睛只看着时间,是无法逃脱“马太效应”的陷阱的。

在管理时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记住: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再怎么挤也有限;但是时间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间很大。当我们在思考如何利用时间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样去从哪里“抠”时间,而是怎样提高现有的时间利用效率。

提高时间利用率的原则

原则一:学会舍弃

“处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把这句话的思想用在时间管理上,也可以说:“利用好时间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时间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舍弃的人。

中学学习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被弄得手忙脚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面前总放着一大堆书,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而不是同时拿起十几本书随意浏览——这是一种最浪费时间的学习方法。只有读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来阅读。那么,该选择哪一本呢?答案很简单:最重要的那本。对第二重要的那本,坚决不看。当年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后,第二重要的,也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了。

确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即使你做完一张之后,突然天花板掉下来砸到脑袋,到医院住了一天院,那么你做的这一张试卷对你的分数提高仍然是极有帮助的。

原则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一道难度极高的题目,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去挑战一下。如果你在做完高考试卷前面的题目之后,还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最后一道难题,这样的难题当然值得去挑战,因为它会给你加分。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题目做起来都很困难,那么,挑战这样的难题,不仅不会有结果,还是让你减分——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你本来可以拿分的题目。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所以,对于那些刚开始制定计划的人来讲,计划应该定得适度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预计自己复习某一部分的内容需要一个小时,那么你可以计划用80分钟。让时间宽裕一些,但尽量保证每天给自己规定的任务都能完成。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给你继续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的提高标准,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时间。

原则三:根据不同学习内容安排时间

“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名言。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人能两次度过同一个小时。”每一个小时都是很独特的,在每一个小时里面,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上课的时间和在家自习的时间,显然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我们必须学会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面对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

原则四:注意适当的休息

孩子们要想把时间利用好,除了要挤时间学习外,还要学习挤时间休息。有很多同学在喜欢熬夜,因为夜里安静,有利于学习。但这样就会影响白天的精神,上课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师发现,睡得很不安稳,于是课没有听好,觉也没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其实,高中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要浪费时间很容易,一晃就过去了;;要努力学习也足够长,学习任务重的时候偶尔熬夜可以,长期如此肯定坚持不住。

最重要的原则:学会执行

把良好的计划变成现实就跟我们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该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总之,说了那么多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话,就是没有告诉大家该怎么样列一张每天如何安排时间的表格。实际上,这可能是在时间计划中最不重要的一个方面了。你只要拿出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填满整张表格,但里面的东西可能对学习毫无帮助。

我们都知道,同样是一张写满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试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所以,把试卷写满不是本事,知道该写上什么正确的内容才是本事。时间管理也是一样,列出表格把时间填满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填入正确的内容,然后认真执行,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相关推荐

  •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即将来了,孩子们高兴了,家长却担忧了。这是因为孩子们暑期容易养成许多坏习惯。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暑假坏习惯的6大排行榜吧! --坏习惯第1名-- 整天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
    2020-09-30 阅读全文
  • 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有位妈妈向我咨询,如何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坏习惯。她告诉我她儿子几乎每天去幼儿园都迟到。即使她比平时早半个小时叫他起床,结果照样会迟到。她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非常不好的拖延习惯。幼儿园阶段还好办,学...
    2021-05-05 阅读全文
  • 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孩子在画画或写字时,无奈地在纸上乱涂乱画,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爸爸妈妈则在一旁不断地催促,并开始责备孩子。接着,孩子在责骂声中,画画、写字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干脆玩起了...
    2019-12-16 阅读全文
  • 矫正时间管理习惯的6个方法 拖拉并不只是简单的时间管理不当的问题,但是,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拖拉形成习惯。成本效益分析(延误任务的预计损失)、优先顺序排列(重要性vs紧急性)都是些常用的技巧。而我们,可以从对每个...
    2021-05-08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办法 昨天傍晚,遇到了豆豆妈,她一看到我,就抓住我的胳膊,说:我真的要心梗了,我老公出差3天了,我一个人弄娃,受不了,这孩子写作业天天磨蹭,一二年级还好,作业不多,再磨蹭,也不会太晚,现在三年级,作业开始多...
    2020-08-20 阅读全文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即将来了,孩子们高兴了,家长却担忧了。这是因为孩子们暑期容易养成许多坏习惯。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暑假坏习惯的6大排行榜吧! --坏习惯第1名-- 整天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

2020-09-30 阅读全文

有位妈妈向我咨询,如何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坏习惯。她告诉我她儿子几乎每天去幼儿园都迟到。即使她比平时早半个小时叫他起床,结果照样会迟到。她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非常不好的拖延习惯。幼儿园阶段还好办,学...

2021-05-05 阅读全文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孩子在画画或写字时,无奈地在纸上乱涂乱画,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爸爸妈妈则在一旁不断地催促,并开始责备孩子。接着,孩子在责骂声中,画画、写字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干脆玩起了...

2019-12-16 阅读全文

拖拉并不只是简单的时间管理不当的问题,但是,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拖拉形成习惯。成本效益分析(延误任务的预计损失)、优先顺序排列(重要性vs紧急性)都是些常用的技巧。而我们,可以从对每个...

2021-05-08 阅读全文

昨天傍晚,遇到了豆豆妈,她一看到我,就抓住我的胳膊,说:我真的要心梗了,我老公出差3天了,我一个人弄娃,受不了,这孩子写作业天天磨蹭,一二年级还好,作业不多,再磨蹭,也不会太晚,现在三年级,作业开始多...

2020-08-20 阅读全文
Baidu
map